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玉米联合收获机械

合集下载

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状况及措施

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状况及措施

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状况及措施摘要:长期以来,在玉米生产中,机械化作业水平很低,基本靠手工操作,不仅占用劳动力多,劳动强度大,而且生产率低,严重制约着秋收作业的进程。

因此,解决玉米收获的机械化问题,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是农业生产的急需。

本文从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制约因素等方面来分析发展玉米收获机械的发展措施。

关键词: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现状;制约因素;措施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2-0128-1随着玉米生产的快速发展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农村经济发展、劳动力转移、农民收入增加,对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化认识提高,农民需求越来越高。

随着中央惠农政策的落实,国家、省、市的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都向玉米收获机械进行了政策倾斜,为玉米收获机械的推广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近几年,农业部不断加大玉米收获机械化推进力度,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和示范推广项目的扶持引导下,玉米机械化收获呈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目前,全国玉米收获机保有量已经达到17万台,比2007年末2.65万台增加了5.4倍。

生产企业由2008年的60多家增长到目前的100多家,产品技术日趋成熟,结构形式和功能更加多样。

2011年“三秋”期间,全国共完成玉米机收面积1.7亿亩,玉米机收水平达到33.6%,比2007年增长了26个百分点。

随着玉米收获机械化需求的不断增长,一方面,一些新企业新玉米收获机产品进入市场的多,另一方面,一些企业管理不到位,产品质量不稳定,玉米收获机产品质量和服务成为农机手的关注重点。

1 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的意义1.1 能够促进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服务业的发展发展玉米收获机机械化不仅加快了玉米收获机械化推广速度,而且又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机手参与到玉米机收作业中来,促进了农机合作社组织的形成。

并在围绕服务玉米收获机械化中,又能引导农机修配网点的增产,促进了农机维修服务业的发展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玉米联合收获机的维护和保养

玉米联合收获机的维护和保养

玉米联合收获机的维护和保养玉米联合收获机是一种农业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农田中的玉米收割工作。

为了保证该机具的正常运行,延长其使用寿命,必须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下面将介绍玉米联合收获机的维护和保养方法,以及常见的故障排除措施。

一、定期维护和保养1. 清洁:在使用玉米联合收获机之前和之后,应对机具进行彻底清洁,包括清洗机身和各部件。

这样可防止秸秆、泥沙等杂物附着在机器上,影响正常运转。

2. 润滑:所有润滑点都要注油或涂油,保持机器运转的畅顺。

同时需要定期更换润滑油和润滑脂,以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行。

3. 拉紧传动带:定期检查和拉紧传动带,确保其紧固度适当,以防止其松弛或断裂,给机器带来损坏。

4. 螺丝紧固:检查和紧固各个螺丝,以防止因螺丝松动而引起的机器失灵。

5. 风机清理:清理风机内部的秸秆和粉尘,保持通风畅通,防止风机过热和损坏。

6. 防腐处理:当玉米收割季节结束时,应对机器进行防腐处理,尤其是金属部件,以防止锈蚀和损坏。

二、常见故障排除1. 机器无法启动:首先检查机器是否有足够的油、水和燃料,并确保电路连接正常。

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可能是点火线圈或电瓶有故障,需要更换或修理。

2. 收割效果差:检查切割刀是否锋利,是否需要进行磨削或更换。

同时查看撒播器和屑扬清理器是否正常工作,以保证收割效果。

3. 风机噪音大:检查风机是否有异物卡住,是否损坏;同时检查风机的支承是否松动,如有松动应及时紧固。

4. 收集箱堵塞:如果收集箱堵塞,首先停机,然后清理秸秆堆积在收集箱内部,确保通畅。

5. 秸秆喷出不匀:调整撒播器的角度和转速,确保秸秆均匀喷出。

玉米联合收获机的维护和保养是确保其正常运行的关键。

透过定期的清洁、润滑、紧固和检查,可以避免机器故障和损坏,延长其使用寿命。

及时处理常见故障,可以确保机器的稳定和高效使用,提高农田作业效率。

新型玉米联合收获机

新型玉米联合收获机

新型玉米联合收获机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玉米联合收获机。

背景技术[0002] 玉米收获机是一种在玉米成熟时,能够一次性完成摘穗、堆集、茎杆还田等多项任务的农用机械,目前常用的玉米收获机有两行、三行等多种类型,且多为前挂式结构。

