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管系统PPT课件
合集下载
脉管系统-静脉、淋巴课件

预防和治疗
淋巴疾病如淋巴水肿 和淋巴管炎可通过物 理治疗和药物治疗进 行预防和治疗。
静脉和淋巴系统的疾病
1 静脉曲张和静脉血栓 2 淋巴水肿和淋巴管炎 3 防治措施和治疗方法
形成
淋巴水肿是淋巴液滞留引
合理锻炼、保持健康体重、
静脉曲张是静脉血管扩张
起的组织肿胀,淋巴管炎
药物治疗和手术干预等方
变形,血栓形成可能导致
是淋巴管感染导致的炎症。
法可用于防治这些疾病。
血液循环受阻。
临床诊疗技术
血管造影和超声检查
血管造影和穿刺和留置针
静脉穿刺和留置针用于输液、输 血和给药,是常见的临床操作技 术。
淋巴结活检和淋巴管造影
淋巴结活检和淋巴管造影是检测 和治疗淋巴系统疾病的重要技术。
脉管系统-静脉、淋巴ppt 课件
# 脉管系统-静脉、淋巴PPT课件
脉管系统是人体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静脉系统和淋巴系统。本课 件将带你了解脉管系统的概述、结构与功能、常见疾病和诊疗技术。
脉管系统概述
定义
脉管系统是由静脉和淋巴组 成的身体管道网络。
功能
脉管系统具有输送血液、养 分、氧气和废物排出的重要 功能。
关系
静脉系统和淋巴系统紧密相 连,相互协作,维持身体健 康。
静脉系统
1
构成和结构
2
静脉由血管壁、瓣膜和血液组成,具有
承受低压和流向心脏的特点。
3
预防和治疗
4
静脉疾病如曲张和血栓形成可通过锻炼、 压力调节等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定义和分类
静脉是将血液从组织器官输送回心脏的 血管,分为深静脉和浅静脉。
功能
总结
重要性和作用
脉管系统精品PPT课件

20
马心纵切(通过前、后腔静脉)21Fra bibliotek肺动脉干
22
1.1.3.3 左心房
心基的左后部。也分左心耳和左心房窦。 左心耳为盲囊,在主动脉干后方向左前方呈 锥状突出。心房内面平滑,心耳处有梳状肌, 凸凹不平。 左心房窦上有6~8个肺静脉的入口,常集为 三群。 左心房在腹侧以房室口通左心室。
23
左心房和左心室(人) 左心耳
16
马心纵切(通过前、后腔静脉)
17
右心房(人)
18
冠状窦
19
1.1.3.2 右心室
心的右前部,略呈曲面三角形,顶端向下,但 未达心尖。其入口为右房室口,其出口为肺 动脉干口。 右房室口:略呈卵圆形,内有纤维环。纤维环 上附着有三片三角形的瓣膜,称为右房室瓣 或三尖瓣。瓣膜的游离缘有腱索分别连于相 邻的两个乳头肌上。 肺动脉干口:呈圆形,内有纤维环。纤维环上 附着三个半月形的瓣膜,称肺动脉瓣。瓣膜 的游离缘凹,袋口朝向肺动脉干。 另外,连于心室壁与室间隔之间有心横肌。
24
1.1.3.3 左心室
左心房的腹侧、位于心的后部,呈圆锥状,顶端向下 形成心尖,基部有左房室口和主动脉口,分别与左心 房和主动脉相通。 左房室口:呈圆形或卵圆形,也由纤维环围绕而成。 在纤维环上附着有两片,强大的瓣膜,称为二尖瓣或 左房室瓣。瓣膜的游离缘有腱索分别连于相邻的乳头 肌上。 主动脉口:呈圆形,在心基中部,位于左心室前上部, 也具有较厚的三片半月形的瓣膜,称主动脉瓣,附在 主动脉口的纤维环上。 左心室也有心横肌。
12
左纵沟 前缘
心尖
牛心脏左侧面
冠状沟 副纵沟
后缘
13
右纵沟 后缘
心尖
心脏右侧面
冠状沟 前缘
马心纵切(通过前、后腔静脉)21Fra bibliotek肺动脉干
22
1.1.3.3 左心房
心基的左后部。也分左心耳和左心房窦。 左心耳为盲囊,在主动脉干后方向左前方呈 锥状突出。心房内面平滑,心耳处有梳状肌, 凸凹不平。 左心房窦上有6~8个肺静脉的入口,常集为 三群。 左心房在腹侧以房室口通左心室。
