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五项指标地生理功能、分泌调节及临床意义
《高血压5项化验》课件

化验结果的异常处理
如果化验结果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由医生根据具体情 况进行分析和处理。不要自行解读化验结果,以免延误病 情。
化验结果异常可能提示存在某些疾病或病理变化,应及时 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 惯和饮食习惯,加强自我监测,定期进行体检。
05
高血压5项化验的案例分析
监测病情
定期进行高血压5项化验 ,可以帮助医生监测病情 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预防并发症
通过高血压5项化验,医 生可以评估患者心血管系 统的状况,预防高血压并 发症的发生。
02
5项化验的方法与步骤
化验前的准备
禁食要求
停用药物
化验前一天晚餐不宜过晚,避免大量进食 高脂肪食物,化验当天早上禁食。
《高血压5项化验》ppt课件
• 高血压5项化验概述 • 5项化验的方法与步骤 • 高血压5项化验的临床意义 • 高血压5项化验的注意事项 • 高血压5项化验的案例分析
01
高血压5项化验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高血压5项化验是指通过血液检测 ,评估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系统状 况的一系列检查。
目的
帮助医生了解高血压患者的病情 ,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监测治 疗效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案例二:高血压患者的血脂异常
总结词
高血压患者血脂异常表现为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升高,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 险。
详细描述
患者李女士,48岁,高血压病史5年,未规律服药。近期出现胸闷、头晕等症状。化验 结果显示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均高于正常值,提示血脂异常。未及时控制血脂,李
女士最终发生脑梗塞。
案例四:高血压患者的心功能异常
总结词
高血压患者心功能异常表现为心脏肥厚、心 肌缺血等,增加心梗、心衰等心血管事件风 险。
高血压五项建议与解释

高血压五项建议与解释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
以下
是针对高血压患者的五项建议及其解释:
1.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高血压患者应该遵循DASH饮食计划,
即摄入富含水果、蔬菜、全谷类和低脂奶制品的饮食。
这种饮食有
助于降低体内的钠含量,从而有利于控制血压。
2.适量的体力活动,规律的有氧运动,例如快走、游泳或骑自
行车,对于控制高血压非常重要。
这些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脏功能,
降低血压,并且有助于减轻体重,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3.控制体重,体重与血压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过重的身体
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导致血压升高。
因此,通过健康的饮食和适量
的运动来控制体重,有助于降低高血压的风险。
4.限制饮酒,饮酒过量会对血压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高血压
患者应该限制饮酒量,男性每天饮酒不超过两杯,女性不超过一杯。
5.减少钠的摄入量,钠是导致体内水分潴留的主要原因,因此
高血压患者应该减少盐的摄入量。
建议每天的钠摄入量不超过2300
毫克,如果患有其他疾病或者年龄较大,应该将摄入量降低至1500
毫克以下。
这些建议都是通过科学研究得出的,对于控制高血压具有重要
的意义。
通过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和健康的生活习惯,高血压
患者可以有效地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建议高血压患者定期监测血压,按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管理,以确保血压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高血压五项指标

高血压通常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是指找不到明确 病因的高血压,而继发性高血压是由于其他疾病或药物引起的。
高血压的危害与影响
靶器官损害
高血压会导致心脏、血管、肾脏和其 他器官的损害。长期高血压可能导致 心脏病、脑卒中、肾脏病和眼部疾病 等。
心血管疾病风险
慢性疾病
