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安全教育和急救知识打印版共65页文档
儿童急救常识与安全教育

儿童急救常识与安全教育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然而,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突发状况,这时候掌握一些儿童急救常识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首先,最常见的急救知识就是如何处理孩子常见的外伤事故。
孩子们活泼好动,经常会摔倒或碰伤。
当孩子受伤时,家长应该及时冷静下来,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
比如,当孩子摔倒时,要先检查他们是否有严重的头部撞击,如果有任何不寻常的症状,应该立即送医院。
对于小一点的伤口,家长自己可以用洁净的纱布包扎住,避免继续出血。
另外,了解常见的骨折症状也是必要的,如发现孩子出现疼痛、变形、畸形等症状,要及时固定受伤部位,然后送医院就诊。
其次,我们需要关注儿童的安全教育。
在家庭中,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安全意识,比如告诉他们不要随便玩火、触碰危险的电器等。
同时,在生活中也要教孩子如何正确使用刀具、餐具等,以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
在户外环境中,孩子们往往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威胁,所以家长应该告诉孩子们不要轻信陌生人,避免发生被认(人贩子)的危险。
此外,教孩子学会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交通安全意识,比如过马路时要走人行道,等红绿灯时要等待道路安全等。
急救常识与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就在于它们能够给孩子提供必要的保护,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
鉴于儿童体质较为特殊,孩子在面对紧急情况时往往容易恐慌,因此,教孩子们正确应对紧急情况也是十分重要的。
例如,家庭中可以进行急救演练,让孩子们了解急救电话、紧急处理等,如拨打急救电话、按压心肺复苏等。
总之,儿童急救常识与安全教育必不可少。
家长们可以通过与孩子亲密相处加强教育,开展相关活动,提升孩子的自我保护和自救能力。
我们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而这样的努力将为他们的安全和幸福奠定基础。
幼儿急救知识

小孩的手被门夹了1、手指被夹伤后,首先大致观察一下伤情如何,如果只是轻微挤压伤,应采用冰敷受伤的部位,不要直接将冰块直接敷在上面,应用毛巾或手帕单层包隔,时间半个小时左右。
千万不能按揉伤指,会造成伤势加重。
2、如果夹伤比较严重,有可能造成骨裂或骨折,或者关节脱臼,韧带和软组织的挤压或撕裂伤等,遇到这种情况,应立即选用两块和伤指长度接近的夹板将伤指两侧、子腹用一从指尖至腕关节处的夹板进行固定,并用绷带或围巾头巾等将患肢吊挂固定至胸前,并立即送医院做进一步诊查治疗。
3、如果手指被夹指甲内有淤血产生,应及时冰敷并送医院治疗。
如果离医院比较远,短时间内无法及时赶到,先将伤指用碘伏整指消毒,将针用镊子或钳子夹住在火上烧红(用烧红的针头穿刺指甲要迅速准确,且要掌握用力不要过猛以防刺伤甲床;伤势比较严重时,应及时送往医院)—出针头,淤积在指甲和甲床之间的血会立即流出,疼痛会消失或减轻,指甲也不会分离坏死脱落了。
7.止鼻血幼儿鼻部受到外伤、挖鼻孔损伤了鼻黏膜、鼻腔异物等均会引起鼻出血。
帮助幼儿止血时要注意:①安慰幼儿不要紧张,让幼儿安静躺着或坐着。
张口呼吸,头略低;②一般捏住鼻翼10分钟即可止血,或用湿毛巾冷敷幼儿鼻部和前额;③出血后,2〜3小时内不要做剧烈运动;④出血较多时,可用脱脂棉卷,塞入鼻腔,填塞紧些才能止血;⑤若无法止血或幼儿经常出鼻血,应去医院诊治_儿童血鼻出血属于急症,一旦发生要及时止血。
简单的方法是将出血的鼻孔塞上经消毒的棉花球或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双侧鼻翼;也可以用食指压迫患侧鼻翼5-10分钟,进行压迫止血。
此时应尽量使孩子安静,避免哭闹。
最好让孩子取坐位,头稍向前倾,尽量将从鼻咽腔咽到口腔的血吐出,这样既可以知道出血量的多少也可以避免将鼻血咽进胃里,刺激胃部引起腹痛及呕吐。
如果出血量较大,有面色苍白、出虚汗、心率快、精神差等出血性休克前兆症状时应采用半卧位,同时尽快送到医院进行治疗。
1、用拇指、食指紧捏孩子的双侧鼻翼,压迫鼻中隔前部,让孩子张口呼吸。
学前儿童安全教育与意外伤害急救

