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抗干扰技术

合集下载

雷达抗干扰技术的实现方法

雷达抗干扰技术的实现方法

雷达抗干扰技术的实现方法发布时间:2021-11-08T07:13:10.842Z 来源:《中国电业》2021年第17期作者:马征1 许保卫2 李文学3 [导读]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电磁环境日益复杂,灵巧的干扰样式对雷达的性能构成严重威胁马征1 许保卫2 李文学3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陕西西安 710100摘要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电磁环境日益复杂,灵巧的干扰样式对雷达的性能构成严重威胁。

雷达抗干扰技术正在成为现代雷达设备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适应旁瓣相消技术和副瓣匿影技术在现代雷达系统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有效抑制干扰重要技术。

关键词:空域对抗;极化对抗;频率对抗在现代战争情况下,不抗干扰措施的雷达系统再也无法探测、控制敌方目标。

因此,改进和提高抗干扰控制已成为现代雷达系统的优先事项。

当抗干扰技术的有效性也是衡量作战推进系统性能的重要尺度时。

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数字电子技术在雷达系统中的广泛应用,以及新型干扰方法、技术手段和技术系统的出现,雷达抗干扰技术得到了发展。

一、雷达的抗干扰对抗技术1.空域对抗技术。

雷达空域对抗是指尽量减少雷达被另一方探测到并干扰空间的可能性。

也可以说,雷达波束是低扰动空域的对抗方法。

根据相关研究,雷达空域的对抗由天线波束参数决定。

天线束的主波束越窄,旁瓣越低,雷达空域就越坚固。

雷达天线分为主和旁瓣。

主瓣比较窄,但旁瓣比较宽。

如果雷达天线受到严重干扰,接收到的对主瓣的干扰将对雷达产生不利影响,在目标检查时会影响天线的主瓣。

因此,雷达天线旁瓣必须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

事实上,较低的旁瓣可以避免干扰,但理论上可以减少雷达天线旁瓣降低,但实际上很难做到这一点。

如果我们设计低旁瓣天线,会有很多外部干扰,使得低旁瓣天线的设计变得困难。

因此,我们通常采用另一种方法,即消隐和对消技术旁瓣,以消除对旁瓣的干扰。

这些技术使用独立的通道。

此外,不同雷达天线的接收通道也不同。

主天线是主接收信道,次天线自然是次接收信道。

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抗干扰能力分析

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抗干扰能力分析

随着 第二 次世 界大 战 的结束 ,雷达 开 始 大 量 运 用 于 军 事 领 域 , 为 反 雷 达 的 电子 干 扰 也 应 运 而 生 雷 达 在 今 后 的 对 抗 中 如 何 保 持 战 斗 力 , 如 何 对 抗 敌 方 干 扰 ,成 为 了当前军 事技 术专家 面 临的重 要 课 题 。 在 实 战 中 证 明 了 这 样 一 个 事 实 ,即抗 干扰 能力越 强 的雷达 越 能使武 器控 制 系统 充分发 挥 战斗力 。随着 现代 战争 形态 由机 械化 逐步 向信 息化过 渡 , 电 子 信 息 技 术 在 军 事 领 域 中 的 广 泛 应 用 , 形 成 了一 个 敌 方 与 我 方 、 对 抗 与 反 对 抗 的 复 杂 电 磁 环 境 。通 过 对 复 杂 电磁 环境 对雷 达通 信系 统影 响 的正确认 识 , 对于 提 高雷达 设备 的工 作效 能 以及 抗干 扰能力 ,有着重大的意义 。 1 复 杂 电磁 环 境 组 成 及 其 特 点 . 11 定 义 及 其 组 成 .