高血压也与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肥胖 和睡眠呼吸暂停等有关。这些疾病与 高血压相互作用,增加了并发症的风 险。
意义
平均动脉压是反映心脏、血管和 血液系统整体功能的指标,正常
值为70-100mmHg。
异常表现
平均动脉压升高可能提示高血压 、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脉压与平均动脉压的关系及影响因素
关系
脉压和平均动脉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通常随着年龄的 增长,血管弹性下降,脉压会增大,而平均动脉压可能会降 低。
测量前应静坐休息5-10 分钟,保持情绪稳定。
正确的测量方法
按照正确的测量方法进 行测量,确保袖带的位
置和松紧度适宜。
定期校准
定期对血压计进行校准 ,确保其准确性。
记录数据
每次测量后应记录数据 ,以便观察和分析血压
变化。
03
收缩压与舒张压指标
收缩压指标及其意义
收缩压定义
收缩压是指心脏收缩时血液对动 脉管壁产生的侧压力,通常在心 脏收缩的中期达到最高值。
04
脉压与平均动脉压指标
脉压指标及其意义
脉压定义
脉压指的是收缩压和舒张 压之间的差值。
意义
脉压是反映动脉管壁弹性 和心室收缩力的指标,正 常值为30-40mmHg。
异常表现
脉压增大或减小都可能提 示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高血压五项指标地生理功能、分泌调节及临床意义

高血压五项指标的生理功能、分泌调节及临床意义(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机体应激时,通过HPA轴释放促肾上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后者使垂体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ACTH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使其释放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又反馈抑制下丘脑、垂体释放肽类激素,以达到自稳作用。
HPA 轴的紊乱会导致皮质醇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等肾上腺疾病,引起继发性高血压。
因此检测HPA轴对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图2: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1: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是脊椎动物脑垂体分泌的一种多肽类激素,它能促进肾上腺皮质的组织增生以及皮质激素的生成和分泌。
ACTH的生成和分泌受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的直接调控。
分泌过盛的皮质激素反过来也能影响垂体和下丘脑,减弱它们的活动。
ACTH是一个含39个氨基酸的多肽,分子量为4500。
ACTH分子上的1-24位氨基酸为生物活性所必需的,25-39位氨基酸可保护激素,减慢降解,延长作用时间。
各种动物的ACTH前24位氨基酸均相同,因此,从动物(牛、羊、猪等)腺垂体提到的ACTH对人有效。
ACTH的分泌呈现日节律波动,入睡后ACTH分泌逐渐减少,午夜最低,随后又逐渐增多,至觉醒起床前进入分泌高峰,白天维持在较低水平,入睡时再减少。
由于ACTH分泌的日节律波动,促糖皮质激素的分泌也出现相应的波动。
ACTH分泌的这种日节律波动,是由下丘脑CRH节律性释放所决定的。
ACTH 增高可见于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异位ACTH综合征、库欣病、Nelson综合征、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遗传性肾上腺皮质对ACTH 不反应综合征、周期性ACTH、ADH分泌增多综合征、其他(如手术、创伤、休克、低血搪等均可使ACTH分泌增多)。
ACTH 降低可见于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腺瘤或癌、单纯性ACTH缺乏综合征、医源性ACTH减少等。
高血压五项指标

05
心脏功能指标
心输出量
心输出量
指心脏每分钟由左心室输出的血 液量,是评估心脏功能的重要指 标之一。高血压患者心输出量可 能增加或减少,具体取决于心脏
的适应能力。
心输出量减少
长期高血压可能导致心脏肥厚和 心肌僵硬,从而使心输出量减少。 这可能导致疲劳、乏力、头晕等
症状。
心输出量增加
在一些情况下,高血压可能导致 心输出量增加,以适应更高的血 压水平。这可能增加心脏的负担, 并导致心肌肥厚和心力衰竭的风
心脏结构改变
长期高血压会对心脏造成 负担,导致心脏肥厚、扩 大等结构改变,增加心血 管疾病风险。
心功能下降
高血压可能影响心脏的收 缩和舒张功能,导致心功 能下降,增加心血管疾病 风险。
心血管疾病症状
高血压患者如果出现心悸、 胸闷、气短等症状,应警 惕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肾脏疾病风险
肾小球损伤
长期高血压可能对肾脏的肾小球 造成损伤,导致肾功能下降。
脑血管疾病风险
01
02
03
血压水平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越 高,发生脑血管疾病的风 险越大。
