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军衔和肩章

合集下载

纳粹党卫队军衔42年前后有何变化,一看你就知道了

纳粹党卫队军衔42年前后有何变化,一看你就知道了

纳粹党卫队军衔42年前后有何变化,一看你就知道了
纳粹党卫队的军衔经历过两次调整,第一次是36年,把m32单肩章黑制服改为类似国防军的灰色双肩章制服,但军衔式样没变化,42年又把将军以上级别的军衔样式做了改变,德国佬过于严谨,喜欢把事情复杂化,我们就来区分一下42年前后党卫队将军们的领章有何不同吧。

希姆莱专用,党卫队全国领袖军衔
党卫队全国总指挥,这个级别是42新设立的,相当于大将或一级上将
副总指挥,相当于上将,注意看橡树叶图案及将星数量的变化
总队长,相当于中将,都是三片叶子,但42年后有一颗星
旅队长,相当于少将,42年前两片叶子一颗星,42年后三片叶子没有星
区队长,类似于准将,国防军没有相对应的级别
旗队长
区队长和旗队长叶子数量没变化,图案做了调整,旗队长以下军衔图案没有变化。

图片转自网络,其中的文字说明不太准确,能分清楚军衔图案的变化就行了。

二战不同的元帅肩章对比

二战不同的元帅肩章对比

二战不同的元帅肩章对比
这是1936-1939年使用的陆军元帅肩章,上面交叉的元帅权杖比较大,金银线各三股编织而成。

1941年版本的陆军元帅肩章,请看,肩章上的编织线已经改为全部金线。

是德国空军元帅的肩章,几乎与陆军元帅版本差不多,但注意看
的话,空军权杖上的标记与陆军还是有些区别的,使用的是空军的标记。

德国海军元帅的肩章,注意上面的纽扣上有海军的标记——锚。

陆军元帅伦斯德的一副肩章,这是很奇特的一副肩章,陆军肩章上使用了一幅空军的权杖。

赫尔曼·戈林元帅的领章,代表元帅等级的交叉权杖,外围一圈月桂树叶。

二战德国党卫军军衔简介

二战德国党卫军军衔简介

二战德国党卫军军衔简介本文旨在:追忆、解读、揭秘历史,绝无宣扬纳粹主义精神或其它意图,请勿曲解。

谢谢合作!纳粹德国党卫军繁琐复杂的军衔,未必人人都能看明白,现在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德国党卫军(武装党卫队)的军衔。

党卫队已被公认为反人类的犯罪团伙,请读者朋友们以批判的态度看待下列图片。

党卫军的历史德国党卫军(Schutzstaffel, SS)的历史,可以分成几个阶段。

党卫军成立初期,仅是一支安全部队,负责维护党部的开会纪律,后来逐渐演变成为德国元首的侍卫军。

1920年代,这支部队并非庞大的组织,但是到了希特勒掌权初期,党卫军的人数已经增加到了25000人。

然而和冲锋队(SA, Sturmabteilung)的百万人数相比,党卫军的人数仍不算多。

1933年之后,德国党卫军开始快速成长,逐渐形成三大分支体系。

普通党卫军(Allgemeine SS)是其中之一。

普通党卫军最初的职能是警察及安全部队,此外也肩负党卫军的行政及管理责任。

普通党卫军还必须领导全党同志,钻研党卫军全国领袖希姆莱的种族理论并加以发扬和推广。

普通党卫军身着独特的黑色制服。

其他部门随后逐渐改成灰色制服,只有普通党卫军依旧不变,仍穿着原有的黑色制服。

骷髅队(T otenkopfverbände)是党卫军的另一个分支体系。

由普通党卫军分出来的骷髅队,专门负责纳粹集中营的警卫与管理。

战后所曝光的种种党卫军暴行,大半出自骷髅队之手。

党卫军和冲锋队(SA)为争夺集中营管理权曾经大打出手,而骷髅队便是党卫军取得集中营管理权所设立的单位。

骷髅队所成立的第一个集中营位于达豪,成立于1933年3月。

武装党卫军(Waffen-SS)是1933年希特勒掌权之后才成立的单位。

由于希特勒和希姆莱两人均不信任德国军方,所以他们把党卫军视为私人部队,要求党卫军只效忠于元首一人。

武装党卫军的初期成员包括希特勒的贴身侍卫、一支亲卫队(Leibstandarte)、以及几支政治预备队(Politischen Bereitschaften)。

二战德国党卫队的军衔级别,你都了解吗?

