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胸痹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内科学心悸、胸痹、不寐50页PPT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胸痹(中医护理方案) ppt课件

晨起饮温水一杯约200~300ml(消渴患者除外),15 分钟内分次频饮
虚秘者服用苁蓉通便口服液;热秘者口服黄连上清丸或
麻仁丸;热毒血瘀者遵医嘱大黄煎剂200ml灌肠
ppt课件
16
五、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1
2
3
内服中药 注射给药 特色技术
ppt课件
17
(一)内服中药
1.中药汤剂一般饭后温服。寒凝血瘀者偏热服;热毒血瘀者 偏凉服。 2.速效救心丸舌下含服,麝香保心丸、丹参滴丸舌下含服或 口服。须密闭保存,置于阴凉干燥处。 3.三七粉用少量温水调服,或装胶囊服用。 4.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宜饭后服用,如冠心丹参胶囊、通心络 胶囊、血栓通胶囊、银杏叶片、血府逐瘀口服液等。 5.宁心安神类药睡前半小时服用,如枣仁宁心胶囊、琥珀粉 等。 6.补益类药饭前服用,如滋心阴口服液、补心气口服液等。
胸骨后;及非典型部位
ppt课件
左肩、背部、上
肢内侧、直至左手小
指端、咽喉部、下
颌、胃脘部等
3
胸痹定义
定义: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 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
实际临床及“国标、行标”中“胸痹”:特指 “冠心病、心绞痛”
ppt课件
4
胸痹是如何 形成的
ppt课件
5
二、病因病机
病因
寒邪内侵、饮食失调、情志失节、劳倦内伤、年迈体虚
热毒血瘀证:胸痛发作频繁、加重,口苦口干,口气 浊臭,烦热,大便秘结,舌紫暗或暗红,苔黄厚腻, 脉弦滑或滑数
ppt课件
10
四、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常见症状 有哪些?
ppt课件
11
四、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胸闷、胸痛 心悸、气短
中医内科学之胸痹课件

中医内科学之胸痹课件
演讲人
目录
01. 胸痹概述 02. 胸痹辨证论治 03. 胸痹预防与调护 04. 胸痹现代研究
1 胸痹概述
胸痹定义
01
胸痹是中医内 科学的一个重 要概念,指胸 部闷痛、憋气 等症状。
02
胸痹的病因包 括气滞、血瘀、 痰阻、寒邪等。
03
胸痹的症状包 括胸闷、胸痛、 呼吸困难、心 悸等。
02
气短:呼吸困难, 气短,活动后加
重
03
心悸:心悸,心 慌,心跳不规律
04
冷汗:出冷汗, 面色苍白,四肢
发冷
05
头晕:头晕,头 痛,视物模糊
06
恶心呕吐:恶心, 呕吐,食欲不振
07
失眠:失眠,多 梦,易惊醒
08
乏力:乏力,疲 倦,精神不振
09
便秘:便秘,大 便干结,排便困
难
10
水肿:下肢水肿, 颜面水肿,眼睑
水肿
2 胸痹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1
辨证要点:辨证要点 包括病因、病机、病 位、病性、病势等
2
病因辨证:辨证要点 包括外感六淫、内伤 七情、饮食劳倦等
3
病机辨证:辨证要点 包括气血津液、脏腑 经络、阴阳气血等
4
病位辨证:辨证要点 包括心、肺、肝、脾、 肾等
5
病性辨证:辨证要点 包括寒、热、虚、实、 表、里等
饮食调理
多吃蔬菜水果:补充 维生素和矿物质
保持水分平衡:多喝 水,避免脱水
清淡饮食:避免油腻、 辛辣、刺激性食物
适量摄入蛋白质:如 瘦肉、豆腐、鸡蛋等
情志调养
保持心情舒畅,避 免情绪波动过大
学会自我调节,保 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演讲人
目录
01. 胸痹概述 02. 胸痹辨证论治 03. 胸痹预防与调护 04. 胸痹现代研究
1 胸痹概述
胸痹定义
01
胸痹是中医内 科学的一个重 要概念,指胸 部闷痛、憋气 等症状。
02
胸痹的病因包 括气滞、血瘀、 痰阻、寒邪等。
03
胸痹的症状包 括胸闷、胸痛、 呼吸困难、心 悸等。
02
气短:呼吸困难, 气短,活动后加
重
03
心悸:心悸,心 慌,心跳不规律
04
冷汗:出冷汗, 面色苍白,四肢
发冷
05
头晕:头晕,头 痛,视物模糊
06
恶心呕吐:恶心, 呕吐,食欲不振
07
失眠:失眠,多 梦,易惊醒
08
乏力:乏力,疲 倦,精神不振
09
便秘:便秘,大 便干结,排便困
难
10
水肿:下肢水肿, 颜面水肿,眼睑
水肿
2 胸痹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1
辨证要点:辨证要点 包括病因、病机、病 位、病性、病势等
2
病因辨证:辨证要点 包括外感六淫、内伤 七情、饮食劳倦等
3