皇 燕 ( ( _ J
复 杂 电 磁 环 境 下 雷 达 抗 干 扰 能 力 分 析
959 队 53部 徐 家迅
【 军事上广泛运用 ,未来战争 中的电磁环境将越来越复杂 ,这对雷达设备发挥正常效能有 了更高的要求标准。现 代雷达系统 3 - 必须拥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作为现代战争中的 “ 千里眼 ,雷达效 能能否正常 的运用和发挥在某种 意义上直接影响着战争的成败。本文着重分析现代战争 中雷达抗干 扰技术的新特点,针 对复杂的电磁环境下对雷达系统的有意干扰提出了相应 的抗干扰对策。 【 关键词】 电磁环境;抗干扰 能力;雷达

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抗干扰技术

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抗干扰技术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科技与创新2017年第7期·57·文章编号:2095-6835(2017)07-0057-02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抗干扰技术熊永坤,王东阳(91404部队,河北秦皇岛066200)摘要:通过对当前雷达所面临的复杂电磁环境下抗干扰现状及其对抗技术的研究,指出了未来雷达抗干扰技术的新特点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雷达;抗干扰技术;电磁环境;生存能力中图分类号:TN974文献标识码:ADOI :10.15913/ki.kjycx.2017.07.057在当前基于信息系统的作战条件下,战场电磁环境变得相当复杂,这就对雷达的工作性能与生存能力构成了严峻的威胁和挑战。

复杂电磁环境作战条件下的雷达能否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生存能力,以确保其作战效能得到充分发挥,已成为战争取胜的关键因素。

1雷达抗干扰现状目前,雷达抗干扰技术水平已滞后于干扰技术的发展,雷达抗干扰能力已受到严峻的挑战。

比如,抗欺骗性干扰能力差,但欺骗性干扰对雷达的威胁已经超过压制性干扰,成为最常用的干扰之一,因此,需要尽快提出有效的抗欺骗性干扰方法;雷达只能应对单一干扰方式,对干扰的性质无法分辨,但抗干扰的方法只针对单一干扰环境进行研究,如果干扰方式未知或多种干扰方式并存,这些抗干扰方法就很难适用,且对同时包含压制性干扰和欺骗性干扰的复合干扰,雷达抗干扰的效果很不理想。

2复杂电磁环境下的雷达抗干扰技术在现代战争中,任何雷达系统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抗干扰措施,就不能保证取得战争的胜利。

因此,必须研究各种抗干扰方法,提高雷达的抗干扰能力,使之在复杂电磁环境中保持良好的探测性能。

以下从4个方面研究提高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抗干扰能力的方法。

2.1设计理想的抗干扰雷达信号雷达信号的设计将直接影响到雷达系统的战术技术性能,尤其在复杂的电磁干扰环境下,更要提高雷达的抗干扰性能。

抗干扰技术名词解释

抗干扰技术名词解释

抗干扰技术名词解释是:
干扰是指对有用信号的接收造成损伤。

抗干扰即用来对抗通讯或雷达运行的任何干扰的系统或技术。

学术定义:
(1)结合电路的特点使干扰减少到最小。

(2)是指设备能够防止经过天线输入端,设备的外壳以及沿电源线作用于设备的电磁干扰。

抗干扰是指设备能够防止经过天线输入端,设备的外壳以及沿电源线作用于设备的电磁干扰。

雷达往往工作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雷达抗干扰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整个雷达系统的性能。

然而,如何评价雷达抗干扰性能的优劣,至今还没有公认的标准。

因此人们难以把握雷达抗干扰能力的好坏,严重阻碍了雷达抗干扰技术和战术的发展。

目前对于雷达抗干扰性能的评估,已经有了部分研究成果,但存在以下缺点:
(1)干扰和抗干扰性能分开评估,没有把两者联系起来,这不符合实际情况;
(2)由于雷达系统的复杂性,往往不能表征整个雷达的抗干扰性能,而仅从雷达采取的抗干扰措施或雷达本身固有的特性来研究;
(3)度量值具有不可测性,计算繁琐。