利用玉米收获机收获玉米速度快、省时省力,已成为目前玉米收获的主要方式。

[0003] 前挂式结构的玉米收获机在进行玉米收获作业时受地势影响较大,例如当地形复杂、高低起伏大、田块不规则时,容易使机体作业动力不足,难以顺利地一次性完成玉米的收获。

另外,目前玉米收获机底盘上的各动力部件安装位置合理性差,往往受发动机安装方向的限制,需要专门设置相应的动力换向机构,既过多地占用了底盘上的安装空间,也使底盘上各机构布置更加复杂,致使底盘左右重量悬殊,不便于玉米收获机的平稳作业或行进,同时也不便于检修和维护,尤其不适合山区、丘陵等地形复杂区域作业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0004]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底盘上各机构布局合理、左右重量均匀、行走稳定,尤其适合复杂地形使用的新型玉米联合收获机。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新型玉米联合收获机,包括行走底盘,所述行走底盘底端安装有驱动桥和转向桥,所述行走底盘顶端沿所述驱动桥至所述转向桥侧依次布置安装有传动主轴、发动机和变速箱,所述传动主轴和所述发动机在所述行走底盘上均设于靠近所述驱动桥的一侧,且所述传动主轴和所述发动机的轴线与所述驱动桥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发动机和所述变速箱在所述行走底盘上左右居中设置,所述变速箱上安装有动力输入装置和动力输出装置,所述动力输入装置传动连接至所述发动机,所述动力输出装置传动连接至所述驱动桥和所述转向桥,且所述动力输入装置与所述动力输出装置的动力传递方向垂直设置。

[0006]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发动机的飞轮侧传动连接至所述传动主轴,所述发动机还传动连接至所述变速箱。

四种新型玉米联合收获机械

四种新型玉米联合收获机械

液 驱 动 ,操 作 灵 活 , 丁作 可 靠
图 1 北 京 4 Z 3 /C 型 自 走 式 玉 米 联 合 收 割 机 Y - B
适 应 : r {
范 围 内
好 , 收 扶 行 距 可 在 6 0nI ~7 0 0 ll 0 l
该 机 ( 图 1 由 北 京 收 获 机 械 集 团 北 京 见 )
到 果 穗 搅 龙 输 送 器 ,再 由 果 穗 搅 龙 输 送 器 送
到 升 运 器 ,通 过 除 杂 后 送 入 果 穗 箱 : 在 果 穗
箱 上 安 装 有 液 压 自动 卸 料 机 构 , 因 此 , 町 直 接 将 果 穗 倾 卸 到 运 输 车 中 。 该 机 还 特 别 强 化 了茎 秆 粉 碎 还 田 装 置 , 可 将 米 茎 秆 切 成 均 匀 的 碎 段 铺 撒 在 地 里 , 达 到 秸 秆 还 田 、培 肥
和 茎 秆 粉 碎 还 田等 项 作 业 一 该 机 主 要 由 发 动 机 、 行 走 部 分 、摘 壤 部
分 、输 送 部 分 、集 穗 箱 、切 碎 部 分 、 液 压 部
分 、电 气 部 分 等 组 成 具 有 以 下特 点 : j 采
用 全 液 转 向 及 自 动 控 制 系 统 . 收 割 采 用
箱 、 茎 秆 粉 碎 还 田 等 项 作 业 = 在 收 获 玉 米
时 , 收 获 机 沿 着 玉 米 行 间 行 走 ,玉 米 茎 秆 被 茎秆 扶持 器 导入 茎秆 导槽 ,再被 喂入 链 抓取
配 套 动 力 5 . W 柴 油 机 : 8 8k
整 机 质 量 58 0k ; 0 g 收 获 行 距 6 0 n n~ 0 『 0 l 7 0 1 l l I

