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张显臣针灸绝技手足三针及案例
真传篇:三针强力疏通经络!(治一切痛证和经络)

真传篇:三针强力疏通经络!(治一切痛证和经络)你想学针法,没人教,自己看书又学不会?还是,你本身懂针法,但效果太差?如果你面临以上的问题,你一定要用3分钟时间,认真看下去,因为这套针法,只需要三针:起针,止针,远端针!简单的说,只需要掌握这套针法中的“强通经络,远端同气相求,特效穴组群”这15个字就行了此套“微针强通针法”创始人是针法大医:逯俭主任医师,网络视频课程分为四期,具体每一期都有些什么,能让你有什么样的巨大收获:…………第一期:针法的核心!(学任何东西,最关健是理解核心,必须让你直接抓到你最想要的针法核心部分!)1. 能治什么病?首先,你最想知道的,一定是这套针法能治什么病?其实中医根本不分科,用针可以治一切外部疼痛的疾病,同样可以治内部脏腑的病,反过来说,用中药汤药,同样可以内服,也可以外洗外用,这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医!(只不过要看疾病严重的程度,以及看医师本身的技术水平)2. “强通”经络大法经络就像交通,痛则不通,包括很多脏腑疾病皆因脏腑不通,从这套课程的名字《微针强通法》,就可以知道,要传授给你的是一个“通”字(当你学到课程中讲解用首尾针法的时候,你会很佩服针法竟然如何简单易学,更会很赞同这种“首尾相应”的绝招)3. 15字易学诀再次强调前面说的15个字:“强通经络,远端同气相求,特效穴组群”,这是为了让你更直观的知道,整个课程就是这三大部分,如何强通?如何远端相求?如何用好特效穴?(你先记住这15个字,学习课程的时候,围绕这15个字去学,就能像导航一样事半功倍了)4. 远端阿是穴为什么必须学好远端同气阿是穴?重点是同气二字,就像双胞胎,这个疼了,那个就会有反应,那么试想一下针法运用了这样的同气思维,会达到什么效果…………5. 水面理论的奥秘水面理论,这四个字的强大内涵,不妨在这里给你透露一点:如果人体从髋部为线,形成一个人体倒影,就会类似全息影像,所谓的远端同气,全在这个水面的上下同气…………6. 实操三步曲如果说,先定区域,再定经络,后定落针位,就是实操过程的三个步骤,那么你掌握了的话,实操部分你就出师了!7. 必须安全性你怕用针不安全?首先此套针法中用的绝大部分穴位,都是安全性很高的穴位,其次如果你掌握了整个核心原理,哪怕不用针,只用手指点压法,便可成为你自己的“中医点穴绝技”(手指和针虽然有区别,但是一样有神效,学了课程后你可以自己领悟指针点压法,有的时候可以做到指压即可显效,大呼神奇)8. 唯补泻二法手法要讲究吗?有的人会担心需要神秘的手法或是气功,在这里直接告诉你,你只需要掌握补泻二法即可,不需要那些花哨的复杂的手法,要是就是简单,要的就是人人都容易掌握9. 特效穴必备还有一个你一定想要的东西:特效穴!比如说,风寒感冒刺京骨和束骨之间的压痛点,可使出汗,又比如说妇科疾病,用列缺…………等等,还有太多直接出效果的特效穴位(注意哦,这些都是逯俭主任,在真正治病的实战中积累的干货)11. 直实!真实!真实!实战治病效果,学针法,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学到有效果的东西,课程中逯俭主任医师几乎把他自己临床遇到过所有的真实病例都讲解了出来,这是三十年在一线临床积累的东西(关健是“真实”二字,所有病例就是真实临床的回忆录)第二期和第三期,就是深入课了,要深入到每一种特效穴位,深度理解实战中你一定需要用的穴位,重点是每一节都有病证举例,包括:1.巧妙运用“百会穴”治腹泻的精彩病例2.仅仅两针解决尾椎骨疼痛!(注意细节讲解)3.妇科四大要穴,这节课你要是全部理解了,很多妇科病你就掌握了核心了4.补气,补肾穴,同时讲解治阳痿之法5.疏风针,感冒,头痛,必学之法6.清火特效穴,临床需要清火的时候非常多,最好做做笔记7.肩周炎,肩膀前面后面中间,不同位置的疼痛,重点是同名经和压痛点,这个细节你自己去课程找吧8.痛经,用列缺,中间和两侧都可用首尾针法,简单实用9.乳房胀痛,一个太冲,一个足三里…………10.还有失眠,胃痛,咽痛,腰痛…………等等,各类疾病的特效穴位,各类疾病必须掌握的穴位,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等你学习课程的时候,自己挖掘吧!(提醒注意:学习课程的时候,最好把每一种病证的病名和特效穴特点、穴性等,都记录起来,因为你以后想找的时候就方便了,这些都是逮俭主任真实治疗的临床心得总结,实用性就不用说太多了)第四期:(最紧要的就是实战,这一期全程实战)这第四套最为重要,因为:全程临床实操课!只为了让你掌握实操方法和细节,直接上目录:1.讲授中医授课思路内涵2.“微针强通法”腰部疼痛治疗思路及针灸处方3.“微针强通法”颈部疼痛治疗思路及针灸处方4.“微针强通法”肩部疼痛治疗思路及针灸处方5.肩袖损伤与肩周炎鉴别6.针刺补泻法的概念7.针刺补泻法的原则8.影响针刺补泻效果的因素9.常用针刺补泻法介绍10.复式针刺补泻手法11.《金针赋》里的治病八法详解12.“微针强通法”实操演示。
