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菌化脓性脑膜炎患儿20例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合集下载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并发脑梗死10例临床分析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并发脑梗死10例临床分析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并发脑梗死10例临床分析
李丽萍;贾德军;盖红卫
【期刊名称】《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04(006)001
【摘要】1995年2月以来,我院共收治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化脑)患儿96例,对其中重症、疑有并发症45例患儿行头颅CT扫描,发现其中有10例患儿并发脑梗死,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82)
【作者】李丽萍;贾德军;盖红卫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医院,临河,015000;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医院,临河,015000;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医院,临河,01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2.3
【相关文献】
1.小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治疗与并发症分析 [J], 聂爱顺
2.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并发惊厥的危险因素 [J], 杨志国;张妮;杨保旺;李兴川;王静;王海东
3.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并发硬膜下积液58例临床分析 [J], 王爱芬
4.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并发硬膜下积液21例临床分析 [J], 冯永庆
5.穿刺引流治疗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并发难治性硬膜下积液8例临床分析 [J], 吕祖芳;张立明;段全纪;张爱梅;岳圣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生儿李斯特菌病例分析[1]

新生儿李斯特菌病例分析[1]

1990 , 143 : 638 - 6411
(收稿 : 2005 - 08 - 22)
新生儿李斯特菌病例分析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儿科 (100730) 沈 菁 王丹华
感染性疾病 , 尤其是细菌感染仍然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 的主要原因 。国内新生儿败血症和脑膜炎的病原菌与国外报 道的并不一致 。如 70 年代以来 , B 族溶血性链球菌成为美国 新生儿败血症及脑膜炎最常见的病原菌 , 而国内同期仍然是 以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为主 。随着国人生活方式的西化 , 一 些疾病的发病情况也有了改变 。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也有 了变化 。80 年代以来 , GBS 感染在国内发病逐渐增多 , 但单 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感染鲜有报道 。本院 NICU 连续收治了 2 例母婴传播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病 , 特报告如下 。
·86 ·
并不是一个常见致病菌 , 但在高危人群 , 可以引起严重甚至 致命的感染 。高危人群包括孕妇 、胎儿和新生儿 、老人以及 由于各种原因使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 。在美国是新生儿 脑膜炎 3 大病原之一 , 也占 50 岁以上细菌脑膜炎病原的第二 位 (肺炎链球菌占第一) , 占淋巴瘤 、器官移植 、激素治疗 等患者合并细菌性脑膜炎的第一位 。其他一些高危因素包括 恶性病 、慢性肝肾疾病 、糖尿病 、结缔组织病 、铁超负荷 、 胃酸减少等等 。
15821 4 Slavis SA , et al , The effects of testicular trauma on fertility in the lewis rat
and comparisons to isoimmunized recipients of syngeneic sperm J Urol ,

新生儿败血症并发化脓性脑膜炎发生率及其病原菌特点和临床特征

新生儿败血症并发化脓性脑膜炎发生率及其病原菌特点和临床特征

新生儿败血症并发化脓性脑膜炎发生率及其病原菌特点和临床特征【摘要】目的:本文分析新生儿败血症并发化脓性脑膜炎发生率、病原菌特点、临床特征。

方法:本文选择我院在2015-2017年接收的10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为实验对象,通过临床资料统计、发化脓性脑膜炎诊断、病原菌特点分析方式,总结了新生儿败血症并发化脓性脑膜炎发生率、病原菌特点、临床特征。

结果:本次实验对象中有20例患儿为新生儿败血症并发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新生儿败血症并发化脓性脑膜炎发生率为20%;本次实验患儿中共检查出了30株病原菌,病原菌菌种主要有肺炎链球菌、B族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糖菌、大肠埃希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革兰阳性菌检出率要高于革兰阴性菌;新生儿败血症并发化脓性脑膜炎临床特征包括发热、神经系统功能出现障碍、呼吸困难、黄疸等。

结论:新生儿败血症患儿有一定的概率会患上新生儿败血症并发化脓性脑膜炎,为此,主治医师需要对患者的及时诊断和治疗。

【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并发化脓性脑膜炎;发生率;病原菌特点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的常见疾病之一,在患病后由于新生儿的脑膜屏障功能尚不健全,有一定的概率感染新生儿败血症并发化脓性脑膜炎,如果患儿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能会对其脑部功能造成持续影响和脑损伤。

