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干扰技术概述

合集下载

防雷达侦察的方法和手段

防雷达侦察的方法和手段

防雷达侦察的方法和手段
防雷达侦察是一种在敌人使用雷达对我方进行情报收集的情况下,采取的防御措施。

下面是关于防雷达侦察的方法和手段:
1.雷达反制:
使用主动干扰技术,产生与敌方雷达频率相同的电波干扰其雷达信号,以此制造噪声和误报,从而干扰敌方雷达的正常工作。

常见的雷达反制装备包括反雷达导弹、干扰发射机和干扰弹等。

2.雷达隐身:
通过改变战斗机/舰船的外形设计、使用雷达反射率低的材料和加装干扰装置等,减小雷达反射截面,使其难以被敌方雷达侦测到。

如F-117隐形战斗机、B-2轰炸机等就是采用了雷达隐身技术。

3.传感器融合:
将多个传感器(雷达、红外、电子光学等)的信息整合起来,通过对比、分析和筛选,准确判断敌方雷达的位置、性能和工作模式,从而实现对敌雷达的侦测、监测、对抗和打击。

4.减少雷达信号反射:
在舰船上喷涂覆盖雷达波长的吸波涂料,能够吸收雷达信号产生大量热能,使雷达信号被吸收而不反射,达到减少雷达信号反射的目的。

5.雷达诱饵:
将探测机/导弹的雷达发射端口调整方向,制造出假目标或与该导弹一起运动的目标,从而误导敌方雷达的侦测,使其无法确认真实目标。

综上所述,防雷达侦察的方法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在实战中需要根据作战需求,选择合适的防御手段。

雷达干扰技术分析与应用

雷达干扰技术分析与应用

雷达干扰技术分析与应用摘要在雷达体制和信号处理等新技术不断改进的同时,干扰技术及干扰样式也要不断的推陈出新。

本文研究了现代电子战常用的雷达干扰技术,分析了压制干扰和欺骗干扰技术的应用,重点对新型组合式干扰——“灵巧噪声”干扰的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电子战;雷达干扰;欺骗干扰;灵巧噪声中图分类号tn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6-0188-02随着近年来电子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战争中所处的电磁环境越来越复杂,1991年海湾战争及其后的科索沃战争、第二次伊拉克战争均表明,电子对抗已经作为现代战争的开路先锋,并贯穿着整个作战过程,战争主动权的获得就是以“制电磁权”的获得为前提,有效的实施高强度、有针对性、多样式电磁干扰,成为提高电子战作战水平、生存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成为战争胜负的至关重要因素。

1 ecm常用的干扰方式根据干扰的来源,雷达干扰可分为积极干扰和消极干扰两大类[1]。

积极干扰又称为有源干扰,它是利用专门的干扰设备,通过对雷达的侦收、分析,给出具有较强针对性的电磁信号所形成的干扰,它包括杂波干扰、连续波干扰和应答式干扰等;消极干扰又称为无源干扰,它是由某些物体反射雷达电磁波所产生的干扰,其中根据产生途径的不同又有自然消极干扰和人为消极干扰之分,按照它产生的性质,可分为分布式消极干扰和点式消极干扰。

根据干扰的作用,雷达干扰则可分为压制式干扰和欺骗式干扰。

压制式干扰是用连续波信号或大量杂乱无章的信号来压制或者掩盖雷达目标信号,欺骗式干扰则是通过施放与目标信号十分相似的干扰信号,使得雷达处理程序无法正确识别有效目标,产生误跟踪甚至跟踪丢失的干扰方式。

2 压制式干扰典型的压制式干扰包括分布式消极干扰、杂波干扰、脉冲调幅干扰以及连续波干扰[2]。

其中最常见的是分布式消极干扰和杂波干扰,这两种干扰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到现在,一直都被广泛采用。

