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轧钢机与轧钢技术的发展

合集下载

轧钢生产与轧钢机械

轧钢生产与轧钢机械

四 、 轧钢设备的发展动 向
轧钢 设备发 展动 向是大 型化 、连 续化 、 高速化和 自动化 。 1 、大型化方面 1 ) 、增大 纲锭 ( 钢坯 )或带卷重量 。过 去 初轧机钢锭 一般为 1 0  ̄2 0吨,现 在已加 大到 4 0  ̄5 0吨 ( 目前已经向全连铸发展,从而取 消初轧 ) ,热连轧 的最大带卷重量 已有 l 5吨 增大到 4 5吨 。冷轧卷重达 6 O吨 ,线材盘重
科 学论 坛
轧钢生产与轧钢机械
陆 永 恒
河 北津西钢铁集 团股份有 限公 司 H型钢 二厂 河 北 唐山 0 6 4 3 0 0
摘要 :现代 的钢铁联合 企业是 由炼铁 、炼钢和轧钢 三个主 要的生产 系统 组成 的,轧钢 生产 是钢铁 工业生产的最终 环节。 轧钢车间担负着生产钢材 的任务。 因此 ,钢铁轧制在 国家工 业体 系中 占 有举足轻重 的基础地位 。 关键 词: 轧钢 生产 轧钢机械 发展 方向 工 Nhomakorabea钢) 。
二、轧钢 的产品
1 、 板 带 材 薄板 : 薄板 ( O . 2  ̄4 mm) ;极 薄板
( 0. 00 1 5 ~0 2 am ) r :
中 、厚 板 :中板 ( 4  ̄2 0 mm) ;厚 板 ( 2 O ~ 6 0 m m) ;特 厚板 ( 6 O ~1 6 0 mm) ; 其它 : 装 甲板 ;宽带钢 ;箔材等 。
已达 2 ~ 4吨 。
六 、轧钢机 的分类
轧 钢机 通常可 以按用途 、构造和布 置分 类。 1 、按 用 途 分 类 轧钢机按 用途可分 为开坯轧机 、型钢轧 机、板带轧机 、钢管轧机 和特殊 轧机 。如横 轧机 、轮箍轧机等 。 这种分 类可 以反映轧机 的主要性能参 数 及其轧制 的产 品规格 。 2 、按 构 造 分 类 ( 按 轧 辊 在 机 座 中的 布 置 分类 ) 根 据轧辊在机 座中 的布 置形式不 同,轧 钢机可分为下列五种 形式 。 ( 1 ) 、具有水平 轧辊 的轧机 ; 二辊式 ,三辊式 ,三辊劳特式 ,复二辊 式 ,四辊式 ,多辊式 ( 十二辊式,二十辊式, 偏八辊式 ) ,行星式。 ( 2 ) 、具有立式 轧辊 的轧机 ; ( 3 ) 、具有 水平轧辊和 立式轧辊 的轧机 ( 万 能轧 机 ) ; 二辊式万 能轧机 。 H型钢轧机 ( 生产大型