巨刺缪刺手足三针刺治疗肩周炎70例

巨刺缪刺手足三针刺治疗肩周炎70例摘要】目的观察巨刺缪刺手足三针刺治疗肩周炎的疗效。
方法对70例肩周炎患者行巨刺、缪刺及手足三针刺,刺后嘱患者带针活动肩部,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
结果治愈65例,占92.85%;好转5例,占7.15%;无效0例。
结论巨刺缪刺手足三针刺治疗肩周炎操作方便、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巨刺缪刺手足三针刺肩周炎肩周炎又称漏肩风、五十肩,是临床上常见的好发于中老年人的顽固性疾病,笔者采用了巨刺缪刺手足三针刺治疗本病,通过对70例患者的观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70例肩周炎患者均来自市中心医院和市中医院针灸科门诊,均符合肩周炎诊断标准。
其中男31例,女39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71岁,平均55.4岁;病程3月以内者18例,3~6月27例,6月以上25例。
1.2诊断标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规定的肩周炎诊断标准执行。
2、治疗方法2.1缪刺法2.1.1选穴在健侧阳陵泉下后方寻找压痛点,“先以指按之痛,乃刺之”。
2.1.2刺法强刺激揣定的阿是穴,留针20分钟嘱患者活动患肩至最大可能的幅度。
2.2手足三针刺患者取坐位,针灸师仔细寻查肩痛部位所在的经脉,取该经输穴,以“手足三针刺”刺,嘱患者活动肩部20分钟。
在手阳明大肠经者刺合谷、手少阳三焦经者刺中渚、手太阳小肠经者刺后溪、手太阴肺经者刺鱼际、足太阳膀胱经者(‘肩不举,腋支’[2]171)刺束骨。
每日一次。
2.3巨刺上述方法治疗7天无明显疗效者,考虑邪在经脉,采用巨刺法,患者仍取坐位,在健肩取患肩疼痛相同部位刺,得气后嘱患者活动患肩20分钟。
每日一次。
3、疗效观察3.1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治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
好转:肩部疼痛减轻,活动功能改善。
针灸跟师医案记录

针灸跟师医案记录作为一名对中医针灸充满热爱和好奇的学习者,我有幸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的针灸师进行学习。
在这段宝贵的跟师经历中,我不仅见证了针灸神奇的疗效,还积累了许多珍贵的医案记录。
以下便是其中的一些典型案例,希望能与大家分享。
案例一: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患者_____,女,45 岁,办公室职员。
因长期伏案工作,颈部疼痛伴头晕、恶心 1 年余。
患者自述颈部僵硬,转动时疼痛加剧,肩部及上肢有麻木感。
曾在多家医院就诊,接受过药物、按摩等治疗,但症状反复。
师父经过详细的问诊和体格检查,认为患者是由于长期劳损,气血瘀滞,经络不通所致的颈椎病。
治疗方案以针灸为主,选取风池、颈夹脊、天柱、肩井、曲池、外关等穴位。
针灸时,师父手法娴熟,进针迅速且准确。
行针过程中,患者起初感到轻微的酸胀感,随着行针时间的延长,酸胀感逐渐减轻。
留针 30 分钟后起针,患者当即感到颈部轻松了许多,头晕、恶心的症状也有所缓解。
经过一个疗程(10 次)的治疗,患者颈部疼痛明显减轻,头晕、恶心症状基本消失,肩部及上肢的麻木感也大大改善。
师父嘱咐患者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低头工作,适当进行颈部锻炼。
案例二:面瘫患者的康复患者_____,男,32 岁,晨起突然发现右侧面部麻木,口角歪斜,右眼闭合不全。
经诊断为周围性面瘫,发病 3 天后前来就诊。
师父分析认为,患者是由于正气不足,风邪乘虚而入,导致面部经络气血痹阻。
治疗以针灸为主,配合中药调理。
针灸穴位选取阳白、四白、地仓、颊车、翳风、合谷等。
在针灸治疗过程中,师父特别注重针刺的深度和角度,以达到最佳的刺激效果。
同时,还运用了艾灸,以温通经络、祛风散寒。
经过 2周的治疗,患者面部症状逐渐改善,口角歪斜明显好转,右眼能基本闭合。
继续治疗 1 个月后,患者面部恢复正常,表情自如,未留下任何后遗症。
师父告诫患者,平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受风,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案例三:痛经患者的调理患者_____,女,20 岁,大学生。
【董氏奇穴】中医界针灸神奇的“三针”轰动世界!

