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是谁催着白居易买房
在唐朝买房有多难?年薪30万的白居易知道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在唐朝买房有多难?年薪30万的白居易知道导语:是谁说的?人生就像坐地铁,房价就像坐高铁。
这就是就算放到1000多年前,也一样适用。
贞元十六年(800年)冬,28岁的白居易一举考中进士,被是谁说的?人生就像坐地铁,房价就像坐高铁。
这就是就算放到1000多年前,也一样适用。
贞元十六年(800年)冬,28岁的白居易一举考中进士,被授秘书省校书郎之职。
他出身平民,在长安奋斗的第一步就是租房。
当时长安的格局是东贵西富,南虚北实。
东区和北区靠近权力中心,官僚宅第密集;西区酒肆众多,繁华喧闹;南区靠近终南山,越往南就越荒凉。
白居易租的第一个房子位于东郊常乐,这里租金便宜,而且离单位近,入朝上班方便。
庭院中有一片竹林,但因长时间无人打理,草木杂生,白居易租住后“除粪壤,疏其间,封其下”,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清幽静谧,深得白居易欢心。
虽然当时他没钱、没资历,但一下班就可以过上“窗前有竹玩,门外有酒沽”的惬意生活,时不时还邀上三两好友一起玩耍,幸福指数很高。
但这样的生活没能持续太久,租房的第二年春天,初入职场、本来收入就不高的白居易开始负担母亲、弟弟等人的花销,生活一下子变得紧巴巴的。
不久,他用攒的钱在老家乡村买了第一套房子,这座宅院不大,但周边“枣赤梨红稻穗黄”,也算是宜居之地。
虽然买了房,但白居易大多数时候还是租住在长安。
三年校书郎任满后,他开始准备接下来的应制举考试,并搬到了南区更为清静的华阳观苦读。
虽然每天“日暮独归愁米尽”,考试的压力也很大,不过白居易很会苦中作乐,秋天华阳观满地槐花时,他还会邀好友前来赏花赏生活常识分享。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安定城楼》含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安定城楼》含答案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安定城楼①李商隐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②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注】①唐文宗开成三年(838),李商隐试博学宏词而落选,客游泾州(今甘肃省泾川县),寄居在他岳父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中。
①王粲年轻时曾流寓荆州,依附刘表,不得志,曾于春日作《登楼赋》,其中有句云:“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1.下列各项对诗句的理解,不够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写诗人登上高耸百尺的安定城楼,远处绿杨树边的洲渚尽收眼底,开篇点题,缘情于景,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颔联上句表现对贾谊才华的欣赏及其未得君王赏识的遗憾,下句由王粲的典故可知此时诗人有依附于别人且不得志的类似经历。
C.颈联暗用春秋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乘扁舟,浮于江湖”的典故,表明作者既怀淡泊名利之心,又抱建功立业之志。
D.这首诗情绪多端,将忧念国事、抒写抱负、感慨时世,抨击腐朽融为一炉,气韵流动,俊逸高迈,意蕴深厚。
2.尾联借用《庄子•秋水》典故,“腐鼠”“鹓雏”有何含义?作者借此表达了什么情感?【答案】1.A2.“腐鼠”原指相位,在此代指权位利禄;“鹓雏”是与凤凰同类的鸟,是庄子自比,此处是诗人自喻。
李商隐将自己的崇高抱负同贪恋“腐鼠”的小人们对比,表达对那些计较个人功名利禄的平庸之辈的讽刺,对朋党势力造谣中伤的愤怒鄙夷之情。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A.“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错误。
诗的开头两句,诗人登上高耸百尺的安定城楼,远处绿杨树边的洲渚尽收眼底,全诗以高瞻远瞩的意境开篇。
但是后面诗句抒发的却是作者虽仕途受阻,遭到一些人的谗伤,但并不气馁,反而鄙视和嘲笑谗佞的小人的坚定胸怀,没有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诗人在文中的情感态度的能力。
【推荐下载】邓州路中作(白居易)阅读答案-范文模板 (1页)

【推荐下载】邓州路中作(白居易)阅读答案-范文模板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邓州路中作(白居易)阅读答案
邓州路中作①
白居易
萧萧谁家村,秋梨夜半坼。
漠漠谁家园,秋韭花初白?
路逢故里物,使我嗟行役。
不归渭北村,又作江南客。
去乡徒自苦,济世终无益。
自问波上萍,何如涧中石!
