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通风分析( 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
建筑通风工程的名词解释

建筑通风工程的名词解释建筑通风工程在现代建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调节和控制建筑内外空气的流动,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解释一些与建筑通风工程相关的重要名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领域。
1. 通风系统:通风系统是建筑通风工程的核心组成部分。
它由一系列设备和设施组成,用于将新鲜空气引入建筑内部,同时排除室内不需要的空气。
通风系统通常包括风机、风管、过滤器、排风口等组件,通过这些组件实现室内外空气的循环和交换。
2. 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是指利用自然空气流动来实现建筑通风的方式。
通过合理设计建筑立面和开窗位置,利用气压差和风力,实现室内外空气的对流,达到通风换气的目的。
自然通风具有节能环保和经济性的特点,适用于某些特定地区和季节。
3. 机械通风:机械通风是指通过使用机械设备来推动空气流动,实现建筑通风的方式。
通常使用风机或送风机来引入新鲜空气,同时利用排风机将室内污浊空气排出。
机械通风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空气流量和温度,适用于一些较大建筑或特殊环境要求。
4. 排风系统:排风系统是机械通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安装排风机和排风口,将室内空气排出到室外,从而实现室内空气的循环和更新。
排风系统通常与通风系统配合使用,确保室内空气的质量和舒适度。
5. 风管系统:风管系统是通风工程中用于输送空气的管道系统。
它由金属或塑料制成,连接通风设备和各个房间或空间。
风管系统可以将新鲜空气引入室内,同时将室内污浊空气排出。
风管系统的设计和施工需要考虑空气流量、风阻、噪音和安装位置等因素。
6. 温度控制:温度控制是通风工程中的重要目标之一。
通过合理调节通风系统和空调系统,可以实现室内温度的舒适调节。
温度控制需要根据季节、建筑特点和使用需求等因素进行调整,以保持室内温度在合适的范围内。
7. 湿度控制:湿度控制是通风工程中另一个重要的目标。
过高或过低的湿度会影响人们的舒适感和健康。
通过通风系统、加湿器和除湿器等设备,可以调节室内湿度,保持适宜的湿度范围。
建筑通风分析

建筑通风分析建筑通风是指在建筑环境中,通过调节室内空气流动的方式,达到良好的空气质量和舒适的室内环境。
通风方式可以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
自然通风是指通过建筑物的自身结构和自然环境因素,如风力、气温差异等来形成室内外气流的一种通风方式。
自然通风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依赖自然气流:自然通风是利用外界的自然气流,通过建筑物内外的压差来实现空气流动,因此对外界气流的条件有一定的依赖。
2.能耗低:自然通风不需要额外的能源支持,仅仅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和开窗方式,就能够实现室内空气流动,因此能耗非常低。
3.适应性强:自然通风适用于大多数建筑物,无论是高层建筑还是低矮建筑,都可以通过合理设计来实现自然通风。
4.对健康有益:自然通风可以有效地排除室内的有害气体和异味,保持空气的新鲜和清洁,对人体健康具有良好的影响。
然而,自然通风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自然通风的效果受到外界气候和风力的限制,当外界气流不佳时,自然通风效果较差。
其次,自然通风无法精确控制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对于一些需要保持稳定温湿度的场所,如实验室、图书馆等,自然通风并不适用。
机械通风是通过人工方式,通过安装通风设备如风机、换气扇等来实现空气流动,以改善室内环境的通风方式。
机械通风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独立控制:机械通风可以根据需要独立控制室内的温度、湿度和气流量,能够在不同季节和使用场所下提供恒定舒适的室内环境。
2.效果稳定:机械通风可以根据设计要求,提供恒定的气流量和风速,保证室内外的空气流动稳定,提高空气质量。
3.适应性广泛:机械通风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建筑物,尤其是对于高层建筑、密闭空间和无法实现自然通风的场所,机械通风是必不可少的选择。
4.能耗较高:相比自然通风,机械通风需要消耗电能来驱动通风设备,因此在能耗方面相对较高。
综上所述,建筑通风通过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方式,可以实现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新鲜度,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使用需求,可以选择合适的通风方式,同时考虑经济性和环境因素,实现最佳的通风效果。
07通风工程