2.1 分布式消极干扰分布式消极干扰是一种在空间分布较广的无源干扰。

雷达欺骗性干扰

雷达欺骗性干扰

第7章 欺骗性干扰
在一般条件下,欺骗性干扰所形成的假目标Tf也是V
中的某一个或某一群不同于真目标T的确定点的集合: {Tfi}ni=1 Tfi∈V, Tfi≠T i=1,…,n (7―4)
所以它也能够被雷达检测,并发挥以假作真和以假 乱真的干扰目的。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许多遮盖性干扰 的信号也可形成V中的假目标,但其假目标往往具有空 间和时间的不确定性(空间位置和出现的时间是随机的), 与真目标(在空间和时间上是确定的)相去甚远,难以被
角、多普勒频率和回波功率。雷达能够区分V中两个不 同点目标T1、T2的最小空间距离ΔV称为雷达的空间分
辨力
ΔV={ΔR,Δα,Δβ,Δfd,[Simin,Simax]} (7―3)
其中,ΔR,Δα,Δβ,Δfd分别称为雷达的距离分辨力、方 位分辨力、仰角分辨力和速度分辨力。一般雷达在能 量上没有分辨能力,因此其能量的分辨力与检测范围相 同。
第7章 欺骗性干扰
5) 多参数欺骗干扰
多参数欺骗干扰是指假目标在V中有两维或两维以 上参数不同于真目标,以便进一步改善欺骗干扰的效果。 经常用于同其它干扰配合使用的是AGC欺骗干扰,此外 还有距离—速度同步欺骗干扰等。
第7章 欺骗性干扰
2.根据Tf与T在V中参数差别的大小和调制方式分类
由此产生的干扰有3种 1) 质心干扰 ‖Tf-T‖≤ΔV (7―9)
第7章 欺骗性干扰
第7章 欺骗性干扰
7.1 概述 7.2 对雷达距离信息的欺骗 7.3 对雷达角度信息的欺骗 7.4 对雷达速度信息的欺骗
7.5 对跟踪雷达AGC电路的干扰
第7章 欺骗性干扰
7.1 概述
7.1.1 欺骗性干扰的作用
设V为雷达对各类目标的检测空间(也称为对各类目 标检测的威力范围),对于具有四维(距离、方位、仰角

雷达制导系统抗干扰技术研究

雷达制导系统抗干扰技术研究

雷达制导系统抗干扰技术研究雷达制导系统是一种很重要的导航和定位系统,它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在直升机、导弹、无人机、飞机、船舶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然而,雷达制导系统也面临着严峻的干扰问题,例如电子战干扰、人为干扰、自然干扰等,这些干扰会影响雷达制导系统的性能和精度,使其无法正常工作,因此,开发抗干扰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抗干扰技术不仅可以提高雷达制导系统的性能和精度,还可以提高其在真实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目前,已经有很多的研究在对雷达制导系统抗干扰技术进行探索,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技术特点首先,需要了解雷达制导系统抗干扰技术的特点。

抗干扰技术是针对雷达信号中存在的各种干扰类型而研发的,它可以有效地抵制干扰信号,提高雷达信号的功率和信噪比,从而提高雷达制导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

抗干扰技术的实现方式有多种,比如采用特定的信号处理算法、改进接收机的灵敏度、优化信道传输等。

这些技术都可以有效的提高雷达制导系统的抗干扰性能,但需要根据不同应用场景进行针对性的选择。

二、抗干扰技术的研究进展一般来说,雷达制导系统的抗干扰技术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 技术基础雷达制导系统抗干扰技术需要依赖于一定的技术基础。

例如,信号处理技术、模拟电路技术以及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这些技术与雷达制导系统的工作原理密切相关,可以为系统的抗干扰性能提供优良的技术支持。

2. 英雄帖研究人员通过测试和分析发现,英雄帖是一种高性能的抗干扰材料。

它可以有效地减少电磁波的反射和散射,从而降低雷达制导系统的干扰水平。

研究者还发现,英雄帖的抗干扰性能主要与其面积、反射率以及表面形态等因素相关。

3. 战斗机战斗机是一种高度复杂的系统,可以应用于雷达制导系统的抗干扰技术。

具体而言,战斗机可以通过防止干扰信号的进入,从而提高雷达制导系统的抗干扰水平。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战斗机的防干扰技术通常借助于雷达的频率可调制技术、截止滤波器等技术手段。

雷达隐身最佳措施

雷达隐身最佳措施

雷达隐身最佳措施雷达隐身(Stealth)是一种通过减少、抵消或者转移对目标发射的电磁波的反射来减小目标被雷达探测的概率的技术。

在军事领域,雷达隐身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战斗机、导弹系统和舰船等武器系统上,以提高其作战能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雷达隐身的最佳措施,包括减小雷达反射截面积、应用隐形材料和使用雷达干扰技术。

