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中的公民与公民教育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化背景中的公民与公民教育

【内容提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商业贸易、劳工输出、移民和难民加剧了全球范围内的人员流动使得传统的、相对于国家定位的公民与公民教育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尤其是发达国家关注的一个研究领域。本文简述了西方社会公民与公民教育的基本概念公民教育的不同模式分析了在全球化发展背景中民族国家公民教育面临的问题。【摘要题】德育研究【英文摘要】Along with 通过教育使个体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这是民族国家对个体发展最基本的期望也是教育最基本的目标。世界各国对公民资质的要求与公民教育的内容会有所不同但对公民与公民教育问题历来都是十分重视的。公民教育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它也是民族国家得以凝聚、延续、稳定的根本所在。近年来由于全球范围内人们频繁的跨国迁移、流动使得公民的定位在全球化背景中超越了传统的国家定位对民族国家的权威、认同构成了挑战。人们开始从全球化的视野重新审视公民与公民教育问题。本文简要叙述了西方社会公民教育演变的历史并对全球化背景中的公民与公民教育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一、民族国家中的公民与公民教育公民问题一直以来是政治和教育中的核心问题。公民作为一个古老的概念我们可以追溯到希腊城邦时期及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政治形态。但是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思想是伴随着现代民族国家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因此西方民族国家对公民问题的理论探讨和实施框架是以民

族国家为基本分析单位的。西方国家一直认为一个健全稳定的民主社会除了要依赖基本社会结构的公正性以外公众的素质和态度以及行为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西方政治家和学者极为重视在一定政治体系中的社会成员早期学习过程中所获得及形成的政治认知和政治态度认为这种早期形成的倾向很难加以改变往往成为其政治自我及价值取向的一部分。因此培养公民道德感和认同感的公民教育对社会的凝聚和国家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公民教育是泛指培养年轻一代建立一种自诚、自省、自律的公民责任的一种教育。西方国家对于公民教育的研究与实施是随着其对公民身份认识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公民的现代形式起源于18世纪末期的法国革命民族国家的兴起一方面抹去了诸如世袭的种姓和等级这样传统的社会阶层界限给社会成员一个新的定位即公民身份。《新大英百科全书》对公民(Citizenship)身份的解释是指“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受这个国家的法律约束而在这个国家拥有相应的义务和权利”。早期的公民身份首先强调的是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中民族、社会阶层及社群属性首先要服从于国家赋予个人的普遍属性。追溯民族国家形成的过程不难发现早期公民身份的确定具有封闭性特征与主流文化相异的民族或原住居民不能获得公民身份。若要获得这一身份需要在行动上表示对民族国家的效忠放弃或贬低本民族的文化或弱势民族成员的身份因此公民教育强调文化同质和政治忠诚。在传统的公民观下国家作为一个地域的政治共同体与国家作为一个文化共同体是相关联的作为国家成员的公

民被共同分享的历史、价值和传统紧密联系在一起。然而大多数国家是多种族群体的混合或结合而被分享的文化往往是主流群体的文化少数民族群体和文化往往是被压迫和被排挤的。民族国家对文化同质性的追求反而常常引起少数民族的反抗和分离的运动。特别是二战以后争取公民权利运动成为西方民族国家的一股强大的政治潮流到70年代末期基本确立了不分民族和社会阶层在法律意义上的公民身份和地位。西方国家弱势群体公民权利的获得往往通过以下的途径达到的:1.因歧视引起的社会冲突其动力来自自下而上的社会运动如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民权运动、20世纪70年代的女权运动等;2.因归化而引起的公民数量的扩张即外国人加入所在国国籍引起的公民人数扩张。在争取公民权利的运动中新兴的利益集团和既有的利益集团彼此发生冲突冲突既发生在不同的阶级群体之间也发生在不同的种族和社群之间因此国家十分重视公民教育对于国家稳定和安定的作用。然而如何达到这一目标各国因为历史传统和社会现状的不同出现了很大的分歧有的国家继续维持原有的教育模式而有的则开始反思过去的公民教育开始了新的探索。随着西方民族国家形式化的民主程序架构基本完成争取公民权利运动告一段落关于公民身份的研究一度也陷于低潮。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公民身份和公民教育的讨论再度引西方学者的关注美国学者Kymlicka认为这个趋势是由两个主要原因所造成的一个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虽然在法律上确立了每个个体的公民身份和地位但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不平等

仍然是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根源20世纪80年代社群主义公民观的出现就是这种社会矛盾的反映。其次世界范围内不断发生的种族冲突和政治事件以及发达国家对劳工的需求引发的移民、难民浪潮使个体不断在不同的民族国家间流动形成了民族国家公民身份认定上的矛盾与冲突。早期的公民身份理论过分强调了个体在政治结构和制度系统中的地位问题而忽略了公民对国家及其政治架构的认同。特别是在全球化的时代文化的多样性和个人的身份的复杂性使得人们必须重新审视公民身份以承认和包容多样化为主题的公民教育模式渐渐成为了西方公民教育的主流取向。二、西方国家早期排斥及同化的模式排斥及同化的公民教育模式是有其哲学基础的18世纪启蒙运动的发展推动了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发展二元化的思维模式导致了民族国家对待少数民族排斥及同化的极端政策。在政治层面上民族国家发展早期人们把文化的同质性看作是国家的重要特征。政治家们一方面是为了稳定国家的社会秩序另一方面由于主体民族和主流文化的优越感对于移民和少数民族以及弱势群体文化多采取排斥态度其目的在于达到社会的同质性建构。这一理念直接导致国家制定了许多带有歧视性的法律和法规它们虽然保护了主流社会成员的利益但排斥了外国移民和少数民族在经济、社会、政治生活中享受平等地位的权利。政治家们认为要求社会正义和保证基本人权潜在地伴随着社会的不稳定。因此当少数民族要求得到平等对待以及给予他们表达自己的文化和宗教身份的空间时国家却试图通过把少数民族边缘化的

策略以剥夺和限制他们的公民权利来维护社会的稳定。美国学者杨(Young)从三方面探讨了国家同化政策:1.从整合的角度出发同化策略的目的在于使先前被排除的少数民族能够顺利进入到主流社会之中。但是这些被排除的少数民族必须遵守、承认社会中主流和优势民族的文化标准以这些标准作为社会行为准则;2.从普遍人性的理想来看同化策略的目的在于促进个体融入到主流社会之中这种理想是基于族群中立(group-neutral)的假设即个人不受其民族或种族背景因素的影响以一个平等、理性的自由人身份进入社会生活以排除个体在主流社会中的族群和阶层差异;3.从心理的层面来看同化策略使用的是以压制或取消族群差异的方式对个人或族群进行同化。同化模式会使少数民族个体对自己与主流文化的差异产生强大的心理压力少数民族弱势群体受到自我厌恶和外界排挤的双重压力甚至会因为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而产生污名感。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典型的移民国家中1970年之前主要都是同化模式直到20世纪70年代之后才渐渐地被多元文化模式所取代。而在西欧一些国家(英国、法国、荷兰)中同化模式占主导而在另一些国家(德国、瑞士、奥地利)排除差异模式占主导地位。其中德国是排斥模式的代表法国是同化模式的代表。从70年代中期开始这些国家的公民教育模式遇到了新的挑战正在被新的模式所取代。德国公民教育模式是基于排除差异的方式它强调德国不是一个移民国家所以招募来的外国工人、难民以及他们的子女最终要被遣送回国他们只是暂时性地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