玉米联合收获机主传动箱关键部件的有限元分析

玉米联合收获机主传动箱关键部件的有限元分析

玉米联合收获机传动系统 中的主传动箱起着 向
前、 向后分配动力的主要作用 , 所以, 主传动箱的优化 有着 不 可低估 的作 用 。
主传动箱的主要传动方式是齿轮传动 , 齿轮传动
于装配的齿轮间隙以及建模本身的齿轮重叠 , 齿 轮的
实 际变 形 为 0 . 0 7 1 8 8 1 mm, 不 会 对 齿 轮 的 运 行 造 成
了直齿 圆柱齿轮及直齿锥齿轮在 工作过程 中对传动 系统运行 的冲击振动影响程度 、 变形程度 和能否 出现破 坏应 力
的现 象。同时, 也研 究 了 他 们的 固 有 频率和振 形 , 讨论 了其产生共振的可能性及 对联 合玉米收割机 可靠性 的影响。 传动 系统 中直齿 圆柱 齿轮及 直齿锥 齿轮 的结构参数是 影响传动 系统是否 可靠运行 的重要 因素, 结构参数 的变化会 对其 内 部 的应 力分布 产生很 大的影 响。找 出了不同结构参数对传动 系统运行 的影 响规 律 , 并对结构参数进 行 了相
玉米 是世 界三 大谷 物之 一 , 我 国 是世 界 上第 二 大 玉米 生产 国 , 也 是最 大 的玉 米 消 费 国 。玉 米 是 我 国三
大主要粮食作 物之一, 种植 面积不断扩 大, 单产逐年 提高, 促进了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 。玉米实现机械化
的突破 口就是 玉米 联合 收 获机 械 , 农业 生 产 急 需解 决 玉米 收获 的机 械 化问题 。
应 的优 化 设 计 。
关键词
传动 系统
有 限元
优化静 力学分析
动 力学分析
0 引 言
了建模及受力分析 , 计算 出其最大综合等效应力 以及 所产生的形变对传动系统运行的影响程度。 1 . 1 直齿 圆柱齿轮 有 限元 分析与 强度校 核

农业机械学教案

农业机械学教案
一、圆盘耙的类型
二、圆盘耙的一般构造
三、球面圆盘耙片的工作分析和参数确定
四、圆盘耙的受力分析
五、圆盘耙的阻力
六、水田耙
重点难点分析
1、球面圆盘耙片的工作分析和参数确定
2、圆盘耙的受力分析。
教学设计
调控对策
(主要有引入、展开(方法、手段)、归纳总结、作业等项目)
1.车轮在正常转动、打滑等运动状态的运动轨迹。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了解国外农业机械发展动向。
2、重点了解农业机械不同于工业机械的特点和精准农业的发展。
教学设计
调控对策
(主要有引入、展开(方法、手段)、归纳总结、作业等项目)
⑴课堂采用讲述的形式,配合农业机械学CAI课件,介绍农业机械的种类和工艺过程。
⑵利用录象教学,了解国外先进的机型如:deer公司,凯斯公司的机型等,国产机型等。加深对农业机械的认识。
甘肃农业大学
《农业机械学》课程教案
学时:56(46+10)
专业: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适用于农机设计方向)
教师:王芬娥
甘肃农业大学农机与汽车系
2007.8.15
课程
名称
农业机械学(Agricultural Machines)
课程
代码
120549
学分
3.5
总学时
56
讲课学时
46
实验学时
10
课程
性质
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必修课(√)选修课()
(2)李宝筏.农业机械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主要参
考资料
(1)镇江农业机械学院.农业机械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80.
(2)张波屏.现代种植机械工程.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收获机械》课件

