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的含义

民族的含义
民族的含义

民族的含义

1、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2、民族的基本特征

共同历史渊源、共同生产方式、共同语言、共同文化、共同风俗习惯和共同心理认同。

3、民族识别的含义

它是指一个族体的成分和名称的辨别与确定。我国共确认了55个少数民族。

4、我国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

我国进行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包括民族特征、民族渊流、民族意愿及相近和就近认同4个方面。

5、民族形成的条件

(1)内在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产品交换的发展。

(2)外在条件:战争、军事冲突等。

(3)经济条件:社会生产的发展及基带来的结果,促进了民旗的形成。

6、民族形成

(1)民族形成一般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其序列:即氏族—胞族—部落—部落了联盟—民族。从部落发展成民族,这是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

(2)在民族形成后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民族的分化、同化、

组合而形成的新的民族,可称为次生形态民族。

7、民族的基本发展阶段

民族的发展一般经历奴隶制民族、封建主义民族、资本主义民族、社会主义民族等基本发展阶段。

8、民族发展的内容

(1)民族的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是民族发展程度的根本性标志。

(2)民族的政治发展:民族的政治发展是民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民族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民族发展程度的一种标志。

(3)民族的文化发展:民族的文化发展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发展,也是民族发展的重要内容。(4)民族的人口发展:一定数量的人口增长和人口素质的优化是民族发展的一种标志。

9、民族消亡的一般规律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它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在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伴随着民族分化、组合、同化的过程,民族将自行消亡。民族消亡只有在阶段级灭亡、国家消亡之后才能实现。也就是说,人类社会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以后才能实现。

二、民族问题

民族问题是在多民族国家中,或在不同国家之间关系中经常

遇到的具有民族性的社会问题,是在民族的活动,交往联系中发生的问题。

2、民族问题的内容—一个发展,三个关系

(1)民族自身的发展;民族自身的发展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发展。

(2)民族之间的关系:民族关系是民族之间互动表现形式,是各民族在同一社会时代下各方面的联系。民族关系的核心问题是民族权益,包括民族利益和民族权利两个方面。(3)民族与阶级之间的关系:二者密切联系,在阶段社会,民族压迫是阶段压迫和剥削制度造成的;但二者是不同的社会现象,民族压迫比阶级压迫更广泛和复杂。

3、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

我国民族产生的根源主要包括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两个因素。

(1)自然因素:民族差异,这也是民族问题产生的基本原因。

(2)社会因素:因社会制度、人的行为而导致的民族问题。

4、民族问题与社会总问题的关系

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是和其他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的。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在国家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我国各族人民的意愿和要求才能不断得到满足,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才

能不断得到实现和保障,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局面才能不断形成和发展。

5、民族问题的特点—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和国际性

6、民族问题得要性的表现

(1)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治与乱

(2)民族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地是以退

(3)民族问题关系到人民的福与祸

三、中国的民族与民族问题

1、中国的民族概况

(1)构成情况

①在我国民族大家庭里,共同生活着56个民族。

②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内地汉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数的91.51%;其余55个民族占人口数的8.49%。因为这些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所以长期以来人们习惯称其为“少数民族”

(2)分布特点

①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②汉族人口遍布全国,主要聚居在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和松辽平原③少数民族多居于山区、高原、草原和森林地区。

2、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1)原因:我国各民族间的交往联系越来越多;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主义民族关系的形成。

(2)表现:第一,各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意识增强;第二,各民族的国家主人翁意识增强;第三,各民族间的互相信任增多;第四,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的共同性增强;第五,各民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识增强。

(3)意义: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统一、复兴等。

4、在社会主义时期,民族特点、民族差异仍将长期存在的原因

(1)民族特点、民族差异的表现:经历的历史时空不同;民族体的渊源和方式不同;生产方式各有特点;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民心理认同

民族的概念

民族的概念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及其祖先共同创找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 民族志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同时有特指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 民族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一般来说他是在原始社会解体时而形成的。进入阶级社会后,民族共同体仍在不断的分化、融合、重新组合。 中国作为一个政治统一的国民族国家,一贯主张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饭丢民族歧视与压迫。在中国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总问题的一部分,对与中国这样的社会和足以多民族国家来来说正确处理好民族关系,始终手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在正确的民主政府指引下各民族团结和睦,团结平等,共同发展、从而带来了中华民族兴旺发达、民族富强的景象。 中国多民主与发展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了汉族,还有5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的大杂居、小聚居地交错分布,促进了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56个民族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互相依存,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中国地处亚热带东部,太轻阳西岸,四周天然隔阂,内部地理单元体系完整,这种特点鲜明的地理环境,造成了中国多民族内向凝聚的特点。中华大地是人类发祥地之一,中国各民族的先民、都是中华大地上的最早居民,他们从远古洪荒时代便繁衍生息玉中华大地上。共同促成了中国多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进入父系社会后中国的部落联盟打体分为三大集团,及西北的华夏集团、东方的东夷集团、男发的南蛮集团。 华夏集团包括皇帝、炎帝、…………… 三苗、伏羲、女娲、欢儿属南蛮集团。 以上三大部落经长期交往中华大地上丰富的古人类化中华话大地上中华大地上具有凝聚力 中华大地是人类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个整体具有丰富的凝聚力,中华大地上的丰富的古人类