二战德国党卫队的军衔级别,你都了解吗?

二战德国党卫队的军衔级别,你都了解吗?
纳粹德国时期的党卫队及武装党卫队,在我国普遍被翻译为党卫军,其实这并不准确,德语Schutzstaffel就是护卫队的意思,而它的军衔体系也与国际通用的规则大不一样,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大名鼎鼎的派普,一级突击队大队长
国际通用的军衔级别一般是元帅、将军、校官、尉官、士官、士兵,德国国防军也采用这种级别军衔,但是,党卫队则不一样,它有一套自己独特奇葩的军衔体制,与其说是军衔,不如说是职务称呼。

电影里的缪勒与施季利茨
最高职务是党卫队全国领袖,这个级别为希姆莱一个人独有的,相当于国防军的元帅。

党卫队全国总指挥,相当于大将,42年新增设立的级别。

党卫队全国副总指挥,相当于上将;
党卫队总队长,相当于中将;
党卫队旅队长,相当于少将;
党卫队区队长,相当于准将,国防军没有相对应是级别;
党卫队旗队长,相当于上校,
一级突击大队长,相当于中校,
二级突击大队长,相当于少校,
一级突击中队长,相当于上尉,
二级突击中队长,相当于中尉,
三级突击中队长,相当于少尉,
各级小队长则是军士长和士官,
突击队员和党卫队员是士兵。

盖世太保头子海因里希.缪勒,总队长
所以,当年的德国人是不会有“党卫军少校”这种称呼的,他们称呼对方“党卫队二级突击大队长”,这一大串职务就是党卫队的军衔。

德军军衔对照表

德军军衔对照表

德国陆军Schütze----列兵(或二等兵)Oberschütze----一等兵Gefreiter----代理下士Obergefreiter----下士Unteroffizier----中士Unterfeldwebel----上士Fähnrich----候补士官Feldwebel----技术军士Oberfeldwebel----军士长Oberfähnrich----候补军官Stabsfeldwebel----参谋军士Leutnant----少尉Oberleutnant----中尉Hauptmann----上尉Major----少校Oberstleutnant----中校Oberst----上校Generalmajor----少将Generalleutnant----中将General der Infanterie (步兵、炮兵、骑兵等等)----上将(或兵种将军)Generaloberst----大将Generalfeldmarschall----元帅德国空军Flieger、jäger----列兵(或二等兵)Gefreiter----一等兵Obergefreiter----上等兵Hauptgefreiter----一级下士Oberjäger----下士Unteroffizier----中士Unterfeldwebel----上士Fähnrich----候补士官Feldwebel----技术军士Oberfeldwebel----军士长Oberfähnrich----候补军官Stabsfeldwebel----参谋军士.Leutnant----少尉Oberleutnant----中尉Hauptmann----上尉Major----少校Oberstleutnant----中校Oberst----上校Generalmajor----少将Generalleutnant----中将General der Flieger (飞行、伞兵等等)----上将(或兵种将军)Generaloberst----大将Generalfeldmarschall----元帅Reichsmarschall----帝国元帅德国海军Matrose----水兵Bootsmann----水手长助理Stabsbootsmann----水手长首席助理Oberbootsmann----水手长Stabsoberbootsmann----首席水手长Fähnrich zur See----海军候补军官Oberfähnrich zur See----准尉Leutnant zur See----少尉Oberleutnant zur See----中尉Kapitänleutnant----上尉Korvettenkapitän----少校Fregattenkapitän----中校Kapitän zur See----上校Kommodore----准将Konteradmiral----少将Vizeadmiral----中将Admiral----上将Generaladmiral----大将Grossadmiral----元帅普通党卫队/党卫军SS-Schütze----党卫队队员、列兵SS-Oberschütze----党卫队中级队员、SS-Sturmmann----党卫队突击队员SS-Rottenführer----党卫队分队长SS-Stabsrottenfuerer----党卫队指挥分队长SS-Unterscharführer----党卫队小队长、候补军士SS-Scharführer-----党卫队三级小队长、下士SS-Oberscharführer----党卫队二级小队长、中士SS-Hauptscharführer----党卫队一级小队长、上士SS-Stabsscharführer----党卫队参谋队长、参谋军士(仅为一个职务指派)SS-Sturmscharführer----党卫队突击队小队长、军士长SS-Untersturmführer----党卫队三级突击队中队长、少尉SS-Obersturmführer----党卫队二级突击队中队长、中尉SS-Hauptsturmführer----党卫队一级突击队中队长、上尉SS-Sturmbannführer----党卫队二级突击队大队长、少校SS-Obersturmbannführer----党卫队一级突击队大队长、中校SS-Standartenführer----党卫队旗队长、上校SS-Oberführer----党卫队区队长、准将SS-Brigadeführer----党卫队旅队长、少将SS-Gruppeführer----党卫队地区总队长、中将SS-Obergruppeführer----党卫队高级地区总队长、上将SS-Oberstgruppeführer----党卫队最高地区总队长、大将。