注①此诗为诗人外放杭州途中,路经邓州时所写。
诗人“嗟”的原因是什么?请联系全诗,分点作答。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答案对故乡的思念,对官场的厌倦,旅途行役之苦,国事日荒、无力济世的失落。
白居易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白居易传阅读练习及答案白居易传文言文阅读材料原文白居易传辛文房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
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
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
”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
老夫前言戏之耳。
”贞元十六年,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
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馀篇。
规讽时事,流闻禁中。
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
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
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
权贵有嫌其出位,怒。
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
贬江州司马。
初以勋庸①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
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
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
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
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
卜居履道里②,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
尝科头③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
自号醉吟先生,作传。
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
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元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
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
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
鸡林国④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
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
天下曰“元白”。
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
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
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
今尚存。
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五集,及所撰古今事实,为《六帖》,述作诗格法,欲自除其病,名《白氏金针集》三卷,并行于世。
注:①勋庸:功勋。
此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
②履道里:洛阳里巷名。
唐白居易居处。
③科头:指不戴冠帽。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质量调研语文试卷(附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质量调研语文试卷(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卷共有21题。
2.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13分)1.满面尘灰烟火色,。
(白居易《卖炭翁》)2. ,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回乡偶书》<其一>)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周敦颐《爱莲说》)4.许多志士仁人在面对“生”与“义”的选择时,常常把孟子《鱼我所欲也》中的“,”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
(二)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第5—10题(22分)【甲】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乙】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丙】宋小坡退敌宋小坡侍御督学秦中,值教匪流毒①正酷,案临巩昌,距府城数十里外。
郡守驰报贼信,请勿至,小坡毅然往。
出廉俸二千金,募回兵为防御计。
贼侦知,遁去,城藉②无恙。
前任陈远山闻贼到汉中,即他避,生童③随散,多为贼所戕④。