《收获机械》课件
兼容多种收割操作和适应不同地域的需求
智能化运行
利用传感器和控制系统提高机械运行的智能程度
环保节能实现
采用新能源和高效能技术,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影 响
五、收获机械的市场前景
国内市场现状
收获机械市场逐渐扩大,需求增加
国外市场现状
出广阔,发展空间巨大
六、总结
单独作业收获机、联合收获机
三、收获机械的主要部件
煤油机
提供动力,驱动收获机械运行
割台
实施收割操作,将农作物割断并送入机械内部
秸秆粉碎器
将废弃物处理成肥料或留在地里保护土壤
清选装置
清理和筛选收获的农作物,确保质量和干净度
四、收获机械的发展趋势
自动化升级
实现更高效的收割操作和减少人力投入
多功能化应用
《收获机械》PPT课件
欢迎大家参加《收获机械》PPT课件!这个课程将介绍收获机械的背景、分类、 主要部件、发展趋势、市场前景以及对相关行业的影响。
一、引言
本次课程旨在介绍收获机械的背景和发展现状,以及其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
二、收获机械的分类
按收获作物分类
玉米收获机、水稻收获机、麦收获机
按收割方式分类
1 收获机械的重要性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
2 收获机械的未来发展前景
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推动发展
3 对相关行业的影响
带动农业机械制造和农业服务业发展
七、参考文献
1 收获机械的发展史
文献1
3 收获机械的市场趋势分析
文献3
2 收获机械的现状和未来
文献2

玉米联合收割机结构原理

玉米联合收割机结构原理

玉米联合收割机结构原理一、玉米联合收割机的分类根据摘穗装置的配置方式不同,分为卧式摘穗辊机型和立式摘穗辊机型;根据与动力挂接方式的不同,分为牵引式、背负式和自走式机型。

二、玉米联合收获机的型号玉米联合收获机的型号主要由牌号、型号和名称组成。

如“春雨4YZ-4型玉米联合收获机”,“春雨”是牌号,即商标;“4YZ-4”是型号,在型号中“4”代表农业机械分类,表示收获机械,“Y”代表“玉米”,即玉字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

“Z”表示为“自走式”,“4”为主要技术参数,表示每个行程的收获行数为4;“玉米联合收获机”是名称。

三、玉米联合收获机的工作原理工作时,分禾器将茎秆导入拨禾链,在它的拨送和夹持下,经摘穗辊前端的导锥进入摘穗机构,摘下的果穗落入输送器,由输送器输送到升运器,升运器将果穗升运送到剥皮机,经剥皮机剥皮的玉米被抛送到果穗箱内,玉米苞叶和断秸秆被排除机外。

