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北美乙烯生产优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世界聚乙烯工业的发展状况

世界聚乙烯工业的发展状况特约作者石公摘要介绍了聚乙烯的供需状况及技术发展特点,对世界聚乙烯的市场前景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同时指出,由于我国聚乙烯产品品种单一,且专用料品种偏少,限制了市场占有率;因此,国内企业应积极应对市场需求,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聚乙烯的产品竞争力;关键词聚乙烯产品技术市场预测1前言聚乙烯PE是通用合成树脂中产量最大的品种,主要包括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 及一些具有特殊性能的产品;其特点是价格便宜,性能较好,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包装及日常生活中,在塑料工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2年,全球聚乙烯生产能力达到67530kt/a,产量为54580kt,消费量为53150kt;除非洲、亚洲、大洋洲、中南美和西欧有缺口外,其他地区基本上是产能大于需求;从消费结构来看,低密度聚乙烯的主要用途仍将集中在膜、片制品和注塑制品;而在高密度聚乙烯的消费结构中,吹塑制品、注塑和膜片制品仍是其主要应用领域;近年来,我国聚乙烯的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1995年,我国聚丙烯生产能力为1400kt,产量为1350kt;到2002年,生产能力达到了3650kt/a,产量达到3552kt,分别增长了161%和163%;从国内聚乙烯使用状况来看,薄膜、中空容器、电线电缆、涂层料是目前聚乙烯最主要的用途;2世界聚丙烯工业发展状况世界聚乙烯供需状况上世纪90年代,世界聚乙烯工业经历了快速发展时期,产能平均增幅达到了6%;特别是亚洲和中东地区石化工业的发展,为聚乙烯的发展带来了机遇;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及后来的世界经济低迷,降低了对石化工业的投资热情;在此情况下,亚洲和中东一些乙烯项目被迫下马和推迟;预计到2007年,世界聚乙烯能力增幅为%,低于需求%的增幅;因此,未来世界聚乙烯装置的开工率将会不断提高;1997~2012年世界PE供需状况见表1;表1 1997~2012年世界PE供需状况世界聚乙烯生产技术发展特点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聚乙烯生产技术的发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a.世界LDPE技术主要包括分管式法和釜式法两种;从目前发展状况看,管式法技术普遍采用低温高活性催化剂引发聚合体系,这样可以降低反应温度和压力;另外,高压法生产LDPE将向大型化发展;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管式法装置单套能力达到300kt;装置是气相法和淤浆法共存;其中,气相法技术以菲利浦斯公司和北欧的北星技术为代表;淤浆法以Basell公司和三井公司为代表;同时,装置的大型化使得HDPE的产品成本和单位投资进一步下降;目前,世界上最大的HDPE装置单套能力已达到了350kt/a;c.目前LLDPE产品大部分是全密度聚乙烯装置生产出来的,它的技术以BP公司的Innovene工艺和Dow化学公司的Unipol 工艺为代表;近年来,冷凝工艺和超冷凝工艺的采用,使得全密度聚乙烯装置的能力成倍增加;2001年,新加坡投产的新装置能力达到了480kt/a;同时,使用茂金属催化剂生产的mLLDPE产品有很好的韧度和强度,其落锤冲击强度是常规低密度PE的2倍以上,而密封温度仅为85℃;mLLDPE将使得聚乙烯市场空间更大;d.工艺和催化剂技术的进步使PE和PP的性质进一步改进和更易于加工成型;20世纪90年代开发的双峰聚乙烯技术解决了HDPE由于熔体流动速率低,难于加工的状况,使其产品既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又便于加工;在薄膜、建材、管道等领域得到了广泛使用;e.