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抗干扰技术研究

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抗干扰技术研究

A S t u d y o n Ra d a r An t i - j a mm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Un d e r
Co mp l e x El e c t r o- ma g n e t i c Env i r o n me n t
s p o n d i n g a n t i - j a mm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a r e s u m m a r i z e d a n d a n l a y z e d .A t l a s t , f u t r h e r r e s e a r c h d i r e c t i o n s re a p r o s p e c t e d . Ke y w o r d s : c o m p l e x e l e c t r o . m a g n e t i c e n v i r o n me n t ; a n t i - j a m m i n g ;r a d a r
复 杂 电磁 环 境 下 雷达 抗 干 扰 技 术 研 究
李淑华 , 黄晓刚 , 刘 平。
( 1 .海军航 空工程 学院 青 岛校 区, 山东 青 岛 2 6 6 0 4 1 ) ( 2 .海军驻南京地区航 空军事代表 室, 南京 2 1 0 0 0 2 ) ( 3 .海军潜艇 学院 航海观通 i a t i o n Mi l i t a r y A f f a i r s D e p u t y O ic f e o f P L A N a v y i n N a n j i n g Z o n e , N a n j i n g 2 1 0 0 0 2 , C h i n a ) ( 3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N a v i g a t i o n O b e s e r v a t i o n a n d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 N a v a l S u b m a r i n e A c a d e m y ,Q i n g d a o 2 6 6 0 4 2 , C h i n a )

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抗干扰相关问题

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抗干扰相关问题
干 扰 技 术 的发 展 方 向 。
低副瓣 、窄波束等特 点,上述特 点是确保能够 应频率捷变是频域抗干扰 当中最关键 的措施 , 从复杂 电磁环境 能够接 受到需要 的 电磁信息; 现代雷达系统应对干扰主要就是 由于许 多频域 其次就是雷达 系统必 须要 凭借高速计算机作为 参数会产生变化 。诸 如雷达 工作 的频率 、脉冲
杂 的矛盾体 ,在现代军事信息技术 的发展 下,
域 抗干扰的优化能够将雷达抗干扰系统 的综合 扰 技术的发展就显得尤 为重 要,甚至雷达抗干 基本上 可以说没有干扰不 了的雷达 ,也没有抗 不 了的雷达干 扰。就看两者 内容 的技术更新速 性能大大提 升。 扰 技术成为影响战争的重要 因素 。 度 , 因此 两 者 可 以 相 互 促 进 发 展 ,在 雷 达 系统 3 . 3复杂 电磁环境下雷达抗干扰技术 的发展趋
电磁环境的复杂性 ,现代雷达干 扰技术 随时需 要更新 ,但是必须要遵循 以下特征。首先是雷 达系统 中的天线系统 ,其 必须要具备高增益、
本 文从 复 杂 电磁 环境 影 响 雷达探 测 工作 的 角度 出发 ,分 析雷 达抗 干扰 的特征 , 同时 着重 从 复杂 电 磁 环境 的条 件 下对 雷 达抗干 扰技 术 以及 相 关原 理进 行 深入 探析 , 并提 出 了新 的社 会 环境 下 雷达 抗
磁环境 下一 定要保 证雷达抗干扰技术的功能特 要将 分集 的带宽设置成大于瞄准干扰的带宽,
性 ,才 能够 满 足现 代 雷 达 系 统 抗 干 扰 的基 本 需
要。
频率分集技 术就能够对瞄准形式的干扰进行抵
抗。同时在 对抗宽带阻塞式干扰时只有通过增
加 雷达 频 率 分 集 的 带 宽 就 能 够 使 得 干 扰 机 加 大

雷达抗干扰能力指标

雷达抗干扰能力指标

雷达抗干扰能力指标一、抗干扰频率范围雷达的抗干扰频率范围是指雷达在工作频段内,对抗干扰信号的能力。

这一指标衡量了雷达在特定频段内,能够有效地抵抗不同频率干扰信号的能力。

雷达的抗干扰频率范围越宽,其抵抗不同频率干扰信号的能力就越强,从而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保持较高的探测性能。

