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知识—在艰辛探索中前进的真题汇编及答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4.表现 (1)各地到处出现打、砸、抢事件,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 (2)党政机关受到冲击。 (3)大批各级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____民__主__与__法__律_____ 受到践踏。 (4)国家主席_____刘__少__奇____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 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于1961年制定了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你知道八字方针的具体内容
吗( C ) A.巩固
充实
发展
提高
B.调整 补充 发展 提高
C.调整 巩固 充实 提高
D.巩固 发展 提高 调整
知识点2 “文化大革命”
5.口号是历史的缩影,从中可直观地看到历史的真实。“打倒一
切”“造反有理”“停产闹革命”这类口号出现在( C )
知识点3 建设成就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成就 ①工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建成一大批大中型项目。 ___武__汉__、__包__头_______两大钢铁基地,__大__庆____油田、__胜__利____油田和 大港油田建成。到___1_9_6_5___年,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 自给。工业布局有了明显改善,原有的沿海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广大 内地也新建了不同规模的现代工业。
18.(2017·山东菏泽)1956-1976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也出现严重失误。出现失误的原因是( A ) A.全党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 B.人民群众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C.各地频繁发生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 D.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包围、封锁
11.下列关于中共八大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①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③是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重要探索

语法知识—介词的真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语法知识—介词的真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Bill doesn't like playing football,but he often watches football matches (比赛)_____ TV. A.in B.on C.to D.with2.The boy read English________every morning ________the age of ten.A.on; in B.on; at C.in; at; D./; at3.Lily and Lucy _______ their mother. They have big eyes and yellow hair.A.like both B.both are like C.both like D.are both like 4.(2016●泰州市) --As a nurse, her work goes taking care of her patients.--Yes, she always thinks of others.A.beyond B.beside C.behind D.between5.Altho ugh he was ____________ my opinion, the old professor didn’t come up with his own. A.against B.on C.for D.in6.It’s necessary for Tony to do ____ thing ____ his classmates do.A.same, as B.same, like C.the same, to D.the same, as7.Thanks ______your family photos, they are very nice.A.to B.in C.for D.at8.There is an old bridge __________the river. Be careful (小心) when you ________________ it. A.over; across B.over; cross C.on; cross D.on; across9.-What are they talking ________?-I am not sure. Because they are talking ______English, I don't know English .A.to; with B.to; inC.with; about D.about; in10.We usually have our school trip _______ a morning of April.A.on B.at C.to D.in11.My teacher runs ______ the morning. But he doesn't run ______ Sunday morning.A.in;on B.on;in C.in;in D.on;on 12.—Why ______ you so busy these days?—Because they arrived ______ London ______ the morning of July1.A.are; in , in B.are; in , on C.do; on , in D.do; at , on 13.The accident took place ________ a cold February evening.A.on B.in C.at D.for14.Can you jiaozi English?A.say;with B.speak;in C.say;in D.tell;about15.(2017年山东德州)A woman stood ______ the window, watching the children playing games in the garden.A.past B.through C.across D.by16.It is not easy to cross the river ________ a ropeway.A.from B.with C.by D.on17.—What's the weather _______ in Spring?—Pardon?(什么,请再说一遍)—How is the weather________in Spring?A.like;/ B./;like C.be like;/ D./;be like 18.There________ a hamburger and bananas________there.A.is;in B.are;in C.is;/ D.are;/19.They got married_______ 1960. That means they have been married _______ 1960. A.at; since B.on; in C.in; since D.for; since 20.—It's wonderful, isn't it?— Yes, The large grassland, reaching out far away, looks very beautiful________the blue and clean sky.A.against B.above C.through D.past 21.—Where is Hubei?—It’s _______ the north of Hunan.A.in B.to C.on22.—Hi, Jane. What time do you get up __________ weekdays?—I usually get up __________ about s ix o’clock.A.in; at B.on; at C.at; at D.on; on23.He has a garden __________ a lot of flowers.A.has B.there is C.with24.Don’t leave the room _____ the light on .A.in B.on C.about D.with25.He often has lunch ______ about twelve o'clock.A.in B.at C.on D.with【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解析】句意:比尔不喜欢踢足球,但他经常在电视上看足球比赛。

八下历史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知识点

八下历史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知识点

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1956-1976)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探索中曲折前进1.良好开端——中共八大(1956 北京)分析主要矛盾,指出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探索中的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1958年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2)“大跃进”:盲目求快,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度工业:大炼钢铁农业:对农作物产量估计浮夸。

(3)人民公社化: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一大二公”3.三年经济困难:1959-196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脱离当时农村生产力水平,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害,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

