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疯树种子含油率与种子大小、粒重的相关性分析
生物柴油是典型“绿色能源”

生物柴油是典型“绿色能源”生物柴油是典型“绿色能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第32 条第4 款定义为:利用生物质资源生产的有柴油使用功能的液体燃料即为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主要指标与石油提炼的柴油基本一致,含碳量 18—22,与柴油(16—18)类似,颜色与柴油一样清亮透明。
它是利用原料广泛的动物、植物各种油脂将其改变分子量和碳结构形成能充分燃烧的高热值的“类柴油”。
由于它来自生物质资源故谓“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的来源生物柴油的来源十分广泛,共分六大类;1.植物类:油菜、棉花、大豆、芝麻、花生、乌桕树、蓖麻、棕榈树、椰子树、油桐树、亚麻、野苏树、桉树、油茶、麻疯树、光皮树等含油质植物所榨取的油料。
2.各城市餐馆的地沟油。
3.动物油脂:如猪、牛、羊等加工的各种油脂;4.各种动物皮革和动物骨头加工中产生的油脂。
5.各种油脂加工厂的下脚料、酸化油。
6.废机油、汽油、柴油等回收利用;废塑料、废橡胶、煤焦油提炼的柴油(调和生物柴油用。
其中植物的种子占了很大的比重,我国大约有1554种树种的种子可用来制造生物柴油,但其中种子含油量在40%以上的大概有150种,又其中能实现规模化的只有6种,麻风树是最主要的,麻疯树为多年生耐旱型木本植物,适于在贫瘠和边角地栽种,栽植简单、管理粗放、生长迅速,麻疯树林3年可挂果投产、5年进入盛果期。
果实采摘期长达50年,果实的含油率为60~70%,经改性后的麻疯树油可适用于各种柴油发动机,并在闪点、凝固点、硫含量、一氧化碳排放量、颗粒值等关键技术上均优于国内零号柴油,达到欧洲二号排放标准,被称为生物柴油树,是最有种植潜力的油料作物品种。
目前,野生麻疯树的干果产量为300~800kg/亩,平均产量约660kg/亩。
纯麻疯树油可以用于烹调、照明或者发电。
它的一系列副产品包括用于化妆品的甘油,以及再加工制成的麻疯树种子饼,可以作为有机肥料使用。
其种子油渣、残油渣及树叶可作农药,去毒后也可作为动物饲料。
利用生物技术遗传改良能源植物麻疯树种

但所保 存的种质仍不完整 。据调 查 ,野生麻疯树种质资
来源 ,也被认为是 未来能源 植物发展 的重点 目前 ,培 ’。 育 开发技术较 为成 熟的油料 能源树 种主要 有麻疯 树 、黄连 木 、光皮树和文冠果 。
麻疯树 ( to h C F a L.,又名小 桐子 、假花生 J rp a U C S ) a 树 、青桐木 、黄肿树 、臭油 桐 、亮 桐 、水漆 、桐 油树等 , 为大戟 科( u h ric a ) E p o b ae e麻疯 树属(ar p a落 叶大灌木 J to h ) 或小乔 木 ,雌雄 同株 ;主要分 布在热 带和亚 热带地 区 ,适 应范 围广 ,是 一种较耐 干旱抗 贫瘠 的植物 ,在我 国云南 、
四 川、贵州 、广 西 、广 东 、海 南等地 均有分 布 。麻疯 树 易 于繁育 ,并很少 受病虫 害侵袭 。麻疯树 除 了作为能 源植物 以外 ,还 可 以作 为药 用植 物 ’ 。麻疯 树 的茎 、叶 、皮的 白色乳 汁内含 有毒蛋 白 、酮类 、氰氢酸 与 川芎嗪等成 分 ,
具 有 明显的抗肿瘤 细胞 与抗 HI V的作用 ;果仁 含油 、蛋 白 质 、多种 氨基酸 、萜类 、酮类 、醇类物 质及衍 生物和 蛋 白 质 、多肽 等物 质 ,具有 润肠通便 的作 用 ,而去 毒后 的蛋 白 质与必需 氨基酸可 以作 为营养饲 料 ,并 有望开 发 出人 用营 养 品 。
源 分布 于美洲 热带 地 区、非洲 和南亚 ,麻疯树 的起源 中
心 可能在 墨西哥 和美洲 中部地 区一 带 ,但真 正的起源 中心
仍有待通过分子工具进一步确证 。 目前 ,大 部分 小范 围内人工种 植的 麻疯树 种主要是 来 源 于野生 种质群体 ,其 野生变 异性状 包括抗病 虫 ,脂 肪酸 成 分 ,开 花和结 果时期 等 。例 如 ,种植 于尼加 拉瓜 的大果 种 ,以及 产于 墨西 哥 的无 毒 蛋 白种 ( 其果 炒熟 后可 用于 食 用) ,通过选 育驯化野生种 ,印度 已经在 半干旱和干旱地 区
植物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植物资源的概念和分类一切有用的植物总和(栽培植物和野生植物)。
食用药用工业用保护和改造环境用植物种质植物资源:在时间、空间、人文背景和经济技术条件下,对人直接或间接有用的植物的总和。
时间性:指植物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利用途径和价值的差异空间性:指植物的分布区域,由环境条件不同导致利用价值差异人文背景:指不同民族、地域的人,由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的积累,在用植物的种类、经验、方法上的多样性和差异。
紫锥菊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红豆杉林业植物资源与识别4.2.1 油脂植物资源的概念油脂:油和脂肪的总称植物油脂:从植物种子、果肉及其他部位提出来的,由脂肪酸和甘油化合而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油脂的组成:脂肪酸甘油酯称为油的,其脂肪酸多为不饱和的;称为脂肪的,其脂肪酸多为饱和的植物油脂中反式脂肪酸的来源:天然的植物油脂中可能含有少量的反式脂肪酸植物油脂经高温处理后(250度,2小时),易生成反式脂肪酸常见于烘烤及油炸食品。
油脂植物资源:指处于野生状态或半野生状态有一定含油量的植物,其体内含油脂8%以上或在现有条件下出油率达80%以上的植物的总称。
通常油脂多存在于植物的果实、种子、花粉、孢子、根、茎、叶等器官,含油脂的部位以种子(仁)为主。
