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隔热涂膜玻璃新产品报告
玻璃膜体验汇报

玻璃膜体验汇报
玻璃膜是一种用于窗户的覆膜,具有降低热量和紫外线穿透的功能。
下面是一份关于玻璃膜体验的汇报:
产品名称:玻璃膜
体验日期:[日期]
体验地点:[地点]
体验内容:
1.热量降低效果:在体验中,我观察到玻璃膜成功降低了室内
的热量。
在阳光直射的情况下,窗户被涂上玻璃膜后,室内温度的升高速度较之前明显减缓。
这对于创造一个舒适的室内环境非常有帮助。
2.紫外线阻挡效果:通过测量紫外线透射率,我发现玻璃膜能
够有效地阻挡紫外线的穿透。
这对于保护室内家具、地板和窗帘不受紫外线的破坏具有重要意义。
3.视觉透明度:尽管玻璃膜确实起到了隔热和阻挡紫外线的作
用,但它并没有明显影响室内外的视觉透明度。
我的室内视野并没有受到明显的限制,外部景色仍然清晰可见。
4.安装便捷性:经过与安装人员的合作,玻璃膜的安装过程非
常顺利。
安装时间较短,技术人员还提供了关于使用和维护玻璃膜的指导,使我对产品的使用更加得心应手。
5.效果持久性:我了解到,玻璃膜具有长效性能,可以保持其
隔热和紫外线阻挡效果长达几年。
这意味着一次安装就可以
持续地享受它的好处,无需频繁更换或维护。
总结:
通过我的体验,玻璃膜确实是一个有效的选择,带来了明显的隔热和紫外线阻挡效果。
它不仅提高了室内的舒适度,还保护了室内物品免受紫外线的损害。
我对这个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非常满意,并将其推荐给对于室内温度和紫外线穿透有要求的人群。
新型绿色建筑外墙隔热材料开发实验报告

新型绿色建筑外墙隔热材料开发实验报告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的加剧,建筑节能成为了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建筑能耗中,外墙传热所导致的能量损失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因此,开发高效的外墙隔热材料对于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室内舒适度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研究和开发一种新型绿色建筑外墙隔热材料,以满足建筑节能的需求。
二、实验目的1、开发一种具有优异隔热性能的新型绿色建筑外墙隔热材料。
2、研究该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热工性能。
3、评估该材料在实际建筑中的应用效果。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实验材料:膨胀珍珠岩:一种天然的火山玻璃质岩石,经过高温膨胀处理后形成的多孔轻质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
聚苯乙烯颗粒:一种热塑性塑料,具有质轻、保温、隔热等优点。
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作为胶凝材料。
粉煤灰:工业废渣,具有火山灰活性,可提高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
外加剂:包括减水剂、增稠剂、防水剂等,用于改善材料的性能。
2、实验设备:电子天平:用于称量实验材料的质量。
搅拌机:用于搅拌实验材料,使其均匀混合。
模具:用于制备试件。
导热系数测定仪:用于测定材料的导热系数。
抗压强度试验机:用于测定材料的抗压强度。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用于观察材料的微观结构。
四、实验方法1、材料配合比设计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膨胀珍珠岩、聚苯乙烯颗粒、水泥、粉煤灰和外加剂的最佳配合比。
2、试件制备将按照配合比称量好的实验材料放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然后倒入模具中,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 28 天,制备出尺寸为300mm×300mm×30mm 的试件。
3、性能测试导热系数测定:采用稳态平板法,使用导热系数测定仪测定试件的导热系数。