摘穗后的茎秆被粉碎装置粉碎后,均匀的抛洒于地表。

落入粮仓的果穗堆满后在有操纵阀和油缸的作用下进行卸粮。

四、主要部件和功用(一)摘穗装置摘穗装置主要功用是将玉米果穗从茎秆上摘下。

主要由分禾器、摘穗辊、摘穗机架、割台护罩、摘穗齿箱和喂入链等组成。

1、扶禾器在收获机工作时,扶禾器首先接触作物前锥部的导板将待收玉米植株扶持、引导至摘穗道内,以便摘穗。

2、摘穗齿箱摘穗齿箱的功能是将中间轴传来的动力传递给摘穗辊和拨禾链。

摘穗齿箱主要由箱体、齿轮和安全离合器组成。

摘穗齿箱安全离合器的作用是当机器某处阻力过大时,能自动脱离结合,以便保护机器。

3、摘穗辊摘穗辊是一对表面带有螺旋凸筋和螺旋爪并且相向旋转的棍子,玉米的植株从两个棍子中间的间隙通过,并将玉米果穗摘下。

4、切草刀切草刀的功用是切断收获机作业时缠在摘穗辊上的杂草,防止因摘穗辊上缠草过多而造成摘穗道的堵塞和收获机工作部件的损坏。

5、拨禾链拨禾链的功用是将进入机器的玉米植株向后拨送使之进入摘穗辊工作间隙。

拨禾链前部设有张紧装置,用来张紧拨禾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国外情况
• 在机械化程度较高的欧洲和美洲的某些国家,用机械收获玉米 已有20-70年的历史,一般到50年代和60年代已基本实现了 玉米收获机械化,他们所走过的道路大致相同,即先推广玉米 收割机、剥皮机和脱粒机;继而发展玉米摘穗机和玉米联合收 获机。近年来由于谷物烘干设备的大量采用,玉米割台的迅速 推广,多用谷物联合收获机直接收获玉米籽粒。
三、玉米割台
(一)使用条件
玉米割台是与谷物联合收获机配套用于直接收 获玉米籽粒的专用装置。用玉米割台收获玉米, 效率较高、工艺较简单,是一种先进的收获方法。 但必须具备下列条件,否则不宜采用。
(1)玉米品种应具有成熟度基本一致的特点,收 获时籽粒含水量在32%以下,以25-29%为好。
(2)应具有充足的烘干设备,能在收获后及时地 将籽粒含水量降到15%以下,以便储藏。
玉米割台的收获行数,根据谷物联合收获机的生产能力而定,一般有 四行、六行和八行等几种。其构造大体相同,由分禾器、拨禾链、拉茎辊、 摘穗板、清除刀、果穗螺旋和链耙式升运器等组成(图12-6)。其工作过 程如下:
(二)构造与工作过程
图12-6 玉米割台 .分禾器 2.拨禾链 3.拉茎杆 4.摘穗板 5.清除刀
(二)联合收获法:联合收获法有几种不同的收获工艺:
(1)用玉米联合收获机,一次完成摘穗、剥皮(或脱粒,此时籽 粒湿度应为25%-29%)、茎秆放铺或切碎抛撒还田等项作业,然 后将不带苞叶的果穗运到场上,经晾晒(或不经晾晒)后进行脱粒。
(2)用谷物联合收获机换装玉米割台,一次完成摘穗、剥皮(脱粒、分离和清
选)等项作业。在地里的茎秆用其他机械切碎还田,有的玉米割台装有切割器, 先将玉米割倒,并整株喂入联合收获机的脱粒装置进行脱粒、分离和清选。
(3)用割晒机(或人工)将玉米割倒,并放成人字形条铺,经几天晾晒后,用 装有拾禾器的谷物联合收获机拾禾脱粒。
三、国内外玉米收获机械的发展概况
(一)国内情况
