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移动核心网分组域局数据规范(V2009.0101)
中国联通OSS-GSMWCDMA网络优化及业务分析系统部省接口技术规范 第二部分:与GSM无线接入网相关的信息模型V1

前
随着国内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和竞争局势的日益加剧,客户对于网络的服务质量日益敏感,如何提高移动通信网络运维的质量从而提高针对最终用户的服务质量是目前在网络运行维护中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运营商如何通过合理的网络规划、网络优化有效降低运营成本,用尽可能少的投资来提高整个网络覆盖水平及通信质量日益成为网络运维管理工作关注的焦点。
所属OMC标识
所属OMC标识
BSC
字符串
无
VENDOR_ID
厂商标识
厂商标识,取值参见附录A.6中厂商编码
BSC
短整型
无
VERSION_ID
版本标识
版本标识,取值参见附录A.6中版本编码
BSC
短整型
无
R_CAPACITY
配置无线容量
配置的无线容量
BSC
实型
爱尔兰
BTS_NUM
基站配置数量
基站配置数量
CELL
字符串
无
cityId
城市
取值参见附录A.2本地网/城市的数字编码
CELL
字符串
无
cellId
Cell标识
性能统计小区的标识
CELL
字符串
无
beginTime
统计开始时间
性能指标统计开始时间,小时粒度,具体格式见A.5
CELL
时间型
无
112.2
指标英文名
指标名称
解释及触发点
对象类型
数据类型
单位
天线型号
Cell
字符串
无
REPEATER_NUM
带室外直放站数量
带室外直放站数量
Cell
整型
个
TRX_MAX_PWR
中国移动TDLTE核心网设备入网验收指导手册MME、SAEGW分册v

中国移动TD-LTE核心网设备入网验收指导手册(MME SAE-GW分册)(V2.0)二◦一三年六月寸录刖言本手册主要针对新入网的LTE主设备-分组域核心网及扩容设备上线前的验收工作而制定。
本手册明确了LTE主设备-分组域核心网(MME/SAE-G及相关网络设备)在入网前进行验收测试时,应该完成的相关工作和遵循的相关要求,新入网的LTE主设备-分组域核心网及扩容设备上线前应按照本手册开展验收工作。
第一章总则一、验收工作内容对于LTE主设备-分组域核心网(MME/SAE-G等相关网络设备)的系统验收测试,主要包括网管功能验收、安全评估验收、安全管控接入验收、系统操作维护功能验收、系统功能验收、计费验证测试、系统性能验收测试、系统硬件验收测试、局数据、路由原则和参数配置验收、资产管理验收、文档验收等。
要求对于每个测试项目都形成书面文档,各方面签字确认。
二、验收测试规范的制定验收测试规范应在验收前由工程建设负责人组织编订。
系统验收前,工程建设负责人应组织验收方案讨论会,网络部、研究或设计院、计划部、工程部、计费部门、运营部门等相关部门参加会议并提出意见。
对验收方案达成一致意见后,方可组织验收。
第二章系统验收内容一、网管功能验收1、MME/SAE-G设备割接入网前,应完成网管接入工作。
2、网管功能验收内容详见网管功能合同。
网管功能的验收重点包括告警功能、性能监控功能、巡检功能、统计功能、以及其他网管功能。
其中:(1)告警功能涵盖所有设备的告警采集(应包括设备不可达、设备负荷如CPU过高、SAE-GWAP地址池容量等影响分组域业务的重要告警)、呈现,设备日志消息的上报、呈现等;(2)性能监控功能包括所有设备(MME/SAE-G等相关网络设备)的板卡负荷、端口转发流量等重要性能的监控及历史性能的统计;(3)巡检功能指通过网管实现对MME/SAE-GW相关网络设备的自动巡检功能;(4)统计功能;必须具备关键业务指标的15分钟粒度的统计功能,关键业务指标的统计必须具备一定的准确性,统计指标的误差率在允许的范围内(<8%)。
中国移动通信网络组织规范_TD-LTE_码号和网元命名原则分册V1.0.1.