时,室内压力降低,处于负压状态
工程中:
对于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的车间,要使 房间保持负压(进风量<排风量) 对于要求洁净的车间,要使房间保持正 压(进风量>排风量)
2、热平衡:
冬季要保持通风房间的温度
必须使室内的总得热量等于总失热量
(四)空气量平衡和热量平衡(了解)
热平衡方程式
Qh cLp rntn Q f cL jj r jjt jj cLzj r wtw cLhx rn (ts tn )
3、确定进风窗和排风窗的位置
总热压:
二、自然通风的计算
4、确定进风窗和排风窗的面积
rn指室内平均温 度下的空气温度
t
tn
tp
2
二、自然通风的计算
5、确定中和面的位置
Fa Fb
2
h2 h1
Fa 1 Fb
说明:1、中和面的位置随进风窗面积Fa和排风窗面积Fb之比
而变化. 2、中和面向上移,排风窗孔面积增大,进风窗孔面积减小. 3、中和面向下移,排风窗孔面积减小,进风窗孔面积增大. 4、天窗的造价要比侧窗高,所以中和面位置不宜选得太高.
1、优点: 结构简单 不需要复杂的装置,不需动力设备, 经济,无需专人管理、管理简单。 2、缺点: 换气量难以有效控制,通风效果不稳定
.二)机械通风
优点:
▪ 作用压力大小可根据需要确定 ▪ 可根据需要对进、排风进行任何处理 ▪ 管道可将空气送到室内指定任意地点 ▪ 通风效果稳定
缺点:
▪ 耗电能;设备费、维护费较大 ▪ 风机、风道占用建筑面积 ▪ 安装、管理复杂 ▪ 产生噪音
1)热车间,为了增大进风面积,热车间应尽量采 用单跨厂房 穿堂风
应用穿堂风时将 热源布置在下风侧
第二章民用建筑通风

第二章 民用建筑通风
1 2
通风的分类 自然通风 局部通风 全面通风 置换通风
3 4 3 5 3
§2.1 通风的分类
排风:把室内的污浊空气直接或 经净化后排至室外。
通风
送风:把新鲜空气补充进来,从 而保持室内的空气条件,以保证 卫生标准和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按通风系统动力的不同,可分为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两类; 按通风系统作用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全面通风与局部通风; 按通风系统特征的不同,可分为送风与排风。
图2-26 卧式风幕
§2.4 全面通风
全面通风也称稀释通风,它主要是对整个房间进行 通风换气。 要使全面通风达到良好的通风效果, 不仅需要有足够的通风量,而且还要对 注 意 气流进行合理的组织。
比较下图中的两个个方案,哪个更好些?为什么?
思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局部送风
(1)系统式局部送风: 空气淋浴 送出的空气预先经过冷却、 净化等处理,然后经过一个 特制的“喷头”将空气以一 定速度送到室内人员身体上 部,在高温区造成一个范围 不大的凉爽区域。
§2.3 局部通风
二、局部送风
(2)分布式局部送风 1)普通风扇 适用范围:适用于辐射强度小,空气温度tn≤35℃的房间。 种类:吊扇、台扇、落地式风扇、墙壁式风扇等。 特点:构造简单、价格便宜、调节控制方便。 2)空气幕 原理:利用特制的空气分布器喷出一定温度和速度的幕状 气流,用来封堵门洞。 适用范围:主要用于经常出入的商场、剧院等公共建筑需 经常开启的大门。
一、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 1.自然通风
定义:是依靠室外风力造成的风压和室内外空气温度差所造成 的热压使空气流动,以达到交换室内外空气的目的。
建筑通风设计中的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规范要求

建筑通风设计中的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规范要求建筑通风设计在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和空气质量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是常用的通风方式,各自具有特定的规范要求。
本文将探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在建筑通风设计中的规范要求。
一、自然通风规范要求自然通风是通过建筑设计和布局来利用自然气流实现室内空气的流通。
以下是自然通风中常见的规范要求:1. 风洞试验:在建筑设计之初,需要进行风洞试验,以评估建筑在各种气流条件下的风速和风向,以及室内空气的流通情况。
2. 通风策略:根据建筑的用途、朝向和周围环境条件,确定合适的通风策略。
例如,在炎热季节,应该采用能够促进冷空气流入的设计。
3. 通风面积:根据建筑的体积和使用要求,确定合适的通风面积。
通风面积应足够大,以便满足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并保持室内外压力平衡。
4. 通风口位置和尺寸:通风口的位置和尺寸应根据室内布局和需要进行合理设计。
通风口的位置应能够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的各个房间和区域,以实现室内空气的均衡流通。
5. 自动控制系统:一些建筑可能需要自动控制系统来监测室内空气质量,并根据需要开启或关闭通风口。
自动控制系统应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并确保可靠性和安全性。
二、机械通风规范要求机械通风是通过机械设备如风机或排风扇来推动或抽走室内空气,以实现室内空气流通和排污。
以下是机械通风中常见的规范要求:1. 设备选择:选择适合建筑需求的机械通风设备,并确保设备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
例如,噪音级别应低于规定限制,排风量应满足建筑使用要求等。
2. 通风系统设计:机械通风系统包括风管、风机、过滤器等。
设计应根据建筑的使用要求、空间布局和室内外环境条件来确定风管尺寸、通风量和风机功率等参数。
3. 电气安全:机械通风系统的电气配线和设备应符合电气安全规范,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人员安全。
4. 排烟系统:对于需要排除烟雾和有害气体的建筑,机械通风系统应具备排烟功能。
排烟系统的设计和布局应符合相关的规范和安全要求。
建筑通风

