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七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广岛与长崎原子弹爆炸素材新人教版选修3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选修3第三单元第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高中历史选修3第三单元第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一.盟军的反攻1.瓜岛战役●时间: 1942.8●双方: 美国和日本●结果: 美国从此牢牢掌握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2.北非战场●1942.11 - 1943.5, 美英对战德意军队,德意投降●1943.7 盟军登陆意大利西西里岛,意大利政变,墨索里尼下台,意大利退出战争3.苏德战争●1943.7 德国大规模进攻苏联,坦克会战,德国战败●1944.1 苏联连续10次大规模反攻,收复全部国土●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退出战争二.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1.开罗会议●时间: 1943年11月●国家: 美国,英国,中国●成果: 《开罗宣言》,宣告日归还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2.德黑兰会议●国家: 美国,英国,苏联●决定在法国北部登陆开辟第二战场●战后处置德国和成立国际组织问题3.诺曼底登陆●时间: 1944年6月6日●英美盟军, 指挥艾森豪威尔,地点法国北部诺曼底地区●结果:1944年8月,巴黎光复●影响: 从此法西斯德国处于东西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中三.德国法西斯的覆灭1. 1945年2月,苏美英举行雅尔塔会议2. 1945年4月30日,苏联攻克柏林,希特勒自杀,5月8日德国投降四.日本投降和大战的结束1. 1945年4月,美国占领硫磺岛和冲绳岛,对日本本土进行轰炸2. 1945年7月, 苏美英《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3. 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4. 1945年 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打击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5.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二战结束。

日本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事件

日本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事件
日本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事件
h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h
2
原子弹的历史
●二战期间,科学家西拉德为防止德国人抢先造出原子弹,动员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上书 美国总统罗斯福,阐述了研制原子弹对美国安全的重要性。
●1941年12月6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前一天),罗斯福才批准了美国科学研究发展局全力研 制原子弹。
●1942年8月,美国制订了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 ●1943年7月,美国成立原子弹研究所。 ●1945年3月,美国成立合并秘密的原子能委员会。 ●1945年7月16日,在新墨西哥州的阿拉莫可德沙漠中进行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试
验。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放原子弹,分别造成14万人和7万人丧生。 ●1949年,苏联成功研制原子弹,英国、法国分别于1952年和1960年爆炸了自己研制的原
子弹,1964年,中国也拥有了原子弹。 ●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美军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扬言,
• Recess for the boron safety plug (not shown) to be ejected into
h
9
h
10
负责将小男孩投掷在广岛上空的“艾诺拉·盖”与他的机组员
小男孩在广岛上空引爆,产生巨大的蕈状云
h
11
胖子原子弹
h
12
胖子(Fat Man)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在日本长崎投掷 的原子弹的名称。1945年8月9日,即广岛首枚原子弹爆炸后3 天,由查理士·斯文尼(Charles Sweeney)驾驶的B-29超级 空中堡垒轰炸机“博士卡”(Bockscar)在长崎上空31000英呎 (9000米)投下。在日本当地时间早上11时02分,在1,800呎 (550米)高度爆炸。 “胖子”是人类历史上对人类第二次使用的核武器,亦是至今为 止最后一次对人类使用的核武器。

3.7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练)(解析版)

3.7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练)(解析版)

1.1943年7月,德军集中精锐部队又一次对苏联军队发动战略性进攻。

苏军调集重兵严阵以待,双方展开空前规模的坦克大战,德军损失惨重并从此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

这次战役是() A.莫斯科战役B.库尔斯克战役C.阿拉曼战役D.斯大林格勒战役【答案】B【解析】结合材料中“1943年7月”“苏德战场的主动权”等信息,可知为库尔斯克战役。

B项正确。

2.二战后期,苏、美、英三国首脑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决定由英美军队于1944年5月在法国北部登陆开辟第二战场。

这次会议在图中何处召开()A.①B.②C.③D.④【答案】C【解析】图中①位置是苏联的雅尔塔,图中②位置是埃及的开罗,图中③位置是伊朗的德黑兰,图中④位置是德国的波茨坦。

