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化产业发成支柱产业问卷调查

合集下载

2024年贵州旅游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贵州旅游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贵州旅游市场调研报告1. 背景介绍贵州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

近年来,贵州的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该地区的经济支柱产业。

为了进一步了解贵州旅游市场的现状和发展潜力,本次调研报告对贵州旅游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

问卷调查主要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覆盖了贵州各地的游客以及旅游从业者。

实地走访则选择了贵州的主要旅游景点和旅行社进行。

3. 调研结果3.1 游客需求调研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贵州的游客主要关注以下几点:•自然风光:贵州拥有众多的自然景观,如黄果树瀑布、九龙洞等,游客对这些景点的兴趣较高。

•民族文化:贵州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多样的民族文化是游客来贵州的一大吸引点。

•特色美食:贵州的酸汤鱼、毛肚火锅等特色美食也备受游客喜爱。

•旅游设施:游客对交通便利性、住宿条件和旅游服务的质量有一定要求。

3.2 旅游资源分析贵州的旅游资源以自然风光为主,包括山川河流、瀑布湖泊等。

另外,贵州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如侗族、苗族等,游客可以通过参观民族村落了解他们的风俗和传统。

此外,贵州的特色美食也是游客喜欢的一大亮点。

3.3 旅游市场竞争分析贵州旅游市场竞争激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目的地竞争:贵州与其他旅游热门省份如云南、四川存在直接的旅游目的地竞争关系。

•价格竞争:旅游产品的价格是游客选择目的地的重要因素,贵州旅游业需要保持价格的竞争力。

•服务质量竞争:优质的旅游服务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贵州旅游业需要加强服务质量的提升。

4. 市场发展建议针对贵州旅游市场的现状和竞争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市场发展建议:•开拓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不仅仅依靠自然景观,还可以开发民俗文化、体验式旅游等特色产品。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强培训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服务态度,提高整体服务水平。

•加强旅游市场营销,通过多种渠道推广贵州旅游,吸引更多的游客。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制度创新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制度创新

其次 , 这是推动低碳中国建设 的客观要求。发展 低碳经济 , 改变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增加物质 资源消耗维持 的现状 , 是南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的基
本 路径 。 意产 业 的消耗 主要是 人力 资源 的投 入 和诸 创 如税 收 、 申请 专 利 等 的制 度性 投 入 , 于物 质 资 源 的 对

204 ) 10 5
( 南京 陆 军指挥 学院 , 江苏 南 京
摘要 : 文化产业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 对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 重要作用。近年来 , 我国文化产业总体发展较快, 但是发展也面临诸多约束 , 特别是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
的制 约 , 必须通 过制 度创新 来加 以消 除。
军指挥学院政工理论教个 第三产业为 10 00个 , 三产业 第 拉动就业的潜力是巨大的。 而文化创意产业是第三产
业 的重要 组成 部分 , 它包 含 的门类 和形 式 的纷 繁 复 杂
业 准人 、 格 的知识 产权 保 护 、 严 大力 度 的政 府 扶持 、 便
2 1 年 4月 02
中共银川 市 委党校 学报
J un fh n h a u i p at H g f PC o rN o eYic unM nc NP r Co e eo . t i y C.
第 l 卷第 2 4 期
推动文化产业 成为 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的制度创新
王 仕 军 冀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支柱产业
制度约束
制度创新
文章 编号 : 6 1 5 ( 0 2)2 0 7 — 3 17— 72 1 0— 04 0 1 1
中 图分 类 号 : 2 G14

产业协作现状调查问卷模板

产业协作现状调查问卷模板

尊敬的受访者:您好!为了全面了解我国产业协作的现状,为政策制定和企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我们特开展此次产业协作现状调查。