再加上三年自然灾害等,广大人民生活状况不断下降,饥荒严重。

4、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失误的原因:①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②急于求成;③忽视客观经济规律;④缺乏经验。

5.国民经济的调整(1961-1965)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呈现出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的新面貌。

二、文化大革命(1966-1976)6.根本原因:“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具体原因:①领导人错误估计了形势,认为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②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所利用。

7.抗争和努力:老一辈革命家“二月抗争”;周恩来等同志坚持党和国家的日常工作。

8.最大冤案——国家主席刘少奇被污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到残酷迫害9.两大反革命集团:(1)1971年9·13事件,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2)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

10.结束标志:1976.10“四人帮”被粉碎。

11.危害:“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巨大的损失。

八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课时练《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课时练《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含答案解析)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八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课堂作业一、选择题1.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末的一幅宣传画:“中国好比巨龙,英国好比臭虫,巨龙一日千里,臭虫爬也爬不动”。

该图反映出()A.人民群众急于改变经济落后状况B.新中国的经济水平超越了英国C.英国经济在二战之后一蹶不振D.社会主义工业体系的完全建立2.组织全队职工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水保开钻,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

这里所说的人物被誉为A.解放军好战士B.铁人C.两弹元勋D.党的好干部3.2021年,根据焦裕禄女儿焦守云的口述回忆改编创作的电影《我的父亲焦裕禄》在全国公映。

语法知识—介词的真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语法知识—介词的真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What are they talking ________?-I am not sure. Because they are talking ______English, I don't know English .A.to; with B.to; inC.with; about D.about; in2.—What do you use the shelf ______?—I use it ______ books.A.to; to keep B.to; keepC.for; to keep D.for; keep3.The old man arrived _________ the village _______ a rainy night.A.at; on B.on; at C.in; at D.on; in4.—Do you know the girl ________ red skirts?—Yes, she is my sister.A.at B.on C.in D.to5.—What do you think of happiness, Zoe?—I think happiness is a way station too much and too little.A.among B.between C.opposite D.beyond6.The elephant is the only animal__________a trunk- a special long nose.A.For B.with C.to7.The bird’s singing came into my room ______ the windo w and woke me up in the early morning.A.down B.from C.through D.across8.---Would you like some coffee?--Yes, and please get me some milk. I prefer coffee _________ milk.A.on B.to C.for D.with9.—When is your birthday party?—It's________.A.at six,on May 24th B.on six,this SaturdayC.in six o'clock this afternoon D.on six,at May 24th10.It’s necessary for Tony to do ____ thing ____ his classmates do.A.same, as B.same, like C.the same, to D.the same, as11.______ Sunday morning my sister usually does her homework, and ______ the afternoon she usually plays tennis.A.On; on B.In; in C.On; in D.In; on12.It is reported that he won an award________Best Actor________his role in that film. A.as; in B.as; for C.for;for D.for; in 13.Thanks ______your family photos, they are very nice.A.to B.in C.for D.at14.—What is it _______ English ?—Sorry, I don’t know .A.in B.with C.from D.on 15.—How long have you lived in this town?—________2001.A.since B.in. C.for16.Jim and Tim are talking _______ the phone.A.at B.on C.with D.in17.He often has lunch ______ about twelve o'clock.A.in B.at C.on D.with18.The accident took place ________ a cold February evening.A.on B.in C.at D.for19.It is not easy to cross the river ________ a ropeway.A.from B.with C.by D.on20.This pair of jeans looks nice _____ Sandy, because she looks very nice _____ blue. A.on; in B.in; on C.for; on D.to; in21.---Do you prefer coffee _____milk in it?---Sometimes, but most of the time I ______drink black coffee.A.or, would rather B.with, prefer C.with, would rather D.to, prefer 22.It’s very kind ___________ you to lend me your reusable shopping bags.A.of B.for C.to D.with 23.After working her way around the world, Annie ended up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A.teach B.taughtC.teaching D.to teach24.The next Olympic Games will be held in Japan________ 27th July 2020.A.on B.in C.at D.of25.The Qingming Festival of this year falls _____ April 5th and thousands of cars poured into high-ways _____ the early morning of the holiday.A.on; in B.in; on C.on; on D.in; in【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解析】试题分析:句意:--她们在谈论什么?--我不确定。

第4课 在艰辛探索中曲折发展-教案

第4课 在艰辛探索中曲折发展-教案

第4课在艰辛探索中曲折发展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20年的历史发展,把握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经历挫折的同时,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及其主要表现,深刻理解只有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才能找到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从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了解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历程及其所取得的积极成果,认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意义及经验教训。

