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合集下载

电力拖动毕业论文

电力拖动毕业论文

电力拖动系统设计摘要:电力拖动系统电动机的选择,首要的是在各种工作制度下电动机功率的选择,同时还要确定电动机的电流种类、类型、额定电压与额定转速。

正确决定电动机的功率与很重要的意义。

如果功率过大,会造成浪费,设备投资增大,而且电机经常欠载运行,效率及交流电动机的功率因数较低,运行费用较高,急不经济;反之如果功率选择小了,电机将过载运行。

造成电动机过早的损坏。

或者在保持电动机不过热的情况下,只能降低负载使用。

因此,电动机不适当地选择得太大货太小。

都将对国民经济造成损失。

决定电动机功率时,要考虑电动机的发热,允许过载能力与起动能力等三方面的因素。

一般情况下,发热问题最为重要。

关键字:同步电动机异步电动机接触器1电力拖动系统中电动机的选择1.1绝缘材料的等级电动机在负载运行时, 其内部总损耗转变为热能使电动机温度升高。

而电动机中耐热最差的是绝缘材料,若电动机的负载太大, 损耗太大而使温度超过绝缘材料允许的限度时, 绝缘材料的寿命就急剧缩短, 严重时会使绝缘遭到破坏, 电动机冒烟而烧毁。

这个温度限度称为绝缘材料的允许温度。

由此可见, 绝缘材料的允许温度就是电动机的允许温度;绝缘材料的寿命就是电动机的寿命。

1电机中常用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和温度限值如表一所示如表中的绝缘材料的最高允许温升(也称允许温升)就是最高允许温度与标准环境温度 40℃的差值, 它表示一台电动机能带负载的限度, 而电动机的额定功率就代表了这一限度。

电动机铭牌上所标注的额定功率, 表示在环境温度为 40℃时, 电动机长期连续工作, 而电动机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不超过绝缘材料最高允许温度时的输出功率。

当环境温度低于 40℃时,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可以大于额定功率;反之,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将低于额定功率, 以保证电动机最终都能达到或不超过绝缘材料的最高允许温度。

当绝缘处于表一所示的极限工作温度时,电机的使用寿命可以长达15~20年。

如果高于表一所表示的温度连续运行,电机的使用寿命将迅速下降。

电力拖动系统的自动控制和安全保护

电力拖动系统的自动控制和安全保护

电力拖动系统的自动控制和安全保护电力拖动系统的自动控制和安全保护是现代工业设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力拖动系统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需求。

自动控制和安全保护是电力拖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本文将对电力拖动系统的自动控制和安全保护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一、电力拖动系统的自动控制1.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自动控制系统是电力拖动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能够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和参数,控制设备的启动、停止、速度调节等动作,从而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自动控制系统通常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人机界面等组成部分。

- 传感器:传感器是自动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将各种工艺参数如压力、温度、速度等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供控制器进行处理。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等。

- 执行器:执行器是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它可以根据控制信号对设备进行动作控制,如电动机、液压缸、气动执行器等。

- 控制器:控制器是自动控制系统的大脑,它能够根据传感器采集的信号和预先设定的控制算法,计算出相应的控制指令,然后通过执行器对设备进行控制。

- 人机界面:人机界面是自动控制系统与人员进行交互的部分,通常包括触摸屏、按钮、指示灯等,可以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控和操作。

2. 自动控制系统的作用自动控制系统的作用是通过对设备进行智能化控制,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其主要作用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提高生产效率:自动控制系统能够根据生产需求进行智能化调节,从而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 保证生产质量: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对生产过程进行精准控制,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 减少人工干预: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减少对人工操作的依赖,降低人为差错的发生概率。

3. 自动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随着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的不断发展,自动控制系统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

浅析电力拖动系统的自动控制和安全保护

浅析电力拖动系统的自动控制和安全保护

浅析电力拖动系统的自动控制和安全保护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我国当前的电力企业建设管理中,针对其建设管理中的电力拖动工作开展进行了全面的整合,通过自动控制和安全保护工作的开展,为电力拖动系统的安全性应用奠定了基础。