建筑通风的目的是提供人们呼吸用的新鲜空气或在夏季降低室内温度。
空调技术的产生与成熟,使人们可以在一个完全封闭的空间内创造出一个独立的小气候,但空调并不是万能的,它在现代建筑中的广泛使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引起了人们的警惕。
给建筑以适当的自然通风是减少使用空调负面影响的有效方法之一。
对人体而言,自然通风可减少“空调病”和各种通过空气传播的疾病的发病率。
从建筑设计的角度考虑,风环境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机械通风要耗费大量的能源,其应用范围也仅局限在建筑物内部,在带来舒适的同时,对自然环境又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自然通风是指大自然中的空气通过住宅组群和住宅内各个功能空间自由流动。
自然通风可以加速空气的流动,带来清凉,带走污染,尤其在炎热的夏季,能够改善局部气候。
因此从健康与节能的角度来讲,自然通风具有更积极的意义。
在进行建筑设计规划时,不同的建筑形式和组合会产生不同的通风效果,通过科学的建筑群布局,合理的室内功能空间组合,使自然空气能够在室内外以最畅通的方式流动,从而实现最佳的自然通风效果。
1合理利用风压和热压实现自然通风建筑物中的自然通风,关键在于室内、外空气之间存在着压力差。
形成空气压力差的原因有二:一是热压作用;二是风压作用。
1.1利用热压实现自然通风自然通风的另一原理是利用建筑内部空气的热压差———即通常讲的“烟囱效应”来实现建筑的自然通风。
由于建筑物内外空气的温度差产生了空气密度的差别,于是形成压力差,驱使室内外的空气流动。
室内温度高的空气比重小而上升,并从建筑物上部风口排出,这时会在低密度空气原来的地方形成负压区,于是,室外温度比较低而比重大的新鲜空气从建筑物的底部被吸入,从而室内外的空气源源不断地进行流动。
1.2利用风压实现自然通风风压是指空气流受到阻挡时产生的静压。
在具有良好外部风环境的地区,风压可作为实现自然通风的主要手段。
当风吹过建筑物时,由于建筑物的阻挡,迎风面气流受阻,静压增高;侧风面和背风面将产生局部涡流,静压降低。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通风规范要求详解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通风规范要求详解在建筑设计中,建筑通风规范要求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良好的通风系统可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保证人们的健康与安全。
本文将详解建筑设计中的建筑通风规范要求。
首先,建筑通风规范要求的基础是合理的通风设计。
建筑师在设计建筑物时需要考虑建筑的朝向、使用功能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从而选择适当的通风方式。
常见的通风方式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自然通风通过利用气流和自然气压差实现空气的流动,而机械通风则依靠风机等设备来驱动空气流动。
根据建筑物的不同需求,通风系统的设计也会有所不同。
其次,建筑通风规范要求考虑室内空气质量。
室内空气质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健康和舒适感。
通风系统需要确保室内空气的新鲜度,对空气中的污染物进行有效过滤和清除。
通常情况下,通风系统需要安装过滤网或者空气净化器来净化空气中的颗粒物、有害气体等。
此外,通风系统还需要保持适当的湿度,避免室内湿度过高或过低对人体健康带来的影响。
第三,建筑通风规范要求考虑建筑物的消防安全。
通风系统在建筑物的火灾事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通风系统需要为烟雾的排放提供通道,避免烟雾滞留造成的中毒和窒息风险。
另一方面,通风系统需要保证紧急疏散时的通风效果,为人员撤离提供有利条件。
因此,在建筑通风系统的设计中,必须考虑到消防通道、烟雾控制和疏散通道等相关要求。
最后,建筑通风规范要求还需要考虑能源效率。
建筑物的通风系统是能源使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能源效率,通风系统需要采用合理的设备选型和控制策略,减少能源的浪费。
例如,可以通过使用高效风机和给排风系统的热回收等措施来提高通风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
此外,通风系统的自动控制技术也可以根据室内外温度、湿度等参数进行智能调控,实现最佳的通风效果。
综上所述,建筑设计中的建筑通风规范要求是确保良好室内环境的重要因素。
合理的通风设计可以提供舒适的室内空气质量,保证人们的健康与安全。
建筑师和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该严格按照通风规范要求进行设计,确保通风系统的有效性和能源效率。
住宅建筑的通风设计