4.2.2 我国油脂植物资源 我国油脂植物资源近千种,隶属于100多个科,其中以樟科、山茶科、芸香科、卫矛科、大戟科、豆科、蔷薇科、忍冬科和十字花科为主。
木本油料植物400多种,含油量15-60%的有 200多种,50-60%的有50多种,多于草本植物(3:1左右)。
果实含油量在30%以上,且资源丰富的树种均具有开发价值,目前广泛栽培的约30多种。
4.2.3 几种重要的油脂植物资源(1)油茶 Camellia oleiferaAbel. :山茶科山茶属,常绿灌木,又名茶子树、茶油树、白花茶等。
种子含油量36.6%,种仁含油量55.9%,是我国产油量最高的植物之一。
茶油是植物油中的珍品,含有油酸83.3%,亚油酸7.4%,易被消化。
麻疯树扦插繁殖试验

Ke r s J t p a Ⅱ sL. c t n r p g t n y wo d : a r h r a : u t gp o a a i o i o
麻 疯 树 (a oh J tp a r
a L ) 于 大 戟 科 ( u hr s .属 E p o—
1 1 试 验 地 自然 概 况 . 普 洱 市 位 于 云 南 省 西 南 部 , 处 东 经 9 。 0 地 9 9
⑨ 带 让 技 23 热 农 科 04 1( 2 1) ,
麻疯 树 扦 插繁 殖 试 验
唐 红 燕 ‘许 新 惠 , 海 英 , 唐
一
37 一
( . 洱市林 业科 学研 究所 , 南 普洱 650 ;. 1 普 云 60 0 2云南大学 资源环境与地球科 学学院 , ’ 昆明 609 ;. 50 1 3思茅区林 业局 , 南 普洱 650 ) 云 60 0 摘 要 : 麻 疯 树进 行 扦 插 繁 殖技 术 试验 , 析 激 素 浓度 、 质 、 条 粗 度 等 对 生根 率 的影 响 , 对 分 基 穗 结果 表 明 : 用 激 素 浓 度 A T 2 0mgL, 条 粗 度 21~3 m 为 宜 , 插 基 质 选 用 江 沙 、 皮 、 土 的 处 理 组 采 B :0 / 穗 . .c 8 扦 柴 红
高温下2种不同生态型麻疯树叶片光能利用和分配特性的比较

高温下2种不同生态型麻疯树叶片光能利用和分配特性的比较宋莉英;窦新永;孙兰兰;彭长连【摘要】比较了高温对来源于海南和贵州的2种不同生态型麻疯树的光能利用和分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升高引起了2种麻疯树叶片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的降低和初始荧光(Fo)的上升,部分抑制了PSⅡ的功能.与贵州麻疯树相比,海南麻疯树在中度高温胁迫(30~40 ℃)时,增加了对过量激发能的热耗散能力,使其维持较高的光能转化效率.当温度升至45 ℃,虽然热耗散机制受到破坏,海南麻疯树仍然有7%的光能用于光化学反应,而贵州麻疯树的这一比例降为0.研究的结果表明,海南麻疯树比贵州麻疯树具有更强的高温耐受能力.【期刊名称】《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9(000)003【总页数】5页(P99-103)【关键词】高温;麻疯树;光能分配【作者】宋莉英;窦新永;孙兰兰;彭长连【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省高等学校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31;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省高等学校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31;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省高等学校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31;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省高等学校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8麻疯树(Jatropha curcas L.),又称小桐子,是大戟科麻疯树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广泛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在我国四川、云南、广东、广西、贵州、福建、台湾和海南等地均有分布.麻疯树种子油脂含量高,含油率高达40%~60%[1],是可再生优质生物柴油的主要原料;此外,麻疯树的种子还含有多种活性成分,有着重要的农药和医药价值[2],是一种极具综合开发价值的生物能源植物.目前,对麻疯树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种子和乳汁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和分子生物学方面,而有关麻疯树对环境因子的适应性特性,仅有少数学者对其低温[3-4]和干旱[5]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高温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将更为显著,因此加速选育、推广应用耐高温的植物种质资源成为许多学者关注的焦点[6].我们前期的工作已经对高温胁迫下麻疯树的适应能力做了初步的探讨,本研究进一步从光能的利用和分配特性方面探究不同生态型麻疯树PSⅡ热稳定性的差别,为麻疯树种子资源的筛选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1.1 植物材料供试的麻疯树(Jatropha curcas L.)种子分别采自贵州黔西县和海南儋州.种子萌发后盆栽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内,一般田间管理.