电力拖动系统指的是在电力系统设计中借助专门的系统控制设计,将整个系统设计中的控制要点处理好,并且在系统控制设计中,结合具体的系统设计工作开展,将整个系统设计工作部署中的安全保护工作和电力控制工作结合,借助这种控制工作的开展结合,能够发挥出整体系统应用的安全性控制工作,对于保障系统建设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和控制具有重要性研究意义。

关键词:电力拖动系统;自动控制;安全保护引言电力施动控制系统为一种重要的控制系统,将其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可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地推动下,电力拖动系统的应用形式已经基本实现自动化。

自动化电力施动控制系统可更好地满足电力需求。

本文主要从电力施动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方案选择等探讨该系统自动控制的具体实现和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

电力拖动控制系统在目前已有的技术群体中,有着很多优点和比较突出的长处,在实际运用中,不仅有着其他技术难以比拟的安全性,而且这项技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也有着保障。

在如今电气工程的领域中,电力拖动系统的运用十分普遍,而且这项技术在电气工程的运用中也很广泛。

随着电气工程的不断发展,电力拖动控制系统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在电气工程领域,很多应用都得到了电力拖动控制系统的支持,并且结合电气工程中的先进技术和思维,电力拖动控制系统也得到了更深层次的发展。

1电力拖动系统的自动控制的原理电力拖动系统在企业的生产运营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工作人员能够借助这一系统来了解发动机运行的状态和情况,管理者在掌握了相关信息后,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企业目前的运行状况,所以这一系统对企业的正常生产过程有着直接影响。

电力拖动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以电器设备为核心部件,并由很多辅助的构件来共同组成。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 (2)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 (2)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简介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是一种通过电动机及其控制设备来实现机械设备运动的自动化控制系统。

它广泛应用于各个工业领域,如船舶、电厂、交通运输等。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对电动机进行电压、电流和频率的调节,实现对被控制设备的精确控制。

通过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和传感器反馈,可以实现高效的运动控制、准确的位置控制和稳定的速度控制。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应用。

组成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由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1.电动机:电动机作为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负责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被控制设备运动。

2.控制器:控制器是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的大脑,负责对电动机进行控制和调节。

它接收传感器反馈的信号,并根据预设的控制算法进行运算,实现对电动机的精确控制。

3.传感器:传感器用于获取被控制设备的状态信息,如位置、速度、温度等。

传感器的反馈信号用于控制器进行实时调节,确保被控制设备的运动精确控制。

4.执行器:执行器负责将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转化为实际的电压、电流或频率输出,通过控制电动机来实现对被控制设备的运动。

工作原理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简述如下:首先,传感器捕捉被控制设备的状态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

这些信号经过放大、滤波等处理后,传送给控制器。

控制器接收传感器信号后,根据预设的控制算法进行运算,并输出控制信号。

这些控制信号经过执行器的转化,最终作用于电动机。

电动机根据控制信号的输入,改变其电压、电流或频率,实现对被控制设备的运动。

电动机的运动状态被传感器继续监测,反馈给控制器进行调节。

通过不断的传感器监测和控制器调节,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对被控制设备的高精度控制和稳定运行。

应用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工业领域,其中一些常见的应用包括:1.船舶: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在船舶中起着关键作用,可以实现对推进器、舵机和起重设备等的精确控制,提高船舶的安全性和操纵性。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三版)(陈伯时)主编大学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三版)(陈伯时)主编大学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三版)(陈伯时)主编大学引言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在现代工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有效地控制和操作各种电动设备,减轻人工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档将介绍《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三版,该版本由陈伯时主编,涵盖了大学教学的相关内容。

1. 拖动系统的基本原理1.1 拖动系统的定义拖动系统是指通过电动机、传动装置和控制装置来实现对机械装置或工业设备的控制和操作。

它可实现运动的平稳性、快速性和精准性,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1.2 拖动系统的组成拖动系统主要由电动机、传动机构和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

电动机提供动力,传动机构将电动机的转速和转矩传递给被控对象,控制系统负责控制和调节拖动系统的运行。

2. 电动机的选择与控制2.1 电动机的分类根据拖动系统的要求,电动机可以分为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两种。