二、抗阻塞能力抗阻塞能力是指雷达在受到强干扰信号作用时,保持正常工作或快速恢复探测功能的能力。

阻塞干扰是指强干扰信号进入雷达接收机,使接收机过载,导致雷达无法正常工作。

雷达的抗阻塞能力越强,其在受到强干扰作用时,越能保持正常工作状态或快速恢复探测功能。

三、抗瞄准式干扰能力抗瞄准式干扰能力是指雷达在面对具有特定方向的干扰信号时,能够有效抑制干扰信号,保持对目标探测的能力。

瞄准式干扰是指干扰源发出的干扰信号具有明确的干扰方向,与雷达接收机波束形成一定角度。

在这种情况下,雷达需要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波束控制能力,以保持对目标的探测性能。

四、抗压制式干扰能力抗压制式干扰能力是指雷达在面对连续或脉冲式的压制干扰时,能够有效识别和抑制干扰信号,保持对目标探测的能力。

压制式干扰是指干扰源发出的干扰信号具有与雷达接收机相似或相同的频率特性,通过连续或脉冲式的干扰方式,使雷达难以识别和跟踪目标。

雷达的抗压制干扰能力越强,其在面对压制式干扰时,越能有效地识别和抑制干扰信号,保持对目标的探测性能。

五、抗欺骗式干扰能力抗欺骗式干扰能力是指雷达在面对欺骗式干扰时,能够有效识别和应对干扰信号,保持对目标探测的能力。

欺骗式干扰是指干扰源通过模拟目标的回波特性,产生虚假目标或使真实目标难以被雷达识别。

雷达的抗欺骗干扰能力越强,其在面对欺骗式干扰时,越能有效地识别和应对干扰信号,保持对目标的探测性能。

综上所述,雷达的抗干扰能力指标是多方面的,包括抗干扰频率范围、抗阻塞能力、抗瞄准式干扰能力、抗压制式干扰能力和抗欺骗式干扰能力等。

这些指标共同决定了雷达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生存能力和探测性能。

雷达抗干扰技术研究

雷达抗干扰技术研究

雷达抗干扰技术研究雷达抗干扰技术是指通过采用一系列技术手段,以提高雷达系统的工作性能和抗干扰能力。

这些干扰包括内部干扰和外部干扰,如天气干扰、电磁干扰、多径干扰等。

在雷达运行过程中,干扰对雷达系统的性能和输出结果会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提高雷达的抗干扰能力对于保障雷达系统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雷达抗干扰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雷达系统的内部干扰进行研究和分析,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或消除这些干扰。

内部干扰主要是由于雷达系统工作的各个组件之间的互联和耦合所引起的,例如发射脉冲和接收信号之间的交叉干扰、回波信号和杂波信号之间的互相干扰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改进雷达系统的设计和结构,提高各个组件之间的隔离性,并采用合适的滤波和抑制技术来减少干扰。

除了内部干扰以外,雷达系统还需要应对来自外部环境的干扰。

电磁干扰是其中比较常见和严重的一种干扰形式,包括电磁干扰源、信号竞争干扰和多径干扰等。

针对这些干扰,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很多,如使用高功率发射器来增加雷达系统的信噪比,采用有效的抗多径干扰算法来解决多径干扰问题等。

针对雷达系统的抗干扰技术,还可以引入一些先进的算法和方法。

可以利用自适应信号处理技术来提高雷达系统对干扰的辨识能力和抑制能力。

自适应信号处理技术能够自动地识别和追踪干扰源,并对其进行抑制或削弱。

改进雷达系统的波形设计也是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的有效途径。

合理选择合适的波形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雷达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减轻干扰对雷达系统的影响。

