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基础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及数据库系统基础测试题及答案

多媒体技术基础一、单项选择题1. 在一片直径为5英寸的CD-I光盘上,可以存储()MB的数据。
(A)128 (B)256 (C)650 (D)10242. 用户可以与计算机进行人机对话的操作是指()。
(A)兼容性(B)安全性(C)交互性(D)可靠性3. 文件格式实际上是一种信息的()存储方式。
(A)数字化(B)文件化(C)多媒体(D)图形4. 多媒体文件包含文件头和()两大部分。
(A)声音(B)图像(C)视频(D)数据5. 选用合适的数据压缩技术,有可能将字符数据量压缩到原来的()%左右。
(A)10 (B)20 (C)50 (D)806. 目前通用的压缩编码国际标准主要有()和MPEG。
(A)JPEG (B)A VI (C)MP3 (D)DVD 7. MPEG是一个()压缩标准。
(A)视频(B)音频(C)视频和音频(D)电视节目8. 矢量图形是用一组()集合来描述图形的内容。
(A)坐标(B)指令(C)点阵(D)曲线9. 灰度图像中亮度表示范围有0~()个灰度等级。
(A)128 (B)255 (C)1024 (D)160万10. 图像印刷分辨率单位一般用()表示。
(A)KB (B)像素(C)dpi (D)bit/s 11. GIF文件的最大缺点是最多只能处理()种色彩。
(A)128 (B)256 (C)512 (D)160万12. 截取模拟信号振幅值的过程称为()。
(A)采样(B)量化(C)压缩(D)编码13. 三维动画最基本的工作是:()、材质和动画。
(A)建模(B)设计(C)渲染(D)光照14. 在三维动画中,往往把物体的色彩、光泽和纹理称为()。
(A)表面(B)材质(C)贴图(D)模型15. ()制式是美国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制定的彩色电视广播标准。
(A)PAL (B)DVD (C)MP4 (D)NTSC16. PAL制式的电视画面每秒显示()帧画面。
(A)16 (B)25 (C)30 (D)6017. 数据压缩技术利用了数据的()性,来减少图像、声音、视频中的数据量。
多媒体技术基础试题(附带答案)

《多媒体技术基础》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性有(D)。
(1)多样性(2)集成性(3)交互性(4)实时性A.仅(1)B.(1)(2)C.(1)(2)(3)D.全部2.一般认为,多媒体技术研究的兴起,从(B )开始。
A.1972年,Philips展示播放电视节目的激光视盘B.1984年,美国Apple公司推出Macintosh系统机C.1986年,Philips和Sony公司宣布发明了交互式光盘系统CD-ID.1987年,美国RCA公司展示了交互式数字视频系统DVI3.请根据多媒体的特性判断以下哪些属于多媒体的范畴(B )。
(1)交互式视频游戏(2)有声图书(3)彩色画报(4)彩色电视A.仅(1)B.(1),(2)C.(1),(2),(3)D.全部4.超文本是一个(B)结构。
A.顺序的树形B.非线性的网状C.线性的层次D.随机的链式5.两分钟双声道、16位采样位数、22.05kHz采样频率声音的不压缩的数据量是(A)。
A.10.09MBB.10.58MBC.10.35KBD.5.05MB6.什么时候需要使用MIDI,(B)。
(1)没有足够的硬盘存储波形文件时(2)用音乐伴音,而对音乐质量的要求又不是很高时(3)想连续播放音乐时(4)想音乐质量更好时A.仅(1)B.(1),(2)C.(1),(2),(3)D.全部7.下述声音分类中质量最好的是(A )。
A.数字激光唱盘B.调频无线电广播C.调幅无线电广播D.电话8.在数字视频信息获取与处理过程中,下述顺序(C )是正确的。
A.A/D变换、采样、压缩、存储、解压缩、D/A变换B.采样、压缩、A/D变换、存储、解压缩、D/A变换C.采样、A/D变换、压缩、存储、解压缩、D/A变换D.采样、D/A变换、压缩、存储、解压缩、A/D变换9.下列关于Premiere软件的描述(C )是正确的。
(1)Premiere软件与Photoshop软件是一家公司的产品(2)Premiere可以将多种媒体数据综合集成为一个视频文件(3)Premiere具有多种活动图像的特技处理功能(4)Premiere是一个专业化的动画与数字视频处理软件A.(1),(3)B.(2),(4)C.(1),(2),(3)D.全部10. 下列多媒体创作工具(B)是属于以时间为基础的著作工具。
多媒体基础知识概述(共 96张PPT)

1.3.5 多媒体软件技术
多媒体软件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六个 方面的内容: 多媒体操作系统 多媒体素材采集与制作技术 多媒体编辑与创作工具 多媒体数据库技术 超文本/超媒体技术 多媒体应用开发技术
多媒体操作系统
多媒体操作系统是多媒体软件的 核心。它负责多媒体环境下多任务的 调度、保证音频、视频同步控制以及 信息处理的实时性,提供多媒体信息 的各种基本操作和管理;具有对设备 的相对独立性与可扩展性。 Windows、OS/2 和Macintosh 操 作系统都提供了对多媒体的支持。
多媒体的定义
