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三峡文物保护与考古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思维导图
探究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运用思维导图教学

251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分析■庄金秀 (云南省曲靖市民族中学 655000)【摘 要】学习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对于一个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语文成绩好坏对其高考成绩的高低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如何推进高中语文课堂的改革;如何使语文教学更加的有效,成为了老师们关注的重点。
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改革也有了十分显著的成果。
各个学科都有明显的改革效果,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也不例外,使得教学成果有明显的进步。
但是依然有着很多不小的问题,因此我们仍然要不断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深化改革,使得学生成绩有进一步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分析【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2-0251-01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而语文则是学习各科的基础,没有了语文教学,其他科目的教学相当于一纸空谈。
因此,语文教学不光是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更多的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这就意味着,学校对高中语文老师的能力要求也极高。
高中语文老师需要不断地思考如何在课堂中进行有效的输出,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本文基于此提出了几个观点,以改变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现状。
一、我国高中语文教学课堂的现状概述本文通过自制几分简单问卷以及对其他问卷调查的阅读,了解了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若仔细的分析发现高中语文教学主要问题有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不够清晰明确。
语文相对于其他学科缺乏一个整体的、清晰的教学目标,主要是由于语文学科学习的特性所决定的。
学科的学习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和综合理解能力,而不像其他科目,只需要会解题,能够给出正确答案就行。
这是导致高中语文教学目标不够清晰的主要原因之一。
逻辑分析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且也没有一个特定的标准,说怎样的思维方式是最好的,怎样的逻辑分析是最完美的。
2.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缺乏有效的互动环节。
浅谈县(区)级博物馆文物库房建设标准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TO CULTURAL RELICS文物鉴定与鉴赏1 县(区)级博物馆文物库房修建的重要性对于县(区)级博物馆来说,其职责之一是对珍贵的历史文物进行保护,而想要实现对各类馆藏文物的有效保护,就需要具有高质量和较高标准的文物库房。
保护馆藏文物的原状,使它不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而遭到破坏和损毁,这是馆藏文物保护的核心原则。
文物库房对于文物的保护必须是全方位的,需要充分考虑文物的存放条件以及文物的存放安全,不能够将重点单纯地局限于文物的安全保护上。
而文物库房修建标准的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了管理项目以及研究项目的高难度工作,它充分结合了物理、化学、自然以及社会等学科的重点内容,目的在于抵抗由于自然界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所造成的文物损害。
因此,对于文物库房来说,想要对其实施有效的保护,必须要从环境、管理人员以及监管设备三个方面同时入手进行管理。
文物库房的建设和日常管理运行是博物馆进行馆藏文物保护工作的核心部分和重要节点,博物馆想要扩大自身的馆藏规模必须首先修建足够大的文物库房,也就是说,博物馆的扩张是以文物库房的修建为前提的。
博物馆的重要工作内容是进行文物的有效保护,只有保障了文物的安全,才能够正常开展和进行相关的学术研究、文物展示以及重要文物的宣传工作。
和其他行业的库房管理工作相比,博物馆的库房管理工作难度更大、要求更高、一旦发生风险造成的后果也更严重。
博物馆的文物库房管理工作涉及多个方面的内容,必须考虑周全。
可以说博物馆的文物库房管理工作和其他行业的管理工作是完全不同的,主要是由博物馆的自身性质所决定的。
对于博物馆的文物库房来说,其内部存储的每一件文物随时都有可能被提取出来进行展览和陈列。
因此,必须要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最大限度地避免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所造成的破坏。
对于博物馆的文物来说,造成其损害最常见的因素是自然因素,想要从自然因素的角度出发避免博物馆文物的损坏,需要综合考虑文物的物理特性、化学特性以及环境因素。
试析如何创新文物博物馆陈列的设计方法

试析如何创新文物博物馆陈列的设计方法摘要:在我国的社会和文化中,文物博物馆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然而,目前我国的文物博物馆在展示设计上存在着太多的局限,使得人们对参观这些文物失去了兴趣。
所以,必须在文物博物馆的设计方法上进行改革。
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推动博物馆的发展,又可以使人民的心灵得到满足,也可以使博物馆和人民的关系更加紧密。
关键词:文物;博物馆;陈列;设计方法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文物鉴赏的眼光也发生了变化,对博物馆的展示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博物馆的陈列模式是影响整个展览效果的关键因素,而在展览形式上进行创新,既能满足观众的观赏需要,又能推动博物馆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试图通过对“创意博物馆”展示设计的必要性和创意“展示设计”的思路,为广大市民提供借鉴。
1 对文物博物馆陈列设计方法进行创新的重要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和鉴赏力都在不断地提升。
传统的展示模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必须从管理、陈列设计等方面进行创新。
比如在文物博物馆中运用各种先进技术,以推动文物博物馆的发展。
再比如,在文物博物馆里,对文物的摆放进行适当的调整,既能凸显其独特的价值,又能满足大众的审美需要。
在今天的市场竞争中,文物博物馆要想在展示方式上取得优势,必须不断地创新展示方式,并将当代时尚元素融入到展览的理念之中。
只有如此,才能有效地提升公众对博物馆的关注,让博物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因此,在文物博物馆的展示设计中,必须进行一些创新。
2 创新文物博物馆陈列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2.1 将文物作为主体在展示创新的过程中,要把文物当作主要的管理对象,并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
在陈列设计方面,要分清轻重缓急,不要一味地借鉴其它博物馆的做法,要提高陈列的效果,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博物馆的陈列工作。
为了使文物展示的效果得到最好的发挥,就需要根据展品的具体特征,进行合理的设计。
只有如此,才能凸显出博物馆的特色,同时,也能充分利用博物馆自身的特色,推动博物馆的发展。
大同北魏太官粮窖遗址出土的战国秦汉瓦当