据所学可知,1943年开罗会议结束后,苏、美、英三国首脑又在德黑兰举行会议,决定于1944年5月由美英军队在法国北部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故C项正确。

3.以下二战期间通过的国际文件中,中国政府代表参加签字的有()①《联合国家宣言》②《开罗宣言》③《雅尔塔协定》④《波茨坦公告》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基础篇【答案】D【解析】《联合国家宣言》签署国是美、苏、英、中等26国;《开罗宣言》是美、英、中三国;《雅尔塔协定》是美、英、苏三国;《波茨坦公告》是美、英、中三国。

故选D项。

4.德黑兰会议期间,丘吉尔说:“我梦见我成为世界的主宰!”罗斯福说:“我梦见我成了宇宙的主宰!”斯大林说:“我梦见,我既没有批准丘吉尔先生您当世界主宰,也没有批准罗斯福先生您当宇宙主宰!”这一现象说明()A.苏联的实力最为强大B.罗斯福称霸野心最大C.三国的争霸意图显现D.美、苏矛盾是主要矛盾【答案】C【解析】美、英、苏三国在“世界主宰”和“宇宙主宰”问题上的争论,反映了它们争夺世界霸权的企图。

C项正确。

5.加速下图所反映事件到来的因素有()①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分别投放原子弹②苏联对日宣战③雅尔塔会议的召开④中国抗日军民发动战略反攻A.①②B.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C【解析】雅尔塔会议主要讨论了对加快战争进程、战后对德国的处理以及确保战后世界的和平与安全等重大问题,并未涉及日本问题,③错误;①②④均加速了日本的投降,故选C项。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年)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战争之一。

它在全球范围内夺去了数以百万计的生命,并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变革。

然而,随着1945年的到来,这场战争终于迎来了结束的曙光。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局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同盟国(由英国、苏联、中国和美国等国组成)逐渐压缩了轴心国(由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等国组成)的领土,并削弱了他们的军事实力。

同时,盟军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胜利,如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突尼斯战役等,使得轴心国的战略优势逐渐丧失。

在1945年的早些时候,盟军发动了一系列决定性的进攻,对轴心国的最后一线防线展开攻击。

苏联军队在东线发动了大规模的攻势,迅速推进并占领了东欧地区的大部分领土。

与此同时,美国和英国的军队也在西线取得了重大突破,向德国本土推进。

正是在这种形势下,轴心国终于无法再抵御盟军的进攻了。

德国的希特勒于1945年4月自杀,德国政权迅速崩溃。

同年5月,德国正式向盟军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结束。

然而,尽管欧洲战场的局势已经明显倾向于盟军,但与日本的战争仍在继续。

自1941年以来,日本一直在亚洲太平洋地区实施侵略行动,并对中国、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发动了进攻。

1945年,美国发动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原子弹袭击,炸毁了广岛和长崎两座城市。

这一恐怖的武器给日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原子弹的威慑下,日本政权在1945年8月向盟军无条件投降。

这一事件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正式结束。

通过持续了近六年的激烈战争,世界终于恢复了相对的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场战争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并对政治和经济格局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同时,战争结束后,人们也开始反思战争的恶果,倡导和平、和解与合作。

然而,尽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已经熄灭,但其遗留下来的问题和影响仍然存在。

许多国家和地区在战争中受到了巨大的破坏,需要重建和面对战后重建的挑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在反法西斯同盟同盟的反抗中,终究攻克了法西斯同盟,战败国投降签字下,终于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下面是作者给大家带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欢迎大家浏览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初中历史知识点:德国投降(攻克柏林)柏林会战:1945年春,苏军以3个方面军250万人的兵力进入德境。