民族国家的形成

民族国家的形成 在中世纪的西欧,假如你问一个人的身份,他会首先告诉你是基督徒,其次是某个地区的居民,比如卢瓦尔河谷人、勃艮第人或者伦敦人,最后才可能是英格兰人、法兰西人或者德意志人。 在中世纪早期和中期,西欧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基督徒,属于天主教会,可以说生活在一个基督教的大世界中,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使用拉丁语,封建等级制的金字塔型权力结构使得领地成为权力的实体,自8世纪到11世纪,欧洲经济几乎完全建立在农业和非常有限的地方贸易基础上,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庄园经济)是封建割据的经济土壤。近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在当时是不存在的。 ◆民族: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特指有共同 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 ◆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机器。根据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数多少 为标准,国家可分为下列三种类型:⑴君主国,⑵贵族国,⑶民主国。 ◆民族国家:两者合为一体,国家的领土界限与民族居住地范围相同,同时文化与 政治逐步整合。国家是民族的政治实体。在西欧,民族和国家是同步形成的。 15世纪下半叶,英法的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变化: 15世纪下半叶,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原因: ①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 各阶层大多支持加强王权; ②英法百年战争及英国的玫瑰战争后,两国封建贵族失去昔日的权势,开始依靠王 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 ③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 ④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君主 专制出现了 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曾将许多商品专卖权赐予宠臣,使英国资产阶级深受其害。为了扞卫自身的经济利益,资产阶级奋起反击,他们利用议会的讲坛,猛烈抨击专卖权制度使“最主要的商品都落入了那些剥削全体国民的吸血鬼之手”。面对议会的强烈抗议,伊丽莎白一世被迫妥协,取消了私自授予的专卖权。 17—18世纪,法国三级会议中断召开170多年。在这期间,国王大权独揽,决定国家一切事务。路易十四(1643—1715)自称“朕即国家”,被视作神的化身。 根据上述两段文字及课文内容,分析英法两国君主专制的主要差异。 法国君主的专制程度甚于英国。 在法国,君主宣扬“君权神授”,王权几乎控制了社会的各方面; 在英国,则一直存在着议会的力量制约王权,这与英国中世纪《大宪章》带来的传统很有关系。 二、君主专制 1、时间:15世纪下半叶 2、原因: ①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

民族的形成

神奇的新疆 第一部分民族篇 第一节民族的形成 教学目标: 1、了解民族的形成时间、形成过程以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民族特征。 2、民族与氏族,种族、国家的区别与联系。 3、通过民族的形成过程体会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民族的形成时间,过程以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民族特征。 2、体会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从思想上抵制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 教学难点 1、民族的形成时间,过程以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民族特征。 2、民族与氏族,种族、国家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设计 一、导语引入 汉语中“民族”一词出现的年代较晚。在中国古籍里,经常使用“族”这个字,也常使用民、人、种、部、类,以及民人、民种、民群、种人、部人、族类等字。但是,“民”和“族”组合为一个名词则是后来的事。1903年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学者梁启超把瑞士-德国的政治理论家、法学家J.K.布伦奇利的民族概念介绍到中国来以后,民族一词便在中国普遍使用起来,其含义常与种族或国家概念相混淆,这与西欧的民族概念的影响有密切关系。 二、民族的形成时间及过程 民族形成于原始社会末期,因为私有制和阶级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社会发展史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经由了一个由氏族到部落再到部落联盟的过程。随着氏族社会的解体,氏族社会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人们的共同体也随之瓦解,新的以地域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即民族逐渐形成。所以,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氏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

三、民族的特征 1、西方民族特征的不同观点 布伦奇利认为民族有8种特质:①其始也同居一地;②其始也同一血统;③同其肢体形状;④同其语言;⑤同其文字;⑥同其宗教;⑦同其风俗;⑧同其生计(经济)。意大利有的学者认为:民族是“具有土地、起源、习惯、语言的统一,以及生命和社会意识共同一致的人类的自然社会”。孙中山提出了形成民族的五个力:第一血统、第二生活、第三语言、第四宗教、第五风俗习惯。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概念为不少辞书收为定义,影响颇为广泛。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后,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逐渐介绍到中国来,学术界才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中国共产党建立后,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民族工作的开展,尤其是民族识别工作的进行,对И.Β.斯大林概括的民族定义及民族形成问题的研究讨论,便逐渐广泛深入,对民族与氏族、部落,民族与种族,民族与国家的区分才愈加具体。 2、马克思主义民族的特征 (1)共同语言 民族的第一个特征是要有共同的语言,为什么呢?简单来说,因为它是人们活动和交往的工具。是不是说同一种话的就是同一个民族呢?不是,有时,几个民族可以共同使用同一种语言。在我国,回族和汉族使用的就是同一种语言。所以,《爱我中华》中说“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是不科学的。与此相对应的,一个民族是不是只有一种语言?也不对。 (2)、共同地域 共同地域是指一个民族生存、生活的自然环境。这是民族与氏族、部落的重要区别,地域关系代替血缘关系,也是民族形成的最关键的一步。既然这样,那是不是居住在同一个地方的都是同一个民族?不是的,同在中华大地上,但是有五十六个民族,我们新疆也有好几个民族。 (3)、共同的经济生活 这是指民族内部的经济联系,每个民族都会在长期的生产、交换活动中形成自己的经济特点和经济关系。如蒙古的游牧经济,彝族的纺织经济等。正是这种经济上的联系才把人们牢固地联结为一个共同体。 (4)、共同的心理素质 是指一个民族的共同爱好、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民族尊严等,主要表现在共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习俗方面。比如大家熟悉的歌曲《小背篓》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个特点。这是由宋祖英演唱的一曲脍炙人口的土家族民歌,她就是凭着这一首歌而一炮走红。在这首歌里就很好的体现了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吃——糍粑 住——吊脚楼 用——小背篓 这些风俗习惯一旦形成,就有很大的稳定性,从而成为我国民族文化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正是因为心理素质的稳定性,才使之成为区别民族的最显著的特点。 四、民族与氏族、部落的区别与联系 民族不同于氏族、部落。氏族、部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们共同体,而民族则是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民族是由不同部落的人们混合形成