超丁烯添加工艺不仅使聚乙烯性能得到了显着提高,而且节省了大量的高级α烯烃;从赫斯特公司生产的PE100产品来看,其丁烯-1含量达到了4%以上,产品性能优异;3聚乙烯市场动态近年来,世界聚乙烯能力增长趋缓,而需求增加迅速1998年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世界乙烯的需求增幅有所减缓;而1996年之后投资新建的乙烯大量投产,造成世界乙烯过剩;2001年,乙烯的收益跌到了最低,因此,石化公司一般都不愿在石化项目上大力投资,故近年来世界新增乙烯项目仅限于乙烯改扩建;乙烯的扩能造成世界聚乙烯能力增速减缓;2002年,世界聚乙烯生产能力仅增加了2130kt/a;从未来发展的情况看,由于中东规划的一些乙烯项目被迫推迟,因此,未来几年世界聚乙烯能力增长仍不会很高;尽管世界聚乙烯在上世纪末的需求有所下降,但进入新世纪后,聚乙烯需求有所恢复;到2002年,世界聚乙烯需求量达到了52570kt,较2001年增加了2390kt;从未来发展情况看,由于世界经济逐步回暖,对聚乙烯的需求将逐步增加;预计到2005年,世界聚乙烯需求量将达到62000kt;世界聚乙烯需求增长高于其生产能力,将大大缩小世界聚乙烯供过于求的局面;世界经济好转,使得世界聚乙烯产品盈利上升“9·11事件”后,世界经济陷入空前的萧条,原油价格的高位振荡使得聚乙烯的成本一直相对较高;而同期聚乙烯产品价格却大幅下降,这些使得大部分聚乙烯生产企业面临着亏损的局面;进入2002年后,世界经济逐步恢复,虽然受到美伊战争和SARS疫情的影响,但经济复苏的局面仍好于早期的预计;据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预测,2003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达到%,其中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将达到%,日本经济增长率达到%;欧盟经济增长率为%;除欧盟地区外,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速均高于2002年;世界经济的复苏为聚乙烯需求增长创造了条件;据美国化学系统公司2003年的报告称,2002年,东北亚效益最好的LDPE装置的现金成本为543美元/t,HDPE装置的现金成本为508美元/t;而同期的LDPE和HDPE平均售价分别为584美元/t和539美元/t,同2001年相比,企业的效益已得到明显提高;进入2003年,除2,3月份外,世界乙烯的价格一直维持在450美元/t左右,估计在2004年上半年,东北亚地区的LDPE装置和HDPE装置的现金成本将分别为587美元/t和550美元/t,而同期LDPE和HDPE的价格分别为664美元/t和612美元/t;2003年,世界聚乙烯装置的良好收益为聚乙烯工业的健康发展创造了条件;世界聚乙烯生产企业数量减少,规模扩大为了突出核心产业,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世界大型石化企业的兼并、联合和重组从未间断过;继道化学并购了联碳,Exxon 和Mobil完成合并,BASF和Shell把Elence公司、Targor公司和Montell公司合并成立Basell公司后,Phillips和Chevron 公司合并成立了Phillips-Chevron公司,使得世界聚乙烯能力更加集中;到2002年底,世界前10位生产企业的生产能力达到34020kt,约占世界总能力的%;产能排在前两位的DOW化学和ExxonMobil产能均超过了7000kt;从现有企业状况来看,企业经营更加专业化;目前,已形成了以Phillips公司、台塑、solvey公司和湖南石化等专门经营HDPE业务的公司,在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中,同样存在着侧重经营的迹象;2002年世界主要聚乙烯生产企业产能见表2;表2 2002年世界主要聚乙烯生产企业产能kt/a中国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特别是在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和中国加入WTO后,必将带动我国投资、消费和出口的快速增加;2002年,我国聚乙烯的产量为3552kt,进口量为4559kt,国内表观消费量为8101kt;同2001年相比,产量、进口量和表观消费量分别增加了%,%和%,是合成树脂中需求增长最大的品种之一;从国内聚乙烯消费状况来看,近年来,国内高密度聚乙烯需求明显高于低密度聚乙烯,从1998年后的5年间,HDPE聚乙烯的需求增长一直保持在20%左右,明显高于低密度的需求增长;目前,国内HDPE需求已占聚乙烯需求的42%,较1995年的31%提高了11个百分点;我国聚乙烯需求增长状况如图1所示;时间/a图1 我国聚乙烯需求增长状况按照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的规划,在未来几年,国内乙烯将进入新的扩能高峰;到2005年,中国石化所属的乙烯将全部完成扩能改造,并新建茂名石化350kt/a HDPE装置;同时,中国石油所属的大庆石化、兰州和吉林石化的乙烯装置也将完成扩能改造;其中,大庆石化将新建200kt的LDPE装置,吉林石化将其全密度装置扩能至300kt;国内三大乙烯合资企业扬巴、赛科和南海-Shell将于2005年或2006年投产,其中,扬巴将新增400kt