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第二次公示简本环评报告.do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国际创新城金光东隧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简本

建设单位:广州创新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二〇一六年五月

1建设项目概况

1.1项目背景

广州国际创新城金光东隧道工程连接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和新造镇。本次研究范围为新造镇规划金光东大道与兴业大道交叉口至大学城外环路与华工南路交叉口东西两侧,研究路线长度约2.86km。其中本次工程实施起点位于规划金光东大道与兴业大道交叉口以北380m,向北沿规划金光东路依次下穿南大干线下穿通道、广医南路元岗山古树群、新广路、规划滨江路后下穿珠江新造水道,终点位于大学城外环路与华工南路交叉口东西两侧,工程长度2.48km。

广州大学城一期位于广州市东南部小谷围岛,西邻洛溪岛、北邻生物岛、东邻长洲岛,与琶洲岛举目相望,占地面积约18 平方公里。距广州市中心约17 公里,距市桥约13 公里,距广州新城约17 公里。

自2003 年规划建设以来,广州大学城已进驻大学10 所,目前已建成国内一流的大学园区,是华南地区高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交流的中心,是“学、研、产”一体化发展的新城市。

2013 年4 月,《广州国际创新城南岸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广州市第二届规划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获得30 位与会专家的全票通过。广州将在北至仑头水道,东、南至金山大道、西至南沙港快速的73 平方公里范围内打造一个集高教研发、科技服务、创新产业于一体的国际创新城。其中大学城中轴线南岸为国际创新城南岸起步区,范围为东至新化快速,北至新造水道,南至兴业大道,西至市新路,面积10 平方公里。南岸起步区是广州大学城的延伸区,近期将有暨南大学和广州医学院进驻,使得进驻大学城的高校达到12 所。

整个创新城包括北翼的生物岛、核心的大学城和南翼的南岸起步区、南村地区、化龙地区、国际展贸城,在空间结构上形成了“一核两翼”。目前,大学城已基本建成,生物岛正在启动建设,而南岸起步区发展相对滞后,国际创新城内首先要启动建设的将是南岸起步区。

快速便捷的交通是创新城能否吸引人和快速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而目前大

学城往南与新造镇、南村镇之间的交通联系,其一主要是通过南沙港快线,其二是通过轮渡。南沙港快速位于大学城的西侧,轮渡通行能力低,不能满足大学城及国际创新城南岸起步区的需求。在此背景下,修建连接大学城与国际创新城南岸起步区的过江通道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广州创新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委托我院(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编制《广州国际创新城金光东隧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2项目基本情况

(1)工程名称:广州国际创新城金光东隧道工程

(2)建设性质:新建

(3)建设地点:大学城与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国际创新城南岸启动区

(4)建设单位:广州创新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5)投资规模:.75万元

(6)建设周期:施工期30个月

(8)工程范围及内容:广州国际创新城金光东隧道工程位于广州市番禺区东北部,路线基本为南北走向。其南起点位于规划金光东大道与兴业大道交叉口以北380m,向北沿规划金光东路依次下穿南大干线下穿通道、广医南路元岗山古树群、新广路、规划滨江路后下穿珠江新造水道,终点位于大学城外环路与华工南路交叉口东西两侧。

工程按城市主干路设计,隧道设计为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为50km/h,匝道设计为单出入口双车道,设计速度为30km/h。

广州国际创新城金光东隧道工程包括主线隧道和C、D匝道建设,A、B匝道土建预留,其中主线隧道由江北明挖段、沉管段、江南明挖段和江南元岗山暗挖段组成。主线隧道在江北与大学城外环路相接,在江南与新造镇规划金光东大道相接,沉管段长480m,江北明挖段长415m,江南明挖段长1135m(含竖井2 处),江南元岗山暗挖段450m,主隧道总长2480m。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

4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3项目工程规模

(1)几何设计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

2)道路设计速度:主隧道50km/h、匝道30km/h;

3)车道数:主隧道双向四车道、匝道双车道;

4)行车隧道限界

车道宽度:2×3.5m+2×3.5m;

车道净高:不小于5.0m;

检修道宽度:0.75m;

路缘带宽度:左侧0.25m、右侧0.25m;

余宽:0.25m;

5)最小圆曲线半径(设超高):R-200m(近期),R-110m(远期);

6)最小缓和曲线长度:45m;

7)最小纵坡:0.3%;

8)最大纵坡:主线隧道5.5%;

9)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1500m;

10)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1500m;

11)最小坡长:146m。

(2)结构主要设计标准

1)隧道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 年;

2)主体结构安全等级:一级,重要性系数取1.1;

3)隧道结构防水等级为二级;

4)隧道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抗震设防烈度7 度,抗震措施按8 度考虑;

5)地下结构中主要构件的耐火等级为一级,道路隧道承重结构体的耐火极限应满足RABT标准升温曲线,耐火极限不小于1.5h要求;

6)荷载标准:城-A级;

7)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

8)结构进行起浮、抗浮验算时,按最不利情况进行验算。明挖隧道在不考虑侧壁摩阻力情况下,运营抗浮安全系数≥1.05;考虑侧阻力时,运营抗浮安全系数≥1.15。沉管隧道抗浮安全系数:沉放、对接时K≥1.02,基础处理时K≥1.05,运营阶段无覆土时K≥1.1,有覆土时K≥1.2;

9)设计洪水位:按百年一遇设计,按三百年一遇校核;

10)环境作用等级:Ⅰ-B、Ⅰ-C。

本项目江中段隧道采用沉管法施工,里程范围RK1+965~RK2+445;元岗山段隧道采用矿山法施工,里程范围RK1+010~RK1+460;其余段隧道采用明挖法施工。具体施工方案如下:

1、采用浮式干坞进行管节预制的施工

(1)选择合适的半潜驳或浮船坞作为管段预制的移动干坞;

(2)选择合适的码头用于移动干坞停靠并能进行沉管隧道管段的预制;

(3)在移动干坞上完成沉管隧道管段的预制。

2、管段浮运方案

利用拖轮或其他方式将移动干坞浮运至下潜港池,在下潜港池内将移动干坞下潜,完成管段与移动干坞的分离,然后将管段浮运至临时系泊区并完成二次舾装。

3、管段沉放的施工

(1)隧道江中段基槽粗挖(全部管段);

(2)施工基槽下部的支撑垫块;

(3)管段沉放前基槽精挖和清淤;

(4)施工临时垫块基础,沉放临时垫块;

(5)沉放管段,并将管节一端用鼻托的方式支撑在上一管段的端部或起始接头主体结构端部,另一端安放在临时垫块上;

(6)用垫块上的千斤顶进行管段竖向高程调整,用安放在管段四周的纵横调节系统进行关节水平位置调整;

(7)用配置在管段端部的拉合千斤顶进行拉合,实现止水带的初步止水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