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我国小学校园建筑开放空间设计

合集下载

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最新版

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最新版

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最新版引言:中小学建筑是学生求学过程中的重要场所,其设计规范关乎学生的舒适度、安全性和教学效果。

为了满足不断发展的教育需求和新时代对校园环境的要求,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也需要与时俱进。

本文将介绍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最新版,包括建筑布局与功能设置、教室设计、体育场馆规划等内容。

一、建筑布局与功能设置1. 校园整体规划中小学校园的整体规划应充分考虑学校规模、地域条件和未来发展需求,合理划分各个功能区域,确保交通便捷、安全有序。

2. 教学楼设计教学楼的布局应满足教学需要,采取灵活的教室组织形式,同时注重自然采光和通风,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

3. 行政楼和办公区设计行政楼和办公区的布局应便于教职员工的办公和管理工作,并与教学楼相互配合,形成良好的工作协调机制。

4. 图书馆和多功能厅设计图书馆和多功能厅作为学校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应注重空间设计、声学效果和设备配备,为学生和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交流和演讲环境。

二、教室设计1. 教室面积和布局中小学的教室面积应根据班级人数确定,每个学生应保证一定的活动空间。

教室内的布局应合理安排,包括教师讲台、学生桌椅和设备摆放等。

2. 教室采光与通风教室的采光要求充足,可以通过大窗户和天窗等方式实现。

同时,教室的通风也应得到重视,可以采用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系统。

3. 教室设备与设施教室内应配备适当的教学设备、多媒体设备和教学辅助设施,满足教学和学习的需要。

三、体育场馆规划1. 运动场设计中小学运动场的设计应满足体育教学和学生活动的需求,包括足球场、篮球场、田径跑道等设施的设置。

2. 游泳池设计游泳池的设计应符合相关安全要求,并配备必要的救生设备,保障学生的运动安全。

3. 体育馆设计体育馆是学校举办大型体育活动和集会的场所,其设计需要考虑场地面积、观众席、场地设备等方面的要求。

四、安全与紧急疏散设计1. 火灾安全中小学建筑需要配备消防设施,包括消防疏散通道、照明设备和灭火器等,确保学校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疏散和处置。

关于学校建筑设计的思考

关于学校建筑设计的思考

关于学校建筑设计的思考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教育地位不断地提升,国家和社会都加大了对教育的软硬件投入。

教育也迎来了它从未有的春天,作为一名建筑设计工作者,也接触到了更多的学校建筑设计的任务。

现在就学校建筑设计引发的一些思考,结合自己工作的一些实际工程安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学校建筑;建筑设计;节能设计;思考1学校建筑设计的规范要求及实际情况分析1.1中小学校建筑的规模及布点一般小学为六年学制,正常情况下分为12班、18班、24班等。

中学分为18班、24班、30班等。

学校的布点应根据各区、居民点及小区规划人口数量,均匀合理布点。

小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米,中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米。

选择学校校址应考虑周围环境安静、卫生、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有良好的社会安全环境。

中小学校建筑总平面布局:学校用地由校舍建筑用地、体育活动用地、实验及绿化用地等三部分组成。

各部分内容布置应满足使用要求,功能分区明确,既要联系方便,又要避免相互干扰和影响。

校舍由教学用房、办公用房及生活服务用房组成。

教学用房由普通教室、专用教室、公用教室、实验室、图书阅览室、科技活动室及体育活动室几部分组成。

普通教室是教学用房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对教室的设计不仅要有足够铁面积,而且座位布置排列应合理。