直流电动机具有调速范围广、起动转矩大等优点,交流电动机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等特点。

2.2 电动机的控制电动机的控制包括起动、制动、调速和定位等方面。

常用的电动机控制方法有电压、电流和频率控制法,通过改变电机终端电压、电流和频率来实现电动机的控制和调节。

3. 传动装置的选择与设计3.1 传动装置的分类传动装置主要分为机械传动和液压传动两种。

机械传动包括齿轮传动、皮带传动和链传动等,液压传动则利用液压系统将液压压力转化为机械能传递。

3.2 传动装置的设计原则传动装置的设计应考虑到传动效率、传动可靠性和传动误差等因素,合理选择传动比和传动元件,以实现拖动系统的高效运行。

4. 拖动系统的控制策略4.1 开环控制开环控制是一种基本的控制策略,通过设定输入信号来控制输出信号,但无法对输出信号进行实时调节和修正。

它适用于一些简单的拖动系统。

4.2 闭环控制闭环控制是一种反馈控制策略,通过监测和比较输出信号和参考信号的差异,实现实时调节和修正。

它适用于复杂的拖动系统,能够提高控制的稳定性和精确性。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课程实验的改革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课程实验的改革
“ 电力拖动 自动控制系统"课程实验的改革
朱 高伟 ( 贵 州电子信 息职业技 术 学院,贵 州凯里 5 5 6 0 0 0)
摘 要 : 电 气 工 程 和 自动 化 的 专 业 的核 心 课 程 是 “ 电力 拖 动 自动 控 制 系统 ” ,是 一 门比 较 难 的课 程 , 它 的 教 学
关键 词 : 电力 拖 动 自动 控 制 系统 ;课 程 ; 实验 ;改 革
中图分 类号 : T N 9 2 1 — 4
文献标识码 : A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文章 编号 :1 6 7 4 — 7 7 1 2 ( 2 0 1 4 ) 0 2 — 0 0 7 6 — 0 1
电气工程和 自动化专 业的发展 由来 已久 ,但 是为 了适应 这 门学 科 。 2 1世纪 的社 会 需求和 国家 教育 模式 的 改革 ,需要 对高 等 学 四、加 强实验教 学中的工程实践能力 校 的教 育模式 改革,培养 出具 有全面 的知 识体系和 创新 能力 ( ・ )理论与 实验 结合 以及高 素质 的综合 性人才 。电子技术和计 算机控制 技术 以及 “ 电力拖动 自动控制 系统 ”是 一门在实际生活 中运 用广 改造 的能力等是 电气 工程及 自动化专业 的学生必须具 备 的能 泛 的课程 ,所 以它的教学 方式不应该仅 仅局限于理论 知识的 力,为其 以后从事与 电气工程专业 相关 的工作 和研 究打下基 学 习,还应该将 理论与实验 相结合 ,增 加学生 的应用 能力。 础 。为 了培养 出全面 的高素质综合 性人才 ,就 需要对现 有的 在上 实验课程 时,应该让 学生 自己动手操 作,根据实验 的 目 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 的拟 定实验 的路 线和选择合适 的仪器仪表 以及确 定实验 的步 课程难度剖析 骤 ,然后 进行数据 的测试 ,并 根据得 出的数 据进行分析 。还 在学 习电力拖动 自动控制系统 时,学生必 须 了解直 流 电 有就是在 上实验课 时,可 以尽量 让学生掌握一些 电气测量 的 动机 的工作原理 和直流 电动机 系统 中的电磁量 以及 机械量之 方法和实验设计 以及工程 的运用 结合 。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 , 间的相互转换关 系; 了解 可控 直流 电源 的产生方 法,知道在 可 以加深 学生对理 论知识 的理解 ,对于实验 时获 得的数据 , 控制 系统 中,可 以根据控制对 象来控制 某一控制量 的算法和 可以为学生 以后写毕业论文 时提供依据 。 衡量控 制系统性 能的基本 指标;掌握单 片机的原理 等。