本问卷旨在收集企业、行业组织、政府部门等多方意见,我们将对收集到的信息严格保密,仅用于统计分析。

请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填写以下问卷,您的宝贵意见对我们非常重要。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一、基本信息1. 企业名称:(请填写企业全称)2. 企业性质:(请勾选)A. 国有企业B. 民营企业C. 外资企业D. 其他(请注明)3. 所属行业:(请填写所属行业)4. 企业规模:(请勾选)A. 小型B. 中型C. 大型D. 跨国公司5. 企业成立时间:(请填写成立年份)二、产业协作现状6. 您所在企业目前参与产业协作的程度如何?(请勾选)A. 未参与B. 局部参与C. 深度参与D. 主导产业协作7. 您认为产业协作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可多选)A. 提高企业竞争力B. 降低生产成本C. 提升产品质量D. 加快产品研发E. 扩大市场份额F. 提高企业知名度G. 其他(请注明)8. 您所在企业参与产业协作的主要方式有哪些?(可多选)A. 跨企业合作B. 产业链上下游合作C. 行业协会合作D. 政府引导合作E. 其他(请注明)9. 您认为当前产业协作存在哪些问题?(可多选)A. 政策支持不足B. 合作机制不完善C. 企业间信任度低D. 产业链不完整E. 技术水平不高F. 其他(请注明)10. 您认为政府和企业应如何推动产业协作?(请简要描述)三、政策与建议11. 您认为政府在产业协作中应发挥哪些作用?(请勾选)A. 制定产业协作政策B. 提供资金支持C. 建立产业协作平台D. 加强监管E. 其他(请注明)12. 您认为企业应如何应对产业协作中的挑战?(请勾选)A. 加强内部管理B. 提升技术水平C. 拓展合作渠道D. 培养人才E. 其他(请注明)13. 您对产业协作的未来发展有何期待?(请简要描述)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填写本问卷!您的意见对我们非常重要,我们将根据调查结果撰写报告,为我国产业协作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贵州文化发展现状

贵州文化发展现状

贵州文化发展现状近年来,贵州文化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贵州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文化中心,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

贵州的文化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该省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贵州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措施,以保护、传承和发扬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例如,修复古建筑、整治古镇、传习手艺技能等。

同时,贵州还积极推进非遗项目的申报和保护工作,为更多的非遗项目得到国家级保护提供了保障。

对于艺术表演和文化活动,贵州在举办各类文化节庆活动方面下了大力气。

每年的贵州大剧院艺术季、贵州黔剧艺术节、贵州民间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吸引了大量观众和艺术家。

这些活动不仅为本地文艺工作者提供了展示的平台,也促进了贵州与其他地区的文化交流。

此外,贵州还注重培养文化创意产业。

各类文化创意园区和文创企业在贵州得到了蓬勃发展。

尤其是以茅台酒为代表的贵州酒文化成为了重要的支柱产业,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数字文化方面,贵州也积极推动了文化与科技的融合。

贵州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建设为数字文化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贵州的文化机构逐渐向数字化转型,推出了更多便利且具有创新性的数字文化产品。

然而,在贵州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面临着传承的困境,缺乏传承人和合适的传承机制。

另一方面,贵州的文化产业发展还不够成熟,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综上所述,贵州文化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仍面临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贵州需要在文化遗产保护、艺术表演和文化活动、文化创意产业以及数字文化等方面继续努力,促进贵州文化事业的持续繁荣。

关于加快我市发展文化产业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加快我市发展文化产业的调查与思考