本研究选取两年生、长势一致的植株,从植株叶片的外形上看,海南麻疯树的叶片大、叶裂相对较深,贵州麻疯树的叶片相对小、浅裂,可以确定为2种不同生态型的麻疯树.2种生态型各选3株重复,每株取2个成熟叶片,试验的各项测定于2007年7—8月间进行.1.2 研究方法取2种生态型麻疯树植物距植株顶端第3~4位成熟叶片,用打孔器打成1 cm的叶圆片,然后进行温度处理,每个处理6个叶圆片重复.将叶圆片放入蒸馏水中分别置于25、30、35、40、50 ℃不同温度梯度的恒温水浴中,热胁迫30 min,以25 ℃处理的叶圆片作为对照.利用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Maxi-Imaging-Pam(Walz,Germany)测定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前,叶圆片暗适应15 min,先照射测量光(小于0.5 μmol·m-2·s-1)测定初始荧光Fo,再照射饱和脉冲(2 800 μmol·m-2·s-1,脉冲时间0.8 s)测定最大荧光Fm.PSⅡ的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按公式Fv/Fm=(Fm-Fo)/Fm计算.根据HENDRICKSON等[7]的方法计算吸收光能的分配比例.PSⅡ天线色素吸收光能用于以下3个部分:一部分用于光化学反应的能量耗散ΦPSⅡ=1-Fs/[8];一部分用于依赖于光的热耗散ΦNPQ=Fs/-Fs/Fm;还有一部分用于不依赖于光的热能耗散和荧光耗散Φf,D=Fs/Fm,其中ΦPSⅡ+ΦNPQ+Φf,D=1.数据统计利用SPSS 11.5软件(SPSS,Chicago,USA)进行方差分析,组间差异显著性采用t检验.2.1 高温对2种生态型麻疯树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的影响由图1可以看出,经不同温度短期处理的2种生态型麻疯树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变化趋势相同,表现为随着温度的上升而下降的趋势,在温度低于45 ℃时,Fv/Fm下降缓慢,而高于45 ℃时,降幅明显.其中,30、35、40 ℃时海南麻疯树的Fv/Fm均显著低于贵州麻疯树(P分别为0.006,0.000,0.027),而温度高于45 ℃时,2种麻疯树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2.2 高温对2种生态型麻疯树初始荧光(Fo)的影响初始荧光Fo是PSⅡ反应中心全部开放时的荧光,反映了光能在色素水平上的转移及激发能捕获的能力[9-10].它依赖于PSⅡ色素中激子的原初密度以及类囊体膜的结构状态,由热激引起的膜结构改变会反映到Fo中来.由图2可以看出,25 ℃时2种麻疯树的Fo相近;30~40 ℃时海南麻疯树Fo略高于贵州麻疯树,但未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温度超过40 ℃时,贵州麻疯树的Fo开始快速上升,并显著高于海南麻疯树,而后者的Fo在45 ℃之后才明显升高.与25 ℃相比,50 ℃时贵州麻疯树的Fo上升了109%,高于海南麻疯树的增幅(91%),表明海南麻疯树的类囊体膜结构对高温具有较强的耐受性.2.3 高温对2种生态型麻疯树光能分配的影响ΦPSⅡ表示的是吸收光能用于光化学反应的部分,也即实际光能转化效率,与PSⅡ的活性呈正相关[11].由图3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2种麻疯树吸收的光能用于光化学反应的比例逐渐降低,温度为25 ℃和30 ℃时,二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35 ℃和40 ℃时,海南麻疯树的ΦPSⅡ显著高于贵州麻疯树;当温度升至45 ℃时,贵州麻疯树已失去进行光化学反应的能力(ΦPSⅡ降为0%),而海南麻疯树仍然有7%的光能参与光化学反应.图3的结果还显示,随着温度增加2种麻疯树依赖于光的热耗散ΦNPQ表现出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并在40 ℃时达到峰值.这表明2种麻疯树在40 ℃之前可以通过增强热耗散的方式消耗过量的激发能来保护光合机构免受高温的损伤.然而,随着温度进一步升高,热耗散机制受到破坏,ΦNPQ显著降低,而不依赖于光的热能耗散和荧光耗散的Φf,D则大幅度增加至74%(海南麻疯树)和82%(贵州麻疯树).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最重要的生理过程,对高温胁迫非常敏感.已有研究指出PSⅡ是高温对光合作用机构伤害的原初部位[12-13],PSⅠ的功能在高温胁迫下比较稳定[14].适度高温限制了亚热带森林主要建群种叶片吸收光能用于光化学反应的比例[15],可以引起叶片PSⅡ功能的部分抑制[16],但物种之间存在差异.叶绿素a荧光探针已广泛地被用于研究不同因子对PSⅡ复合物中激发能分配的影响,分析PSⅡ复合物中激发能的利用和分配对理解光合机构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和调节/适应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17].在本研究中,高温胁迫降低了2种生态型麻疯树吸收光能用于光化学反应的比例ΦPSⅡ及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 (图1和图3),表明高温抑制了PSⅡ的功能,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15-16].与此同时,Fo随温度增加而升高,ΦNPQ则先升高后下降(图2和图3).