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无损检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夏纪真

合集下载

2024年无损检测仪器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无损检测仪器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无损检测仪器市场发展现状引言无损检测是一种重要的检测方法,可用于评估材料和构件的内部和表面缺陷,而无需破坏它们的完整性。

无损检测仪器是实施无损检测的关键工具,它们的发展对于许多行业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无损检测仪器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

无损检测仪器的种类无损检测仪器的种类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超声波检测仪器:超声波检测是最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之一。

超声波检测仪器通过发送和接收超声波信号,来评估材料内部的缺陷情况。

2.射线检测仪器:射线检测是另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

射线检测仪器使用X射线或伽马射线来探测材料的内部缺陷,例如金属材料中的裂纹和缺陷。

3.磁粉检测仪器:磁粉检测是一种适用于金属材料的无损检测方法。

磁粉检测仪器通过在材料表面施加磁场,并使用磁粉颗粒来检测材料表面的裂纹和缺陷。

4.热像仪:热像仪是一种可以测量物体表面温度的无损检测仪器。

热像仪通过观察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来评估物体的温度分布,从而检测出可能存在的问题。

市场发展现状无损检测仪器市场在过去几年里得到了持续的发展。

以下是市场发展的一些主要趋势:1.增长驱动因素:无损检测仪器市场的发展受到多个因素的推动。

首先,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对质量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增加了对无损检测的需求。

此外,新兴行业的发展,如航空航天和汽车制造业,也提高了对无损检测仪器的需求。

2.技术创新:无损检测仪器市场受益于技术的不断创新。

新的技术开发使得检测速度和准确性都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还降低了仪器的成本。

例如,一些新型的数字超声波检测仪器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分析来提供更准确的检测结果。

3.区域市场:无损检测仪器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存在差异化发展。

目前,北美地区是该市场的最大市场之一,这主要受益于该地区航空航天和国防工业的发展。

欧洲和亚太地区也是该市场的重要地区,尤其是在汽车和制造业方面。

4.市场竞争:无损检测仪器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目前,市场上有许多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竞争。

无损检测新技术-超声波相控阵检测技术简介

无损检测新技术-超声波相控阵检测技术简介

无损检测新技术-超声波相控阵检测技术简介夏纪真无损检测资讯网 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恒生花园14梯701 邮编:511442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超声波相控阵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与局限性关键词:无损检测超声检测相控阵1 超声波相控阵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超声波相控阵检测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特殊超声波检测技术,类似相控阵雷达、声纳和其他波动物理学应用,依据惠更斯(Huyghens-Fresnel)原理:波动场的任何一个波阵面等同于一个次级波源;次级波场可以通过该波阵面上各点产生的球面子波叠加干涉计算得到。

并显示保真的(或几何校正的)回波图像,所生成材料内部结构的图像类似于医用超声波图像。

常规的超声波检测技术通常采用一个压电晶片来产生超声波,一个压电晶片只能产生一个固定的声束,其波束的传递是预先设计选定的,并且不能变更。

超声波相控阵检测技术的关键是采用了全新的发生与接收超声波的方法,采用许多精密复杂的、极小尺寸的、相互独立的压电晶片阵列(例如36、64甚至多达128个晶片组装在一个探头壳体内)来产生和接收超声波束,通过功能强大的软件和电子方法控制压电晶片阵列各个激发高频脉冲的相位和时序,使其在被检测材料中产生相互干涉叠加产生可控制形状的超声场,从而得到预先希望的波阵面、波束入射角度和焦点位置。

因此,超声波相控阵检测技术实质上是利用相位可控的换能器阵列来实现的。

超声波相控阵激发的超声波进入材料后,仍然遵循超声波在材料中的传播规律。

因此,对于常规超声波检测应用的频率、聚焦的焦点尺寸、聚焦长度、入射角、回波幅度与定位等等,超声波相控阵也是同样应用的。

超声波相控阵探头的每个压电晶片都可以独立接受信号控制(脉冲和时间变化),通过软件控制,在不同的时间内相继激发阵列探头中的各个单元,由于激发顺序不同,各个晶片激发的波有先后,这些波的叠加形成新的波前,因此可以将超声波的波前聚焦并控制到一个特定的方向,可以以不同角度辐射超声波束,可以实现同一个探头在不同深度聚焦(电子动态聚焦)。