我 市文 化产 业发 展情 况及成 效
近 几 年 来 , 市在 推 进 “6 3 现 代 产业 体 系 我 65”
是 和 “ 2 5 城 市发 展 战 略 中 , 出将 着 力 在文 化 创 产业 发 展 的重 要形 式 和载 体 。 实现 文 化产 业 聚 15 ” 提
课题 组 成 员 : 英 杰、 赵 王春祥 、 萱( 宣 执笔 )梅 长胜 、 、 黄顺 彬 。
础上 , 一个主城区、 个副城 区、 在 两 五个 中心 镇 、 禅 山风景 区等独 特魅 力 , 托 以众 多文 物 古迹 为 依 吃 江心洲 生 态旅 游 区 和濮 塘 休 闲度假 区建 设 中 , 都 主要 场所 的旅游 景点 景 区 ,一 个集 游 乐 观赏 , 因地 制 宜 , 虑 各 种 规 模 、 种 类 型 的 文 化产 业 住 购 于一 体 的文化旅 游 服务 系 统产 业 正 在形 成 。 考 各 园 、 视基 地 等 建 设 , 影 以吸 纳 和 发 展更 多更 好 的 在加 强硬 件 设施 和 软件 环境 建 设 , 高旅 游 管理 提 文化 企业 。扩大 文 化产 业 在经 济 结构 中的 比重 , 水 平 和 服务 质 量的 同 时 , 我们 正在 把 文化 旅 游 当 提高文 化产 业在 经济 发展 中 的贡献 率 。
推 高度重视 、 强研究 。 加 以进 一 步 加 快 我 市 文 化 产 内乃 至全 国重 要 的创 意产 业 聚集 地 。 动 动漫 文
业发 展 步伐 。

化创 意 产业 上 规模 , 水 平 , 上 出品牌 , 快发 展 成 尽
我市 的支柱 产业 。 2 加 强文 化产业 园 建设 。文化 产业 园是文 化 、

规划 . 快 文 化 产 业 园 和 基 地 建设 , 造 区域 文 化旅 游产业 发展 迅猛 。文化旅 游 产业作 为 我市 加 打

文化产业发展调查研究报告

文化产业发展调查研究报告

. .. .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竞争力,是实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大举措。

近年来,我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把发展文化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骨干产业积极培育推进,不断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努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县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实效,现将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不断完善文化产业的基础设施,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保护、传承、开发取得一定成效。

(一)文化基础设施现状。

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两馆一站”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夯实。

文化馆、图书馆先后被评为省级三级达标馆。

图书馆现有馆藏图书6万多册,年订阅报纸杂志140余种,现正积极推进“全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及两个乡镇农村网络培训学校的建设任务。

县民族歌舞剧团建有练功房一处。

15个乡镇文化站建设项目已报上级批复,目前泗南江、雅邑乡、坝溜乡、景星乡已经动工建设,其余乡镇也将于近期动工建设。

建成农家书屋11个。

双胞之家开通营运两年,加大了××对外的宣传力度。

(二)文化市场发展现状。

目前全县共有游戏室2 . .资料. ..家、歌舞厅11家、文化广场2处、书店5家,棋牌游艺室101家。

网吧14家(县城12家,通关镇2家)。

文化用品销售18家,音像制品销售9家。

印刷厂3家,打印店11家。

基本形成了文化演艺、网络文化、文化娱乐、新闻出版、印刷、文化用品等6个门类在的文化市场发展格局。

2016年,全县文化市场经营场所总营业收入1200万元,缴纳税费110万元,安排就业人员310人。

全县文化市场呈现繁荣、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文化资源现状。

①哈尼文化。

××是全国唯一的哈尼族自治县,哈尼人传承着数量浩瀚、绚丽多彩的富有本民族特色的民间文学故事、诗歌、音乐、舞蹈、工艺、节日、服饰、哭嫁、祭祀等哈尼文化的瑰宝,创造了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财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

文旅产业相关问卷调查

文旅产业相关问卷调查

文旅产业相关问卷调查题目:文旅产业相关问卷调查摘要:本文旅产业相关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公众对文旅产业发展的态度、需求和期望。

通过分析问卷结果,我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公众对文旅产业的认知程度、参与程度和对相关政策的看法。

本调查还将探讨文旅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以及提升城市形象方面的潜力。

最后,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将提供一些建议和建议,以促进文旅产业的健康发展。

引言:文旅产业作为融合了旅游和文化的新兴产业,在推动经济发展、增强文化自信和提升城市形象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公众对文旅产业的态度和需求也在发生变化。

