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电解池导学案

合集下载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第三节电解池教案(第一课时)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第三节电解池教案(第一课时)
阳极:金属>S2->I->Br->Cl一>OH->NO3->SO42->F-
指活泼电极含氧酸根
[讲]①电解电解质溶液时,在阴阳两极上首先发生放电反应的离子分别是溶液里最容易放电的阳离子和最容易放电的阴离子。
②我们还要注意的是要先看电极材料,,是惰性电极还是活性电极,着阳极材料为活性电极(Fe、Cu)等金属,则阳极反应为电极材料失去电子,变成离子进入溶液;若为惰性电极材料,则根据阳离子的放电顺序,依据阳氧阴还的规律来书写电极反应式
一、电解原理
1.电解
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
① ④ ②
原反应的过程。

2.电解池
(1)定义:电能→化学能 装置
(2)形成条件:①②③④
3、电极反应式和电解总反应式的书写
(1)放电
(2)离子的放电顺序
阴极:
Ag+>Hg2+>Fe3+>Cu2+>H+(酸)>Pb2+>Sn2+>F2+>
属)
由电极本身决定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极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极
由外加电源决定
电极反应
负极:氧化反应,金属
失电子正极:还原反
应,溶液中的阳离子
得电子
阳极:氧化反应,溶液中的阴
离子失电子或电极金属失电
子阴极:还原反应,溶液中的
阳离子得电子
电子流向
负极——导线——正

电源负极——阴极
电源正极——阳极
能否自发进行
(加HCl还原)
不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
CuCl2

高中化学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三节电解池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选修420171123253.doc

高中化学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三节电解池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选修420171123253.doc

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2节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第1课时)(电解原理)【学习目标】1.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2.能写出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式。

【学习重点难点】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式。

【自学引导】人们利用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利用使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一、电解概念及电解池的组成1.电解让通过或,在两电极上分别发生和的过程叫电解。

电解过程中电能转化为。

人们把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称为。

2.构成电解池的条件电解池由,和三部分构成,以上三部分形成闭合回路。

二、电解的原理1.原理电子从外接电源的流出,经导线到达电解池的,电解质溶液中的移向阴极,氧化性强的离子在阴极获得电子而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与此同时,电解质溶液中的移向阳极,其中还原性强的离子在失去电子(也可能是阳极很活泼而本身失去电子)而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这样电子又从电解池的阳极流出,沿导线流回外接直流电源的正极。

2.电极的判断及电极反应(1)阳极:与电源相连,溶液中阴离子移向此极,失去电子,发生。

(2)阴极:与电源相连,溶液中阳离子移向此极,得到电子,发生。

三、离子的放电顺序及电解的规律1.放电阳离子电子而阴离子电子的过程叫放电。

2.离子的放电顺序(1)阳极产物的判断首先看电极,如果是活泼电极(铂和金除外),则电极本身失电子被氧化,阴离子不放电;如果是惰性电极(Au、Pt、石墨),则要看溶液中阴离子失电子能力强弱,谁强谁放电,阴离子放电顺序为:S2->I->Br->Cl->OH->含氧酸根>F-。