无损检测技术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无损检测技术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无损检测技术的现状和未来趋势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技术手段,通过非破坏性的方法评估材料或构件的质量、完整性和缺陷,具有高效、可靠、精确等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铁路、核电、石油化工、汽车、电力、管道等领域。

本文将从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趋势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早在公元前400年,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就研究过无损检测技术,他利用半浸没于水中的物体排除的水位差的原理来测量物体的密度和矿物质含量。

20世纪初,X射线和磁粉探伤等检测技术开始应用于实际工程和生产中。

20世纪50年代,超声波检测、涡流检测、红外热成像等新的无损检测方法相继诞生。

80年代以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无损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二、无损检测技术的现状1.技术手段丰富现代无损检测技术手段包括: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磁粉检漏、涡流检测、红外热像、激光检测、电磁检测等。

每种无损检测技术都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和检测精度。

2.应用领域广泛无损检测技术几乎涉及到所有行业,主要应用于金属材料、建筑、热力设备、机车车辆、飞机、航天器、船舶等各个方面。

3.检测精度高无损检测技术在避免破坏物体的情况下进行检测,能够检测细微的缺陷和不可见的裂纹。

例如超声波检测技术可以探测到1/100毫米的裂纹,磁粉探伤技术可以发现0.05mm以下的缺陷。

4.检测耗时长与传统破坏性检测相比,无损检测技术的检测耗时往往较长,需要精细地设置检测参数、对数据进行后处理和分析。

加之不同的无损检测技术对受检物体和操作人员的要求不同,因此需要精准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

三、无损检测技术的未来趋势1.智能无损检测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无损检测会向更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通过大量无损数据模型的训练和学习,运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实现更高效、更准确的无损检测,同时缩短检测时间、减少多余的原始数据记录。

无损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改进方向

无损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改进方向

无损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改进方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无损检测技术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

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它能够在不破坏被测对象的情况下,通过测量、分析和判断,检查被测物体的内部和表面缺陷、材料性能以及工作状态。

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改进方向将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技术发展方面,无损检测技术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快速发展,无损检测技术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和模式识别技术,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能够更准确地判断和预测被测物体的状态。

此外,无损检测技术也将更多地结合无线通信、云计算等技术,实现远程监测和实时数据传输,提高检测的效率和灵活性。

其次,设备和传感器的发展将推动无损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

目前,无损检测技术主要依靠各种传感器来获取被测对象的信号,并通过信号分析来进行判断和诊断。

随着新型传感器技术的不断涌现,如MEMS传感器、光纤传感器等,将为无损检测技术提供更灵敏、更准确、更可靠的测量手段。

同时,新材料的推出,如纳米材料和复合材料,将为无损检测技术提供更适合的测试对象,进一步拓宽技术的应用范围。

第三,无损检测技术将更加注重环境友好性和可持续发展。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无损检测技术往往需要使用辐射、超声波、磁场等能量源来进行检测。

因此,如何降低能源的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将成为今后技术改进的重要方向。

例如,使用低能量的X射线源,研发更环保的检测液体和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等,将是无损检测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此外,无损检测技术还将更加注重实用性和通用性。

目前,无损检测技术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石油和石化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和普及,无损检测技术将进一步推广到更多的领域,如医疗保健、农业、矿业等。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进一步提高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设备的成本和体积,方便使用和维护。

最后,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也是无损检测技术发展的方向。

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分析

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分析

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损检测技术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无损检测技术是指可以在不破坏被检测物体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手段检测物体的质量、结构和缺陷等参数的技术。

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无损检测技术最早起源于人们对材料的品质和可靠性的追求。

最早的无损检测技术就是裸眼观测和简单的敲击检测,但是这种方法存在很大的误差率和不可靠性。

20世纪初,X射线、磁粉探伤和超声检测等无损检测技术逐渐出现,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缺陷,比如X射线会对生物体造成辐射损伤,而磁粉探伤只适用于表面缺陷的检测。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无损检测技术包括电磁检测、声波检测、红外线检测、微波检测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并不断发展创新。