抗压强度测定:使用抗压强度试验机,按照国家标准《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 70-2009)测定试件的抗压强度。
微观结构观察: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试件的微观结构,分析材料的孔隙分布和界面结合情况。
玻璃隔热涂料可行性分析报告

一、项目目标水性纳米透明玻璃隔热涂料,是采用纳米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或纳米氧化锡锑(Antimony Tin Oxide)等半导体材料为红外线/紫外线(IR/UV)阻隔剂,具有高度透明性的以水性聚氨酯为主要成膜物的水性玻璃涂料。
下表是江苏晨光的纳米隔热透明玻璃涂料的技术指标,暂时可以作为我们的项目目标进行参考。
二、项目意义我国建筑能耗的大多数是来自冬季采暖和夏季空调降温的能耗,因而建筑物的节能降耗工程意义重大。
建筑隔热保温的主要措施有外墙的隔热保温层,窗口的防辐射,房间的自然通风等。
玻璃窗、幕墙作为建筑物的采光和装饰结构,隔热性和透明性的平衡依旧是一个难题。
即使采用LOW-E玻璃和隔热贴膜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价格昂贵等先天的劣势导致其很难得到普及和推广。
我们将要开发的水性纳米隔热透明玻璃涂料,能够很好的解决玻璃窗节能和环保的问题。
目前国内虽然已经有几家公司在销售这类产品,但根据情报显示,这几家公司要不就是产品并不稳定,在小范围试推广之中;要不就是企业规模太小,根本没有市场推动力。
三、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存在问题1) 国内外玻璃隔热材料的发展。
为解决建筑物、汽车等场所的透明隔热问题,国内外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尝试。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有镀膜热反射玻璃和各种隔热玻璃贴膜等产品。
镀金属膜的热反射玻璃虽然隔热性能良好,但是可见光透过率低。
同时由于高的可见光反射率,造成了玻璃幕墙光污染的问题,许多城市已经在限制使用。
同时由于热反射玻璃的生产成本较高,不具有很好的性能价格比,大量推广使用受到一定限制。
热反射玻璃贴膜包括普通的玻璃贴膜和高效的氧化铟锡玻璃贴膜两种。
隔热薄膜的生产商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日本。
该种产品仍未解决可见光透过率和隔热率之间的矛盾。
其所有产品中,最高可见光透过率为66%,但太阳能反射率只有34%;当太阳能反射率达到83%时,可见光透过率仅为16%。
热反射贴膜的另一种产品是氧化铟锡或氧化铟锡与金属的复合膜,此种薄膜的出现是解决玻璃隔热问题的重大突破。
建筑窗体隔热膜市场分析报告

建筑窗体隔热膜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建筑窗体隔热膜是一种用于建筑窗户的隔热材料,具有优良的隔热性能和环保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
随着人们对节能环保的需求不断增加,建筑窗体隔热膜市场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本报告将对建筑窗体隔热膜市场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市场概况、需求分析、竞争对手分析等内容,旨在为市场参与者提供全面的市场信息和发展趋势,帮助他们制定有效的市场策略和未来发展规划。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可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组织和框架进行说明,如引言、正文和结论部分的内容安排。
可以提及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和重点,以便读者了解整篇文章的主要结构和阅读重点。
例如可以写道:文章结构部分本报告由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组成。
引言部分将概述建筑窗体隔热膜市场的背景和相关问题,并说明本次报告的目的和意义。
正文部分将从建筑窗体隔热膜市场概况、市场需求分析和竞争对手分析三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市场分析和评估。