轧钢生产技术发展的探索

轧钢生产技术发展的探索

尤 其需 要指 出的是 , 以 电脑 为 中心 的 高科 技 的使 用 给 轧钢 的制 造技 术 带来 了很 大 程度 的创新 。 金 属变 形 的程 序 已经 改变 到 使用 电 脑 和模 型进 行配 合 ,在很 大 程度 上 转 变 了轧 钢 制造 的 探 索方 式 ; 使 用电脑对型钢 、钢管轧制 以及板带材进行立体的解析以及模拟 , 提 升了模型的精准度 , 对系数的变革 、 产品品质的预测 、 技术系数的改 善 以及 设施 的策 划 都 有 着很 大 的 帮助 ; 在 判别 在 变 形过 程 中 程 序是 不是 能 够实 施是 不 是科 学 的方式 上 , 使 用 电脑 进 行 虚拟 的模 拟取 代 了以往 进行 真 实 的物 理 实验 ,同 时经 过几 何 状 态 预测 以及 掌控 , 深 入 到合 金结 构 能 力预 测 以及 掌控 。 轧机 的电脑 掌 控从 模 型改 变 到专 家体系以及人工进行掌控 , 例如对加热炉的掌控 以及改善 、 调节动 态辊缝 、 掌握张力 、 有关掌控的配合 、 事故判断等。 在 同一时间 , 高精 确度 、多系数的在线全面检查措施和强灵敏性的掌控体系配合 , 确 保 了轧钢制造 的高精确度 、 高品质 、 高效率 , 推动轧钢制造进行 改 吨。 革 。如 , 在 形状 精 准 度上 , 热 轧 带 钢其 厚 度差 异 在 三 十毫 米 左右 , 冷 1 . 2 钢铁 企 业规 模 进一 步 扩大 轧带钢其厚 度差异在二到五毫米左右 ,板形不平整度能够控制在 现 在 ,国际 上 有 很 多钢 铁 单 位 每 年 生 产 的 钢 铁 在 几 千万 吨之 5 - l O I , 棒形 材 料 直 径 的差 异 在零 点 一 毫米 左 右 , 线 形 材 料 直 径 的差 上, 部分 钢 铁单 位 进行 改 造 , 每年 的 年产 量 能够 冲破 一亿 吨 。 二 零零 异 在 零 点 零 五毫 米 左 右 , 随 着 高新 科 学 技 术 的使 用 , 轧 钢 制 造 也 在 四 年 国 内钢 铁 企 业 生 产量 能 够 到 达千 万 吨 以上 的只 有 鞍 钢 以 及 宝 改 头 换 面 , 轧 制 产 品代 表 着 高 新科 技 的前 进 , 已经 慢 慢 的 被 人 们 接 钢 。到 了第 二 年 就增 到 了八 家 , 有鞍钢 、 宝钢 、 首钢 、 武钢 、 莱钢 、 沙 纳 。 钢、 唐 钢 以及 济钢 。 每 年产 量 在 五百 万 到九 百五 十 万 吨的有 包 钢 、 马 3 . 2 轧钢 生产 技 术研 究 与 开发 的发 展方 向 钢、 太 钢 以及邯 钢 十 家 。每 年 产量 达 到 三百 到 五 百万 吨 的 有南 京 钢 冶金生产的短流程与上下游生产工序集成一体化 , 是当代 出现 铁、 柳卅 I 钢 铁 等 十六 家 。 的发展总趋势。市场经济发展是这一趋势 的客观需要 , 高新技术 的 2 轧钢 机 械及 分 类 应用是这一趋势的技术保证 , 对生产过程中各工序物理化学本质 的 深人 理 解是 实 现这 一 趋势 的 基础 。 2 . 1轧 钢 机械 轧 钢 机 器 抑 或 轧 钢设 施 就 是 使 用 原 材 料 能够 加 工 制 造 为 成 品 在热轧方面 , 以节能降耗 、 降低成本为初衷 , 开始大力推广热轧 继之发展出现了连铸连轧工艺 。进年 中最关键主要运用的机器设施 , 通常包含轧钢机器和一整套的协助 坯料送热装和直接轧制技术 , 设 施构 成 的很 多个 机组 。 经 常将 能 让轧 件 出现 形状 改 变 的设 备称 之 来基 于对 固液共存状 态下液态金属流动 、 结 晶、 化学成分分 布的固 应 力 应 变 状态 的解 析 等科 研 成 果 , 出 现 了熔 融 金 为轧钢设备体系 , 也 叫轧钢机 主要设施 。主机 的种类以及特点代表 态 金 相组 织 特 征 , 着 整 个 生产 钢铁 的轧 钢 车间 级别 。 除 了轧 钢机 系列 的设 施其 他 的全 属凝固与变形 、 铸轧技术等。 基于对多组元计算相图、 第二相粒子与 相变 、 再结 晶 、 结构形成与发展、 组 织 模 拟 与 性 能 预 部都是协助轧钢车间的设施。 协助设施数量多、 种类复杂。 伴随着车 晶界 交互 作 用 、 间设备的级别越来越高 , 协助设施所 占据 的重量也越来越重 。例如 报 等研 究 成果 , 热 轧 对金 相 组 织性 能 的 调节 及 有效 控 制 能力 大 幅 度 出现 了诸 如 控制 轧 钢 、 控制冷却 、 热火回火 、 钢 轨 在 线 全 长 淬 1 7 0 0 1 m m 的工 厂 , 设 施 整 体 重 量 为 五万 一 千 吨 , 协 助 的 设 施 就 占了 增 加 ,

(完整)小型轧钢机设计开题报告

(完整)小型轧钢机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小型轧钢机设计一。

文献综述1。

轧钢机的发展轧钢机是实现金属轧制过程的设备。

泛指完成轧材生产全过程的装备﹐包括有主要设备﹑辅助设备、起重运输设备和附属设备等。

但一般所说的轧钢机往往仅指主要设备。

据说在 14世纪欧洲就有轧钢机,但有记载的是 1480 年意大利人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设计出轧钢机的草图。