二战德军各兵种军旗和各部队标志

二战德军各兵种军旗和各部队标志

数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喜爱二战史的我从一个网站找到了二战时期德国军队的详细介绍。

其中详细列举了德军各部队的旗帜、部队标志、勋章、军衔、鹰徽(帽徽)、领章、肩章、臂章、袖标、军服、军帽等资料,图文详实,实为不可多得的二战史料——据我搜索目前已经没有这方面如此详实的二战德军资料。

因此——此史料库堪称绝版由于其中内容实在过于丰富,只能分篇介绍。

作为第一篇,此文将详细介绍二战时期德国军队的军旗、兵种识别色、各兵种作战部队标志、身份识别牌。

其他内容将后续推出,敬请关注。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德军1933-1945”网站,非本人版权。

欢迎收藏、转载,以此表达对该网站工作者辛苦工作的感激和怀念。

提醒:此史料库仅用作历史和军事研究参考,绝无意识形态方面的错位,请参阅者务必注意立场!德军军旗陆军旗帜空军旗帜海军旗帜德军兵种色除了海军通过标志区分部队种类外,其他军种一般使用颜色加以识别。

主要使用在军帽的边线、领章和肩章的底版或边线的颜色上。

陆军空军党卫军陆军作战部队标志二战德国陆军部队的标志可谓五花八门,事实上,它们的确没有具体的设计规则。

许多标志是依据所在部队番号或是指挥官偏好来确定的,甚至曾出现士兵即兴绘制的情况;还有一部分因在某区域参加过作战役而把地名做为该部队标志。

一般来说,此类标志属于非正规的识别性符号。

大多时候,仅用在车辆、重型武器以及路向指示牌上。

集群、集团军标志军标志师标志重装甲营标志海军作战部队标志水面舰艇标志潜艇舰队标志士官生实习队标志U艇标志武装党卫军标志党卫队机动队在战争爆发后得到迅速发展,成为陆军中的特殊部队;在希姆莱的努力下,党卫军逐渐成为具备30多个包括海外志愿师团的纳粹亲信武装力量。

以下的标志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党卫军的信仰来源——古代北欧神话、德意志容克传统、纳粹思想,以及一些仆从国或占领国的传统信仰。

所有图形均附在一个盾形标志里;而这些盾本身亦具备各种含义:如缺口在左代表装甲掷弹兵,右边代表装甲部队,中间代表骑兵部队或山地部队,而没缺口则代表一般的掷弹兵部队。

第三帝国元帅衔肩领章详解

第三帝国元帅衔肩领章详解

第三帝国元帅衔肩领章详解本帖被三叉戟执行提前操作(2011-01-29)前言:经过一战的惨败,德国被限制为10万武装力量,曾经德意志帝国军队雄伟一去不复返,但德国军人们的荣誉感并没有泯灭,他们期待再一次展现德意志民族的光荣,而XTL的上台正给了他们一个契机。