而要 ( 二 )课程设计强化 实践能力 实现 学生对上面 的知识 的掌握 ,就要学 习很多 的知 识,如 自 课程 设计 的 目的在 于培养学 生的 自主理解 能力,将课 程 动控制理 论和 电机 以及计算机 控制技术 等多 门学科 ,所 以, 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解决工程问题 。在课 电力拖动 自动化控制 系统 的知 识面很广 ,要 求的专业基 础背 程设计课上,可 以选择几个与工程运用相关 的主题,如变频器 景高 。而这对 于学生 来说 ,都是很 难的课程 ,且要在学 校这 控制交流电动机调速 的应用和设计 P W M控制直流电动机调速系 段有 限的时间学会 ,学透是很不容易 的。 统设计以及无刷直流 电动控制器设计等。在这些主题 中,由学 二 、教学 内容 的改 革,加 强工程 的应 用 生选择其 中的一个,然后进行分组来完成 ,并且提 出相应的要 电气工程 和 自动化专 业的课程 教学 内容主要 是课程 教学 求,如系统设计方案论证和系统指标测试 以及硬件开发等。限 与 实验 以及课 程设计 。课程 教学的 目标 是 以电机 作为对象和 定学生完成课程设计的时间在 3周以内,而且设计 的内容要包 电力 电子功率变 换器为弱 电控 制强 电的媒介 ,以及 自动控制 括根据题 目设计相应的 电路和参考文献 以及显示输 出电路等。 理论 为分析和设计 的基础来 掌控运动控制 系统 的控制 规律和 在这一系列 的过程中,学生及 掌握 了系统开发设计的流程和方 设计方 法 。把课程 的设计和综 合实验结合起 来 ,可 以巩 固课 法 ,也提高 了自己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程的理论知识 ,提高学生 的操作 能力 。为 了加 强工程 的运用 , 五、结束语 可 以通过 加强位置控 制系统和 张力控制系统 以及数字 控制系 专业教学 长期探讨 的问题包括如 何有效的激发学 生学习 统来增加 工程 的运用 。位置控制 系统即位置 随动系统 ,在使 的兴趣和积 极性 以及 引导学生学会 自主学习和思考。本文就结 用 这个系 统时,可 以将 应用广泛 的伺服 电机控 制系统和 数字 合 电力拖动 自动控制的实际教学情况, 通过分析其面临的问题 , 控制 结合起来 介绍驱动 器的工作原 理和参数 设置 ,为 以后 参 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实践环节,提高 了学生学习的积 加工作打好基 础。张力控制 系统在加 工带材和 线材的过程 中, 极性和操作技能 以及创新的能力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保持 卷的进 出的张力 ,使 带材卷 的整齐 和紧致 。数字控制 系 参考 文献: 统包括数字控制 的硬件 电路和软件流程 。 [ 1 ] 李新德 , 郝立 , 孟正大 . 电力拖动 与运动控 制 系统课 三、教学方法的探讨 程教 学方法探讨 [ 丌 . 电气电子教 学学报 , 2 0 1 0 ( 0 6 ) . 课程 教学 的环 节包括课 堂教授和学 生 自学 以及实验等 , 【 2 】 洪乃 刚 , 洪 小平 , 黄松清 . 电力 电子和 电力拖动 系统 在教授理 论课 时,可以运用 多媒 体教学在其 中加入动 态演示 虚 拟 实验 的开发和 应用 [ 『 1 . 实验 室研究 与探 索 , 2 0 1 0 ( 0 5 ) : 3 3 8 — 9. 的图像 ,让学生对 内容更容 易理 解;在教授对 交流和 直流控 33 制的软件 系统时 ,就 可 以结合仿 真软件 ,通 过在课堂 上建立 [ 3 ] 钱 晓耀 , 陈卫 民 , 蔡慧 . ”电力拖动 自动控制 系统 ” 课 起 模型和课堂 以及课后 的仿真 ,使 学生更加 了解 对系统 的控 程教 学改革探讨 [ 『 1 . 中国电力教 育 , 2 0 1 1 ( 0 7 ) : 6 1 — 6 2 . 制 。而对于培养 应用型 的人 才 ,由于 学生没有真 正的参加 过 【 4 】 朱金 芳 . 电力拖 动 控制 线路课 程 的教 学方法研 究 …. 工作 ,所 以没有 经验 ,这就 使得学生对 于课堂学 习的知识 不 黄河水利职业技 术学院学报 , 2 0 1 0 ( 0 3 ) : 1 2 3 — 1 3 3 . 够理解 或不感 兴趣 。这些 问题 教师在 备课时都 需要考虑到 ,