脑血管结构
高血压可能导致脑血管结 构改变,如脑动脉粥样硬 化、脑动脉瘤等,增加脑 血管疾病的风险。
脑血管疾病症状
高血压患者如果出现头痛、 眩晕、肢体麻木、视力模 糊等症状,应警惕脑血管 疾病的发生。
心血管疾病风险
高血压五项指
• 高血压五项指标概述 • 血压指标 • 心率指标 • 血管健康指标 • 心脏功能指标 • 高血压并发症风险评估
01
高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五项指标概述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高血压五项指标是指用于评估高 血压风险和诊断的五个相关指标 ,包括收缩压、舒张压、脉压、 心率和血浆肾素活性。
《高血压5项化验》课件

高血压5项化验中的一些指标,如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 等,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密切相关。通过这些指标的检测, 医生可以评估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指导治疗
根据高血压5项化验的结果,医生可以制定更为个性化的 治疗方案,选择更为合适的降压药物,以达到更好的治疗 效果。
高血压5项化验的适用人群
与其他检查结果结合
高血压5项化验结果需要与其他检查结果结合,如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等,综合分析以确定高血压的原因和制定治 疗方案。
化验后的注意事项
遵循医嘱
健康生活方式
根据化验结果,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 案。患者应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 查。
高血压患者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以辅 助药物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高血压5项化验》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高血压5项化验简介 • 高血压5项化验的5项指标 • 高血压5项化验的临床意义 • 高血压5项化验的注意事项 • 高血压5项化验与其他检查的关系
01 高血压5项化验简介
高血压5项化验的定义
高血压5项化验是指通过血液检测,评估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一系列检查项 目。
血及尿儿茶酚胺
总结词
血及尿儿茶酚胺的测定对于诊断和监测高血压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于继发性高血压的 病因诊断具有指导作用。
详细描述
儿茶酚胺是一类激素,主要参与心血管系统的调节。在某些情况下,如嗜铬细胞瘤等内 分泌疾病,儿茶酚胺的分泌可能会异常增加,导致血压升高。通过检测血及尿儿茶酚胺
水平,医生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继发性高血压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监测血压
注意身体不适
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了解血压变化情况 ,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高血压五项指标讲义

2:皮质醇
血液中皮质醇水平昼夜变化,最高水平出现在早晨,最低水平出现在午夜或 者入睡后的3-5小时。昼夜更替的信息由视网膜传递给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 但是,新生儿却没有这种昼夜的变化,而在出生后的2个星期到9个月之间开 始这种昼夜变化。
2:皮质醇
血清皮质醇水平的变化通常和不正常的ACTH水平,抑郁,心里应激相关,同 时也包括一些应激因素如低血糖,疾病,发热,创伤,手术,疼痛,强体力 活动,极端温度。怀孕和雌激素治疗可以显著的提高皮质醇的水平,其他一 些刺激例如严重的应激也会增加皮质醇的分泌。
上腺切除。 ② 垂体前叶功能低下等。 检测皮质醇,可以直接检测肾上腺的功能状态,同时可以间接观察垂体的功
3:ACTH、皮质醇节律变化
ACTH和皮质醇的分泌均呈现日节律波动,入睡后ACTH和皮质醇分泌逐渐减少, 午夜最低,随后又逐渐增多,至觉醒起床前进入分泌高峰,白天维持在较低 水平,入睡时再减少。ACTH和皮质醇的节律异常提示机体肾上腺或垂体发生 病变。
高血压五项 指标
(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
机体应激时,通过HPA轴释放促肾上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后者使垂体释 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ACTH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使其释放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又反馈抑制下丘脑、垂体释放肽类激素,以达到自稳作用。HPA 轴的紊乱会导致皮质醇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先天性 肾上腺皮质增生等肾上腺疾病,引起继发性高血压。因此检测HPA轴对继发 性高血压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