三、教学难点: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阶段取得的理论成就和经济成就。

分析正确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失误及其原因四、教学时间:2学时五、主要内容:第一节良好的开局一、提出建设中国自己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背景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都很落后的东方大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马列主义书本上没有现成的答案,我们没有现成的道路可选,历史向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了在实践中进行探索的新的课题。

经过一五计划的实践,我们积累了初步的建设经验,这就给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可能。

同时,在学习苏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苏联的经验不完全适合中国,特别是苏共二十大,暴露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

这就更加坚定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探索中国自己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决心,开始了探索中国自己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难历程。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一)提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结果。

现在,要建设社会主义了,怎样找到一条适合中国自己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呢?毛泽东指出:“……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在艰辛探索中前进教案

在艰辛探索中前进教案

在艰辛探索中前进教案《在艰辛探索中前进》嗨,小伙伴们!今天我想给你们讲一讲那些在艰辛探索中前进的故事。

你们有没有想过,就像我们在一个大迷宫里,周围都是雾蒙蒙的,但是我们还是要努力向前找到出口一样,人们在很多时候也是这样在探索着前行呢。

我先给你们讲讲探险家的故事吧。

我有一个特别崇拜的探险家叔叔,他叫李叔叔。

有一次,我去他家玩,他就给我讲起了他的探险经历。

他说他去了一个超级大的原始森林,那里面的树啊,就像一个个巨大的绿巨人,又高又粗。

他刚进去的时候,满心都是兴奋,就像我们得到了最心爱的玩具一样。

他想,这里面肯定有好多从来没被发现的奇妙东西。

可是呢,没走多久,困难就像一个个小怪兽冒了出来。

脚下的路根本就不是我们平时走的那种平坦大道,全是坑坑洼洼的,还有好多藤蔓,一不小心就会被绊倒。

而且啊,森林里的虫子多得不得了,嗡嗡嗡地在耳边叫,就像一群小恶魔在捣乱。

我就问李叔叔:“那你为啥不回去呀?”李叔叔笑着说:“傻孩子,如果一遇到困难就回去,那还能发现什么呢?”他继续往前走,有时候一整天都找不到干净的水源,渴得喉咙就像要着火了一样。

可他还是没有放弃。

他在森林里发现了一种特别奇怪的花,那花瓣就像彩色的小扇子一样,层层叠叠的。

他说这可能是一个新的物种呢。

他的这种探索就像是在黑暗里摸索着找宝藏,虽然很艰辛,但每一次新的发现就像是找到了一颗闪闪发光的宝石。

这让我想到了科学家们的探索。

我的邻居张爷爷就是一位老科学家。

有一次我看到他对着一堆仪器愁眉苦脸的。

我就跑过去问:“张爷爷,你怎么啦?”张爷爷说:“孩子啊,我在研究一种新的药物,想要治疗一种很难治的病。

可是这个过程就像爬山,越往上爬越难。

”我就很好奇:“那您怎么知道您能成功呢?”张爷爷说:“我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但是我得试试呀。

就像在大海里航行的船,如果因为害怕风暴就停在港口,那永远也到不了新的大陆。

”张爷爷做实验的时候,失败了一次又一次。

那些失败就像一个个大锤子,不停地敲打着他的信心。

八下历史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重要知识点儿

八下历史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重要知识点儿

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文化大革命1966—1976发展趋势的特点:在曲折中前进一.良好开端——中共八大时间:1956年内容:①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②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二.失误(实质:“左”倾错误)1.1958年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2.大跃进(表现: 工业上: 大炼钢铁; 农业上: 虚报产量、浮夸风)3.人民公社化运动(表现: 一大二公, 大锅饭)(规模大; 公有化程度高)三.失误的原因:①党和人民对我国国情分析不够;②对如何社会主义建设缺乏建设经验;③对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四.失误的教训:①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不能急于求成;②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③经济建设要立足于本国国情;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五.1959--1961 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原因:①失误(“左”倾错误);②自然灾害;③1959年,中苏关系恶化六.1961-1965经济调整时期: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七.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1.原因:毛泽东认为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3.动乱局面:①红卫兵;②批斗“走资派③上山下乡④毛主席语录4.最大冤案: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民主法制遭到破坏)7.启示: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加强民主法制建设;③反对个人崇拜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建设成就(1956-1966)1.成就熟读:①武汉、包头钢铁基地②大庆、胜利、大港油田,到1965年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的全部自给③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发展起来④兰新、兰青、包兰铁路,⑥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⑦国防尖端科技(1964原子弹,打破核垄断)2.英雄模范人物:大庆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战士--雷锋精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九.文化大革命时期建设成就(1966-1976)1.成就:①1967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②1970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③1973年,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袁隆平)2.人物:两弹元勋--邓稼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叙述错误的是()A.我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B.党的八大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良好的开端C.“文化大革命”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经历的严重曲折D.1958年,由于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严重失误,没有取得任何成就2.中共八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是因为这次大会①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②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③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④提出尽快把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任务A.②④B.①③C.①④D.②③3.作为当今世界航天大国,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先后突破了“六个难关”:即“上天关”“回收关”“一箭多星关”“地球同步关”“太阳同步关”“载人航天关”。