因此,通过开展问卷调查,我们将更好地了解公众对文旅产业的看法,并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调查目的和方法:为了深入了解公众对文旅产业的认知和参与程度,我们设计了一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问卷:- 对文旅产业的理解和认知程度;- 对现有文旅产品和服务的满意程度;- 对文旅产业发展的期望和需求;- 对文旅产业政策的看法和建议。

为了确保问卷的有效性和代表性,我们将通过传统问卷调查和在线问卷平台进行数据收集。

通过随机抽样方法选择样本,并在不同地区、年龄层和职业背景的受访者中均衡分布。

2. 调查结果分析:根据收集到的调查数据,我们对文旅产业相关问题的认知程度和态度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以下是我们得出的一些主要结果:- 大多数受访者对文旅产业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深度和广度仍有待提高;- 绝大多数受访者对现有的文旅产品和服务表示满意,但也有一部分受访者希望能提供更多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选择;- 公众普遍认为文旅产业发展应注重文化传承、环保与可持续性;- 对于文旅产业政策,公众倾向于支持鼓励私人资本的参与和提供创新性和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3. 回顾和总结:通过本次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公众对文旅产业的重视程度和期望值越来越高。

文旅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增强文化自信和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力量,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

文化产业的崛起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我国之所以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主要是因为( )

文化产业的崛起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我国之所以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主要是因为( )

文化产业的崛起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我国之所以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主要是因为( )
A. 文化产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
B. 文化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
C. 文化产业是新兴产业
D. 发展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答案:
答案:D
分析:
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进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

我们用先进文化塑造青年,牢固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坚定不移地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据此回答7~10题。

思路解析:我国的基础产业是农业,A表述错误。

我国之所以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主要是因为发展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因此,本题应选D。

答案: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文化产业发成支柱产业问卷调查————————————————————————————————作者:————————————————————————————————日期:贵州文化产业发展成支柱产业的问卷调查各位同学,你们好!我们是贵州民族学院传媒学院08级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学生。

由于课程的需要,我们现在要进行一个问卷调查。

调查的内容是有关贵州高校的大学生对贵州文化产业的了解情况,以及文化产业发展成支柱产业的有关问题。

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新闻出版、书报刊营销、广播电视、文艺表演、音像制品、旅游文化、以及文化演出场馆、博物馆、图书馆等。

