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学第七章海洋区域经济

合集下载

海洋经济学复习资料

海洋经济学复习资料

海洋经济学复习资料海洋经济学复资料第一章绪论1.名词解释1) 海洋经济是指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而形成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总和。

2) 海洋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的经济活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一门应用性经济学科。

2.海洋经济的特点1) 整体性2) 综合性3) 公共性4) 区域性5) 高技术性6) 关联性7) 复杂性8) 高风险性3.海洋经济学的性质1) 边缘性:交叉面广,边际范围宽。

2) 综合性:海洋经济作为社会科学,着重研究海洋经济的社会方面,但海洋经济学对其特定研究对象的研究探求是离不开其他与海洋经济有关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支撑。

3) 应用性:由于海洋经济是运用理论经济学解释以来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等经济领域的经济关系及运动规律,直接指导应用于海洋经济各类活动时间,为实现其符合人类目的性的科学发展服务。

4.海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 海洋资源2) 配置原则、机制3) 效率或效益5.海洋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 宏观层面:海洋经济宏观战略分析;经济、生态、社会并重发展;国际交流合作模式探索。

2) 中观层面:生产要素的有效结合方式;海洋产业的布局安排;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

3) 微观层面:资本要素配置与运营;人力资本开发与管理。

6.海洋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2)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3) 哲学与系统论方法。

4) 数学与经济模型。

第二章世界历史上海洋经济发展的三次浪潮1.第一次海洋经济发展浪潮的影响1) 促进海洋贸易与航海技术的发展。

2) 农业向商业的转变,助推就业比例的改变。

3) 以中国为中心之一的全球多边贸易迅速扩张。

2.英国在海洋经济发展第一次浪潮中的作为1) 奉行重商主义经济发展策略。

2) 积极发展海洋渔业。

3) 大力发展海洋科技。

3.第二次海洋经济发展浪潮的影响1) 促使海洋经济向纵深发展。

2) 促使海洋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洋经济的区域特征分析及其发展对策

海洋经济的区域特征分析及其发展对策

的科技技术等 , 结合规定研究我 国沿海 区域海洋经济 发展 的形式 , 拓展海洋产业链 ,向更 为高级 、精细化 的方 向拓展 ,以此创 造海
并且进 行划分 ,分析各个 区域的相 同点 和不同点 ,从而提 出有效 洋 经 济 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长 点 。
的发 展 方 案 。 2 . 2 第 二类 区域
因素就是人才 ,因此在 实际发展 的过程 中,需要提 升对 相关 工作 人员的培训工作 ,从而 提升工作 的质量和效率 。关 注海 洋经济发
展中的人才素质 ,不但要 结合现阶段海洋经济发展 的特 点 ,还要
结合未来 的发展 ,有效 的引用更为优质 的技术人才 ,掌 控海 洋经
济发展的机遇 。同时 ,需要 明确 的是 ,海洋资源禀赋在 发展中 占 据一定的优势 ,并且发 挥 自身的作用 ,也就是海洋 资源具备 的特 点逐渐转换为产业竞争 力和经济提升动力需要创新 的市 场特 点和
第一 , 这类 区域在实际发展 的过程 中具备一定 的优势 和特点 , 主要具备 较好 的海洋资 源 ,特别是在广州和浙 江等 区域的海洋资 源发展不 断拓展 ,产业结构 也较为高级 ,同时相关 的海洋基础设 备和技术 也非常 的好 ,并且 随着社会 的进步 ,科技 技术也在不 断
的创新 ,促使这一 区域 的海 洋经济具备 的价值也 非常的高 ,可 以
发展 ,以此阻碍此区域的经济发展 。
发展的产业氛 围。同时 ,对 区域海洋经济提 出了更 高的要求 ,依
据资源禀 赋 的特 点提升 资源的应用 效果 ,创造 有效 的市场条件 ,
促 使资源特点转换为现阶段有效 的生产力 。
2 . 3 第 三类 区域
这一 区域 的海洋经 济发展能力较好 ,海洋产业在实 际发 展的 过 程 中不 断的创新 和提 升 ,同时构 建海洋高 端产业 的发展模型 , 培养海洋高端服务产业 发展具备 的市场特点和环境 因素 ,在 整体 竞 争的市场环境 中不 断提升 自我 的优势 ,引导相关 的 作实 现可