应用前景分析无损检测技术在工业、建筑、科研等领域应用广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工业领域,无损检测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船舶等行业的生产和维护,也可以用于油气管道、水利水电等领域的检测和维护。

在建筑领域,无损检测可以用于检测建筑材料的质量和强度,在防灾减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如地震、火灾等。

在科研领域,无损检测可以用于材料分析和结构分析等领域,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和精度。

目前,无损检测技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比如检测精度和效率需要不断提高,检测装备需要不断升级更新,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也需要得到提高。

另外,随着环境污染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范围也将不断扩大,因此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

总之,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是人类科技进步的重要体现。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和提高专业素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无损检测与评估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

无损检测与评估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

无损检测与评估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周尚谕(华东交通大学材料加工工程,江西南昌330013)摘要:无损检测与评估是一门古老而现代的学科,古老是因为它出现的时间久,现代是因为现代新技术的引入,使这门学科又有了新的内容。

本文主要介绍了无损检测与评估技术的概念、分类、工艺特点和应用领域。

本文概述了无损检测与评估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无损检测与评估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分析了无损检测与评估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无损检测;评估;探伤;可靠性;可预测性;现状和趋势Research status and development ofnondestructive testing and evaluationtechnologyZHOU Shang-yu(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jiangxi nanchang 330013)Abstract:Non-destructive testing and evaluation is an discipline that not only ancient but also modern, ancient because it occurs over time, modern is because the introduction of modern technologies, make the subject have new content.The concept, classification, technical features and application areas of non-destructive testing and evaluation technology are mainly introduces in the article.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research status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of nondestructive testing and evaluation technology, raised the issue of non-destructive testing and evaluation technology of insufficient, finally,make an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non-destructive testing and evaluation technology.Key word:Non-destructive testing;Assessment;Flaw detection;Reliability;Current situation and trends1引言现代无损检测技术(DNT)的定义是: 在不损坏材料/工件的使用性能前提下, 以物理或化学方法为手段, 借助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器材, 对试件的内部及表面的结构、性质、状态进行检查和测试,确定其是否已达到特定的工程技术要求, 是否还可以继续服役的方法, 它是检验产品的质量、保证产品安全、延长产品寿命的必要的可靠技术手段[1]。

蓬勃发展的我国无损检测技术

蓬勃发展的我国无损检测技术

蓬勃发展的我国无损检测技术一、本文概述无损检测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非破坏性评估方法,已在我国多个领域实现了广泛应用,尤其在工业制造、航空航天、医疗设备、交通运输以及公共安全等方面,其地位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全面阐述我国无损检测技术的现状、发展历程、主要应用领域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无损检测技术的深入剖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技术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我国在无损检测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损检测技术也在持续创新和发展。

新一代的无损检测设备和方法不仅提高了检测精度和效率,还降低了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无损检测正逐步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和远程化,为我国的工业升级和智能制造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然而,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如技术标准化、人才培养、设备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我国无损检测技术还需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全面介绍我国无损检测技术的蓬勃发展,以期为我国无损检测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无损检测技术的分类与特点无损检测技术,作为现代工业领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其分类多样,特点鲜明。

在我国,无损检测技术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磁粉检测、涡流检测、渗透检测以及声发射检测等。

超声波检测,以其穿透力强、定位准确的特点,广泛应用于金属、非金属以及复合材料内部的缺陷检测。

通过高频声波的传播和反射,可以精确识别材料内部的裂纹、夹杂等缺陷。

射线检测,主要利用射线或γ射线的穿透性,对材料内部结构进行成像,从而发现缺陷。

该技术适用于厚度较大的材料,但射线对人体有害,使用时需严格防护。

磁粉检测,主要利用磁场对铁磁性材料表面和近表面缺陷的敏感性,通过磁粉显示缺陷的位置和形状。

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广泛应用于钢铁等铁磁性材料的无损检测。

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展望

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展望

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展望无损检测技术是指利用物理、化学、材料学等科学原理,通过对被检测对象进行无损检测,实现对物体内部结构、材料缺陷、物理性能、化学成分等相关信息的测量和分析。

在很多工业领域中,无损检测技术已经成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展望。

一、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1. 检测方法无损检测技术包括很多种检测方法。

其中最常用的有磁粉检测、涡流检测、X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等。

这些技术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被检测物体的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技术进行检测。