论西方民族国家的行成

论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 摘要:16、17世纪欧洲向外扩张的同时,由于内部发生的一系列意义深远的变化,开始了社会转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西欧民族国家体系的形成。 关键词:民族;中世纪;海外扩张;新兴资产阶级;新君主 关于民族的含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1)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2)特指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韦伯斯特大学辞典》对民族的解释依次是: ① 由一般表现为共同语言、宗教、习俗等等的假设的血缘纽带联结起来的人群;② 具有相同的惯例、习俗以及社会同一意识与共同利益感的人群;③ 统一在一个单一的独立政府之下的一国居民之总体,即国家。可见中国人的民族一词的概念与西方人ethnic group(民族)概念是不同的。 在西方文化中,涉及边界和国土方面的国家意为Country,涉及民族方面的国家意为Nation,涉及政权和政治方面的国家意为State。 在中国,我们头脑里的“民族”概念具有多重含义,更多趋向于nation(国家)。(1)广义的民族概念,含义相当于“人类共同体”,接近于people;(2)国家概念紧密相连,“国族”一词可以较形象地表达这层含义,如中华民族,相当于nation;(3)狭义民族概念,即国族组成部分的各民族,如中国的56个民族(部分学者主张用族群ethnic group)概念表达; (4)小民族或不发达民族,用部落可能更加确切。 中世纪时期,西欧经济除了在14世纪曾衰退过外,在中世纪早期几个世纪以后,一直保持相当稳定的增长。原因之一是,1000年以后,外来入侵随着维京人中止进攻而告停止,当时,这些地区的人口约增长了50%,人口的激增促使人们牡蛎改进农业技术以支持人口的增长,而粮食的增长转而又使人口进一步增长成为可能。人口的增长和农业的发展相应地促进了商业和城市的发展。他表示西欧开始崛起,这一趋势想后来帮助英国人和荷兰人在全世界使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黯然失色。不仅欧洲内部的贸易在发展,而且欧洲与外部世界之间的贸易也在发展。贸易关系的扩大和加强产生了重大影响。欧洲经济适应国际贸易的程序开始远远超过东方诸侯较为自给自足的帝国的经济。 随着经济的扩展,欧洲的技术也发展了,并提供了扩张所必须的物质和技术,就欧洲的海外扩张来说,最重大的技术进步表现在造船、航海设备、航海术和海军装备方面。这些发展给了欧洲人一个决定性的而有力条件,使他们能夺取并控制世界诸大洋。 欧洲通过海外扩张,美洲大量金银涌入,除了这飞来横财,还有努力贸易、

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认识

对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认识 民族传统体育,就整个体育运动的项目来说,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地区通行的,如人们常说的田径、体操、球类等运动项目,这类运动项目是由古希腊、古罗马竞技以及欧美娱乐活动项目发展起来的,有人称这类体育运动为西方体育体系。另一类为东方不同民族特有的,如我国的导引、太极拳、武术,印度的瑜伽,日本的相扑,韩国的跆拳道等,都是从各自国家和民族传统的健身、军事、娱乐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有学者把这类体育运动称之为东方体育体系。 学科背景:1997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原国家教委批准,民族传统体育学被确定为一级学科体育学下属的4个二级学科之一,并形成以武术为主体,包括传统体育养生和民族民间体育在内的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体系;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新修订的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又将武术专业拓宽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成为新设本科专业之一。 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范畴:一、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是指在中华历史上一个或多个民族内流传或继承的体育活动的总称。主要是指我国各民族传统的祛病、健身、习武和娱乐活动项目。二、民族传统体育的涵义民族传统体育顾名思义,它包含三层意思:一是体育的,二是民族的,三是传统的。1.所谓体育的,是指这类活动项目或运动项目都具有体育的特性,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地按照一定的规则锻炼自己的身体,使自己的身体各个部分得到平衡协调的发展。2.所谓民族的,就是这类体育活动或体育运动具有民族性。这种民族性主要表现在它的民族文化底蕴上。这种民族文化底蕴主要反映在:它的活动或运动项目来自特定的民族,反映了该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民俗习惯,为该民族广大民众所喜好,在该民族地域有着深厚的民族群众基础。3.所谓传统的,就是这类体育项目具有历史继承性,是代代相传的。这类体育项目中任何一个都是在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下,在一定历史阶段产生的,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淘汰去其糟粕,保留其精华,而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的,并具有该民族的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它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民族传统体育这一概念,在理论、学术界仍然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

民族国家的形成

民族国家的形成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民族国家的形成在中世纪的西欧,假如你问一个人的身份,他会首先告诉你是基督徒,其次是某个地区的居民,比如卢瓦尔河谷人、勃艮第人或者伦敦人,最后才可能是英格兰人、法兰西人或者德意志人。 在中世纪早期和中期,西欧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基督徒,属于天主教会,可以说生活在一个基督教的大世界中,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使用拉丁语,封建等级制的金字塔型权力结构使得领地成为权力的实体,自8世纪到11世纪,欧洲经济几乎完全建立在农业和非常有限的地方贸易基础上,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庄园经济)是封建割据的经济土壤。近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在当时是不存在的。 民族: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特指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 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机器。根据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数多少为标准,国家可分为下列三种类型:⑴君主国,⑵贵族国,⑶民主国。 民族国家:两者合为一体,国家的领土界限与民族居住地范围相同,同时文化与政治逐步整合。国家是民族的政治实体。在西欧,民族和国家是同步形成的。 15世纪下半叶,英法的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变化: 15世纪下半叶,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原因:

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加强王权; ②英法百年战争及英国的玫瑰战争后,两国封建贵族失去昔日的权势,开始 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 ③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 ④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在这样的背景 下,君主专制出现了 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曾将许多商品专卖权赐予宠臣,使英国资产阶级深受其害。为了扞卫自身的经济利益,资产阶级奋起反击,他们利用议会的讲坛,猛烈抨击专卖权制度使“最主要的商品都落入了那些剥削全体国民的吸血鬼之手”。面对议会的强烈抗议,伊丽莎白一世被迫妥协,取消了私自授予的专卖权。17—18世纪,法国三级会议中断召开170多年。在这期间,国王大权独揽,决定国家一切事务。路易十四(1643—1715)自称“朕即国家”,被视作神的化身。 根据上述两段文字及课文内容,分析英法两国君主专制的主要差异。 法国君主的专制程度甚于英国。 在法国,君主宣扬“君权神授”,王权几乎控制了社会的各方面; 在英国,则一直存在着议会的力量制约王权,这与英国中世纪《大宪章》带来的传统很有关系。 二、君主专制 1、时间:15世纪下半叶 2、原因:

关于民族划分的一些思考

关于民族划分的一些思考 ——以龙山土家为例摘要 诸多对民族的定义与划分存在着广泛争议,因此各个国家的识别情况与民族政策都是有巨大差异的,但都存在着各自或多或少的问题。在中国,也不例外,本文将尝试结合民族识别理论、具体土家的识别过程以及现在的存在状况,结合一些小调研与自己的一些所思所想。综合一定的学术,更多的作为所谓“土家”一份子来表述一些想法。 关键词民族;利益;语言;族源 一、引子 在初二的时候,因为初三毕业考试的缘故,我们需要拍摄身份证,老师便叫我们回家将户口簿自己那一页拿出来带给老师。为避免丢失,老师便替我们保管,给了我们一个小纸条,上面写了姓名、出生、地址和民族,在我的小纸条上,老师在民族后面写了一个“土”,而其它人写了一个“土家”。我当时就知道“土”在中国语境下是另外一个民族,便去找了老师,老师说没有问题,不会误解的。那时候我就很奇怪,这个真的会没有问题吗?之后拿到身份证,华丽的变成了“土家”。因而,我那时便疑惑,这个民族有用吗?我在家乡写个“土”那就意味着“土家”,在具体的日常生活中,好像也并不如此的去区分,那这个有何意义呢?直到我参加高考前的三个月,省里面组织民族身份核查,并对父母均是少数民族的进行免费细致的体检,所以我那时才意识到可以在高考的基础上加上二十分,于是学校组织同学们改民族成分,父母不是的找爷爷奶奶一辈,反正能从祖上找到的都修改。之后还了解到诸如预科班、骨干计划等一些优惠政策,除此之外,我实在找不出什么理由来定格我自己的位置,如同下海的企业家一般,无法讲述“我们自己”的故事1。也就是说,我在我的身上难以找到土家族的影子,曾经在民族划分的时候,如何通过“讲故事”,我们成为了一个“民族”?就我而言,实为困顿,变迁之巨大,实为震惊。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浩浩荡荡的民族识别工作,毋庸置疑,这受到了苏联的巨大影响。结合实情中国的民族工作者提出了自己的判断标准,但在这一过程中,总是会有误差及问题的存在,因此就有了很多地方前后行政区的变化。时过境迁,现在很多民族所依据的标准都 1流心著,《自我的他性:当代中国的自我系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第160页

外国民族音乐概念常识

一、民族与民族文化、民族音乐 1.民族——是一个比较稳定的人们的共同体,是以血统、生活、语言、、风俗习惯等相同而结合的人群。即: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文化,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的共同心理素质。 2.民族文化——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带有民族特点的文化。(学术思想、道德观念、文物制度、风俗习惯等)。 两大特性:一是共同性,(各分子所共有)。一是延续性(即随民族之演进而绵延不断)。使民族文化成为民族心理凝聚力之支柱,而维系民族团结。 3.民族音乐——广义:民族音乐就是各民族的音乐,是在民族或者一定的文化和社会集团中所共有并被继续传承的音乐总体。狭义:民族音乐指的是扎根于各民族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具有该民族的音乐形态特征的传统音乐。 4. 文化脉络中的音乐 (1)音乐与自然环境 区域性差异制约文化现象的区域性差异。地理因素的稳固状态,这种制约也呈相对的稳定性。(2)音乐与社会环境围绕着生产方式而形成的多种社会性关系与音乐的关联之中。它不仅限于音乐的社会功能和作用,而且对音乐的意义和风格也有深刻的影响。 (3)音乐与亚洲,既有最早的拜火教以及佛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大,也有地区性、部族性和各地的民间信仰,形态十分多样。跨民族、跨国家的大,在这种占统治地位的地区,形成了许多共同的生活、文化方式,究其成因,共同的也是其中之一。 (4)音乐与语言语言作为文化的一种重要因素,语系是区别民族的系统指标之一。语言因素对音乐因素的影响也是甚为深刻的。 5.世界民族音乐的九大区划根据世界各民族音乐风格差异、文化背景,划分为九大区域。 1、东亚音乐文化区 2、东南亚音乐文化区 3、南亚音乐文化区 4、西亚、北非音乐文化区 5、黑人非洲音乐文化区 6、欧洲音乐文化区 7、北美音乐文化区 8、拉丁美洲音乐文化区 9、大洋洲音乐文化区 第一章东亚音乐 1.日本雅乐日本雅乐的含义是依时代的不同而变化的。狭义的雅乐指的是从中国和朝鲜传入的器乐合奏曲(主要是舞蹈伴奏音乐),日本称之为唐乐、高丽乐。 广义的雅乐是把日本古代以来的祭祀歌舞,以及接受了从亚洲大陆输入的唐乐、高丽乐影响而新创作的艺术歌曲也加进雅乐之中。雅乐的特色:音乐讲究旋律和节奏的形式美,格调高雅,速度由慢渐快,旋律多类型化,调门固定,有绝对音高。 2.能乐 (能+狂言)。能是一种严肃的音乐剧,是音乐、舞蹈、戏剧结合的综合艺术;狂言是以滑稽为主的台词剧,音乐成分少,篇幅较短。 3. 朝鲜半岛雅乐(正乐)雅乐就是雅正之乐。 朝鲜半岛传统的雅乐大致包括管弦合奏、管乐合奏、吹打、歌乐。 4. 傍梭里(唱乐)傍梭里又叫剧歌、杂歌、唱乐、唱剧、唱剧调。 是以傍念佛、傍巫祭、山打令中使用的叫做“傍”的小鼓作为伴奏而长时间歌唱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傍梭里大致由唱(歌唱)、科(表演动作)、白(说白)三大要素构成。 5.农乐农乐是在农耕祭祀活动、农民播种之后祈求丰收和秋季丰收后感天地与祖先的严肃的祭天仪式的风俗习惯中,以及作为农民的娱乐活动而进行的演出形式,也称风物戏。 6.伽倻琴《散调》是朝鲜朝末期产生于南道的代表性器乐独奏音乐。玄琴(玄琴,外形既似古琴,又像古筝)是男性乐器,伽倻琴就是女性乐器。 7..蒙古长调蒙古的一种民歌体裁形式,旋律悠长舒展,词与曲的结合“字少腔多”、“一字多音”,句中、句尾常用拖腔. 节奏自由,没有固定的节拍和节奏循环.