第二节 学前儿童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
• 4.扭伤 • 扭伤多数是运动系统受到的损伤,常见于四肢关节部位或肌肉、韧带
等软组织因过度牵拉而受到损伤。受伤部位肿胀疼痛,行动受限。扭 伤初期应停止活动减少出血,采用冷敷治疗,1~2天后,再用热敷 促进消肿和血液的吸收。 • 5.抓咬伤 • 抓咬伤若是学前儿童聚在一起玩耍时造成的,而且问题不大时,适当 消毒处理一下即可。但要注意的是,在清理伤口时要使用流动水。如 果伤势较重并伴有发烧时,应赶紧就医治疗。
上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学前儿童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
• 一、意外伤害急救的原则
• (一)抢救生命 • (二)减少痛苦
• 二、学前儿童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
• (一)常见外伤的处理方式 • 1.擦伤 • 因擦撞、摔跤等造成皮肤擦伤并伴伤口污染时,应先用洁净的水冲洗
干净伤口,洗去沾染的污物后涂红药水并覆盖上纱布。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学前儿童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
• 2.挫伤 • 挫伤是指机体受到撞击或受到重物打击后,虽然皮肤外表未破损,但
受伤处呈肿痛青紫状态的一类常见伤害。挫伤在受伤初期时可局部冷 敷,以防止皮下继续出血,但24小时后方可用热敷理疗或用伤湿止 痛膏等外用药贴于患处。 • 3.割伤 • 割伤是刀、剪、玻璃片或锋利的器具造成的损伤。当伤口流血不止时, 就要用直接压迫法止血。若是手指出现割伤,而且伤口流血较多,应 紧压手指两侧动脉5~15分钟,一般便可止血。如果伤口在身体其 他部位时,都要加压止血。若压迫止血无效时,用皮筋或止血带在出 血处的近心端扎紧后送医院处理。但需注意的是每次止血带扎紧的时 间不宜超过15分钟,避免血液循环不畅造成机体坏死。止血后,可 用碘伏或浓度为75%的酒精消毒伤口,用消过毒的纱布或创可贴覆 盖后再用绷带包扎固定。但当伤口较深、较大或面部受伤时,应及时 就医处理,以免留下过大的疤痕。
小学生安全急救知识课件

小学生安全急救知识课件小学生安全急救知识课件汇总小学生安全急救知识课件汇总:1.警笛声响起时,表示危险即将发生,需要立刻停止一切活动,原地待命,等待上级命令。
2.听到哨声后,需要马上集合,有序撤离教室,在走廊排队,不得推搡、吵闹和打闹。
3.在走廊排队时,必须右脚在前,左脚在后,保持队伍竖直前进。
4.在楼梯口不允许奔跑、打闹和推搡,在楼道内不得大声喧哗、吵闹和打闹。
5.在洗手过程中,需要排队,不要插队和拥挤,更不允许吵闹和打闹。
6.在擦玻璃时,不允许用湿抹布,更不允许靠在玻璃上。
7.在进行室外活动时,不允许随意乱跑、打闹和推搡,需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有序地移动。
8.在进行体育活动时,不允许随意乱动和打闹,需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有序地移动。
9.在进行室内活动时,不允许随意乱动和打闹,需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有序地移动。
10.在遇到火灾等紧急情况时,需要保持冷静,听从老师的指挥,有序地撤离,不允许慌乱和拥挤。
小学生安全急救知识课件归纳小学生安全急救知识课件归纳1.应急处理1.1伤情判断1.2止血1.2.1直接压迫止血法1.2.2指压止血法1.2.3止血带止血法1.3包扎1.3.1绷带包扎法1.3.2三角巾包扎法1.4伤情观察1.5转运1.6常见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理2.预防措施2.1安全教育2.1.1应急预案2.1.2防范措施2.2安全隐患排查2.2.1消防安全隐患排查2.2.2交通安全安全隐患排查2.2.3食品卫生安全隐患排查2.3落实安全责任制2.3.1制定安全管理制度2.3.2开展安全检查2.3.3开展安全培训2.4常见安全隐患的预防措施2.4.1火灾的预防措施2.4.2交通事故的预防措施2.4.3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3.综合措施3.1法律法规3.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1.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3.2宣传教育3.2.1安全知识宣传3.2.2安全意识培养3.3社会支持3.3.1志愿者服务3.3.2社区支持3.4监督检查3.4.1政府监管3.4.2媒体监督小学生安全急救知识课件大全小学生安全急救知识课件:1.课件标题:安全急救知识2.课件内容:(1)课件开头:让学生了解安全急救知识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完整版)幼儿园急救常识安全教育培训