23
左心房和左心室(人) 左心耳
16
马心纵切(通过前、后腔静脉)
17
右心房(人)
18
冠状窦
19
1.1.3.2 右心室
心的右前部,略呈曲面三角形,顶端向下,但 未达心尖。其入口为右房室口,其出口为肺 动脉干口。 右房室口:略呈卵圆形,内有纤维环。纤维环 上附着有三片三角形的瓣膜,称为右房室瓣 或三尖瓣。瓣膜的游离缘有腱索分别连于相 邻的两个乳头肌上。 肺动脉干口:呈圆形,内有纤维环。纤维环上 附着三个半月形的瓣膜,称肺动脉瓣。瓣膜 的游离缘凹,袋口朝向肺动脉干。 另外,连于心室壁与室间隔之间有心横肌。
24
1.1.3.3 左心室
左心房的腹侧、位于心的后部,呈圆锥状,顶端向下 形成心尖,基部有左房室口和主动脉口,分别与左心 房和主动脉相通。 左房室口:呈圆形或卵圆形,也由纤维环围绕而成。 在纤维环上附着有两片,强大的瓣膜,称为二尖瓣或 左房室瓣。瓣膜的游离缘有腱索分别连于相邻的乳头 肌上。 主动脉口:呈圆形,在心基中部,位于左心室前上部, 也具有较厚的三片半月形的瓣膜,称主动脉瓣,附在 主动脉口的纤维环上。 左心室也有心横肌。
12
左纵沟 前缘
心尖
牛心脏左侧面
冠状沟 副纵沟
后缘
13
右纵沟 后缘
心尖
心脏右侧面
冠状沟 前缘
解剖学脉管系统课件

调节功能:淋巴系统参与调节体内 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运输功能:淋巴系统负责运输淋巴 液,将组织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和代 谢废物运输到血液中
屏障功能:淋巴系统可以阻挡病原 瘤:淋巴细胞异常增生导致的恶性肿瘤 淋巴结炎:淋巴结的炎症,可由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 淋巴水肿:淋巴液回流受阻导致的水肿 淋巴管畸形:淋巴管发育异常导致的疾病,如淋巴管瘤、淋巴管囊肿等
冠状动脉的解剖 结构与心脏的生 理功能密切相关, 如心肌缺血、心 肌梗死等疾病
冠状动脉的功能和作用
向心肌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
维持心肌的正常生理功能
调节心肌的收缩和舒张
参与心肌的代谢和修复过程
冠状动脉系统的疾病和病变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内膜增厚, 管腔狭窄,血流受阻
冠状动脉血栓形成:血栓阻塞冠状动脉, 导致心肌缺血、缺氧
解剖学脉管系统课件
汇报人:小无名
单击输入目录标题 脉管系统的概述 主动脉系统 冠状动脉系统 静脉系统 淋巴系统
添加章节标题
脉管系统的概述
脉管系统的定义和组成
脉管系统是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的总称 心血管系统包括心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淋巴系统包括淋巴管、淋巴结和淋巴组织 脉管系统负责运输血液和淋巴液,维持生命活动
脉管系统的临床应用
脉管系统的检查方法
超声检查:通过超声波检查血管和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血管造影:通过注射造影剂,观察血管的形态和血流情况 心电图检查:通过记录心脏的电活动,了解心脏的功能和病变情况 核磁共振检查:通过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血管和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脉管系统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 术治疗、介入治疗等