(2)阴极产物的判断不用考虑电极本身,直接根据阳离子放电顺序进行判断,阳离子的放电顺序与金属活动性顺序相反,顺序为与金属活动性顺序相反。

【自学检测】1.如图是电解熔融NaCl的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极,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a为负极,b为正极B.a为阳极,b为阴极C.电解过程中,d电极质量增加D.电解过程中,氯离子数目不变【互动探究】1.电解熔融氯化钠(书本p11交流与研讨)【课堂检测】二、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熔融电解质1、NaCl(1)请画出相应的电解池,并在电解池中表明两极名称,电子流向,离子流向(2)写出相应的电极方程式阴极:阳极:总方程式:2、Al2O3(1)请画出相应的电解池,并在电解池中表明两极名称,电子流向,离子流向(2)写出相应的电极方程式阴极:阳极:总方程式:【当堂训练】一.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1)请画出相应的电解池,并在电解池中表明两极名称,电子流向,离子流向(2)写出相应的电极方程式1.NaCl溶液阴极:阳极:总方程式:2、CuSO4溶液阴极:阳极:总方程式:3.CuCl2溶液阴极:阳极:总方程式:4.HCl溶液阴极:阳极:总方程式:5、NaOH溶液阴极:阳极:总方程式:6、H2SO4溶液阴极:阳极:总方程式:7、Na2SO4溶液阴极:阳极:总方程式:【课后拓展】1.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制取Cu2O的电解池示意图如图,电解总反应为:2Cu+H2O Cu2O+H2↑。

《第三节 电解池》教学设计(天津市县级优课)

《第三节 电解池》教学设计(天津市县级优课)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三节电解池第2课时电解原理的应用一、教学目标1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了解氯碱工业,电镀和金属精炼的原理。

2 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探究电解实验,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电解原理。

3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了解氯碱工业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氯碱工业原理、电镀原理和金属精炼原理三、教学难点通过探究电解实验,进一步掌握电解原理四、教学方法实验法、讲授法、讨论法五、教学准备课本、学案、电子白板、ppt电解装置(直流电源、导线、电极、NaCl溶液、CuSO4溶液)、淀粉-碘化钾试纸、酚酞试液、砂纸、硬币、蒸馏水六、教学过程【提问,ppt】回顾电解原理1 电解装置的构成条件:电源、电极、电解质溶液、闭合回路2 离子移动方向:阳离子移向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阴离子移向阳极发生氧化反应3 放电顺序(以电解饱和食盐水为例):H+>Na+Cl->OH-【课前导学】根据你所掌握的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相关知识,填写下面空白:(1)在NaCl溶液中,NaCl电离出Na+、Cl-,H2O电离出H+、OH-。

通电后,在电场的作用下,Na+、H+向阴极移动,Cl-、OH-向阳极移动。

在阳极,由于Cl-容易失去电子,被氧化生成Cl2。

阳极方程式为:2Cl- - 2e- = Cl2↑。

(2)在阴极,由于H+容易得到电子被还原生成H2,使H2O 电离向右移动,因此阴极OH-浓度增大,pH增大。

阴极方程式为:2H+ + 2e-= H2↑。

(对学案答案)【过渡】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电解原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板书】电解原理的应用一、氯碱工业【讲解】 氯碱工业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以制备烧碱、氯气和氢气。

【学生上黑板书写】【实验】电解饱和食盐水(两边加酚酞)(教师搭好实验装置,学生夹正负极)【观察】阳极产生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气体,湿润的淀粉-KI 试纸变蓝,阴极产生无色气泡酚酞试液变红。

【板书】标出阴阳极产物。

电解池导学案

电解池导学案

第四章第三节电解池(第一课时)课内探究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解的基本原理,会判断一般的电解反应产物;2.能说出电解、电解池及形成条件;3.能准确使用实验器材,完成“电解池原理”实验操作。

过程与方法:利用石墨电极电解氯化铜实验,探究电解原理。

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在思考分析过程中相互讨论,相互启发,体会到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享受学习的快乐,激发自己探索化学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点】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学习难点】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规律【学法指导】通过知识回顾、实验感知、实验评价、迁移应用、归纳总结、练习巩固等方式理解并掌握电解池的原理【学习过程】【探究点一】工作原理实验探究:电解CuCl 2溶液实验仪器:玻璃棒、石墨棒、导线、直流电源、改进的塑料制电解槽实验药品:CuCl2溶液、淀粉碘化钾试纸实验步骤:1.往电解槽中倒入约1/2的CuCl2溶液后将两根石墨棒浸入2.用导线将两根石墨棒与直流电源的正负极连接3.接通电源后,用玻璃棒把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放在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阳极)附近,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4.1min后,切断电源,观察阴极表面发生的变化。