1553 年法国人布律列尔轧制出金和银板材,用以制造钱币。

此后在西班牙﹑比利时和英国相继出现轧机.英国于 1766 年有了串行式小型轧钢机,19世纪中中期,第一台可逆式板材轧钢机在英国投产,并轧出了船用铁板。

1848 年德国发明了万能式轧钢机,1853 年美国开始用三辊式的型材轧钢机,并用蒸汽机传动的升降台实现机械化。

接着美国出现了劳特式轧机. 1859 年建造了第一台连轧钢机。

万能式型材轧钢机是在 1872 年出现的;20世纪,随着冶金工业的发展,已出现多种类型的轧钢机,其中有用三辊粗轧钢机和五架四辊稿轧钢机组成的半连续式带轧钢机[1]。

现代轧钢机发展的趋向是连续化、自动化、专业、,产品质量高、消耗低。

60年代以来轧机在设计,研究和制造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使带材冷热轧机、厚板轧机、高速线材轧机、H型材轧机和连轧管机组等性能更加完善,并出现了轧制速度高达每秒钟 115米的线材轧机、全连续式带材冷轧机、5500毫米宽厚板轧机和连续式 H型钢轧机等一系列先进设备.轧机用的原料单重增大,液压 AGC、板形控制、电子计算机程序控制及测试手段越来越完善,轧制品种不断扩大.一些适用于连续铸轧、控制轧制等新轧制方法,以及适应新的产品质量要求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各种特殊结构的轧机都在发展中[2]。

2.轧机的主要设备由轧辊、轧辊轴承、轧机机架、轧机轨座、轧辊调整装置、上轧辊平衡装置、传动装置、附属设备等组成。

3.轧钢技术发展前景世界轧钢工业的技术进步主要集中在生产工艺流程的缩短和简化上,最终形成轧材性能高品质化、品种规格多样化、控制管理计算机化等。

轧机详细介绍

轧机详细介绍

Ⅰ主电机;Ⅱ传动机构(装置);Ⅲ工作机座
主电机:为轧辊旋转提供动力的设备 传动机构:通常由减速机、齿轮座、连接轴和连轴器等部件组成 工作机座(1)机架:在其窗口内安装轧辊的轴承 (2)轧辊:轧件在其间被轧制(压缩变形) (3)轧辊轴承:用于轧辊的支承和定位 (4)轧辊调整装置及上辊平衡装置:前者用于调整轧辊间的距离,后者用来消除上轴承 座与压下系统间的间隙 (5)导位装置:用来使轧件按照规定的位置、方向和状态准确进出孔型 (6)轨座(地脚板)机架安装在轨座上,轨座固定在基础上 不同类型轧机,工作机座组成部分大体一致。
例:400轧管机组
1.7 轧钢机和技术新发展 1.7.1 我国政府颁布的淘汰技术
2005年7月8日,中国国家发改委颁布的《钢铁产业 发展政策》第十七条:叠轧薄板轧机、普钢初轧机及开坯 用中型轧机、三辊劳特式中板轧机、复二重式线材轧机、 横列式小型轧机、热轧窄带钢轧机、直径76mm以下热轧无 缝管机组等落后工艺技术装备。
1.2 轧钢机的定义和组成 1.2.1. 定义 狭义定义:轧制钢材的机械设备。它使轧件在旋转的轧辊间产生塑 性变形,轧出所需断面形状和尺寸的钢材。即主要设备——主机列。 (厚板、中板、薄板、轨梁、槽钢、角钢、螺纹钢筋、线材等) 广义定义:用于轧制钢材生产工艺全部所需的主要设备和辅助设备 的成套机组。包括轧制,运输、翻钢、冷却、剪切、矫直等设备。
800三辊可逆/760×2三辊/650二辊两列横列式大型型钢轧机
(2)钢板轧机 用辊身长度标称,因为与能够轧制的钢板的最大宽度有关。
例: φ100/φ400×500四辊可逆冷轧板带轧机 1700二辊可逆/1700四辊可逆/1700×2四辊轧机/1700×7四辊连轧热带钢轧机
(3)钢管轧机 用其所轧钢管最大外径来标称。

轧钢工艺基础知识

轧钢工艺基础知识

轧钢工艺基础知识目录一、轧钢工艺概述 (2)1.1 轧钢定义及发展历程 (3)1.2 轧钢工艺分类及特点 (4)二、轧钢设备 (6)2.1 轧机设备 (7)2.2 辅助设备 (8)2.3 控制系统 (9)三、轧钢基本原理 (11)3.1 金属的塑性变形 (11)3.2 剪切应力与剪切力 (12)3.3 影响轧制过程的主要因素 (14)四、轧钢工艺流程 (15)4.1 钢的熔炼与铸造 (16)4.2 热轧工艺 (18)4.3 冷轧工艺 (19)4.4 后处理工艺 (21)五、轧制质量控制 (22)5.1 影响轧制质量的因素 (23)5.2 质量检测方法与标准 (24)六、轧钢安全生产与环保 (25)6.1 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27)6.2 环保设施与要求 (28)七、轧钢工艺发展趋势 (29)7.1 新技术应用 (30)7.2 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 (32)一、轧钢工艺概述轧钢工艺定义与目的:轧钢工艺是指通过旋转轧辊对加热后的钢坯进行压力加工,使其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钢材。