减小雷达反射截面积雷达反射截面积(RCS)是描述目标反射雷达信号的物理量。

减小目标的RCS可以大幅度降低目标被雷达侦测到的概率。

以下是几种减小RCS的方法:1.几何形状设计:采用具有无棱角和圆滑曲线的设计,可以减小目标对雷达波的反射。

典型的例子是隐形战斗机F-117 Nighthawk的斜翼设计和B-2 Spirit的飞翼设计。

2.外覆吸波涂层:使用吸波涂层覆盖目标表面,可以大幅度地吸收和减弱入射波的反射。

这种涂层通常由芳香族聚合物和铁酸盐类等材料构成。

3.内部减反设计:通过在目标内部使用内部减反结构,如倒角或棱镜,可以减小内部波段的反射,从而降低总体RCS。

应用隐形材料隐形材料(Stealth Material)是一种特殊的材料,具有减小雷达反射的特性。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隐形材料:1.复合材料:采用具有低电磁波传导特性的复合材料,可以减小目标的RCS。

这些材料通常由机械性能较强的聚合物、陶瓷和金属等组成。

2.导电涂层:涂覆目标表面的导电涂层可以吸收雷达信号,减小反射。

这种涂层通常由碳纤维、铝和铜等导电材料制成。

3.天线隐形材料:利用特殊的天线隐形材料,可以改变目标的电磁特性,使其对雷达波的反射降低。

这些材料通常由柔性玻璃纤维和聚酰亚胺等材料制成。

使用雷达干扰技术除了以上的减小RCS和应用隐形材料的方法外,使用雷达干扰技术也是提高雷达隐身能力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雷达干扰技术:1.雷达干扰器:设备通过发送特定的电子干扰信号,干扰敌方雷达系统的正常工作,从而模糊目标信号,提高自身雷达隐身能力。

电子战中雷达反干扰技术

电子战中雷达反干扰技术

电子战中雷达反干扰技术作者:安高峰来源:《中国新通信》 2017年第11期一、引言电子战是指敌对双方争夺电磁频谱使用和控制权的军事斗争。

在这个电子战盛行的时代,电子信息的安全性以及资源优势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原因。

而电子干扰与反干扰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

对雷达的电子干扰是使用电子类的方法削弱雷达信号,破坏其接受方式来阻止雷达工作,使得雷达不能正确的收取并判断正确的要收取的信号。

雷达也可以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规避干扰而进行探测。

二、电子干扰的主要分类和实现方法1、无源干扰。

我们可以利用箔条对整个区域进行包裹,使得整个区域都有大小不同的“回波”,掩护其中的目标,使雷达无法探测目标区域,现在的国内外飞机都安有箔条对抗设备。

另一种无源干扰模式被称为雷达诱饵,增加雷达发现的横截面积,模拟危险飞机的侵入,吸引必要的火力,保证我方突袭飞机的存活率。

2、压制性有源干扰。

1)宽带干扰方式。

宽带干扰方式可以干扰雷达的全频段,并且干扰处于这个频段的雷达,有噪声干扰和闪烁干扰之分。

宽带噪声不间断的发射噪声信号,覆盖整个雷达的搜索区域,使得大量噪声进入雷达,提高雷达吸收噪声的水平,使信噪比降低,使得雷达无法正确捕捉到目标信号。

闪烁干扰可以在空间形成一段一段的干扰频段,大大降低了空间中的干扰功率,使得远距离干扰成为可能,是一种间断式的噪声发射方法,可以干扰雷达正常的监测。

2)窄带跟踪干扰方式。

窄带跟踪干扰方式是一种密度十分高的干扰方式,它的干扰频段极其狭小,是以点形式传播的高密度噪声,它可以在整个雷达调谐频段内进行反复干扰,进而实现使整个雷达承担巨大的功率而烧坏电路,使得短时间内无法修复。

3、欺骗性有源干扰。

欺骗性有源雷达干扰是在雷达截获目标信号后发射一个同载频,但是时延调制波形有差异的信号,雷达会以为此回波为真波,用此方法就可以在距离、高度、速度或者全方面的信号上进行欺骗。

三、雷达的反干扰措施1、反无源干扰。

箔条产生的频谱宽度一般只有几十赫兹,所以雷达可以在正常情况下“适应”这种频率干扰。

雷达对抗的名词解释

雷达对抗的名词解释

雷达对抗的名词解释雷达对抗是一种信息对抗技术,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干扰、破坏敌方雷达系统的正常工作,从而达到混淆、掩护、保护或干扰自身的作战目的。