短期高温作用下,上述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反映了麻疯树的光合作用原初光反应的调节与受损过程.25~30 ℃时,海南麻疯树和贵州麻疯树的Fo,Fv/Fm,ΦPSⅡ,ΦNPQ和Φf,D均不存在显著的差异.35~40 ℃的中度高温诱致PSⅡ光反应的调节性响应,Fv/Fm和ΦPSⅡ降低伴以Fo,ΦNPQ和Φf,D的升高,有助于高温下过剩光能的安全耗散.45~50 ℃的重度高温已超过通常C3植物耐受温度的阈值, Fo和Φf,D急剧升高,Fv/Fm,ΦPSII和ΦNPQ明显下降,表明光合机构已出现热损伤,PSⅡ处于高度还原状态,绝大部分吸收光能(60%~82%)既不能参与光化学反应也不能以热能形式安全地耗散.然而,海南麻疯树和贵州麻疯树的这些参数的变化趋势显示两者之间的耐热性有所不同.与贵州麻疯树相比,海南麻疯树在中度高温(30~40 ℃)时Fv/Fm降低较快,显著低于贵州麻疯树,而ΦNPQ快速上升,ΦPSⅡ也保留较高的比例,表明它通过下调光化学效率,启动热耗散机制进行自我调节,防御高温破坏的能力较强.这与我们测定的海南麻疯树在30~40 ℃具有较高的光合放氧速率结果相一致(结果另文发表).温度进一步升高,海南麻疯树的热耗散保护能力(ΦNPQ下降比例)降低的程度小于贵州麻疯树,PSⅡ尚能维持部分光化学反应的功能.这些结果显示海南麻疯树光合机构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对高温具有较强的耐受能力.相反的,贵州麻疯树则表现较明显的热敏感性,其在高温下对过量光能的安全耗散能力较弱,甚至完全丧失进行光化学反应的功能.我们推测这两者的热耐受性的差异可能主要与其长期生长的环境有关,海南麻疯树生长于较高温度的热带、亚热带地区,贵州麻疯树则生长在温度较低的亚热带地区,从而形成两者对温度的响应/适应特性的一定程度的差别.本研究的结果表明,海南麻疯树比贵州麻疯树具有更强的耐热性,适宜在我国的南部温度较高的地区推广种植.致谢感谢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林植芳研究员的指导.Key words: high temperature; physic nut (Jatropha curcas L.); light energy allocation【相关文献】[1] 邓志军, 程红焱, 宋松泉. 麻疯树种子的研究进展[J]. 云南植物研究, 2005, 27(6): 605-612. DENG Zhijun, CHENG Hongyan, SONG Songquan. Studies on Jatropha curcas seed[J]. Acta Botanica Yunnanica, 2005, 27(6): 605-612.[2] 王秀娟, 熊智, 朱晓琴. 麻疯树应用研究进展[J].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8, 28(2): 49-53. WANG Xiujuan, XIONG Zhi, ZHU Xiaoqin. Review of researches on Jatropha curcas tree species application[J].Journal of Southwest Forestry College, 2008, 28(2): 49-53.[3] 罗通, 马丹炜, 邓骛远, 等. 低温对麻疯树生理指标的影响[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5, 27(4): 50-54.LUO Tong, MA Danwei, DENG Wuyuan, et al. Effect of low temperature on physiological indexes of Jatropha curcas[J]. Chinese Journal of Oil Crop Sciences, 2005, 27(4): 50-54. [4] 罗通, 邓骛远, 陈放.不同产地麻疯树的抗冷性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37(4): 446-449.LUO Tong, DENG Wuyuan, CHEN Fang. Study on cold-resistance ability of Jatropha curcas growing in differe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s[J]. 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NeiMongol: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06, 37(4): 446-449.[5] 窦新永, 吴国江, 黄红英, 等.麻疯树幼苗对干旱胁迫的响应[J].应用生态学报, 2008, 19(7): 1425-1430.DOU Xinyong, WU Guojiang, HUANG Hongying, et al. Responses of Jatropha curcas L. seedlings to drought stress[J].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008, 19(7): 1425-1430.[6] 丁四兵, 朱碧岩, 吴冬云, 等. 温光对水稻抽穗后剑叶衰老和籽粒灌浆的影响[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1): 117-121.DING Sibing, ZHU Biyan, WU Dongyun, et al. Effect of temperature and light on senescence of flag leaf and grain-filling after rice heading[J]. Journal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04(1): 117-121.