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校生高考第八次模拟考试德育试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04学年第二学期三校生高考第八次模拟考试试题

《德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是

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B联系和矛盾的观点

C矛盾和发展的观点D物质和运动的观点

2.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是

A意识决定物质B物质决定意识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3一个男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父亲,儿子,学生,管理者等不同的角色。从哲学上说这反映了

A联系的多样性B联系的客观性C联系的主观性D联系的普遍性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反映了事物是

A变化发展的B静止的C联系的D孤立的

5.“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主要符合下列哲学道理中的

A.人人都有优点和缺点

B.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C.矛盾具有特殊性D看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过失面前,重在自省”告诉我们必须

A.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B.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

C.把握时机,把内外因统一起来

D.正视问题并重视内因的作用

7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之间是毫无联系的B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C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D处处有矛盾

8孙武曾率军三万打败楚国二十万大军,并在战争中撰写《孙子兵法》,说明实践是

A认识的来源和动力B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C检验真理的标准D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9“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说明

A、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C、矛盾具有特殊性

D、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10、马克思说:“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可以直接合二为一,那么,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这意味着

A、事情的现象与本质总是相互分离的

B、事物的现象与本质是密不可分的

C、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D、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11、“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能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从哲学的观点看,科学家的这段话表明

A、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C、要分清主次,善于把握重点

D、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12. 恩格斯指出:“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无论何时何地,都没有也不可能有没有运动的物质。”这说明:()

A.物质和运动是一样的

B.物质是运动变化的,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C.世界上—切事物都是恒动无静的

D.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有条件的

13.毛泽东诗曰:"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相对静止是不存在的

C、事物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

D、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14人的本质属性是

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C物质属性D阶级属性

15人的价值的两个方面是

A经济价值和政治价值B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

C潜在价值和现实价值D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16生不逢时所包含的哲理是

A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

B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社会历史条件

C 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D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17社会进步的最高目标是

A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B实现共产主义

C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文明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实现共同富裕

18实践之所以能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根本原因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19依法治国的核心是

A依宪治国 B以德治国 C司法公正 D建设法治国家

2.0 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爱岗敬业 B. 家庭和睦

C.为人民服务 D. 建设和谐社会

二不定项选择(20分)

1 根据违法法律的种类不同,违法行为可以分为()

A刑事违法行为B民事违法行为C行政违法行为D一般违法行为2. 日常生活中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很多,治安管理处罚法将它们分为()

A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B妨碍公共安全的行为

C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D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

3下列关于理想与信念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理想与信念密切联系又有区别

B理想是信念的延伸和体现

C信念是理想的基础和支撑

D理想和信念毫无关系

4.作为新时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们必须树立的正确意识有()

A.公民意识 B.国家意识 C.法律意识 D.权利与义务意识

5.要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就要()

A、从自身的客观实际出发

B、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C、扫清自己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障碍

D、正确认识和把握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6人生的客观实际包括()

A、社会历史条件

B、他人的主客观条件

C、自己的主客观条件

D、人生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情况

7主观能动性包括:()A、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B、人们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C、又叫自觉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点

D、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

8下面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它看到了人生存在顺境与逆境的矛盾,并肯定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

B、只有身处逆境,才能有更所作为

C、如果在顺境中安逸懈怠,顺境就会变成逆境,从而“死于安乐”

D、在逆境中奋斗崛起,逆境可以变为顺境,从而“生于忧患”

9矛盾的斗争性是指()

A、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B、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

C、矛盾双方的相互渗透

D、矛盾双方的相互斗争

10.下面关于现象和本质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现象和本质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B、现象和本质只有对立没有统一

C、任何现象是都是本质的表现

D、本质都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

11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

A、透过现象看本质

B、透过本质看现象

C、认识事物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

D、识别假象,把握本质,明辨是非

12.科学思维的方法包括()

A、科学加思维的方法

B、辩证思维的方法

C、逻辑思维方法

D、创新思维方法

三、判断题

1.尊重客观规律以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2.人际关系是客观的,是不可以自觉营造的。()

3.逆境是对人生的考验,而顺境不是()

4.真象是事物本质的表现,而假象不是。()

5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6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7认识对实践起促进作用

8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9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

10刑罚中的主刑只能单独适用不能附加并用

1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