电力拖动论文

电力拖动论文

专业论文电力拖动毕业设计*名:**学号:**************专业:数控技术(机电方向)年级:09春数控机电方向日期:2011年10月13日目录摘要关键词一.序言二.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的构成2-1开关2-2组合开关2-3低压断路器2-4熔断器2-5接触器2-6断路器三.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3-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线路3-2位置控制和自动往返控制线路3-3顺序控制和多地控制线路3-4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降压启动控制线路 3-5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控制线路四.结束语五.参考文献摘要: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和控制理论的不断发展,相续出现了顺序控制,可编程无触点断续控制,采样控制等多种控制方式。

而我的这篇论文则介绍的就是电力拖动在我们生活中和一般工作生产中常用的一些线路控制,它主要利用电动机拖动生产机械的工作机构,使之运转。

由于电力在生产,传输,分配,使用和控制方面的优越性,使得电力拖动具有方便,经济,效率高,调节性能好,易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等优点,所以电力控制系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风扇,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再生产中大量使用的各种各样的生产机械,如车床,钻床,造纸机,轧钢机等,都采用的是电力拖动。

关键词:异步电动机三相异步电动机接触器一,序言电力拖动是指电动机拖动生产机械的工作机构,使之运转的一种方法,它在日常生活中和生产中都得到充分的应用和发展。

电力拖动系统一般有四个子系统组成,它们的关系可简单表示为:电源是电动机和控制设备的能源,分为交流电源和直流电源。

控制设备是用来控制电动机的运转,有各种控制电动机,电器,自动化元件及工业控制计算机组成。

电动机是生产机械的原动机,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分为交流电动机和直流电动机。

传动机构是在电动机和工作机构之间传送动力的机构。

如速箱,联轴器,传动器等。

按电动机拖动系统中电动机的组合数量分,电力拖动的发展过程经历了成组拖动,单电动机拖动和多电动机拖动三个阶段。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毕业论文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毕业论文

目录摘要 (1)V-M双闭环直流可逆调速系统设计3 (2)1设计任务及要求 (2)1.1.技术要求 (2)1.2.设计内容 (2)2总体设计 (2)2.1主电路结构 (2)2.2双闭环调速系统组成 (5)2.3主电路参数计算及选型 (6)2.3.1平波电抗器参数的计算 (6)2.3.2变压器参数的计算 (7)2.3.3晶闸管元件参数的计算 (7)2.3.4保护电路的设计 (8)2.4触发电路的设计 (8)3动态设计计算 (9)3.1电流调节器的设计 (9)3.1.1电流环结构 (9)3.1.2时间常数的确定 (10)3.1.3电流调节器结构确定 (11)3.1.4电流调节器参数的计算 (11)3.1.5校验近似条件 (11)3.1.6电流调节器电阻和电容的计算 (12)3.2转速调解器的设计 (13)3.2.1转速环结构 (13)3.2.2时间常数的确定 (15)3.2.3转速调节器结构确定 (15)3.2.4转速调节器参数的计算 (15)3.2.5校验近似条件 (16)3.2.6计算调节器电阻和电容 (16)3.2.7校核转速超调量 (17)4电气原理总图 (18)5总结与体会 (19)参考文献 (20)摘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是工业生产过程中应用最广的电气传动装置之一。

具有调速范围广、精度高、动态性能好和易于控制等优点,所以在电气传动中获得了广泛应用。

V-M双闭环可逆直流调速系统是晶闸管-电动机调速系统(简称V-M 系统),系统通过调节器触发装置GT的控制电压Uc来移动出发脉冲的相位,即控制晶闸管可控整流器的输出改变平均整流电压Ud,从而实现平滑调速。