住宅建筑的通风设计住宅建筑的通风设计在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保持室内温度舒适、改善居住者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有效的通风设计可以帮助消除污浊的空气、异味和湿气,同时引入新鲜空气,保持室内环境的健康和舒适。
本文将论述住宅建筑的通风设计原则以及常见的通风系统。
住宅建筑通风设计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自然通风与人工通风的结合自然通风是利用建筑自身的特征,如窗户、门和天窗等,通过气压差和风力来实现室内外空气的交换。
人工通风则依赖于机械设备,如通风扇和空调系统。
在住宅建筑的通风设计中,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减少对人工通风的依赖。
合理布置窗户和门的位置,使室内空气能够自由地流动和交换。
2. 多方向通风的设施住宅建筑的通风设计应考虑到房间的不同功能及其特殊需求。
例如,厨房和浴室等会产生大量湿气和异味的空间,应设有通风装置,能够及时排除室内的污浊空气。
而卧室和客厅等则需要能够保持适宜温度和通风的设计。
因此,在设计中应根据不同空间的要求设置多方向的通风设施,以满足各种不同需求。
3. 遮阳与保温的平衡住宅建筑的通风设计还需要综合考虑遮阳和保温的问题。
阳光的照射会导致室内温度升高,而过多的紫外线会对居住者的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在设计中需要合理利用遮阳设施,并考虑到遮阳的同时保持通风的需要。
此外,还要注意保温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以提高室内的保温性能,减少能量的损失。
常见的住宅建筑通风系统包括以下几种:1. 自然通风系统自然通风是一种传统的通风方式,依赖于自然气流和建筑布局来实现室内外空气的交换。
常见的自然通风系统包括通风窗、天窗和开放式门等。
通过调整窗户的位置和大小,可以控制室内的气流量和方向,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2. 机械通风系统机械通风系统是通过机械装置来实现室内空气的流动和交换。
常见的机械通风设备包括通风扇和换气设备。
通风扇可以排出室内的污浊空气和异味,同时引入新鲜空气。
而换气设备则能够根据需要调节室内外空气的交换速率,保持适宜的通风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通风
•通过中庭的设置,在建筑内形成
“风道”
夏季时,主导风经过 湖面得到自然的冷却; 夏季通风效果 在冬季,靠近住宅区 的树林则成为有效的 挡风屏障。
冬季通风效果
建筑材料
注重材料的生态效应,选 择了木材贴面。
加保温层,在建筑外形成一 个“呼吸”外皮。
中厅的外墙中还加了一层 麻布作为吸音层
节能围护结构
多元通风
近窗自然通风 内部机械通风
自然风 +
机械风
自然通风(风塔) + 机械排风
多元通风
建筑名称:诺丁汉大学新校区 建造地点:英国,诺丁汉市 设计者:迈克•霍普金斯
模型
校区布局
低能耗通风系统
通风效果
楼梯间 “风塔”
原来设计为自然通风,后经过 实地考察,证明不能满足通风 效果,故利用自然通风的基础 上辅以和“风压”这两种基本 作用形式。
自然通风特点:
✓ 不需要设置动力装置,因此是 一种经济的通风方式。
✓ 受室外气象条件影响,通风效 果不稳定。
自然通风应用实例 ——清华大学超低能耗示范楼
外观图
立面图
利用周围环境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设计
公共区域空调方式
空调方式
①冷却顶板 ②个性化送风 ③ 置换通风
外遮阳
围护结构保温
围护结构低U-Value玻璃
①冷却顶板 ②置换通风 ③动态送风装置
➢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光电系统
多元通风系统是一个能够在不同时间,不同
季节利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的不同特性的 系统,是一个结合了机械通风系统和自然通 风的二元系统。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机械 通风和自然通风之间切换以维持良好的室内 环境,并且避免建筑全年运行空调系统所带 来的成本,能源的过渡消耗和导致的环境问 题。系统的运行模式随着季节改变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