实验现象:阴极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阳极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____。

实验结论:用石墨电极电解CuCl2溶液时,阴极析出________,阳极析出________。

【归纳总结】1. 离子的移动方向:2. 电子的流动方向:3. 电极反应式阳极: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_______反应阴极: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_______反应电池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导学案+课时作业

高中化学《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导学案+课时作业

第3课时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明确学习目标] 1.会描述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正确书写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方程式。

2.熟悉电解规律和电解产物的判断方法。

1.电解(1)定义: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在两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过程。

(2)能量转化特点: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2.电解池(1)定义: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称为电解池。

(2)电极及电极反应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3.电解原理(1)电解熔融氯化钠电解装置(2)电解CuCl2溶液电解装置1.如何简单地区分原电池装置和电解池装置?提示:有外接电源的装置为电解池装置,无外接电源的装置为原电池装置。

2.电解质溶液导电与金属导电过程一样吗?提示:不一样,金属导电是因为金属中存在自由电子,是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是物理过程;而电解质溶液是靠溶液中的自由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并分别在两极发生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

3.在氯化铜溶液中除了Cu2+和Cl-之外还有H+和OH-,这两种离子为什么没有得到或失去电子?提示:电解时,溶液中离子的放电先后顺序与离子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有关,氧化性强的阳离子先得电子被还原,还原性强的阴离子先失电子被氧化。

Cu2+比H+更容易得电子,而Cl-比OH-更容易失电子,可从氧化性强弱的角度比较得电子的顺序,从还原性强弱的角度比较失电子的顺序。

一、电解池的工作原理1.电解池工作原理分析接通外界电源后,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沿导线流入电解池的阴极,经过阴、阳离子的定向运动形成内电路,再从电解池的阳极流出,并沿导线流回电源的正极,在该过程中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液)中的阳离子按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在阴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阴离子(或阳极金属)按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在阳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2.电解池中电解产物的判断方法(1)阳极产物的判断先看电极再判断,如果是活性电极(除Au、Pt以外的金属电极都是活性电极),则电极材料失去电子,被溶解;如果是惰性电极(如石墨、Au、Pt等电极),根据阴离子的放电顺序判断。

第三节电解池第1课时学案

第三节电解池第1课时学案

第 1 页 第三节 电解池 第1课时 电解原理 知识点 电解原理 [学生预习区] 1.电解池及其构成 (1)定义 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2)构成 ①直流电源。 ②电解质溶液。 ③两个电极。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 ④形成闭合回路。 2.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以电解CuCl2溶液为例)分析 (1)电解: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复原反响的过程。 (2)电解CuCl2溶液的实验 在氯化铜溶液中除了Cu2+和Cl-之外还有H+和OH-,这两种离子为什么没有得到或失去电子? 提示:电解时,溶液中离子的放电先后顺序与离子的氧化性或复原性有关,氧化性强的阳离子先得电子被复原,复原性强的阴离子先失电子被氧化。Cu2+比H+更容易得电子,而Cl-比OH-更容易失电子,可从氧化性强弱的角度比拟得电子的顺序,从复原性强弱的角度比拟失电子的顺序。 [老师点拨区] 1.电解池工作原理分析 (1)找出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液)中所有自由挪动的离子,只要有水就一定存在H+和OH-。 (2)接通外界电源后,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沿导线流入电解池的阴第 2 页

极,经过阴、阳离子的定向运动形成内电路,再从电解池的阳极流出,并沿导线流回电源的正极,在该过程中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液)中的阳离子按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在阴极上得电子,发生复原反响,阴离子(或阳极金属)按复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在阳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响。 (3)电解产物的判断方法 ①阳极产物的判断 先看电极再判断,假如是活性电极(除Au、Pt以外的金属电极都是活性电极),那么电极材料失去电子,被溶解;假如是惰性电极(如石墨、Au、Pt等电极),根据阴离子的放电顺序判断。 阴离子的放电顺序:S2->I->Br->Cl->OH-。 ②阴极产物的判断 直接根据阳离子放电顺序判断。 阳离子放电顺序:Ag+>Fe3+>Cu2+>H+。 2.电解池中按规律书写电极反响式 3.用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的规律小结 第 3 页