病机辨证:辨证要点 包括气血津液、脏腑 经络、阴阳气血等
4
病位辨证:辨证要点 包括心、肺、肝、脾、 肾等
5
病性辨证:辨证要点 包括寒、热、虚、实、 表、里等
饮食调理
多吃蔬菜水果:补充 维生素和矿物质
保持水分平衡:多喝 水,避免脱水
清淡饮食:避免油腻、 辛辣、刺激性食物
适量摄入蛋白质:如 瘦肉、豆腐、鸡蛋等
情志调养
保持心情舒畅,避 免情绪波动过大
学会自我调节,保 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胸痹(中医护理方案) ppt课件

胸痹
ppt课件
1
目录
一.概述 二.病因机制 三.常见证候要点 四.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五.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六.健康指导 七.护理难点 八.护理效果评价
ppt课件
2
一、胸痹定义
部位+病机命名
痹:通“闭”,闭阻不通之意,病机实 质即各种病因所致心脉闭阻,而表现 “不通则痛”
胸:病位在于心胸,通常是膻中周围、
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心悸 气短,倦怠懒言,面色少华,头晕目眩,遇劳则甚, 舌暗红少津,脉细弱或结代
痰阻血瘀证:胸脘痞闷如窒而痛,或痛引肩背,气短,
肢体沉重,形体肥胖痰多,纳呆恶心,舌暗苔浊腻,
脉弦滑
ppt课件
9
三、症候要点
2.心痛缓解期
气滞血瘀证:胸闷胸痛,时痛时止,窜行左右,疼痛 多与情绪因素有关,伴有胁胀,喜叹息,舌暗或紫暗、 苔白,脉弦
ppt课件
7
三、症候要点
1.心痛发作期
寒凝血瘀证:遇冷则疼痛发作,或闷痛,舌淡暗、苔白 腻,脉滑涩 气滞血瘀证:疼痛剧烈,多与情绪因素有关,舌暗或紫 暗、苔白,脉弦滑
ppt课件
8
三、症候要点
2.心痛缓解期
气虚血瘀证:胸闷、胸痛,动则尤甚,休息时减轻, 乏力气短,心悸汗出,舌体胖有齿痕,舌质暗有瘀斑 或瘀点,苔薄白,脉弦或有间歇
胸骨后;及非典型部位
ppt课件
左肩、背部、上
肢内侧、直至左手小
指端、咽喉部、下
颌、胃脘部等
3
胸痹定义
定义: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 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
实际临床及“国标、行标”中“胸痹”:特指 “冠心病、心绞痛”
ppt课件
ppt课件
1
目录
一.概述 二.病因机制 三.常见证候要点 四.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五.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六.健康指导 七.护理难点 八.护理效果评价
ppt课件
2
一、胸痹定义
部位+病机命名
痹:通“闭”,闭阻不通之意,病机实 质即各种病因所致心脉闭阻,而表现 “不通则痛”
胸:病位在于心胸,通常是膻中周围、
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心悸 气短,倦怠懒言,面色少华,头晕目眩,遇劳则甚, 舌暗红少津,脉细弱或结代
痰阻血瘀证:胸脘痞闷如窒而痛,或痛引肩背,气短,
肢体沉重,形体肥胖痰多,纳呆恶心,舌暗苔浊腻,
脉弦滑
ppt课件
9
三、症候要点
2.心痛缓解期
气滞血瘀证:胸闷胸痛,时痛时止,窜行左右,疼痛 多与情绪因素有关,伴有胁胀,喜叹息,舌暗或紫暗、 苔白,脉弦
ppt课件
7
三、症候要点
1.心痛发作期
寒凝血瘀证:遇冷则疼痛发作,或闷痛,舌淡暗、苔白 腻,脉滑涩 气滞血瘀证:疼痛剧烈,多与情绪因素有关,舌暗或紫 暗、苔白,脉弦滑
ppt课件
8
三、症候要点
2.心痛缓解期
气虚血瘀证:胸闷、胸痛,动则尤甚,休息时减轻, 乏力气短,心悸汗出,舌体胖有齿痕,舌质暗有瘀斑 或瘀点,苔薄白,脉弦或有间歇
胸骨后;及非典型部位
ppt课件
左肩、背部、上
肢内侧、直至左手小
指端、咽喉部、下
颌、胃脘部等
3
胸痹定义
定义: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 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
实际临床及“国标、行标”中“胸痹”:特指 “冠心病、心绞痛”
ppt课件
中医内科学课件18胸痹

病机:心脉不通、心气不足、 心阳不振等
症状:胸闷、胸痛、心悸、气 短等
治疗原则:活血化瘀、通阳散 结、化痰降浊等
胸痹的分类
气滞血瘀型:气机不畅,血行受阻,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 痰浊阻滞型:痰湿内生,阻滞胸阳,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 寒凝心脉型:寒邪入侵,心脉受阻,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 心肾阳虚型:心肾阳气不足,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 气阴两虚型:气阴两虚,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 心脾两虚型:心脾两虚,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