2. 检测设备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无损检测设备也不断被研发出来。

例如,利用红外线技术进行无损检测的设备、利用激光技术进行无损检测的设备等。

这些设备不仅可以提高检测效率和精度,还能够满足更多的检测需求。

3. 检测精度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不仅在于技术方法和设备的不断改进,还在于检测精度的提高。

对于高要求的检测任务,需要更高的检测精度才能够满足。

目前,国内外都在开展高精度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

二、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展望1. 航空航天领域在航空航天领域中,无损检测技术可以进行对飞行器内部结构、液压系统、高温材料、复合材料等关键部位的检测,确保飞行器的安全飞行。

未来,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将能够进一步提高飞行器残余寿命的估计和风险评估的准确性,从而保障飞行器更加安全。

2. 石化、能源领域在石化、能源领域中,无损检测技术可以进行对油气管道、石油储罐、核电站设备等的检测,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未来,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例如对火电机组、风力发电设备等的无损检测,从而提高其安全性和运行效率。

3. 汽车制造领域在汽车制造领域,无损检测技术可以进行对汽车发动机、车轮、车底等部位的无损检测。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未来,无损检测技术将成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保障。

总的来说,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将会不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无损检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夏纪真(2011年7月)无损检测资讯网 一.概述(一)世界无损检测技术的起源与发展无损检测技术是以物理现象为基础的,回顾一下世界无损检测技术的起源,都是一种物理现象被发现后,随之进行深入研究并投入应用,一般的规律往往首先是在医学领域、军工领域应用,然后推广到工业领域应用。

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部分无损检测技术的起源。

射线检测 1895年11月德国渥茨堡大学教授伦琴发现X射线(伦琴射线),随后在医学领域得到应用;1896年法国贝克勒尔发现γ射线;1898年居里夫妇从铀矿中分离出镭1900年法国海关首次应用X射线检查物品;1919年英国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打出质子,进而建立起第一个核反应装置;1920年前后X射线开始在工业领域应用;1939年发现铀裂变现象,此后人工制造的放射性同位素逐渐进入γ射线检验领域;1946年携带式X射线机诞生超声检测 1830年已经有利用机械装置人工产生超声波的实验(达到24000Hz)1914-1918年已经开始利用声波反射的性质探测水下舰艇的研究1943年出现商品化脉冲回波式超声波探伤仪涡流检测 1824年加贝(Gambey)用实验发现金属中有涡电流存在,几年后佛科(Foucauit)确认了涡电流的存在;1831年法拉第(Faradey)发现电磁感应现象;1865年麦克斯韦完成法拉第概念的完整数学表达式,建立电磁场理论;1879年休斯(D.E.Hughes)首先将涡流用于实际金属材料分选;1921~1935年涡流探伤仪和涡流测厚仪先后问世;1930年实现用涡流法检验钢管焊接质量;50年代初期德国福斯特(Forster)开创现代涡流检测理论和设备研究新阶段,涡流检测技术开始正式进入实用阶段磁粉检测 1868年英国应用漏磁通探测枪管上的不连续性;1876年应用漏磁通探测钢轨的不连续性;1918年美国开创磁粉检测首例;1930年德国福斯特(Forster)将磁粉检测正式引入工业领域;1933年提出漏磁检测设想;1947年第一套漏磁检测系统研制成功渗透检测 1930-1940年代:煤油、“油-白法”、有色染料作为渗透剂的渗透检测方法出现1941荧光染料的发现与应用,采用紫外线辐照显示,吸收剂-显像剂应用1950出现以煤油与滑油混合物作为荧光液的荧光渗透检测1960后出现自动流水线,水基渗透液和水洗法技术,开始关注对氟、氯、硫的控制微波检测 1948年微波被首次用于工业材料测试世界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历史可以大致上以二次世界大战为重要的转折点:二战前已经起步并开始得到少量的初步应用,在二战期间由于医学和军事的需要得到迅速发展,在二战后随着工业生产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近代和现代机械制造、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无损检测技术已经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

(二)我国的无损检测技术发展历史我国的无损检测技术实际上从20世纪40年代起就已开始在一些机械工业领域中得到少量应用,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并没有发展起来。

