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时事政治关注度调查与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工(本部)大学生时事政治关注度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目的:当今社会日新月异,时事的变化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同时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肩负着更大的责任,因此对时事政治的关注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我做了这次关于淮海工学院(本部)大学生时事政治关注度的调查与分析。

二.调查方式,样本数:

本次调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对象为本部7个学院。发放问卷150份,收回135份。具体为:外国语学院20人,电子工程学院29人,化学工程学院20人,计算机工程学院9人,法学院29人,机械工程学院17人,文学院7人。

三.结论与分析

1.我校大学生总体较关心时事政治,且对此持积极心态

在调查的人中,有85.5%的人表示关心时事政治,每周3-6次占了36.2%,每周1-2次占了39.0%。这说明我校大学生总体上是关心时事政治的。

对于关注时事政治的原因,有46.9%的人表示作为新一代大学生有责任关注国家大事,这远高于其他选项。并且有86.5%的人表示作为大学生应该更加关心时事政治。对于是否今后会改变对时政的态度,有42.6%的人表示和从前一样,有32.1%的人表示会更加关注。这说明我校大学生对关心时事政治持积极的心态,且我校大学生关心时事政治的程度会往好的方向发展。

2.新闻媒体的报道取向对我校大学生的时事政治关注范围有较大影响

对于以下4个新闻事件:A.今年全国普降雨雪,河北,山西遭受雪灾B.山东威海客车坠海事件C.呼和浩特越狱案D.奥巴马获诺贝尔和平奖。了解程度依次为:91.9%;31.1%;50.4%;81.5%。A,D为国内和国际上的一个较大事件。且A 事件的报道又多涉及国家,政府如何全力抗击雨雪天气,赞扬了各级政府领导人在此次雪灾中的杰出表现。而奥巴马作为美国总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对象。所以两条新闻基本都属于正面新闻。而B,C事件都在一定程度上损坏了政府形象,所以基本属于负面新闻。对于这两类新闻,我校大学生的关注程度产生了明显的差异,这与新闻媒体的报道取向有关。新闻媒体对正负面新闻的不同关注程度,造成了我校大学生对不同方面时事的了解程度不同。

3.我校大学生关注时事政治的途径以网络为主

在调查的人中,有83.0%的人通过网络关注时事政治,报纸杂志为61.5%,电视为56.3%。我校大学生关注时事政治的途径发生了明显变化,有传统的广播,电视,报纸向网络转变。这说明了如今网络科技的发展,新闻信息通过网络来传播将更加快捷,全面。这体现了我们大学生的先进性,走在时代的前沿。

4.我校大学生关注新闻范围不够全面

对于国际,国内,财经,科技,体育,娱乐,社会,军事的关注比例:66.9%,71.7%,31.9%,33.3%,40.7%,42.2%,60.0%,42.2%。所关注的时事政治范围主要集中在国际,国内,军事,对于财经,科技类的新闻关注程度较低,只有31.9%,33.3%。而财经,科技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校大学生对之关注较少,这一现象令人担忧。

5.我校大学生对新闻事件缺乏理性分析与客观评价

在“是否能够客观理性评价信息”的调查中,有12.1%的人表示“不是”,有40.4%的人表示“视情况而定”。其实视情况而定也是不能够客观理性评价信息的表现。所以这样的话,就有52.5%的人不能客观理性的评价信息。

在“是否会对自己了解到的新闻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调查中,A.会,且经常B.偶尔遇到感兴趣的就会C.不会,没有必要D.其他,比例分别为17.8%%,68.8%,42.9%,2.2%。大多数同学只是在遇到感兴趣的新闻时才会分析评价,高达42.9%的同学认为没有必要。说明我校大学生看待新闻事件还只是浮于表面,不能深入了解分析新闻事件的内在,缺乏对新闻事件理性分析与客观评价。

三.建议与对策

1.加强对新闻媒体报道真实性的监督,要勇于揭露负面新闻。新闻媒体应该全面,客观的报道新闻事件。对待正面,负面新闻要一视同仁。

2.我校大学生应该广泛的涉猎各类时事政治,尤其要关注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时事政治。

3.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对了解到的信息进行客观理性的评价与分析。学校应定期组织学生对时事新闻进行分析评论,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如何正确的分析评价时事政治。同时,学生本身也应该有意识的客观评价新闻,不能受主观因素影响。