本调查是半封闭式的,可畅所欲言,无对错之分,同时可多选。

请您根据您所了解的情况填写以下问卷,在符合的选项上画“√”。

本次调查采用不记名的方式,请您放心填写,您的回答对我们至关重要,谢谢您的参与!一、基本信息1. 您就读的学校:2. 您的专业:3. 您来自:(只需填省份)二、主体内容1. 您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贵州的?A.媒体宣传B.朋友介绍C.自己亲身体验D.其他:2. 贵州给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A.气候B.地形C.民族D.饮食E.其他:3. 您喜欢贵州的什么文化?A.民族风俗文化B.住房饮食文化C.旅游服务文化D.其他:4. 您认为贵州有哪些文化特色?A.民族多样B.小吃遍布C.喀斯特地貌D.风景独特E.其他:5. 您认为以下的哪些选项包含在贵州的特色文化里?A.茅台酒B.牛肉干C.都匀毛尖D.臭豆腐E.其他:6. 您认为贵州的什么文化对全国的影响最大?A.酒文化:茅台B.香烟:黄果树C.民族工艺:蜡染D.饮食文化:辣椒E.其他:7. 您认为最能代表贵州形象的特色文化是:A.茅台酒B.黄果树香烟C.民族风情D.喀斯特地貌E.其他:8. 您对贵州的文化产业发展情况了解多少?A.非常了解B.一般C.不太了解D.一点也不了解9. 您觉得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有哪些?A.发展不稳定B.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C.独自发展,没有形成体系D.多方面发展,没有重点发展的对象E.其他:10. 您认为贵州文化产业发展面临哪些问题?A.生态环境方面有优势,但欠开发B.资源分布不均,各地区发展不均衡C.政府重视度不够,投入较少D.体制不顺、机制不活E.其他:11. 您认为制约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政策支持度低,没有较强的领导层B.各个地区历史传统、资源分布、民族成份不同C.没有较为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D.人们对文化产业认识不清,观念滞后思想保守E.其他:12. 您认为贵州应该重点发展哪方面的文化产业?A.民族风情B.旅游服务C.住房饮食D.自然资源E.其他:13. 您认为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的难点在哪方面?为什么?A.民族风情方面:B.旅游服务方面:C.住房饮食方面:D.自然资源方面:E.其他:14. 您认为贵州的文化产业在哪方面最具优势?A.民族风情B.旅游服务C.住房饮食D.自然资源E.其他:15. 您觉得贵州的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程度如何?A.很好,正在崛起B.还行,满足受众的需要C.不好,不能满足受众需要D.很差,建议整体改革E.其他:16. 贵州的广播电视产业所面临的压力和问题有哪些?A.设施不完备B.体制不健全C.缺乏资深人士D.没有发展市场E.其他:17. 您觉得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来改变贵州的广播电视产业的现状?A.国家大力扶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设备B.建立完善健全的机制C.引进人才D.媒体大力宣传,扩大发展市场E.其他:18. 您觉得贵州的新闻出版业发展程度如何?A.很好,正在崛起B.还行,满足受众的需要C.不好,不能满足受众需要D.很差,建议整体改革E.其他:19. 您有读过以下哪些报纸?A.《贵州日报》B.《贵州都市报》C.《贵阳晚报》D.《贵州商报》E.《西部开发报》F.《经济信息时报》G.《新报》20. 贵州的新闻出版业所面临的变化有哪些?A.读者对象的变化B.报业环境的变化C.读者对报业发展的目标诉求(或评价标准)的变化D.媒体内部的变化E.其他:21. 贵州的新闻出版业所面临的困难有哪些?A.成本压力猛增B.体制束缚明显C.发展资金短缺D.人才流失严重E.其他:22. 您觉得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来改变贵州的新闻出版业的现状?A.在宣传方面,提出权威信息、贵州表达的概念。

B.在管理方面,建立比较好的内部绩效管理和评价体系。

C.在经营方面,做好存量,尽可能做增量。

D.继续深化机制、体制改革,追求规模化经济和集中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E.把体制、机制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