中国移动通信⽹络组织规范_TD-LTE_码号和⽹元命名原则分册V1.0.1.中国移动通信⽹络组织规范WL-HX-1-007-ZYYZ-2013T D-L T E核⼼⽹码号和⽹元命名分册版本号:V1.0.02013-10-1发布2013-10-1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络部⽬录前⾔ (4)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5)1.概述 (6)2.总体要求 (6)3.⽤户码号 (6)3.1MSISDN号码 (6)3.2国际移动⽤户识别码(IMSI) (7)3.3全球唯⼀临时标识(GUTI) (8)3.3.1MMEGI (9)3.3.2MMEC (9)3.3.3GUTI与RAI+P-TMSI之间的映射关系 (10)4.APN (11)4.1APN FQDN格式 (11)4.2⽤户的APN (12)4.3⽹络APN纠错能⼒ (13)5.⽆线⽹相关的码号 (13)5.1跟踪区标识(TAI) (13)5.2基站标识(eNodeB-ID) (14)5.3⼩区标识(ECI) (15)6.EPC相关的码号 (15)6.1⽹元的主机名(Host Name) (15)6.1.1MME设备的主机名 (16)6.1.2SAE-GW、HSS、DRA设备的主机名 (16)6.2EPC相关的其它编号 (19)6.2.1⼴播⽹号(PLMN ID) (19)6.2.2DNS解析业务及协议编号 (19)6.2.3S6a接⼝寻址⽅式 (19)6.2.4MME LAI配置和SGs接⼝MSC Server的VLR name (20)6.2.5SGSN 查询 (21)7.IP地址 (21)7.1PTN段的IP地址 (21)7.1.1业务地址(S1接⼝)分配 (21)7.1.2eNB⽹管地址分配 (23)7.1.3VLAN规划和部署 (23)7.2IP承载⽹段的IP地址及VPN (23)7.3CMNet段的IP地址 (24)7.3.1各接⼝IP地址共⽤原则 (24)7.3.2各省CMNET地址分配 (25)7.4⽤户IP地址 (27)7.5与LTE BOSS相关的IP地址(计费、⽤户开户) (27)7.6⽹管IP地址 (28)7.7国际侧IP地址 (28)8.信令点编码及HLR ID (28)9.EPC⽹元命名规则(⽤于维护管理) (29)9.1EPC核⼼⽹⽹元命名 (29)9.2MME Pool命名 (30)10.编制历史 (30)为满⾜移动⽤户⾼速增长的数据业务需求,中国移动推进TD-LTE规模发展作为公司⾯向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中国联通移动分组网监控系统功能规范书

中国联通移动分组网监控系统功能规范(V5.0)2010年05月目次一.系统建设背景 (1)二.文件组成 (1)三.系统定位 (1)四.系统应用场景 (1)五.总体技术要求 (2)1.总体要求 (2)2.系统部署 (3)3.系统功能框架 (3)3.1 总部系统功能框架 (3)3.2 省分系统功能框架 (4)4.软件结构 (5)5.组网结构 (6)6.链路采集要求 (7)7.主机系统要求 (7)8.数据库系统 (7)9.存储系统 (7)10.广域网组织 (8)11.操作系统要求 (8)12.图形用户界面要求 (8)12.1 基本要求 (8)12.2 界面锁定和激活 (9)13.接口要求 (9)14.时间同步要求 (9)15.其他要求 (10)16.系统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10)六.省级系统功能 (11)1.数据采集存储功能 (11)1.1 协议分析要求 (11)1.2 信令数据采集存储层功能 (13)2.