三节 电解池优秀教案

选修四第四章第3节电解池第一课时电解原理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预习实验“电解池原理”,初步把握实验原理、目地要求、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 二、预习内容“电解池原理”实验1.实验原理:2.材料用具实验仪器:小烧杯、玻璃棒、碳棒、导线、电流表、电源、改进地塑料制电解槽;实验药品:CuCl2溶液、淀粉碘化钾试纸、NaOH溶液、CuSO4溶液、片、片. 3.实验步骤:⑴;⑵;⑶4.观察和记录: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地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地表格中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电解地基本原理,会判断一般电解反应产物;2.能说出电解、电解池及形成条件;3.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完成“电解池原理”实验操作.学习重难点:知道电解地基本原理,会判断一般电解反应产物.二、学习过程(一)电解原理1、试验探究如图所示:与电源正极相连地电极叫极,与电源负极相连地电极叫极.若烧杯中地液体为CuCl2溶液,合上电源开关,能否看到小灯泡发光?.给CuCl2溶液通电时现象:阴极上,经检验该物质是.阳极上:,经检验该物质是.CuCl2溶液两支电极上发生地反应为:阳极:.反应类型:反应.阴极:.反应类型:反应.总反应式:.过程分析:CuCl2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存在,通电后这些自由移动地离子,在电场作用下作移动,根据相互吸引地原理,带负电地氯离子向极移动,在阳极,氯离子失去电子被为氯原子,并两两结合成氯分子,从阳极放出,带正电地铜离子向极移动,在阴极铜离子获得电子被成铜原子,覆盖在阴极上.2、电解:使电流通过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地过程.所用电流一般为直流电还是交流电较好?!该过程中能转化为能!这是一个物理过程还是一个化学过程?过程!显然:电解质溶液地导电过程就是地过程.3、电解池:将能转化为能地装置.构成电解池地条件:①②③④判断下列装置是否属于电解池:在CuCl2地电解池装置中,电子流动方向从电源地极沿着导线到达极,从极沿着导线回到电源地极.在溶液中电子有没有从阴极直接到达阳极呢?.溶液中地在电场作用下到达阴极,得到从电源负极流出地电子;溶液中地在电场作用下到达阳极,失去了电子流向电源地正极.就是说:在电解质溶液中依靠地定向移动而形成闭合回路地.对CuCl2溶液而言,溶液中是否只有Cu2+和Cl-两种离子呢?.水电离出少量地H+和OH --在电场作用下是否也要做定向移动呢?.通电时,溶液中地RTCrp。

《第三节 电解池》教学设计(吉林省县级优课)

选修4第三单元第三节电解池习题课(第3课时)★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解原理,初步掌握电解反应产物的判断方法;
(2)掌握电解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2.过程与方法:
(1) 运用对比记忆,初步掌握电解池的原理,掌握用分析、综合、归纳的方法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
(2)通过对电解池电极反应式及总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其在解题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积极参与、探究电解池原理的求知欲
(2)调动学习化学的热情,通过现象看本质
(3)养成会思考,会解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理解电解原理;会熟练书写电极反应式及总反应方程式
难点:电解方程式在解题中的应用。

★教法建议及教具准备
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离子的放电顺序重视启发引导,培养科学的学习习惯
采用对比的方法,注意分析和归纳总结,使体系完整。

掌握电解电极方程式的书写,触类旁通,
课件
教学组织流程图
教学程序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第三节电解池学案第一课时