XTL上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重整军备,重塑德国军事强国的形象。

德国元帅衔作为德国军事力量中的最高衔级,不仅是最高军事权利的象征,更是德意志军队荣誉的象征。

1935年,赫尔曼·戈林晋升为空军元帅1936年4月20日,瓦尔纳·冯·勃洛姆堡晋升陆军元帅,但随后因私生活原因被XTL罢免,成为了德国元帅中唯一一个在二战中没有参加军事行动的元帅。

1939年4月1日,埃里希·雷德尔晋升为海军元帅1940年7月19日,XTL晋升了十二名元帅,除了戈林被授予帝国元帅衔,其中陆军8名,空军3名:瓦尔特·冯·勃劳希契威廉·凯特尔格尔德·冯·龙德施泰德费多尔·冯·博克威廉·利特尔·冯·勒布京特·冯·克鲁格维尔纳·冯·维茨勒本瓦尔特·冯·赖歇瑙恩哈德-米尔希阿尔贝特凯塞林胡戈·施佩勒1942年6月22日,埃尔文·隆美尔晋升为陆军元帅1942年6月30日,格奥尔格·冯·屈希勒尔晋升为陆军元帅1942年7月1日,晋升埃利希·冯·曼施坦因为陆军元帅1943年1月30日,艾沃尔德·冯·克莱斯特,马西密兰·弗莱赫·冯·魏克斯,恩斯特·布施晋升为陆军元帅,卡尔•冯·邓尼茨引晋升为海军元帅1943年1月31日,弗里德里希·保卢斯晋升为陆军元帅,而他也是唯一一名被俘的元帅,实际上保卢斯并没有收到元帅衔肩章。

二战德军肩章上那些稀奇古怪的符号到底是什么?

二战德军肩章上那些稀奇古怪的符号到底是什么?

二战德军肩章上那些稀奇古怪的符号到底是什么?
对二战感兴趣的朋友请关注我,我的写作题材是二战德国那些事,只介绍历史,不宣扬纳粹,仅供学习批判,认清法西斯的罪恶。

派普的肩章上是个啥符号?能看清吗?
以前我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二战德国陆海空军及党卫军的军衔,对德军军衔比较迷糊的朋友应该看得明白了,但还有一个问题,细心的朋友会发现,二战德军的肩章上,除了正常的军衔标志,还额外附带着一些稀奇古怪、莫名其妙的标志符号,这些符号都表示什么含义呢?
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这位上将肩章上有一个阿拉伯数字12,代表这位将军曾经在步兵12团或营担任过主官,可看做是一种充满情怀的是一种荣誉标志。

德军肩章上的数字分位阿拉伯数字和罗马数字两种,阿拉伯数字代表团或营,罗马数字代表集团军。

↑第七集团军少校。

↑肩章上有一个鹰徽的符号,表示他是司法机构的少将级官员。

↑这个宝剑符号,是军法处的标志,表示他是军事法庭的少将。

↑变形体的HV代表文职,这是陆军文职上尉肩章。

↑这位陆军中将的肩章上,有一条蛇缠在木棍上的符号,这个符号是军医的标志,表示他是医疗机构中将。

↑两条蛇交叉缠在一根鹰徽木棍上,表示行政官员,这是行政少将肩章。

↑还是蛇,只不过是一条孤零零的裸蛇,表示技术人员,这是陆军技术少校肩章。

注意与上面两种蛇的区别。

↑哥特变形体P表示反坦克步兵,这是反坦克步兵中校。

↑这是国防军大德意志师的标记。

德军肩章上的标志符号林林总总、眼花缭乱,很多符号我也搞不明白,比如上两图的符号,有了解的朋友请多赐教,谢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战时期的德国军衔、权杖、肩章、勋章、领章等二战中的德军军衔及标示非常繁杂,花样特别多,而且德国是一个崇尚权威的国家,德国人特别注重纪律和执行。