应用层功能 (13)2.1 配置管理 (13)2.2 实时网络指标监视 (14)2.3 实时信令跟踪 (17)2.4 xDR查询 (19)2.5 协议分析 (19)2.6 用户行为分析 (19)2.7 业务质量分析 (23)2.8 网络质量分析 (25)2.9 数据关联分析 (28)2.10 用户投诉处理 (29)2.11 上网日志留存 (30)2.12 网络安全检测功能 (31)3.报表管理 (31)3.1 报表模板定制功能 (31)3.2 报表自定义 (32)3.3 报表自动生成功能 (32)3.4 报表门限管理 (32)3.5 报表任务管理 (33)3.6 报表呈现 (33)3.7 报表发布及输出 (33)3.8 报表存储 (33)七.总部系统功能 (33)1.省分数据统计分析功能 (33)1.1 全网网络质量统计分析 (33)1.2 全网业务质量统计分析 (34)1.3 全网终端使用统计分析 (34)1.4 全网用户行为统计分析 (34)1.5 统计信息呈现 (34)1.6 采集周期 (34)2.国际业务漫游分析功能 (35)2.1 信令数据分析 (35)2.2 信令实时跟踪 (35)2.3 业务质量监控及分析 (37)2.4 网络质量监控及分析 (38)2.5 失败原因分析 (39)2.6 设备告警管理 (40)3.远程访问省分系统 (40)4.报表功能 (40)4.1 报表模板定制功能 (40)4.2 报表自定义 (41)4.3 报表自动生成功能 (41)4.4 报表门限管理 (42)4.5 报表任务管理 (42)4.6 报表呈现 (42)4.7 报表发布及输出 (42)八.系统管理功能 (42)一. 系统建设背景随着3G网络的日趋完善,高速移动数据业务成为联通业务发展的新重点。
GWCDMA核心网(分组域)介绍

PMM-
CONNECTED
SM-ACTIVE or
SM-ACTIVE or
INACTIVE
PS Signalling
INACTIVE
Connection Establish
MS MM States
Serving RNC relocation
3G-SGSN MM States
APN(Access Point Name)与漫游
RLC MAC
L1
RELAY
USER DATA PROTOCOL
PDCP
RLC
USER DATA PROTOCOL
Iu UP GTP- U
UDP IP
MAC
AAL5
L1
ATM
RELAY
USER DATA PROTOCOL
Iu UP GTP- U
UDP IP
USER DATA PRO
MSC
A
中国联通移动核心网网元参数指导手册——GGSN分册(V3.0)

中国联通移动核心网网元参数指导手册——GGSN分册(V3.0)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2012年10月目次前言.................................................................................................................................... I II一、范围 (1)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2)三、微缩语 (2)四、GGSN网元功能参数 (9)1网元功能 (9)1.1Direct tunnel功能 (9)1.1.1功能开关 (9)1.2路径管理功能 (10)1.2.1功能开关 (10)1.2.2Echo 消息发送间隔 (12)1.2.3Echo消息尝试次数 (14)1.3防移动终端发起的DOS攻击功能 (16)1.3.1功能开关 (16)1.3.2控制参数 (18)1.4GGSN反欺诈功能 (19)1.4.1控制参数 (19)1.5用户Radius认证功能 (20)1.5.1功能开关 (20)1.6支持HSPA功能 (22)1.6.1功能开关 (22)2业务属性功能 (24)2.1计费 (25)2.1.1内容计费开关 (25)2.1.2确定解析深度的参数 (27)2.1.3选择费率方式参数 (30)2.1.4GGSN应支持diameter CC协议 (33)2.2QOS (34)2.2.1IP QOS映射控制参数 (35)2.2.2支持PCC开关 (39)2.3RAT字段 (41)2.3.1G-CDR中应包含RAT的控制参数 (41)2.3.2GGSN应该能够支持基于RAT字段的策略路由的开关 (43)五、GGSN信令控制参数 (44)1PDP上下文激活流程 (44)1.1最大空闲时间 (44)1.2最大会话时间 (46)2PDP上下文去激活流程 (49)2.1删除PDP上下文等待定时器 (49)3Diameter CC协议控制参数 (50)3.1配额空耗时间门限 (51)3.2配额空闲时间门限 (53)3.3Tx定时器超时时长 (54)3.4配额重申请门限(包括时间配额门限和流量配额门限) (56)3.5配额有效时长 (57)3.6出错控制 (59)3.7用户保持时长 (62)六、附件 (64)前言本手册是中国联通移动核心网网元参数指导系列手册之一,该系列手册包括:1、中国联通移动核心网网元参数指导手册-MSC Server分册2、中国联通移动核心网网元参数指导手册-HLR分册3、中国联通移动核心网网元参数指导手册-SGSN分册4、中国联通移动核心网网元参数指导手册-GGSN分册本手册主要参考了国际标准化组织3GPP制定的相关标准以及中国联通相关企业标准,并根据中国联通WCDMA移动通信网的实际业务和功能需要制定。
079-2009 中国联通WCDMA Home NodeB Iuh接口测试规范v1.0

中国联通WCDMA Home NodeB Iuh接口测试规范China Unicom WCDMA Home NodeBTest Specification of Iuh Interfcace(V1.0)中国联通公司发布目次目次 (I)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缩略语 (1)4 概述 (1)4.1 测试系统配置 (1)4.2 测试的前提条件 (1)4.3 信令的监测 (2)4.4 测试项概述 (2)5 HNBAP协议测试 (2)5.1 HNB注册 (2)5.2 HNB注销 (4)5.3 UE注册 (6)5.4 UE注销 (8)5.5 错误指示 (10)6 RUA协议测试 (12)6.1 连接建立 (12)6.2 透传 (13)6.3 连接释放 (15)6.4 无连接传送 (17)6.5 错误指示 (18)I前言本标准是中国联通WCDMA Home NodeB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和名称如下:(1)《中国联通WCDMA Home NodeB网络技术体制》(2)《中国联通WCDMA Home NodeB设备技术规范》(3)《中国联通WCDMA Home NodeB设备测试规范》(4)《中国联通WCDMA Home NodeB网关设备技术规范》(5)《中国联通WCDMA Home NodeB网关设备测试规范》(6)《中国联通WCDMA HMS设备技术规范》(7)《中国联通WCDMA HMS设备测试规范》(8)《中国联通WCDMA Home NodeB Iuh接口测试规范》(9)《中国联通WCDMA Home NodeB与HMS间接口测试规范》本标准是《中国联通WCDMA Home NodeB Iuh接口测试规范》。
制定本标准主要依据《中国联通WCDMA Home NodeB技术体制》、《中国联通WCDMA Home NodeB设备规范》和3GPP TS 25.467、TS 25.468和TS 25.467等技术规范。
中国联通WCDMA网络验收规范-核心网设备SGSN分册