LDPE 装置,赛科将新增600kt HDPE/LLDPE装置,南海将新增250kt LDPE装置和200kt HDPE/LLDPE装置;预计到2005年,国内聚乙烯总生产能力将达到6330kt/a;2005年后,国内聚乙烯仍存在较大缺口,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许多地区都在规划新的乙烯建设或扩能项目,主要包括燕山石化的三轮乙烯扩建,大庆石化园区1000kt乙烯项目,武汉地区的800kt乙烯项目、上海石化园区的第二套乙烯项目;另外,大连、汕头、新疆、抚顺等地都在考虑新建或扩建乙烯,如果这些项目能够得到建设,将为国内聚乙烯工业作出重要贡献;近10年我国聚乙烯供需状况如图2所示;时间/a图2 近10年我国聚乙烯供需状况预计在“十五”期间,我国GDP仍将以7%左右的速度增长,因此,聚乙烯的需求量将以7%或更高的速度持续增长,高密度聚乙烯将因为其在中空、薄膜、管材等领域的应用而不断开展,而继续保持高速增长;LDPE的需求将面临着LLDPE产品的激烈竞争;预计到2005年,我国对聚乙烯的需求量将达到10400kt,2010年其需求将超过14000kt;4聚乙烯应用前景聚乙烯树脂一直是需求量最大的通用塑料之一;从近10年的发展情况分析,尽管需求增长低于聚丙烯,但其年均增长率仍达到了%;聚乙烯树脂需求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以下几方面:a.由于经济的增长和开辟新的应用领域;b.世界包装产品的变革,使得聚乙烯薄膜在几乎所有产品的包装物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HDPE在技术上的突破使得其在管材、中空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未来几年内,PE树脂的需求增长率仍将保持较高的增幅;据预测,今后5年世界PE树脂的年均需求增长率为4%~5%;未来聚乙烯树脂的应用领域仍将集中在包装、农业、建筑和电线电缆等领域;其中,薄膜仍是聚乙烯的最大用途;未来的聚乙烯薄膜将更加专业化,扭结包装膜、收缩包装膜、缠绕包装膜、贴体包装膜、充气包装膜、高阻透性膜阻气、阻光等、高耐热性膜、选择渗透膜、保鲜膜、抗菌膜等产品的应用比例将逐步扩大;茂金属催化剂于1991年在美国工业化应用后,聚烯烃催化剂已发展到第3代;单活性中心SSC和茂金属催化剂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PE生产过程和PE产品的技术进步;双峰技术使得HDPE产品在薄膜和管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双峰技术于20年前打开了高密度PEHDPE薄膜市场,现在其在管道应用中又获得巨大成功;双峰PE很好地解决了产品既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又便于加工这一矛盾;在薄膜、建材、管道、吹塑成型用料、注射成型用料、电线电缆等领域均有广泛的用途;双峰PE最近的发展是,推出了PE100产品,具有更高的应力和抗裂性能,可生产厚度较薄的管道,而能承受相同的操作压力,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PE100可占领PVC管道的某些市场和许多钢管市场,尤其适用于天然气和石油管道场合,其抗磨蚀性好,抗腐蚀也优于钢铁材质;LDPE高透明产品将成为包装领域的新亮点LDPE高透明产品是通过改变聚合压力和调整助剂配方来实现的;从目前市场的应用状况来看,高透明LDPE产品有利于受到市场的青睐;据美国市场调查机构分析,使用高透明产品包装的各类食品的销售量比普通包装的高出30%;因此,未来高透明LDPE薄膜将越来越多地应用在面包、水果、熟食等产品上;茂金属聚乙烯的应用将不断扩大据统计,2002年茂金属和单活性中心SSC催化剂生产的PE为1400kt;其中,用于食品包装方面占36%,非食品包装的占47%,其他的方面医药、汽车和建筑占17%;茂金属LLDPEmLLDPE现占LLDPE总消费量的约15%,预计201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22%;今后,mLLDPE年增长率将高于LLDPE,达到15%;因mLLDPE产品有更好的性能,许多发达国家纷纷采用mLLDPE替代常规LLDPE;据预测,在未来,发达国家LLDPE产量增长的近一半将来自mLLDPE;预计2007年,世界LLDPE总需求将达到18300kt,而mLLDPE将达到2800kt;埃克森美孚公司在北美推出了极低密度cm3茂金属聚乙烯mPE,目标针对食品和工业包装市场,该产品具有很好的韧度和强度,其落锤冲击强度是常规极低密度PEVLDPE的2倍以上,而密封温度仅为85℃;涂层用LDPE市场前景广阔PE涂层生产主要集中在复合彩印领域;随着对产品包装的重视,包装工业的发展极大地带动了PE涂层增长,且可加工品种不断增