多媒体是融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一种 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使用 的媒体包括文字、图形、图像、音频和视 频。
1.1.2 多媒体中的媒体元素及特征
多媒体媒体元素是指多媒体应用中 可显示给用户的媒体组成。
文本
动画
图形
图像
视频
音频
文本
文本分为非格式化文本文件和格式 化文本文件。 非格式化文本文件:只有文本信息 没有其他任何有关格式信息的文件,又 称为纯文本文件。如“.TXT ”文件。 格式化文本文件:带有各种文本排 版信息等格式信息的文本文件。 如“.DOC ”文件。
图像数据量大小 = 像素总数×图像深度÷8
例如:一幅 640×480 的 256 色图像为 640×480×8/8 = 307200 字节
Comparison:
宽度:271 高度:300 颜色:2 大小:9.9 KB
宽度:271 高度:300 颜色:4 大小:19.8 KB
Comparison:
在教育与培训方面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使教材不仅有文字、静 态图像,还具有动态图像和语音等。使教 育的表现形式多样化,可以进行交互式 远程教学。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文本、图形、 视频、音频和其交互式的特点,可以编制 出计算机辅助教学 CAI(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软件,即课件。
2024版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全套课件

包括ASCII码、Unicode码等字符编码方式,以及原码、反码、 补码等数值编码方式的介绍。
CHAPTER 02
操作系统基础
操作系统的概念与功能
操作系统的定义
操作系统是一组控制和管理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以及方便 用户使用的程序的集合。
操作系统的功能
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以及用户接口管理。
巧,使文档更加美观易读。
排版与页面设置
掌握在Word中创建和编辑表格的 方法,学习插入和编辑图片、形状、 SmartArt图形等对象的技巧。
表格与图形处理
学习使用样式、目录、索引el电子表格软件
工作簿与工作表
了解Excel工作簿和工作表的概念,掌 握新建、打开、保存等基本操作。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 (全套课件
目 录
• 计算机基础知识 • 操作系统基础 • 办公软件应用基础 • 计算机网络基础 • 多媒体技术基础 • 数据库技术基础
CHAPTER 01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计算机的起源与历史
从机械计算到电子计算的演变过程,以及计算机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如第一 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等。
02 03
数据库设计的规范化理论
规范化理论是数据库设计的重要指导原则,它通过消除数据 冗余和保持数据完整性来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维护性。规范 化理论包括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第三范 式(3NF)等不同的级别。
数据库应用实例
以某个具体的应用系统为例,介绍数据库的设计和实现过程, 包括数据库的创建、表的设计、数据的输入和输出、查询和 报表的生成等。通过实例的讲解,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数 据库技术的应用和实践。
2024版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等职业学校校本教材)

目 录
• 计算机基础知识 • 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 • 计算机网络基础 • 数据库技术基础 • 多媒体技术基础 • 信息安全与法律法规
01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从机械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晶 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到微 处理器计算机的发展过程。
多媒体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综 合处理、建立逻辑关系和人机交互作用的技术。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