常用药物:丹参、红花、 川芎等
药物作用:活血化瘀、通 脉止痛
药物剂量:根据病情和体 质调整
药物疗程:一般需要长期 服用,定期复查
非药物治疗
饮食调理:清淡饮食,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运动锻炼:适度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 心理调适: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饮食调理
饮食清淡,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适量摄入蛋白质,如瘦肉、鸡蛋、牛奶等 保持水分平衡,多喝水,避免脱水
保持乐观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 虑
心理调适
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胸痹的预后与病 情的严重程度、 治疗效果以及患 者的生活习惯等 因素有关。
胸痹患者需要长 期坚持治疗,保 持良好的生活习 惯,如戒烟、限 酒、合理饮食等。
胸痹患者需要定 期复查,以便及 时发现病情变化, 调整治疗方案。
胸痹患者需要保 持良好的心态, 避免过度紧张和 焦虑,以免加重 病情。
药物治疗
治疗学研究进展
11.2.胸痹PPT课件

《素问.藏气法时论》:“心病者,胸中痛, 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 痛 。”
《灵枢.厥病》:“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 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2021
8
《金匮要略》 设专篇论述 提出“阳微而阴弦”的病机 创栝蒌薤白半夏汤、栝蒌 薤白白酒汤、乌头赤石脂 丸等方剂。
《世医得效方》创苏合香丸 《证治准绳》 创失笑散 《医林改错》 创血府逐瘀汤
1)年龄: 中老年
2)部位: 左侧胸膺 、膻中 3)症状: 憋闷、疼痛(隐、胀、刺、绞、灼痛) 4)放射: 肩、背、前臂、咽、胃脘、中、小指 5)时间: 突发、短暂 6)伴证: 心悸、气短、喘促、惊恐、面色苍白、
冷汗出、脉结代
7)诱因: 情志波动、气候变化、暴食、过劳或无
2021
18
1) 寒凝心脉
2021
14
鉴别诊断
胸痹心痛 胸 痛 胃痛 胁痛
部位 左胸膺膻中 胸部 上 腹部 胁肋部
疼痛 闷痛 呼吸运动 胀痛压痛 肋下 特点 诱因而发 转侧加剧 持续时间长 压痛
伴证 心悸短气 咳喘痰鸣 纳呆恶心 厌油 黄疸
辅检 EKG
X线
2021
胃镜钡餐 B超肝功
15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疼痛性质
气 滞 ----闷重痛轻,伴胸胁胀满,善太息
患者形体肥胖,平素喜吃肥甘厚味。心电图示“心 肌缺血”。
诊断:
分型: 治法:
方药:
2021
27
中国 医学 将走 向国 际!
2021
28
治法:通阳泄浊,
豁痰开结
方药:栝蒌薤白半夏汤
加味 (栝蒌、薤白、半夏 、 厚朴 、枳实、桂 枝、茯 苓、甘草、干姜、细辛)
《灵枢.厥病》:“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 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2021
8
《金匮要略》 设专篇论述 提出“阳微而阴弦”的病机 创栝蒌薤白半夏汤、栝蒌 薤白白酒汤、乌头赤石脂 丸等方剂。
《世医得效方》创苏合香丸 《证治准绳》 创失笑散 《医林改错》 创血府逐瘀汤
1)年龄: 中老年
2)部位: 左侧胸膺 、膻中 3)症状: 憋闷、疼痛(隐、胀、刺、绞、灼痛) 4)放射: 肩、背、前臂、咽、胃脘、中、小指 5)时间: 突发、短暂 6)伴证: 心悸、气短、喘促、惊恐、面色苍白、
冷汗出、脉结代
7)诱因: 情志波动、气候变化、暴食、过劳或无
2021
18
1) 寒凝心脉
2021
14
鉴别诊断
胸痹心痛 胸 痛 胃痛 胁痛
部位 左胸膺膻中 胸部 上 腹部 胁肋部
疼痛 闷痛 呼吸运动 胀痛压痛 肋下 特点 诱因而发 转侧加剧 持续时间长 压痛
伴证 心悸短气 咳喘痰鸣 纳呆恶心 厌油 黄疸
辅检 EKG
X线
2021
胃镜钡餐 B超肝功
15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疼痛性质
气 滞 ----闷重痛轻,伴胸胁胀满,善太息
患者形体肥胖,平素喜吃肥甘厚味。心电图示“心 肌缺血”。
诊断:
分型: 治法:
方药:
2021
27
中国 医学 将走 向国 际!