加,已应用到纸板、聚酯膜、玻璃纸、PP膜、PP编织袋、胶带、布等各种材质;新品种包括离型纸、食品包装制品、建筑用水泥包装等;其中,离型纸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商标、标签、胶粘带及广告纸等方面;5结语近年来,我国聚乙烯工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国内聚乙烯的市场占有率却只有44%;专用树脂国内基本上都可以生产,市场占有率也较5年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未来几年,虽然大规模的扩能将使国内产品占有率有所提高,但LLDPE品种单一将限制国内LLDPE产量的扩大;另外,在高密度聚乙烯中,国内专用料品种偏少也限制了其增长;因此,在未来聚乙烯的开发、生产及销售中,国内企业应积极应对加入WTO后所面临的市场状况,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聚乙烯的产品竞争力,使国产聚乙烯市场占有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聚乙烯生产技术及其发展应用

聚乙烯生产技术及其发展应用烟台大学毕业论文聚乙烯生产技术及其发展应用Polyethylene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itsapplication development申请学位:理学学士院系:化学化工学院专业:应用化学姓名:韩乐乐学号:201169503306指导老师:翁永根老师二零一五年X月X日烟台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聚乙烯生产技术及其发展应用姓名:韩乐乐导师:翁永根二零一五年X月X日烟台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摘要塑料作为我国四大建材之一被我们广泛使用在生活中。
其中,发展最久的聚乙烯凭借其优良的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及耐腐蚀性等优势成为最主要的聚烯烃塑料品种,并且最主要的用于生产薄膜、中空制品及纤维等方面。
聚乙烯按照生产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高压法、中压法及低压法。
三种方法各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这在工业上是很普遍存在的。
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聚乙烯主要有三种,分别是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以及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另外也有其他的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一些聚乙烯,如交联聚乙烯。
聚乙烯虽然有着较久远的发展历史,但是并不代表它的发展已经停滞,相反,基于中国市场对于聚乙烯的需求,聚乙烯依旧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聚乙烯PE;低密度;生产;工艺;应用ABSTRACTPlastic as one of China's four major building materials widely used by us in life. Among them, the development of polyethylene to their excell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processing properties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become the main polyolefin plastic varieties, and the main used in the production of thin film and fiber, hollow products, etc. Polyethylene (PE)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production methods can be divided into high pressure, medium pressure and low pressure method. Three methods have their ow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is is coexist in