民族国家与国家构建:一个理论综述

民族国家与国家构建:一个理论综述 杨雪冬 现代国家(modern state)或者说民族-国家(nation-state)是迄今为止人类创造的最有效的政治组织单位(吉尔平,1994),而现代国家的构建则是一个不断寻求国家与社会、市场关系合理化的持续性历史进程。这种持续性不仅体现在单个民族国家发展的过程中,而且体现在诸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共时性和历时性上(宁骚,1995)。因此,国家构建可以作为检视现代化进程的一个视角和基点。 一国家构建、民族构建和民族国家构建 20世纪晚期以来,随着西方社会科学作品的大量译介,国家构建(state-building)、民族构建(nation-building)和民族国家构建(nation-state-building)三个概念也开始被国内学界较频繁地使用。尽管如此,对于三者的界定、相互间的关系(定义上和历史时段上)以及适用范围,存在着比较混乱的看法。比如,对于国家构建(state-building)的译法就有多种。比较流行的有“国家政权建设”、“国家建设”或者“国家形成”。实际上,这种混乱并不是中国所独有的。即使在创造这些概念的西方社会科学界,也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民族国家有多个表述形式(nation-state, national state,nation state)就说明了这点。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从西方引入的概念所反映的历史情境与这些概念使用者的非西方认识情境的不对称。具体而言,一方面,与社会科学中的许多概念一样,这三个概念也是从西方经验中归纳出来的,虽然在进入社会科学领域后得到了理论上的抽象,具有了相对的普适性,但不可避免地带着某种地域历史性。另一方面,在中国的认识背景下,国家本来就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概念。现代汉语中的“国家”起码充当了英语中的三个词:作为地理概念的country;作为政治概念的state;作为民族/文化概念的nation。作为研究者很难在语言表述上把作为分析概念的“国家”与作为日常生活概念的“国家”区分开来。这直接导致了研究表述中的困境。 除语言表述的独特性外,“国家”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以及当代政治文化中还被赋予了强烈的本土性的解释。在传统政治文化中,“国”与“家”有着密切的联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仅是政治人的生长逻辑,也是“国”的家庭化或家族化的典型写照。虽然与西方传统类似,传统文化在序列上把“国”置于“家”之上,但是并没有把二者作为“公域”和“私域”区别开来(亚里斯多德,1965),而是把两者重叠在一起,淡化了国家的制

浅谈我国民族概念的形成

浅谈我国民族概念的形成 摘要:我国民族概念的形成,是根据本国实际情况,融入对民族发展方向的期望后,甄别吸收国外民族理论得以界定的动态过程。本文试图从分析对我国民族概念形成起到重要作用的三个理论方向入手,理解诸多时代背景因素在我国民概念形成中的作用。 关键词:民族概念;国外民族理论;时代背景 一、近代国家民族学说影响下的民族概念 这一时期以鸦片战争之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为界限。这一时期,我国民族定义的现实背景是西方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时代渴望是救亡图存。 (一)民族国家学说的特点 民族国家理论是从地域、文化、人民和政府之间具有客观一致性的假设出发进行研究民族概念的学说,它在关于建国和征募忠实臣民的政治演说中获得极大发展的。在政治演说中,政治领袖们用民族国家学说把他们的追随者团结在同一面旗帜或其他国家象征的词汇下,进行政党活动。在这个学说下,民族概念是在政治和教育中被用来把普通人局部的、宗教的或基于亲族关系的忠诚转变为对国家的爱和忠诚。 (二)我国接受民族国家学说的时代背景 面对西方列强的侵入,如何凝聚本土力量共同抗拒侵略,成了时代主题。民族国家理论以其强调本土存在权益的特点,成为民众反抗侵略的思想武器,受到国内有识之士的重视。 (三)民族国家学说在我国的际遇 民族国家学说在我国经历了宣传、理解、践行、吸收的四个过程。 宣传、理解阶段:最初民族概念是被作为政治动员口号来使用的,如1901年,梁启超在其文章《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中就大量运用了“民族主义”和“民族帝国主义”等词;1903年,梁启超在分析了在资本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特点时说:“今日民族帝国主义者与古代帝国主义迥异,……彼则由于一人之雄心;而此则由于民族之涨力!”并指出:“知他人以帝国主义来侵之可畏,而速养成我所固有之民族主义以抵制之。” 践行、吸收阶段: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面对需要动员各民族反抗列强侵略的