这么说吧,只要你穿上一套制服,在纷乱的人群中马上就处于权威地位,尽管许多人并不知道你这套制服代表着什么。

1945年柏林战役后期,孟克少将带着元首地堡里的人逃亡,在地铁里遇到一扇关闭着的铁门。

孟克要求门后的地铁工作人员立即打开铁门让他们过去,结果被两名工作人员拒绝,理由是:1923年的一条规定明确指出,每天晚上最后一列火车通过以后,这扇门必须关闭。

孟克等人无可奈何,因为他们认为“有命令就得服从,虽然这命令只是来自柏林运输公司,但也得服从”。

德国人遵纪守法几乎到了死板的地步,某学者曾说过:德国人民是不会开展游击战的,如果几名德国游击队员决定去炸毁火车,很可能因为买不到站台票而取消行动。

这样的民族个性决定了德国人比其他国家的人更看重权威,权威的体现很大程度上来自制服。

德国在二战中可谓制服满天飞,不仅是军人、党卫队、警察,几乎各个行业都推出了自己的制服。

而今天,我们只是谈一谈国防军的军衔和标示,篇幅原因,暂时不涉及党卫队。

我们自上而下,先从将级开始,然后到校级,这次只谈这两个级别,文中除特别指出外,均指陆军而言。

元帅德文中,元帅一词是Generalfeldmarschall。

1940年之前这个级别是德国陆军及空军的最高军衔,直到戈林获得了“帝国元帅”的头衔。

帝国元帅高于元帅,但戈林这种军衔仅仅是个特例,德军中也只有他一人拥有这一军衔。

(帝国元帅赫尔曼·戈林,他的级别比普通元帅高一级,按照美军的标准大约属于六星上将。

戈林的领口带着三枚勋章,分别是:骑士铁十字勋章、蓝色麦克斯、大铁十字勋章——这种勋章的唯一获得者就是戈林。

)(赫尔曼·戈林元帅的肩章,与其他元帅相比,他的肩章金光闪闪,应该是纯金制作,而且多添加了帝国之鹰的标记。

)(赫尔曼·戈林元帅的领章,代表元帅等级的交叉权杖,外围一圈月桂树叶。

)海军也有元帅,但不叫Generalfeldmarschall,因为德文feld的意思是野地、战场、空地的意思,用于陆军很恰当,用到海军上似乎就不太合适。

海军元帅的名称是:Großadmiral。

这个军衔实际是来自英国皇家海军,使用历史相当悠久,德国海军沿袭了这一惯例。

按照字面意思理解,Großadmiral是“高级上将、超级上将”,可是这样直白的翻译不合适,西方国家又没有相应的对等军衔,直接套用五星上将或大将似乎都不够准确。

而Großadmiral确实是海军中的最高级别,我们按照对等原则,统一称之为“元帅”。

德国海军的雷德尔与邓尼茨都是这一级别,称其为元帅是合适的。

德军的元帅与将级军官一样,衣领上的领章是红色,上面的图案是德国国花“矢车菊”。

请各位注意,1930年——1941年,元帅与将军的领章完全一样,两片(这个词不恰当)矢车菊,从1942年4月开始,元帅的红色领章开始更换,添加了一片矢车菊,成为三片,图片如下。

自此以后,从领章上可以轻易分辨出元帅与将军的不同。

但有一点需要指出,某些德军元帅,例如伦斯德,因为在一战时曾担任过某步兵团团长,而且终生引以为傲,所以他经常并不佩戴象征元帅的红色矢车菊领章,而是炫耀性地带着一战时的校级军官领章,这和希特勒终生佩带着一战时获得的一级铁十字勋章如出一辙。

(注意上图:这是42年之前的德军陆军元帅领章,与将军级别的领章完全一样,红色衬底,金线编织,两片矢车菊)(请看上图:42年之后的陆军元帅领章,依旧是红色衬底,金线编织,但矢车菊已经增添为三片,这样就很明显区分出元帅与将军的区别。