教室应有良好的采光和日照,但要避免阳光直射。

教室应有良好的声环境,避免外界噪声的影响。

教室还应有良好的室内温度要求,夏天有良好的通风,冬季有采暖和换气设施。

中小学建筑的实验室和各种专业教室设计应根据使用要求,充分满足不同功能使用的各种需要来布置平面及各种设备。

1.2高等学校建筑高等学校有大学、学院和专科学校等三类。

高等学校的总平面布置主要应考虑功能分区合理,联系方便,环境优美,且要考虑发展用地。

高等学校分为教学中心区、科学研究区、体育活动区、实习工厂区、后勤服务区、学生生活区六大部分。

教学中心区是高等学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位于校区核心。

中小学校园的集约式人性化空间设计探析

中小学校园的集约式人性化空间设计探析

规划设计中小学校园的集约式人性化空间设计探析Research on Intensive Humanized Space Design of Middle School Campus■ 巩玉发 GONG Yufa 何 芳 HE Fang摘 要:校园建筑作为传播校园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其建筑室内空间与校园环境所形成的立体空间氛围对中学生们的健康成长具有重大意义。

文章介绍校园交往空间体系的种类及其在实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以深圳长圳学校初中部扩建为例,对校园建筑的规划布局与教学空间人性化设计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并对整体校园建筑空间进行诠释,以供同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校园空间;流线布局;集约式;人性化设计Abstract: As one of the largest and most widely distributed buildings in China's educational buildings, the middle school campus has experienced the rise and fall of hundreds of years from its emergence to development. Since modern society, campus architecture, as an important material carrier to spread campus culture, has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healthy growth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a campus reflects the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hool and will also affect the behavior and learning effect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e environment or the building of the school can speak.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types of campus communication space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 in practical architectural desig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whole campus architectural space hopes to get the reference value of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Keywords: campus space; streamline layout; intensive; humanized design1集约式人性化的含义集约式一词本来是经济学中的专业术语,是指在充分利用一切资源的基础上,更加合理地运用现代化管理和技术,充分发挥出人力资源的积极效应,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

校园开放空间景观设计研究

校园开放空间景观设计研究
空 间格 局 的探讨 。
关键 词 :风景 园林 ;规 划设 计 ;开放 空 间景观 设计 ;人 性化
Hale Waihona Puke 中 图分类 号 :T U 9 8
文献 标识 码 :B
传 统 的校 园景 观 规 划 布 局 一 般 是 比 较规 整 , 强调 轴 线 、行 列 式 排列 的建 筑 和 整 齐 的道 路 , 加 上 内外 都 较为 封 闭 的 建筑 , 室 内外难 以交 融 , 空 间 闭塞 , 缺 少 视 觉 变 化 。 国 内多 所 新 建 大 学 在 景 观 规 划 设 计 方 面 已经 注 意 到 以 上 问题 ,例 如沈 阳建筑大学新校区的设 计,在建筑 基 底 为 九 宫 格 的基 础 上 ,在 开 放 空 间 大 面积 的种 植 了稻 田 ,并 且 通 过 便 捷 的步 道 串连 着 一 个 个 漂 浮 在 稻 田 中 央 的 四方 的读 书 台 ,每 个 读 书 台 中都 有 一 棵 大 树 和一 圈 坐凳 ,让 书 声 溶 入 稻 香 。现 代 校 园景 观 中 以往 师 生 问 单 向 的传 授 知识 的
2 0 1 3 NO. 1 2( 上 )
Ch i n a Ne w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a n d Pr o d uc t s
生 态 与 环 境 工 程
校 园开放空间景观设计研究
丁 芸
( 大连 市建筑设 计研 究院有限公 司,辽宁 大连 1 1 6 0 2 1 )
河 河 道 治 理 和 滞 洪 区建 设 步 伐 ,提 高 河 且 堵 复 难度 大 ,滞 洪 区 不 能 有 计 划 的控 化 的保 障 ,从 而 实 现最 大 限度 的 降低 洪 道 行 洪 能 力 和 滞 洪 区科 学 合 理 的运 用 能 制运 用 , 加大 了洪 水风 险 , 特别 是长 虹渠 、 涝灾害损失。⑤进退洪控制性工程 的建 力, 从 而 提高流 域 整体抗 御洪 水 的能力 , 白寺 坡 、小 滩 坡 在 没 有 控 制 性 工 程 的 情 设 ,是实现洪水资源化的重要保障。随 确 保 流域 防洪 安 全 是 十分 必要 和 紧迫 的 , 况下 采用 “ 一 坡倒 一坡 ” 的连续 倒洪 方式 , 着 经 济发展 、 土地 开发 利用 程度 的提 高 , 也是为滞洪 区经济社会 的发展和社会稳 造成 了一 水 多淹 、 小 水大 淹 的被动 局 面 , 洪 区内大部分耕地 已成为粮食核心区 , 定保驾护航的基础 , 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 增加了蓄滞 洪区淹没损 失。②人工爆破 但 由于 滞 洪 区多 年 未 启 用 ,洪 区 内 地 下 ( 2 )面对 当前河道和滞洪区存在的 扒 口后 ,不 能够 对 洪 水 加 以有 效 控 制 , 水 位 下 降 幅 度较 大 ,如 果 一 旦 滞 洪 ,在 诸 多 问题 ,解 决 问 题 的 整体 规 划 已经 完 难 以 保 证 分 洪 口附 近 村 庄 的安 全 ,且 分 不 增 加 淹没 损 失 或 以较 小 损 失 通 过 控 制 成 ,但 工 程 实 施 需 要 一 个 过 程 ,而 洪 水 洪 口冲 淤 严 重 ,农 田 还耕 闲 难 。 比如 上 性 调 度 ,适 时 控 制 滞 洪 时 间 ,达 到 补 充 是 没 有 理 性 的 ,随 机 性 强 ,每年 都潜 在 世 纪 , 卫河 流 域几处 滞 洪 区破 堤 分洪 后 , 地下 水 、改善 洪 区内地 下水 环境 的 目的; 发生 大 的洪水 的可 能性 , 特 别是 近 阶段 , 淇 门、板桥 、王 湾、罔里等 口门附近 冲 再 者 ,有 条 件 的地 区 ,可 以 利 用 洪 区 内 卫 河 发 生 大洪 水 的 可能 性 在 加 大 。一 是 刷 严 重 ,坑深 达 3 ~ 7 米; 1 9 6 3 年 淇 门分 外 现 有 沟渠 和适 当完 善 相 关 工 程 措 施 ,