其目的是提高钢材的力学性能和表面质量,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原料准备:包括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连铸或模铸等工序,以获取所需的钢坯。

钢坯加热:将钢坯加热至适宜的温度,以提高其塑性,便于后续的轧制过程。

轧制过程:在轧机的作用下,通过轧辊的旋转和挤压,使钢坯逐渐变形,达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产品后处理:包括冷却、矫直、切割、热处理等工序,以提高钢材的性能和表面质量。

轧钢工艺的重要性:轧钢工艺是钢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于提高钢材质量、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掌握轧钢工艺基础知识对于从事钢铁行业的工作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轧钢工艺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轧钢工艺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如连轧技术的广泛应用、高精度轧制技术的研发等。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也成为轧钢工艺发展的重要方向,如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

轧钢工艺是钢铁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提高钢材质量、满足市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新型轧辊技术的轧钢生产发展前景

基于新型轧辊技术的轧钢生产发展前景

【 关键词 】 新型轧辊 ;轧钢行 业;前景分析
引 言
近些年来 ,我 国轧钢 行业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 ,轧钢产 品质量 不断提升的 同时 ,吨钢轧辊 消耗得 到了显著降低 各大生产厂家 的 轧辊产品通常包括含硼高速钢轧辊 、 冷硬轧辊、 球墨无 限冷硬轧辊 , 铬钼、低、 中高镍轧辊 ,常法、离心复合铸铁轧辊等 。目前 ,我 国 轧辊生产企业的年产能约为 9 0多万吨 , 而这一产能远远不能满足轧 辊市场 的需求 。特别是在激烈 的市场竞 争形势下,低端轧辊供大于 求,而真正具备 自主知识产权 、高技术 含量、耗能低、性价 比高的 轧辊却供不应求 新型轧辊 因生产 工艺先进 ,检测手段齐全 ,技术 力量雄厚而具备精度高 国,硬均匀 、耐 磨、加工余量小,质量稳定 等优 点 ,被广泛应用于型材 、棒材 、线 材轧机及 窄带钢 ( 包括不锈 钢 )轧 机精 轧 机 架 , 无 缝 钢 管 张 减 机 辊 环 。故 而 对 新 型 轧 辊 在 轧钢 行业 中的市场 前景进 行研 究分析。 1我国轧辊市场现状 受我国国情等因素的影 响,我 国的轧辊制造 业较之西方工业发 达 的国家起 步较晚。加之长期受到我 国钢铁行业 发展 缓慢的制约, 直 以来发展 都非常缓慢。直到1 9 7 4 年 ,引进 了日本和 德国等轧辊 制造业发达 国家 的轧辊产 品和生产技术 ,经过多年 的消化 吸收和科 研攻关 ,才推动 了我 国轧辊制造业逐步发展 。近十年来 ,我 国经济 强 劲 增 长 拉 动 国 内钢 铁 需 求 扩 张 , 我 国 钢 产 量 的逐 年 递 增 和 我 国钢 产量 占世界钢 总产量 的份 额不断提升 ,2 0 1 0 年产钢量 突破 了六 亿元 大关 ,这便 为轧辊产 量不断飙升提供了不竭 的动力 。随着现代 化大 型轧机 的相继投产 ,国内一批 大型轧辊生产企业通过大量资金投入 和技术改造 ,终于摆脱 了跟 随西方发达国家的步伐并模仿人家 的技 术的落后局面 ,我 国终于 完全 实现 了轧辊生产技术的 自主研发和 自 主创新 ,攻克 了立式 离心浇铸 技术、卧式离心浇铸技术 、双金属及 多材料复合铸造技术 、纯 净钢铁 水冶炼技术、钢水精炼及真空浇注 技术、 电渣重熔技术 、整 体油淬及 水淬技术、表面淬火技术 、深冷 处理技术、热处理强化技术等一系 列技 术难 点。这在很大程度上催 生了轧辊制造业的迅猛发展 。 随 着 国 内轧 机 和 产 量 不 断增 加 , 轧 辊 消 耗 和 需 求 量 逐 年 增 加 。 目前我 国轧辊生产企业 的年产 能约 为9 O 多万吨,而这一产能远远不 能 满 足 我 国 轧 辊 市 场 的需 求 。主 要 是 由 于 国 内 轧 辊 低 档 次 产 品 供 大 于求,产品过剩 ,特别是在激烈 的市场 竞争形势下,制造厂竞相压 价,不正当竞争 ,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 了轧辊行业 的发展。而真正 具备 自主知识产权、高技术含量 、耗能低 、性价 比高的高档优质轧 辊却供 应不足 。比如 ,大型型钢和板带轧机 急需的复合半钢 辊套, 高铬钢 、半高速钢、高速钢轧辊和大型深淬硬层 工作 辊和支撑辊,