幼儿园急救常识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增长教师的急救知识,使教师能在幼儿园突发事件中运用一些简单易行的急救知识去进行急救,降低对幼儿的伤害程度。
各班很有必要通过扎实开展安全教育,引导幼儿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必备的安全和自护自救知识,机智地处置遇到的各种异常情况或危险,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幼儿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以下举例最常见的意外伤害及处理措施。
一、烧伤的紧急处理1、孩子烧伤时有衣物附着在患处,要脱去附着物。
如衣物贴在儿童的皮肤上,千万不能强行撕下。
2、用冷水冲洗冷却患处15分钟左右或用冰块敷患处。
3、不要用任何药膏或药水去涂患处,只能用无菌纱布覆盖所有的患处,避免感染。
4、将孩子的烧伤部位抬高,使患处的血流减少。
5、如果伤较严重,就要将孩子平躺在床上,并抬高儿童的下肢,让儿童的头部倾向一侧,以保证血流向体内的重要器官,防止儿童休克。
二、碰伤1、孩子受到的碰击不是很严重,患处没有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等症状,可以在皮肤的淤血斑处进行一小时左右的冷敷。
2、如果伤口出血,要用一块消毒的棉垫或卫生纸压迫伤口十分钟以上。
如果伤口不大,在止血后,用冷开水洗干净患处,用创可贴盖住患处。
3、如果伤口较大,或碰击物可能带有破伤风杆菌,应当马上带孩子去医院对伤口进行处理,必要时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防止破伤风的发生。
4、如果症状较重,患处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或碰伤的部位是头部或胸部,尤其是出现了头晕、呕吐、意识丧失、耳鼻有淡黄色的液体或血流出时,必须立即将孩子送去医院救治。
三、扭伤1、将扭伤的孩子平躺在床上.抬高患处,进行冷敷,以减轻患处的肿胀。
2、在患处垫上棉花,再用绷带将患处并节捆绑起来、注意不要使绷带相得太紧,不利于血液循环。
3、不要触动受伤的关节。
如果孩子的患处有畸形或剧烈的疼痛,说明孩子病情不只限于扭伤,可能发生了骨折,这样应马上送医院治疗。
四、烫伤1、应立即用冷水冲洗15分钟以上,降低局部温度,减少创面的进一步损伤,减少疼痛。
小学生常用急救知识PPT课件可修改全文

切断电源防触电,心肺复苏 是关键
➢ 立即关闭电源或用木棒、竹竿等 不导电的东西挑开电线。切不可触摸 触电者。
应急要点
雷击的人不带电,放心抢救 送医院
➢ 被雷击的人,其实他的身体是不带 电的,抢救时千万不要有顾虑,应 迅速扑灭他身上的火。
立即送急诊紧急处置
清水冲洗至少三十分
冲
送
脱
以剪刀除去束缚衣物
注意事项:
安全第一 评估现场环境 最好的救人方法是器械救生 呼叫紧急救援机构
方法1
方法2
溺水倒水方法
注意:倒水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延误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的抢救。
方法3
注意:
若患者呼吸心跳已停止 ,立即心肺复苏,并一直等 到医务人员接手。
先兆中暑
➢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如 及 时 转 移 到 阴 凉 通 风 处 , 喝 些 糖盐水,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轻症中暑
➢体温会超过38℃。 ➢除 头 晕 、 口 渴 外 , 还 会 面 色 潮红、大量出汗、皮肤发热等
重症中暑
➢可以突然昏倒,四肢肌肉抽搐、疼 痛,头痛、呕吐,体温高达41℃以上 ,皮肤干燥无汗,意识模糊,精神失 常、躁动甚至昏迷。
中暑的预防
➢ 出门要打伞或带帽子,最好 不要在10点至16点间在烈日 下行走;
02
用绷带、夹板或书、木棍 等妥善固定骨折肢体;
03
04
肿胀或骨折部位可用冰敷;
如伤口中已有脏物,不要用水冲洗,不 要使用药物,应在伤口上覆盖灭菌纱布 ,然后适度包扎固定。
➢四肢有大出血的伤员,压迫止 血,或使用止血带。
应
➢在搬运和转送过程中,不能扭 屈伤者躯体或颈部。
处
急
➢若受伤者呼吸心跳停止, 可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 按压。
《幼儿园急救常识》课件