脉管系统动脉ppt课件

1
1)左髂总动脉
2)右髂总动脉
2 3 4
8
颈总动脉主动脉弓或者头臂干发出 ——是头颈部的主要动脉干。 (一)颈总动脉 行程: 左侧起自主动脉弓, 右侧起自头臂干。 均经胸锁关节后方上行, 至甲状软骨上缘高度分为 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 特点: 上段位置表浅,在活体上 可触摸其搏动。 可在胸锁乳突肌前缘、环 状软骨弓侧方压迫止血。
颞浅动脉
面 动 脉
13
上颌动脉: 向前内走行至翼腭窝。 沿途分支至外耳道、鼓室、 牙及牙龈、鼻腔、腭、咀嚼肌、 硬脑膜等处。 其中分布于硬脑膜者称为 脑膜中动脉,其前支经过翼点 内面,颞部骨折时易受损伤。 2、颈内动脉 分布于视器和脑 详见《中枢神经系统》
上颌动脉
14
(二) 锁骨下动脉 左侧起于主动脉弓,右侧起自头臂干。 胸锁关节后方→颈根部→斜角肌间隙→腋窝 主要分支有: ① 椎动脉 穿经1~6颈椎横突孔 →枕骨大孔→颅腔 ② 胸廓内动脉 终支为腹壁上动脉 ③ 甲状颈干 甲状腺下动脉 颈横动脉 肩胛上动脉
39
+ 1. 不属颈外动脉分支的是( ) + + + + +
A.面动脉 B.甲状腺上动脉 C.上颌动脉 √ D.甲状颈干 E.颞浅动脉
40
+ 2. 主动脉弓自右向左发出的第三个分支是( ) + + + + +
A.头臂干 B.腹腔干 √ C.右锁骨下动脉 D.左颈总动脉 E.左锁骨下动脉
41
+ 3. 椎动脉发自于( ) + + + + +
22
(四)腹主动脉 膈肌的主动脉裂孔 (T12)→L4高度, 分为左、右髂总动脉。 1. 壁支 腰动脉(4对) 膈下动脉(1对) 骶正中动脉 (1条) 分布于腹后壁、脊 髓、膈下面、肾上腺 和盆腔后壁等处。
脉管系统PPT课件

第七章 脉管系统
第一节心血管系统
概述、心脏
LOGO
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
一、 概述
(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1.心 2.动脉 3.毛细血管 4.静脉
(二)血液循环
1.体循环(大循环) (左心室→右心房) 2.肺循环(小循环) (右心室→左心房)
2
h
一、 概述
(三)血管吻合
1.动脉间吻合 脑底动脉、掌浅弓、掌深弓 2.静脉间吻合 丰富,形成网 3.动静脉吻合 指尖、趾端、鼻、唇、外耳皮肤、 生殖器勃起组织 4.侧支吻合 发自主干不同高度的侧副管彼此吻合。
冠状窦口、冠状窦瓣、卵圆窝
7
h
二、 心
(二)心腔
2.右心室 室上嵴 (1)窦部 :三尖瓣环
三尖瓣(右房室瓣):前尖、后尖、隔侧尖腱索 乳头肌:前乳头肌;后乳头肌;隔侧乳头肌肉柱、
隔缘肉柱(节制索 ) 三尖瓣复合体:三尖瓣环、瓣尖、腱索、乳头肌
8
h
二、 心
(二)心腔
3.左心房 (1)左心耳(前) (2)左心房窦(后):左房室口 4条肺静脉
9
h
(二)心腔
二、 心
4.左心室 以二尖瓣前尖为界 (1)窦部:
左房室口; 二尖瓣环; 二尖瓣(左房室瓣):前尖、后尖; 乳头肌:前乳头肌、后乳头肌 二尖瓣复合体:二尖瓣环、瓣尖、腱索、乳头肌
10
h
(二)心腔
二、 心
(2)主动脉前庭 ①主动脉口 ②主动脉瓣:右半月瓣、左半月瓣、后半月瓣 ③主动脉窦:右窦、左窦、后窦
5
h
二、 心
2.位置 心位于胸腔中纵隔内,1/3在中线右侧,2/3在中线左侧 3.毗邻 前:胸骨、第2~6肋软骨
后:第5~8胸椎 两侧:胸膜腔、肺 上:大血管 下:膈
第一节心血管系统
概述、心脏
LOGO