[7] HENDRICKSON L, FÖRSTER B, FURBANK R T, et al. Processes contributing to photoprotection of grapevine leaves illuminated at low temperature[J]. Physiologia Plantarum, 2004, 121: 272-281.[8] GENTY B, BRIANTAIS J M, BAKER N 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quantum yield of photosynthetic electron transport and quenching of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J].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 1989, 990: 87-92.[9] OREN-SHAMIR M, PICK U, AVRON M. Plasma membrane potential of the alga Dunaliella and its relation to osmoregulation[J]. Plant Physiology, 1990, 93: 403-408. [10] GEORGIEVA K, YORDANOV I.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parameters of pea seedlings[J]. 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 1993, 142: 151-155.[11] KRALL J P, EDWARDS G 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otosystem II activity and CO2 fixation in leaves[J]. Physiologia Plantarum, 1992, 86: 180-187.[12] BERRY J A, BJRKMAN O. Photosynthetic response and adaptation to temperature in higher plants[J]. Annual Review of Plant Physiology, 1980, 31: 491-543.[13] HAVAUX M, TARDY F. Temperature-dependent adjustment of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photosystem II in vivo: possible involvement of xanthophyll-cycle pigments[J]. Planta, 1996, 198: 324-333.[14] HAVAUX M, TARDY F, RAVENEL J, et al. Thylakoid membrane stability to heat stress studied by flash spectroscopic measurements of the electrochromic shift in intact potato leaves: influence of the xanthophylls content[J]. 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 1996, 19: 1359-1368.[15] 赵平, 孙谷畴, 曾小平. 适度高温下亚热带阔叶树种叶片的光合速率和吸收光能的分配[J].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32(2): 413-423.ZHAO Ping, SUN Guchou, ZENG Xiaoping. Photosynthetic rates and partitioning of absorbed light energy in leaves of subtropical broad-leaf trees under moderately high-temperature[J].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2008, 32(2): 413-423.[16] 孙谷畴, 曾小平, 刘晓静,等. 适度高温胁迫对亚热带森林3种建群树种幼树光合作用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07, 27(4):1283-1291.SUN Guchou, ZENG Xiaoping, LIU Xiaojing, et al. Effects of moderate high-temperatures stress on photosynthesis in saplings of the three dominant tree species of subtropical forest[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7, 27(4): 1283-1291.[17] KORNYEYEV D, HENDRICKSON L. Energy partitioning in photosystem II complexes subjected to photoinhibitory treatment[J]. Functional Plant Biology, 2007, 34: 214-220.。
不同产地文冠果籽特性及其籽油理化指标差异分析

不同产地文冠果籽特性及其籽油理化指标差异分析苏优拉;张鼎;孟祥雪;晋子康;陈贵林【期刊名称】《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年(卷),期】2024(15)7【摘要】目的研究不同产地文冠果种子特性及籽油的脂肪酸组成。