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娱乐、信息、广告等领域,如多媒体课件制作、数字 影视制作、互动游戏设计、虚拟现实等。
常见多媒体文件格式与转换
常见多媒体文件格式
包括图像文件格式(如JPG、PNG、 GIF等)、音频文件格式(如MP3、 WAV、WMA等)、视频文件格式 (如MP4、AVI、FLV等)。
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与威胁
信息安全的定义
保护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泄露、破坏或修改。
信息安全的威胁
包括黑客攻击、恶意软件、网络钓鱼、身份盗窃等,这些威胁可能导致数据泄露、系统瘫痪、财务损失等严重后 果。
计算机病毒防范与网络安全策略
计算机病毒防范
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更新病毒库、不打开未知来源的邮件和附件、不下载和安装未经授权的软件等。
Oracle Database,又名Oracle RDBMS,或简称Oracle。是甲骨文公 司的一款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是 在数据库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产 品。可以说Oracle数据库系统是目前 世界上流行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系统可移植性好、使用方便、功能强, 适用于各类大、中、小微机环境。它 是一种高效率的、可靠性好的、适应 高吞吐量的数据库方案。
多媒体技术基础复习题(一)

多媒体技术基础复习题(一)《多媒体技术基础》复习题(一)1.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是指运用计算机综合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技术,包括将多种信息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集成一个具有__________________性的系统。
2.多媒体技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高质量等特性。
3.分辨率是指把采样所得的值_______________,即用二进制来表示模拟量,进而实现__________________转换。
4.国际常用的广播视频标准和记录格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SECAM。
5.多媒体创作系统大致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个部分。
6.视频采集是将视频信号_______________并记录到_____________上的过程。
7.根据通信节点的数量,视频会议系统可分为两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用计算机实现的动画有两种: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9.多点视频会议系统的一个关键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超文本的结构是()。
A.顺序的树形 B.线形的层次C.非线性的网状 D.随机的链式2.关于MIDI,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MIDI是合成声音 B.MIDI的回放依赖设备C.MIDI文件是一系列指令的集合 D.使用MIDI,不需要许多的乐理知识3.一般说来,要求声音的质量越高,则()。
A.分辨率越低和采样频率越低 B.分辨率越高和采样频率越低C.分辨率越低和采样频率越高 D.分辨率越高和采样频率越高 4.位图与矢量图比较,可以看出()。
信息技术分类

信息技术分类在当今这个数字化的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重要力量。
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从日常生活中的通信交流到复杂的科学研究和商业运营,几乎无处不在。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信息技术,对其进行分类是很有必要的。
信息技术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一、通信技术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中最为基础和关键的一类。
它使信息能够在不同地点之间快速、准确地传输。
从古老的书信传递到现代的电话、手机通信,再到互联网的高速数据传输,通信技术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
移动通信技术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保持联系。