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
一、 概述
(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1.心 2.动脉 3.毛细血管 4.静脉
(二)血液循环
1.体循环(大循环) (左心室→右心房) 2.肺循环(小循环) (右心室→左心房)
2
h
一、 概述
(三)血管吻合
1.动脉间吻合 脑底动脉、掌浅弓、掌深弓 2.静脉间吻合 丰富,形成网 3.动静脉吻合 指尖、趾端、鼻、唇、外耳皮肤、 生殖器勃起组织 4.侧支吻合 发自主干不同高度的侧副管彼此吻合。
冠状窦口、冠状窦瓣、卵圆窝
7
h
二、 心
(二)心腔
2.右心室 室上嵴 (1)窦部 :三尖瓣环
三尖瓣(右房室瓣):前尖、后尖、隔侧尖腱索 乳头肌:前乳头肌;后乳头肌;隔侧乳头肌肉柱、
隔缘肉柱(节制索 ) 三尖瓣复合体:三尖瓣环、瓣尖、腱索、乳头肌
8
h
二、 心
(二)心腔
3.左心房 (1)左心耳(前) (2)左心房窦(后):左房室口 4条肺静脉
9
h
(二)心腔
二、 心
4.左心室 以二尖瓣前尖为界 (1)窦部:
左房室口; 二尖瓣环; 二尖瓣(左房室瓣):前尖、后尖; 乳头肌:前乳头肌、后乳头肌 二尖瓣复合体:二尖瓣环、瓣尖、腱索、乳头肌
10
h
(二)心腔
二、 心
(2)主动脉前庭 ①主动脉口 ②主动脉瓣:右半月瓣、左半月瓣、后半月瓣 ③主动脉窦:右窦、左窦、后窦
5
h
二、 心
2.位置 心位于胸腔中纵隔内,1/3在中线右侧,2/3在中线左侧 3.毗邻 前:胸骨、第2~6肋软骨
后:第5~8胸椎 两侧:胸膜腔、肺 上:大血管 下:膈
脉管系统ppt课件

左心房
入口:肺静脉口 (4个) 出口:左房室口
左心房
• 左心耳 • 肺静脉口
(入口,4个)
• 梳状肌 • 左房室口
(出口)
左心房
左心室
入口:左房室口 出口:主动脉口
二尖瓣 主动脉瓣
左心室
流入道:
左房室口(入口 ) 二尖瓣 腱索 乳头肌
*心室出、入口,附着瓣膜及其功用
右心室:入口:右房室口, 三尖瓣 (防止血液从右心室倒流回右心房) 出口:肺动脉口 , 肺动脉瓣 (防止血液从肺动脉倒流回右心室)
第一节 概 述
脉管系统的组成:
心血管系统
淋巴系统
心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淋巴管道 淋Βιβλιοθήκη 器官 淋巴组织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的构成示意图
动脉
心
静脉
毛细血管 组织液 细胞 各级淋巴管
小循环(肺循环) 起止:右心室→肺动脉干→
左右肺动脉→肺→肺 泡壁毛细血管→ 肺 静脉→左心房 特点:路程短,阻力小,压 力低,由右心博出。 作用: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左心室:入口:左房室口, 二尖瓣 (防止血液从左心室倒流回左心房) 出口:主动脉口 , 主动脉瓣 (防止血液从主动脉倒流回右心室)
肺动脉瓣 主动脉瓣 二尖瓣 三尖瓣
心室舒张与瓣膜开闭
心室收缩与瓣膜开闭
三、心壁结构与传导系统 (一)心壁的结构 心内膜 心肌层(房室肌不相连;左心室肌最厚) 心外膜(浆膜心包脏层)
大循环(体循环) 起止:左心室→主动脉→
中、小动脉→ 全身毛细血管→ 中小静脉→ 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特点:路程长,阻力大, 压力高。 作用:完成细胞内气体和物质 交换。
第二节 心
一、心的位置和外形 位置 位于中纵隔内, 2/3位于正中线的左侧, 1/3位于正中线的右侧。
1.脉管系统ppt课件

体循环 (大循环)
肺循环 (小循环)
;.