小学校园建筑设计方案范本

小学校园建筑设计方案范本

小学校园建筑设计方案范本小学校园建筑设计方案范本一、设计目标1. 提供一个安全、舒适、适宜学习和成长的学习环境;2.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3. 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和活动空间,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4. 强调自然环境与建筑融合,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绿色生活方式。

二、设计原则1. 安全性原则:保证建筑结构稳固,设有紧急疏散通道和安全设施,确保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安全;2. 兼容性原则:根据学校规模和需要,提供不同类型的教室和功能区,满足学生和教职员工的需求;3. 灵活性原则:设计灵活的空间布局,以适应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需求;4. 可持续性原则:注重节能、环保的设计和施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功能分区1. 教学区:包括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2. 活动区:包括体育场、多功能厅、艺术区等;3. 管理区:包括行政办公室、教师办公室、图书馆管理室等;4. 生活区:包括学生宿舍、餐厅、休息区等;5. 绿化区:包括花园、运动场、庭院等。

四、建筑设计1. 教学楼:分为幼儿园楼、小学楼和初中楼,各建筑有独立的出入口和紧急疏散通道;2. 图书馆:建筑结构采用玻璃幕墙,充分利用自然光线,提供安静的学习环境;3. 多功能厅:设计灵活的空间布局,可用于集会、演出等各种活动;4. 体育馆:提供多功能的体育场地,可进行室内和室外运动;5. 餐厅:设计宽敞明亮的用餐区域,提供健康、营养的餐食;6. 学生宿舍:每个寝室提供独立的学习区和休息区,保证学生的宿舍生活质量;7. 绿化设计:在校园内设置花园、庭院和运动场,为学生提供接触大自然的机会。