稀H 2SO 4璃玻稀H 2SO 4稀H 2SO 4稀H 2SO4CH 3CH 2OH C 大地学校高二年级化学学案 编号 班次________时间2015年 月 日 主编 审核教师 学生姓名________第三节电解池(1) 学习目标:1.了解电解原理、电解池的结构。

2.了解电解池与原电池的区别。

学习重点:电解原理,电解池与原电池的区别。

学习方法:课前先仔细认真研读教材内容,然后独立完成学案内容。

学习过程:【导思】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其原理是什么?一、电解原理【实验】课本P79实验4-2 实验操作:注入,插入,连接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连的电极叫阴极; (与原电池正负极判断不同,不看自身看连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连的电极叫阳极。

实验现象:小灯泡_______;阴极上 ____,可以确认该物质是______;阳极上: ,用__________________检验该物质是_______。

实验结论: 原理分析:(1)灯泡为何变亮?说明什么? (2)溶液为何导电?溶液中有哪些离子?通电前如何移动?通电后如何移动? (3)通电后为何有新物质生成? 阴极有哪些离子,为何析出铜? 阳极有哪些离子?为何生成氯气?写出电极反应:阳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阴极_________________。

把阴阳离子得失电子的过程叫_____电. (一)概念1.电解:使电流通过 溶液(或熔融电解质)而在阴、阳两极引起 ___ 的过程。

因通电时水等物质分解而得名。

2.电解池(槽):将 能转变为 能的装置。

与原电池能量转变过程相____。

该能量转化过程是一个物理过程还是一个化学过程? 过程,所以,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 的过程。

与金属导电_____。

电离______通电。

(二)构成电解池的条件1.有直流电源。

高中化学《电解池》(第1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

第三节电解池(第一课时)预备知识1、什么是原电池?2、原电池的构成条件3、电极及电极反应探究导航电解CuCl2溶液①通电前,CuCl2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有,阴离子有,这些离子来自于和②通电后,阳离子移向,阴离子移向。

在阳极放电的离子是,分别发生反应和反应,生成和电极反应方程式为:阳极:阴极电解CuCl2溶液的总方程式为:③电解CuCl2溶液的现象是:一、电解原理1、电解:叫做电解。

电解池:的装置。

构成电解池的条件: I、II、III 电解池的两极阳极与相连,在阳极上发生反应阴极与相连,在阴极上发生反应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实质电解质溶液导电的过程,就是的过程,就是在阴阳两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2、离子的放电(1)阴阳离子在两极得失电子的过程称放电。

多种阳离子或多种阴离子分别移向阴阳极时,优先放电的是的离子。

(2)离子的放电顺序问题1:下列阳离子的放电顺序如何排列?Ag+ Hg2+ Fe3+ Cu2+ H+问题2:下列阴离子的放电顺序如何排列?S2- I- Br- Cl- OH-含氧酸根 F-(3)讨论:分别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时的电极反应式的书写NaCl溶液 CuCl2溶液阳极阳极阴极阴极总反应方程式总反应方程式CuSO4溶液 Na2SO4溶液阳极阳极阴极阴极总反应方程式总反应方程式练习1、在水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Ag+、Pb2+、Na+、SO42-、NO-3、Cl-,该溶液放在用惰性材料作电极的电解槽中,通电片刻,则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 )A、35.5:108B、16:207C、8:1D、108:35.52、某电解质溶液的PH=a,向其中插入两惰性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测知溶液PH=b。

若b a,则该电解质可能是()A、Na2SB、CuSO4C、NaClD、Na2SO43、从SO42-、Ag+、NO-3、Cl-、H+、Cu2+、Ba2+等离子中选出适当的离子组成电解质,采用惰性电极对其溶液进行电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CuCl2溶液
C
C

×

第三节 电解池学案(第一课时)
编写:张学平 审核:高三化学备课组 2011年8月21日 班级 姓名
【自学目标】

1、 理解电解的基本原理,初步掌握一般电解反应产物的判断方法;2、掌握电解、电解池及形成条件;
3、理解离子放电顺序,能正确书写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和总反应方程式。
【自学重点】:
正确书写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和总反应方程式。