中国联通WCDMA网络验收规范核心网设备SGSN分册中国联通集团移动网络公司2009年2月目次1范围 (4)2SGSN验收指标 (4)3功能验收部分 (8)3.1安全管理功能 (8)3.1.1用户附着时的鉴权 (8)3.1.2路由区更新时的鉴权 (9)3.1.3 Service Request时的鉴权 (9)3.1.4附着时的用户身份识别程序 (9)3.1.5 ARD功能 (10)3.1.5.1允许3G用户接入UTRAN PS域 (10)3.1.5.2禁止2G用户接入UTRAN PS域 (11)3.1.5.3禁止2G用户周期性位置更新至UTRAN PS域 (13)3.1.5.4国际漫游后,HLR在PS域不下发ARD字段 (14)3.1.5.5 2G SGSN本地忽略ARD功能 (15)3.2移动性管理 (16)3.2.1附着 (16)3.2.1.1移动台发起GPRS附着,身份标识为P-TMSI (16)3.2.1.2移动用户发起GPRS附着,身份标识P-TMSI未知 (17)3.2.1.3 HLR签约漫游限制导致的移动用户发起GPRS附着被拒绝 (17)3.2.1.4未签约GPRS业务的移动用户发起GPRS附着 (17)3.2.1.5 SGSN间的附着 (18)3.2.2分离 (18)3.2.2.1移动台发起的GPRS分离 (18)3.2.2.2 SGSN发起的GPRS分离 (19)3.2.2.3 HLR发起的GPRS分离 (19)3.2.3清除 (20)3.2.3.1移动台显式分离后引起的清除 (20)3.2.3.2移动台隐式(移动台不可及超时)分离引起的清除 (20)3.2.4寻呼 (21)3.2.4.1下行信令触发寻呼 (21)3.2.4.2下行数据触发寻呼 (21)3.3位置管理功能 (21)3.3.1无PDP激活时SGSN内路由区更新 (21)3.3.2 PDP激活时SGSN内路由区更新 (22)3.3.3无PDP上下文激活时SGSN之间的路由区更新 (23)3.3.4有PDP上下文激活时SGSN之间的路由区更新 (23)3.3.5周期性路由区更新 (23)3.3.6无PDP上下文激活时系统间的切换-SGSN内 (24)3.3.7无PDP上下文激活时系统间的切换-SGSN间 (24)3.3.8有PDP上下文激活时系统间的切换-SGSN内 (25)3.3.9有PDP上下文激活时系统间的切换-SGSN间 (25)3.4会话管理 (26)3.4.1用户有多个签约的PDP上下文,UE/MS在请求激活时提供正确PDP Type/PDP Address/APN (26)3.4.2用户有多个签约的PDP上下文,UE/MS请求有误 (26)3.4.3用户有多个签约的PDP上下文,UE/MS在请求激活时不提供PDP Type/PDP Address/APN (26)3.4.4用户有单个签约的PDP上下文,UE/MS在请求激活时不提供PDP Type/PDP Address/APN (27)3.4.5用户签约APN为*,UE/MS在请求激活时不提供PDP Address/APN (27)3.4.6用户侧发起的PDP上下文修改 (28)3.4.7 SGSN发起的PDP上下文修改 (28)3.4.8 GGSN发起的PDP上下文修改 (29)3.4.9 Iu释放引起的PDP上下文的修改 (29)3.4.10 RAB释放引起的PDP上下文的修改 (30)3.4.11 RAN发起RAB修改引起的PDP上下文的修改 (30)3.4.12用户发起去活PDP上下文 (31)3.4.13 SGSN发起去活PDP上下文 (31)3.4.14 GGSN 发起去活 PDP 上下文 (31)3.4.15用户侧发起的PDP上下文二次激活 (32)3.5计费功能 (32)3.5.1 SGSN呼叫详细记录(S-CDR) (32)3.5.2产生中间话单的能力 (33)3.6回归属地接入功能、APN扩展、APN模糊匹配 (33)3.6.1 HLR签约APN为UNIWAP或UNINET,用户请求APN为UNIWAP或UNINET (33)3.6.2 HLR签约APN为*,用户请求APN为UNIWAP或UNINET (34)3.6.3 HLR签约APN为*,用户请求APN为空,SGSN默认APN为UNIWAP (34)3.6.4 HLR签约APN为UNIWAP,用户请求APN为空 (35)3.6.5 HLR签约APN为UNIWAP和.bj,用户请求APN为.bj (35)3.6.6 