【董氏奇穴】中医界针灸神奇的“三针”轰动世界!导读:三针有两层含义。
刚开始是治疗一个过敏性鼻炎的患者,经过三次治愈。
患者问这是什么疗法,灵机一动就回答是鼻三针。
后面通过研究文献、总结临床,得出用三个穴位治疗一种疾病的方法。
当时有记者来采访,通过观察发现都是扎了三针,并给予了报道。
从此,三针名扬天下。
四神针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1.5。
主治:智力低下、痴呆、头痛,头晕。
智三针神庭穴为第一针,左右两本神穴为第二、第三针。
神庭,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本神,在头部,当前发际上0.5寸的神庭与头维穴连线的内三分之二与外三分之一的交点处。
主治:智力低下,精神障碍。
舌三针以拇指一、二指骨间横纹平贴于下颌前缘,拇指尖处为第一针,其左右各旁1寸处为第二、第三针。
主治:语言障碍、发音不清、哑不能言。
流涎、吞咽障碍。
颞三针耳尖直上发际上二寸为第一针,在第一针水平向前后各旁开一寸为第二、第三针。
主治: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脑外伤所致的半身不遂、口眼、窝斜,脑动脉硬化,耳鸣、耳聋,偏头痛,帕金森氏病、脑萎缩,老年性痴呆。
定神针印堂上0.5寸为定神1针,左阳白上0.5寸为定神Ⅱ针,右阳白上0.5寸为定神Ⅲ针。
主治:注意力不集中、斜视、前额头痛、眼球震颤,眩晕,视力下降。
针法:沿皮下,向下直刺0.5~0.8寸出针时用棉球压针口、以防出血。
晕痛针为四神针 + 印堂、太阳。
主治:头晕头痛、头顶痛、偏头痛、前额痛。
针法:直刺0.5至0.8寸,注意针下有硬物感觉时,是刺中髎骨切勿再深刺,可将针稍提高0.2寸即可,进针后不提插捻转,可用刮针。
面肌针1、眼睑痉挛:四白、下眼睑、阿是穴。
2、口肌痉摩:地仓、禾髎、迎香。
针法:四白直刺或斜刺0.5—0.8寸;下眼睑阿是穴向鼻沿皮下平刺0.5寸;地仓、向颊车平刺0.5—0.8寸;禾髎向下关平刺0.8寸,进针后用电针连续波、频率稍密。
强度大至眼肌或口肌痉挛抽紧为度,但要病者只有肌肉抽紧而不痛为度,留针30-40分钟。
《手三针、足三针》的摘录

《手三针、足三针》的摘录1。
运用手三针、足三针治疗颈肩腰腿和三叉神经痛等疑难痛症其收效之神速,效果确切,可谓是:入针即效,拨针即愈。
从众多的颈肩腰腿痛、三叉神经痛、顽固性头痛、牙痛等症的治疗观察中,大多能足三针1~2分钟之内收到显效或治愈。
足三针:足临泣、内庭、太冲手三针是:后溪、中渚、间谷(笔者发现的)2.手三针、足三针治疗颈肩腰痛的作用机理手三针、足三针的作用是通过经络传感的了解其作用机理首先应了解手足三针的6个穴位所在经脉之循行路线。
手、足三针的6个穴,手三针位于手的三条阳经线上,足三针只有太冲位于足厥阴经线上,其他两个穴位均位于足之阳经线上。
手三阳经的走向是从手指→手背→前臂→大臂→肩→颈→头面,与足之三阳经相接续。
足之三阳从头到足,阳明行于前,少阳行于侧,太阳行于后。
足三阴从足到腹,手三阴从胸到手,这样循环无端,息息相通,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调节身体各部组织器官的通路,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3.手足三阳经共218个穴,可以用来治疗颈肩腰痛的就有130个;手足三阴经共91个穴,可以用来治疗颈肩腰腿的就有46个。
4.主治歌:“中风手足举动难,麻痛发热筋拘挛,头风肿痛连腮项,眼赤而痛合头眩,齿痛耳聋咽肿症,游风瘙痒筋牵缠,腿痛胁胀肋肢痛,针入临泣病可痊。
”5. 内庭,位于足阳明胃经的循行线上,第二、第三蹠趾关节前当足次趾外间凹陷中。