1: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是脊椎动物脑垂体分泌的一种多肽类激素,它能促进肾上腺皮质的组织 增生以及皮质激素的生成和分泌。ACTH的生成和分泌受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 激素释放因子(CRF)的直接调控。分泌过盛的皮质激素反过来也能影响垂 体和下丘脑,减弱它们的活动。
高血压五项指标

疾病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肾素分泌性肿瘤 假性醛固酮增多症(Liddle综合征) 地塞米松可抑制醛固酮增多症 醛固酮缺乏症 原发性低皮质醇症(阿狄森氏病) 低肾素性醛固酮减少症 假性醛固酮减少症(Cheek-Perry综合征) 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巴特综合征) 肾血管性高血压 利尿剂 充血性心力衰竭 肝病 肾病 皮质醇增多症(库欣综合征) 肾上腺功能不全
高血压五项指标的生理功能、 分泌调节及临床意义
异常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
↑
皮质醇(Cortisol)
↑
原发性皮质醇增多症 (库欣综合征) 继发性皮质醇增多症(垂体或异位瘤, 库欣氏病)
↓
继发性低皮质醇症 (垂体肿瘤,席汉综 合症)
原发性低皮质醇症(阿狄森氏病,
纳尔逊氏综合征)
↑
肾素 ↓ ↑ ↓ ↓ ↑ ↑ ↓ ↑ ↑
N/↑ ↑ ↑ ↑ ↑ ↓ ↑
醛固酮 ↑ ↑ ↓ ↑
N/↓ ↓
N/↓ ↑ ↑
N/↑ ↑ ↑ ↑ ↑
N N ↓ N N N ↑ ↑ ↑ ↑ ↓ ↑ ↓
K+(血清) ↓
N/↓ ↓
N/↓ ↑ ↑ ↑ ↑ ↓
N/↓ N/↓ N/↓ N/↓ N/↓ 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五项指标的生理功能、分泌调节及临床意义(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机体应激时,通过HPA轴释放促肾上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后者使垂体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ACTH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使其释放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又反馈抑制下丘脑、垂体释放肽类激素,以达到自稳作用。
HPA轴的紊乱会导致皮质醇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等肾上腺疾病,引起继发性高血压。
因此检测HPA轴对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图2: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1: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是脊椎动物脑垂体分泌的一种多肽类激素,它能促进肾上腺皮质的组织增生以及皮质激素的生成和分泌。
ACTH的生成和分泌受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的直接调控。
分泌过盛的皮质激素反过来也能影响垂体和下丘脑,减弱它们的活动。
ACTH是一个含39个氨基酸的多肽,分子量为4500。
ACTH分子上的1-24位氨基酸为生物活性所必需的,25-39位氨基酸可保护激素,减慢降解,延长作用时间。
各种动物的ACTH前24位氨基酸均相同,因此,从动物(牛、羊、猪等)腺垂体提到的ACTH对人有效。
ACTH的分泌呈现日节律波动,入睡后ACTH分泌逐渐减少,午夜最低,随后又逐渐增多,至觉醒起床前进入分泌高峰,白天维持在较低水平,入睡时再减少。
由于ACTH分泌的日节律波动,促糖皮质激素的分泌也出现相应的波动。
ACTH分泌的这种日节律波动,是由下丘脑CRH节律性释放所决定的。
ACTH 增高可见于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异位ACTH综合征、库欣病、Nelson综合征、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遗传性肾上腺皮质对ACTH 不反应综合征、周期性ACTH、ADH分泌增多综合征、其他(如手术、创伤、休克、低血搪等均可使ACTH分泌增多)。
ACTH 降低可见于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腺瘤或癌、单纯性ACTH缺乏综合征、医源性ACTH减少等。
ACTH检测的临床意义鉴别皮质醇增多症,判断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状态①肾上腺皮质肿瘤患者血皮质醇增高,而血ACTH水平极低;②垂体依赖性皮质醇增多症,ACTH常轻度升高;③异位ACTH综合征:ACTH含量明显增高,见于恶性肿瘤;④还可作为异位ACTH肿瘤手术、放疗、药物治疗的疗效观察、病情转归以及复发的指标。