SGSN对用户MSISDN号段扩展的位数配置 (36)3.6.7 DNS中未解析到相应地址解析条目 (36)3.7支持ARP和THP透传 (37)3.8支持GGSN列表 (37)3.9支持DiffServ功能 (38)3.10 HSPA业务 (38)3.11 Iu-Flex和Iu over IP (39)3.11.1 Iu-Flex测试 (39)3.11.2 Iu over IP测试 (39)3.12 Detach Timer功能测试 (40)3.13 2/3G互操作相关 (40)3.13.1 R99终端接入功能 (40)3.13.1.1 R99终端接入-开机登网 (40)3.13.1.2 R99终端接入-基本业务 (41)3.13.1.3 R99终端接入-QoS适配 (42)3.13.2 2G/3G共接入功能 (42)3.13.3 XUDT功能 (43)3.13.4鉴权AC版本识别功能 (44)3.13.4.1 PS域,3G双模终端+SIM卡用户接入3G网络,鉴权集在3G SGSN中转换 (44)3.13.4.2 PS域,3G双模终端+USIM卡用户漫游到2G网络,鉴权集在2G SGSN中转换(可选) (45)4验收记录表 (47)1 范围本规范说明中国联通WCDMA网络验收核心网网元SGSN的验收指标和验收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资料注意保密中国联通移动核心网分组域局数据规范(V2009.01)中国联通移动网络公司运行维护部二○○九年十一月前言为适应中国联通移动通信网业务的不断发展和现行网络变化的需要,中国联通移动网络公司运行维护部组织广东、江苏、湖北、湖南、天津分公司编写了《中国联通移动核心网分组域局数据规范(V2009.01)》,作为修改、制作现网数据的依据,并指导各省工程建设、局数据维护工作。
《中国联通移动核心网分组域局数据规范(V2009.01)》(以下简称《规范》)涵盖了以下移动网分组域核心网元,包括:SGSN、GGSN、CG、DNS、NTP、Proxy GGSN、BG等核心网网元。
本《规范》的主要修订人为:胡广金、张欣、韦国锐、薛刚、郭雳、杨勇、蔡蔚旻(排名不分先后)。
《规范》采用统一的版本编号,格式为“年+版本号”,如:V2009.01为2009年颁布的第一版中国联通移动核心网分组域局数据规范。
此《规范》的解释权归中国联通移动网络公司运行维护部。
随着移动新业务的不断推出、技术的不断变化以及现网网络资源的不断调整,《规范》将会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更新,以指导全国各省的维护工作。
自2009年12月1日起,凡超出本规范范围的局数据调整,由总部另行下发局数据调整通知。
分公司应按照总部移动网络公司运行维护部所发的局数据调整通知,进行相应的局数据修改工作。
本汇编截止时间为2009年11月16日目录一、联通移动网络PS域整体规划 (8)1、网络结构概述 (8)2、设备命名规范 (8)3、IP地址 (9)3.1 业务网络地址 (9)3.2 用户地址 (10)4、VPN规划及原则 (11)4.1 Gn接口VPN (11)4.2 Gy接口VPN (12)4.3 Ga接口VPN组织 (12)4.4 IuPS接口VPN (12)4.5 PS域OMC VPN、PS域CE路由器管理VPN (13)4.6 其他IP承载B网VPN组织说明 (13)5、AS划分 (14)二、SGSN (14)1、全局参数 (14)1.1 系统配置 (14)1.2 网络功能类参数 (15)1.3 资源相关类参数设置 (15)1.4 业务功能类相关类参数设置 (15)2、信令设置配置 (15)2.1 中国联通移动网网E.212GT (16)2.2 中国联通移动网E.214数据 (16)2.3 中国联通移动网E.164GT (16)2.4 境外运营商E.212数据 (16)2.5 境外运营商E.214/E.164数据 (16)3、端口配置 (17)4、移动数据配置 (18)4.1 