这幅领章来自包克元帅。

)再看看元帅级别的肩章,德军的军服和军衔更换过几次,每一次都有一些小变化,这很让人头昏,尤其是一些德军将领制服混穿,不一定循规蹈矩,这给我们看图识字带来更大的麻烦。

简单地说,德军元帅的肩章在40年之前是金属做成,是不是真金白银我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肩章上元帅的象征——“权杖”是纯银的,800标准;40年换装,肩章改为金线与银线三股编织而成;41年款,又全部换成了金线编织。

(请看上图:这是1936-1939年使用的陆军元帅肩章,上面交叉的元帅权杖比较大,金银线各三股编织而成。

)(上图是1940年的陆军元帅肩章,最重要的区别是上面的交叉权杖缩小了,而且权杖上的图案更加详细,添加了帝国之鹰和反万字标记。

这幅肩章来自曼施坦因元帅,因为时间的关系,银质权杖已经变色。

)(上图是1941年版本的陆军元帅肩章,请看,肩章上的编织线已经改为全部金线。

)(这是德国海军元帅的肩章,依旧是两根交叉的权杖,请注意,权杖上除了反万字标记外,不再有帝国之鹰,而是改为海锚标记,颜色似乎与陆军版有些差别,但不敢肯定,可能是因为时间的关系,导致金色线褪色的缘故。

)(上图是德国空军元帅的肩章,几乎与陆军元帅版本差不多,但注意看的话,空军权杖上的标记与陆军还是有些区别的,使用的是空军的标记。

)(40年版本的陆军元帅肩章细节)(这是陆军元帅伦斯德的一副肩章,这是很奇特的一副肩章,陆军肩章上使用了一幅空军的权杖。

)元帅级别的识别,对肩章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交叉的两根“元帅权杖”,这是元帅级别的军衔所独有的。

德国海军制服有些特殊,衣袖上表明元帅等级的是一条很粗的箍加上四条细箍,但肩章上依旧是交叉的两根元帅权杖。

(德国海军元帅的肩章,注意上面的纽扣上有海军的标记——锚。

)(这是海军元帅的衣袖标记,一个很粗的箍外加四条细箍。

)元帅这一级别在德军中是最高级别,整个二战过程中,德国陆军出现了19位陆军元帅,6位空军元帅,2位海军元帅,我们看图说话,逐一介绍。

(勃洛姆堡领口佩带着一战时获得的蓝色麦克斯勋章)1:Werner von Blomberg——瓦尔纳·冯·勃洛姆堡,1936年4月20日晋升为陆军元帅,他是希特勒提升的第一位陆军元帅,也是第一个被希特勒免职的元帅。

勃洛姆堡元帅被免职的原因是他的第二任妻子曾做过“不体面的职业”(妓女),这使希特勒大为光火,认为自己被欺骗了。

希特勒解除勃洛姆堡的职务时曾许诺“一旦发生战争将再次委任他为武装部队的最高统帅”,但希特勒没有兑现诺言。

整个战争期间,勃洛姆堡一直住在巴伐利亚无所事事,1945年3月13日,勃洛姆堡元帅作为证人死于纽伦堡监狱。

2:Walter von Brauschitsch——瓦尔特·冯·勃劳希契,1940年7月19日晋升为陆军元帅,勃劳希契元帅于1938年至1941年间担任第三帝国陆军总司令。

1941年冬季的莫斯科会战,德军筋疲力尽,第一次大踏步后退。

这次后退导致一大批高级将领退休或被免职,其中包括伦斯德、包克、古德里安等。

心力交瘁的勃劳希契在12月7日和17日两次提出辞呈,终被希特勒批准。

希特勒私下认为勃劳希契是“爱好虚荣、懦弱无能的可怜虫,笨蛋一个”。

战后,勃劳希契因为战争罪被捕,1948年死于汉堡。

(这是一张凯特尔的亲笔签名照,送给谁不得而知。

)3:Wilhelm Keitel——威廉·凯特尔,1940年7月19日晋升为陆军元帅。

凯特尔的荣升在军队里产生了不少议论,很多人的看法是这种晋升使“元帅”这一军衔大大贬值,曼施坦因就持这种看法。

凯特尔长期担任“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参谋总长”,这个机构的设立给德军的指挥系统带来许多问题,这里不再详述。