五、环保设计1. 节能设计:使用低能耗材料,配置高效节能设备,减少对能源的消耗;2. 循环利用:对废水进行处理,循环利用;使用可降解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3. 垃圾分类:设置垃圾分类箱和垃圾回收站,鼓励学生进行垃圾分类;4. 清洁环保:建立清洁队伍,定期清洁校园,保持环境整洁;5. 绿色出行:提供自行车停车场,鼓励学生和教职员工使用公共交通或骑行上下学。

关于校园的设计元素

关于校园的设计元素

关于校园的设计元素
校园是学生学习、成长和社交的重要场所,因此,其设计元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探讨校园设计的几个关键元素,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校园生活。

一、开放与封闭空间
一个好的校园设计应平衡开放和封闭空间。

开放空间,如草坪、广场和公园,为学生提供社交、休闲和学习的空间。

封闭空间,如教室、图书馆和实验室,则为学生提供安静、专注的学习环境。

适当的空间混合有助于学生在不同环境中自由切换,提高学习效率。

二、自然与人文景观
自然景观如树木、花草和水体,能为学生带来宁静和放松的感觉,有助于减轻压力和提高注意力。

人文景观,如雕塑、壁画和特色建筑,则可以反映学校的历史和文化,增强学生的归属感。

三、可持续性设计
可持续性设计是现代校园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包括使用可再生能源、高效的建筑设计和绿色植被等。

可持续性设计不仅有助于环保,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功能性设施
一个完善的校园设计应包含各种功能性设施,如教室、图书馆、实验室、体育馆、食堂等。

这些设施应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也应提供足够的休闲和娱乐设施,以满足学生的生活需求。

五、安全性设计
校园安全是校园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

设计应考虑各种安全问题,如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的疏散路径,以及防止犯罪的监控系统等。

总结:
一个优秀的校园设计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元素,创造一个既美观又实用的学习环境。

一个好的校园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深远影响。

基于城市中小学校泛教育空间设计研究

基于城市中小学校泛教育空间设计研究

基于城市中小学校泛教育空间设计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竞争趋势日益加剧,我国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在中小学教育过程中,受到新型教育理论的指导,除了需要促进学生个人智力的发展,引导学生掌握动作技能,还应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对创造性、自主性和社会性等能力予以强调。

在设置校园空间时,属于校内师生社会生活中的主要载体,随着社会教育需求的持续提升,需要及时改善学校空间发展停滞不前这一现状,对学校教育空间设计予以完善,有效解决中小学校园建设中的矛盾问题。

关键词:城市;中小学;泛教育空间;设计方案引言:在泛教育理论指导下,对城市中小学传统教育观念进行补充,在城市中小学建筑过程中,将其作为空间设计阶段的理论基础,对实践方法进行归纳并总结,在城市中小学泛教育空间设计中,使其具备完善性和创新性,对城市中小学总体布局进行优化并改善。

一、泛教育空间在城市中小学设计中的表现形式在中小学设计规范中,对学校的主要功能用房,做出了合理分类。

除了包括行政、教师等办公用房,以及生活服务类用房之外,对于学校中剩余的主要教学用房,还包括教室、实验室、阅览室、展览室等几种类型。

不同的教学用房,有着特定的目的和功能,所设计的面积指标,需要与其一一对应。

根据使用方式的不同,结合相应的教学用途,设置完善的教室空间。

例如:普通教室、书法教师、语言教师、美术教师等等[1]。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辅助相关教学任务顺利开展,在设置阅览室和展览室时,通常是以读书和德育等两项功能为主,并且涵盖了体育教育操场等场所。

在教师的正确带领下,由学生完成德、智、体等建设。

采用集中化的教学形式,使教师能够全程参与,并将纪律作为基本前提,维持相应的空间秩序。

在规范教育理念下,共同构成完整的秩序化学习空间。

对于学校中的其他公共空间,例如:屋顶、走廊、楼梯等等,在规范指导要求下,需要将其规划为疏散、通行、安全等范畴。

虽然具备相应的空间功能,但通常认为与教学无关。

然而,学生在空间中的行为,通常是以发自内心为主,由于泛教育空间具有开放属性,与传统教学空间有所不同,有助于促进学生天性的释放,能够促进学生的社会性成长。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开放空间规范要求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开放空间规范要求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开放空间规范要求在建筑设计中,开放空间是指建筑物内或周围的没有被建筑结构封闭的区域。