小型棒材轧制技术的发展

小型棒材生产线技术发展1.小型棒材生产线概述 (2)2.生产线布置形式及主要技术 (2)2.1.布置形式 (2)2.2.目前应用的主要技术 (6)3.国内其它主要生产线简介: (8)3.1.河北唐钢 (8)3.2.安徽马钢 (9)3.3.河北承钢 (10)4.棒材发展的新技术 (11)5.参考文献 (13)1.小型棒材生产线概述棒材是热轧条状钢材中的一种。

根据它的断面形状,一般分为圆钢、方钢、扁钢、六角钢、八角钢等,也有周期断面型钢如螺纹钢。

特殊情况下,也有卷状棒材,而不是直条形式。

棒材广泛用于机械、汽车、船舶、建筑等工业领域,是现代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品种。

近20年来,小型棒材产量占钢材的总产量的23.5%~27.7%。

棒材生产线主要是以连续铸钢坯或轧制坯为原料,经加热、轧制、精整等工序,生产各类小型型钢钢材。

据说在14 世纪欧洲就有轧机。

1728年,英国设计出了第一台的生产圆棒材用的轧机。

1761年英国建造了第一套小型横列式轧机。

1882年欧洲建设了第一套半连续式小型轧机。

1945年以后,随着连铸技术的出现,在全世界范围发展了半连续式和连续式小型轧机。

中国于1871年在福州船政局所属拉铁厂(轧钢厂)建设了第一套横列式小型轧机。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先后在石景山钢铁公司建设了一套普通碳素钢连续式小型轧机和在济南钢铁厂建设了一套可生产合金钢的半连续式小型轧机。

80年代又在上海第五钢铁厂和安阳钢铁厂建设了半连续式小型轧机。

90年代初在广州钢铁厂建设了平立交替布置的连续式小型轧机。

2.生产线布置形式及主要技术2.1. 布置形式小型轧机的种类较多,轧机的类型和布置方式多种多样,主要运行的有:连续式、半连续式和横列式小型轧机,其他如布棋式、串列式、跟踪式小型轧机等已比较少见,下面主要介绍几种比较典型的小型轧机。

2.1.1连续式小型轧机。

连续式小型轧机是当今世界上最为流行、用得最多的一种小型轧机。

它所采用的坯料规格为130mm*130mm,150mm*150mm,甚至180mm*180mm,坯料单重1.5-2.5t。

轧钢论文

III轧钢设备与技术摘要轧钢作为钢铁企业的主要生产工艺,在现代冶金工业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轧钢设备及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我国轧钢产业的设备及技术在引进和现有基础上不断改进、不断创新,得到了飞跃式发展。

本文介绍了轧钢设备及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对我国冷轧设备及技术等进行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轧机,轧钢设备,冷轧目录摘要 (Ⅰ)前言 (1)1 轧机……………………………………………………………………………………1.1 轧机的发展历史………………………………………………………………1.2 轧机分类…………………………………………………………………………1.3 轧机的组成…………………………………………………………………………2 轧制技术发展现状和主要进展…………………………………………………………2.1 轧钢技术的发展……………………………………………………………………2.1.1 国际轧钢技术的发展………………………………………………………2.1.2 中国轧钢的发展概况………………………………………………………2.2 热轧带钢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和主要进展…………………………………2.2.1 热轧带钢轧制技术的发展概况…………………………………………2.2.2 创新性进展…………………………………………………………………3 板带轧制设备……………………………………………………………………………3.1 板带轧制设备现状…………………………………………………………………3.2 我国板带轧制设备现状……………………………………………………………4 冷轧带钢技术……………………………………………………………………………4.1 冷轧带钢技术的发展及特点………………………………………………………4.1.1 我国冷轧带钢技术的发展历史……………………………………………4.1.2 冷轧带钢技术的特点………………………………………………………4.2 冷轧的主要产品种类……………………………………………………………4.3 冷轧带钢的生产工艺……………………………………………………………4.3.1 冷轧带钢的轧制工艺特点…………………………………………………4.3.2 冷轧带钢的生产工艺………………………………………………………4.4 冷轧带钢的生产工艺……………………………………………………………4.4.1 现代冷轧的类型特点………………………………………………………4.4.2 现代冷轧机的质量控制……………………………………………………4.5 冷轧带钢新技术简介……………………………………………………………4.6 冷轧带钢建设中的注意事项……………………………………………………5 轧钢设备及技术的发展趋势……………………………………………………………5.1 轧钢设备的发展趋势………………………………………………………………5.2 国际不锈钢板带生产技术装备发展动向…………………………………………V5.3 板带轧制设备国产化展望…………………………………………………………参考文献………………………………………………………………………………………致谢……………………………………………………………………………………………前言轧机是直接轧延金属的主机,它利用旋转的轧辊辗压坯料,使金属按规定的要求产生塑性变形。