民族和国家有什么不同

民族和国家有什么不同? 什么是民族主义,它的起源是什么? 描述国家构建的危机。 什么是虚弱国家和失败国家? 社会主义和政府统制有什么不同? 美国人对政府角色的看法被广泛接受吗? 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政府的六种类型是什么? 达尔的影响力术语有哪些?为什么其中有的比其他的更好些? 国家能够或者应当使它的社会现代化吗? 什么是象征性政治?民族民族:拥有自我历史意识的人口。(nation)与国家国家:民族的政府结构。(state)孰先孰后?民族是个具有自我意识、凝聚力、共同的态度和观念,并经常(但并非总是)有一种共同的语言的人群。国家是一种政府结构,通常是独立自主的并有足够的权力来厉行它的法令。[请注意我们是在原初意义上使用state一词,这和说美国有50个州(state)不是同一个词意。]很多人会争论说民族一定是在国家之前就发展起来了。国家毕竟是人为创造的,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来去匆匆,不断变换着形式。民族无疑是个基础性的因素:具有宗族情感的人群肯定要比政府结构来得早。第3章民族、国家和政府政治科学(第九版)历史研究却拒绝这种常识性观点。在很多情况下,是国家政府结构创造出了围绕着它的民族。例如,南非的祖鲁族并不是一个部落,而是人为创造的民族,不到两个世纪以前,一个强大而残暴的武士谢卡(Shaka)把许多部族和部落聚在一块使之成为一个民族。今天,人们认为自己是祖鲁族只是因为谢卡通过占领把他们集结在一起,强迫他们说他的语言并把他们培养成优秀的战士。法兰西经常会让人感觉是一个天然的民族,一个有着共同历史、语言和文化的整齐的六边形(指版图形状)。但如今的法国还包括几个语言和历史完全不同的地区大都是几个世纪以来通过武力得来的。巴黎通过教育、语言和中央集权的政府来灌输一种法兰西意识。法兰西民族是其国家出于便利而发展创造出来的。所有民族中人为色彩最浓的当数美国,它是由一群来自13个不同殖民地的人在费城集会期间经过精心策划联结起来的。在融合同化千千万万个具有不同语言和文化的移民的同时,美利坚合众国历经多年发展出了自己的民族意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开国文献中明确表达的理想的基础上的。民族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们是由品性各异的能工巧匠们创造出来的。对许多国家来说,创造的进程还远未完成。西班牙国家与西班牙民族并不相称。托雷多国王和马德里试图照搬法国中央集权的办法,但这些卡斯蒂利亚人永远也无法把一个统一的西班牙意识强加给加那利人、巴斯克人、加里西亚人、安达卢西亚人和纳瓦雷斯人。地区主义地区主义:有时在一国地区人口中出现的不同的意识。一直困扰着西班牙政治直到今天。英国征服印度次大陆并实行统治(Raj)统治(Raj):指英国对印度的统治。之前,几乎不存在印

少数民族文化-定义

2.1 文化的概念 世界上关于文化的定义有数百种之多,与文化相关的概念更是数不胜数。从词源学的意义上来说,culture(英)、kultur(德)源于拉丁文“cultura”,原意是“保护、耕种、栽培”的意思。学术界认为,泰勒的文化定义“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在社会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可以说一万个学者眼中就有一万种文化的定义,1952年,美国的文化人类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合著的《文化—有关概念和定义的回顾》一书,列举了西方学术界各种文化的定义 160 多种。1965 年,莫尔的著作《文化的社会进程》里更是列举了关于文化 250 多种的说法。文化是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对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呈现出的一种历史现象。 “《大英百科全书》将文化概念分两类。第一类是“一般性”的定义,将文化等同于“总体的人类社会遗产”;第二类是“多元的相对的”文化概念,“文化是一种来源于历史的生活结构的体系,这种体系往往为集团的成员所共有”,它包括语言、信仰、价值、传统、习惯、制度、思想,以及它们在物质工具和制造工具中的体现”[1]。 中国《辞海》对“文化”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解释:文化“从广义上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

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机构”[1]。尽管文化是一个没有特定的概念,就本质而言,文化与人是一体的。目前,“我国学术界对“文化”一次总体上形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人文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就是人文化,即经过人或社会加工改造过的一切都是文化,认为文化包括人类通过后天学习所掌握的各种思想、技术和物质文明;既有精神产物,也有物质产物:既有属于经济基础的部分,也有由此决定的上层建筑部分。文化体现一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而变化,因此,文化会呈现出多样性。[1] “文化的狭义理解偏重于精神层面,狭义的文化就是指人类的精神或精神文化,它包括精神领域里的一切东西,不仅仅包括信仰、能力、精神、感情、意志、思想等人的主观活动,而且还包括这些活动的观念性的成果,如文学、理论、学说、艺术、宗教、习惯、道德、风俗等。20 世纪中期以来,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文化产品的批量生产成为可能,狭义文化具有了更多的商品属性。目前对文化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狭义的文化领域[1]”。

跨国界民族_概念与内涵的界定

《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SocialSciencesinYunnanNo.4 一、相关概念界定的争议 在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中,由于作为人们共同体的民族形成过程与人类社会的国家发展过程的交错重叠,造成了国家疆界与民族分布地域的普遍不一致。当今世界上,同一民族生活在若干国家,一个国家包括若干民族的现象相当普遍。正如恩格斯所言:“没有一条国家的分界线是与民族的自然分界线,即语言的分界线相吻合。”[1](P1)这种国家疆域与民族分布地域的交错重叠,使民族与国家的形式主要表现为3种形式:即1个国家1种民族、1个国家多种民族和1个民族多个国家,而后两种形式更为普遍,而且往往存在于同一区域,即相当一部分民族的传统居住地域被国家政治疆界所分割,成为跨国界而居的民族。伴随现代国家建立的全过程,大规模的民族迁徙时有发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各民族的流动性也在不断加大。这些因素都在加剧着同一民族跨国界而居的现象。我国学术 界对这类特殊群体的研究,经历了从“边政学”到“跨界(境、国)民族”专门化研究的发展历程。 国内对跨界(境、国)民族的研究是伴随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第三次世界民族主义浪潮而掀起高潮的。但如果泛指在内容上涉及这类特殊群体的研究,那么它的研究历程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当时曾十分活跃的边政学者和民族学者们的研究就已经涉及到了这方面的问题。如1935~1936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凌纯声等人参加中英会勘中缅南段界务时,就已注意到了民族的跨国界而居问题,在其《中国边疆民族》、《中国边疆文化》等论文中,已涉及了跨国界而居的民族在周边国家活动的情形等。不过从总体上看,当时的这些研究成果,在性质上还属于“边政学”的范围。1957年,中央民族学院刊行了石钟健编著的《有关中缅国境线上少数民族的专著及论文索引》,这是当时对同一民族跨国界而居的相关研究的总结性成果。直到1979年,在昆明召开的“全国民族研究工作规划会议”上,才第一次将世界民族研究正式纳入国家规划[2] “跨国界民族”概念与内涵的界定 王清华1,彭朝荣2 (1.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云南昆明650034; 2.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昆明650091) 摘要:目前,国内关于我国跨国界而居的民族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气候,但民族学界对这类特殊群体的称谓不尽相同,主要有“跨界民族”、“跨境民族”和“跨国民族”之称,这3个概念的定义和内涵的界定上仍然存在分歧、争议和不足。应把跨国界而居的特殊民族群体称之为“跨国界民族”,其特点包括:(1)跨居于不同国家的各部分已拥有不同国籍;(2)跨居于不同国家仍有相对集中的聚居地;(3)跨居于不同国家的各部分仍保持认同。 关键词:跨界民族;跨境民族;跨国民族;跨国界民族 中图分类号:C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691(2008)04—0019—05 收稿日期:2008-01-21 作者简介:王清华(1955~),男,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彭朝荣(1983~),男,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2006级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的含义