[112】宋馨 《司马金龙墓 葬的重新评估 》,《北朝史 研 究 :中国魏晋 南北朝史 国际学术 研讨会 论文集 》,商务 印
书 馆 ,2004年 。 [113】宋馨《北魏平城 期的鲜卑服》,《4—6世纪 的北 中
[23][27】陕 西 社 ,1990年 。
[241中国社 会 安市汉 长安城遗如
版 社 ,2006年 。 [26]马建熙《秦都咸 阳瓦当》,《文物))1976年第 11期 。 [28]申云艳 《中国古代 瓦当研究 》,文物 出版社 ,2006
年 。 [29】李 白军 、高松 《大 同发现汉 代平城 瓦 当》,《中 国
【18】中国科 学院考古 研究所 山东工作 队《山东 泗水 、 兖州考古调查简报》,《考古))1965年第 1期 。
[19】铁岭市文 物管 理办公室《辽宁铁岭市邱 台遗址试 掘简报》,《考古))1996年第 2期 。
【20】杨宗荣《燕下都 的半 圆瓦 当》,《考古通讯))1957年
, 弟 6明 。
国与欧亚大陆》,科学 出版社 ,2006年。 [114】王银 田《试论 大同南郊北魏墓地 的族属》,《山西
省考古学会论文集 (四)》,山西人 民出版社 ,2006年 ;王银 田《试论 大同南郊北魏墓 的族属 》, E朝研究》第 六辑 ,科 学 出版 社 ,2008年 。
【115】吴 松岩《盛乐 、平城 地区北魏 鲜卑 、汉人墓 葬 比 较分析》,《j匕方文物))2008年第 4期 。
46 文物世芥 学考古文博 学院讲 师 ,历 史学博 士)
(上 接 14页 ) [15】(明)张钦《大同府 志》,马文 忠 、许殿玺点较 ,1987
秦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概述

秦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概述————————————————————————————————作者:————————————————————————————————日期:2005年秦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概述田静2005年学界发表有关秦文化的史学专著及论文集7部,一般著作十余部,考古学著作4部,论文近百篇。
本年度与秦文化研究有关的学术会议依次是7月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召开的“秦直道学术讨论会”、8月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召开的“中国秦汉史第十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8月在西安召开的“纪念司马迁诞辰2150周年暨国际学术研讨会”、10月在天水召开的“早期秦文化学术研讨会”。
有关秦文化的考古发现反映在四个方面:一是阿房宫西边界已确定,二是凤翔秦都雍城作坊遗址取得重要收获,三是里耶秦简清洗完毕,四是长安区发现大型战国秦的陵园遗址。
一、论著出版史学类著作有安作璋、孟祥才先生的《秦始皇帝大传》。
有关秦始皇的书已经出版数十种,这本书视角独特,是近年来同类著作中的比较好的一部。
张文立、张敏的《秦始皇》作为古都西安丛书的一本全面梳理了有关秦始皇帝的资料,如秦始皇帝的妻妾子女、秦始皇帝未立后等问题,同时注意挖掘新的文献资料,并充分利用出土文物资料和研究成果,全方位地展示了秦始皇帝这个人物形象。
秦汉史研究方面的著作有张荣芳先生的《秦汉史与岭南文化论稿》。
该书收录秦汉史研究文章18篇,秦汉史书评文章10篇,岭南史研究文章11篇,岭南史书评5篇。
黄今言先生的《秦汉商品经济研究》一书对秦汉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征等方面内容做了深入研究,较全面地反映了秦汉时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全貌。
韩星先生的《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政治思想、社会政治制度演变、分化以及整合的史实,主要抓住儒法两家思想体系构成似的若干重要概念、范畴来宏观地、纲目式地研究先秦儒法在秦汉之际参与政治文化整合、初步为其后二千年中国社会确立基本政治文化模式的情况。
文化名城清徐

