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颌面生长发育PPT课件

合集下载

口腔正畸学:颅面部的生长发育(1)

口腔正畸学:颅面部的生长发育(1)
1. 牙龄 ; 2. 年龄; 3. 身高; 4. 第二性征; 5. 骨龄
生长发育评估
1. 牙龄 2. 骨龄 3. 年龄 4. 身高 5. 第二性征
(5)颌面部的增长(与牙的萌出有关)
第一快速期:3w-7M 乳牙萌出 第二快速期:4y-7y 6萌出 第三快速期:11-13y 7萌出 第四快速期:16-19y 8萌出 ** 快速期之间为缓慢期。 *** 尤以第二、三快速期临床意义较大。
婴儿颅面部的三个主要透明软骨分布区
鼻部 颅底部:蝶骨枕骨之间及枕骨各部分之间主要由软骨间
质增生而增加颅底前后径 7-8岁 下颌髁突软骨之表面 20-25岁
(二)出生后的颅面生长发育
1. 颅面骨骼的发育方式 (1)软骨的间质及表面增生 (2)骨缝的间质增生 (3)骨的表面增生
侧方向 前后向 垂直向
膜性颅—软骨颅—开始骨化 2、面部的发育
7个突起的生长、分化、联合 2个下颌突、 2个上颌突 2个侧鼻突、 1个中鼻突
侧鼻突 中鼻突 上颌突 下颌突
中鼻突
侧鼻突 上颌突 牙发生上皮 下颌突
舌弓
第一硬腭 侧腭突
第二硬腭
(二)出生后的颅面生长发育
1. 颅面骨骼的发育方式 (1)软骨的间质及表面增生 (2)骨缝的间质增生 (3)骨的表面增生
2
1
1
(2) 颅面部的生长发育特征(Brodie)
面部的生长型早期定 型
头各部直线推进。 PP、OP、MP与
Bolton平面角度不 变。 S-6-Gn生长轴 上6恒定。 速度随年龄增长而递 减。
4. 颅面部的生长发育
(1)颅部的生长发育
前后径—颅底软骨生长 上下径、左右径—颅骨骨缝的生长、骨面的表面生长

颅颌面的生长发育

颅颌面的生长发育

颅颌面生长发育→正畸治疗


顺应生长发育选择治 疗时机和制定方案 —— 事半功倍 ^_^
生长发育进一步加重牙颌畸 形及导致治疗后的复发 —— 世事难料!
颅颌面生长发育→正畸治疗
双刃剑
本章要点
生长预测 利与弊
思考题: 下面属于生长中心的有 ___
A.骨缝 B.骨膜 C.鼻中隔软骨 D.髁突软骨 E.骺软骨
• 男孩生长高峰起 点一般较女孩晚 2 年左右
• 男孩生长高峰持 续时间更长,生 长量更大——后 来居上
颅面部划分
颅底平面( Bolton 平 面): Bolton 点 - 鼻
N
根点( N)
P
O
Bo
面横平面( FH 平面)
:眶点 (O)- 耳点 (P)
参第五章第三节《 X 线头影测量分 析》
生长变异( growth variability )
生长期( growth timing )
生长 高峰
生长高峰( growth spurt )
• 月经初潮越早, 生长高峰出现越 早
• 生长高峰起点多 在月经初潮之前 1.5-2 年左右
• 生长高峰出现越 早,生长越显著
生长高峰( growth spurt )
替牙间隙( leeway space )
• 替牙间隙 = (Ⅲ +Ⅳ+Ⅴ ) - ( 3+4+5) • 上颌: 0.9~1mm < 下颌: 1.7~2mm
• Ⅴ: 垂直型终末平面 → 6 :中性关系
替牙合期的暂时性错合
上 1 间隙 上 2 压迫牙根所致
上 2 远中倾 斜
上 3 压迫牙根所致
切牙轻度拥挤 牙弓逐渐扩大调整