industry. In addition, the most widely used main polyethylene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and linear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three, but there are also other good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polyethylene, such as crosslinking polyethylene. Although polyethylene has a long history, but do not represent its growth has stalled, on the contrary, based on the Chinese market demand for polyethylene, polyethylene still have very big development space.KEY WORDS:Polyethylene; Density; Production; Process; application目录一、概述1、什么是聚乙烯2、聚乙烯的发展背景3、聚乙烯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二、聚乙烯的生产加工1、聚乙烯的种类1.1高密度聚乙烯1.2低密度聚乙烯1.3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4中密度聚乙烯1.5交联聚乙烯1.6高分子量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1.7极低密度聚乙烯2、聚乙烯的合成方法2.1高压法2.2中压法2.3低压法3、国内外聚乙烯生产技术3.1 BP公司的Innovene气相法3.2利安德巴塞尔的Spherilene工艺及Lupotech G工艺3.3三井化学公司的Evolue工艺3.4陶氏化学公司的Dowlex工艺3.5诺瓦化学公司的Sclairtech工艺3.6 DSM Compact工艺3.7菲利普斯浆液法3.8北欧化工公司的Borstar工艺3.9齐格勒-纳塔催化剂的釜式浆液法4、聚乙烯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设备4.1聚乙烯生产设备4.2聚乙烯生产中的相关催化剂5、聚乙烯在日常生活加工中的应用5.1聚乙烯在薄膜加工中的应用5.2聚乙烯在中空制品加工与应用5.3聚乙烯在管材板及建材加工的的应用5.4聚乙烯在纤维制品加工中的应用三、未来聚乙烯的发展方向及前景分析1、聚乙烯未来可发展领域2、聚乙烯的前景分析一、概述1.聚乙烯的什么聚乙烯,英文名称为polyethylene,因此也常简称其为PE ,是一种由乙烯经过聚合反应制得的热塑性树脂。
充满活力的中东石化工业

● 储 量 丰富 的油 气 资源
亿 立 方 米 到 2 0 年 天 然 气 出 口 能 力 颖 先 域 之 海 湾 各 国 ( 特 阿 拉 怕 06 沙 海 湾 地 区蕴 藏 着 极 其 丰 富 的 石 注 资 将 达 到 每 年 1 亿 立 方 米 2 2 年 达 到 卡 塔 尔 、 威 特 阿 联 酋 阿 曼 巴 林 5 1 05 科 源 遍厦 海 湾沿岸 的沙 特阿拉 伯 阿联 7 0亿 立 方 必 0 伊 朗 )的 乙 烯 能 力 将 由 1 9 9年 5 0万 吨 9 3 酋 科 威 特 巴 林 卡 塔 尔 、伊 拉 克 、 伊 增加 到 20 年 9 2 吨 聚 乙烯将 相应 02 2万 朗 等 8个 匡 家 海 湾 地 区 石 油 总 棒 明 储 ● 得 天 独 厚 的 廉 价 石 化 原 料 由 2 5 吨 增 加 到 5 0万 吨 聚 丙 烯 将 8 万 4 量 达 85 吨 皇 9亿 勺占 全 球 探 明 储 量 的 6 5 由于 中东 拥 有丰 富 的天 然气 资 源 . 由 5 万 吨 增 加 到 1 1 吨 台 成 氨 将 由 2 3 万 7 其 中 沙 特 阿 拉 伯 石 ; 储 量 3 6亿 从 而 可 为 乙 烯 生 产 提 供 廉 价 的 z 烷 原 % F h 7 6 9万 吨 增 加 到 7 7 吨 尿 素 将 由 7 4 O 9 万 3 吨 占世 界 总 储 量 的 1 /4以 上 居 世 界 料 。 特 阿 拉 伯 拥 有 7 乙 烯 装 置 2 。 沙 套 0。 万 吨 增 加 到 9 6万 吨 0 第 一 储 采 比 为 8 年 。伊 拉 克 阿 联 年 产 能 5 5 吨 五 套 采 用 全 z 烷 原 料 75 6万 沙 特 阿 拉 伯 是 中 东地 区 石 化 工 业 发 酋 科 威 特 和 伊 朗 的 石 油 探 明 储 量 分 别 套 采 用 乙烷 /丙 烷 原 料 套 采 用 石 展 最 快 的 国 家 2 1 年 其 石 化 工 业 主 要 00 3 为 怕 1 1 9 1 6和 1 6亿 吨 2 2 2 储 采 比 脑 油 原 料 中 东 以 z 烷 原 料 生 产 乙 烯 产 品产能 分 别为 乙 烯 5 5 吨 . 