为此,本文选择我院在2015-2017年接收的10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为实验对象,分析新生儿败血症并发化脓性脑膜炎发生率、病原菌特点、临床特征。

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选择我院在2015-2017年接收的10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为实验对象,其中,男性患儿有60例,女性患儿有40例,患者出生时间均在2.1-22.4天之间,患儿的体重在1.59-2.56KG之间,患儿患病周期在0.98-5.78天之间。

本次实验选择的实验患儿排除了过敏患儿。

1.2实验方法本次实验应用的实验方法有临床资料统计、发化脓性脑膜炎诊断、病原菌特点分析,具体如下。

1.2.1发化脓性脑膜炎诊断在进行发化脓性脑膜炎诊断时,医护人员需要先用酒精棉签对患儿需要接受抽血的皮肤进行消毒处理,随后抽取2ml的静脉血,并在20分钟内将患儿的血液样本运送到检验科室,以此来判断患儿是否患有新生儿败血症。

化脓性脑膜炎病例分析

化脓性脑膜炎病例分析

化脓性脑膜炎病例分析(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化脓性脑膜炎病例分析病例摘要:男性,4个月,反复发热伴呕吐13天患儿于13天前无明显原因发热达39℃,伴轻咳,曾呕吐数次,吐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无惊厥,曾验血WBC14×109/L,中性81%,住院按“上感”治疗好转出院,但于2天前又发热达39℃以上,伴哭闹,易激惹,呕吐2次,以“发热呕吐”待查收入院。

病后患儿精神尚可,近2天来精神萎靡,二便正常,吃奶稍差。

既往体健,第1胎第1产,足月自然分娩,生后母乳喂养。

查体:℃,P140次/分,R44次/分,Bp 80/65mmHg,体重,身长66cm,头围,神清,精神差,易激惹,前囟,张力稍高,眼神欠灵活,巩膜无黄染,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颈项稍有抵抗,心率140次/分,律齐,肺及腹部无异常,克氏征(+),巴氏征(-) 化验:血Hb:112g/L, WBC:×109/L,分叶77%,淋巴20%,单核3%,pelt:150×109/L,大便常规(-),腰穿:滴速62滴/分,血性微混浊,常规:细胞总数:5760×106/L,白细胞数:360×106/L,多形核:86%,生化:糖:mmol/L, 蛋白:L,氯化物:110mmol/L。

[分析]一、诊断及诊断依据:(一)诊断化脓性脑膜炎(肺炎球菌性可能性大)(二)诊断依据1.起病较急,先有咳嗽和呕吐等上感和消化道症状,主要有高热、易激惹。

2.查体:精神稍差,易激惹,前囟张力高,颈有抵抗,克氏征(+)抬高小腿伸膝关节受阻或疼痛3.脑脊液化验符合化脓性脑膜炎变化,腰穿颅压增高,血WBC数和中性比例增高二、鉴别诊断:1.病毒性脑膜炎脑脊液白细胞计数通常低于1000×10∧6/ L,糖及氯化物一般正常或稍低,细菌涂片或细菌培养结果阴性。

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分析

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分析
不良反应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肝功能异常、菌群失调等不良反应。
预后评估及影响因素
预后评估
根据脑脊液检查、影像学检查、临床表现等多方面进行评估。
影响因素
预后受患者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治疗时机等多种因素影响。
05
临床案例分析
案例一:儿童化脓性脑膜炎
病情简述
儿童化脓性脑膜炎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主要症 状包括发热、头痛、呕吐、颈强直等。
《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分析》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引言 • 流行病学及病原学 • 实验室检查 • 治疗及预后 • 临床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疾病背景
化脓性脑膜炎是一种常见的中 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主要由 细菌感染引起,如肺炎球菌、
脑膜炎双球菌等。
这些细菌可引起脑脊髓膜的炎 症,从而引发一系列神经系统 症状,如头痛、发热、呕吐等
03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通常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同时淋巴细胞也会相应增加。
血红蛋白和血小板
由于炎症反应,患者的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可能减少。
血沉
炎症反应会导致血沉加快,这也是一个重要的观察指标。
脑脊液检查
压力
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压力会升高。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季节性
化脓性脑膜炎的发病与季节无明显 关系,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年龄分布
化脓性脑膜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 ,但以儿童为主,特别是婴幼儿。
性别分布
化脓性脑膜炎的发病与性别无明显 关系,男女均可发病。
病原学特点
病原体
化脓性脑膜炎的病原体主要是 细菌,其中以脑膜炎奈瑟菌最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治疗与并发症分析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治疗与并发症分析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治疗与并发症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治疗与并发症。