海洋经济学(广东海洋大学)

海洋经济学(广东海洋大学)

第一章海洋经济:海洋经济是活动场所、资源依托、销售或服务对象等对海洋有特定依存关系的各种经济的总称。

海洋经济和其他经济的不同:海洋经济的鲜明特点:1、涉海性,2、综合性,3、高技术性,4、高风险性,5、关联性,6、复杂性,7、公共性,8、整体性。

海洋经济的鲜明特点决定了它与陆域经济的区别。

海洋经济学:研究海洋开发利用的经济关系及其经济活动的一门科学。

是介于海洋科学与经济科学之间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海洋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海洋经济学的微观研究:旨在揭示某区域海洋产业背景下具有一般性的微观主体经济行为及其交互特征。

海洋经济学的中观研究:描述海洋产业及其空间布局。

海洋经济的宏观研究:旨在从整体角度考察一国海洋经济的聚合特征与政策模式。

包括海洋宏观经济的总量分析和海洋经济政策与海洋经济管理。

海洋经济学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目标是实现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海洋资源的协调一致,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第二章海洋经济制度的基本内容:一、海洋所有权制度:海洋资源占有权制度、海洋资源使用权制度、海洋资源收益权制度、海洋资源处分权制度。

二、海洋产权制度。

三、海洋经济体制。

海洋产权:是一种规范人们之间的与海洋活动相关的关系的一种排他性权利。

海洋产权的分类:按产权历史发展形态(物权、债权、股权);按产权归属与占有主体(原始产权、政府产权、法人产权);按产权占有主体的性质(私有产权、政府产权、法人产权);按产权的客体流动性(固定资产产权、流动资产产权);按客体形态(有形资产产权、无形资产产权);按产权的具体实现形态(所有权、占有权、处置权);按产权所有制性质(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公民财产所有权)海洋产权的初始配置模式:行政审批、拍卖、招投标、抽签海域使用权的特征:派生性、从属性、有偿性、排他性、期限性试分析中国海洋经济管理体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1、中国的海洋经济管理体制主要是以“条块”为特征的综合管理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第七章 区域经济

第七章 区域经济

霍夫曼系数
✓ 把工业化进程分为四个阶段: ✓ 第一阶段,消费品工业占主导地位,霍夫曼系数为
5(±1); ✓ 第二阶段,资本品工业迅速发展,消费品工业趋于下降,
霍夫曼系数为2.5(±0.5); ✓ 第三阶段,资本品工业继续增长,并已达到与消费品
工业相平衡状态,霍夫曼系数为1(±0.5); ✓ 第四阶段,资本品工业占主导地位,工业化得以实现,
✓ 不仅如此,这三大部门各自内部也会发生显著的结构性变动,其变动 趋势是:制造业上升幅度最大,大约占工业部门份额上升的2/3;在 制造业内部,与现代技术密切联系的新兴部门增长得最快,其在整个 制造业总产值和劳动力中占的相对份额都是上升的,相反,一些传统 生产部门的产值和劳动力的比重则是下降的;在服务部门内部,教育、 科研和政府部门的相对份额趋于上升。
6、主导产业选择的一般趋势
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和水平相适应。 ✓ (1)区域经济发展初期,主导产业以农业、矿业、农
产品加工和纺织业为主,并开始生产为这些产业服务 的较复杂的技术的制造业,如纺织机械、农用机械。 ✓ (2)快速发展阶段,主导产业采取先进技术的制造业、 组装业。 ✓ (3)成熟期,以高新技术产业、信息服务业为主。
二重结构的淡化和消失
根本措施:发展商品经济,实现工农业的现代化,破除二重结构的 社会经济条件 日本的做法:
把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作为发展的主要目标 政府扶持中小企业 加速农业的现代化,从根本上挖掉二重结构的社会基础 促进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融合
我国应采取的措施:
在国家的总体布局和空间投资政策上,应坚持重点循序西移的布局战 略,为落后地区的工农业现代化提供必要的外部环境 充分发挥不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的中央企业和国家的重点建设项目 在区域系统中的作用 地方要依托和服务于中央企业和国家的重点建设,发挥地方的优势和 潜力,启动地方经济内部的活力,加快发展步伐