下列对中国突破“六个难关”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上天关”的突破,指的是“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B.突破“地球同步关”,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已经迈入先进国家行列C.“一箭多星关”的突破,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D.突破“载人航天关”,是2003年“神舟5号”宇宙飞船成功发射4.党的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全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因此,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①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②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③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④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下列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叙述错误的是A.1958年,由于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严重失误,没有取得任何成就B.我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C.党的八大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良好的开端D.“文化大革命”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经历的严重曲折6.流行标语往往带有时代的烙印。

下列标语流行于新中国过渡时期的是( )A.“抓革命”、“促生产”、“工业学大庆”B.“大跃进”、“放卫星”、“人民公社好”C.“大包干”、“试验田”、“联产承包好”D.“总路线”、“合作社”、“一化三改造”7.党的八大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党的八大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的重大贡献是()A.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指导地位B.提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C.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D.对当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8.下面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个内容的逻辑关系,推导正确的是A.总任务—→基本国情—→主要矛盾B.基本国情—→总任务—→主要矛盾C.主要矛盾—→基本国情—→总任务D.基本国情—→主要矛盾—→总任务9.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

为此,应该()A.否认主要矛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B.要求人们降低需要,以适应经济发展水平C.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以满足人民需要D.尽快发展农业,成为先进的农业国10.下列不是党的八大会议内容的是()A.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B.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C.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D.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1.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口号;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主张,主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A.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D.适应国际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12.对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对联中,反映了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是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B.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C.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D.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13.探索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需要经历复杂的考验。

1957—1976年,我党连续发生严重失误,主要表现为将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盲目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这两方面的失误相互影响,使探索过程出现了歧途和曲折,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这启示我们()①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不应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②生产力必须适应生产关系,不能只凭主观愿望和意志办事③对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的阶级斗争要作出科学、符合实际的分析,不能扩大化④始终不渝地坚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14.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1956—1976年间,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与之相符的有①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②农业初步满足了我国人民的基本生活要求③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推广领先世界④探月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5.我国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①经历了严重的曲折②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③积累起了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④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6.社会主义建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②这是崭新的历史课题,并没有现成的答案③要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④鉴戒苏联的经验教训,结合中国的实际,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7.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①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②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③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④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矛盾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8.中共八大指出,当前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两对矛盾的实质是()A.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B.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C.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D.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19.毛泽东曾说:“老百姓拥护共产党,是因为我们代表了民族与人民的要求。

但是,如果我们不能解决经济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建立新式工业,如果我们不能发展生产力,老百姓不一定拥护我们。

”下列对毛泽东的话解读正确的有()①发展先进工业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②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中国的工业体系尚未建立③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根本任务④新中国成立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已经不复存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0.党的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这一判断()①要求我们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②符合当时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③是我们必须始终遵循的理论④确立了当时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国民经济的恢复以及土地改革、社会改革等的胜利,使得中国共产党的威望进一步提高。

在这个大背景下,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下列关于中共八大说法正确的是()①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②决定将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进行到底③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④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党的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B.生产不断扩大与需求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23.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独创性的理论成果,如《论十大关系》、党的八大对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等;在经济、科技等领域获得了重大成果,如大庆油田、卫星上天等。

这些成就的取得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①提供了理论准备②提供了制度基础③奠定了物质基础④提供了组织保障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4.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

这次大会最重要的贡献是①正确分析了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②规定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③指出社会主义建成后社会主义社会已经不再有矛盾存在④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25.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我国在很短时期内就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下列各项属于这一时期成就的是()①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了先进的工业国②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③农业方面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④科技发展取得重要突破成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科技强国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详解】D:1958年,由于出现严重失误,社会主义建设遭受曲折,但也取得了一些成就,D错误但符合题意。

A: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中共八大对社会化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共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良好的开端,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文化大革命”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经历的严重曲折,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C解析:C【详解】①④: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在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明确了把我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任务,故①④正确。

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是在中共十三大上提出的,②说法错误。

③: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是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的,③排除。

故本题选C。

【点睛】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