11
➢ 体循环(大循环) ;.
左心室
主A及各级分支
全身毛细血管网 静脉的各级属支
营养物质,O2 组织细胞
代谢废物,CO2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12
➢ 肺循环(小循环) ;.
右心室
肺动脉及各级分支 肺泡毛细血管网 肺静脉的各级属支
CO2
肺泡 O2
肺静脉
左心房 13
动脉血静脉血10血液在心血管系统内沿一定方向周体循环肺循环大循环小循环11体循环大循环左心室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全身毛细血管网主a及各级分支静脉的各级属支组织细胞代谢废物co右心室左心房肺静脉的各级属支肺泡毛细血管网肺动脉及各级分支肺泡co肺静脉13?体循环的特点
;.
1
第七章 脉管系统 第一节 概述
临沂科技普通中等专业学校
• 体循环的特点:
• 1、流程长、流经范围广
• 2、 以动脉血滋养全身组织和细胞,并将全身组织和细胞的代谢产物运输回 心。
•
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 肺循环的特点: • 1、流程短,只经过肺 • 2、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
14
大、小循;环.同时进行
15
思考:
某同学因不讲究卫生引起下肢皮肤发炎,医生建议使用抗生素, 在手背输液,那么,你能分析手背静脉中的抗生素是如何到达下 肢皮肤发炎处的吗?
;.
16
心 动脉
静脉
;.
8
毛细血管
几个常用术语
• 1、心室:动脉导引血液离开心脏的位置。 • 2、心房:静脉导引血液进入心脏的位置。 • 3、动脉血:含氧丰富,含二氧化碳少的血
液,其颜色鲜红。 • 4、静脉血:含二氧化碳丰富,含氧少的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脉圆锥。
14
(三)左心房:分为左 心耳和左心房窦
是心外手术的常
用入路,有四个
肺静脉入口
(四)左心室:以二尖 瓣前尖为界,分为左 后方的流入道和右前 方的流出道。
1、流入道(窦
部):左房室口、
二尖瓣复合体:
二尖瓣、纤维环
、乳头肌、腱索。
2、流出道(主
动脉前庭):主
动脉口、主动脉
瓣。
15
心 脏 收 缩 血 流 的 方 向
16
三、心的构造
(一)心纤维骨骼位 于房室口、肺动脉 口和主动脉口的周 围,由致密结缔组 织构成。 1.右纤维三角 2.左纤维三角
(二)心壁(心内膜 、肌层、心外膜) (三)心间隔: 1.房间隔两侧是心内
膜,间夹少量心肌 2.室间隔分肌部和膜
部。
17
18
19
四、心传导系
(一)窦房结 (结间束)
右心耳 与肺A间
后室间支 左室后支 右半心 左心室后壁 室间隔后1/3 部分传导系
26
27
28
冠状动脉的分布类型
65.7%
28.7%
5.6%
29
(二)静脉 冠状窦: 心大、中、 小静脉。
30
•
31
•
32
六、心包
包裹着心脏及出入 心脏大血管根部的 锥体形纤维浆膜囊。 (一)纤维心包 (二)浆膜心包 心包腔,心包斜窦, 心包横窦
(二)房室结 (三)房室束 (四)左右束支 (五)Purkinje fib
20
21
五 心的血管
vessels of the heart
左冠状动脉
left coronary artery
右冠状动脉
right coronary artery
22
23
24
分支
Vieussens环
左冠状动脉 右冠状动脉
脉管系统