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88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对比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观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本组88例患儿,治疗后,外观浑浊率、蛋白潘氏阳性率均低于治疗前,白细胞数及葡萄糖血糖比值正常率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

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80/88),8例因多功能脏器组织衰竭死亡,并发症发病率为52.50%(42/80),经对症治疗后,痊愈出院;随访1年,20例出现后遗症。

结论: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经综合性治疗,保证了临床疗效,挽救了患儿生命,避免了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出现。

关键词:小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治疗;并发症化脓性脑膜炎是各种化脓菌感染造成的,常见于婴幼儿,临床表现以发热、头痛及恶心等为主。

因起病急、发展迅速、病情危重,增加了病死率及致残率。

目前,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上无特效疗法,为了提高治愈率,提高患儿生存质量,临床上给予综合性治疗与干预是必要的。

本文以我院收治的88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展开了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8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其中男50例,女38例,最小35d、最大13岁,平均(3.2±1.3)岁;感染渠道:皮肤感染34例、消化道感染24例、呼吸道感染17例、外耳感染8例、原因不明5例。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小儿化脓性脑膜炎诊断标准;②临床资料完整;③患儿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头痛及呕吐等症状。

1.2方法1.2.1 临床检查血常规检查,白细胞<5.0×109/L23例,≥5.0×109/L、<10.0×109/L36例,≥10.0×109/L、<20.0×109/L21例,>20.0×109/L8例。

儿童病毒性脑炎20例分析

儿童病毒性脑炎20例分析

儿童病毒性脑炎20例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方法对本院儿科20例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2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中治愈19例,1例因下肢无力、功能障碍转上级医院治疗。

结论尽早确诊及正确、积极的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对保证病情顺利恢复、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分析治疗病毒性脑炎是由各种病毒引起脑实质的病变。

多数为肠道病毒、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及虫媒病毒而引起,其表现为发热、颅内压增高和意识障碍,本病多见于儿童,好发于夏、秋季。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情轻重不一,主要取决于病变是在脑膜还是在脑实质及其受累的程度,轻者预后良好,重者可留下后遗症、甚至导致死亡[1]。

为了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达到早期诊断和治疗。

现将本院儿科2012年—2013年收治病毒性脑炎患儿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中男13例,女7例,男女比例1.86:1。

年龄3个月—11岁,平均年龄8.3岁。

住院天数最短6d,最长22d。

临床诊断均符合病毒性脑炎诊断标准。

1.2临床表现20例患儿多以急性、亚急性起病,以发热、头痛、上感症状、精神萎缩、呕吐为主要表现,少数患儿伴有抽搐、意识障碍及血压升高,个别患儿出现双下肢功能障碍,还有部分患儿伴有腹痛腹泻等。

本组20例患儿均有发热,热程2—15d,头痛13例,呕吐10例,精神障碍1例,嗜睡2例,双下肢功能障碍1例,体检脑膜刺激征3例。

1.3治疗方法1.3.1所有患儿入院后予以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如血常规、生化检查、脑电图、CT及MRI等,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护理,保证营养供给,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

1.3.2本组20例患儿除了给予降颅内压、抗病毒、营养脑细胞等治疗外均根据不同情况给予止惊、镇静、吸氧、解痉止痛、止泻等对症治疗。

抗病毒治疗要根据不同病毒感染分别予以阿昔洛韦、利巴韦林、干扰素、转移因子等,重症患儿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可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脑水肿、减低颅内压。

