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光学分析方法导论
合集下载
2 章 光学分析法导论

当棱镜位于最小偏向角位置时
式中, m为棱镜数目; b为棱镜底边长; dn/dλ为棱镜材料的色散率。 由上式可以看出,理论分辨率的大小与棱镜材料、形 状、个数及所选波长有关,长波的分辨率要比短波的 分辨率小,棱镜分离后的光谱属于非均排光谱。
2. 光栅 光栅是由大量等宽、等距离、相互平行的狭缝(或反 射面)构成的光学元件。 从工作 原理上 分: 透射光栅 反射光栅
非光谱法-折射、散射、干涉、衍射、偏振和圆二色等
光 学 分 析 法 光谱法
X射线荧光分析法
光致发光 发射光谱法
原子荧光
分子荧光
分子磷光
原子发射光谱法
非辐射发光
紫外-可见 原子吸收光谱法 吸收光谱法 红外光谱法 核磁共振波谱法
化学发光法
2-3 光谱法仪器
光谱仪通常由五个部分组成:光源、单色器、试样 池、检测器、读数器件。 2-3-1光源 依据方法不同,采用不同的光源。光源有连续光源和 线光源等。 1.连续光源:在较宽波长范围内发射强度平稳的具有 连续光谱的光源。 如氢灯、氘灯、钨丝灯。 2.线光源:提供特定波长的光源。 如空心阴极灯、金属蒸气灯、激光。
I
K=-1
0
一级光谱
(3) 当K 与的乘积相同时
k1 1=k2 2=k3 3=‥‥‥ 出现光谱重叠 如: K=1×800nm=2×400nm =3×267nm=4×200nm
0
一级光谱 二级光谱
三级光谱
光谱重叠消除
• 滤光片 • 感光板 • 谱级分离器
(2)光栅的光学特性 常用色散率、分辨率和集光本领(闪耀特性)来表示。 色散率——表示不同波长的光谱线色散开的能力。
1J (焦耳) 1Cal (卡) 1erg (尔格) 1eV
第二章光学分析导论

中能辐射区 低能辐射区
一射线波长最小,能量最大;射频区波长最大,能量最小
§2-2:原子、离子与分子的能级
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Max Planck提出量子理论。
E3
两个假设:
E2 E1 E0
1. 原子,离子和分子存在于一些具有确定能量的不连续的状 态(Atoms, ions and molecules can exist in discrete states, characterized by definite amounts of energy). 当一种物种改
对第四条的讨论:
(4) 一般情况下,在常温下原子处于基态。那么,怎样使 原子跃迁至激发态?——给予它能量! 若使原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的能量由光来提供……
E2
hv (=ΔE)
E1
是为原子吸收
吸收
E0
I、由于一种元素的原子(离子)有许许多多激发态,因此它
可以吸收很多种波长的光,使其从基态跃迁到不同的高能级 上。 II、被吸收的光的强度要减弱(吸光度和透射率) III、对同一波长的光来讲,被吸收的程度与原子的数目有关 IV、如果以吸收光的强度按照波长的长短顺序绘制谱图,就
含有一些与原光波波长不同的光。拉曼因此获得 Nobel 奖。 这些散射光与物质的结构有相关性,可以结构定性-- 拉曼光谱。
黑体辐射:也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上述这些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光是在空间高速运动 的光量子流。
每 个 光 子 所 具 有 的 能 量 , 根 据 量 子 理 论 ( quantum
变状态时,会吸收或释放一定的能量,吸收或释放的能量等
于两个状态的能量之差(When a species changes its state, it absorbs or emits an amount of energy exactly equal to the energy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tates).
光学分析法导论

第二节 光学分析法旳分类
二、光谱法
2)按电磁辐射本质分类
原子光谱(涉及离子光谱)——由原子或离子外层电子 旳跃迁产生,具有明显 旳线光谱特征
分子光谱——由分子中电子能级及分子旳振动、转动能 级旳跃迁产生,大多具有带光谱特征
第二节 光学分析法旳分类
二、光谱法
3)按辐射能传递方式分类 发射光谱——处于激发态旳原子分子或离子由高 能级跃迁回低能级或基态发射出相应旳光谱
第三节 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
一、原子光谱
主量子数( n ):描述核外电子是在那个电子壳层上运动。 n = 1、 2、 3、 4、 5、 6、7、••••••••
符号 K、L、M、N、O、P、Q、••••••••
角量子数( l ):描述核外电子云旳形状。
l = 0、1、 2、 3、 4、••••••••
第三节 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
一、原子光谱
主量子数(n):
n =1、 2、 3、 4、 5、 6、7、••••••••
总角量子数(L):
L= l,
对于2个价电子: L = ( l1+ l2)、 ( l1+ l2-1)、•••、 ( l1- l2)
总自旋量子数(S):对于N个价电子:N/2, N /2 -1, N /2 -2,..,1/2,0
>2.5*105
X一射线 0.005-10nm 2.5*105 -1.2*102
高能辐射区
远紫外 10200nm 1.2*102-6.2
近紫外 200
可见光 400
近红外 0.782.5
中红外 2.550
远红外 501000m 2.5*10-2-1.2*10-4
中能辐射区
微波 0.1100cm 1.2*10-4-1.2*10-7
光学分析法导论