其主治,《针灸聚英》谓:“四肢厥逆,腹胀满,数欠,恶闻人声,振寒,咽中引痛,口喎,齿龋,疟不思食,脑皮肤痛,鼻衄不止,伤寒手足逆冷,汗不出,赤白痢。
”其中并没有关于治疗颈肩腰腿痛等内容。
但笔者在临症中单刺内庭治疗大、小腿的疼痛麻痹(特别是前侧),足面的肿痛、足趾痛麻等症效果特别突出。
6.太冲,位于足厥阴肝经的循行线上,在第一、第二蹠骨的骨间隙中,当大趾本节后1寸5分凹陷中,以指轻按有动脉应指。
其主治,《针灸聚英》谓:“主心痛脉弦,走黄,瘟疫,肩肿吻伤,虚劳浮肿,腰引少腹痛,两丸骞缩,溏泄,遗尿,阴痛,面目苍色,胸胁支满,足寒肝心痛,苍然如死状,终日不得息,大便难,便血,小便淋,小肠疝气痛,溃疝,小便不利,呕血呕逆,发寒,嗌干善渴,肘肿,内踝前痛,淫泺,(月行)酸,腋下马刀,疡漏唇肿,女子漏下不止,小儿卒疝”等多种病症,大致有7 种与本文有关。
神奇的手足三针

神奇的手足三针(五)腰疼腿痛14、黄某之母,花甲之年,黄某系深圳市社会福利中心职工。
1993年7月,扶其母求治、自述腰痛20天,原无任何不适感觉,于第二天起床时突然感到腰痛而活动困难,20天来也曾治疗几次,但虽有减轻而痛仍较重。
其腰脊僵硬,弯腰及侧弯均不能,压按痛点以腰4~5棘突点为明显。
随即针右后溪,入针后即感原痛点消失,立即可做弯腰、下蹲、起立和侧身动作,即此一针而愈。
15、韦某,男,37岁,深圳华强电子公司职工,1993年7月20日由两人拖扶着进入笔者诊室。
自述3天前因提物不慎扭伤腰痛,任何一个腰部活动或咳嗽均痛苦难耐,问其痛点言以腰4~5棘突之间右侧3厘米处为甚。
随即针右中渚行针后立即恢复正常,自己高兴地走下楼去。
16、黄某,女,住合肥市,某单位卫生所医生,其夫在安徽省电视台工作。
1986年夏笔者去电视台,其夫讲黄某正患腰痛多日睡卧在家。
晚饭后到其家,见黄某躺卧在床,让其起身,自述腰痛10余日,逐渐加重,以两侧为甚。
让其伸出右手,即对中渚飞刺一针,行针得气后出针,从进针到出针,约10余秒钟,黄某即能翻身下床走动,其夫连口赞道:“神针!神针!”不久即派记者到笔者门诊进行采访,并在省电视台新闻节目中播出。
17、张某,女,50岁,合肥市人,某单位职工,1986年患肺结核经笔者治愈后,又患肩周炎亦被治愈,已是笔者的老病号了。
1992年9月,笔者住合肥三孝口红旗饭店,张某腿痛得不能下床,电话邀诊。
我们走进张某的卧室,她只能在床上以笑意表示欢迎。
自述半个月来行动十分艰难,去医院两次亦无疗效,正想住院治疗。
问是否扭伤,回答说记不甚清楚。
以往扭伤是发病急速,此次是慢慢加重,目下右腿像错了位一样不能抬动。
即针右后溪、中渚,针后可以坐起。
但右腿仍痛,又针右足临泣,内庭,让其带针活动寻找疼痛的姿势动作,一一进行矫正,不到3分钟,腰腿疼痛全消失。
18、凌某,女,58岁,合肥市人,退休干部。
1989年3月11日,笔者去合肥,住安徽饭店。
中医绝技秘方

1500G中医视频资料,价值几十万,200元你就可以拥有!你的硬盘有多大,我就给你多少,不用再去参加培训班了!(我有时白天没空,晚上都在线,留言就可QQ1254896889)一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26.1G1.《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2002年版和最新终极版电子书,宣老软组织外科学笔记,宣蛰人亲自操作的银质针疗法视频(2.64G),07宣蛰人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法教学班全程视频(9.48G),08年第三期宣氏压痛点推拿培训视频(1.9G),宣蛰人软组织外科(1.04G),上课课件,及宣老操作的一些推拿及银质针视频.2.闻德超无痛银质针技术:宣老学生闻德超无痛银质针操作示范(953MB),闻德超颈腰椎病检查方法和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演示(为闻德超的函授视频资料)。