23. 您觉得贵州的旅游服务业发展程度如何?A.很好,景点多,资源丰富B.还行,正在开发旅游资源C.不好,造成很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D.很差,应该转变发展模式E.其他:24. 您去过以下哪些旅游景点?A.黄果树瀑布B.梵净山C.西江苗寨D.织金洞E.荔波小七孔F.遵义会议旧址G.其他:25. 贵州的旅游服务业的发展现状有哪些?A.旅游资源类型丰富、独特性强、聚集度高、开发潜力大B.气候条件好,四季宜旅游C.旅游资源大省,但不是旅游业大省D.其他:26. 影响贵州旅游业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A.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旅游业发展的制约B.贵州省旅游业尚未建立起自己鲜明、独特的旅游形象,没有形成区域知名旅游品牌系统C.旅游策划、旅游营销经验、水平与能力的缺乏D.政府、景区、旅游企业的旅游管理水平有待提高E.其他:27. 您觉得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来改变贵州的旅游服务业的现状?A.开发与保护并重,发展可持续旅游B.完善环境与设施条件C.提高旅游业管理水平D.在政府主导开发的同时尊重市场规律E.建设名牌旅游产品系列,塑造迷人旅游形象F.发展大旅游,带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G. 其他:28. 贵州有90个公共图书馆,以下列出的几个您知道哪些?A.贵州省图书馆B.贵阳市图书馆C.遵义市图书馆D.都匀市图书馆E.铜仁市图书馆29. 以下列出的贵州的博物馆,您知道哪些?A.贵州省博物馆B.雷山郎德露天博物馆C.六枝梭嘎民族生态博物馆D.花溪镇山民族生态博物馆E.锦屏隆里民族生态博物馆30. 贵州在文化领域的传播,以下您知道哪些?A.影视方面,如电视剧《绝地逢生》B.影视方面,如电影《幸存日》C.原生态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方面,如侗族大歌、苗族飞歌D.舞台方面,如《多彩贵州风》E.其他:31. 在影视方面的传播,您都知道以下那些?A.《绝地逢生》B.《幸存日》C.《杀出绝路》D.《云下的日子》E.《炫舞天鹅》F.其他:32. 在原生态音乐和民族民间舞蹈方面的传播,您知道哪些?A.侗族大歌B.苗族飞歌C.布依族铜鼓十二调D.苗族木鼓舞E.苗族芦笙舞F.苗族锦鸡舞G.其他:33. 在舞台领域的传播,您所熟知的是:A.《多彩贵州风》B.话剧《天地文通》C.黔剧《大学生村官》D.花灯剧《征人行》E.川剧《娄山关月》F.其他:34. 虽然贵州的文化呈现出很多特色,但您觉得贵州要走出去打响品牌应该以什么为核心发展?A.广播电视产业B.新闻出版业C.旅游服务业D.住房饮食行业E.其他:35. 贵州应该怎样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来发展文化产业,从而脱贫致富?A.推广茅台酒,让茅台酒带动全省经济B.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旅游,保护民族文化的同时,吸引外资C.以气候为由吸引外省人到贵州居住D.建立重型工厂,既吸引闲人,也带动经济E.其他:36. 您觉得贵州应该怎样改变现有文化结构?A.大力发展对外交通,拓展文化B.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特色,宣传特色文化C.大力发展传媒产业,做出贵州品牌D.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吸引更多外来人才E.其他:37. 贵州应该怎样转变原有的观念来实现文化的崛起?A.增强实现文化崛起的自信心B.增强实现文化崛起的危机感C.增强实现文化崛起的主动性D.增强实现文化崛起的积极性E.其他:38. 实现文化的崛起,贵州应该有哪些举措?A.强力搭建平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B.大胆改革创新,创建省级文化品牌C.热捧名家、名角作为贵州的形象代表D.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在全国的知晓度E.其他:39. 贵州发展滞后,拔尖人才几乎都会选择去外地发展,您认为政府应该怎样改变这种现象来更好地吸纳人才,从而发展贵州的文化产业?A.目标激励B.榜样激励C.领导人行为激励D.表扬激励E.物质激励F.其他:40. 作为一名大学生,您觉得贵州应该怎样做才能提升自己的形象和地位?A.发展是硬道理,是改善提升区域形象的决定性因素。

B.要解决好“慢”的问题,塑造加速发展的新形象。

C.要唱好“转型”调,塑造科学发展的新形象。

D.要凝聚起强大的力量,营造齐心协力促跨越的良好氛围。

E.要在扩大招商引资、加大对外宣传中,进一步提升“开放的贵州”新形象。

41. 总的来说,您觉得政府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将文化产业发展为支柱产业?A.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和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设立文化产业启动资金(或发展基金),有偿借贷,流动使用。

B.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行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

C.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放宽文化市场准入条件,鼓励和吸纳各类企业、单位、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扩大文化产业利用外资和社会资本的渠道和领域。

D.鼓励非文化部门、民营企业与企业集团(含境外投资)兴办文化产业,并实行鼓励政策。

E.必须加强对文化产业的领导,培养经营管理人才。

F.其他:42. 关于贵州未来文化产业的发展,您还有什么更好的建议:非常感谢您的合作,祝您一切顺利!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