德军调集军队约100万人死守柏林,集中气力对付苏军。

苏军在对柏林的强攻中采取多路向中心突击,经猛烈巷战,于4月27日突入柏林中心区,29日开始强攻国会大厦。

30日希特勒在总理府地下室自杀。

5月2日柏林卫戍司令率部投降。

8日德军统领部代表在柏林向苏军和盟国远征军无条件投降书。

法西斯德国就此灭亡。

1945年4月,苏军对柏林开始了最后的攻坚战,在苏军的攻势下,希特勒自杀身亡。

5月8日德国签署投降书,欧洲战事以反法西斯同盟的胜利而宣布结束。

柏林战争性质:柏林战争是第二次世界欧洲战场最后一次大型战争,其胜利宣布了欧战的结束,德国法西斯集团的彻底失败。

柏林战争胜利的意义:1.粉碎了纳粹德军最高统领部在柏林消耗苏军,将战争拖延下去,等待美英盟军到达柏林,将柏林交给美英盟军,借以保全德国战败后利益的图谋。

2.标志着德国法西斯的彻底灭亡。

3.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进程的重要里程碑。

初中历史知识点:日本投降波兹坦会议:1945年7月26日在波茨坦会议上美国总统哈利·杜鲁门、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和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联合发表的一份公告《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简称《波茨坦公告》或《波茨坦宣言》。

1945年7月17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柏林近郊波茨坦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发表对日最后通牒式公告。

由美国起草,英国同意。

中国没有参加会议,但公告发表前征得了他的同意。

苏联于8月8日对日宣战后加入该公告。

日本投降:1945年8月14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

15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原子弹的爆炸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原子弹的爆炸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原子弹的爆炸1945年8月6日,世界历史上最具破坏力的武器之一——原子弹,在日本广岛爆炸。

这一事件不仅彻底改变了战争的面貌,也给人类带来了对核武器的恐惧和警醒。

然而,在谈论原子弹爆炸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和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战争之一,也是人类历史上伤亡最惨重的一场战争。

它爆发于1939年,由于各方利益的纠葛和国际形势的紧张,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全球性的战争。

战争的根本原因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不公正和不平等的和平条约,以及经济危机和民族主义的兴起。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之间的军事冲突愈演愈烈。

纳粹德国的侵略行为和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引起了全世界的愤慨和抵制。

同盟国由美国、英国和苏联等国组成,与轴心国(德国、意大利和日本)进行了长时间的战争。

这场战争给参战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牺牲和破坏,同时也推动了科技的发展和战争方式的改变。

在战争的后期,原子弹的研制和使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由于战争的残酷和各国对胜利的迫切渴望,科学家们开始秘密地研发原子弹。

在1945年7月,美国成功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代号为“曼哈顿计划”。

这一试验的成功标志着原子弹的研制进入了实用阶段。

然而,原子弹的使用并非轻而易举的决定。

在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爆炸之前,美国政府曾考虑过其他的战略选择。

然而,由于日本拒绝无条件投降,美国总统杜鲁门最终决定使用原子弹来迫使日本投降。

1945年8月6日,第一颗原子弹在广岛爆炸,造成了大规模的破坏和伤亡。

三天后,第二颗原子弹在长崎爆炸,同样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原子弹的爆炸给日本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苦难。

爆炸瞬间,广岛和长崎的城市几乎被夷为平地,成千上万的人失去了生命,更多的人因为核辐射和伤痛而长期受苦。

这一事件也让全世界对核武器的威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引发了人们对战争和和平的思考。

原子弹的爆炸不仅引发了对核武器的担忧,也推动了国际社会对战争的反思和和平的追求。

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

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

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广岛和长崎两座城市成为了世界历史上第一颗和第二颗遭受原子弹袭击的城市。

这两次原子弹爆炸给广岛和长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也带来了长期的影响和警示。

本文将探讨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事件,回顾历史,深刻反思战争的残酷和核武器的威力。

一、广岛的原子弹爆炸1945年8月6日,美军投下了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从天空瞬间摧毁了广岛市。

这颗原子弹在爆炸瞬间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瞬间将广岛市中心的建筑物夷为平地,并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

据估计,爆炸当天有约13万人死亡或受伤,而广岛市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被夷为平地。

广岛的原子弹爆炸不仅造成了大面积的破坏,还引发了强烈的火灾和放射性尘埃的扩散。

数日后,许多幸存者被称为“爆心幸存者”的人出现了放射性疾病和其他健康问题,长期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此外,原子弹的爆炸还给广岛的环境带来了严重破坏,导致该地区的土壤和水源长期受到放射性污染。