甲醇 6 万 分 别 为 1 0 上 和 7 年 .而 盛 产 石 ) 成 为 世 界 上 原 料 费 用 最 低 廉 的 地 区 目 O年 0 自 3 5万 吨 . I ( 基 叔 丁 基 醚 )2 0万 7 MT3 甲 E 7 的 海 湾 六 国 沙 特 阿 拉 伯 、 联 酋 、 曼 、 前 乙 烷 原 料 为 0 7 美 元 /百 万 英 热 单 位 阿 阿 5 吨 z 二 醇 1 6 吨 .聚 乙 烯 2 3 吨 . 8 万 4 万 科 威 特 巴林 、卡 塔 尔 已 探 明 石 ; 总 储 (7 5 元 吨 ) F h 3 美 .其 价 格 仅 为 美 国 墨 西 哥 聚丙 烯 9 0万 吨 . 成 氨 2 3 吨 尿 素 台 0万 量 6 2亿 吨 占 海 湾 地 区 石 ; 总 储 量 的 湾 沿 岸 地 区 的 1 4 右 中 东 乙烯 装 置 2 F h / 左 2 万 吨 . 沙 特 阿 拉 伯 国 有 石 化 公 司一 6 1 7% 0 以 乙 烷 为 原 料 . 其 乙 烯 生 产 成 本 低 达 使 沙 特 基 础 工 业 公 司 ( ̄ I 石 化 产 品 S . C) B O 如 中 东 也 拥 有 丰 富 的 天 然 气 资 源 世 1 0美 元 /吨 亚 太 地 区 ( 马 来 西 亚 总产 能将 由 19 年 2O 99 5 O万 吨 2 0 0 0年 界 已 探 明 天 然 气 储 量 1 6万 亿 立 方 米 . 澳 太 利 亚 4 印 度 》采 用 乙 烷 原 料 的 乙烯 20 8 0万 吨 增 加 到 2 0  ̄ 5 0 吨 、 01 0 1 g3 0 万 2 0 其 中 中东 为 5 万 亿 立 方 米 占世 界 的 1 生 产 成 本 为 2 0 2 0 元 /吨 美 国 墨 0 / 0~ 4 美 年 40 8 0万 吨 其 石 化 产 品 产 能 的 O % 0 3 右 。按 目前 开 采 速 度 推 算 .储 采 比 西 哥 湾 沿 岸 为 2 0美 元 /吨 ,而 美 国 采 左 5 用于 出 口 . 超 过 1 0 伊 朗 天 然 气探 明 储 量 2 O 年 3万 用 石 脑 ; 为 原 料 的 生 产 成 本 为 3 0 美 F h 0 20 年 . A I 产 了 1 套 石 化 装 00 S B C投 6 亿立方米 占世 界 储 量 的 1 % 。卡 塔 元 /吨 .新 加 坡 泰 国 马 来 西 亚 印 57 置 . 中 包 括 二 套 8 万 吨 /年 一 套 7 其 0 0 尔 沙特 阿 拉 伯 和 阿 联 酋 的 天 然 气 探 明 度 台 湾 省 采 用 石 脑 油 的 乙烯 生 产 成 本 万 吨 /年 乙 烯 装 置 增 加 聚 乙 烯 产 能 1 2 1 储 量 丹 别 为 84 57 9 9和 60 5 亿 立 方 为 3 0 4 - 5 2 —3 0美 元 /吨 韩 国 日本 石 脑 万 吨 聚 丙 烯 产 能 5 万 吨 苯 乙 烯 产 能 0 米 .分 别 占 世 界 总 储 量 58 、40 和 油 裂 解 装 置 乙 烯 生 产 成 本 为 4 0 53 % % - ~ ( 8 0 5 0万 吨 乙 二 醇 产 能 4 9 7万 吨 s AB 4 1 .到 2 1 % 0 0年 中 东 需 求 天 然 气 将 达 美 元 /吨 我 国石 脑 油 裂 解 装 置 乙 烯 生 两 家 子 公 司 的 乙烯 联 台 装 置 能 力 已 列 人 2 0 0亿 立 方 米 商 业 化 生 产 3 0 7 4 0亿 立 产 成 本 高 达 5 0美 元 /吨 3 世 界 前 十 位 排 序 阿 拉 伯 石 化 公 司 的 朱 米 。西 欧 中 欧 和 亚 洲 将 是 中东 天 然 气 ● 燕 蒸 日上 的石 化 工业 拜 勒 乙 烯 联 台 装 置 乙 烯产 能 2 5万 吨 / 2 出 口 的 主 要 市 场 . 卡 塔 尔 L G ( 化 天 N 液
我国苯乙烯的生产消费现状及发展前景

最大 的苯 乙烯生产 厂家 ,生 产能力 达到 1 60万 t ,约 占 . 2 / a 世界苯 乙烯总 生产能力 的 45 %;其次是 美 国 Co Ma 公 .9 s r 司,生产 能力为 1 58万 ta 1. / ,约 占总 生产能力 的 42 %; .2 再次是荷 兰陶 氏化学 公司 ,生产能 力为 1 00万 t ,约 占 . 0 / a
烯 的总 消费 量为 5 0. t 0 2万 ,约 占世界 苯 乙烯总 消费进 口量为 9 . t 75万 ,出 口
量为 1 75万 t 0 5年 西欧地 区苯 乙烯 的消费量为 5 77 . 9 ;2 0 2. 万 t 约 占世界 苯 乙烯 总消 费 量 的 2 . 7%,其 中产 量为 , 16
5 50万 t 3. ,进 口量为 2 7 1万 t 出 口量为 2 4 4万 t 5. , 6. 。
1 世 界 苯 乙烯 的 供 需 现 状 及 发 展 前 景
1 1生 产 现 状 .