结论部分将总结市场发展趋势,提出建议和展望未来发展,以及对整个报告进行总结。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整篇文章的内容和重点。
1.3 目的目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分析为什么选择进行建筑窗体隔热膜市场分析报告,目的是为了了解市场的现状和未来趋势,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此外,也可以说明文章的目的是为了揭示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情况,帮助企业制定更好的营销策略和产品规划。
1.4 总结总结部分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和归纳,概括重要的观点和结论。
它将强调文章的主题和目的,并指出文章所揭示的市场趋势和发展方向。
此外,总结部分还将提出一些关于建筑窗体隔热膜市场的发展建议和展望,为读者提供对未来发展的认识和展望。
2.正文2.1 建筑窗体隔热膜市场概况建筑窗体隔热膜市场概况建筑窗体隔热膜作为一种新型的隔热材料,具有优异的隔热性能和透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随着人们对舒适生活环境的需求不断提升,建筑窗体隔热膜市场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TD_JU-F10X_玻璃隔热涂料[说明书]
![TD_JU-F10X_玻璃隔热涂料[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61d369ecaeaad1f346933f07.png)
产品说明书PN : JU-F10X-S / W玻璃隔热涂料产品概况●以纳米功能粉体为隔热功能材料,以有机硅树脂(溶剂型)或无机改性水性聚氨酯分散体(水性)为基料,产品在玻璃上干燥后可形成一层透明涂膜,能够有效的阻隔太阳光中的红外线,而不会显著影响可见光的透过,从而在充足透光的基础上实现良好的隔热效果。
● 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产品的遮蔽系数可调,以满足节能要求。
● 漆膜具有优异的耐老化性能,对紫外线具有良好的抗性,涂层能够长时间保持隔热性能,使用寿命长达15年。
● 漆膜与玻璃附着紧密,且具有极佳的硬度和耐划伤性。
● 水性产品绿色环保,适用于室内及中空玻璃内侧涂刷。
● 溶剂型产品以酒精为溶剂,无有害气体,安全环保,可用于室内、室外及中空玻璃内侧。
隔热原理从太阳辐射光谱可知,太阳能的50%左右集中在可见光范围内,近红外线占45%左右。
产品所采用的功能粉体是一种高密度自由电子气型材料,具有特殊的光学性能,在可见光区具有高的透过性,而在近红外光区具有高的反射率。
以这种材料制成玻璃隔热涂料,可在不牺牲可见光透过性的前提下实现良好的隔热。
5001000150020002500102030405060708090100T r a n s m i t t a n c e (%)Wave length (nm)普通白玻普通白玻 + 玻璃隔热涂料紫外 可见 红外适用范围●适用于夏热冬暖和部分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玻璃隔热,包括门、窗、玻璃幕墙、玻璃顶棚等。
●也可用于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玻璃的隔热。
技术指标光学性能物理性能有害物质限量性能对比传统玻璃隔热措施存在以下问题:●热反射(阳光控制):可见光透过率较低(玻璃贴膜的可见光透射比一般小于20%,镀膜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一般小于30%),不符合对外窗可见光透射比的要求,严重影响室内的采光,导致室内照明能耗增加,同时还存在光污染的问题。
●低辐射(Low-E):价格昂贵,且生产加工工艺复杂。
新型高效节能建筑外窗系统开发实验报告

新型高效节能建筑外窗系统开发实验报告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和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建筑节能成为了当今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建筑外窗作为建筑物围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节能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的能耗水平。