轧钢生产与轧钢机械

轧钢生产与轧钢机械
第一章 轧钢机械概述
第一节 轧钢生产与轧钢机械
主要内容
1.了解轧钢生产
2.掌握轧钢机械
1.轧钢生产
1.1 轧钢生产概念及特点 轧钢生产:将钢锭或钢坯轧制成钢材的生产环节。
特点:生产率高、品种多、生产过程连续性强、易 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而且比锻造、挤压、拉拔等 生产产品,性能更高,成本更低。
目前,约有93%的钢都是经过轧制成材的。 有色金属生产也大量应用轧制方法。
知识拓展:有色金属
狭义的有色金属又称非铁金属,是铁、锰、铬以外 的所有金属的统称。
广义的有色金属还包括有色合金。
有色合金是以一种有色金属为基体, 加入一种或几种其他元素而构成的合金。
1.2 轧钢生产的主要产品:建筑、造船、汽车、 石油、化工、国防、矿山等专用钢材。
宝马汽车
钢板
汽车外壳主要为薄钢板,车门、顶盖、底板为冷轧钢板, 大梁、横梁、保险杆为热轧钢板。
知识拓展:锅炉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 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 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 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 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 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 械能转换为电能。多用于火电站、船舶、机 车和工矿企业。
1.2.2 型钢
型钢和线材占先进工业国家总钢量的30-35%。 按生产方法分类:轧制型钢、弯曲型钢、焊接型钢。 按产品用途分类:常用型钢、专用型钢。 按产品断面形状分类: 简单断面型钢、异型断面型钢。
知识拓展:钢材断面形状
石油类 西气东输管道
钢管
每5000公里需要钢材总量:约90万吨无缝钢管。
1.2.3 钢管

轧钢基础知识

山东远大板业新项目
远大1420冷连轧工程新员工培训 冷连轧工程新员工培训 远大 轧钢基础知识 设备管理组 2011-3
山东远大板业新项目
目 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轧钢生产与轧钢机械 轧钢机的标称与分类 轧钢机的发展概况 轧辊与轧辊轴承 轧机主传动装置 冷轧概述
山东远大板业新项目
第一章 轧钢生产与轧钢机械
1.1 轧钢生产
(1)目的:将钢锭通过轧制的方法变为钢材。 (2)特点:生产率高、品种多、质量高、易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与 其它方法相比应用最为广泛。85——90%以上的钢材都通过轧制成材的。 (3)钢材分类: 1)型材 占钢材产量的30——35%、品种最多,主要用于建材。 2)板带材 占50——66% 应用最广、产量最高,用于造船、汽车、 家电、电工、焊管等。
山东远大板业新项目
按加工方法可分为:热轧板与冷轧板 热轧板与冷轧板。 热轧板与冷轧板 按厚度可分为:中厚板(4~60mm)、薄板(0.2~4mm)、箔 材(0.2~ 0.001mm)。 3)管材 占8~15% 又可分为无缝管与焊管,大多为圆形断面。 用于水煤气输送、油井管、锅炉、国防军工用无缝管。 此外还有少量的斜轧、横轧、楔横轧等特种轧制产品。生产机械零 件毛坯,齿轮、丝杆、钢球及轴类零件(少切削、无切削零件)。
山东远大板业新项目
4.2 轧辊的尺寸参数
基本尺寸参数:名义直径D、辊身长L、辊颈直径d、辊径长l。 轧辊名义直径D与辊身长度 与辊身长度L的确定 轧辊名义直径 与辊身长度 的确定 D 轧辊直径是轧机能力的主要标志之一,是轧机的主要参数;当D确定 以后,轧辊其它参数也随之确定。 初轧机与型钢轧机 名义直径——对型钢轧机:为齿轮座的中心矩。 ——对初轧机:为辊环的外径。 一般名义直径 名义直径D均大于工作直径D1:1≤D/D1≤1.4 名义直径 确定原则:咬入条件与强度条件。 咬入条件:由咬入角小于摩擦角=>D1>=∆h/(1-cosα) 强度条件:计算应力<许用应力(安全系数 n=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文分别就轧钢工业发展的历史进行概述,然后针对我国轧钢机以及轧钢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概述,并对未来轧钢技术发展的重点和方向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关键词:轧钢机,轧钢技术,技术进步
在21世纪的前20年,我国经济建设已经制定了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战略,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之一的钢铁材料产业的发展,必须符合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即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技术创新和信息化的要求,并针对我国人口众多,就业需求大的特点,适当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是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和战略对钢铁材料产业的具体要求,现仅就钢铁工业中所占比重最大的轧钢工艺、技术创新方向予以展望。