P-TMSI (18)4.2 路由标识区(Routing Area Identification) (18)4.3 路由区的域名 (19)5、计费信息 (19)三、GGSN (19)1、全局参数 (20)2、业务参数 (20)3、计费信息 (21)4、端口信息 (22)4.1 Gn接口 (22)4.2 Gi接口 (22)4.3 Gy接口 (22)5、路由规范 (22)四、CG (23)五、Proxy GGSN (23)1、系统配置 (24)2、GTP信令配置规则 (24)3、IP路由数据 (24)4、配置APN数据原则 (24)六、DNS (25)1、组网方式 (25)2、命名规范 (26)2.1 联通GPRS域DNS域名规范 (26)2.2 行业(集团)应用APN命名 (27)3、DNS解析原则 (28)3.1 通用APN解析 (28)3.2 区域APN解析 (29)3.3 路由区标识(RAI)解析 (30)3.4 RNC标识(RNC-ID) (33)3.5 国际漫出用户 (35)4、负荷分担 (36)4.1 省级DNS主备备份和负荷均衡 (36)4.2 根DNS主备备份和负荷均衡 (37)5、配置规范 (37)5.1 通用标准配置 (37)5.2 根DNS (37)5.3 省级DNS (38)七、NTP (38)八、BG (38)1、网络结构 (39)2、路由和隔离规范 (39)九、附录 (40)一、联通移动网络PS域整体规划1、网络结构概述中国联通移动网络能够支持WCDMA以及2G 移动网同时接入,核心网分为全国公用设备(根DNS、NTP、Proxy GGSN、BG)和省级设备(省级DNS、SGSN、GGSN、CG、其他网络设备)。
国内业务无论本地或者漫游,无论何种APN类型,均由用户归属地GGSN 做业务接入点。
国际漫出业务:NET业务(APN:3gnet、uninet)由根DNS解析出北京上网卡GGSN地址,由北京统一接入互联网,总部统一向各省结算;WAP业务(APN:3gwap、uniwap)由根DNS解析出北京、广州的Proxy GGSN地址,再由Proxy GGSN根据号段将业务请求转发至用户归属省,完成业务接入。
2、设备命名规范【格式】:[省份缩写]_{地市缩写}_[网元名称][r]【说明】:●说明:[]为必选项;{}可选项;<>参数;●省份缩写:必选,2-4字符,取省(直辖市)缩写,各省代码详见《附件一:城市、机房命名表》;●地市缩写:除直辖市外,必选,2-4字符,设备所在地市缩写,各省代码详见《附件一:城市、机房命名表》;●_:连接符,1字符;●网元名称:必选,2-4字符,范围:GGSN、SGSN、CG;●r:数字,同一地市同类网元从1开始顺序取整;【举例】:●北京GGSN:BJ_GGSN1●广东深圳SGSN:GD_SZ_SGSN13、IP地址联通移动网络PS、CS IP地址由总部统一规划。
其中网内公网地址(非互联网地址)部分每省分配各两~三个C,地址段范围:220.206.128.0 - 220.206.159.255;220.206.165.0~220.206.191.255;116.79.192.0- 116.79.255.255。
私网地址由总部统一按网络接口类型或业务类型规划各省地址段,各省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细分,资源不足时向总部申请。
3.1 业务网络地址全网PS、CS由总部统一规划,详见《附件二:中国联通移动网络IP地址规划表》;3.1.1 G n接口Gn接口地址采用公有IP地址。
由各省从总部统一分配IP地址段内自行分配。
含GSN等与网络设备互联地址。
3.1.2 G i接口Gi侧地址由各省采用本省互联网公网地址,如果各省Gi接口由原165割接至169网,Gi接口地址相应的更换为169地址,由各省自行向省内相关部门申请。
3.1.3 I ub地址Iub接口地址采用私网地址,不同的省分可以重用。
地址段范围172.20.0.0-172.23.255.255 。