因此,开发新型高效节能建筑外窗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开发一种新型高效节能建筑外窗系统,通过对不同材料、结构和工艺的研究与优化,提高外窗的保温隔热性能、气密性能和采光性能,降低建筑能耗,为建筑节能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一)实验材料1、玻璃:选用中空 LowE 玻璃,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和防紫外线性能。
2、窗框:采用断桥铝合金窗框,有效阻断热传导。
3、密封材料:使用优质的三元乙丙橡胶密封条,提高气密性能。
4、隔热条:选用 PA66 尼龙隔热条,增强窗框的隔热效果。
(二)实验设备1、传热系数测定仪:用于测量外窗的传热系数。
2、气密性能检测设备:检测外窗的气密性能。
3、采光系数测量仪:测量外窗的采光系数。
4、紫外线透过率检测仪:检测玻璃的紫外线透过率。
四、实验方法(一)外窗样品制作根据设计方案,制作不同规格和结构的外窗样品。
(二)性能测试1、传热系数测试:将外窗样品安装在传热系数测定仪上,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测试,记录传热系数值。
2、气密性能测试:采用气密性能检测设备,对样品进行正压和负压气密性能测试,测量空气渗透量。
3、采光系数测试:在模拟室内环境中,使用采光系数测量仪测量外窗的采光系数。
4、紫外线透过率测试:使用紫外线透过率检测仪,测量玻璃的紫外线透过率。
(三)数据分析对测试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比较不同样品的性能差异,找出影响外窗节能性能的关键因素。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一)传热系数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中空LowE 玻璃和断桥铝合金窗框的外窗样品,其传热系数明显低于普通外窗。
其中,优化后的窗框结构和隔热条的使用,进一步降低了传热系数,提高了保温隔热性能。
功能玻璃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建筑、交通、电子等行业的不断进步,功能玻璃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和高新技术产品,逐渐在国内外市场崭露头角。
本报告旨在总结功能玻璃在技术研发、市场应用、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发展的建议。
二、功能玻璃的定义及分类1. 定义功能玻璃是指在传统玻璃的基础上,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赋予玻璃特殊的功能,以满足特定应用需求的玻璃产品。
2. 分类(1)按功能分类:节能玻璃、安全玻璃、智能玻璃、特种玻璃等。
(2)按加工方法分类:浮法玻璃、夹层玻璃、镀膜玻璃、微晶玻璃等。
三、功能玻璃技术研发成果1. 节能玻璃(1)低辐射(Low-E)玻璃:采用真空镀膜技术,降低室内外热量交换,实现节能效果。
(2)中空玻璃:采用两层或多层玻璃,中间充以干燥气体,降低热量传递,提高保温性能。
2. 安全玻璃(1)钢化玻璃:通过快速加热和快速冷却处理,提高玻璃的强度和安全性。
(2)夹层玻璃:采用两层玻璃中间夹有PVB膜,提高抗冲击性和安全性。
3. 智能玻璃(1)调光玻璃:采用电致液晶或电致变色技术,实现玻璃的透光率调节。
(2)自清洁玻璃:采用纳米技术,使玻璃表面具有自清洁功能。
4. 特种玻璃(1)防弹玻璃:采用特殊材料和技术,提高玻璃的抗冲击性能。
(2)导电玻璃:采用导电材料,实现玻璃的导电功能。
四、功能玻璃市场应用1. 建筑领域:广泛应用于建筑外墙、屋顶、幕墙、玻璃窗等方面,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性能和安全性。
2. 交通领域:应用于汽车、船舶、飞机等交通工具,提高安全性、舒适性和环保性。
3. 电子领域: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显示器等电子产品,提高显示效果和节能性能。