这些开放空间不仅能够为建筑物增添美感,提高室内环境质量,还可以提供人们休闲、交流和活动的场所。

为了保证开放空间的功能和美观,并确保人们的安全和舒适感,建筑设计中有一些规范要求需要遵循。

一、开放空间的设计原则1. 尺度与比例:开放空间应根据建筑物的整体尺度和比例来确定。

过大或过小的开放空间都可能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美感和使用效果。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合理地划分开放空间的尺度,并与建筑物的其他部分进行协调。

2. 布局与连接:开放空间的布局应结合建筑物的整体布局来设计,要与室内空间和周围环境有机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考虑到使用需求,可以设置不同功能的开放空间,如庭院、露台、天井等。

3. 色彩与景观:开放空间的设计应注重色彩与景观的搭配,以创造舒适的环境氛围。

可以利用植物、景观灯光、彩色材料等手段来增加空间的美感和活力。

二、开放空间的安全要求1. 防护设施:为了确保人们在开放空间中的安全,有必要设置相关的防护设施。

例如,栏杆、护栏等可以有效地防止人们从高处坠落,保护行人的人身安全。

2. 交通规划:开放空间应考虑到人流、交通的规划,确保人们在其中的行动安全和便捷。

可以合理设置道路、人行道、自行车道等交通线路,并增加行人过街设施,提高人行通行的便利性。

3. 照明与安全设备:为了保证夜间开放空间的使用安全,需要合理设置照明设备。

照明灯具应布置在合适的位置,并保持足够的亮度,以确保人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周围环境。

此外,应设置紧急出口指示标志、灭火器等安全设备,以应对紧急情况。

三、开放空间的使用要求1. 多功能性:开放空间的设计应考虑到不同人群和不同需求的使用。

可以划分出不同功能区域,如休闲区、游乐区、运动区等,以满足人们的多样需求。

2. 舒适度:开放空间应创造舒适的使用环境,如设置座椅、休息区、遮阳设施等,以提供人们休憩、休闲的场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我国小学校园建筑开放空间设计摘要:开放空间是小学校园建筑中孩子们活动交流的最重要的公共空间。

本文从开放空间的概念入手,分析开放空间的特征以及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意义,进而探索开放空间的设计手法,并对小学建筑内底层架空空间、走廊、门厅、活动平台等开放空间的简单分析,探讨在当代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如何创造出一个从室内到室外的多层次开放空间,适应小学生全面发展的空间,促进他们的学习和人格的全面发展,让小学生在轻松舒适的空间中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成长。

关键词: 小学建筑开放空间Discusses the open space design of Our country Elementary schoolcampus buildingAbstract:Open space is the most important public space for the exchange of children in primary school of architecture .From the concept of open space,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 of open space, and the important meaning in the education activities, and then explore the design methods of open space,through to simply analysis the open space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building such as the underlying overhead space ,corridor, hall, activity platform ,it aim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how to create a multilevel open space, which extended from indoor to outdoor, in the background of quality education. This space is designed to implement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pupils,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their learning and personality and let pupils grow happily in a relaxed and comfortable atmosphere.key word:Primary school buildings open space1引言一个人从幼年到青年期间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学校中渡过,尤其是小学阶段是一个人长大成人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校园是小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因此它对学生的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通常在我们的观念中,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空间,但是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改变,我们越来越重视开放式的教学,开放式教育更注重学习和娱乐于一体,提倡学生在交流中共同成长,建筑设计上注重开放空间的创造和功能流线的丰富,不仅拥有私人的学习空间,而且要有开阔的公共交流空间,丰富的学习娱乐空间。