各省的Iu-b接口地址段内自行分配,要求地址省内唯一。
不足时向后顺序启用。
包含Node B管理地址。
3.1.4 I u-PS地址Iu-PS IP地址分RNC侧及SGSN侧,各网元网内唯一,各省不得复用,各省按已分配地址段按需统一规划、自行分配,具体见《附件二:中国联通移动网络IP地址规划表》。
3.1.5 软交换地址汇接局地址由总部统一分配;端局地址按地址段分给各省,各省自行管理。
各省的端局、关口局的地址从端局地址段内分配。
3.1.6 网管地址CE/GSN、DNS、CG/RNC/等设备的网管系统地址段建议采用私网地址192.168.0.0/20,由各省统一规划自行分配,允许省间复用。
备注:其中GSN、CE、RNC设备的管理地址由相应的接口地址中划分。
3.2 用户地址用户地址指用户在使用数据业务时,网络分配给终端的地址。
分配给用户的地址和用户使用的业务类型有关。
3.2.1 互联网业务用户使用3gnet、uninet(cmnet)APN访问互联网时,采用分配私有地址+NAT转换的方式分配地址。
地址池设置在防火墙上,私有地址池范围:172.16.0.0-172.31.255.255,各省重用。
NAT地址池的公有地址段、Gi侧互联地址/设备地址,由各省自行向省内相关部门申请。
3.2.2 增值平台用户使用3gwap、uniwap(cmwap)APN访问联通增值平台或者通过WAP网关访问互联网时,采用全网统一分配给各省增值平台的用户地址池10.2.0.0-10.209.255.255,地址池设置在本省GGSN上,按2、3G业务分配、调整。
3.2.3 专网专网用户采用专线方式接入时,用户地址的分配和企业协商使用。
企业VPDN用户地址池地址,各省可以按各企业的具体要求在GGSN系统针对每个企业APN启用独立的VRF加以隔离,可以使用任意地址空间。
原则上不允许使用分配给本省的WAP用户地址池。
GRE隧道地址:各省可以据实际情况自行规划,建议利用192.168.0.0网段的地址。
4、VPN规划及原则本章节只包含PS域VPN的相关规划,通过IP承载网B网或本地承载网实现互通。
Gn接口VPN属全国VPN,要求全国互通。
IuPS接口VPN、PS域OMC VPN、PS域CE路由器管理VPN、Gy接口VPN、Ga接口VPN属省内VPN,不和其他VPN互通。
4.1 Gn接口VPNGn接口是GSN设备之间的接口,Gn接口采用IP承载网B网的组织方案。
具体原则和需求如下:●全网所有Gn接口通过IP承载B网的AR1/AR2路由器、双归属方式承载,不和其他VPN互通;●按局址设置成对Gn CE路由器;●Gn接口VPN命名GPRS_Gn_C,QOS等级为3;4.2 Gy接口VPNGy接口是OCS与GGSN设备之间的接口,Gy接口的组织可以采用直连方案、本地IP承载网(或Gn CE专网)组织方案、IP承载B网组织方案。
具体方案由各省制定。
采用IP承载B网组织方案的具体原则和需求如下:●Gy接口VPN通过IP承载B网的AR1/AR2路由器、双归属方式承载,属于省内VPN,不和其他VPN互通;●Gy CE路由器可利用Gn CE路由器,通过设置的不同逻辑链路与其他接口隔离;●Gy接口VPN的QOS等级建议为4;4.3 Ga接口VPN组织Ga接口是GSN设备与CG设备之间的接口,由于GSN设备和CG设备通常为同局址设置,因此一般通过单独的VLAN组织。
如果部分省分GSN设备和CG设备不在一个本地网,Ga接口需要通过单独的Ga接口VPN组织。
采用IP承载B网组织方案的具体原则和需求如下:●Ga接口VPN通过IP承载B网的AR1/AR2路由器、双归属方式承载,属于省内VPN,不和其他VPN互通;●Ga CE路由器一般利用Gn CE路由器,通过设置的不同逻辑链路与其他接口隔离;●Ga接口VPN的QOS等级建议为2;4.4 IuPS接口VPNIuPS接口是SGSN和RNC之间的接口,IuPS接口采用IP承载网B网组织方案,属省内VPN,不和其他VPN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