4. 医疗领域:应用于医疗设备、医疗器械等方面,提高医疗水平。
五、功能玻璃产业发展现状1. 政策支持: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功能玻璃产业发展,如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等。
2. 市场需求: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科技水平的进步,功能玻璃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镀膜玻璃研究报告

镀膜玻璃研究报告本报告旨在详细研究市场上可用的涂层玻璃材料,并确定它们的性能。
A. 定义涂层玻璃是一种具有一层覆盖的玻璃材料。
它的核心是由一层薄膜加以保护,防止玻璃受到氧化,光损磨损和其他影响。
该膜往往具有与原始玻璃相同的组成成分,但是比原始玻璃具有更强的韧性,抗腐蚀和耐热性能。
B. 优势涂层玻璃拥有一些实用的特性,其中包括良好的附着力,减少力学和耐久性问题,免受紫外线的影响以及抗腐蚀性能。
因此,它可用于各种应用,例如汽车,建筑,家电和航空航天。
涂层玻璃的易操作性是其最大优势,因为它可以通过简单的磨砂,技术加工或者用于形状特殊的屏幕和控制台。
C. 常见类型涂层玻璃常见有磨砂玻璃,精密成形玻璃和镍涂层玻璃。
1. 磨砂玻璃是一种带有类似于砂纸的表面的特殊玻璃,包括一层厚重的防护膜,其抗折应力值高达40MPa。
2. 精密成型玻璃使用了特别的材料技术,根据客户的技术要求制造精密的玻璃部件,力学性能优异,耐用度高,抗折强度达到50MPa,适合工程应用。
3. 镍涂层玻璃使用了特殊的热处理技术,将镍层涂层到表面,仅有膜厚达120nm,具有良好的电阻性,耐酸碱性能,镍涂层可承受高达60MPa的抗折强度。
D. 应用涂层玻璃的应用拓展到许多不同的行业,其中包括:1. 建筑:涂层玻璃可用于建筑物深化玻璃,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质量,同时具有很好的隔热和降噪性能,可减少热传输和噪音。
2. 汽车:涂层玻璃通常用于汽车窗户装饰中,增加透视度,抗磨损和抗划伤。
3. 家电:涂层玻璃用于家电制造,如投影仪,电视,显示器等,可使家电表面光滑,易清洁。
4. 电子设备:涂层玻璃经常用于电子行业,如监控摄像机,显示器,投影仪,手机等,具有良好的韧性,抗折强度,耐热性。
E. 总结涂层玻璃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可靠性,因此已经广泛地用于汽车,建筑,高精密仪器及其他领域。
它能抵抗耐久的折射,反射和衰减。
涂层玻璃的绝缘性能也受到影响,其铬涂层能有效地阻止氧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隔热涂膜玻璃”新产品评估会文件评估组织单位:上海市城乡建设和管理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评估日期:二〇一四年九月“建筑隔热涂膜玻璃”新产品评估会文件目录•建筑隔热涂膜玻璃新产品简要说明•建筑隔热涂料项目总结报告•建筑涂膜玻璃试制、生产总结报告•工程现场制作建筑涂膜玻璃总结报告•技术经济分析报告•产品标准•检测报告•用户报告•附件材料资料一建筑隔热涂膜玻璃建筑隔热涂膜玻璃新产品简要说明•简要介绍建筑隔热涂膜玻璃新产品由上海岑业实业有限公司、上海耀江实业有限公司、上海赛瑞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和烟台佳隆纳米产业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生产。
纳米透明涂层遮阳技术是北京建筑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建筑节能改造关键技术研究”(2006AJ01A03-050)和海淀区科委“纳米节能涂料及其涂膜门窗的开发研究”(K20100027)支持下自主研发的,专为解决门窗、幕墙玻璃的隔热问题。
纳米透明涂层遮阳技术基于一些半导体材料(如ATO、ITO),由其制成的膜有很高的红外屏蔽效果和良好的可见光区透过率,利用材料的这种特性,通过在玻璃表面涂覆成膜,可阻隔太阳光谱中的红外线进入室内,以降低夏季建筑物室内的空调能耗。
同时开发针对门窗、幕墙的节能产品,在不影响建筑视觉效果前提下,实现建筑门窗隔热与采光两者的兼顾,从而提高建筑室内的舒适性。