方法从全国11个省(区)收集21份文冠果材料,对其形态特征和种仁含油率等指标进行测定,进一步采用CO_(2)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文冠果籽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检测其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
结果不同产地文冠果种子的横径和纵径差异不大,但千粒重、种仁重和种仁出油率有显著差异。
其中,山东省临沂市所产的文冠果种仁含油量为最高,达50.49%。
文冠果籽油中共检测出棕榈酸、亚油酸、油酸、硬脂酸、二十碳一烯酸、芥酸和神经酸7种脂肪酸。
不同产地籽油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35.06%~55.96%之间,多不饱和脂肪酸在32.60%~64.64%之间,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差异显著。
结论文冠果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还含有少见的功能性神经酸,是营养价值很高的一种木本油料作物。
综合分析种子形态和脂肪酸组成,发现内蒙古赤峰和山东临沂地区的文冠果种子千粒重、种仁出油率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其他地区,品质较优。
【总页数】9页(P314-322)【作者】苏优拉;张鼎;孟祥雪;晋子康;陈贵林【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内蒙古自治区中蒙药材规范化生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相关文献】1.亚麻籽和亚麻籽油理化特性及组成分析2.不同产地白萝卜籽油的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分析3.三叶木通籽成分及三叶木通籽油的理化指标分析4.不同产地水飞蓟籽油理化特性及脂肪酸组成比较5.多产地油用牡丹籽油脂肪酸构成及基本理化指标评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麻风树与山桐子可研性报告

麻风树与山桐子研究报告一,项目概况1,项目建设背景2,项目概述3,项目建设的利弊二,市场分析1,市场背景2,中国生物能源种植市场分析3,市场预测三,麻风树及山桐子分析1,麻风树分析(种植,培育及其他用途2,山桐子分析(种植,培育及其他用途四,社会经济效应五,总结一,项目概况1,项目建设背景步入21世纪以来,随着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持续增长的大量消耗,全球能源问题愈发引人关注.如何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绿色新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心的问题.而新能源的开发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新能源之中包括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生物能以及氢能.其中生物能是以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中的一种形式,一种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各种可新能源中,生物能是独特的,它是贮存的太阳能更是一种唯一可自然再生的新能源.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尤其是安全可靠的生物能源,其中以美国欧盟以及巴西走在世界前端.目前中国在生物能源的投入上可谓力度颇大,自2005年颁发<<中国新能源发>>后,在2007年出台<<中国新能源中长期规划>>,明确新能源的战略地位,预计到2020年,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总投资将达到3万亿元.生物柴油属于生物能源中开发较早的项目之一,也是各国大力开发的项目之一, 目前世界生物柴油的产量约为2000万吨,具体分布如下.而中国去年生物柴油产量,根据行业分析,有能力及在建项目总合约为300万吨每年,而实际产出估计不到100万吨.其主要原因有2点,其中之一是大部分属于化学实验阶段,并未大规模生产,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生物柴油的原料需求,根据分析机构F.O.Licht表示,食品行业的植物油需求提高导致生物柴油的产量下降.2,项目概述生物柴油其主要原料为大豆和油菜籽等油料作物,而油料林木果实其次,这也导致生物柴油的产量受到一定的制约.大庆达康生物柴油原料采取后者,油料林木果实,以山桐子和麻风树为主要原料,为了满足原料需求,在重庆垫江育有20 万亩麻风树种植基地.以及在四川建设有100万亩山桐子种植基地.用以提供生物柴油的原材料.3,项目建设的利与弊首先,生物柴油中原材料成本占总成本的70-80%,自我开发原材料培育基地, 可以减少对原料的依赖.其次由于麻风树以及山桐子都具备“不与粮争地,不与人争粮”的特性,在种植占地需求不会与传统农业发生冲突.然而种植麻风树以及山桐子的不利条件也存在.首先是麻风树种子要得到解决,目前没有培育出优良的麻风树种子,使得大量种植麻风树的产量不一,好的麻风树一株可以产2公斤,而不良的只有0.2公斤.其次则是目前种植多数靠政府补贴,大约每公顷2250元--3000元,一旦失去补贴,由于经营管理粗放,单位面积投入产出与经济效益都很低,使得农户种植热情并不高.