目前, 世界 苯 乙烯 的消费 构成为 : 聚苯乙烯是苯 乙烯 最 大 的下 游衍 生物 , 其 消 费量 约 占总 消费 量 的 6 2 , 3. % AB / AN树脂约 占总消费量 的 1 .%,S R及 胶乳约 占总 SS 9 4 B 消费量 的 97 .%,不饱 和聚酯树 脂约 占总 消费量的 43 .%,苯 乙烯共 聚物 ( 括 SB 包 S、苯 乙烯和 丙烯 腈共 聚物 、MB S、 SMA等 )约 占总消费量 的 20 .%, 预计 2 0 0 5~2 1 0 0年,世界苯 乙烯 的消费量将 以年均约
欧 3个 地 区是 目前 世界上最 主要 的苯 乙烯 消费地 区,2 0 05 年这 3个地 区的苯 乙烯 消费量 合计达 到 2 2 . t 2 03万 ,约 占 世界 苯 乙烯总 消费 量 的 9 .9 1 1 %。其 中亚 洲地 区是最 主要 的消费 地 区,2 0 0 5年 总消费量 达到 1 9 . t 1 24万 ,约 占世界 总 消费 量 的 4 9 %, 其 中产 量 为 1 5 . 8. 8 5 4万 t 0 ,进 E 量 l
中美贸易战对石化行业的影响解析

中美贸易战对石化行业的影响解析摘要:美国此次借所谓301条款调查向中国发难,有着深刻的国际背景和战略考量。
对此,我们要提高警惕,既保持战略定力,也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
业内人士认为,美国对待提升关税的后果会持审慎态度,另外市场提高避险意识的同时,也不应过分夸大这种影响,出口企业这些年多已练就多条腿走路,进一步提升我国产业、产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产业专业、增加内销等以最大程度削减影响。
美国时间2018年4月3日,美国政府依据“301调查”单方认定结果,宣布拟对原产于中国的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涵盖约1300多个税号的产品。
清单罗列的产品中涉及一部分化工产品和化工下游产品,包括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的产品(第六类)、塑料及其制品;橡胶及其制品(第七类)。
针对美国的征税建议,中国立即出台的同等力度、同等规模的对等反击措施。
2018年4月4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宣布,将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汽车、化工品等14大类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涉及2017年中国自美国进口金额约500亿美元。
实施日期将视美国政府对我国商品加征关税实施情况,由国务院税则委员会另行公布。
其中,中国将对美国44项化工产品加征关税,包括液化丙烷、聚碳酸酯、聚乙烯、丙烯腈、润滑剂、环氧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板片膜箔扁条、聚酰胺-6,6切片、催化剂等。
那么,此次中美之间贸易争端的升级,到底会对我国石化行业产生多大的影响?本文重点对几类产品进行解析。
1 对聚烯烃行业的影响对于聚烯烃行业来说,由于此次清单中涉及了聚烯烃产品(LDPE、乙烯-α-烯烃共聚物等)、原料(液化丙烷)、催化剂,因此引起了业界较大的关注。
2017年中国聚乙烯总产能约1740万吨/年,产量约1580万吨,表观消费量约2840万吨。
2017年中国聚乙烯总进口量约1180万吨,其中LDPE进口量约240万吨,HDPE进口量约640万吨,LLDPE进口量约300万吨。
聚乙烯生产工艺介绍

低密度聚乙烯
高压聚合法
属于自由基型聚合反 应,反应过程包括链 引发、链增长、链终 止和链转移
该法是生产低密度聚乙 烯最重要的方法,因此 低密度聚乙烯在历史上 又称作高压聚乙烯
高压聚合法
链引发
偶合终止
链链转终移止
链传递
歧化终止
请菲输利入你浦的题法目
离子型催化聚合,催 化剂表面上的Cr离子,由 于它的外层电子未满而能 吸收乙烯的一对电子,从 而产生活性而发生聚合。
。
聚合级乙烯气体的规格要求
乙烯含量/%
≥99.9
CO2(cm3/m3)
0.5
甲烷,乙烷 /(cm3/m3)
50
H2(cm3/m3)
0.5
乙炔(cm3/m3)
0.5
S(cm3/m3)
0.1
氧(cm3/m3)
0.1
H2O(cm3/m3)
0.1
CO(cm3/m3)
0.5
引发剂的选择
纯氧 作为引 发剂
乙烯高压聚合需加入自由基引发剂,工业上称为催化剂, 所用的引发剂主要是氧和过氧化物,早期工业生产中主要用 氧作为引发剂。