在雷达抗干扰技术的研究中,还需要考虑到实际应用中的各种情况和需求。

不同的雷达系统在工作场景和工作频段上存在差异,因此对不同雷达系统的抗干扰技术需求也可能不同。

研究人员需要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来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和技术探索,以实现最佳的抗干扰效果。

(以上字数:1012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抗干扰技术
作者:熊永坤王东阳
来源:《科技与创新》2017年第07期
摘要:通过对当前雷达所面临的复杂电磁环境下抗干扰现状及其对抗技术的研究,指出了未来雷达抗干扰技术的新特点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雷达;抗干扰技术;电磁环境;生存能力
中图分类号:TN9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ki.kjycx.2017.07.057
在当前基于信息系统的作战条件下,战场电磁环境变得相当复杂,这就对雷达的工作性能与生存能力构成了严峻的威胁和挑战。

复杂电磁环境作战条件下的雷达能否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生存能力,以确保其作战效能得到充分发挥,已成为战争取胜的关键因素。

1 雷达抗干扰现状
目前,雷达抗干扰技术水平已滞后于干扰技术的发展,雷达抗干扰能力已受到严峻的挑战。

比如,抗欺骗性干扰能力差,但欺骗性干扰对雷达的威胁已经超过压制性干扰,成为最常用的干扰之一,因此,需要尽快提出有效的抗欺骗性干扰方法;雷达只能应对单一干扰方式,对干扰的性质无法分辨,但抗干扰的方法只针对单一干扰环境进行研究,如果干扰方式未知或多种干扰方式并存,这些抗干扰方法就很难适用,且对同时包含压制性干扰和欺骗性干扰的复合干扰,雷达抗干扰的效果很不理想。

2 复杂电磁环境下的雷达抗干扰技术
在现代战争中,任何雷达系统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抗干扰措施,就不能保证取得战争的胜利。

因此,必须研究各种抗干扰方法,提高雷达的抗干扰能力,使之在复杂电磁环境中保持良好的探测性能。

以下从4个方面研究提高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抗干扰能力的方法。

2.1 设计理想的抗干扰雷达信号
雷达信号的设计将直接影响到雷达系统的战术技术性能,尤其在复杂的电磁干扰环境下,更要提高雷达的抗干扰性能。

而具有大时宽、大频宽和复杂内部结构的雷达信号比较理想。

2.2 空间对抗
空间对抗是利用干扰源和目标空间位置的差异来选择目标回波信号的抗干扰方法。

它要求雷达窄波束、窄脉冲工作,减少雷达的空间分辨单元体积,从而降低从目标临近方位进入雷达
干扰信号区域的概率,以提高信干比,通常采用低副瓣天线或副瓣抑制技术,包括副瓣消隐和副瓣对消技术来实现。

2.3 接收机和信号处理抗干扰
上述提到的空间对抗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雷达接收机输入端的信干比,但实际上目标回波信号总比干扰强度弱得多,因此,还需依靠接收机抗干扰电路和信号处理技术来提高雷达的抗干扰能力。

在强干扰条件下,提取目标回波信号不能丢失信息,需要雷达接收机具有足够的带宽和动态范围。

常见的接收机抗干扰电路有自动增益控制电路、近程增益控制电路、对数中放和宽-限-窄电路等。

雷达数字信号处理在抗无缘杂波干扰上有很大的优势,全相参脉冲多普勒雷达通过杂波抑制滤波器和窄带多普勒滤波器作用,是目前抗无源杂波干扰最有效的技术。

2.4 综合对抗
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仅使用某种抗干扰技术是不够的,综合采用对抗手段才能保证对抗的有效性。

综合对抗包括3个方面:①多种抗干扰技术相结合。

单一的抗干扰措施只能对应某种单一的干扰,比如捷变频技术只能抗积极干扰,不能抗消极干扰,所以,综合采用多种抗干扰措施能有效提高雷达的抗干扰能力。

②多体制雷达组网。

单一雷达的抗干扰能力总是有限的,但采用多种抗干扰技术会使雷达变得复杂。

采用多种体制雷达组网能获得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多体制雷达网会形成一个十分复杂的雷达信号空间,占据很宽的频域,通过数据传递和情报综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其抗干扰能力有质的变化。