本文将从雷达基本原理、雷达对抗的方法以及雷达对抗技术的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雷达基本原理雷达是利用电磁波通过发送和接收信号来感知和探测目标的一种无线电设备。

雷达系统通常由发射器、接收器和信号处理器组成。

在雷达工作时,发射器将一束电磁波发送出去,当电磁波碰撞到物体时,一部分会被反射回雷达系统。

接收器接收到返回的信号后,信号处理器会处理并显示出目标的位置、速度等信息。

二、雷达对抗的方法雷达对抗主要有两种基本方法:干扰和隐蔽。

1. 干扰干扰是通过发送干扰信号来干扰敌方雷达系统的正常工作。

干扰信号可以是噪音、杂波、假目标等。

干扰信号可以使敌方雷达系统的接收机受到干扰,从而无法正确接收到目标的回波信号,导致雷达系统无法探测到目标或错误地识别目标。

此外,还有频率突变、信号反转、方位错位等干扰技术,可以使敌方雷达系统误判目标位置和移动速度,降低对目标的打击精度。

2. 隐蔽隐蔽是通过减小雷达系统对目标的侦测概率,降低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积,使目标更难被敌方雷达探测到。

隐蔽技术包括雷达吸波涂层、雷达反射面形状设计、多波束隐身等。

雷达吸波涂层可以吸收入射电磁波,减小反射回波;雷达反射面形状设计可以减小雷达散射截面积,使目标更难被探测到;多波束隐身技术可以通过精确的控制发射和接收的信号方向,使目标的回波的强度减弱,从而降低被侦测到的概率。

三、雷达对抗技术的未来发展随着雷达技术的不断发展,雷达对抗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

未来的雷达对抗技术可能会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1. 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雷达对抗系统可能会引入智能化技术。

智能化的对抗系统可以根据敌方雷达的运行状态和工作模式,自动调整干扰信号的特性和参数,以达到最大的干扰效果。

此外,还可以通过机器学习等技术,自动学习敌方雷达的工作方式和特点,并针对性地进行优化干扰。

电子对抗(雷达)

电子对抗(雷达)

电子对抗
我军对电子战地定义:为削弱、破坏敌方电子设备的使用效能和 保障己方电子设备正常发挥效能而采取的综合措施。
电子对抗
电子战包括电子支援、电子进攻和电子防御。
电子支援包括由指挥官分派或直接控制下,为搜索、截获、定位、识 别和定位有意或无意电磁能辐射源,以达到立即辨认威胁之目标而采 取的各种行动。 电子进攻以削弱、抵消或摧毁敌方战斗能力为目的而使用电磁能 和定向能攻击其人员、设备或装备。 电子防御是指为保护人员、设备和装备在己方实施电子战,或 敌方运用电子战削弱、抵消或摧毁己方战斗力时不受任何影响 而采取的各种行动。
(3) 雷达诱饵 这是一种由飞机发射的假目标。有小型 飞行器 诱饵导弹、干扰火箭等。
电子对抗——雷达对抗
2.反雷达伪装器材
(1) 角反射器 用互相垂直相交的三个金属导体平面(板、 网)构成。因为 金属导体平面对无线电 磁波呈镜面反射,电波射到角反射器 的任何一 个平面上都经过三次镜面反 射回去,而且回波信号很强,使雷达 无法 判断直达的目标。
THANKS
电子对抗——雷达对抗
2、反雷达干扰:
组织措施: 1、合理部署雷达,不同制式的雷达成梯形配置,提高雷达网的反 干扰 能力。 2、综合多种侦察手段,将雷达与其它的电子设备结合使用,以提 高雷 达综合抗干扰能力 3、加强雷达操作员在电磁干扰环境中的操作训练,提高他们的业 务水 平和抗干扰能力。 4、采用近快打法,提高制导雷达的抗干扰能力。
(2) 金属网 当金属网的尺寸与雷达波长相对应时就可以 对雷达电波产生 全反射,雷达就无法探测 金属网后面的任何军事目标。
(3) 吸收涂层 又称雷达涂层。将其覆盖在目标表层可以 吸收大量的雷 达电波,使雷达接收系统无 法收到雷达探测目标的回波信号,而使雷 达探测失灵,如金属末橡胶制品,尼龙覆 盖的橡胶层和陶瓷层三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