2021
28
治法:通阳泄浊,
豁痰开结
方药:栝蒌薤白半夏汤
加味 (栝蒌、薤白、半夏 、 厚朴 、枳实、桂 枝、茯 苓、甘草、干姜、细辛)
中医内科学课件18胸痹

★ 病 因:寒邪内侵、饮食失调、情志失节、劳倦内伤、 年迈体虚。病位在心,与肺肝脾肾有关。 ★病 机:本虚标实 证:分清标本虚实。 则:补其不足,泻其有余。 法:实证---活血化瘀,辛温散寒,泄浊豁痰; 虚证---益气通脉,滋阴益肾,益气温阳。
结
语
结 ★辨
★治
语★
治
胸 痹
胸痹
概 述 病 因 病 诊 查 要 辨 证 论 预 防 调 结 语 临 证 备
诊 查 要 点
心
脏
超 声 X 线
心 脏
冠
脉
造 影
病症鉴别 胸 痹
悬 饮
痰饮之一,胸膈饱满, 咳唾引痛,喘促不能平 卧。——饮流胁下
胃脘痛
诊 查 要 点
真心痛
胸痹与悬饮
胸 痹
胸 心 病变 疼痛部位 脏腑 发作特点 诱因 兼证
诊 查 要 点
痹
悬 肺
左胸部, 闷痛;突发、历 受寒、饱 心系病 向左肩臂 时短暂;休息或 餐、激动、 症-心 内侧放射 用药后可缓解 劳累 悸气短 胀痛;持续不解; 无明显诱 肺系病 症-咳 整个胸部 转侧、呼吸时加 因 重 嗽咯痰
病 因 病 机
气血乏源
阴寒内侵
心脉失养 心脉痹阻
血行滞涩
胸 痹
年迈体虚
肾阳虚鼓动无力 心气不足 心阳不振 肾阴虚不能滋养 心阴亏虚
脉道失润
心火偏旺
灼聚成痰
病 因 病 机
血脉鼓动无力
心脉痹阻
胸 痹
病 因 小 结
寒邪内侵 饮食失调 邪实壅塞,不通则痛;
病 因 病 机
情志失节
劳倦内伤 年迈体虚
权衡心脏阴阳气血不足及脏腑亏虚,
纠正阴阳气血、脏腑偏衰。
结
语
结 ★辨
★治
语★
治
胸 痹
胸痹
概 述 病 因 病 诊 查 要 辨 证 论 预 防 调 结 语 临 证 备
诊 查 要 点
心
脏
超 声 X 线
心 脏
冠
脉
造 影
病症鉴别 胸 痹
悬 饮
痰饮之一,胸膈饱满, 咳唾引痛,喘促不能平 卧。——饮流胁下
胃脘痛
诊 查 要 点
真心痛
胸痹与悬饮
胸 痹
胸 心 病变 疼痛部位 脏腑 发作特点 诱因 兼证
诊 查 要 点
痹
悬 肺
左胸部, 闷痛;突发、历 受寒、饱 心系病 向左肩臂 时短暂;休息或 餐、激动、 症-心 内侧放射 用药后可缓解 劳累 悸气短 胀痛;持续不解; 无明显诱 肺系病 症-咳 整个胸部 转侧、呼吸时加 因 重 嗽咯痰
病 因 病 机
气血乏源
阴寒内侵
心脉失养 心脉痹阻
血行滞涩
胸 痹
年迈体虚
肾阳虚鼓动无力 心气不足 心阳不振 肾阴虚不能滋养 心阴亏虚
脉道失润
心火偏旺
灼聚成痰
病 因 病 机
血脉鼓动无力
心脉痹阻
胸 痹
病 因 小 结
寒邪内侵 饮食失调 邪实壅塞,不通则痛;
病 因 病 机
情志失节
劳倦内伤 年迈体虚
权衡心脏阴阳气血不足及脏腑亏虚,
纠正阴阳气血、脏腑偏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