发展心理学 第一章 绪论[精]
发展心理学教学大纲

发展心理学教学大纲(适用于应用心理学)一、前言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是面向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发展心理学基本理论有一个较为全面、系统地认识,并初步掌握个体毕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并学习运用基本理论分析实际问题,为进一步学习后继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本课程四年制应用心理学专业总学时理论60学时。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理解发展心理学的界定及其与心理学的关系,认识种系心理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及其关系,掌握发展心理学的四个基本研究问题和年龄特征的划分与研究。
3.了解发展心理学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的主要学者、流派及其思想,了解中国化发展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性及基本途径。
4.了解当前最新的发展心理学研究体制、方法和理论。
教学内容:第一节 发展心理学的界说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
种系发展与个体发展。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第二节 发展心理学的变迁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演变。
从儿童发展到个体毕生全程发展的研究。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
第三节 发展心理学的进展发展心理学研究体制的进展。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进展。
研究理论的进展。
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目的要求:1.了解各种心理发展观点的特点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
2.掌握各种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及其缘由。
教学内容:第一节 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第二节 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第三节 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发展的实质。
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内化学说。
第四节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新皮亚杰主义简述。
第五节 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探讨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
强调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心理学。
提出坚持在教育实践中研究中国化的发展心理学。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1章 绪论

所谓教育性原则就是指一切学前儿童心理的研究都必须符合 教育的要求, 不允许进行可能损害儿童身心健康的研究。
第三节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研究方法
二、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 日记法 2. 传记法
测验法是根据一定的测 验项目和量表, 来了解 儿童心理发展的方法。
谈话法也是研究学 前儿童心理的常用
第五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相关理论
二、 我国古代的儿童观
我国古代就有了一些朴素的学前儿童心理学思想, 根据正式文字记载, 在2 5 0 0多 年以前, 我国就已经开始有了丰富的儿童心理学思想。如在对人性的看法上, 有《 三字 经》 中“ 人之初, 性本善。
第五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相关理论
三、 近现代的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产生
(四) 有助于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第三节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研究方法
一、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1. 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 必须考虑到儿童生活的客观条件 2. 任何结论都要以充分的事实材料为依据
(二)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也是学前儿童心理研究中必须遵守的一条重要原 则。
(1) 新的需要。 (2) 旧的心理水平或状态。
第五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相关理论
一、 西方早期的儿童观
受古希腊先哲和基督教文化的深刻影响, 西方人多半把儿童看成是“ 小大人” , 即 成人的雏形, 认为他们没有独立的社会地位, 因此, 也就没有必要和可能来研究儿童。人 们甚至从未想过,腊、 古罗马社会, 儿童被认为是未来的公民, 接受成人式的任务训练。
念
(二)幼 儿的概
念
第一节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_第一章_绪论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_第一章_绪论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0-6岁儿童发展过程和特点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儿童的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过程,涉及到身体、智力和情感等多个方面。
学前儿童阶段是儿童个体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形成儿童个性和发展潜能的关键期。
本章主要介绍了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0-6岁的儿童,这个阶段是儿童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儿童在这个阶段经历了身体、智力、社交和情感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对于形成健康的人格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了解学前儿童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对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和保护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实验和问卷调查等。
观察是最直接的研究方法之一,通过观察儿童在不同环境下的行为和表现,可以了解他们的动作能力、认知能力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的特点。
实验研究可以控制变量,通过设计特定的任务和情境,了解儿童在不同条件下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问卷调查则可以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行为习惯,可以通过面对面或者书面访谈的形式进行。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促进儿童发展。
通过深入了解学前儿童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可以为儿童的教育和培养提供科学依据。
二是促进家庭教育。
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可以帮助父母更好地理解和教育孩子,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三是促进学校教育。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四是促进社会保护。