如发生食物中毒症状,如呕吐、腹泻、腹痛等,应立即就医。同 时保留可能导致中毒的食物样本以供检查。
气管异物
总结词
预防与急救措施
预防
教育幼儿不要将小物件放入口中或鼻孔中,避免食用可能吸入气管 的食物。
急救措施
如发现幼儿有气管异物症状,如呼吸困难、呛咳等,应立即采用海姆 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并立即就医。
05
安全教育
学习安全知识的重要性
减少意外伤害
通过学习安全知识,孩子们可以 了解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危险
,从而降低意外伤害的风险。
培养自我保护能力
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有助 于孩子们在遇到危险时迅速作出反 应,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增强安全意识
通过持续的安全教育,可以逐渐增 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形成良好的 安全习惯。
昏迷
总结词
昏迷是一种紧急状况,需要立即采取措施唤醒幼儿并就医。
详细描述
昏迷是指幼儿失去意识、呼之不应的状态。在幼儿出现昏迷时,应立即呼叫急救人员或前往医院急诊 室。在等待急救人员到场的过程中,要保持幼儿的呼吸道通畅,观察是否有心跳、呼吸停止等危险症 状。同时要尽可能地安抚幼儿和家长的情绪,以便更好地应对紧急状况。
烫伤、烧伤
总结词
01
急救措施与预防
急救措施
02
立即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部位,可浸泡10-20分钟,然后小心除
去衣物,用干净的纱布轻轻包扎后立即就医。
预防
03
教育幼儿远离火源和热水,确保热水温度适宜,不放置易燃物
品。
食物中毒
总结词
预防与急救处理
预防
确保食物新鲜、清洁,避免食用过期或变质的食品。教育幼儿不 随便食用陌生或不熟悉的食品。
儿童急救安全常识ppt课件

社会组织参与
争取政府对儿童急救安全常识宣传与 推广的支持,如资金、政策等方面。
鼓励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儿童急救安全 常识宣传与推广活动,发挥各自优势, 共同推动儿童安全事业发展。
企业合作
与企业合作,共同参与儿童急救安全 常识宣传与推广活动,实现资源共享 和互利共赢。
THANKS FOR WATCHING
培训师资力量
组织儿童急救安全常识培训师资力量, 为学校、社区等提供专业培训服务。
开展主题活动
组织儿童急救安全常识主题活动,如 知识竞赛、讲座、模拟演练等,提高 儿童和家长的安全意识。
建立信息反馈机制
建立信息反馈机制,收集宣传推广效 果和目标人群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推 广策略和措施。
社会参与与合作
政府支持
详细描述
止血技能包括直接压迫止血、加压包扎止血、止血带止血等方法,家长和监护人应该了 解不同止血方法的适用情况和操作步骤,以便在意外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止血处
理。
包扎技能
总结词
包扎技能能够保护伤口,减少感染风 险,同时也能起到止血的作用。
详细描述
包扎技能包括绷带包扎和三角巾包扎 等方法,家长和监护人应该了解不同 包扎方法的适用情况和操作步骤,以 便在意外发生时能够正确地进行包扎 处理。
预防胜于治疗
02
通过了解儿童常见意外伤害和急救方法,家长可以提前预防,
降低孩子发生意外的风险。
建立安全感
03
家长具备急救能力,可以在孩子遇到突发状况时给予及时的帮
助,让孩子感到安全可靠。
儿童急救的基本原则
01
02
03
快速反应
在孩子发生意外时,第一 时间采取急救措施,把握 黄金救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