颅面部的生长发育

颅面部的生长发育
腕骨片或颈椎片来进行判断
22
** 生长区( growth site )
在骨的生长过程中,骨的沉积和吸收活动 并不都按同一速度进行,那些生长活动更 快、更活跃、程度更大的区域,称为生长 区
23
** 生长中心( growth center )
生长区中有些部位受遗传控制并独立进 行生长的区域,称为生长中心
发育是涉及生长的一系列阶段,包含形态的 形成、分化和生理上功能的获得和成熟
5
* 生长型( growth pattern )
人体从婴儿到成人各组织器官体积大小比例在三维 空间的变化
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含义:
1 . 生长型是反映身体各部分在生长发育过程中 ,空间比例关系的变化
2 . 正常生长型的另一表现为身体所有组织、器 官、系统按其生理需要,生长的速率不一致
预先形成的软骨雏形基础上将软骨逐渐替换为骨,发生在 下颌髁突、颅底、长骨两端、脊柱和肋骨
胚胎时期
间充质细胞聚集、分化为成骨细胞 形
成软骨细胞分泌软骨基质

表面覆盖软骨膜
软 骨
软骨细 胞分化 排列
形成四个功能区
增殖层:细胞具有分裂增生能力
肥大层:基质分泌增加
软骨膜随血管增多转化
成熟层:
为骨膜开始膜内成骨
1. 追踪儿童的生长发育,评价某生长型是否出现异常 的变化 2. 确定个体与总体间的差异
15
* 生长期( growth timing )
在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中,机体的生长不是按同 一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而是一个时期快 速生长,一个时期速度减缓,这种现象称为生 长期 • 不同个体的生长期表现出时间变异 • 生长期的变异还反映在性别上
( 3 )不同面型的治疗反应及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 项

颌面部发育 ppt课件

颌面部发育 ppt课件

发育时间:
胚胎第3周: 额鼻突和原口;
胚胎第4周: 上颌突、下颌突、中鼻突 和侧鼻突;
胚胎第5周: 中鼻突末端出现球状突;
胚胎第6周: 面突结合构成大部分组织 ;
面突及其衍生组织:见表1-2;
二、面部发育异常
致畸因子:遗传及环境等;
1. 唇裂〔cleft lip):多见于上唇,球状突 和上颌突未结合,常伴颌裂、腭裂;
单侧,双侧;
唇裂的分类
完全性〔唇红至前鼻孔底部〕,不完全性〔唇红〕;
综合性 〔面部发育异常综合征的一部分,10%〕,非综合 性〔非面部发育异常综合征的一部分〕 ;
浅笑列车
2019年至今,美国浅笑列车基金会在中国资助 了超越170,000例免费唇腭裂修复手术;
凡年龄在0~40岁的贫困家庭唇腭裂患者,不 限户藉,不需开具任何证明,在工程协作医院 填写<贫困声明>和<病人记录赞同书>,就可 以获得免费初次修复手术。
从脊索到脊柱
脊索动物在早期发育阶段具有脊索,只需少数低等脊 索动物如文昌鱼才终生保管;
多数脊椎动物只在胚胎时期有脊索,以后就被新的支 持构造脊柱所替代,脊索本身仅留剩余或完全退化。
神经板的构成
胚胎第三周,脊索与临近的间充质诱导 其外表的外胚层构成神经板
神经嵴的构成
神经板
中轴凹陷——神经沟 隆起——神经褶
二、口腔黏膜的发育
主要来自外胚层; 个别来自内胚层:舌根黏膜;
口底黏膜; 第12周: 黑色素细胞和郎格罕斯细胞出现; 第16周:麦克尔细胞出现;
口腔黏膜的发育也是上皮与间充质相 互作用的结果
第3周:上皮下出现密集的间充质细胞 6~8周:出现网状纤维 8~11周:出现胶原纤维、毛细血管 14周:成纤维细胞出现 16~20周:出现弹力纤维