自70年代以来,生产了两种玉米联合收获机(4YW-2;4YL-2)并研制 了玉米割台;80年代以来研制了青贮玉米联合收获机及小型单行玉米联合收获机 等。90年代随着小麦联合收割机的进一步成熟和跨地区生产作业大大提高机具使 用率给农机户带来的丰厚利润,在小麦联合收割机大发展的带动下,玉米联合收 获机的开发、研制和生产形成了一定的高潮,主要机型有4YW-1(悬挂式)、 4YW-2(悬挂式)、4YZ—3、4YZ-4等。这些机具主要是与小型四轮和中型 轮式拖拉机悬挂配套。
一般为两行或三行牵引式,站秆摘穗。国产4YW-2为纵卧辊式玉米 联合收获机,由分禾器、拨禾链、摘穗辊、果穗第一升运器、除茎器、剥 皮装置、果穗第二升运器、苞叶螺旋、籽粒回收螺旋和茎秆切碎刀等组成 (图12-1)。其工作过程:分禾器从根部将禾秆扶正并引向带有拨齿的 拨禾链,链分三层单排配置(机器外侧一排较长,机器内侧两排较短), 将茎秆扶持并引向摘穗辊。摘穗辊为纵向倾斜配置,每行有一对,相对向 里侧回转,其前端为带螺纹的锥体,起导禾作用;中部为带螺纹的圆柱体, 起摘穗作用;后段为深槽状圆柱体,主要将上部剩余茎秆或拉断的茎秆拉 下或咬断,以防阻塞。两辊在回转中将禾秆引向摘辊间隙之中,并不断向 下方拉送。由于果穗直径较大通不过间隙而被摘落。摘掉的果穗,由摘辊 上方滑向中央第一升运器中(图12-2)。果穗经升运器被运到上方,并 滑落到剥皮装置中(图12-3)。若果穗中含有被拉断茎秆,则由上方的 除茎辊排出剥皮
图12-4 立辊式玉米联合收获机 1.挡禾板 2.摘穗器 3.放铺台 4.第二升 运器 5.剥皮装置 6.苞叶输送螺旋 7.籽 粒回收 8.第一升运器 9.喂入链 10.圆
盘切割刀 11.拨禾链 12.分禾器
图12-5 拨禾.喂入部分 1.分禾器 2.拨禾链 3.切割
器 4.喂入链 5.摘穗辊
• 摘穗辊为斜立式(垂直线倾斜250)。每行有两对摘辊,一 般前辊呈螺旋凸棱形表面,主要起摘穗作用,称为摘穗辊; 后辊呈多梭形表面,主要起拉引茎秆的作用,称为拉茎辊。 茎秆在摘辊的碾压作用下向后方移动。由于挡禾板的阻挡, 使禾秆向垂直于辊轴方向旋转并抛出。已摘下的果穗落入果 穗第一升运器。升运至剥皮机构,茎秆落入后方的放铺台, 台上带拨齿的链条将茎秆间断地堆放到地面。若需茎秆还田 时,可将放铺台拆下,换装切碎器,将茎秆切碎并抛撒还田。
• 摘穗辊的后段为强拉段,表面上具有较高大的凸棱和沟槽(长约120- 320mm)。其主要作用是将茎秆的末稍部分和在摘穗中已拉断的茎秆强 制从缝隙中拉出和咬断,以防堵塞。
• 纵卧式摘辊的主要特点是:在摘穗时茎秆的压缩程度较小,因而功率耗 用较小,对茎秆不同状态的适应性较强,工作较可靠;但摘落的果穗带 有苞叶较多
(二)立式摘辊 多用在割秆摘穗的机型上,由一对(或两对)倾斜(与竖直线成250夹
角)配置的摘辊和挡禾板所组成(图12-8),每个摘辊分上下两段,两段 之间装有喂入链的链轮。上段 为摘辊的主要部分。为了增加摘辊对茎秆的抓 取和对果穗的摘落能力,该段的断面为花瓣形(3-4花瓣)。下段为辅助部 分,主要起拉引茎秆的作用。该段的断面或与上段相同或采用4-6个梭形。 摘辊的直径一般为80-95mm,上段长为300mm左右,下段为150-200mm。 摘辊转速为1000-1100r/min。
图12-2 纵卧辊 1.外侧摘辊前段 2.可调前轴承 3.摘辊中段 4. 摘辊 后段 5.内侧摘辊 6.中央第一升运器


