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与对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与对策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吴永宁

化学污染监控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东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客座教授/兼职博士生导师

中国生态学学会常务理事、生态健康与人类生态委员会主任

中国毒理学会分析毒理委员会副主任

主要从事食品安全研究,重点发展食品污染监控技术,特别是利用暴露评估研究建立食品污染物限量标准。主持一系列的国家攻关、863、973和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研究,针对二噁英、多氯联苯、多溴联苯醚、氯丙醇、丙烯酰胺、有机锡、克伦特罗、氯霉素等食品污染热点问题开展痕量与超痕量检测研究,建立了从筛选、定量到确证的一套标准化方法。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6年),中华医学科技奖(2003、2004、2005二等奖),起草多个重要污染物的检测和允许限量国家标准,主编专著5部,发表文章100余篇(其中SCI近30篇)。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可见食品安全关乎人们健康和国计民生。食品安全在我国有两方面的含义,分别来自两个英语术语:一是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关注的一个国家或社会的食物保障(Food security),即是否有足够的食物供应,翻译为粮食安全似乎更佳;另外一个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的食品安全(food safety),即指食物中有毒、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我国在基本解决食物量的安全(Food security)的同时,食物质的安全(Food safety)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因此本文所述的食品安全仅指后者。食品安全除了影响消费者健康外,还与食品进出口贸易、国家声誉,乃至社会安定有着密切关系。近年来,国内外食品安全问题接连不断,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当今各国政府、消费者和科技界广为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与世界各国间的贸易往来会日益增加,食品安全已变得没有国界,世界某一地区的食品问题很可能会波及全球,从而对我国食品安全带来巨大影响。在我国当前,还关系到农业与食品工业乃至化学工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因此,食品安全作为国家公共安全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国际食品安全状况与发展趋势

二、我国的食品安全科技能力现状分析

(一)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1、微生物污染造成的食源性疾病问题是首要问题

2、农产品中农药和兽药的残留超标事件时有发生

3、环境污染在一定程度上仍处于相当严重的地步

4、新技术、新工艺、新资源也带来了食品安全的新问题

5、传统的,落后的加工工艺和储存运输条件造成污染相当严重

6、掺假作伪现象依然层出不穷

7、食品安全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食品的出口贸易

(二)国际安全科技现状和发展趋势

1. 风险分析技术成为食品安全控制的科学基础

2. 食源性危害关键检测技术的研究

3. 食源性疾病与危害的监测和预警技术研究

4. 食源性危害人群暴露评估和健康效应的研究

5. 食品安全控制技术的研究

食品工业用菌安全性的检测与评价在世界各国均受到很大程度的关注。在欧、美、日等许多国家,食品发酵用菌种的管理、审批非常严格,对菌种的使用历史、分类鉴定、耐药性、遗传稳定性、有效性都有明确的要求,生产用的菌株要求必须在国际公认的菌种保存中心保存。许多国家还制订出食品工业中允许使用的菌种名单,建立了完善的菌种安全性评价的检验和方法。我国传统的食品发酵中使用了大量未经检验和评价的菌种,再加上近年来国外进口和新涌现出来的新菌种的应用,造成了我国比其他国家更复杂的情况。而我国目前由于缺乏这方面的技术支撑(包括检验方法,制定标准以及允许使用名单),安全情况令人担忧。

(三)我国食品安全科技与国外的差距

在实施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食品安全关键技术”之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科技与国外的差距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缺乏食品安全系统监测与评价的背景资料差距

2、缺乏关键检测技术与设备

3、未全面采用与国际接轨的危险性评估技术和控制技术

4、新技术、新工艺、新资源加工食品的安全性研究评估技术落后

综观全局,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及体系的不完善和发展的不平衡、监测和预警体系刚刚起步、危险性分析原则还没有真正作为决策和管理的基础、先进食品安全关键控制技术的使用尚未形成规模,以及缺少对食品生产新工艺、新技术进行评价和控制的技术能力,已经成为了当前发展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科技瓶颈。

四、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

我国政府“十五”期间关于食品安全问题设立了《食品安全关键技术》重大专项,国家拨款投入达1.5

亿元人民币。专项紧密围绕“切实保障我国消费者健康,维护我国食品进出口贸易安全”这一核心目标,利用“反弹琵琶”的方式,瞄准国际食品安全科技前沿,抓住我国食品安全全程控制中的关键环节和瓶颈问题,整合国内优势科技资源,开展攻关研究。

(一)专项目标与部署

(二)专项实施结果与成效

(三)中国食品安全科技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

摘要:

食源性疾病仍然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而这一公共卫生的确保必须通过发展食品中全新整合的风险分析方法加强食品安全科技能力建设和参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活动。为了更好地保证食品安全,必须研发有关食品中化学和微生物监测技术和与食源性疾病相关风险的评估手段。为了减低食品相关疾病的风险,利用哨点和国家实验室建立监测系统十分不要;对于食品危害的有效控制手段是通过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 来达到的。本文就食品安全科技领域我国与国际差距进行了比较,重点介绍我国12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的研究目标和取得的进展,并对于我国食品安全科技领域的未来前景进行展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