口腔正畸学:颅面部的生长发育

口腔正畸学:颅面部的生长发育

1.生活环境的变迁;2.食物结构的变化;3.咀 嚼器官的不平衡退化.
遗传与个体发育(individual development)
An important aspect of pattern is its predictability. A change in growth pattern would indicate some alteration in the expected changes in body proportions.
At 10 year of age, the neurocranium is 96% complete; the general type tissue is approximately 50% complete.
两个7岁女孩的生长情况
不同时期成熟的女孩生长速度曲线
四个女孩的生长曲线
(四)机体生长的快速期与慢速期
1. 颅面骨骼的发育方式 (1)软骨的间质及表面增生 (2)骨缝的间质增生 (3)骨的表面增生
2. 颅面部划分标准
(1)颅底平面(Bolton-鼻根平面) (2)面横平面(Frankfort平面) (3)正畸临床应用的颅底平面
(前颅底、后颅底)
Bolton
S
P
Ba
N O
3.颅面部的生长发育比例变化 (1)比例变化
面部的增长
(3) 面部的生长发育
1)面高度
3岁 73%; 5-6岁+16%; 青春期 11%
2)面宽度
上面宽(颧弓间距) 2岁70%;10岁90%
下面宽(下颌角间距) 5岁以内为主
3)面深度
3岁
5-14岁
面上部
80%
+15%
面中部

【儿童口腔医学PPT】 儿童颌面部与牙列的生长发育

【儿童口腔医学PPT】  儿童颌面部与牙列的生长发育
临床萌出后肉眼可见
儿童时期的三个牙列阶段
乳牙列阶段:
Primary Dentition
混合牙列阶段:
Mixed Dentition
恒牙列阶段:
Permanent Dentition
6月— 6岁 6岁—12岁 12岁—18岁
(一)乳牙列阶段
• 乳牙列阶段:6月— 6岁
• 咀嚼功能 利于消化吸收,促进全身发育 功能性刺激,促进颅颌面发育
• 出生时
第一前磨牙
• 7-8月
第二前磨牙
• 8-9月
第二恒磨牙
• 4岁左右 第三恒磨牙
钙化期
1、十个钙化阶段(Nolla分期)
(5) 牙冠接近形成 (4) 牙冠形成2/3 (3) 牙冠形成1/3 (2) 牙冠开始钙化* (1) 牙囊存在
1、十个钙化阶段(Nolla分期)
(10) 牙根形成,根尖孔缩小* (9) 牙根接近形成,根尖孔大 (8) 牙根形成2/3* (7) 牙根形成1/3 (6) 牙冠形成 *
2、各组牙齿钙化时间
• 胎龄4-6月:全部乳牙开始钙化 • 出生- 生后5月:631 136
6321 1236 • 1-2岁:1岁左右 上颌侧切牙
2岁左右 第一前磨牙 • 2-3岁:第二前磨牙、第二恒磨牙 • 7-10岁:第三恒磨牙
(三)萌出期
• 骨内萌出 • 临床萌出:根形成2/3-3/4时开始 • 牙根发育完成:乳牙需要1年- 1年半
• 2.牙弓的发育变化 • 小野测量法:牙弓宽度、长度、周长。 • 3.末端平面(terminal plane): • 上下第二乳磨牙远中面的关系。 • 垂直型(vertical type) • 近中型(mesial step) • 远中型(distal step) • 乳牙列咬合关系中,垂直型和近中型居