脉管系统是一个封闭的管道系统,分 布于人体各部,由心血管系和淋巴系 两部分组成,其中有血液和淋巴流 动.淋巴系统包括淋巴管道、淋巴器 官和淋巴组织。心血管系统由心、动 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组成。主要功能 是: 1、物质运输。 2、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3、防御。 4、内分泌等。
1
心血管系统概述
7
三、血液循环
血液由心脏博出 → 动脉 → 毛细血 管 → 静脉 → 心脏。
(一)体循环:左心室→动脉→毛 细血管→静脉→心脏(右心房)。
特点:途径长,将营养物质和 氧气输送至全身各处,并把代 谢产物运送回心脏。
(二)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 肺泡壁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 房。
特点:途径短,将静脉血转变 为含氧多的动脉血。
一、心血管系的组成 心血管系是一封闭地、连续地管道系统,
由心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组成。其 中心脏是心血管系统的动力中心,毛细血 管是物质交换的场所。
2
(一)心脏:血 液循环的动力中 心。四个心腔, 内有单向开放的 瓣膜,保证血液 在其中进行单向 性流动。
3
(二)动脉:由心室 发出、导血离心的血 管道。
1、管径逐渐变细,分 大、中、小动脉。
2、富含弹力纤维 和平滑肌,横断面 呈圆形
3、结构与功能相适 应
4
(((三)静脉:将毛细血 管的血导流回心的血管。 1、行程中不断接受属 支,逐级回合,径渐 变粗。 2、与伴行动脉相比, 壁薄、弹力小、断面 大、 且不规则。 3、血流慢,血容量大。
5
(四)毛细血管:连接于 动、静脉之间的微细血
管. 1、径细、壁薄,仅有一
层内皮细胞。 2、互连成网。 3、血流缓慢,是物质交
换的场所。
6
二.血管吻合及侧支循环 1、动脉间吻合 :动脉弓、
动脉网等 2、静脉间吻合:静脉丛 3、动静脉间吻合 :如指尖、
趾端、唇、鼻等 4、侧支吻合:侧支循环 另外: 终动脉:少数器官的动脉
与相邻动脉之间无吻 合。如视网膜中央动 脉。 功能性终动脉:如脑、肾 和脾内的动脉。
前室间支
心尖切迹
吻合
后室间支
①左室前支 ②右室前支 ③室间隔前支
旋支
①左缘支 ②窦房结支 ③房室结支
左室后支
动脉圆锥支 右缘支 窦房结支 房室结支 心房支 心室支 25
左冠状动脉
起点 主A左窦
行程 分支 分布
左心耳 与肺A间
前室间支 旋支
左半心 右心室前壁 室间隔前2/3 部分传导系
右冠状动脉
主A右窦
前下方。
前
2、心底,朝向右
面 观
后上方。
3、两面: 前面、 膈面。
4、三缘: 左缘、 右缘、 下缘。
11
5、四条沟: 前室间沟 后室间沟 冠状沟 后房间沟
房室交点 心尖切迹
12
二、心腔
心被心间隔分为左、右两 半心,左右半心各分为 左、右心房和左、右心 室4个腔。
右心室是最前方的心腔, 右心房是最靠右侧的心 腔,左心房是最后方的 心腔,左心室是最左侧 的心腔。
37
二、体循的动脉
主动脉aorta 以胸骨角为界: 1.升主动脉 2.主动脉弓(发出三支) 3.降主动脉
降主动脉以 膈肌主动 脉裂孔为界分为胸主 动脉和腹主动脉。
4.髂总动脉(分内、外两支)
38
39
(一)升主动脉 分支有左冠状动脉和 右冠状动脉的开口。 (二)主动脉弓 前邻胸骨,后邻气管 和食管。从右向左分为:
(一)右心房:
以界沟、界嵴为界:
1、固有心房
2、腔静脉窦:上
腔静脉口,下腔静
脉口,冠状窦瓣口。
房间隔后下方有卵
圆窝,是房缺的好
发部位。
13
(二)右心室:
右心室腔被一弓形肌性隆 起即室上嵴分成两部 分:
1、流入道(又称固有心 腔):肉柱、右房室 口,三尖瓣,乳头肌
,腱索,隔缘肉柱、三尖 瓣复合体。
2、流出道(漏斗4
脉管