远山闻之,郁郁..成疾,卒于任。
可见临.大事,存乎胆识,胆识不足,而欲以济事也,难哉。
【注释】①教匪流毒:指清朝时的白莲教之乱。
白居易买房子的故事

白居易买房子的故事
白居易,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爱好舒适生活的人。
他对于居所有着极高的要求,因此对于买房子也非常慎重。
白居易曾经居住在许多地方,包括宫廷和私人住宅。
然而,在他的中年时期,他决定买下一座属于自己的房子,以享受安逸的生活。
白居易在选择房子时,注重的是舒适性和景观。
他喜欢四季如春的环境,希望能够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景。
因此,他选择了一处位于长江边的豪宅,拥有宽敞的花园和湖泊,四周环绕着翠绿的山岭。
房子的内部装修精美,每个房间都精心设计。
白居易特别注重居住环境的雅致和舒适度,因此他特别强调房子的室内装饰和家具的选购。
他选用了高质量的木材来制作家具,并且亲手挑选了各种绘画和瓷器来装饰房间。
这座房子成为了白居易的避世之地。
他在这里度过了晚年,享受着宁静和安逸的生活。
在这个房子里,白居易埋首于他的诗歌创作和文学研究,同时也享受自然风景带来的灵感和愉悦。
白居易买房子的故事反映了他追求舒适生活的态度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他以他的眼光和品味成功地打造了一个让自己心满意足的居所,同时也为后人树立了一个追求美好生活的榜样。
【高中古诗词阅读】《浪淘沙 夜雨》阅读答案

【高中古诗词阅读】《浪淘沙夜雨》阅读答案浪淘沙夜雨梁寅①檐溜泻泉声,寒透疏棂。
愁如百草雨中生。
谁信在家翻似客,好梦先惊。
花发恐飘零,只待朝晴。
彩霞红日照山庭。
曾约故人应到也,同听啼莺。
【注】①梁寅( 130 浪淘沙夜雨梁寅①檐溜泻泉声,寒透疏棂。
愁如百草雨中生。
谁信在家翻似客,好梦先惊。
花发恐飘零,只待朝晴。
彩霞红日照山庭。
曾约故人应到也,同听啼莺。
【注】①梁寅(1309-1390),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余)人,元宋明初学者。
(1)词中主人公为何而“愁”?“彩霞”“红日”“啼莺”这组意象表达了他怎样的心境?(4分)(2)画线词句是怎样写“愁情”的?请简要分析。
(4分)参考答案:14.(1)①为“花发恐飘零”而愁(或为“在家翻似客,好梦先惊”而愁)。
②表达了豁达、愉悦的心境。
[4分。
“为何而愁”2分,“”2分。
](2)①通过描写雨骤天寒,渲染出一种“愁”的氛围。
②将“愁”喻作春雨后疯长的“百草”,形象而贴切地突现了“愁”之浓烈。
[4分。
“雨骤天寒”1分,“渲染氛围”1分;将‘愁’喻作‘百草’”1分,“‘愁’之浓烈”1分。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古诗词鉴赏白居易《放言五首其四》阅读练习及答案(江西南昌2021-2022学年高二上期末语文试题)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南师附中、十七中四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放言五首·其四白居易谁家宅第①成还破,何处亲宾哭复歌?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
北邙②未省留闲地,东海何曾有顶波③。
莫笑贱贫夸富贵,共成枯骨两何如?[注]①宅第:住宅。
官员和贵族的大住宅。
②北邙(máng):山名,亦作北芒,即邙山,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北。
东汉及北魏的王侯公卿死后多葬于此。
后人因常以泛指墓地。
③顶波:稳定的波浪。
14.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罗”本指张设罗网捕捉虫鸟,本诗中形容门前热闹、门庭若市,主人忙于张罗接待。
B.“莫”字管“笑”与“夸”二字,“莫笑”二句为告诫语,告诫世人不要嫌贫爱富。
C.颈联以东海波浪的起伏为喻,意在说明富贵贫贱不会一成不变。
D.全诗饱含作者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对人们正确认识人生和社会的变化,不无哲理性的启示。
15.本诗颔联与刘禹锡《乌衣巷》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两句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异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六、情景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虞美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不见人面的物是人非之感;李煜《虞美人》中的“________,________”也写出了这样的感受,由此勾起作者无穷的亡国伤感之情。
(2)《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14.A15.相同点:都运用对比手法,抒发了一种盛衰变化、世事尤常的深沉感慨。
不同点:白诗以昨日屋内挤满了宾客、今日却门庭冷落这一变化来表达世事无常的感慨;刘诗则巧妙地赋了燕子历史见证人的身份,暗示豪门世族终会覆火,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对世事无常、盛衰变化的慨叹,用笔尤为曲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阅读】是谁催着白居易买房