一、轧钢工业和技术发展历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轧钢工业和技术发展充满了活力,钢材产量从1985年的3692万t,发展到1998年的10518万t,居世界轧材产量第一位,已基本满足国内需求。

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引进了一批热连轧机、冷连轧机、连轧管机、小型连轧机、高速线材轧机等,使我国钢材的连轧比大幅度提高,特别是新建的一批钢铁生产短流程小钢厂投产,薄板坯连铸连轧板带厂也即将投产,大型和中型H型钢厂已投入生产,这些都成为我国轧钢生产的主力和样板。

取得一批科技成果。

代表性的如武钢1700 m m热连轧机自动化改造及其在太钢、梅山热轧机上的推广应用、宝钢生产系统优化技术、高效连铸技术、连续式小型轧机和高线轧机的国产化工程等。

科技进步对轧钢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增大。

百余年来冶金工业的发展中,高效的轧钢工业和技术使轧钢始终是钢铁工业中钢材成型的主要方式。

轧制技术的进步,在钢铁工业中也始终是名列前茅,如计算机的应用、连续化生产的实现等,预计在高新技术改造钢铁传统产业中,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和控制的轧钢工厂将很快出现。

二、轧钢机的发展
1.初轧机的发展
初轧机的发展经过了3个阶段, 到20世纪70年代初, 初轧机的轧辊直径已增大到了1500mm。

我国从1959 年开始自行设计制造开坯机, 目前已制700mm,750m m,850m m,1150m m初轧机。

20世纪80年代以来,连铸技术得到较大的发展,连铸比达到80%甚至更高,连铸连轧工艺和设备也日趋完善,初轧机的职能将逐步转变为配合连铸,弥补连铸在钢种和规格方面的不足。

2.带钢连轧机的发展
在所有市场需求的钢材中,板带材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我国于1981年从日本引进1700m m热连轧机的全套设备。

随后,一大批具有先进生产工艺的热连轧和冷连轧板带厂迅速崛起,至2007年,我国的热轧宽板带材年生产能力将达到5500万吨,冷轧宽板带材年生产能力也将达到3000万吨。

热连轧机发展的主要特点有:加大带卷和坯料重量,减少切头切尾的损耗,提高产品收得率;采用加速轧制,提高钢材产量,带钢热连轧机精轧机组的出口速度已从20世纪50年代的10m/s~12m/s提高到现在的35m/s;产品规格增加,精度提高;采用计算机控制,提高了自动化水平等。

冷轧钢板的生产成本、投资费用虽然比热轧钢板高,但由于冷轧钢板的性能和质量比热轧好,在同样用途下,可以节约金属材料达30%,故冷轧板生产得到迅速发展。

某些工业发达国家(如美国)使用的薄板,几乎100%是冷轧的。

热轧板只作为冷轧板、焊管、冷弯型钢的坯料。

我国于1965年末制成300 mm五机架试验性窄带钢冷连轧机,20世纪80年代又从原西德引进1700m m
五机架带钢冷连轧机成套机组,90年代后又有六辊H C轧机、C V C轧机也先后投入生产。

带钢冷连轧机正在向大型化、高速化、高精度和自动化方向发展。

3.钢管轧机的发展
钢管有焊接和轧制两种生产方式。

建国前,我国不能生产热轧钢管。

建国后,我国不仅能生产大直径的螺旋焊管,以满足石油、煤气等长距离输送的需要,而且广泛采用周期式冷轧管机生产冷轧钢管,20世纪90年代还建成了大直径热轧无缝钢管厂。