1、动脉(离心)、静脉(向心) 2、动脉血(高氧)、静脉血(低氧) 3、体循环、肺循环
35
动脉 artery
将心脏的血 液输送到毛 细血管的管 道。
肺循环 体循环
36
• 器官外动脉分布的规律: • 1、对称性; • 2、以主干分布; • 3、A、V伴行; • 4、隐蔽行走; • 5、垂直到达。
1、 头臂干(分右颈总、锁骨下) 2、左颈总动脉 3、左锁骨下动脉。
40
41
1、颈总动脉
颈总动脉在甲状软骨 上缘平面分为颈内动 脉和颈外动脉。 颈动脉鞘(内容) 颈动脉小球 颈动脉窦。
8
体循环
肺循9 环
心
一、心的位置和外形 (一)位置:心是一个中
空的肌性纤维器官,形似 倒置的、前后稍扁的圆锥 体,斜位于胸腔中纵隔内。 心约1/3居正中线右侧, 2/3位于正中线的右侧。后 邻后纵隔,前邻左肺、胸 骨体下部左侧半及4、5肋 软骨,上连大血管,下邻 膈。
10
(二)外形:
1、心尖,朝向左
14
(三)左心房:分为左 心耳和左心房窦
是心外手术的常
用入路,有四个
肺静脉入口
(四)左心室:以二尖 瓣前尖为界,分为左 后方的流入道和右前 方的流出道。
1、流入道(窦
部):左房室口、
二尖瓣复合体:
二尖瓣、纤维环
、乳头肌、腱索。
2、流出道(主
动脉前庭):主
动脉口、主动脉
瓣。
15
心 脏 收 缩 血 流 的 方 向
16
三、心的构造
(一)心纤维骨骼位 于房室口、肺动脉 口和主动脉口的周 围,由致密结缔组 织构成。 1.右纤维三角 2.左纤维三角
(二)心壁(心内膜 、肌层、心外膜) (三)心间隔: 1.房间隔两侧是心内
膜,间夹少量心肌 2.室间隔分肌部和膜
部。
17
18
19
四、心传导系
(一)窦房结 (结间束)
右心耳 与肺A间
后室间支 左室后支 右半心 左心室后壁 室间隔后1/3 部分传导系
26
27
28
冠状动脉的分布类型
65.7%
28.7%
5.6%
29
(二)静脉 冠状窦: 心大、中、 小静脉。
30
•
31
•
32
六、心包
包裹着心脏及出入 心脏大血管根部的 锥体形纤维浆膜囊。 (一)纤维心包 (二)浆膜心包 心包腔,心包斜窦, 心包横窦
(二)房室结 (三)房室束 (四)左右束支 (五)Purkinje fib
20
21
五 心的血管
vessels of the heart
左冠状动脉
left coronary artery
右冠状动脉
right coronary artery
22
23
24
分支
Vieussens环
左冠状动脉 右冠状动脉
脉管系统
脉管系统是一个封闭的管道系统,分 布于人体各部,由心血管系和淋巴系 两部分组成,其中有血液和淋巴流 动.淋巴系统包括淋巴管道、淋巴器 官和淋巴组织。心血管系统由心、动 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组成。主要功能 是: 1、物质运输。 2、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3、防御。 4、内分泌等。
1
心血管系统概述
7
三、血液循环
血液由心脏博出 → 动脉 → 毛细血 管 → 静脉 → 心脏。
(一)体循环:左心室→动脉→毛 细血管→静脉→心脏(右心房)。
特点:途径长,将营养物质和 氧气输送至全身各处,并把代 谢产物运送回心脏。
(二)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 肺泡壁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 房。
特点:途径短,将静脉血转变 为含氧多的动脉血。
一、心血管系的组成 心血管系是一封闭地、连续地管道系统,