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往往打破学习空间的封闭,创造出轻松的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和娱乐机会。

2小学校园建筑的开放空间的意义小学的使用者为6-12岁的儿童,这个阶段是儿童认知、兴趣、语言能力、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不仅仅只是知识的摄取,同时也应注意儿童心理行为的健康发展。

在此阶段,他们有共同交流、游戏、学习的意愿,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心理特点,应在学校建筑中营造良好的心理行为环境,让孩子们在体验建筑的过程中更加有效的体会建筑空间,创作出他们喜欢的空间,而最主要的空间环境就是小学建筑的开放空间。

著名的教育建筑师赫曼·赫兹伯格在一次采访中,表达了他的教育理念:“教育就是这样:激发人们的好奇心,打开世界,而不是压缩到一个小房间里。

”他希望把学校营造成像城市一样具有开放的特性,从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开放空间正具有这样的特性。

校园建筑开放空间是一种公共空间,是连接围合空间的敞开式空间,能够为师生课间、课余相互交流的最佳场所。

建筑开放空间的空间形态既不同于封闭性较强的室内空间,也不同于完全开放的室外空间,但同时又兼有这两种空间的特点,正是由于这样使得建筑开放空间具有了其独特的空间魅力。

在小学校园建筑的开放空间中,学生的活动目的、活动行为等各方面都比较自由,环境心理状态表现轻松自由,人际交往也主要以随机的方式出现。

学生在上课时一直处于紧张的心理状态,在这种轻松自在的空间中有利于孩子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3开放空间特征根据易卫平在其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论建筑开放空间》中是这样定义建筑开放空间的,在建筑正投影平面范围内,具有非完全限定性要素,或者缺乏若干限定要素的建筑空间。

因此,小学建筑的开放空间没有完全的限定因素,学生们在这样的空间中活动限制少,可以自由的进入、通过或停留,对交流有促进作用。

3.1 柔性边缘在空间中,人们更喜欢停留在空间的边缘,显然是因为处于空间的边缘为观察空间提供了最佳的条件,为人们提供了安全感。

而开放空间则有着模糊的柔性边界,既非完全私密又非完全公共,形成开放空间特有的流动的状态,强调空间功能与学生的行为可以有机互动、相互渗透、融合和贯通,使学生们在生理上和心理上更加轻松自在,加强了学生们之间的交流互动。

3.2 吸引力小学建筑的开放空间,是孩子们在课余时间最愿意待的场所,在获取知识之余,也可以开心地玩耍。

开放空间,是学生们的聚集中心,是人流的聚集点,并成为象征意义的交通枢纽。

既然是人流的中心,则必有活动的发生,在小学阶段孩子们的的好奇心重,他们会关心正在发生的事情,吸引他们参加到其中,有活动发生从而吸引活动的发生。

3.3 灵活性灵活性即空间的易变性,小学建筑的开放空间更应具有这一特性,以保证最有效的利用。

用灵活性的手法解决空间连接问题,自由的隔墙或是灵活的家具组合将空间划分开来,灵活的过渡、转换,形成松紧适当、独立又相连的空间。

3.4 多样性开放空间多样性涉及平面、空间的布局、色彩材料等等方面,保证开放空间的新颖及个性,避免简单的传统设计。

要具备儿童团体的活动空间,同时也应提供儿童个人单独的学习、休息和自我思考不受外界干扰的安静角落。

开放空间的多样性、多功能性,才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儿童在不同时间的需要。

4 开放空间类型及设计小学的教室多是班级分隔明确,班级之间的交流较少,下课之后也只有窄小的走廊作短暂的交流,不利于儿童交流沟通和他们身心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校园建筑中应设置开放空间,让孩子们有更多的自由度。