二、长崎的原子弹爆炸仅仅三天后的1945年8月9日,长崎市也遭受了核攻击。

美军投下了代号为“胖子”的原子弹,这一次的破坏范围覆盖了长崎市的工业区和居民区。

据估计,爆炸造成了3万至4万人死亡或受伤,其中许多人是在爆炸后几个月内死于放射性疾病。

与广岛一样,长崎的原子弹爆炸引发了大规模的破坏和火灾。

许多幸存者被迫忍受放射性疾病和后续的医疗问题。

长崎的土地和水源也遭受了严重的放射性污染,影响了当地人的生活和安全。

三、历史反思与和平呼声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事件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也使得人们对于战争的残酷性质和核武器的危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两次原子弹爆炸给人类社会带来了重大的伤害和教训,同时也唤起了对于和平的呼声。

值得一提的是,广岛和长崎幸存者们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发起了广泛的和平运动,呼吁废除核武器并实现世界和平。

他们的努力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支持,也为核裁军和和平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四、核裁军与国际努力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事件让世界认识到核武器的毁灭力量,进而推动了核裁军的进程。

原子弹炸广岛与长崎

原子弹炸广岛与长崎

原子弹炸广岛与长崎在二战末期的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分别炸毁了日本广岛和长崎。

这两次核爆炸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爆炸后果以及战后影响等方面,对这两次原子弹爆炸进行探讨。

一、历史背景二战期间,日本是轴心国的一员,与美国以及其他盟国发生了激烈的战争。

由于美国海军对于太平洋地区的战略进攻,日本的战局逐渐不利。

为了尽早结束战争,美国决定使用原子弹作为最后的杀手锏。

1945年7月,美国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名为“曼哈顿计划”。

二、原子弹爆炸后果1. 广岛核爆炸1945年8月6日,美国投下了一颗原子弹在日本广岛爆炸。

爆炸瞬间,火球升腾而起,形成可怕的火球云。

可怕的冲击波瞬间夷平了广岛城的大部分建筑。

爆炸还产生了巨大的热辐射和强烈的放射性尘埃。

据统计,爆炸瞬间就有约7万人丧生,死者中包括平民居民和军事人员。

2. 长崎核爆炸1945年8月9日,美国投下了另一颗原子弹在日本长崎爆炸。

这一次的爆炸威力与广岛相仿,同样给长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据报道,爆炸瞬间有约4万人死亡,受伤人数更是难以计算。

三、战后影响1. 日本投降原子弹的使用直接导致了日本的投降。

日本政府面临着巨大的国家破产和人员伤亡,无法继续战争。

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结束了二战。

2. 核武器的普及与冷战二战后,原子弹的威力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各国纷纷开始发展核武器,并涌现出核竞赛的局面。

美国与苏联之间的冲突逐渐演变成了冷战,并形成了两个超级大国的对抗格局。

3. 全球核裁军运动的兴起原子弹爆炸也引发了全球范围的反核武器运动。

人们开始意识到核武器的巨大危险性,呼吁各国进行联合裁军。

随后,国际社会相继签署了多项核裁军条约,限制和控制核武器的扩散。

四、结论原子弹炸广岛与长崎是人类历史上一次可怕而又令人深思的事件。

它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也在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方面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岛与长崎原子弹爆炸
广岛与长崎原子弹爆炸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军在1945年8月分别在日本的广岛市与长崎市投下原子弹,这也是原子弹唯一一次在战争中使用。

盟军在空袭日本许多城市后,准备进行没落行动对日本本土进攻。

二战欧洲战场在纳粹德国于1945年5月8日投降后结束,但是太平洋战争仍在持续。

美国与中华民国与英国在1945年7月26日发表《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但是日本政府并未作回应。

美国于是计划使用曼哈顿计划中成功制造的核武器,并分别在8月6日及9日在广岛与长崎投下小男孩原子弹及胖子原子弹。

广岛约有90,000-166,000人因核爆而死亡,长崎则有60,000–80,000人死亡。

长崎遭受核弹轰炸后六天,也就是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向盟军投降,并在1945年9月2日签署《降伏文书》,象征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

影响所及,导致日本政府于1967年宣布非核三原则,表明不拥有、不生产、不引进核武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