3.银质针解剖班视频:(3.88G)及宣蛰人压痛点培训班解剖(1.25G)4.宣老学生赵毅老师讲课视频及同学交流(1.94G),黎建非老师讲课(210MB),陆氏长银针资料(85.7MB)。
二慢性疼痛的颜氏治疗法:(韩国套管针)13.1G1.颜质灿的《慢性疼痛的颜氏治疗法》电子书,《慢性疼痛的颜氏治疗法》所介绍的韩国套管针操作视频(1.41G)。
套管针治疗录象(1.14G).2.金氏套管针:金氏套管针治疗慢性疼痛讲课操作视频(6.75G)及金氏讲套管针视频(3.56G)三董氏针炙系列59.6G1.董氏奇穴资料大全:<杨维杰董氏奇穴讲座;治疗学><杨维杰董氏奇穴讲座;穴位学><针灸宝典><董氏奇穴处方学>等十多本董氏奇穴的著作,有关大量董氏奇穴的文章,董氏奇穴穴位视频,董氏掌诊资料,董氏图片。
2.董氏奇穴讲课录音及视频:57.7G左常波老师07年底,08和10年在济南讲董氏奇穴和疼痛治疗的录音和教材.左常波老师08年在潍坊和济南讲美容和妇科病治疗的讲课录音.09年10年董氏奇穴年会上左常波老师的发言录音.09年4月左常波老师在济南董氏特效刺血绝技及针法精进班的录音及视频.09年8月左常波讲课录音和针灸放血操作视频.08年董公学生王全民在广东中山讲课录音和教材。
老中医张显臣,出身中医世家,独创针灸绝技,开办第一家肿瘤诊所

老中医张显臣,出身中医世家,独创针灸绝技,开办第一家肿瘤诊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人们只要看到“老字号”这三个字,就觉得有一种深深的信赖,这三个字无论在哪个行业,都是金字招牌一样地存在,它既有历史感、传统感,更是一种传承!在中医界,也有一家这样的诊所——显臣中医骨科,张寒秋这位执业了半辈子的中医师,就是第二代传人,而开创者正是她的父亲,一代国医大师张显臣。
在张寒秋的脑海里,一直有幅儿时的画面,深深影响着她。
一间古色古香的药馆里,充斥着好闻的药草香味,药馆的院子常年晒着各种或普通、或名贵的药材。
一张普通的旧医案后,总是端坐着一位身穿白色长袍的长者,他对着前来求诊的人,有一套一贯又不尽相同的流程,一番望闻问切之后,找开放置一边的藏针盒,开始施针,接着在微微发黄的宣纸上,麻利地开出方子,交给站在后排中药斗柜边的伙计,伙计熟练地开抽屉,抓药材,称重量,待方子抓齐之后,再打包交给前来问诊的病人。
一气呵成,默契十足。
这是她对父亲最初的记忆,也是最美好的回忆。
1935年,张显臣出生阜阳临泉县的一个中医世家。
刚满三岁,别的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不是在玩泥巴,就是在背《三字经》、《唐诗三百首》,他的父亲便带他去药馆,教他认识各种药材,背诵各种生涩的药谱。
那个年代,交通不便,无论刮风下雨,做医生的动不动就得出门问诊,一天走个几十公里的路,都是正常现象。
但是张显臣不怕吃苦,经常跟在父亲身边,一同出门问诊,因为从小跟中医药打交道,再加上父亲一丝不苟地教他药理,传授治疗骨病的医术与秘方,张显臣打下坚实的童子功,熟记各种药谱。
本以为以后会一帆风顺做个好郎中,但是1958年被迫中断了行医之路,这一年张显臣一家被打成右派并下放到农村干农活。
即使如此,张显臣闲暇之时仍不忘记持续学习中医知识,哪怕被关进牛棚,也会悄悄地自学。
后来张显臣又被安排进了文化馆做文学工作,这跟自己的理想可以说是背道而驰,但是又苦于无计可施。
偶尔他还是会帮朋友看看病,扎扎针,效果反响都不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显臣针灸绝技手足三针及案例目前掌握这种疗法的人已经把它作为自己的不言之秘了吧?否则为什么张先生在二十年前讲过很多次课后我们后学者竟闻所未闻,网上也找不到呢?多亏我的同学买过他的《杂病论治》,看后对其“手足三针”理论深入研究、临床运用发现果然神妙,向我介绍并提供给了我这部分资料。