海洋经济学课程介绍

海洋经济学课程介绍

海洋经济学课程介绍
海洋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海洋经济现象、海洋产业和海洋资源开发等问题。

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海洋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以及了解国内外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通过学习海洋经济学课程,学生可以掌握海洋经济的概念、特点和作用,了解海洋产业的分类和结构,以及不同海洋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此外,学生还可以学习如何运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分析海洋经济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海洋经济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海洋经济的概念、特点和作用;海洋产业的分类和结构;渔业、航运、海洋油气等主要海洋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海洋经济的政策和管理等。

学习海洋经济学课程,对于从事海洋经济、海洋产业、海洋管理等领域的工作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该课程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海洋环境、资源和生态等方面的情况,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能力。

总之,海洋经济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对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学科能力的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海洋经济学_第四章 海洋区域经济

海洋经济学_第四章 海洋区域经济

广东海洋大学精品课程
海洋经济学
第四章 海洋区域经济
4
2. 海洋区域经济的分类
海洋区域经济根据不同的空间范围可划分为海 岸带区域经济、海岛区域经济、国家管辖海域区域 经济以及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经济等。
就我国来看,海岸带区域经济已比较发达,海 岛区域经济刚具雏形,而国家管辖海域区域经济及 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经济测尚在形成之中。
第一,地理位置优越; 第二,海陆资源密集; 第三,生态环境脆弱。
广东海洋大学精品课程
海洋经济学
第四章 海洋区域经济
13
地理位置优越
中国海岸带因其背向广阔的内陆腹地,
面向浩瀚的太平洋,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 中,具有其他国土区域所没有的区位优势。 当今世界经济、技术、贸易中心正从大西洋 向太平洋转移,环太平洋地区正在逐渐成为 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中国海岸带 区域正位于这一最有利的区域,既是海洋开 发的前沿基地和生产基地,又是海洋开发的 后勤保障基地,在海洋开发利用过程中具有 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广东海洋大学精品课程
海洋经济学
第四章 海洋区域经济
9
我国的海岸带
我国海岸带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和太平 洋交汇的过渡地带,呈s形。它北起辽宁的鸭 绿江口,南至广西的北仑河口,海岸线长达 18000千米。划入海岸带范围的有11个省、 市、自治区,197个县、区,陆上面积27.7万 平方千米,加上0-15米水深海域面积,我国 海岸带总面积达35万平方千米。
广东海洋大学精品课程
海洋经济学
第四章 海洋区域经济
16
3. 中国海岸带经济的特点
第一,经济总量宏大,但内部差异明 显;
第二,陆海并举成为趋向,陆重海轻却 依然存在;

海洋经济学复习资料

海洋经济学复习资料

海洋经济学复习资料海洋经济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名词解释(1)海洋经济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而形成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总和。

(2)海洋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的经济活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一门应用性经济学科。

2、海洋经济的特点有哪些?答:(1)整体性;(2)综合性;(3)公共性;(4)区域性;(5)高技术性;(6)关联性;(7)复杂性;(8)高风险性。

3、为什么说海洋经济学是一门边缘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应用经济学?答:1)边缘性:交叉面广,边际范围宽;2)综合性:海洋经济作为社会科学,着重研究海洋经济的社会方面,但海洋经济学对其特定研究对象的研究探求是离不开其他与海洋经济有关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支撑;3)应用性:由于海洋经济是运用理论经济学解释以来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等经济领域的经济关系及运动规律,直接指导应用于海洋经济各类活动时间,为实现其符合人类目的性的科学发展服务。

4、海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海洋资源;配置原则、机制;效率或效益。

5、海洋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答:(1)宏观层面:海洋经济宏观战略分析;经济、生态、社会并重发展;国际交流合作模式探索、(2)中观层面:生产要素的有效结合方式;海洋产业的布局安排;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

(3)微观层面:资本要素配置与运营;人力资本开发与管理。

6、海洋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答: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2)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3)哲学与系统论方法;4)数学与经济模型。

第二章世界历史上海洋经济发展的三次浪潮1、第一次海洋经济发展浪潮的影响有哪些?答:(1)促进海洋贸易与航海技术的发展;(2)农业向商业的转变,助推就业比例的改变;(3)以中国为中心之一的全球多边贸易迅速扩张;1。