通过了解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可以提供帮助和支持给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学前儿童。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对于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对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将对学前教育的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家庭教育也是学前儿童发展的重要环节,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照顾和教育孩子,提高他们的发展水平和综合能力。
发展心理学课后题及答案

发展心理学课后题及答案发展心理学课后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林崇德第二版整理 BY Gan第1章绪论 1、名词解释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
种系心理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即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通常所说的发展心理学指狭义的发展心理学。
它研究各种心理活动的年龄特征。
具体地说,研究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范围,应当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和四个有关的方面。
两个主要部分:一是人的认知过程(智力活动)的发展的年龄特征,二是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
为了研究生命全程或个体毕生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这两个主要部分,还必须结合研究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二是生理因素的发展;三是动作和活动的发展;四是言语的发展。
社会化:社会化是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
社会化的过程正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而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并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
社会化过程包括学习、适应、交流人类个体借以发展自己的社会属性、参与社会生活的一切过程。
社会1化过程是人类学会共同生活和彼此有效交互作用的过程;也是个体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
年龄特征:年龄特征指个体生理心理发展在各个年龄阶段表现出来的质的特征。
人的心身在生命进程中表现出量和质两个方面的变化,且与年龄有密切联系,表现为连续性和阶段性。
就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而言,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人从出生到死亡,一般经历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就心理在一定年龄阶段中那些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特征而言,各种心理现象发展的敏感期、关键期、成熟期、转折期,其实质就是各个阶段各种心理现象的质变年龄。
发展心理学

四、知觉的发展 (一)听知觉 (二)视知觉 (三)多通道知觉
实用文档
第二节 婴儿期的认知及语言发展
一、婴儿期的认知发展
(一)感觉运动思维 1.对环境的适应和探索 2.对客体的理解 3.对符号的使用
实用文档
(二)儿童的朴素理论 1.朴素物理学 2.朴素生物学
实用文档
(三)信息加工理论观 1.注意 2.记忆 3.分类
一、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是一种机械论,它把可 以观察到的行为看成是对经验的可预测的反 应。尽管生物学对人们的行为的改变程度设 定了上限,但是行为主义者仍然认为环境是 更有影响的。
实用文档
二、社会学习理论
人们对行为主义是否可以比精神分析 更好地解释社会行为的发展充满兴趣,这就 促成了理论家在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构儿童 和成人如何获得新行为的观点,“社会学习 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随之出 现,其中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的理论最有影响。
实用文档
二、婴儿期的气质 (一)婴儿气质的表现类型 (二)气质的稳定性 (三)气质与教养方式
实用文档
1.容易—困难 2.行为抑制 3.自我调节
三、婴儿期的情绪发展
(一)基本情绪的发展 (二)自我意识情绪的出现 (三)情绪的识别与解读 (四)情绪调节的萌芽
实用文档
四、婴儿期的依恋
(一)依恋的发展 (二)依恋的类型 (三)依恋的影响 (四)依恋的影响因素
21世纪心理学系列教材
发展心理学
实用文档
雷雳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发展心理学概述 第二节 研究个体发展的方法
实用文档
第一节 发展心理学概述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第一章绪论1、发展心理学,又叫年龄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的年龄特征包括两个主要部分:一是人的认知过程(智力过程)的发展的年龄特征(认知年龄特征),如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二是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社会性年龄特征),如兴趣、动机、情感、价值观、自我意识、能力、性格等。
2、发展心理学涉及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①关于遗传和环境(含教育)在心理发展上的作用问题;②关于心理发展的外因和内因问题;③关于心理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关系问题(即连续性和阶段性);④关键期(受洛伦兹的“印刻现象”的启发)。
3、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882年,德国普莱尔《儿童心理》一书的出版。
4、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被称为“青少年之父”。
5、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斯最先提出要追求人的心理发展全貌,而不是满足于孤立地研究儿童心理,并与1927年出版了《发展心理学概论》一书,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
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1、佛洛依德的心理发展阶段说:把力比多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前生殖器期(3~6岁),这一早期的亲子依恋被佛洛依德描述为俄狄浦斯情结即恋母情结,因此这一时期又叫恋母情结的阶段;潜伏期(6~11岁);青春期(11岁或13岁开始),又称心理断乳期,女孩约从11岁,男孩约从13岁开始进入青春期。
2、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人格渐成说):在《儿童期与社会》这本书里,他提出了人的八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建立了自己的发展理论。
第一阶段为婴儿期,是从出生到2岁,其发展任务是基本信任对不信任;第二阶段为儿童早期,从2岁到4岁,自主对羞怯、疑虑;第三阶段为学前期或游戏期,从4岁到7岁,主动性内疚感;第四阶段为学龄期,从7岁到12岁,勤奋对自我;第五阶段为青年期,从12岁到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第六阶段是成年早期,从18岁到25岁,亲密对孤独;第七阶段是成年中期,从25岁到50岁,繁殖对停滞;第八阶段为老年期(成年晚期),从50岁到死亡,自我综合对绝望。