我第一时间整理出来,给大家共同学习、使用,愿各位将其发扬光大。
笔者研究运用手三针、足三针治疗颈肩腰腿和三叉神经痛等疑难痛症近30年,其收效之神速,效果之确切,可谓是:入针即效,拨针即愈。
从众多的颈肩腰腿痛、三叉神经痛、顽固性头痛、牙痛等症的治疗观察中,大多能足三针1~2分钟之内收到显效或治愈。
笔者应有关单位邀请,曾多次举办全国性和地方性的学习班,听课者达200余人次,遍布20多个省市。
但以前所办的学习班,其内容大多是骨质增生症的治疗方法。
在讲解其治疗方法时,只是粗略讲一下手三针、足三针的施针方法,没能从手三针、足三针的作用机理去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
学员听了之后只会知道怎么样去用手三针、足三针治疗颈肩腰腿痛,对其来历和作用机理不太了解。
因此笔者感到有必要对手三针、足三针在治疗颈肩腰腿痛、三叉神经痛、顽固性头痛、肋间神经痛等疑难痛症方面的作用机理作进一步的探讨,以求得到同行的指正和惠助,并希望让手三针、足三针的运用得到普及与提高。
一、手三针、足三针的来历手三针、足三针是笔者近30年的针灸临床工作中,根据其对颈肩腰腿痛等痛症的确切疗效而提出命名的。
二、手三针、足三针各是哪几个穴位手三针是:后溪、中渚、间谷(笔者发现的一个新穴)。
足三针是:太冲、内庭、足临泣。
现将各穴的适应症简述于下。
间谷穴:这是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的一个新穴,位于手阳明大肠经之三间与合谷两穴连线之中点。
它的适应症是,凡三间、合谷两穴的适应症均是其适应症。
尤其对颈肩肘臂指部的疼痛麻木,疗效甚为突出。
现将《针灸聚英》关于三间、合谷两穴的主治范围摘引如下:三间:主治喉痹,咽中如梗,下齿龋痛,嗜卧,胸腹满,肠鸣洞泄,寒热症,唇口干,气喘,目眦急痛,吐舌,戾颈,喜惊,多唾,急食不通,伤寒气热,身寒结水等17种病症。
合谷:主治伤寒大渴,脉浮在表,发热恶寒,头痛脊强无汗,寒热症,鼻衄不止,热病汗不出,目视不明,生血翳,头痛,下齿龋,耳聋,喉痹,面肿,唇吻不收,喑不能言,口噤不开,偏风,风疹痂疥,偏正头痛,腰脊内引痛,小片单乳蛾等22种病症。
间谷穴之所以能治上述两穴之病症,是因为其穴在两穴连线之中点,其敏感度较两穴高得多。
用指甲或其他小棒如火柴杆、圆珠笔头去按压该点,即会感酸胀,用同样的方法去按压合谷其酸胀度就会感到差一些,三间就更差了。
敏感度高的穴,得气快,疗效速,似乎无需争议的。
中渚,位于手少阳三焦经的循行线上,在手背第四、五掌指关节间后方凹陷处。
其主治,《针灸聚英》谓:“热病汗不出、目眩头痛,耳聋,目生翳膜,久疟,咽肿,肘臂痛,五指不得伸屈”等,《医宗金鉴》谓:“四肢麻木,战振,蜷挛无力,肘臂连肩红肿疼痛,手背痈毒。
”后溪,位于手太阳小肠经的循行线上,第五掌骨小头后方尺侧,手小指外侧本节后陷中。
其主治,《针灸聚英》谓:“疟寒热,目赤生翳,鼻衄,耳聋,胸满,头项强不得回顾,癫疾,臂肘拘急,痴疥。
”《医宗金鉴》谓:“手足拘挛,手足颤摇不能握,中风卒然昏仆,不能言语,癫痫不省人事,瘈疭抽掣,头痛及暴发火眼,热泪常流,行痹,腿膝腰背历节周身疼痛,项强,伤寒感冒,汗不出,不能解,牙齿腮龈及咽喉肿疼,手足麻痹,破伤受风,寝汗。
”以上三个穴位均在手掌背侧部,且系手三阳经的循行线上,分取之可治各自的主症,合而用之更有协同作用。
或三穴同用,或两穴同用,或与足三针之一两穴同用,对于颈、肩、臂、肘、手指,及背、脊、腰、胯、腿、足、趾等部位疼痛麻木疗效甚为理想。
笔者在治疗上列部位的痛症肿胀,或头痛、牙痛、偏头痛、胁肋痛(肋间神经痛、胆囊或肝部疼痛),常用手三针、足三针,往往有拔针而愈的效果。