现在的智能手机不仅能够进行语音通话,还能通过各种社交软件实现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的交流。
4G 和 5G 网络的普及,更是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的速度和稳定性,使得高清视频通话、在线游戏等应用成为可能。
而互联网通信技术则彻底改变了人们获取和分享信息的方式。
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等让信息的传递几乎实现了零延迟。
此外,视频会议系统也使得远程办公和远程协作变得更加便捷高效。
二、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
它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计算机硬件涵盖了从处理器、内存、硬盘到显示器、键盘等各种设备。
不断提升的硬件性能使得计算机能够处理更复杂的任务,运行更大型的软件程序。
计算机软件则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编程语言等。
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系统软件,如 Windows、Mac OS 和Linux 等。
应用软件则是为了满足各种特定需求而开发的程序,比如办公软件(如 Word、Excel)、图像处理软件(如 Photoshop)、音视频播放软件等等。
编程语言则是用于编写计算机程序的工具,如Python、Java、C++等。
云计算技术也是计算机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它通过网络将大量的计算资源集中起来,为用户提供按需服务,大大降低了企业和个人使用计算资源的成本和门槛。
三、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将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进行整合和处理。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全套课件)

无需事先定义数据结构、灵活性高、可扩展性强等。
非关系型数据库的常见类型
MongoDB、Redis、Cassandra等。
THANKS
感谢观看
计算机时代
计算机时代
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ENIAC诞生,占地170平方 米,重30吨,运算速度为 每秒5000次。
20世纪50年代初,晶体管 取代真空管,计算机体积 减小,功耗降低,运算速 度提高,可靠性增强。
20世纪60年代开始,集成 电路的出现使计算机走向 小型化,运算速度达到每 秒几十万次。
幻灯片制作
添加文本框、图片、形状等元素。
动画效果
演示文稿的放映与控制
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元素动画效果等 。
从头开始放映、从当前幻灯片开始放映等 。
04
网络基础与应用
网络概述
网络定义
网络是一种将多个计算机系统、 终端设备和数据资源相互连接的 系统,可以实现数据传输、资源
共享和分布式处理等功能。
网络分类
Mac OS操作系统
Mac OS操作系统的特点
Mac OS操作系统具有界面美观、易于使用、稳定性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苹果公司的 Mac计算机。
Mac O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Mac OS操作系统采用图形界面,用户可以通过鼠标和键盘进行操作,同时也有一些独特 的操作方式。
Mac OS操作系统的常见组件
Linux操作系统具有开源、免费、稳定、安全等 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服务器、移动设备和桌面计 算机等领域。
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Linux操作系统采用命令行界面,用户需要使用 终端或命令行界面进行操作,但也可以通过图形 界面进行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1多媒体的基础知识 7.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频处理技术 7.3图像处理技术
7.1 多媒体基础知识
7.1.1 多媒体的表现形式与定义 1.媒体的表现形式 信息需要借助媒体进行传播,所以说媒体是信 息的载体。 国际电信联盟(ITU)定义的媒体为: 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存储媒体和 传输媒体。
7.2.1 声音的基本特性
(3)音色 音色是人耳对声音的综合感受。 音色与多种因素有关,但主要取决于声音的频 谱特性和包络。 频谱:指频率谱线,即声音的频率变化和振幅 的变化曲线。 包络:指声音频率的外轮廓线。 钢琴和二胡都发出标准音A时,振动频率都是 440Hz,但它们之间的音色相差很远。
7.2.1 声音的基本特性