鉴别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①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和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ACTH含量增高;②下丘脑或腺垂体功能减低所致继发性肾上腺功能不全,则ACTH含量下降。
2:皮质醇皮质醇,也可称为“氢化可的松”,是肾上腺在应激反应里产生的一种糖皮质激素。
它的生理功能包括调节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和电解质和水的分布。
同时,皮质醇还有免疫抑制和抗炎的作用。
在正常人体内,皮质醇的分泌最终是由中枢神经系统来控制的。
应激(例如:受伤、禁食、手术、考试等)促使下丘脑释放促肾上腺皮质素释放激素(CRH)。
CRH与垂体前叶的受体结合,刺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释放,ACTH作用于肾上腺皮质,增加皮质醇的合成和分泌。
皮质醇通过血流可以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对CRH和ACTH的分泌起负反馈调节作用,同时作用于靶组织发挥生理作用。
整个调节系统是一个封闭的环。
血液中皮质醇水平昼夜变化,最高水平出现在早晨,最低水平出现在午夜或者入睡后的3-5小时。
昼夜更替的信息由视网膜传递给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
但是,新生儿却没有这种昼夜的变化,而在出生后的2个星期到9个月之间开始这种昼夜变化。
血清皮质醇水平的变化通常和不正常的ACTH水平,抑郁,心里应激相关,同时也包括一些应激因素如低血糖,疾病,发热,创伤,手术,疼痛,强体力活动,极端温度。
怀孕和雌激素治疗可以显著的提高皮质醇的水平,其他一些刺激例如严重的应激也会增加皮质醇的分泌。
皮质醇增高见于:①妊娠、口服雌激素或避孕药者可因皮质类固醇结合球蛋白结合力增加而至皮质醇增高。
②功能性肾上腺疾病、库欣综合征患者,血皮质醇明显升高,昼夜节律消失,下午和晚上无明显降低。
③以为ACTH肿瘤患者垂体前叶功能亢进时,血皮质醇升高。
④各种应激状态,如创伤,手术,寒冷,心肌梗塞可暂时升高。
皮质醇降低见于:①原发性或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者,如阿狄森病、肾上腺结核、肾上腺切除。
②垂体前叶功能低下等。
检测皮质醇,可以直接检测肾上腺的功能状态,同时可以间接观察垂体的功能状态。
3:ACTH、皮质醇节律变化ACTH和皮质醇的分泌均呈现日节律波动,入睡后ACTH和皮质醇分泌逐渐减少,午夜最低,随后又逐渐增多,至觉醒起床前进入分泌高峰,白天维持在较低水平,入睡时再减少。
ACTH和皮质醇的节律异常提示机体肾上腺或垂体发生病变:①库欣氏病:垂体ACTH分泌过多伴肾上腺皮质增生。
②异位ACTH综合征:垂体以外肿瘤分泌大量ACTH、伴肾上腺皮质增生③异位CRH分泌综合征④不依赖ACTH的库欣综合征,如:肾上腺皮脂腺瘤,肾上腺皮质癌,原发性色素结节性肾上腺病,大结节性巨大肾上腺病⑤假性库欣综合征,外源性皮质醇增多症等综上所述:ACTH和皮质醇的节律测定以及联合检测用于评价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是否正常,根据相应的激素水平及节律判断疾病类型,指导临床医生对疾病进行治疗。
表3: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异常提示疾病(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S)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三者是一个相连的作用系统,称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通过对血容量和外周阻力的控制,调节人体血压、水和电解质平衡,来维持机体内环境恒定。
当血压降低时,肾脏开始分泌肾素,肾素可以使血管紧张素原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Ⅰ,并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作用下生成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紧张素Ⅱ使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同时也可作为效应分子刺激醛固酮的释放,醛固酮有保钠排钾的作用,能引起血压增高,导致高血压。
所以检测RAAS指标对高血压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图3: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S)系统1:肾素肾素是肾小球旁器、球旁细胞释放的一种蛋白水解酶。
肾素前体由406个氨基酸组成,其中包含两个前片段,分别为20和46个氨基酸。
成熟的肾素包含340个氨基酸,分子量为37KD。
肾素释放受多方面因素的调节,当动脉血压降低,循环血量减少时,入球小动脉的血压和血流量均减少,对入球小动脉的牵张刺激减弱,激活了管壁的牵张感受器,促进球旁细胞释放肾素。