这三个穴位的取穴方法均以握拳少虚为度。
下面谈谈足三针。
足三针:足临泣、内庭、太冲今就三个穴的各自适应症分述如下,足临泣,位于足少阳胆经的循行线上,在第四、五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其主治,《针灸资生经》谓:“主胸中满,缺盆中及腋下马刀疡瘘,善啮颊,天牖中肿,淫泺,(骨行)酸,目眩,枕骨合颅痛,洒淅振寒,心痛,周痹痛无常处,厥逆气喘,不能行,痎疟日发,妇人月事不利,季肋支满,乳痈。
”《医宗金鉴》临泣穴,主治歌:“中风手足举动难,麻痛发热筋拘挛,头风肿痛连腮项,眼赤而痛合头眩,齿痛耳聋咽肿症,游风瘙痒筋牵缠,腿痛胁胀肋肢痛,针入临泣病可痊。
”内庭,位于足阳明胃经的循行线上,第二、第三蹠趾关节前当足次趾外间凹陷中。
其主治,《针灸聚英》谓:“四肢厥逆,腹胀满,数欠,恶闻人声,振寒,咽中引痛,口喎,齿龋,疟不思食,脑皮肤痛,鼻衄不止,伤寒手足逆冷,汗不出,赤白痢。
”其中并没有关于治疗颈肩腰腿痛等内容。
但笔者在临症中单刺内庭治疗大、小腿的疼痛麻痹(特别是前侧),足面的肿痛、足趾痛麻等症效果特别突出。
太冲,位于足厥阴肝经的循行线上,在第一、第二蹠骨的骨间隙中,当大趾本节后1寸5分凹陷中,以指轻按有动脉应指。
其主治,《针灸聚英》谓:“主心痛脉弦,走黄,瘟疫,肩肿吻伤,虚劳浮肿,腰引少腹痛,两丸骞缩,溏泄,遗尿,阴痛,面目苍色,胸胁支满,足寒肝心痛,苍然如死状,终日不得息,大便难,便血,小便淋,小肠疝气痛,溃疝,小便不利,呕血呕逆,发寒,嗌干善渴,肘肿,内踝前痛,淫泺,(月行)酸,腋下马刀,疡漏唇肿,女子漏下不止,小儿卒疝” 等多种病症,大致有7种与本文有关。
太冲对大小腿内侧的疼痛麻痹、足肿筋挛,腰卒然疼痛等痛症单刺之亦有良好的效果。
纵观以上手三针、足三针的6个穴位,除内庭一穴没有关于颈肩腰腿病的直接记述以外,其他5个穴位均有着较为突出的记述。
据笔者体验,内庭的主治病证,不仅仅是上述那么多,其对大、小腿前侧,足面、足趾、足心、内外踝等部位的疼痛肿胀,拘急麻痹疗效比较突出,比古医籍列述的主治病证效果更为理想。
笔者在临床中发现内庭的主治病证,在针灸学教材中未见记述;而《简明中医辞典》(1988年3月,人民卫生版)足阳明胃经条目下有“……颈肿……经脉所过处痛”的记述,虽未能明言病症,但也有所提及,笔者将关于内庭穴的肤浅体会写出来,供同道验证,这对于用手三针、足三针治疗颈肩腰痛等疑难痛症,当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三、手三针、足三针的适应症任何一种治疗方法都有其一定适应症范围,手三针、足三针也是这样。
颈肩腰腿痛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有的也查不出发病原因,甚至用CT、核磁共振等先进的检查手段也查不出病因。
找不出原因不等于没有病。
笔者认为,只要是人休自身感到疼痛或不适,即是身体发生了疾病。
中医是辨证施治,找不出原因不等于不能治。
就笔者的体会,手三针、足三针对90%以上的颈肩腰腿痛有突出的疗效,对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头痛、牙痛的疗效尤为突出。
不过有一小部分的颈肩腰腿痛用手三针、足三针治疗效果却并不确切,这里所说的疗效确切是指治愈或基本上治愈,效果不确切,不等于没有疗效。
比如服止痛药,痛了就吃,药力散去又痛,能说止痛药无效?可以说止痛药有效,只能止止痛,而消除不了病因。
手三针、足三针对颈肩腰腿痛止痛效果是理想的,应当说这也是疗效。
四、手三针、足三针治疗颈肩腰痛的作用机理手三针、足三针的作用是通过经络传感的了解其作用机理首先应了解手足三针的6个穴位所在经脉之循行路线。
手、足三针的6个穴,手三针位于手的三条阳经线上,足三针只有太冲位于足厥阴经线上,其他两个穴位均位于足之阳经线上。