白居易,大诗人,他的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悦耳动听,不管七八岁小孩还是二三十岁的青年男女,谁都能顺口背上几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是《赋得古原草送别》,小学课本里有。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这是《暮江吟》,初中课本里有。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这是《长恨歌》,高中课本里有。
可是有一首诗,教科书上从来没有印过,知道它的朋友也决不会太多,它是这样写的:
游宦京都二十春,贫中无处可安贫。
长羡蜗牛犹有居,未如硕鼠解藏身。
这首诗叫《卜居》,同样是白居易的大作。
诗题“卜居”,意思是找房。
诗句里的“游宦”指做官,“京都”指长安,“二十春”就是二十年。
白居易在这首诗里说,他在长安做官二十年,一直没有发财,连一套房子都没有买上,以至于羡慕起蜗牛和老鼠来了,因为蜗牛可以背着自己的房子,而老鼠则有老鼠洞可以安家。
白居易说自己做官二十年都没有买上房,略微有些夸张。
他是二十九岁考中的进士,三十二岁参加的工作,到了五十岁那年,才在长安买房。
如果从考中进士算起,他“游宦京都”的时间不止“二十春”,至少“二十一春”。
当然,唐朝惯例,考中进士并不等于进入官场,进士想做官,还得参加吏部主持的一年一度的公务员选拔考试,通过这场考试才能分配工作,如果通不过,那就只能另谋出路,要么给某个官员当师爷,要么回老家办私塾教孩子。
白居易连续参加了两个年度的公务员考试,三十二岁那年才通过,被朝廷授予“校
书郎”一职,打这儿才算得上是“游宦”。
从三十二岁开始“游宦”,到五十岁买上房,等于是“游宦京都十八春”。
游宦京都十八春,贫中无处可安贫,虽然没有买房,“无处安贫”,堂堂大诗人不可能露宿街头,总得有个窝不是?这十八年当中,白居易怎么给自己解决居住问题的呢?主要靠租房。
三十二岁,刚做“校书郎”的时候,白居易还没有结婚,孤身一人,光杆儿司令,在长安城东城根儿一个叫“常乐里”的小区,租住已故宰相关播家的住宅。
《白香山集》卷26有篇《养竹记》:“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
”写的就是他在关播家租房的事情。
关播家房子很多,院子很大,白居易只租了一个“东亭”,相当于现在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在公寓里面租一个小单间。
三十五岁,白居易从长安下放到陕西盩厔当县尉,退掉了关家的房子,去盩厔住机关大院去了。
一年后调回长安,升了官,做左拾遗兼翰林学士,薪水大涨,结了婚,带着爱人继续租房。
那时候,他在“常乐里”租房,他的铁哥们儿元稹在“靖安里”租房,另一个大诗人李绅,就是写“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那位,在“新昌里”租房。
仨小区离得很近,他们下了班经常聚在一块儿喝酒。
再后来,白居易有了孩子(是个女儿,名叫金銮子),“常乐里”的房子有些不够住了,白居易开始换房,在长安城另一个小区“昭国里”租了一所大房子。
这时他已经升到了“京兆府户曹参军”的位置,主管首都财政,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财政局局长。
身为财政局长,竟然还在租房,在今天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在古代并不鲜见。
跟白居易同时代的翰林学士李药仙,做官做了四十五年,直到去世都没有买房,同时国家也没有给他分房,他结婚前住单位宿舍,婚后一直租房。
宋朝有名的大臣寇准,“富贵四十年,无田园邸舍”,大伙都说他“有官居鼎鼐,无地起楼台”(文莹《湘山野录》卷下),意思是做官做到了宰相一级,竟然没有自己的房子。
大哲学家朱熹说:“百官都无屋住,虽宰执亦是赁屋。
”(《朱子语类》卷127)可见高官租房不是个案,而是司空见惯。
像白居易这个级别的高干,之所以不在首都买房,不是买不起,而是不愿买。
白居易做财政局长时,“俸钱四五万,月可奉晨昏。
”(白居易《初除户曹,喜而言志》)月薪高达四五万文。
当时长安房价虽高,花上百万铜钱仍能买一中等住宅(拙著《千年楼市:穿越时空去古代置业》一书对唐朝房价有详细考证),白居易不贪不占,攒上两年工资就能轻松实现置业梦了。
问题是他根本就没有置业梦,房子只要住着舒服,管它是不是自己的呢。
有置业梦的是白居易的爱人。
白夫人姓杨,是白居易好朋友杨汝士的妹妹,她嫁给白居易时,老白已经三十五岁,标准大龄青年,当时她提议买房,老白写诗给她:“我亦贞苦士,与君新结婚。
庶保贫与素,偕老同欢欣。
”(白居易《赠内》)意思是我们刚结婚,还没什么积蓄呢,希望你能高高兴兴跟我过一段穷日子,别提房子的事儿。
后来他们有了女儿,杨氏夫人故事重提,白居易说:“唯有衣与食,此事粗关心。
苟免饥寒外,余物尽浮云。
”只要吃的是自己的食物,穿的是自己的衣服,生活不就很安逸了吗?干嘛非要住自己的房子呢?
再后来白居易去重庆做市长(忠州刺史),夫人下了最后通牒:必须买房。
白居易嘴上说着“何须广居处,不用多积蓄”,心里还是怕媳妇闹意见,于是去长安“新昌里”买了一所二手房。
您千万别说白居易安贫乐道,他过日子奢侈着呢(刚上班就买了一匹骏马,还雇了两个保姆,有了女儿之后,还跟元稹他们夜夜笙歌),他的生活态度其实代表大多数男人——追求自由和刺激的潇洒生活,宁可花钱买豪车,不愿花钱买新房。
白居易的爱人则能代表大多数女性,女性表面上比男人还爱浪漫,骨子里对安全感和私密生活的需求超过一切,而一所属于自己的房子正是安全和私密的保障。
很多自信的男人认为自己才是妻子的保障,而在婚后多年的女性看来,男人所能提供的安全感恐怕还不如一套房子,我想这就是杨氏屡次催白居易买房的真正原因。
因为买房,白居易跟杨氏闹过别扭,每次闹别扭,他都会觉得妻子太俗,进而怀念早年的女朋友湘灵姑娘:“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他不知道,即使他跟湘灵结婚,湘灵也会跟杨氏一样,催他买房。
附注:
白居易在长安买房之前,曾在陕西渭南农村买房置地,为的是安置远道而来的母亲和弟弟。
有很长一段时间,白母在渭南务农,白居易在长安租房,每逢节假日,他都骑着马回渭南闲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