同时,肾小球滤过率随肾血流量减少而减少,流过致密斑的钠离子浓度减少,致密斑被激活,转而促进球旁细胞释放肾素。
球旁细胞受交感神经支配,交感神经兴奋,增加肾素释放。
肾素经肾静脉进入血液,能催化血浆中的血管紧张素原(在α2球蛋白中)转变成血管紧张素Ⅰ(10肽),血液和肺组织中的转换酶使血管紧张素Ⅰ降解为血管紧张素Ⅱ(8肽),后者可被氨基肽酶水解为血管紧张素Ⅲ(7肽)。
这三种血管紧张素均有生物活性,其中血管紧张素Ⅱ、Ⅲ的生物活性较强,而后者在血中的浓度较低,故以血管紧张素Ⅱ的生物活性最强。
血管紧张素原和转换酶等经常存在于血浆中,肾素的释放是决定血浆中血管紧张素浓度的关键性条件。
筛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HA)最常用的方法是计算血浆醛固酮浓度和血浆肾素活性的比,即PAC/PRA。
因为PRA得检测需要特殊的样本前处理过程,因此检测时间很长,同时由于存在大量的纯手工操作,因此不同实验室和不同产品之间的结果重复性和一致性比较差。
不同PRA检测的下限差别比较大,因此,不同检测的cut off值差别很大。
PRA检测的价值和实用性受到了挑战。
而检测血浆中肾素浓度(PRC)的系统可以克服这些不足。
有文献研究表明,用于筛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时,同传统的醛固酮(pmol/L)/ /PRA (ng/mL/h)大于750相比,当病人的醛固酮(pmol/L)/PRC(microIU/mL)大于35,即醛固酮(pg/ml)/ PRC(pg/ml)大于67,同时醛固酮浓度大于110pg/ml时,能够达到100%的灵敏度和93%的特异性。
肾素检测通常的临床意义有:①:应用于诊断由于肾动脉狭窄导致的高血压或肾血管性高血压,大约10%的成年人存在高血压的症状,肾动脉狭窄是一部分高血压病人的主要病因。
②:帮助临床医生决定是否进行肾血管的影像学研究。
③:对于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④:能够为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心血管系统的并发症的发生提供有效的信息。
对于一些肾上腺功能低下并采用类固醇激素替代治疗的病人,当治疗效果充足时,肾素水平正常,当治疗效果不足时,肾素水平过高。
2: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是一种能够收缩血管升高血压的多肽。
它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一部分。
许多降血压药物以血管紧张素Ⅱ为靶分子。
血管紧张素Ⅱ也能够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
醛固酮促进远端肾单位的钠潴留,同时也能够升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Ⅱ来自于它的前体分子—血管紧张素原,由肝脏产生。
血管紧张素Ⅰ被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切除C端的两个氨基酸残基后,转化为血管紧张素,ACE主要存在于肺的毛细血管。
血管紧张素Ⅱ可以发挥内分泌、旁分泌和胞分泌的作用。
血管紧张素Ⅱ能够被血管紧张素酶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Ⅲ。
在外周血中,血管紧张素Ⅱ的半衰期通常为30秒左右,在组织中,它的半衰期通常为15-30分钟。
血管紧张素Ⅰ是一个10肽,能够被各种酶切割为4种多肽片段,分别为血管紧张素Ⅱ(Ang 1-8), 血管紧张素Ⅲ(Ang 2-8), 血管紧张素Ⅳ(Ang 3-8)和血管紧张素1-7(Ang 1-7)。
Ang1-7能够被进一步降解为一个无活性的5肽片段Ang 1-5。
血管紧张素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调节血压的一个直接作用物质。
同时,AⅡ也能够作为促生长因子直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
最近的研究发现,AⅡ直接和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血管狭窄和动脉血管阻力增加有直接关系。
因此,AⅡ的检测被越来越重视,用于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的检测。
摄取ACEI后,活性肾素和AⅠ的水平会立即升高,同时伴有血浆AⅡ水平的降低。
因此,短期内血浆AⅡ的水平体现了RAS系统的对ACEI的一个调整和适应过程。
长期ACEI的治疗通常会伴有血浆AⅡ水平的反弹。
这可能主要是由于AⅡ的其他合成途径的代偿升高。
AⅡ的水平反弹提示,在高血压的长期治疗过程中,要对AⅡ的水平进行连续和不间断的监测。
AⅡ的检测是一个非常有帮助的工具,能够监测药物的作用和效果,评价疗效。
同时对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可以起到很好的评价和指导作用AⅡ具有增强血管收缩能力和提升血压的功能,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重要物质,在机体的血压、水和电解质平衡的调节上起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