关于中国、华夏、“夷狄”等词的出现及其含义的演变,是与中国形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紧密联系的。我们得另在关于中华民族的形成一节中加以叙述。本节叙述的重点是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在当代确立的含义,同时也追溯其发展演变过程。 中华一词,大约在魏晋时即已出现,南北朝已普遍使用。《晋书·刘乔传》记载刘弘上表给晋惠帝,表文中有:“今边陲无备豫之储,中华有杼轴之困。”《晋书·陈■传》记载陈■于东晋初上书给王导,说:“中华所以倾弊,四海所以土崩者,正以取才所……”,这里以“中华”对“边陲”,是指郡县地区与全国而言。至南北朝,裴松之在《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注中评论说:“若使(亮)游步中华,骋其龙光”,必不出曹操诸谋士之下。这里是以中华称中原地区。《魏书·韩显宗传》记载显宗上书魏孝文帝说:“自南伪相承,窃有淮北,欲擅中华之称”,说明取得了统治地位的“戎狄”,自居中华正统而斥江南朝廷为“南伪”了。总之,中华一词,是由中国与华夏二名复合而成,其含义在古代与中国一词相当,在许多场合是同义语,论地域主要是指中原,扩而大之,及于王朝直接管辖的郡县地区;论民族,一般指汉人;中华又是文化概念,一般是指古人所称“礼乐冠第”的中原文化。 把“中华”一词用于政治领域,在古代大概功效最明显的要推朱元璋。他在吴元(1367)十月命徐达等北伐后发布告谕中原各地人民的檄文中,提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并且说:“归我者永安于中华,背我者自窜于塞外。” (1)以“中华”对“胡虏”自然是族称,以之对塞外,则是地域。洪武元年(1368)二月又“诏复衣冠如唐制”; (2)当然又属于文化与礼俗等内容了。但一般著作都只征引檄文中上述内容,而忽视了朱元璋在檄文中还说到“自宋祚倾移,元以北狄入主中国,四海内外,罔不臣服,此岂人力,实乃天授”。承认元统治中国是符合天命,因而也就承认它是合法的了。此外,他特别强调蒙古、色目虽然不是“华夏族类”,但“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当徐达攻克汴梁(今开封)以后,朱元璋也随即到达。当他南归时,徐达等到陈桥送行,朱元璋诫谕诸将说:“昔元起沙漠,其祖宗有德,天命入主中国,将及百年。今子孙台荒,罔恤民艰,天厌弃之。君则有罪,民复何辜?”因而命诸将,所到之处“必使市不易肆,民安其居,凡元之宗戚,皆善待之”。 (3)甚至在元大都(今北京)已平,顺帝北走之后,朱元璋在宣布各项善后事宜的诏书中,头一条即指出:“元主父子,远遁沙漠,其乃颜、蒯突等类,素相仇敌,必不能相容,果能审识天命,衔璧来降,待以殊礼,作宾吾家。” (4)这些都说明朱元璋推翻元朝,在他看来和以往朝代革替一样,都是天命归弃的表现。他用“驱逐胡虏,恢复中华”动员了当时苦于元朝压迫的汉人及各族人民,但并没有渲染民族仇恨;相反,对蒙古、色目以至元朝宗戚、顺帝父子都采取宽容政策。这一方面说明了朱元璋的政治远见,同时也是中国已经有了多民族共处的长久历史传统所致。使“中华”再次成为政治口号,当以清末孙中山先生为代表。他在同盟会纲领的“民族主义”中,借用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但是,20世纪初的中国,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国内的主要任务乃是推翻专制帝制,实现民主共和。孙先生在革命实践中认识到,必须把中国各民族结成一体,为推翻专制帝制,创立中华共和国而奋斗,其中包括满族在内。在建立同盟会时,有人主张用“对满同盟会”的名称,孙先生认为:“不必也。满洲腐败,我辈所以革命;即令满人同情于我,亦可许入党。” (5)他又指出:“革命宗旨,不专在排满,当与废除专制、创造共和并行不悖。” (6)孙先生这种主张,与单纯以反满排满为目标标榜“种族革命”的政治派别划清了界限,因而得到了中国各族人民的支持。民族,在古代汉语里,用人、种人、族类、部落、种落等词表示。以民族一词用来表示稳定的民族共同体,则是上世纪与本世纪之交,从日语中引进的,当时用法较为复杂,很多场合下与“种族”混用。直到目前,各家在使用这个词的时候,