【儿童口腔医学PPT】 儿童颅面部与牙列的生长发育

【儿童口腔医学PPT】  儿童颅面部与牙列的生长发育

(一)出生前的颅面发育
颅部的发育 从膜性颅开始,约在胚胎第3周,头部开始形成。 面部的发育 以原口为中心开始,胚胎第4周,构成面的7个
突起出现。 到胚胎第8周颅面部基本形态出现,胚胎第6,7周面部各 突起开始联合或融合时期,如果受到各种影响而出现融合不 全、不融合,或联合不全、不联合则出现唇、腭裂及颌、面 裂等畸形。
儿童颅面部与牙列的生长发育
【目的要求】
1.掌握:牙齿的发育,牙列与咬合的生长 发育的特点
2.熟悉:乳牙列至恒牙列生长发育过程中 ,牙、牙合、面生长发育的规律、特点。
3.了解:儿童生长发育分期及各期特点。 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
第一节 生长发育分期及各期特点
• 1.按年龄阶段分期
• 2.各器官系统的发育与年 龄的关系
• 胎龄6周 牙板(dental lamina)
• 胎龄7周 20个乳牙牙胚(tooth germ)
• 胎龄4月 第一恒磨牙
• 胎龄5、6月 恒切牙、尖牙
• 出生时
第一前磨牙
• 7-8月
第二前磨牙
• 8-9月
第二恒磨牙
• 4岁左右 第三恒磨牙
钙化期
1、十个钙化阶段(Nolla分期)
(5) 牙冠接近形成 (4) 牙冠形成2/3 (3) 牙冠形成1/3 (2) 牙冠开始钙化* (1) 牙囊存在
2岁左右 第一前磨牙 • 2-3岁:第二前磨牙、第二恒磨牙 • 7-10岁:第三恒磨牙
(三)萌出期
• 骨内萌出 • 临床萌出:根形成2/3-3/4时开始 • 牙根发育完成:乳牙需要1年- 1年半
恒牙需要2- 3/3-5年
1、萌出时间及顺序
牙位
中切牙 侧切牙 尖牙 第一乳磨牙 第二乳磨牙

第二章 颅颌面的生长发育

第二章  颅颌面的生长发育

第二章颅颌面的生长发育提要1.颅颌面生长发育是机体生长发育的一部分,也是颅颌面在长、宽、高三个方向上与时间的一个四维动态变化过程,从短期看,这一过程是生理学改变;从长期看,则是遗传和进化的改变2.错验畸形是个体的颅颌面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出现的发育性畸形;颅颌面的发育与验发育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也与错验畸形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口腔正畸学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3.出生前,颅颌面发育由膜性颅和原口开始,经过一些突起的生长、分化、融合而完成。

如果各突起的融合有问题,将产生唇腭裂等畸形4.出生后,颅颌面的长、宽、高按各自的比例生长;根据其生长速度可分为快速期和缓慢期;在生长过程中,上下颌之间的位置关系将不断得到调整5.牙的发育要经过发生期、钙化期及萌出期三阶段;牙列与的发育可分为乳牙期、替牙期和恒牙期;各牙有各自的萌出时间和顺序,其正常与否对错验畸形的发生和发展有影响;正常的建立还有赖于口颌系统的正常动力平衡6.深入了解颅颌面生长发育知识,有助于早期预测和诊断错畸形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为正确确立矫治计划打下良好的基础一、基础颅颌面生长发育是个体颅颌面在长、宽、高三个方向上与时间的一个四维动态变化过程。

从短期来看,这一过程是生理学改变;从长期看,则是遗传和进化的改变。

(一)生长与发育的基本概念生长是指活体的组织、器官等在生物学过程中的数量、形态变化,是细胞分裂增殖、细胞体积增大及其间质增加的结果,是可用测量值来表示的量的变化。

发育则是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与功能成熟。

生长和发育两者紧密相关,生长是发育的物质基础,生长的量的变化又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身体器官、系统的成熟状况,故我们常常以生长发育的整体概念来研究机体的变化。

(二)遗传与环境遗传为生物体的基本特性之一。

在亲子代之间存在着形态和结构上的相似性,但又非完全相同,这就是由遗传和变异造成的。

一般来说,遗传对生长发育起决定性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