新中国成立后,在20世纪50年代初,首先在军工领域(特别是航空工业)以及和军工相关的重工业领域和科研机构开始注重X射线、磁粉、渗透、超声等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其中不少工作是在苏联专家指导下进行,当年一批年轻人加入到了无损检测技术行业,成为今天被我们尊称为我国无损检测界的“爷爷辈”,他们为我国无损检测技术的起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下面是我国无损检测技术发展的部分历史资料:超声检测 1951-1954年航空工业系统(如沈阳飞机制造厂和飞机发动机制造厂以及相关的研究所)、机械工业系统的上海综合实验所(上海材料研究所前身)、中国科学院长春机电研究所、哈尔滨锅炉厂、富拉尔基重型机器厂等开始陆续引进苏联、德国的超声波探伤仪;1954-1955年长春机电研究所开办超声波探伤技术及仪器调试及试制培训班;1957年上海中原无线电厂仿制苏联超声波探伤仪成功;1958年江南造船厂仿制出中国第一台电子管式脉冲回波超声探伤仪“江南I、II、IIB型”;1959年富拉尔基重型机器厂首先制造出超声探伤试块;1960年富拉尔基重型机器厂、上海综合实验所已经开始了超声探头的研制;1962年汕头无线电厂(汕头超声波仪器厂前身)以姚锦钟为首研制成功TS-II工业用电子管式脉冲回波超声探伤仪和TS-I医用超声诊断仪;20世纪60年代初期,国产的金属胶接质量检测仪研制成功;1988年5月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数学研究所的武汉科声技术公司(后为武汉中科创新技术有限公司)蒋危平主持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数字超声探伤仪;2008年后,国产超声相控阵、TOFD以及空气耦合等最新技术的超声检测仪器相继面世射线检测 1954年上海锅炉厂引进匈牙利X射线机;1957年哈尔滨锅炉厂引进苏联60Coγ射线机;1959年上海探伤机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工业用X射线探伤机;1960年丹东射线仪器厂试制成功工业用X射线探伤机和X射线管;1963年上海材料研究所张企耀研制成功60Coγ射线探测铸铁装置;1964年上海锅炉厂引进英国137Csγ射线检测装置;1973-1989年我国X射线机进入大发展时期;进入21世纪后,国产工业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工业CT(关键部件仍为进口)已经有了很大发展,成为应用较普遍的检测设备,X、γ射线机的性能、结构也都有了很大改善磁粉检测 20世纪30年代的旧中国可能已经有关于进行磁粉探伤的记录,1949年以前,上海综合实验所(上海材料研究所前身)已经有美国进口的台式磁粉探伤机(蓄电池式直流磁粉探伤机);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利用变压器(包括交、直流电焊机)作为交流电源的触棒法磁粉检测焊缝已经较为普遍;特别是在军工行业和重型机械行业在苏联专家帮助下已经将磁粉探伤技术开始应用于产品检测;1957年上海联达华光仪器厂(上海探伤机厂前身)杨百林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手提式交直流磁粉探伤机;1958年上海探伤机厂杨百林试制成功台式磁粉探伤机;20世纪60年代我国进入仿制国外磁粉探伤机的时期;20世纪70年代我国进入磁粉探伤机系列化、半自动化、磁粉检测辅助器材完善化的时期渗透检测 1949年以前,上海综合实验所(上海材料研究所前身)已经使用煤油的渗漏检测(白垩法);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工业领域应用的渗透检测是以煤油+滑油或机油+煤油为渗透剂;特别是军工行业和重型机械行业在苏联专家帮助下已经将渗透探伤技术开始应用于产品检测;1960后开始采用荧光黄作染料的荧光渗透检测;1964年以后国内自行研制的渗透检测材料投入应用,以沪东造船厂陈时宗等研制成功的着色渗透剂为代表……1970年后国产荧光染料YJP-15出现,开始生产自乳化型和后乳化型荧光渗透液涡流检测 1960年国内多个单位开始了涡流检测技术的研究;1963年上海材料研究所王务同研制出我国首台涡流检测装置;1993年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研制出亚洲首台全数字式涡流检测仪;进入21世纪后,如阵列涡流检测技术、脉冲涡流检测技术、远场涡流检测技术、三维电磁场成像技术等最新涡流检测技术的商品化国产仪器陆续面世声发射检测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沈阳金属研究所首先开始声发射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并研制了我国第一台声发射仪器……其他 1963年在河北省北戴河举办了全国第一次无损探伤技术学习班;一批物理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开始进入无损检测技术界,成为我国无损检测技术发展历史中的骨干力量;1964年上海锅炉厂开始应用氦质谱仪检漏;1964年4月第一机械工业部举行了首次全国无损探伤会议;1977年丹东仪表研究所创刊《无损检测》-改名《无损检测技术》-改名《检测与评价》-改名《无损探伤》,作为辽宁省无损检测学会会刊;1978年11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学会成立;1978年上海材料所增开《理化检验通讯-无损检测》,1979年创刊《无损检测》作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会刊;1980年南昌航空工业学院首创开办无损检测本科专业(1982年招收第一届),随后开办了无损检测干部专科(1987年招收第一届)、函授大专(1987年招收第一届)、专业证书班(1989年招收第一届);1981年首届射线检测II级人员培训与资格鉴定班在南昌航空工业学院举办;1982年首届超声检测II级人员培训与资格鉴定班在北京重型电机厂举办;1985年昆明师范专科首创开办无损检测成人大专(2年制);注:我国无损检测技术发展史料可参见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编辑的《中国无损检测年鉴》。