脑干脑炎20例报告

脑干脑炎20例报告
2 McNaught KS, Jenner P. Proteasomal function is impaired in substantia nigra in Parkinson’s disease. Neurosci Lett, 2001, 297: 191 2194.
3 McNaught KS, Belizaire R, Isacson O , et al. A ltered p roteasomal function in sporadic Parkinson’s disease. Exp Neurol, 2003, 179: 38 246.
(收稿日期 : 2004210218) (本文编辑 :陈秀华 )
脑干脑炎 20例报告
施磊
·病例报告 ·
临床资料 我院 2001年 2月至 2003年 11月收治 20例 脑干脑炎 ,其中男性 15 例 ,女性 5 例 ,平均年龄 37 岁 ;急性 起病 16例 ,亚急性起病 4 例 ; 发病前 2 周有上感病史者 9 例 ,肠道感染 5例 ,无明显感染病史者 6例 , 5例曾有不明原 因的低热 。
4 Shimura H, Schlossmacher MG, Hattori N, et al. Ubiquitination of a new form of alpha2synuclein by parkin from human brain: imp lications for Parkinson’s disease. Science, 2001, 293: 2632269.
2 van der Steege G, D raaijer TG, Grootscholten PM , et al. PCR2based DNA test to confirm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autosomal recessive sp inal muscular atrophy. Lancet, 1995, 345: 985298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u t h o r s p u t f o r w a r d s o m e me a s u r e s a n d a d v i c e s o f t r e a t m e n t a n d p r e v e n t i o n . R E S U L T S T h e d e a d r a t e w a s 5 . 0 %( 1 / 2 0 1 ,c u r a t i v e r a t e w a s 8 5 . 0 %( 1 7 / 2 0 ) ,i m p r o v e m e n t r a t e w a s 1 0 . 0 %( 2 / 2 0 ) . S o me p a t i e n t s s u f f e r e d f r o m s e q u e l ,i n c l u d i n g t h r e e d y s k i n e s i a ,o n e E p i l e p —
治疗。
具有较 高的治愈 率 ,值得推广应 用。但 李斯特化脓性 脑膜炎死亡率较 高,易产 生后 遗症 ,相 关地 区应加强预 防,及 时发现和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 多性李斯特 菌;脑膜 炎;细胞免疫功能缺 陷
d o i : 1 0 . 3 9 6 9 0. i s s n . 1 0 0 1 — 5 6 8 X. 2 0 1 5 . 0 3 . 0 0 4 9
s y a n d o n e d y s n o e s i a .C ONC LU S I O NS T h e t h e r a p y me a s u r e wa s wo a h p r o mo t i n g f o r h i g h c u r a t i v e r a t e .Bu t t h e r e l a t e d a r e a mu s t
MET HODS Di f f e r e n t t r e a t me n t s we r e u s e d t o p a t i e n t s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r e s u l t ,t h e n a n a l y z e d t h e s e me t h o d s o f t r e a t me n t . T h e
me ni ng i t i s i nf e c t e d l i s t e r i a mo n oc y t o g e ne s .
Ke y wo r d s l i s t e r i a mo n o c y t o g e n e s ; me n i n g i t i s ;c e l l i mn u n e f u n c t i e n p r e v e n t i o n, d i s c o v e r i n g a n d t a k e t r e a t me n t i n t i me ,b e c a u s e o f h i g h d e a d r a t e a n d e a s i l y — l e a d i n g s e q u e l ro f m p u r u l e n t
接 受治疗后 ,2 0 例 患儿死亡 1 例 本 治疗方法
段 采用 不同的药物对 患者进行 治疗 ,综合分析 结果 ,提 出疾病 治疗措 施及预 防建议 。结果
( 5 . O %) ,治愈 l 7 例( 8 5 . 0 %) ,好转 2 例( 1 0 . 0 %) 。后期 出现 3 例 运动障碍 ,1 例癫痫 ,l 例 智力障碍等后遗 症。结论
[ 中图分类号 ]R 5 1 7 . 7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 0 0 1 — 5 6 8 X( 2 0 1 5 ) 0 3 — 0 1 1 0 — 0 2
Ana l ys i s on t he Cl i ni c al The r ape ut i c Ef fe c t s f or 20 Ca s e s of Tw e nt y Pur ul e nt Me ni ng i t i s I nf e c t e d Li s t e r i a M ono c yt o ge ne s /
中国初 级卫生保健 2 0 1 5 年3 月第 2 9 卷第3 期( 总第 3 5 1 期)
李斯特菌化脓性脑膜炎患J L 2 0 例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张春 花①
摘 要 目的 探讨 2 O 例 李斯特化脓性脑膜 炎患儿 的临床 治疗效果。方法 根据 临床表现及检 查结果 ,分别在 不同的治疗阶
Z HAN G Ch u n - h u a / / C h i n e s e P r i ma r y He a l t h Ca r e ,2 0 1 5 ,2 9 ( 3 ) :1 1 0 - 1 1 1
Ab s t r a c t O BJ ECT I V E Re p o r t i n g o n c l i n i c a l t h e r a p y r e s u l t o f 2 0 p a t i e n t s wi t h p u r u l e n t me n i n g i t i s i n f e c t e d l i s t e r i a mo n o c y t o g e n c s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