【自学难点】:
离子放电实质

【自学过程】:一、电解原理
试验探究:如右图所示:在盛CuCl2溶液溶液的烧杯中插入两根石墨棒作电极,,把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放在与直
流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附近,接通直流电源观察现象。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叫 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叫 极。
给CuCl2溶液通电产生的现象:
阴极上 ,经检验该物质是 。
阳极上: ,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 ,经检验该物质是 。
两支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阳极: 。反应类型: 反应。
阴极: 。反应类型: 反应。
总反应式: 。

实验原理分析:CuCl2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存在 ,通电后这些自由移动的离子,
在电场作用下作 移动,带负电的氯离子向 极移动,在阳极,氯离子失去电子被 为
氯原子,并两两结合成氯分子,从阳极放出;带正电的铜离子向 极移动,在阴极铜离子获得
电子被 成铜原子,覆盖在阴极上。
(一)电解:使电流通过 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 的过程。
(二)电解池:将 能转化为 能的装置。
1、构成电解池的条件:
① ; ② ;
③ ; ④ 。
2、原电池与电解池的比较
装置类别 原电池 电解池

举例(图)

电极名称
反应类型
能量转变
反应是否自
发进行
3、放电顺序
阴极上:由于阴极上要 电子,不管阴极材料是金属还是石墨,此时都不能得电子,因此只能是溶液

中的 得电子。阳离子氧化性越强就越 得电子。因此阴极上氧化性强的离子 得电子。
金属越不活泼,对应阳离子氧化性越 ,越 得电子。
由此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下列离子得电子能力的强弱:
金属活动顺序表 。
Ag+ Hg2+ Fe3+ Cu2+ H+(酸) Pb2+ Sn2+ Fe2+ Zn2+ Al3+ Mg2+ Na+ Ca2+ K+ 。
其中 、 、 、 、 、 等活泼金属阳离子在水溶液中电解时不得电子。
小结:质量增加,或有氢气产生的电极一定是 极。
阳极上:电解池中阳极上要 电子,而 与溶液中的 都可失电子,因此阳极上的电极反应
与 有关。由于一般的 比阴离子更容易失去电子,因此如果用一般的金属材料做阳极,电解时阳
极上是 失去电子。而阳极如果用石墨或金属铂(Pt)等难失电子的物质做惰性电极时,则是溶液中 失
去电子。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就越 失去电子。
根据非金属性的强弱,离子失电子能力的强弱顺序为:
S2- I- Br- Cl- OH-(水或碱) 最高价含氧酸根离子 F-。
【课堂练习】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电解质溶液,请你分析下列问题(注意得失电子的顺序)
1、CuCl2阴极: 阳极
总方程式: 电解质浓度 ,pH
电解对象: ,要把电解质溶液复原,加 。
2、 HCl:
阴极: 阳极
总方程式: 电解质浓度 ,pH
电解对象: ,要把电解质溶液复原,加 。
小结:经过总方程式发现以上两个电解池反应的电解对象都是 ,这一类电解反应称
为电解电解质型。
3、NaCl阴极: 阳极
总方程式: 电解质浓度 ,pH
电解对象: ,要把电解质溶液复原,加 。
小结:经过总方程式发现该电解池反应的电解对象是 ,这一类电解反应称为放H2生碱型。
4、CuSO4阴极: 阳极
总方程式: 电解质浓度
总方程式: 电解质浓度 ,pH
电解对象: ,要把电解质溶液复原,加 。
小结:经过总方程式发现该电解池反应的电解对象是 ,这一类电解反应称为放O2生酸型。
5、 NaOH:
阴极: 阳极
总方程式: 电解质浓度 ,pH
6、 H2SO4:
阴极: 阳极
总方程式: 电解质浓度 ,pH
7、 Na2SO4:
阴极: 阳极
总方程式: 电解质浓度 ,pH
小结:经过总方程式发现以上三个电解池反应的电解对象都是 ,要把电解质溶液复原,加 。
这一类电解反应称为电解水型。
2