在小学校园建筑中,开放空间的类型很多,如建筑的走廊、中庭、露台、屋顶花园等。

在开放空间中,有很多灰空间的应用,介于室内外的过渡空间,亦内亦外、内外相互渗透、时敞时闭的不定性空间,含有室内和室外的两种空间性质。

4.1建筑厅空间小学校园建筑入口空间也即门厅空间,作为进入教学楼的第一空间,往往能够带给孩子最直观的空间感受。

门厅空间是室内外空间的连接点和分界点,室内外相互渗透、融合,同时联系各个功能空间,是建筑空间中最为活跃、最有魅力的空间部位。

门厅空间主要功能为人流的集散,学生们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课余休息,但是小学建筑入口门厅空间有着自己更为独特的方面,深入的考虑学生们日常学习和活动的特点,可以为孩子们创造出不一样的空间。

在出入口的门厅中设置合理的高差,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成为临时的舞台,为孩子们的课间生活增添色彩,与楼梯结合,既是交通空间,也是交流空间,大台阶的设计,可以作为孩子们的游戏空间,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图1);也可以在门厅处放置公告栏,学生们的作业展,活动的同时也对学习进行交流,在不知不觉中汲取知识;在门厅空间中也包括一定的休闲区域、植物观赏区域、等候区等小空间,精心设计的在大空间中的小空间避免了空洞和间隙,提高了空间的活力。

例如在史家小学的入口门厅,将绿化、水体引进室内,增设了展示、洽谈、游戏等设施;地板、柱子明亮的色彩,同绿色植物、水体在一起,让孩子们在紧张的学习中倍感轻松;三层通高处理,空间更为开阔,学生的心理更为放松,为学生交流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图2)。

图1--------天津张家窝小学门厅图2--------史家小学入口门厅4.2 底层架空空间底层架空空间是开放空间的另一种类型,在建设用地日益紧张的今天更有意义,不仅能够在有限的用地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场地,同时还能起到改善校园的空间环境的作用,位于建筑底层的开放空间与地面环境最为接近,能够丰富建筑的外部,赋予建筑明确的形象特征,加之绿化草地,如果适当的引入水体、小品等,使架空空间与室外的自然环境有机的融合,使人在架空层内也能体验到自然的亲切感,为学生们提供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场所。

这种大面积的有顶的空间,同时也室外活动场地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扩大的室外场地,让学生们即使在下雨天也可以轻松自在的活动(图3)。

图3-------罗马小学4.3 廊空间廊空间是小学平面流线设计的重点,它是建筑内部的功能和流线设计的最容易出彩的地方,走廊既是连接各教室和辅助用房的空间,同时也被设计成为了学生交流和休闲的公共空间,它的尺度和形态各异,相互穿插,我们从小学建筑的实际使用看到走廊作为公共开放空间的利用率是很高的,也是学生们聚集交流活动的主要空间。

走廊空间可以有很多种类型,如在朝向活动场地的外廊,通常将其加宽,如此便可以有更开阔的空间,有更多的地面交往行为可观赏,走廊的扩大同时也能满足课间大量同学的聚集行为;平面设计中错动连接会出现较大的交通面积,几个教室之间设置没有半围合的空间,从而产生更为宽阔的开放空间,在其间我们可以作为图书角、交流学习角等等(图4);在国外,开放式教育更为成熟,时间也更长,所以又很多将教室和走廊之间的墙去掉,或改为活动墙而形成融合型走廊,同学们互动交流,也为教师们的教学提供更多的灵感和方法(图5);视野开阔的户外长廊也是廊空间的一种,在这里,孩子们放松心情、开阔眼界、饱览周围空间,如无锡太湖新城小学的室外长廊,将绿化与水体引入孩子们视野,与自然地亲密接触净化了孩子们的心灵,增强与外环境的互动(图6)。

图4-----图书角及公共阳台图5-----走廊教室结合的开放空间图6------无锡太湖新城小学户外长廊4.4 活动平台小学建筑的活动平台是指在地面以上的供学生活动的开敞或半开敞空间,与阳台相比空间更为宽敞,公共性更强,弥补了楼上学生活动空间不足的问题,是休息、交流和玩耍的重要场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