凯特尔善于揣摩希特勒的心思,处处刻意奉承,在陆军中有“走狗”的称号。

1945年10月10日,凯特尔陆军元帅在纽伦堡被绞死,他是因为战争罪被绞死的唯一的元帅。

(伦斯德元帅的彩照,大衣的红色翻领表明了他的将帅级军衔,注意他的领章却是校级军官的标记,前文我已作详介。

伦斯德的领口佩带着一枚骑士铁十字勋章。

)(纽伦堡法庭上的伦斯德元帅,我们可以看见,他领口的元帅领章已被摘去。

)4:Gerd von Rundstedt——格尔德·冯·伦斯德(又译龙德施泰德),1940年7月19日晋升为陆军元帅。

伦斯德是一个老派正直的军人,出身军人世家,他的正直、忠诚及敢言使希特勒都为之敬重。

他反对希特勒的军事冒险,但德国发动战争后,伦斯德军人的使命感又让他挺身而出接受重任。

伦斯德元帅在西线和东线的表现均让人叹服,希特勒几次罢免又几次起用他,最后一次是在西线总司令任上。

战后,伦斯德元帅是为数不多的未被起诉的陆军元帅,英国人开庭审问他过去的参谋长曼施坦因时,伦斯德要求与他的朋友一起站上法庭并愿意承担主要责任,英国人予以拒绝。

1945年5月,伦斯德元帅获释,1953年因心脏病去世。

(注意,包克元帅的红色领章,很明显的三片矢车菊。

领口的骑士铁十字勋章,该勋章下面似乎还有一枚蓝色麦克斯。

)5:Fedor von Bock——费多尔·冯·包克,1940年7月19日晋升陆军元帅。

包克元帅可能是我们较为熟悉的德军元帅,因为苏联拍摄的一系列卫国战争影片里经常可以看见他的影子。

闪击波兰、进攻法国、突袭苏联,包克总是个急先锋,战功赫赫,他的“中央集团军”名气极大,在俄罗斯的土地上横冲直撞。

包克元帅并不喜欢纳粹,对于他部队里的密谋分子并不揭发举报,但包克也从未就党卫军在苏联滥杀无辜提出过任何抗议。

1945年5月4日,在德国,赋闲已久的包克元帅在汽车上死于英国空军的空袭,同时遇难的还有他的妻子与女儿,而这时距离战争结束仅仅还有一个星期时间。

包克元帅是第三帝国死于敌方炮火的唯一一个元帅。

(这张照片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见勒布元帅肩膀上的元帅肩章,上面的交叉权杖非常清晰,但勒布元帅与伦斯德一样,很个性地佩戴了校级军官的领章。

左胸的一级铁十字勋章,领口的骑士铁十字勋章,展示出勒布的战功。

)(纽伦堡法庭上的勒布元帅,换了便衣,脸上依旧刚毅。

)6:Wilhelm Ritter von Leeb——威廉·利特·冯·勒布,1940年7月19日晋升陆军元帅。

勒布可能是德国元帅里唯一来过中国的一个,早年作为巴伐利亚军团的中尉随八国联军在中国对抗过义和团。

二战开始,勒布率领C集团军群突破马其诺防线,随后升至元帅。

入侵苏联时,勒布元帅任北方集团军群司令,战绩斐然,但他没能攻占列宁格勒,随后被解职。

勒布是一个极度反感纳粹的老派军人,但他和伦斯德一样,不愿意采取违反军人原则的行动推翻希特勒。

战后,勒布元帅被纽伦堡军事法庭判处三年徒刑,宣判后即获释。

勒布元帅1956年去世。

(李斯特元帅的彩照,注意他的肩章与领章,标准的元帅等级。

)(监狱中的李斯特元帅,与戎装照相比,实在是差别太大。

)7:Wilhelm List——威廉·李斯特,1940年7月19日晋升陆军元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