【巩固练习】 1、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阴极质量增加,电解液的pH下降的是( ) A. KI B. AgNO3 C. BaCl2 D. H2SO4 2、将两个铂电极插入4CuSOmL500溶液中进行电解,通电一定时间后,某一电极增重g064.0(设电解时该电极无氢气析出,且不考虑水解和溶液体积的变化)。此时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约为( ) A. 13Lmol104 B. 13Lmol102 C. 13Lmol101 D. 17Lmol101 3、甲、乙两个电解池均以Pt为电极且互相串联。甲池盛有AgNO3溶液,乙池盛有一定量的某盐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测得甲池阴极质量增加2.16g,乙池电极析出0.64g金属,则乙池中溶质可能是 ( ) A. CuSO4 B. MgSO4 C. Al(NO3)3 D. Na2SO4 4、将铁片和银片用导线联接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当线路中有0.2mol的电子发生转移时,负极的质量变化是( ) A. 增加0.8g B. 增加6.4g C. 减轻5.6g D. 增加5.6g 5、1L0.1mol/LAgNO3溶液在以Ag作阳极,Fe作阴极的电解槽中电解,当阴极增重2.16g时。下列判断(设电解按理论进行,溶液不蒸发) 正确的是( ) A. 溶液的浓度变为0.08mol/L B. 阳极上产生112mLO2(标准状况) C. 转移的电子数是1.204×1022个 D. 反应中有0.01mol的Ag被氧化 6、以铁为阳极、铜为阴极,对足量的NaOH溶液进行电解,一段时间后得到2molFe(OH)3沉淀,此时消耗水的物质的量共为( ) A. 2mol B. 3mol C. 4mol D. 5mol 7、右下图是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极。则下列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 A、a为负极、b为正极; B、a为阳极、b为阴极; C、电解过程中,d电极质量增加; D、电解过程中,氯离子浓度不变; 8、在1LK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c(SO42-)=2.0 mol·L-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L(标准状况)气体,则原溶液中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2.0 mol·L-1 B. 1.5 mol·L-1 C. 1.0 mol·L-1 D. 0.5 mol·L-1 9、用两支惰性电极插入500mL AgNO3溶液中,通电电解。当电解液的pH从6.0变为3.0时(电解时阴极没有氢气放出,且电解液在前后体积变化可以忽略),电极上析出的质量大约是( ) A. 27mg B. 54 mg C. 108 mg D. 216 mg 10、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2CO3溶液,若保持温度不变,则一段时间后 ( ) A.溶液的pH变大 B.c(Na+)与c (CO32-)的比值变大 C.溶液浓度变大,有晶体析出 D.溶液浓度不变,有晶体析出 11、 电解含下列离子的水溶液,若阴极析出相等质量的金属,则消耗的电量最多的是 ( ) A.Ag+ B.Cu2+ C.Na+ D.Mg2+ 12、用铂电极电解CuSO4溶液,当铜离子浓度降至一半时,停止通电,若使CuSO4溶液恢复原浓度、原体积,应加入
的适当物质是 ( )
A.CuSO4 B.CuSO4·5H2O C.CuO D.Cu(OH)2
13、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Y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B. X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 Y与滤纸接触处有氧气生成 D. X为滤纸接触处变红
14、下面有关电化学的图示,完全正确的是 ( )


15、用Pt电极电解含有2Cu和3X均为0.1 mol的溶液,阴极析出金属的质量m(g)与溶液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
量n(mol)关系如图,则离子的氧化能力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
A. HXCu32
B. 23CuXH
C. 23CuHX
D. 32XHCu

16、右图为以惰性电极进行电解:
(1)写出B、C、D各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方程式: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A、B、C、D各电极上析出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