关于民族关系概念及理论的梳理

关于民族关系概念及理论的梳理 【摘要】本文对民族关系的定义和理论进行了梳理,认为,民族关系在定义及研究观点上存在诸多种类,其客观反映了民族关系研究的热点性与多样性,从而推动了民族关系的理论研究与构建,并最终促进了民族关系定义的完善化以及理论的科学化。 【关键词】民族关系;定义;理论;梳理 一、民族关系的定义 就民族关系的定义而言,有学者认为“民族关系指二个或二个以上民族之间的关系,其对民族关系的解读是划定于异族间的”;[1]部分学者提出了更为细致的阐述,认为“民族关系不是指本民族内部,而是指民族际内的关系,并可概括为三类:一是统治阶层和各级执政权力阶层与各族人民的关系;二是各民族的统治阶层或权力集团相互间的关系;三是各族人民之间的关系”。[2]以上观点都是将民族关系的划定范围在异族间进行解读的;以个人愚观,“民族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其从属于社会关系并依赖于社会关系”,[3]其不仅发生和存在异族间,也存在于单一民族的内部结构中,因此民族关系应是民族间、民族内部的相互交往、融合以及斗争的关系总和。

本文较认同“民族关系划分为民族内部、民族间、以及跨国或跨地区关系等类型,并在范围上将民族关系概括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以及表现出和平、战争或和平与矛盾并存三个方面;”[4]该定义从历史的角度总结民族关系的 发展、演变,也从社会角度对民族定义的类型、范围及内容进行了总结。通过对以上概念的梳理,本文认为,民族关系的研究不能仅以大民族为主要框架,在代际、年龄以及社会化、现代化的影响中,不同年龄群体的民族个体间会形成代际间的民族关系,因此应加入代际、年龄群体的因子。 二、国内外民族关系理论梳理 苏联时期的民族关系理论以列宁提出的“民族自决” 为基础,成为解决苏联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的主要参考;列宁认为“正如人类只有经过被压迫民族完全解放的过渡阶段,才能达到各民族的必然融合”;[5]其民族关系理论是通过无 产阶级革命,解放被压迫民族实现民族平等,并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推行优惠政策使各民族从形式平等过渡到事实平等。 美国多元的族群来源与国家组成形式,为民族关系的研究提供了先天的优势且最具代表性。戈登于1946年在出版 的《美国人生活中的同化》一书中提出了族群发展的“三个阶段理论”:“第一阶段盎格鲁-萨克逊化,不管你是什么文化背景要想成为美国公民,就必须盎格鲁-萨克逊化;第二阶段熔炉理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经过美国社会化的过程

从民族意识到民族国家之建立

从民族意识到民族国家之建立 首先,民族意识亦称国民主义或国族主义,包含为民族、人种、与国家三种认同在内的意识形态以民族为人类生存的基本单位,以作为形塑特定文化与政治主张之理念基础。这一概念是伴随欧洲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运动而产生的思潮,是近代社会的产物,它强调个体对共同体的自觉认同,高度忠诚以及绝对热爱,同时强调共同体的集体意识以及集体归属感,以培养达到一种强烈的民族凝聚力,用以维护民族利益,将民族的进步与发展作为个体与民族的统一目标。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 当今时代波谲云诡,世界变得越来越不安宁。中国正处于实现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中国日益开放、日益走向世界,世界也日益关注中国。正在崛起的中国有益于世界,也冲击着现存世界秩序。现存世界秩序的主宰者——西方,以矛盾的心态对待中国的崛起,既要容纳又想排斥。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与世界、世界予中国,日益成为时代的焦点。站在我们的立场上,崛起的中国最终为世界所接纳还是被排斥,应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努力。列宁曾说过,“一个阶级如果不从政治上正确地看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因而也就不能完成它的生产任务。”[1] 一个阶级如此,一个民族何尝不是如此。卢卡奇把历史与阶级意识联系到一起。一个民族的历史也是这个民族的民族意识、民族精神发展的历史。器物的中国之上,更要有道义的中国。中华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华民族意识的激发和中华民族主义的成长是我们民族真正需要的现代意识,是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精神长城。 一 民族主义的存在和发展有着坚实的历史逻辑的支撑。民族主义表示着一种现代社会普遍的生存状态。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现代意义上的解决,赖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伴随着作为主体的人类的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即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不断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改造着自己。当人类活动能力受到阻碍时,就要设法破除这一障碍。这样的障碍既可能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也有可能是不同主体间所形成的制约关系。在资本主义最早萌芽和发展的西欧,这种制约深刻地体现在各个民族之间的左冲右突上。所谓“现代性”和所谓“启蒙”,也是近代民族国家成长历程中一种思想表现。总之,在人类历史的矛盾运动中,长期以来有民族主义相伴左右。 从历史走来的民族主义是一个个共同体在争取生存和发展斗争中成长起来的自我意识。由此,批评民族主义是战争的根源也不无道理。但问题也有另一面,不同民族的民族主义构成了互相制衡的力量,世界反而和平了。从这个角度看,民族主义是保持均势的力量。 近现代西方与非西方的民族主义理论与实践表明,人类的民族主义实践不曾中断,总是在世界到处上演内容相同的活剧。民族主义的重演,恰恰说明其历史的先决条件——生产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我们思考的重点不是民族主义有无必要,而是被西方现代性笼罩当代中国思想界能否根据自身的历史与现实创造出不同于西方的新型的民族主义话语。 二 近代惨痛的历史经验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所遭受的苦难是最深重的。帝国主义的掠夺与侵略是近现代中国民族主义的生长之源。特定的历史情境决定了此时的民族主义既是现代的又是非现代的和反现代的,决定了近现代中国的民族主义与西方民族主义的冲突性。面对帝国主义咄咄逼人的态势,为了民族的生存,中国的民族意识曾有体现现代性的“西体中用”愿望,体现非现代性的“中体西用”的愿望,而毛泽东推翻“三座大山”的愿望则体现了反现代性的中国式的现代化努力。近现代中国民族主义发展的历程中也杂鞣着各种思潮和主义,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