使用两组晶闸管反并联实现可逆调速。

电动机正转时,由正组晶闸管装置VF供电;反转时,由反组晶闸管装置VR供电。

采用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系统,一般使电流环(ACR)作为控制系统的内环,转速环(ASR)作为控制系统的外环,以此来提高系统的动态和静态性能,为了获得良好的静、动态性能,转速和电流调节器一般都采用PI调节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C1 异步电机的矢量控制理论本章首先阐述异步电动机的三相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然后根据坐标变换理论,得到了它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和两相同步坐标系下的数学方程,在此基础之上介绍了异步电机的矢量控制原理【14】。

1.1 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由于异步电机矢量控制调速系统的控制方式比较复杂,要确定最佳的方式,必须对系统动静态特性进行充分的研究。

异步电机本质上是一个高阶、非线性、强耦合的多变量系统,为了便于研究,一般进行如下假设:(1)三相定子绕组和转子绕组在空间均分布,即在空间互差120o所产生的磁动势沿气隙圆周按正弦分布,并忽略空间谐波;(2)各相绕组的自感和互感都是线性的,即忽略磁路饱和的影响; (3)不考虑频率和温度变化对电阻的影响; (4)忽略铁耗的影响。

无论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子绕组为绕线型还是笼型,均将它等效为绕线转子,并将转子参数换算到定子侧,换算后的每相绕组匝数都相等。

这样异步电机数模型等效电路如图1.1所示。

AA A sA s AB B B s B s BC C C sC s C d u i R i R p dtd u i R i R p dt d u i R i R p dt ψψψψψψ⎧=+=+⎪⎪⎪=+=+⎨⎪⎪=+=+⎪⎩图1.1 异步电机的物理模型图1.1中,定子三相对称绕组轴线A 、B, C 在空间上固定并且互差120o,转子对称绕组的轴线a 、b 、 c 随转子一起旋转。

我们把定子A 相绕组的轴线作为空间参考坐标轴,转子a 轴和定子A 轴间的角度θ作为空间角位移变量。

规定各绕组相电压、电流及磁链的正方向符合电动机惯例和右手螺旋定则。

这样,我们可以得到异步电机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压方程、磁链方程、转矩方程和运动方程。

1.1.1 异步电机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1、三相定子绕组的电压平衡方程为a a a ra r ab b b r b r bc c c r c r cd u i R i R p dtd u i R i R p dt d u i R i R p dt ψψψψψψ⎧=+=+⎪⎪⎪=+=+⎨⎪⎪=+=+⎪⎩/du dt(1-1)式中以微分算子P 代替微分符号相应地,三相转子绕组折算到定子侧的电压方程(1-2)式中:,,,,,A B C a b cu u u u u u 为定子和转子相电压的瞬时值;,,,,,A B C a b ci i i i i i 为定子和转子相电流的瞬时值;,,,,,A B C a b c ψψψψψψ 为定子和转子相磁链的瞬时值;,s rR R 为定子和转子电阻。