我国的无损检测技术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的起步阶段,主要在军工领域(特别是航空工业)以及和军工相关的重工业领域和科研机构开始X射线、磁粉、渗透、超声等常规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2.20世纪60年代:我国无损检测技术在机械工业领域开始推广应用,国产无损检测设备与器材陆续研制成功并投入应用;除了常规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外,也开始了新型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3.20世纪70年代:无损检测技术在我国工业领域开始普遍应用,从事无损检测技术工作的人员快速增加;4.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形势不断深入发展,加入WTO,与国际接轨越来越紧密,我国的无损检测技术进入了全盛发展时期,在世界上也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二.我国无损检测领域的目前状况:1.涉及无损检测技术应用的一些相关数字:至2011年5月份止,根据《无损检测资讯网》搜集调查的数字和估计:a.应用无损检测技术的企业单位据估计超过2万家;b.从事无损检测的专业机构和服务单位(公司、检验所、检验站、检验中心等)超过2000家(其中特种设备检验协会核准的持证机构近300家,有资料说我国目前从事第三方无损检验服务的公司就达600家,也有一说是我国能够提供第三方检测的大大小小无损检测公司有6000多家);c.涉及相关无损检测设备器材制造的厂家单位达800多家,分布于全国25个省、市及自治区,无损检测资讯网已收集超过600家(其中具有自有网址的超过270个,说明这些企业都已经十分重视互联网的宣传作用,《无损检测资讯网 》中的“国产无损检测器材大全”已经收录了390家的详细产品技术资料);d.开展无损检测技术方面的研究与相关应用的各种科研院所超过200家;e.开办无损检测专业或者无损检测专业方向、开设无损检测技术课程,开展无损检测应用技术方面研究的大学、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技术学校超过100家;每年培养超过千名无损检测专业毕业生(包括博士、硕士、学士,本科、大专、中专、技校);f.无损检测设备器材经销贸易、维修服务企业单位超过600家;g.目前在我国从事与无损检测技术相关工作的人员估计超过30万人,包括无损检测第一线的人员、无损检测工程技术人员、无损检测技术管理人员、无损检测设备器材制造企业的人员、与无损检测技术应用相关的科研教学人员、与无损检测技术专业相关的在校学生和研究生、无损检测设备器材经销贸易、维修服务企业人员等;h.中国无损检测市场的容量,据笔者估计,目前每年无损检测仪器设备器材、耗材销售总额约30亿元人民币(例如目前工业射线胶片销售量就约达5亿元),连同无损检测人员技术资格等级培训与资格鉴定、认证费用,与无损检测技术相关的市场总容量估计达到约50亿元人民币(有外国公司估测中国第三方检验市场是一个超过500亿美元的巨大市场,不过这个数字包括了所有检测业务而不仅仅是无损检测,也有一说对于中国无损检测第三方检测业务有大约20亿人民币的市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