发展心理学考试重点整理(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发展心理学考试重点整理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史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2、研究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范围包括:两个主要部分:一人的认知过程的发展年龄特征;而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四个方面的问题:一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二生理因素的发展;三动作和活动的发展;四言语的发展3、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有关心理发展原理或规律的理论问题;二个体发展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问题4、年龄特征的研究(1)个体心理的年龄特征是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形成的一般特征、典型特征或本质特征。
(2)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变性(3)心理现象是复杂的,故心理发展既指心理整体的综合发展,又指各种心理现象的发展。
5、儿童心理学诞生标志1882年普莱尔发表《儿童心理》6、发展心理学诞生标志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1、弗洛伊德发展心理学理论(1)弗洛伊德人格理论本我、自我、超我(2)力比多发展的五个阶段口唇期、肛门期、前生殖器期、潜伏期、青春期2、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1)埃里克森人格理论人格的发展中,逐步形成自我过程在个人及其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和整合的作用。
(2)八个阶段婴儿期、儿童早期、学前期或游戏期、游戏期、学龄期、青春期、成年早期、成年中期、成年晚期3、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1)环境决定论否认遗传的作用;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2)对儿童情绪发展的研究一是三种非习得性的研究即非学习性的情绪反应基础上形成的条件反射二是儿童嫉妒和羞耻的情绪行为研究4、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1)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2)儿童行为的强化控制5、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1)观察学习及其过程观察学习就是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不同于刺激-反应学习。
(2)社会学习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攻击性、性别化、自我强化、亲社会行为6、维果茨基的心理学发展观(1)历史文化发展理论在人类的工具生产中凝结着人类的间接经验,即社会文化知识经验,这就使人类的心理发展规律不在受生物进化规律的制约,而受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的制约。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章节题库(绪 论)【圣才出品】

第1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发展心理学研究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即()。
A.儿童心理和成人心理B.生理机制和心理现象C.思维发展和言语发展D.个体认知过程发展的年龄特征和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答案】D【解析】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具体来说,发展心理学研究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这包括两个主要部分:①人的认知过程(智力活动)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②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兴趣、动机、情感、价值观、自我意识、能力、性格等。
2.个体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B.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认知发展特点C.从动物到人的心理变化D.从幼儿到成人的心理变化【答案】A【解析】从广义上来说,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科学。
C项,种系心理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
A项,个体发展心理学则是对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研究,以揭示现代人心理发展的规律。
BD两项,单研究认知发展特点或仅涉及从幼儿到成人的心理发展变化都不能够全面地说明个体心理发展过程。
3.狭义发展心理学是指()。
A.儿童发展心理学B.学前心理学C.比较心理学D.个体发展心理学【答案】D【解析】人的个体发展离不开种系的发展。
因此,从广义上来说,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
4.最先具有完整的毕生发展观的心理学家是()。
A.荣格B.霍尔C.普莱尔D.埃里克森【答案】A【解析】A项,精神分析学派的荣格是最早对成年期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他的发展观主要涉及三个方面:①提出前半生和后半生分期的观点;②重视中年危机;③论述了老年心理,特别是临终前心理。
B项,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
当然,霍尔也是最早正式研究老年心理的心理学家,他于1922年出版了《衰老:人的后半生》,但没有明确提出心理学要研究个体一生全程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25/2019
18
高尔顿(F. Galton)
名人家谱调查
• 从英国的名人(政治家、法官、军官、文学家、科学 家和艺术家等)中选出977人(名人组),又选出977 名普通人(对照组),调查他们有血缘关系的亲戚中 有多少人是名人。结果发现,977位名人的父子兄弟 中有332人也同样有名,而977名普通人的亲戚中,只 有一个名人。
研究表明,IQ之间的相似性与遗传基因 之间的相似性的确存在相关。
10/25/2019
20
唐氏综合症
患者一般脸形圆满,两眼 间距较正常人更大,塌鼻梁, 口小舌大,常伸舌流口水,几 乎都有轻度或中度智力低下, 所以该病症还可称为伸舌样白 痴、先天愚型。在智力低下的 同时,患者的性格则较为平和 与开朗。
10/25/2019
17
遗传决定论
基本观点
心理发展由先天的、不变的遗传决定,与外 界影响、教育无关。心理发展的实质是自然因 素按其内在的目的或方向而展现的。
代表人物
高尔顿《天才的遗传》:“一个人的能力乃由遗传 得来,其受遗传决定的程度如同机体的形态和组织之 受遗传决定一样。”
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 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之年。
10/25/2019
8
个体发展心理学
个体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 开始到出生、到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 全程(life-span)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 规律,简言之,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特点 和规律。
10/25/2019
10/25/2019
14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心理发展原理或规律 个体发展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问题
10/25/2019
15
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先天 vs 后天? 内因 vs 外因? 有机 vs 机械? 阶段 vs 连续?