由心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组成。其 中心脏是心血管系统的动力中心,毛细血 管是物质交换的场所。
2
(一)心脏:血 液循环的动力中 心。四个心腔, 内有单向开放的 瓣膜,保证血液 在其中进行单向 性流动。
3
(二)动脉:由心室 发出、导血离心的血 管道。
1、管径逐渐变细,分 大、中、小动脉。
2、富含弹力纤维 和平滑肌,横断面 呈圆形
3、结构与功能相适 应
4
(((三)静脉:将毛细血 管的血导流回心的血管。 1、行程中不断接受属 支,逐级回合,径渐 变粗。 2、与伴行动脉相比, 壁薄、弹力小、断面 大、 且不规则。 3、血流慢,血容量大。
5
(四)毛细血管:连接于 动、静脉之间的微细血
管. 1、径细、壁薄,仅有一
层内皮细胞。 2、互连成网。 3、血流缓慢,是物质交
换的场所。
6
二.血管吻合及侧支循环 1、动脉间吻合 :动脉弓、
动脉网等 2、静脉间吻合:静脉丛 3、动静脉间吻合 :如指尖、
趾端、唇、鼻等 4、侧支吻合:侧支循环 另外: 终动脉:少数器官的动脉
与相邻动脉之间无吻 合。如视网膜中央动 脉。 功能性终动脉:如脑、肾 和脾内的动脉。
前室间支
心尖切迹
吻合
后室间支
①左室前支 ②右室前支 ③室间隔前支
旋支
①左缘支 ②窦房结支 ③房室结支
左室后支
动脉圆锥支 右缘支 窦房结支 房室结支 心房支 心室支 25
左冠状动脉
起点 主A左窦
行程 分支 分布
左心耳 与肺A间
前室间支 旋支
左半心 右心室前壁 室间隔前2/3 部分传导系
右冠状动脉
主A右窦
前下方。
前
2、心底,朝向右
面 观
后上方。
3、两面: 前面、 膈面。
4、三缘: 左缘、 右缘、 下缘。
11
5、四条沟: 前室间沟 后室间沟 冠状沟 后房间沟
房室交点 心尖切迹
12
二、心腔
心被心间隔分为左、右两 半心,左右半心各分为 左、右心房和左、右心 室4个腔。
右心室是最前方的心腔, 右心房是最靠右侧的心 腔,左心房是最后方的 心腔,左心室是最左侧 的心腔。
37
二、体循的动脉
主动脉aorta 以胸骨角为界: 1.升主动脉 2.主动脉弓(发出三支) 3.降主动脉
降主动脉以 膈肌主动 脉裂孔为界分为胸主 动脉和腹主动脉。
4.髂总动脉(分内、外两支)
38
39
(一)升主动脉 分支有左冠状动脉和 右冠状动脉的开口。 (二)主动脉弓 前邻胸骨,后邻气管 和食管。从右向左分为:
(一)右心房:
以界沟、界嵴为界:
1、固有心房
2、腔静脉窦:上
腔静脉口,下腔静
脉口,冠状窦瓣口。
房间隔后下方有卵
圆窝,是房缺的好
发部位。
13
(二)右心室:
右心室腔被一弓形肌性隆 起即室上嵴分成两部 分:
1、流入道(又称固有心 腔):肉柱、右房室 口,三尖瓣,乳头肌
,腱索,隔缘肉柱、三尖 瓣复合体。
2、流出道(漏斗4
脉管
1、动脉(离心)、静脉(向心) 2、动脉血(高氧)、静脉血(低氧) 3、体循环、肺循环
35
动脉 artery
将心脏的血 液输送到毛 细血管的管 道。
肺循环 体循环
36
• 器官外动脉分布的规律: • 1、对称性; • 2、以主干分布; • 3、A、V伴行; • 4、隐蔽行走; • 5、垂直到达。
1、 头臂干(分右颈总、锁骨下) 2、左颈总动脉 3、左锁骨下动脉。
40
41
1、颈总动脉
颈总动脉在甲状软骨 上缘平面分为颈内动 脉和颈外动脉。 颈动脉鞘(内容) 颈动脉小球 颈动脉窦。
8
体循环
肺循9 环
心
一、心的位置和外形 (一)位置:心是一个中
空的肌性纤维器官,形似 倒置的、前后稍扁的圆锥 体,斜位于胸腔中纵隔内。 心约1/3居正中线右侧, 2/3位于正中线的右侧。后 邻后纵隔,前邻左肺、胸 骨体下部左侧半及4、5肋 软骨,上连大血管,下邻 膈。
10
(二)外形:
1、心尖,朝向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