•技术特点•可以在保证高透光率的同时达到很好的隔热效果;•涂料成膜后具有较好的耐久性、环保性;•可以用于既有门窗、幕墙玻璃现场改造;•涂料及涂膜玻璃生产设备投资小、成本低;•非常适用于南方地区门窗节能;•在北方地区通过采用中空复合的方式,可非常好的满足保温、遮阳、采光等综合性能要求;•涂膜隔热玻璃可以用于制作涂膜真空、涂膜夹胶玻璃等其它高性能节能玻璃。
•技术指标表1光学性能•适用范围适用地域范围:适用于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等有夏季遮阳、隔热要求的地区。
适用工程类型:既有建筑门窗节能改造、新建建筑节能门窗及其它需透明隔热领域。
适用工程部位:建筑外门窗、透明玻璃幕墙,汽车玻璃等。
资料二建筑隔热涂膜玻璃建筑隔热涂料项目总结报告一、产品生产技术路线:本项目在研制过程中,分为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涂料的制备,第二部分为保温隔热均匀涂装结构设计,其技术路线如下:1、涂料制备过程该过程分为三步进行,分别为:将ITO、六硼化物混合真空干燥2小时后,加入无水乙醇、KH-270偶联剂,利用氨水进行调节PH值并进行超声分散获得分散液后,加入三乙醇胺、TiO,利用球磨机研磨24小时获得ITO复合纳米浆料,以待备用;将透明类2树脂、丙烯酸酯、成膜助剂等在去离子水中反应,获得丙烯酸聚合树脂基料;最后将ITO复合纳米浆料和丙烯酸聚合树脂基料在剩余的乙醇溶剂中熟化反应后,获得最终产品。
整个制备工艺过程对环境友好,不产生废水等有害物质,不仅降低了对ITO纳米功能材料的消耗,而且还节能环保。
2、保温隔热均匀涂装结构设计通常建筑物的玻璃在进行涂装过程中,会考虑到隔热保温效果的同时,还提出了需要良好的透光率,因此对于涂装结构有设计要求。
项目产品从涂层膜和建筑物玻璃相结合,将涂料均匀涂于干净的玻璃表面,涂料能够自动流平,形成隔热保温的涂层膜,该涂层膜中内又形成涂层基体和隔热保温层两部分,两部分分别作用于玻璃吸附和隔热保温,使得整体涂装过程完整。
该涂层膜对光源中的紫外线、红外线等能够进行良好阻隔和反射,透光率达到70%以上。
3 涂布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3.1 生产线涂装:淋涂、滚涂3.2 既有建筑改造(现场施工):刮涂、淋涂、喷涂4、需要新购置的研究、开发设备5、产品涉及的环保污染治理措施本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ISO14001:2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进行,生产后剩余的部分液体可以进行直接再次利用于下一批次产品的生产,仅有少量冲洗冲洗废水通过开发区污水处理系统进行统一处理。
二、项目总体技术方案1、项目总体框架和功能本产品通过成膜物质改性工艺、ITO原位聚合工艺、乳液聚合法基料树脂复配工艺和透明隔热复合涂料配方工艺等工艺技术相结合,采用ATO纳米浆料、各类透明树脂聚合物、混合溶剂和助剂等精心研制出的环保型透明玻璃隔热保温复合涂料。
本产品在制备过程中,舍去传统的水热法以氧化锡锑(ATO)为纳米基料和浓盐酸混合的制备工艺,采用铟锡金属氧化物(ITO)为复合纳米浆料,通过ITO原位聚合工艺与醇类等助剂进行反应。
在成膜树脂基料的制备方面,采用微波辐射的成膜物质改性工艺,对透明类树脂(包含聚氨树脂、氟碳树脂、硅类树脂、无机醇溶透明树脂等)进行改性,制备出侧链含有硅烷基团的成膜物质乳液,并利用多种高分子醇类助剂将改性树脂乳液和经过聚合的IOT复合纳米浆料等材料,经过反复研究实践,最终组合起来,获得最终成品的各项高效性能。
1.1 ITO原位聚合原理ITO纳米材料在涂料体系中分散和稳定是研制透明隔热保温复合涂料的关键,本项目利用对ITO其透明聚合特性,采用ITO原位聚合工艺对ITO纳米材料进行聚合改性,通过加入六硼化镨或六硼化铈等无机助剂对ITO纳米材料进行聚合反应,并利用在氨水等颜料调节的PH值环境为8~9之间进行超声分散,再通过加入相应的三乙醇胺、TiO2和助剂,获得分散性和稳定性良好的ITO复合纳米浆料,该浆料中降低了ITO颗粒之间羟基导致的氢键,使得表面的疏水性得到极大提升,促进ITO能够良好的进行分散。
1.2成膜物质改性原理产品的成膜改性过程一般采用溶剂挥发涂料干燥成膜,它不发生化学反应,是一种物理现象,一般在普通涂料行业中应用。
另外一种是通过化学交联反应成膜改性,能够提高成膜物质的性能和对其性能进行改性,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本项目产品其应用特殊,对于树脂的要求更为严格,需要对树脂进行特殊改性,因此采用后一种类的化学交联反应进行。