③灵活的战术动作。

除了应提高雷达抗干扰技术水平以外,采取灵活多变的战术动作,往往也能发挥相当有效的抗干扰效果。

3 雷达抗干扰能力的新特点和发展方向
3.1 雷达抗干扰技术的新特点
随着军事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技术在军事武器装备中的核心作用越来越明显,新型雷达体制得以迅速崛起和广泛应用,以适应军事电子高技术激烈对抗的局面。

在雷达对抗日益扩大、日趋激烈的形势下,现代雷达抗干扰应具有以下特点:①雷达天线要具有高增益、低副瓣、窄波束、低交叉极化响应、副瓣对消、副瓣消隐、电子扫描消控阵和单脉冲测角技术等特点;②收发系统设计应具有高效辐射功率、脉冲压缩波形、宽带频率跳变、宽动态范围、镜像抑制、单脉冲/辅助接受系统的信道匹配等特点;③雷达系统应具有功率管理能力,能在密集信号环境中迅速地探测、截获、分选和识别威胁信号,根据威胁等级自动选择最佳干扰模式,以获得最佳探测效果,并能对干扰点随时进行定位;④雷达系统应具有综合的多功能能力,既能应对积极干扰,又能及时判断消极干扰,此外,还要综合利用雷达技术资源,提高全方位的抗干扰能力。

3.2 雷达抗干扰技术发展的新方向
雷达抗干扰技术是确保己方有效运用电磁频谱应对电子干扰所采取的各种举措。

雷达抗干扰就是电子领域资源之间的斗争。

任何雷达都是可以干扰的,而任何干扰也都是可以防范的,这主要取决于战斗双方所投入的技术资源。

雷达抗干扰的目的是将影响雷达正常工作的各种干扰信号减弱到允许存在的程度,以保障雷达的正常工作。

针对雷达抗干扰技术的新特点,未来雷达抗干扰技术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

3.2.1 相控阵技术
相控阵天线是电子扫描天线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种天线形式,这种天线是通过电控指令改变天线孔径面上的相位分布,实现对波束指向或波束形成的控制作用的,在抗干扰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3.2.2 毫米波技术
雷达对抗日益激烈化,毫米波雷达必须结合微波雷达已广泛采用的各种新体制和新技术,比如扩频技术、频率捷变技术、脉冲多普勒和自适应技术等,并利用自身的优势,发展多个频段或模式复合的技术,以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

3.2.3 稀布阵综合脉冲孔径技术
稀布阵综合脉冲孔径技术是采用大孔径稀疏布阵、宽脉冲发射、接受用数字技术综合形成窄脉冲和天线阵波束的新体制雷达技术,具有工作频带宽、同时工作频率多、信号截获概率低等优点,是一种反干扰能力强的新雷达体制。

4 结束语
复杂的电磁环境对雷达所造成的影响非常严峻,为了使雷达能够在未来的战场环境中正常发挥作用,研究雷达抗干扰技术十分必要。

本文通过对当前雷达所面临的复杂电磁环境下抗干扰现状及其对抗技术的研究,指出了未来雷达抗干扰技术具有的新特点及发展新方向。

参考文献
[1]陈明辉,李永祯,王雪松.海基相控阵雷达系统的反导防御模式研究[J].航天电子对抗,2004,33(01).
[2]李淑华,黄晓刚,刘平.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抗干扰技术研究[J].现代雷达,2013,35(04).
[3]林象平.雷达对抗原理[M].西安: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出版社,1985.
[4]王小谟,张光义.雷达与探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5]赵健.基于复杂电磁环境下的雷达抗干扰技术[J].民营科技,2014(01).
〔编辑:张思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