手三阳经的走向是从手指→手背→前臂→大臂→肩→颈→头面,与足之三阳经相接续。
足之三阳从头到足,阳明行于前,少阳行于侧,太阳行于后。
足三阴从足到腹,手三阴从胸到手,这样循环无端,息息相通,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调节身体各部组织器官的通路,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关于手三针、足三针,即手三穴、足三穴的经脉循行线路见图。
作者曾作过一个统计:手足三阳经共218个穴,可以用来治疗颈肩腰痛的就有130个;手足三阴经共91个穴,可以用来治疗颈肩腰腿的就有46个:督脉28 个,可治以上病症者有20个,任脉没有穴可治上述病症。
全身合计大约有196个穴可以治疗颈肩腰腿的疼痛麻痹。
若再加上奇穴、天应穴、耳穴等,真是难以计数,这么多的穴位,临床使用起来真是够夏杂的了。
笔者在临证时凡见到上述诸症状,不论其发病原因,均先以手三针、足三针进行治疗,一般的不加配穴。
当然,就用这6个穴位的适应证,可能不如196个穴位之广泛;但就笔者的经验来讲,上述范围的病症绝大多数可以收到明显的效果。
历来的针灸大家,无不强调针刺手法的重要性。
即使辨证准确,选穴得当,而针刺手法不合疾病的法度,也难收到预期的疗效。
针刺手法,是一个高难度的技巧问题,不是光凭书本上讲的,或者他人口说的什么手法就能轻易掌握的。
一个针灸医生要想掌握住古代针灸大家所陈述的那么多的灵活多变的针刺手法,并达到娴熟自如的境地,必须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细心体会,潜心领悟才行。
真是谈何容易!针刺手法可见得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技巧问题。
据历来的针灸书籍所介绍的手法甚多,一般的临床针灸医生很难掌握住其运用技巧。
手三针、足三针虽然也讲究手法,但是却很简单,只要是针灸医生或略知道一点针灸的人都可以很快地学会并能运用于临床。
五、手三针、足三针具有以下特点1、取穴少。
手三针、足三针取穴数最多也只是手足各三针。
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只取1~3个穴即可,手三针足三针同用者极少极少。
2、进针快。
进针的速度快如闪电,一般不超过l秒。
3、手法快。
针如闪电一样进入穴内,手法要如疾风飞箭一徉。
从进针到手法完成约几秒种。
4、得气快。
手法快的特殊效应就是得气快,手法到时立即得气,酸麻重胀应针而至。
5、收效快。
入针即效,快者几秒钟慢者10余秒钟,就会感到疼痛有所减轻。
6、针刺时间短。
针刺时间的长短,是与疗效的有与无、好与差有关。
收效显著,即可出针,针感差没效果时间就可稍长一点。
笔者在运用手三针、足三针时从入针到出针多在1分钟左右,2~3分钟者较少。
7 穴位敏感处。
以指代针压穴寻最敏感之处,然后照上法进针治疗更快。
六、手三针、足三针的具体手法手法问题,包括针前准备、刺入、行针得气、出针等几个具体的程序。
1、针前准备,针手三针时,要向患者讲明,解除其紧张心情,对从未刺灸过的人,更要说明,不痛,几秒钟便可基本解决问题。
患者握成虎拳,稍松弛一点;拳头过紧,进针不畅利,不仅会加重疼痛,疗效也不好;太松了针感差,收效相对亦差。
待患者握成拳头后,术者用筷子粗细的小棍,从虎口的一侧轻轻穿过尺侧即为合适的握拳。
2、穴位常规消毒后,医生的右拇、食指摄紧针体的锋端,使针尖露1~1.5厘米,先以左手拇指端稍用力向穴位点按即提起,右手之针迅疾刺入,后溪、间谷均垂直刺入,中渚倾斜30度刺入,足三针均倾斜30度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