项目的树脂基料利用透明类树脂(包含卷聚氨树脂、氟碳树脂、硅类树脂、无机醇溶透明树脂等)的优异特性和在微波条件下的合成方法,将透明类树脂与丙烯酸酯混合,利用去离子水为反应介质,通过成膜改性工艺和乳液聚合法基料树脂复配工艺,在常温的条件下合成出丙烯酸聚合树脂基料,该树脂基料能够良好的改变共聚物表面性能,使得透明隔热保温水性复合涂料具有优异的耐候性、易去污性、耐酸碱性、硬度、粘度、拉伸强度、表干时间均非常理想,并且提升了涂料的施工性能。
1.3产品的配方原理本产品通过独立研发的透明隔热复合涂料配方工艺,对涂料进行制备,其流程原理图如下:涂料制备过程如下:涂料主要分为A、B两组分进行配制(A组分为ITO复合纳米浆料,B组分为丙烯酸聚合树脂基料),最后通过透明隔热复合涂料配方工艺将A、B组分进行复配获得最终产品,其制备原理流程主要如下:(1)将ITO与六硼化镨或六硼化铈等无机助剂混合后,在温度60~80摄氏度真空环境下干燥2小时后,通过无水乙醇为反应介质,加入KH-570偶联剂,在PH值为8~9的环境下超声分散,利用原位聚合工艺获得分散液;并通过添加助剂BYK-180和三乙醇胺、TiO等助剂和颜填料进行反应获得ITO复合纳米浆料,该浆料平均粒径在50~100 2纳米。
(2)选用透明类树脂(包含卷聚氨树脂、氟碳树脂、硅类树脂、无机醇溶透明树脂等)和丙烯酸酯,通过去离子水为反应介质,在常温下进行搅拌均匀并添加入一定量粘接剂,反应30分钟至1小时后获得侧链含有硅烷基团的丙烯酸聚合树脂基料。
(3)所制备出的ITO复合纳米浆料和丙烯酸聚合树脂基料在超声条件下按照1:1的比例添加进入乙醇溶剂中,通过高速搅拌熟化处理5分钟后,完成整个涂料的制备。
2、项目关键技术及解决的关键问题2.1关键技术如下:(1)成膜物质改性工艺;(2)透明隔热复合涂料配方工艺;(3)ITO原位聚合工艺;(4)乳液聚合法基料树脂复配工艺;(5)保温隔热均匀涂装结构工艺;2.2解决的关键问题如下:(1)研发出ITO原位聚合工艺,对ITO纳米功能材料进行原位聚合反应,获得了具有良好光学性能和理化性能的ITO复合纳米浆料,在保证优良的隔热和保温性能同时透光率达到95%以上,同时降低了项目对于ITO的用量,节约了大量的成本投入。
(2)在对于涂料中的成膜基料树脂过程中添加透明聚合物进行改性,提高涂料在常规加热合成过程中使涂料的品质提高、反应时间缩短、产率提高等,同时该过程生产出的树脂基料不含有甲醛等有害物质,对环境友好。
(3)透明隔热复合涂料配方工艺,使得整个涂料的生产制备流程简单,易于操作,涂料的品质得到提升的,并且涂料非常适合在涂装过程中的施工,节省了相关应用的大量人力和物力。
资料三建筑隔热涂膜玻璃建筑涂膜玻璃试制、生产总结报告一、涂膜隔热玻璃工艺说明本工艺涉及分离和混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对玻璃进行涂膜加工的技术,是一种涂膜隔热玻璃及其生产方法。
现有技术中,隔热玻璃如镀膜玻璃、LOW-E在线玻璃和LOW-E离线玻璃广泛应用在建筑物和车辆的节能隔热措施中。
隔热玻璃包括玻璃、电介质层、保护层和银层,其中银层可以反射太阳光中的红外线,起到主要的隔热作用。
但是银层会造成光污染,并降低可见光通过率,影响采光,并且材料价格昂贵且在空气中极易氧化受腐蚀,寿命短暂。
虽然可以在表面再溅射一层氧化钛,来保证其在空气中的稳定性,但其内部还是有一层银,光污染和可见光通过率低的问题仍然存在。
此外,镀膜材料在液体状态时存在气泡,采用喷涂工艺时需要添加消泡剂来消除气泡,但是消泡剂会影响镀膜材料的成分指标。
采用刮涂工艺时会留有刮印,接头处有明显的痕迹,色差明显。
采用淋涂工艺时会出现上薄下厚、技术指标不平均和色差等问题。
本发明的这种纳米防紫外线隔热玻璃包括一块玻璃板,其中,所述的玻璃板的表面覆盖有一层氧化锡锑膜,所述的氧化锡锑膜的厚度在7-10um之间,所述的氧化锡锑膜中分布有复数个氧化锡锑颗粒,任意一个所述的氧化锡锑颗粒的直径均在1~100纳米之间。
本工艺还提供了一种生产上述涂膜隔热玻璃的方法,所述的这种方法包括一个在玻璃板上形成氧化锡锑膜的过程和一个将氧化锡锑颗粒分散在水体中的步骤,所述的氧化锡锑颗粒的直径在1~100纳米之间,其中,在所述的在玻璃板上形成氧化锡锑膜的过程中,利用玻璃洗片机对玻璃板进行清洗并对清洗后的玻璃板进行烘干,在对玻璃板的清洗过程中,去除玻璃板上附着的油脂,利用一个液体循环过滤加热装置对含有氧化锡锑颗粒的水体进行过滤和加热,同时利用热红外热风发生器对含有氧化锡锑颗粒的水体吹热风直至消除其中的气泡,将清洗烘干后的玻璃板匀速通过一个平面淋涂装置的涂布口的下方,利用所述的平面淋涂装置将含有氧化锡锑颗粒的水体形成液体幕后涂布到玻璃板上,然后利用温控红外线照射箱对玻璃板及含有氧化锡锑颗粒的水体进行红外线照射,最后对玻璃板进行冷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