图12-3 剥皮装置
1.下剥皮辊 2.上剥皮辊 3.除茎器 4.压送器 5.隔离杆
• 经过摘辊碾压后的茎秆,其上部多已被撕碎或折断,基部约有1m长左右 仍站立在田间。在机器的后方设有横置卧式甩刀式切碎刀,将残存的茎 秆切碎并抛撒于地面。有的机器上带有玉米脱粒器和粮箱等附件。在玉 米成熟度高而一致、籽粒含水量较小(20-22%)的情况下,可将剥皮 机构及第二升运器等拆下并换装脱粒器及粮箱,直接收获玉米籽粒。
二、立辊式玉米联合收获机
• 它一般为两行或三行牵引式(如国产4YL-2为两行,丰收-3为三行), 割秆后摘穗,并将茎秆放铺(或切碎)。
• 4YL-2玉米联合收获机由分禾器、拨禾链、圆盘式切割器、喂入链、摘穗 器、放铺台、果穗第一升运器、剥皮装置、果穗第二升运器、苞叶输送螺旋、 籽粒回收螺旋和挡禾板等组成(图12-4)。其工作过程:分禾器(图12 -5)将禾秆从根部扶正并引向拨禾链。拨禾链将禾秆推向圆盘式切割器。 当茎秆被割断后,在切割器和拨禾链的配合作用下送向喂入链。喂入链将茎 秆夹紧并送向摘穗辊的间隙中,将穗摘下。
6.果穗螺旋 7.链耙升运器
• 分禾器从根部将禾秆扶正并导向拨禾链(两组相对回转)。拨 禾链将禾秆引向摘板和拉茎辊的间隙中。每行有一对拉茎辊, 将禾秆强制向下方拉引。在拉茎辊的上方设有两块摘穗板。两 板之间的间隙(可调)较果穗直径为小,便于将果穗摘落。已 摘下的果穗被拨禾链带向果穗螺旋。果穗螺旋由收割台两侧将 果穗向中央集中,并经中部的伸缩扒指机构传给倾斜链耙。链 耙将果穗送入谷物联合收获机的脱粒装置脱出玉米粒。拉茎辊 下方设有清用装有玉米割台的谷物联合收获机收获玉米,在条 件适宜的情况下,籽粒损失率为0.5%,落地漏摘的果穗损失率 为2-4%,总损失率为2.5-4.5%,籽粒破碎率为7-16%。
• 目前国外的玉米联合收获机主要有两种机型,一种是俄罗斯生 产的KCKy-6型玉米联合收获机;一种是美国、德国等农机企 业生产的大马力联合收获机配用的玉米摘穗台。
第二节玉米联合收获机和玉米割台
玉米联合收获机有自走式、悬挂式和牵引式三种机型。一般有以下三种 一、纵卧辊式玉米联合收获机
图12-1 纵卧辊式玉米联合收获机 1.分禾器 2.拨禾链 3.摘穗辊 4.第一升运器 5.除茎器 6.剥皮机构 7.第二升运器 8.苞叶输送螺旋 9.籽粒回收螺旋 10.切碎刀
• 除刀,能及时将缠绕拉茎辊的青草切断,防止堵塞。
第三节 摘穗器
一、摘穗器的种类、构造和工作过程 现有机器上所用的摘穗器皆为辊式。按结
构,可分为纵卧式摘辊、立式摘辊、横卧式 摘辊和纵向摘穗板四种。
(一)纵卧式摘辊
它多用在站秆摘穗的机型上,由一对纵向斜置(与水平线成 35-400)的摘辊组成(图12-7)。两轴的轴线平行并具有 高度差,由于其前端高度相同,因而两辊长度不等,一般靠近 机器外侧的摘辊较长(为1100-1300mm)、靠近机器内侧的 摘辊较短(740-1000mm)。摘辊的结构前、中、后三段有 所不同:前段为带螺纹的锥体,主要起引导茎秆和有利于茎秆 进入摘辊间隙的作用;中段为带有螺纹凸棱的圆柱体,起摘穗 作用(长度为500-700mm),其表面的凸棱高10mm,螺距 为160-170mm,两对应摘辊的螺纹方向相反,并相互交错配 置。在有的机器上为了加强摘穗能力,在螺纹上相隔900设有 摘穗钩(或称摘穗爪),以便将穗柄揪断。摘穗辊的直径一般 为72-100mm,转速为600-820r/min。两摘辊之间的间隙 (以一辊的顶圆到另一辊根圆的距离计算)较茎秆直径为小, 约为茎秆直径的30-50%,移动摘辊前轴承可以调节间隙。 调节范围为4-12mm(从摘辊中部测量)。
二、机械化收获玉米的方法
(一)分段收获法:分段收获有两种不同的作业程序:
(1)用割晒机将玉米割倒、铺放,经几天晾晒后,待籽粒湿度降 到20-22%,用机械或人工摘穗和剥皮,然后运至场上用脱粒机脱 粒。
(2)用摘穗机在玉米生长状态下进行摘穗(称为站秆摘穗),然 后将果穗运到场上,用剥皮机进行剥皮而后脱粒,或将果穗直接脱 粒。茎秆用机器切碎或圆盘耙耙碎还田。
第十二章 玉米联合收获机械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玉米联合收获机和玉米割台 第三节 摘穗器 第四节 剥皮装置和茎杆粉碎装置
第一节 概 述
一、玉米收获的特点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约0.24亿hm2。 目前,我国已形成三大玉米生产区:北方玉米区,包括辽、吉、 黑、冀等省,播种面积占40%;黄淮海平原春夏玉米区,包括 鲁、豫、苏等省,播种面积占25%;西南丘陵玉米区,包括云、 黔等省,播种面积占15%。由于其种植范围很广,各地作物品 种和气候条件不同,以及农艺作业方法的差异,收获时的玉米 茎秆和籽粒水分差别较大。气候干燥地区,玉米茎秆和籽粒含 水量较小,果穗上的苞叶干软、膨松,果穗易于摘落和剥皮, 一般可将果穗直接脱粒。但在低温多雨地区,茎秆和籽粒含水 量较大(30%以上),果穗上的苞叶青湿,一般要求先摘掉果 穗并剥皮晾晒,直到水分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方可脱粒。在脱粒 时如水分过大,将造成籽粒大量破碎,难以保管,如不能及时 烘干,会霉烂变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