海洋经济学概论

海洋经济学概论

海洋经济学概论海洋,广袤的蓝色领域,是人类探索和开发的新天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枯竭,人们逐渐意识到海洋的重要性,并开始关注和研究海洋经济学这一学科。

本文将介绍海洋经济学的概念、历史、发展以及对国家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一、海洋经济学的概念及发展历程海洋经济学是研究海洋经济活动的科学学科,它涉及到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渔业、海洋旅游、海洋能源、海洋运输、海洋科技等多个领域。

海洋经济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各国开始进入海洋资源争夺的时代。

20世纪后期,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海洋经济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二、海洋经济的重要性海洋经济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海洋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包括石油、天然气、矿产等。

其次,海洋渔业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对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海洋旅游、海洋科技和海洋运输也为国家经济增长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三、海洋经济对环境的影响海洋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对海洋环境产生影响。

过度捕捞和过度开发海洋资源可能导致渔业资源的枯竭和生态平衡的破坏。

海洋经济活动还可能导致海洋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对海底生物和珊瑚礁等生态系统造成损害。

因此,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保护海洋环境的关键。

四、海洋经济的挑战与机遇海洋经济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例如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问题、海洋环境保护的难题以及海洋法律和治理的挑战。

与此同时,海洋经济也带来了许多机遇,例如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科技创新和推动经济增长。