【摘要】高校在校学生是当代中国青年中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他们的政治参与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政治的发展。对当前高校在校学生政治关注度的调查研究,有利于准确了解当代青年的政治态度,增强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实效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政治关注程度。

【关键词】高校在校学生政治关注度政治参与

调查情况说明

日前,本课题组对北京市相关高校的全日制在校学生进行了分层抽样调查。共投放问卷498份,回收问卷482份,问卷回收率为96.8%;其中有效问卷453份,问卷有效率为94.0%。调查的样本构成中,本科生占49.9%,硕士生36.9%,博士生13.2%;男女比例为34.4%∶65.6%;文科类专业与理科类专业之比为56.1%∶43.9%。

统计数据分析

基于调查数据,本文主要从政治关注的角度、深度、广度和频度四个维度,对在校大学生的政治关注程度进行测量和分析。

政治关注角度。政治关注角度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关注政治的视角;二是指政治关注的立场。从调查数据看,一方面,当前在校大学生认识政治问题时,更倾向于个人的视角,比较注重自身的现实利益。例如,在对问卷“平时关心时事政治的目的”问题的回答时,只有11.3%的学生认为是“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另一方面,在校大学生关注政治的立场与政治内容有密切关系。在面对国内日常政治问题时,出于对祖国政治现代化的较高期待,倾向站在客观批判的立场上看待。在有关祖国统一等大是大非的政治问题上,他们的价值取向通常与党中央和政府保持高度统一。在问及“对台湾问题的看法”时,有88.3%的学生认为,“台湾对大陆很重要,因此,两岸一定要统一”。由此表明,在校大学生对待政治问题时比较注重个人的利益,关注政治的立场随着政治事件性质的不同而变化。

政治关注广度。政治关注广度可以从政治关注的内容和政治信息的来源渠道两方面来衡量。从调查数据看,北京地区在校大学生政治关注范围广阔,政治信息的来源比较广泛,能够及时地关注到政治的最新动态。在回答问卷“关于政治新闻内容,您更喜欢看?”的问题时,有15.5%的学生选择“国内新闻”,有25.6%的学生选择“国际新闻”,有58.9%的学生选择“两者都喜欢,随事件而定”。对“平时政治时事信息最主要的来源”问题的回答,选择“网络”、“电视”和“报纸”的分别占71.5%、64.5%和45.5%,而选择“课堂”的只占13.9%。这些数据表明,当前在校大学生政治关注范围宽泛,信息来源渠道多样,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政治关注深度。政治关注深度体现了在校大学生对政治问题的兴趣,也反映了他们对于政治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调查发现,大多数大学生只对与自己的兴趣和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政治内容,才会给予深入关注。在“得知政治新闻消息后”,有73.7%的学生会“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继续关注”。当问及“对大学生行使政治权利的看法”时,有75.9%的学生认为“要积极关注自身的权利并且正确行使”。而当面对与自身利益并不直接相关的政治问题时,他们并没有进行深入的关注和思考。如在回答“您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有自己的想法吗?”的问题时,只有15.5%的学生选择“一直都有,并且有具体的目标”。可见,在校大学生政治关注深度,取决于政治内容与大学生自身的关联程度。

政治关注频度。政治关注频度反映了在校大学生关注政治的频率,是衡量他们政治关注的重要标准之一。调查发现,在校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政治关注的频度并不高,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受个人兴趣的影响。本次问卷从在校大学生日常谈论话题涉及政治的程度,来测量大学生政治关注的频度。例如,在回答“在与朋友的交谈中涉及当今的政治问题吗?”问题时,“经常涉及”的占19.4%,“偶尔涉及”的占68.2%,“一般不涉及”的占12.4%。而当问及“您认为有些人对政治形势关注少的主要原因”时,有57.6%的学生认为“不感兴趣,认为政治与自身关系不大”。这表明,当前在校大学生政治关注的频度相对较低,对政治关注的频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个人兴趣的影响。

在校大学生政治关注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当前在校大学生在政治关注上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政治关注动机的功利性。当前在校大学生对政治的关心往往是为了满足个人兴趣和利益,并非完全为承担社会责任和实现政治理想。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利益需求的内在驱动。高校在校生处于成年的初期,对政治利益逐渐有所觉察,对政治权利具有比较强烈的渴望,从而在有意或无意间形成了功利化的政治动机。第二,成长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影响。目睹了激烈的市场竞争,追求个人经济利益的观念,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政治生活。城市化过程中,都市人的冷漠和物质消费的世故,使他们缺乏对他人利益的关注。第三,教育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