二,市场分析1,市场背景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期间,国家林业局明确提出,要从国家能源安全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战略高度,加强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并相继编制了《全国能源林建设规划》和《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报告》,提出“十一五”期间发展生物能源林83万公顷,到2020年达到1333万公顷,满足年产600万吨生物柴油和1500 万千瓦发电的原料需要.2,生物能源种植市场分析生物燃料行业高速发展的国家或地区主要有三个,一是美国,主要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以豆油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二是欧盟,主要以油菜籽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三是巴西,主要以甘蔗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
各种油料的含油率及出油率

各种油料的出油率
市场上的食用油大多为勾兑过的调和色拉油,浓度低、清淡、价格低廉,此类食用油和纯天然现场压榨的油不能相提并论,纯天然压榨油浓度高、口感好、香味浓。
其实一桶纯天然压榨油相当于两桶色拉油
食用。
现榨现卖的纯绿色天然无公害植物油,让老百姓食用更加放心,而浸出油,色拉油化学溶剂残留物超标现象,使老百姓没有安全感,而长期食用还会给身体健康带来诸多危险。
百姓每天都要吃油,首选应是无污染、纯天然的压榨,而浸出油和转基因油,由于自身的缺陷必将退出历史的舞台,我们物理压榨油将是未来中国放心油工程的生力军。
花生
出油率:46%-52%
大豆
出油率:13%-17% 菜籽
出油率:35%-42% 芝麻
出油率:45%-55% 油葵
出油率:
36%-42%
棉籽
出油率:15%-25%
茶籽
出油率:28%-35% 胡麻
出油率:35%-38% 辣椒籽
出油率:20%-22% 玉米胚芽
出油率:
25%-35%
蓖麻籽
出油率:35%-42%
瓜子仁
出油率:46%-50% 核桃
出油率:45%-55% 桐籽
出油率:34%-37%
米糠
出油率:9%-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宽 097e 最 大宽 14 1 m, .5 m, .6 相差 0 54e 种子 平 e .0 m;
均 高 0 8 9c 最小宽 0 7 1e 最 大 宽 0 9 2e 相 .4 m, .0 m, . 9 m, 差 0 2 1e 单 粒 种 子平 均 重 0 6 1g 最 小 重 0 3 3 .9 m; . 8 , . 8 g 最 高重 0 9 8g 相差达 0 5 5g , .4 , .6 。种 仁一般 长 14 9 . 5
e 最小 和最 大值分 别为 1 14c 和 16 8c 相 差 m, .4 m .3 m,
0 4 4e 种仁 平 均宽 0 8 8c 最 小宽 0 4 7c 最 .9 m; .0 m, . 6 m, 大 宽 10 1c 相 差 0 5 4e 种 仁 平均 高 0 6 6c . 1 m, . 4 m; . 7 m, 最 小宽 0 3 9c 最大 宽 0 9 1 m, . 3 m, . 3 相差 0 5 2c 单 e .9 m; 粒种 仁平 均重 0 4 8g 最 小 重 0 2 3g 最 高 重 0 6 6 .3 , .0 , .8 g 相 差达 0 4 3g , . 8 。单粒 种子 含油 率一般 为 3 .0 % , 2 15 最小 1 .5 % , 17 4 最大 4 .2 % , 8 4 3 相差 达到 3 .6 % 。 669
第3 0卷
第3 期
2 1 年 3月 01
种
子
( ed Se )
V 13 N . Ma. 2 1 o.0 o3 / 01 "
麻 疯 树 种 子 含 油 率 与种 子 大小 、 重 的相 关性 分 析 粒
刘 远 , 刘波洋 , 陈 丽, 刘 娟, 陈 放
(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成都 60 6 ) 10 5
燃 料油 或混合 燃 料 油 已试 飞 成功 。作 为炼 制 生 物
燃 油 的原 料 , 疯树 种子 油产 量将 直 接 影 响生 物 燃 油 麻 产 量 。种 子产 量和种 子含 油率是 决定种 子油产 量 的两 个最 主要 因素 , 而麻 疯树 种 子 粒重 是 影 响 种子 产 量 的
关键 词 : 麻疯树 ; 种子 ; 含油率 ; 粒重 ;相关性
中 图分 类 号 : S74 3 9 . 文 献标 志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0 4 0 (0 1 0 -0 00 0 1— 7 5 2 1 ) 305 - 4
An lsso reain Bewe n Oi Co tn n ie a d W eg to ay i n Co rlt t e l n e ta d S z n ih f o
摘 要 : 疯 树 是 一 种 理 想 的进 行 生物 燃 油生 产 的 木 本 油 料树 种 。麻 疯 树 油 脂 主 要储 存在 种子 中, 子 油 量 大 小 由种 子 粒 麻 种
重和含油率构成 。因此 , 高麻疯树种子粒重和含油率可增加麻 疯树种子产 油量。研 究表 明 , 提 麻疯 树种子粒重 、 含油率 存在 显著的表 型差异 , 良空间较 大。相关性分析显示, 改 麻疯树 种子 大小( 、 高) 长 宽、 与单粒种子 重表现 出较 高相 关性 ( 相关 系数 r 0 6 ,.4 0 6 ) 单粒种子 重和种子含油率表 现 出弱的 负相 关性 ( =一 . 7 , = .9 0 5 ,.9 , r 0 0 ) 而种仁 宽、 高与种子含油
・
主要 因素之一 。开展麻 疯树 种子 的特性 研究较 少 。因 此 , 展麻 疯 树 种子 粒重 和 含 油率 等 相关 研究 对 提 高 开
5 ・ 0
研究报告