将定子和转子电压方程写成矩阵形式: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u i R A A A s u i R B B B su i R C C C s p u i R a a a r R u i r b b b R u i r c c c ψψψψψψ⎡⎤⎡⎤⎡⎤⎡⎤⎢⎥⎢⎥⎢⎥⎢⎥⎢⎥⎢⎥⎢⎥⎢⎥⎢⎥⎢⎥⎢⎥⎢⎥⎢⎥⎢⎥⎢⎥⎢⎥=+⎢⎥⎢⎥⎢⎥⎢⎥⎢⎥⎢⎥⎢⎥⎢⎥⎢⎥⎢⎥⎢⎥⎢⎥⎢⎥⎢⎥⎢⎥⎢⎥⎣⎦⎣⎦⎣⎦⎣⎦A A AAABAC Aa Ab Ac B B BA BB BC Aa Ab Ac C C CA CB CC Ca Cb Cc aA aB aC aa ab ac a a bA bB cC ba bb bc b b cA cBcCcacbcc c c i L L L L L L i L L L L L L i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i L L L L L L i L L L L L L i ψψψψψψ⎡⎤⎡⎤⎡⎤⎢⎥⎢⎥⎢⎥⎢⎥⎢⎥⎢⎥⎢⎥⎢⎥⎢⎥=⎢⎥⎢⎥⎢⎥⎢⎥⎢⎥⎢⎥⎢⎥⎢⎥⎢⎥⎢⎥⎢⎥⎢⎥⎢⎥⎢⎥⎢⎥⎣⎦⎣⎦⎣⎦(1-3)2、磁链方程由于绕组的磁链是它本身的自感磁链和其它绕组对它的互感磁链之和,因此,根据图1-1可列出三相异步电机的磁链方程(1-4)Liψ=()sin ()sin(120)()sin(120)e n m A a B b C c A b B c C a A c B a C b T p L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οοθθθ⎡=++++++⎣⎤+++-⎦或者写成: (1-5) 式中L 是6x6电感矩阵,其中对角线上元素是各绕组的自感,其余元素是各烧组间的互感。

与电机绕组交链的磁通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只与一相绕组交链而不穿过气隙的漏磁通;另一类是穿过气隙的互感磁通,称为主磁通。

对于各相绕组,它所交链的磁通是主磁通与漏磁通之和,因此 定子各相自感为AA BB CC m ssL L L L L ===+ (1-6)转子各相自感为:aa bb cc m sr L L L L L ===+(1-7)在假设气息磁通为正线分布的条件下,两相绕组间的互感为:/2AB AC BC BA CA CB m L L L L L L L ======- (1-8)/2ab ac bc ba ca cb m L L L L L L L ======- (1-9)cos Aa Bb Cc aA bB cC m L L L L L L L θ======-(1-10)cos(120)Ab Ba Bc cB Ca aC m L L L L L L L οθ======-+(1-11)(240)Ac cA Ba aB Cb bC m L L L L L L L οθ======-+(1-12)从以上方程可知,定子绕组和转子绕组之间的互感与转子位置角 有关,它们是变参量,这是系统非线性的一个根源。

将方程(1-8)--(1-12)带入式(1-4),即可得到磁链方程。

3、电磁转矩方程由机电能量转换原理,可得到电磁转矩方程 (1-13)θre l n d J T T P dtω=+11122A B ii i i αβ⎡⎤⎡⎤--⎢⎥⎡⎤⎢⎥⎢=⎢⎥⎢⎥⎢从上式可以看出,电磁转矩是定子电流、转子电流及角θ的函数,是一个多变量,非线性且强耦合的函数。

4、运动方程电机的运动方程为(/)(/)(/)e l N r n rT T J P d dt D p ωω=++ (1-14)式中 l T 为负载转矩; J 为转动惯量。

对于恒转矩负载,阻尼系数D=0,则有(1-15)1.1.2 坐标变换及变换矩阵如果将交流电机的物理模型等效地变换成类似直流电机的模式,分析和控制问题就可以大为简化。

上节中得到的异步电机动态数学模型非常复杂,要分析和求解这些非线性方程显然是非常困难的,即便是做了一些假设,要画出清晰的结构图也并不容易。

采用坐标变换的方法可以使变换后的数学模型容易处理一些,有利于异步电机的分析和控制。

因此,坐标变换是实现矢量控制的关键。

由异步电动机坐标系可以看到,它涉及到了两种坐标变换式:3s/2s 变换和2s/2r 旋转变换,又称克拉克(Clark)变换和2s/2r 变换即派克(Park)变换。

通过坐标变换的方法,使得变化后的数学模型得到简化。

1. 3/2变换(Clark 变换)由电机学原理可知,交流电机三相对称的静止绕组A 、B 、C ,通以三相平衡的正弦电流 A i 、B i 、C i 时,产生的合成磁动势是旋转磁动势F ,且以同步转速1ω旋转。