聚乙烯的生产现状
LLDPE产能达到了32.13Mt/a HDPE产能达到45Mt/a左右 由于将有27个LDPE项目陆续投产,LDPE的产能将从 2015年的26.00Mt/a增加至2020年的34.00Mt/a
聚乙烯的消费现状
由于中国、印度、拉美、中欧等新兴经济体的驱动 2011—2016 年聚合物需求年增长率保持在 4% 以上 亚洲成为聚乙烯市场的主要增长点
可用于农膜、复 合薄膜、包装用 膜、食用油包装 容器等制品,还 可挤出管材、电 缆、电线包覆物、 吹塑制品等。
聚乙烯产业现状及生产技术进展

些发展 中 国家 正处于快 速成长 期 .尤 其是 亚
太 和 中东地 区 的发 展 明显 快 于 世 界 其 他 国 家 和地 区 ,其 聚 乙烯 的产 能 、产 量 以及 消 费 量 均 已 经 超
过 北 美 地 区 中东 地 区现 已成 为 世 界 通用 基础 石 化 产 品 生产 增 长 最 快 的地 区 .其 聚 乙烯 生 产 成本 仅 为 我 国 的 1 3左 右 .成 本 优 势 非 常 明显 由 于 / 中东 市 场 容量 小 .聚 乙烯 产 品 大 部 分 面 向海 外 市 场 .我 国大 陆是 其 主要 的 出 t 目标 国 。我 国大 陆 S l
第
2 卷 第 4 期 9
化
学
工
业
・l ・ 3
2 1 年 4 月 01
CHEM I CAL NDUS I TRY
聚 乙烯 产 业 现 状及 生产 技 术进 展
刘 雨 虹
( 国石 油经 济 技 术 研 究 院 ,北 京 10 2 ) 中 0 7 4
摘
要 : 阐述 了 聚 乙烯 (E)工 业 的发 展 现状 及趋 势 ,介 绍 了 聚 乙 烯 产 品 、 生 产 工 艺 和催 化 剂 的 研 究 进 展 ,提 P
周 边 国家 和地 区 的石化 工 业 是 典 型 的 出 口导 向 型
3 聚 乙 烯 生产 技 术 进 展 z ]
31 冷凝 及超 冷 凝技 术 . 冷 凝 及 超 冷 凝 技 术 是 在 一般 的气 相 法 聚 乙烯
收 稿 日期 :2 1 0 — 7 01 - l O
作 者 简 介 :刘 雨 虹 (9 5 ) 17 一 ,女 ,黑 龙 江 省 人 ,高 级 工 程 师 , 目 前从事石油化工战略研究工作 。
中国石化市场产业链分析

三、中国石化市场产业链分析(一)上游行业分析上游是指石油炼制及进一步裂解生成乙烯等基本化工原料。
这一领域被中石油、中石化等国有集团所垄断,目前无切入机会。
1.寡头垄断是上游市场结构的基本特征,尤其是经数次重组后,三寡头实力又有提升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家公司拥有全部陆上石油资源的开采权,拥有90%的石油炼制能力,以及52%的加油站,是两家规模较大的上下游一体化公司。
中石油独享海上石油资源专营权,缺乏中下游业务。
2005年在石油需求迅速提升而短期内炼油能力增长有限的情况下,全球炼油厂开工负荷继续高位,炼油毛利继续攀升。
2006年底国内成品油市场将全面开放,考虑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改革及市场化进程加快,由于国际市场价格的持续上涨,国内成品油价格在政府的调控下也提高了市场价格,微小幅度的提价为各大公司业绩带来巨大提升。
这一点在证券市场上可以充分体现。
2006年5月份的国内成品油提价,由于市场之前对成品油提价早有预期,无法完全弥补原油价格上涨对炼油毛利的挤压,中国石化炼油业务依然处于亏损状态。
中石化5月份的炼油毛利为-5美元/桶,低于4月份的2美元/桶,而六月份为-1美元/桶。
2006年原油及油品供需预测见表1。
表1 2006年原油及油品供需预测单位:万吨、亿立方米在国际炼油毛利高涨、国际原油价格回落、人民币持续升值、国内炼油能力偏紧和成品油价格市场化改革等5大因素影响下,中国炼油业必将走过低谷,预期2006年末至2007年初国内的炼油行业能回到一个正常的盈利水平。
2.乙烯产业分析乙烯工业是石油化学工业的龙头与核心,我国乙烯工业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也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
2005年世界乙烯产能为11290万吨,产量为10700万吨,开工率达94.8%,产地主要集中在北美、亚太和中东地区,产能分别占世界比重的31.1%、26.7%和9.9%,乙烯是石油化工产品生产中开工率最高的产品之一。
2005年,世界乙烯消费量约为10800万吨,主要消费地区是北美、亚太和欧洲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