7.1.3 多媒体文件存储格式
1. 信息的编码 将信息表示为计算机能识别的二进制编码的过 程称为“信源编码”,解码是编码的逆过程。 信源编码方法: 文字等信息利用ASCII标准进行编码 音频信号利用PCM技术进行编码 视频信号利用MPEG进行信源压缩编码
7.1.3 多媒体文件存储格式
2. 字符信息的编码 最通用的字符编码是ASCII ASCII定义了128个英文字符,其中33个字符为 控制字符,无法显示,另外95个字符为可显示 字符。 【例7-3】:用ASCII对字符“1+2”进行编码。
7.1.3 多媒体文件存储格式
(4)数字化视频的数据量 例:[640点×480点×24位×30帧×60秒]/8bit =1.5GB/分钟(未压缩) 多媒体信息的数据量非常之大,因此,数据编 码和压缩技术非常重要。 多种信息需要不同的数据编码技术 海量数据需要高效压缩技术
7.2 音频处理技术
7.2.1 声音的基本特性 1.声音的物理特性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
2. 声音的三要素 音高、音量和音色。 乐音:振动比较有规则,有固定音高; 噪音:振动则毫无规则,无法形成音高。
7.2.1 声音的基本特性
(1)音高 不同音高是振动频率不同,振动频率越高,音 高越高。 声音频率的单位是Hz(赫兹) 1Hz=一秒钟振动一次 例:音乐中的标准A音是440Hz,也就是每秒振 动440次。
3. 声音的数字化过程 自然声音是连续变化的模拟量。 音频信号数字化过程
声波 声音频谱 声音包络
7.2.1 声音的基本特性
(1)采样 采样是在固定时间间隔内对模拟音频信号截取 一个振幅值,并用给定字长的二进制数表示。 采样次数越多(采样频率越高),数字信号就 越接近原声。 奈魁斯特(Nyquist)采样定理: 采样频率只要达到信号最高频率的2倍,就能精 确描述被采样的信号。
7.1.1 多媒体的表现形式与定义
媒体的表现形式
感觉媒体是人们接收信息的主要来源
7.1.1 多媒体的表现形式与定义
2.多媒体定义 狭义上的多媒体指信息表示媒体的多样化。 广义上的多媒体一词可视为“多媒体技术”的同 义词,这里的“多媒体”不是指多种媒体本身, 而是指处理和应用它的一整套技术。
高级音响
10Hz ~ 40,000Hz
7.2.1 声音的基本特性
(2)音量 音量由声波的振幅决定。 振动的物理量偏离中心的最大值称为振幅。 声波幅度能量变化的压强称为声压,单位为Pa (帕斯卡)。 通常采用dB(分贝)表示声音的大小 0dB是人耳刚刚能听到的声音 3dB内的音量变化,一般人难以察觉。
7.1.2 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性
1.多样性 2.交互性 交互性指用户可以与计算机进行对话,从而为 用户提供控制和使用信息的方式。 3. 集成性 多种信息形式的集成 各种单一技术和设备集成在一个系统中 对多种信息源的数字化集成
7.1.2 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性
4. 实时性 视频图像和声音必须保持同步性和连续性。 实时性与时间密切相关 例如:视频播放时,画面不能出现动画感、马 赛克等现象,声音与画面必须保持同步等。
7.2.1 声音的基本特性
(2)量化 量化是对采样信号的振幅进行分级。 例:采样为8位时,28=256个采样等级; 例:采样为16位时,216=65 536个采样等级; 例:采样为32位时,232=4 294 967 296个采样等 级。 计算机集成声卡一般采用24位采样
7.2.1 声音的基本特性
(3)编码 将采集的原始数据,按文件类型(如WAV、 MP3等)规定进行编码,再加上文件头部,就 得到了一个数字音频文件。 这项工作由声卡和音频软件(如Adobe Audition )共同完成。
7.2.2 音频文件格式
7.1.3 多媒体文件存储格式
4.流媒体文件 静态多媒体文件 无法在线播放,需要先下载,后观看。 流式媒体文件(流媒体) 在因特网中采用流式传输技术的连续时基媒体 ,如音频、视频等文件。 可随时下载,随时播放。 实现流媒体的关键技术是数据的流式传输。
7.1.3 多媒体文件存储格式
5.多媒体信息的数据量 (1)文本的数据量 例:[1024点/16bit×768点/16bit]×2bit=6KB/屏 幕 (2)点阵图像的数据量 例:11英寸×300dpi×8.5英寸×300dpi ×[24bit/8bit]=24MB/A4纸(未压缩) (3)数字化高质量音频的数据量 例:[44100Hz×32bit×2声道×60秒]/8bit
次声波 <20Hz
人耳可听域 20~20,000Hz
超声波 >20,000Hz
男性语音
100Hz ~ 8,000Hz
女性语音
150Hz ~ 9,000Hz
声
频
源
电话语音
200Hz ~ 3,400Hz
带
种
调幅广播(AM)
50Hz ~ 7,000Hz
宽
类
度
调频广播(FM)
20Hz ~ 15,000Hz
查ASCII表可知,字符1+2的ASCII为: 0011 0001 0010 1011 0011 0010
7.1.3 多媒体文件存储格式
3.多媒体文件的存储格式 多媒体文件的存储格式是按照特定的算法,对 文字、音频或视频信息进行压缩或解压缩形成 的一种文件。
7.1.3 多媒体文件存储格式
多媒体文件包含文件头、数据、文件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