两相绕组的轴线分别为α、β ,空间位置相差90ο,构成α、β 两相静止坐标系(β坐标轴逆时针超前α坐标轴90ο)。

在该两相固定绕组 α 、β中,加时间上相差90ο的两相平衡交流电流 i α、iβ时,同样也可以产生与三相定子合成磁动势相同的空间矢量F ,且同步角频率为 1ω。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三相绕组和与之等效的两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α、β ,各相磁势矢量的空间位置如图1.2所示。

根据变换前后总磁动势不变和变换前后总功率相等的原则,3s/2s 变换用矩阵可表示为101212A B C i i i i i αβ⎡⎤⎢⎥⎡⎤⎢⎥⎡⎤⎢⎥⎢⎥=-⎢⎥⎢⎥⎢⎥⎣⎦⎢⎥⎢⎣⎦⎢--⎢⎣(1-16)α图1.2 三相静止到两相静止变换其反变换式如下:(2-17)因此,经过3s/2s 变换,可以将三相异步电机模型变换为两相正交的异步电机模型。

2、旋转变换(Park 变换)从图1.3中的两相静止坐标系到两相旋转坐标系M, T 的变换称作Park 变换,简称2s/2r 变换,其中s 表示静止,r 表示旋转。

如图1-3所示,其中,静止坐标系的两相交流分量和旋转坐标系的两个直流分量产生同样大小的同步旋转磁动势。

cos sin sin cos M T i i i i αβθθθθ⎡⎤⎡⎤⎡⎤=⎢⎥⎢⎥⎢⎥-⎣⎦⎣⎦⎣⎦cos sin sin cos M T i i i i αβθθθθ⎡⎤-⎡⎤⎡⎤=⎢⎥⎢⎥⎢⎥⎣⎦⎣⎦⎣⎦0000s s s s m s s s s m m r m r r r r r r r m m r r r r r r u i R L p L p u i R L p L p L p L R L p L u i L L p L R L p u i ααββααββωωωω⎡⎤⎡⎤+⎡⎤⎢⎥⎢⎥⎢⎥+⎢⎥⎢⎥⎢⎥=⎢⎥⎢⎥⎢⎥+⎢⎥⎢⎥⎢⎥--+⎢⎥⎢⎥⎣⎦⎣⎦⎣⎦图1.3 两相静止到两相旋转变换根据图1.3的几何关系写成矩阵形式如下(1-18)旋转反变换如下:(1-19)其中θ为M-T 坐标和静止αβ-的夹角 1.1.3 异步电机在两相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上面分析得到了异步电机的动态数学模型,为了矢量控制分析,必须把它转换为M-T 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因此,必须先将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模型转换为αβ-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模型。

然后,通过旋转变换将异步电机模型转换到M-T 坐标系中,其结果如下所示。

1、异步电机在两相静止坐标系的数学模型经过3s/2s 变换,就得到了三相异步电机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1) 电压方程s s s m r s s s m r r s s m r r s s m r L i L i L i L i L i L i L i L i αααβββαααβββψψψψ=+⎧⎪=+⎪⎨=+⎪⎪=+⎩re l n d J T T p dtω=+(1-20(2)磁链方程(1-21)(3)电磁转矩方程()e n m s r s r T p L i i i i βααβ=- (1-22)(4)运动方程(1-23)在 αβ- 坐标系中绕组都落在两根相互垂直的轴上,两组绕组间没有耦合,矩阵中所有元素均为常系数,消除了异步电动机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11sm sm s s s m m st st e s s s e mm m s m r r r r rm rm s mm s rr r rt rt u i R L p L L pL u i L R L p L L p L p L R L pL u i L L pL R L p u i ωωωωωωωω+--⎡⎤⎡⎤⎡⎤⎢⎥⎢⎥⎢⎥+⎢⎥⎢⎥⎢⎥=⎢⎥⎢⎥⎢⎥-+-⎢⎥⎢⎥⎢⎥+⎣⎦⎣⎦⎣⎦sm s sm m rmst s st m rtrm r rm m sm rt r rt m stL i L i L i L iL i L i L i L i ψψψψ=+⎧⎪=+⎪⎨=+⎪⎪=+⎩r e l n d J T T p dtω=+中的一个非线性的根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