清徐,古称梗阳,始建于春秋时期鲁昭公28年(公元前514年),隋开皇16年(596年)置清源县。
金大定29年(1189年)于县之东境置徐沟县,均属太原府管辖。
1952年7月,两县合并,取其首字为清徐县。
清徐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三晋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源、徐沟两县素有教育文化大县之称,据有关史料记载,在隋唐时就在全国声名显赫,历史上有记载的举人以上及科举及第者达206人,武进士18人,武举人170人。
清徐现存古建筑131处,古遗址12处,古墓葬8处,其中清源文庙、狐突庙两处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清徐老陈醋酿制技艺、徐沟背铁棍艺术、清徐砖雕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清徐县城东南20公里处的孟封镇尧城清徐有考证的文明历史从新石器时代开村,据史料记载,距今4000多年前,帝尧首始,境内已发掘的古文化遗址有4处,即东先在此地建都。
据《帝王世纪》载:尧始于马峪古文化遗址、马家坡古文化遗址、都沟唐,后徙晋阳(当时尧城属晋阳),及为天古文化遗址和新民遗址,属新石器时代的龙子都平阳。
《尚书古文疏证》又载:尧为天山文化和仰韶文化。
历经数千年的演进,踏子,先都晋阳,后迁于平阳。
《山西通志》着时间的脉络,形成了有鲜明特色的清徐文卷三也记载:太原县府城(即晋源)西南化,即:尧文化、醋文化、葡萄文化、贯中文40里,唐尧始都于此。
化、晋商文化以及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
尧帝名叫放勋,姓伊祁,史称唐尧。
是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领袖,尧文化清徐尧庙。
位于清徐县孟封镇尧城村,总面积4200平方米。
现存建筑有帝尧殿、九连洞、娘娘殿、狐仙楼、藏经楼、乐台等。
其中帝尧殿为明代建筑,余皆清代所建。
2013年,All Rights Reserved.自尧担任部落首领后,便统领他的部落,徙物,尧帝命天文官依据荚的生长规律和气候步山西境内。
当时尧城一马平川,土地肥变化制定出历法,同时还用此草取酸制成调沃,气候温和,雨水充足,又有乌马河灌味品,这就是原始的醋。
南宋官窑研究文献

南宋官窑研究文献专著、论文:1、【日】见中尾万三:《南宋官窑と郊壇下新官窑》,东京:大乘,1930版。
2、周仁(周子竞):《发掘杭州南宋官窑报告书》,载《国立中央研究院总报告》第4册,民国二十年,北平,国立中央研究院,1932版。
3、【日】松村雄藏,《宋窑の遺跡を尋ぉて》,东京:陶磁,六卷二号,1934版。
4、朱宏达:《修内司官窑图解》,宾鸿堂印行,1937年。
5、【日】米内山庸夫:《支那風土記:青瓷窑ぉ探る》,东京:改造社刊,1939版。
6、【日】米内山庸夫:《南宋官窑古窑址の发现》,载《世界陶磁全集》第十卷,河出书房,1955年版。
7、陈万里:《中国青瓷史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8、周仁、李家治:《中国历代名窑陶瓷工艺的初步科学总结》,载《考古学报》,1960年第1期。
9、周仁、张福康:《关于传世“宋哥窑”烧造地点的初步研究》,载《文物》,1964年第6期。
10、阮平尔:《南宋官窑新探》,载《越瓷论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1、浙江省博物馆:《三十年来浙江文物考古工作》,载《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1949年~1979年)》,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
12、汪庆正:《官、哥两窑若干问题的探索》,载《中国考古学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出版,1981年版。
13、宏明等:《南宋官窑青瓷的研究》,载《硅酸盐学报》,1983年第1期。
14、陈显求、朱伯谦:《南宋郊坛下官窑与龙泉哥窑的陶瓷学基础研究》,载《硅酸盐学报》,1984年第20卷2期。
15、傅振伦:《<陶说>译注》,轻工业出版社,1984年版。
16、陈显求、陈士萍、李家治:《从技术上看宋代施乳浊釉的名瓷》,载《中国古代陶瓷科学技术成就》,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年版。
17、郭演仪:《中国南北方青瓷》,载同上。
18、谭旦冏:《南宋官窑》,载《中国陶瓷史》,光复书局,1985年版,第595~598页。
19、沙孟海:《南宋官窑修内司窑址问题的商榷》,载《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6期。
甘肃人民出版社库存图书 - 中国图书出版网

天水古树
刘红岩
马海亮
23.60
2006年1月
114
文言修辞新论
王廷贤
连凌云
18.00
2004年5月
115
东乡族文学史
马自禅
翟红梅
14.80
1994年11月
116
求索与奋进
张军
卢鸿丽
28.00
2004年1月
117
2007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邵克文
郝军
30.00
2007年6月
118
论社会公平
2001年8月
134
购房要领
刘跃新
胡福生
14.00
2001年8月
135
2006甘肃科技发展报告
张天理
王飚
68.00
2006年12月
136
现状问题对策
孙永生
刘明易
24.00
2005年6月
137
慎之先生
流萤
杜绮德
20.00
1999年3月
138
何以长袖善舞——现代中小企业营运谋略
杜伟
张菁
38.00
2005年9月
绅士与流氓的拼搏
李伏虎
连凌云
14.80
1998年3月
150
2006甘肃发展报告
樊怀玉
陈拥军
30.00
2006年5月
151
昨日印象
张梅
陈拥军
28.00
2006年6月
152
网络编程技术
胡银保
陈拥军
39.00
2006年11月
153
陇原艺术探析
马自祥
卢鸿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