现拥有各种热轧钢管设备50余套,产品品种达1000多种。

4.型钢轧机的发展
型钢主要是靠热轧方式生产,用于热轧型钢的轧机按轧辊直径和产品规格分为轨梁、大型、中型、小型和线材轧机。

型钢轧机近年来得到较大的发展,初、中轧采用万能轧机,减少翻钢次数,缩短间隔时间;精轧采用短应力线轧机和预应力轧机,以增加轧机刚性,保证产品有较小的公差范围;改进导卫装置及其装拆方法,以延长导卫装置的使用寿命及减少更换时的停车时间;采用自动压下设定机构,以保证轧件的精确尺寸,缩短调整及试轧时间;采用辊系的组合换辊以缩短换辊的时间等。

线材轧机用来生产5mm~12.7mm的圆形断面轧材。

20世纪40年代的线材轧机需要人工喂钢,最高轧制速度限制在10m/s以下,盘重在800k N-900k N左右;60年代中期,出现了Y型高速无扭转轧机,最高轧制速度达50m/s~70m/s,线材盘重达25000k N;70年代发展起来的悬臂式45°无扭精轧机组出口速度达到65m/s~80m/s,有的达120m/s。

近30年来,线材轧机在高速、大盘重、高产量、高精度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

三、轧钢技术发展应用
世界轧钢工业的技术进步主要集中在生产工艺流程的缩短和简化上,最终形成轧材性能高品质化、品种规格多样化、控制管理计算机化等。

展望未来,轧钢工艺和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铸轧一体化
利用轧辊进行钢材生产,因其过程连续、高效、可控且便于计算机等高新技术的应用,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以辊轧为特征的连续轧钢技术仍将是钢铁工业钢材成型的主流技术,但轧钢前后工序的衔接技术必将有长足的进步。

在2O 世纪,由于连铸的发展,已经逐步淘汰初轧工序。

而连铸技术生产的薄带钢直接进行冷轧,又使连铸与热轧工序合二为一。

铸轧的一体化,将使轧制工艺流程更加紧凑。

同时,低能耗、低成本的铸轧一体化,也是棒、线、型材生产发展的方向。

2.轧制过程清洁化
在热轧过程中,钢的氧化不仅消耗钢材与能源,同时也带来环境的污染,并给深加工带来困难。

因此,低氧化燃烧技术和低成本氢的应用都成为无氧化加热钢坯的基本技术。

酸洗除鳞是冷轧生产中最大的污染源,新开发的无酸清洁型(A F C)除鳞技术,可使带钢表面全无氧化物、光滑,并具有金属光泽。

无氧化(或低氧化)和无酸除鳞(氧化铁皮)这两项被称为绿色工艺的新技术,将使轧钢过程清洁化。

3.轧制过程柔性化
板带热连轧生产中压力调宽技术和板形控制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板宽的自由规程轧制。

棒、线材生产的粗、中轧平辊轧辊技术的应用,实现了部分规格产品的自由轧制。

冷弯和焊管机也可实现自由规格生产。

这些新技术使轧制过程柔性化。

4.高新技术的应用
20世纪轧钢技术取得重大进步的主要特征是信息技术的应用。

板形自动控制,自由规程轧制,高精度、多参数在线综合测试等高新技术的应用使轧钢生产达到全新水平。

轧机的控制已开始由计算机模型控制转向人工智能控制,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实现生产过程的最优化,使库存率降低,资金周转加快,最终降低成本。

5.钢材的延伸加工
在轧钢生产过程中,除应不断挖掘钢材的性能潜力外,还要不断扩大多种钢材的延伸加工产业,如开发自润滑钢板用于各种冲压件生产,减少冲压厂润滑油污染;开发建筑带肋钢筋焊网等,把钢材材料生产、服务延伸到各个钢材使用部门。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轧钢技术的进步,轧钢工艺的装备水平和自动控制水平不断提高,老式轧机也不断被各种新型轧机所取代。

按照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轧钢技术发展的重点也转移到可持续发展上,在保证满足环保要求的条件下,达到钢材生产的高质量和低成本。

四、结语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钢铁工业的钢材产量始终保持在世界第一的地位,钢材生产已整体开始供大于求的新阶段,但是相当一段时间仍然存在以下结构性矛盾:先进产能与落后产能并存;高端产品产能不足与低端产品产能过剩;产业集中度很差,原材料和能源支撑矛盾突出等。

这就要求钢铁工业在结构调整上加大淘汰落后工艺装备产能的力度,转变增长方式,加快技术升级和开发新品种,加快产业的并购、重组,在转变增长方式方面要重视钢铁产业链的延伸,发展钢材的深度加工。

参考文献:
1.张树堂,陈其安.轧钢枝术研究与开发的新
趋势.钢铁.1997.32(增刊):857.
2.张树堂,刘立文.面向21世纪轧钢理论研究
的展望.钢铁研究学报,1999. (6): 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