刘 远 等 : 麻疯树种子含油率与种子大小 、 粒重 的相关性分析
麻疯树 种 子油产 量具有 重要 意义 。
和种 仁的长 、 、 宽 高见 图 1 。从 表 1可 看 出 , 疯 树 种 麻 子 一般 长 17 9e 最 小 和最大 值分 别为 1 5 6c . 8 m, . 7 m和 19 8c3相 差 0 3 2e 种子 平 均宽 1 0 6c 最 小 .5 n, . 8 m; . 9 m,
多样 性公 约》 二 十 条 款 中专 门提 出 了“ 疯 树 油 可 第 麻 作 为极好 的柴 油替 代 品” 。我 国政 府 有关 部 门及 一些
地 方政府 已将 麻疯树 产业发 展列 入可再 生能 源战略发 展 规划 和产业 发展 重 点方 向 。近几 年 , 国石 油 天 然 中 气集 团公 司、 国海 洋石 油公 司 、 中 中国石 油化工 集 团公 司等一些 国内公 司开展 了麻 疯树 生物 柴油原 料生产 和
d c in c u d b rmoe y t ee h n e n f h e d weg t n i c n e t T i su y s o e h t h r u t o l e p o t d b n a c me t es e i h d o l o tn . h s t d h w d t a e e o h o t a t w sa sg i c n h n tp c v rain fr t e s e ih n i c n e t i . u c s C reai n a ay i a in f a tp e oy i a it o h e d weg ta d ol o tn n J C r a . o r lt n lss i o o
Ab ta t T eolpo u e yJ t p a c ra e d i urnl iwe sa c n mia l r aiebou l sr c : h i rd c db ar h uc sL se .sc re t ve da n e o o c lat n t ife o y e v
机构 和企业 的广 泛关注 和重 视 。19 9 8年联 合 国《 生物
收 稿 日期 :0 0—1 2 21 1— 2 作 者 简 介 : 远 (9 6一) 女 , 士 研 究 生 , 究 方 向 : 物 发 育及 育 种 。 刘 18 , 硕 研 植 通 讯 作者 : 陈放 , — i: n - e @2 3 nt Ema f gc n 6 .e。 la h
wi t n ih fk r e r in f a tp st ewi e d . h ,h i p o u t n c u d b r mo e o a dh a d heg to e lwe e sg i c n o i v t s e g T us t e ol r d ci o l e p o td t n i i h o c ran d g e y i rvng t e s e dh a d h ih , c o l r mo esn l e d weg ta d olc n e t eti e r e b mp o i h e d w t n eg t whih c u d p o t i ge s e ih n i o t n . i
0 6 ) s gese e h w sw al ad ngt e o e t i h e do o t t( :一0 0 ) T e . 9 ,i l edw i t a eky n eai l cr l e wt tese i cne n g vy ad h l n r . 7 . h wdha dh i t fkre w scr i d ge oivl rl e i ed o otn( = . 7 0 5 . h it n eg e l a et n erep si y e tdwt se i cne t r 0 4 , .4) T e h o n a te a h l
强, 可在荒 山 、 坡 种 植 ¨ 。种 子 油 脂 含量 高 , 达 荒 可 4 % 以上 , 酸和亚 油 酸含量 占总脂 肪 酸 含量 的 7 % 0 油 0 以上 , 是一种 生物 柴油 生产 的 良好原 料 , 被认为 是 目前 最具 开发 潜 力 的 林 木 生 物 柴 油 树种 。麻 疯 树 花 是单 性花 , 雄 同株 , 房 上 位 , 雌 子 3室 , 每室 1胚 珠 , 一 般一 个 果 实 含 有 3粒 种 子 , 果 卵 形 , 子 近 椭 圆 蒴 种 形 ¨ J种 仁呈 白色 , 脂主要 集 中在 种仁 ( 1 。 卜” , 油 图 )
wih te n o sp tn i l. h e d ola u td p n n b t e d we g ta d olc ne t Th st e o lp o t r me d u o e tas T e s e i mo n e e d o o h s e ih n i o tn . u h i r —
1 材 料 与 方 法
20 2 1 0 8~ 0 0年 分别从 四川 省 、 云南 省 、 海南 省 、 广
西省 等地 随机 采 取 发 育 正 常 的麻 疯 树 种 子 150份 , 0 并测 定 种子 、 仁 的长 、 、 ( 1 , 粒种 子 重 、 种 宽 高 图 )单 单
粒种仁 重 , 粒种 子含 油率 。 单
J t p a C Fa ar h u c sL.S e o ed
LI Yu n,LI Bo y n U a U - a g,CHEN ,L1 J a Li U u n,CHE Fa g N n
( ol eo i c n e ,i u nU iesy C e guSc un6 0 6 , hn ) C l g f f Si c sSc a nvr t, h nd ih a 10 4 C ia e Le e h i
加 工转化 示、 巴西 石油公 司等 也 开展 了麻疯 树 生 物 柴油 相 关项
目研 究 和攻关 , 波音 等航 空 公 司 以麻 疯 树炼 制 的航 空
麻疯树 作为 生物 能源植物 开发 已引起 人们 的广泛
关注 , 其产业 的发 展得 到 了一 些政 府 、 国际 组 织 、 究 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