五、海洋经济的国际合作由于海洋经济活动具有跨国性质,国际合作对于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各国应加强海洋科研和信息交流合作,制定共同规则和标准,共同保护海洋环境和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六、结语海洋经济学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领域,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海洋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海洋经济学,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利用海洋资源,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保护海洋环境,为人类提供更多共同的福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的海岸带
我国海岸带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和太平 洋交汇的过渡地带,呈s形。它北起辽宁的鸭绿 江口,南至广西的北仑河口,海岸线长达18000 千米。划入海岸带范围的有11个省、市、自治 区,197个县、区,陆上面积27.7万平方千米, 加上0-15米水深海域面积,我国海岸带总面积 达35万平方千米。
三. 海岛经济
1.海岛的概念 2.我国海岛类型与分布特征 3.海岛的地位与作用 4.海岛经济的特点 5.海岛经济开发
(1)什么是海岛? (2)世界上有多少海岛? (3)我国有多少海岛? (4)我国各地对海岛的叫法
海岛是被海水包围,高潮时仍露出水面的自 然形成的陆地。如果这块陆地过大,则不叫“岛” 而叫“洲”,如南极洲、澳洲;如果这块陆地过小, 也不叫“岛”而叫“礁”。
大连
天津
连云港
宁波
青岛
厦门
湛江
北海
第一,以港口城市群为中心,建设 沿海城市体系;
第二,建设海水增养殖业为主,海 洋捕捞为辅的海洋水产带;
第三,积极发展临海工业,建设沿 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
第四,开发滨海旅游资源,积极促 进沿海旅游带的形成;
第五,发挥沿海开放地带的优势, 发展外向型经济。
第二,海陆资源兼备。海岸带既有丰富的陆地 资源,又有丰富的海洋资源。由于生态上的复合性, 它蕴藏着比地球上其他区域更为丰富的自然资源。
第三,生态环境脆弱。与其他区域相比,海岸 带的生态环境脆弱得多(生物区层最低部、自然灾 害频繁、人口密集)。
第一,海陆产业荟萃。它既是陆地产业的理想 场所,又是海洋产业的必然落座空间。
二是因为海洋中的岛屿在不停地变动着。珊 瑚虫在不停地建造新的陆地;海底火山喷发会产 生新的岛屿;地壳运动或地震会使一些小岛产生, 也会使一些小岛消失;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 或下降;人类移山填海,把几个小岛连成一个大 岛,等等。
通常认为,世界上有海岛十万个左右。
我国是世界上岛屿最多的国家之一。但我国 到底有多少海岛也有不同的说法。如果以500平 方米为标准,以大陆各沿海省、市、自治区、海 南省和港、澳、台为范围,我国海岛总数是7373 个(大陆沿海和海南省6961个,澳门3个,香港 183个,台湾224个,再加上台湾岛和海南岛)。
我国各地对海岛的叫法不一。长江 口以北称“岛”,浙江称“山”,福建、 台湾称“屿”,广东称“礁”、“沙”、 “州”,广西称“墩”,海南称“石”、 “角”。
(1)我国的海岛类型 (2)我国海岛的分布特征
我国海岛不仅数量多,分布广,而且种类繁多。 对海岛的分类,有多种标准。
按物质组成划分,海岛可分为基岩岛、沙泥岛 和珊瑚岛。在我国海岛中,基岩岛数量最多(占 93%), 其次是沙泥岛(占6%),再次是珊瑚岛 (占1%)。
我国的海岸线有18000公里
世界上海岸线较长的十个国家
澳大利亚 36735公里
印度尼西亚 3.5万公里
俄罗斯 33807公里
日本
3.3万公里
加拿大 2.4万公里
美国
22680公里
中国
18000公里
英国
11450公里
墨西哥 1.1万公里
智利
10000公里
根据《世界地图集》整理
第一,地理位置优越。它背向广阔的内陆腹地, 面向浩瀚的太平洋,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 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本章对海洋区域经济的研究重点放在不同海 洋区域经济的特点和开发重点上。研究海洋区域 经济,是要揭示不同范围的海洋区域经济发展的 规律,以指导我们的海洋经济活动。
二. 海岸带经济
1.海岸带的概念 2.海岸带自然与环境特点 3.海岸带经济特点 4.海岸带经济建设重点
海岸带是海洋与陆地的过渡地带。它包 括 三个部分:沿着海岸线的陆地、海潮出没的滩地 以及陆地向海面以下延伸的部分。
对于岛与洲的划分,目前并无明确标准。通 常人们称丹麦的格陵兰岛为世界第一大岛(217万 平方公里),大于这个面积的陆地称“洲”或“大 陆”。 对于岛与礁的划分,我国社会经济调查中以500平 方米为界,小于500平方米的为礁。
世界上有多少海岛?很难说得清。
一是因为各国统计的标准、方法不一样。有 的10平米以上,有的100平米以上,有的500平米 以上,还有的1平方公里以上才算岛。
第七章 海洋区域经济
一、海洋区域经济的概念和分析重点 二、海岸带经济 三、海岛经济 四、河口三角洲经济 五、国家管辖海域经济 六、公海和国际海底经济
一.海洋区域经济的概念和分析重点
1.海洋区域经济的概念 2.海洋区域经济和海洋产业经济的区别 3.分析海洋区域经济的重点和意义
任何经济活动都离不开特定的空间,都是在 特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的。这种经济活动和特定 空间范围的结合就产生了区域经济。
海洋区域经济是在一定的海洋地理单元的空 间基础上形成的海洋经济体系。根据海洋地理单 元的不同,海洋区域经济可分为海岸带经济、海 岛经济、河口三角洲经济、国家管辖海域经济、 公海和国际海底经济等。
它们的研究对象不同。海洋区域经济研究的 是海洋资源及相关经济活动的空间配置,而海洋 产业经济研究的是海洋资源及相关经济活动的行 业配置。前者具有产业的综合性,后者具有产业 的相对单一性。
海岸带的上界划在海浪作用可达到的地方, 下界定在海水深度相当于当地经常作用的波浪长 度1/3或1/2的地方。
从区域经济研究的角度看,对海岸带的划分 向陆地一侧应主要以行政边界为标准,向海一侧 应以人类现有技术条件下海水养殖所能达到的区 域为界(30米)。
我国社会经济调查中 对海岸带范围的规定
我国在1979-1986年进行了全国海岸带和滩 涂资源综合调查。这次调查中对海岸带的范围作了 明确的规定:陆域一般自海岸线向陆延伸10千米, 有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根据海岸带的实际情况可 适当延伸;海域一般自海岸线向海扩张至10-15米等 深线;河口地区向陆自潮界区,向海至淡水舌锋缘。
第二,经济开放度高。这主要得益于它的交通 优势和政策优势。
第三,总体经济发展水平高,但局部不平衡。 总体经济水平高表现在人均产值高和城市化程度高; 局部不平衡表现在其中10%较发达,其于90% 仍不够发达。
第四,经济结构独特。表现在:三次产业结构 水平高;第一产业内部,渔业所占比重较高;第二 产业内部,轻工业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比重较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