10/25/2019
16
遗传与环境的争论
遗传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在遗传效应,如美国和以 色列研究人员发现,个性中的好奇心与 第11对染色体上的基因有联系,而第17 对染色体上则存在与焦虑有关的基因。
10/25/2019
22
环境决定论
基本观点
个体心理发展的实质是环境影响的结果,环境决定个 体心理发展的水平与形式。
• 猩猩:简单工具,解决问题;模仿人的动作;手 势语言。
10/25/2019
11
动物的智慧行为实验
10/25/2019
12
人类心理的进化过程
人类的进化
研究人的心理、意识发生发展的历史 人类的心理是人类祖先在劳动过程中、在言
语参与下逐渐形成和发展的。
人类心理的特点
意识、社会性、语言功能
发展心理学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
10/25/2019
1
第一章 绪论
发展心理学界说 发展心理学的发展
10/25/2019
2
第一节 发展与发展心理学
谈谈你或你周围人的发展?
你对发展心理学的认识?
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是怎么成为今 天的样子的?
10/25/2019
9
个体发展心理学
研究主线——年龄 研究内容
两个部分
认知发展(思维) 社会性发展(人格)
四个方面
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教育条件 生理因素的发展 动作和活动的发展 言语的发展
10/25/2019
10
二、种系发展与个体发展
种系心理的进化过程
刺激感应性阶段→感觉阶段 →知觉阶段 → 思维萌芽阶段
10/25/2019
13
个体心理发展
个体心理的发展过程
出生时是否有心理?发展的各年
龄阶段(儿童、少年、青年、中年、 老年),心理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按 着什么原理或规律发展变化?......
个体心理发展与种系心理发展的关系
• 霍尔(Hall):复演说(recapitulation theory)
• 恩格斯:“正如母腹内的人的胚胎发展史,仅仅 是我们的动物祖先从虫豸开始的几百万年的肉体 发展史的一个缩影一样,孩童的精神发展是我们 的动物祖先、至少是比较近的动物祖先的智力发 展的一个缩影,只是这个缩影更加简略一些罢了 。但是一切动物的一切有计划的行动,都不能在 自然界上打下它们的意志的印记,这一点只有人 才能做到。”
差异能力由遗传决定
“遗传定律”
• 人的遗传性1/2来自父母,1/4来自祖父母,1/16来自 曾祖父母… …
10/25/2019
19
家族与血缘关系的研究
通过探查家族中不同亲密关系的亲属之 间的基因遗传相似程度(即血缘关系的 远近)与这些亲属的某些心理特征之间 的相似程度,可以推测遗传对心理发展 的作用。
是否大多数成人会经历“中年危机”——质问自己 的前半生做了什么?
退休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
10/25/2019
4
第一节 发展心理学的概说
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 种系发展与个体发展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10/25/2019
5
个体发展心理学
孔子在总结自己的人生经验时说:“吾十有 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 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
决定作用——社会生活条件
A.使遗传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 。
B.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速度、方向和个 别差异。
C.教育在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
10/25/2019
24
“猪孩”
1974年12月,王显凤出生在辽宁省 台安县某村一个特殊的家庭中。她的母亲患病 ,父亲是聋哑人,缺乏照顾的她与猪为伍,形 成猪的习性,1984年才被人发现。经专业 人员检测,当她被外界发现时,这个11岁的 “猪孩”混沌一片,没有大小、长短、上下、 颜色等概念,几乎没有记忆力、注意力、想像 力、意志力和思维能力,甚至表现的情绪也极 为原始简单,只有怨、惧、乐,没有悲伤。据 测量表明,她的智商为39。
3
婴儿什么时候第一次认出自己的爸爸、妈妈? 婴儿学习语言是否比成人容易? 为什么你记不清2、3岁以前的事了? 父母一方去世或离婚,或者有了继父(母)对儿童
有什么影响吗? 好朋友在儿童或青少年的发展中有什么作用? 为什么一些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或者与他人建立正式
关系时会比其他人有更多的麻烦?
代表人物
华生(J.B.Watson):“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把他
们放在特定的环境,不管他们的天份、偏好、倾向、能 力、素质以及他们的种族,我保证可以随机地将他们变 成各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领袖,甚至 是乞丐、小偷,都可以。”
10/25/2019
23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物质前提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