在光谱学中主要关心价电子的组态。
2、光谱项
原子的能量状态用n、L、S、J四个 量子数为参数的光谱项来表征。
n---- 主量子数 L ----总角量子数 S ----总自旋量子数 J ----内量子数
L ----总角量子数 其数值为外层价电子角量子数的
矢量和,L = l 其加和规则为:
共2L+1个不同的值。 通常用S、P、D、F……依次表示L
例如:Na只有1个外层电子,S=1/2,M=2, 所以产生双重线。
若是碱土金属,有2个外层电子,它们有两 种可能:1)向同一方向自旋,则S=1/2+1/2=1, M=3,为三重线。2)向相反方向自旋,则S=1/21/2=0,M=1,为单重线。
J ----内量子数
取决于L和S,是它们的矢量和:J = L + S。 若LS,J = (L+S),(L+S-1)……(L-S) 共2S+1个值 若L<S,J = (S+L),(S+L-1)……(S-L) 共2L+1个值
例如:
Hg 184.96 nm 谱线 ,它相应于光谱 项61S0--- 61P1的跃迁,其中: △n = 0 , △L = 1 ,△J = -1 ,△S =0,完全符合 上述选律。
实际上Hg还有一条很弱的253.65 nm谱 线,是相应于光谱项 61S0--- 63P1的跃迁, 其中: △S =1(△M =2) ,即△S 0,不符 合上述选律。
AES AAS AFS
5、原子光谱
二、分子光谱
1分子能级
分子光谱产生于分子能级的跃迁。分子能 级比较复杂包括电子能级、振动能级和转动能 级。
2、分子吸收光谱和分子发光光谱
2、光谱项
原子的能量状态用n、L、S、J四个 量子数为参数的光谱项来表征。
n---- 主量子数 L ----总角量子数 S ----总自旋量子数 J ----内量子数
L ----总角量子数 其数值为外层价电子角量子数的
矢量和,L = l 其加和规则为:
共2L+1个不同的值。 通常用S、P、D、F……依次表示L
例如:Na只有1个外层电子,S=1/2,M=2, 所以产生双重线。
若是碱土金属,有2个外层电子,它们有两 种可能:1)向同一方向自旋,则S=1/2+1/2=1, M=3,为三重线。2)向相反方向自旋,则S=1/21/2=0,M=1,为单重线。
J ----内量子数
取决于L和S,是它们的矢量和:J = L + S。 若LS,J = (L+S),(L+S-1)……(L-S) 共2S+1个值 若L<S,J = (S+L),(S+L-1)……(S-L) 共2L+1个值
例如:
Hg 184.96 nm 谱线 ,它相应于光谱 项61S0--- 61P1的跃迁,其中: △n = 0 , △L = 1 ,△J = -1 ,△S =0,完全符合 上述选律。
实际上Hg还有一条很弱的253.65 nm谱 线,是相应于光谱项 61S0--- 63P1的跃迁, 其中: △S =1(△M =2) ,即△S 0,不符 合上述选律。
AES AAS AFS
5、原子光谱
二、分子光谱
1分子能级
分子光谱产生于分子能级的跃迁。分子能 级比较复杂包括电子能级、振动能级和转动能 级。
2、分子吸收光谱和分子发光光谱
02第二章 光学分析法导论

量试样发射或吸收的辐射,就能获得有关它们
能级的信息. • 把测得的发射或吸收强度对电磁辐射的波长或 频率作图,得到光谱. • 由特征光谱可做试样组分的定性分析.由发射 或吸收强度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2018/11/4 27
一、能级的相对分布
1 玻耳兹曼规律
Ni N
gie
j 0
Ei / kT Em / kT
非光谱法.
2018/11/4 4
2-1 电磁辐射的性质
• 电磁辐射是一种以巨大速度通过空间 传播的光量子流,它既具有波动性, 也具有微粒性. • 波粒二相性.
2018/11/4
5
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的折射
波动性
E
光的衍射 光的偏振 光的干涉
粒子性
光电效应
hc E h
2018/11/4
所得到的X射线光谱都是相同的.
2018/11/4
20
• 带光谱是由于许多量子化的振动能级叠加 在分子的基态电子能级上而形成的. • 由一系列靠得很近的线光谱组成,因使用
的仪器不能分辨完全而呈现出带光谱.当
光辐射源中存在气态基团或小分子时会产 生带光谱.
2018/11/4 21
• 由于在振动能级上叠加了许多转动能级,
29
2 例子 假设一个基本体系中只包括基态和
一种激发态,由于基态能量确定为零,
并假设g0=gi,则
Ei / kT Ni e N 1 e Ei / kT
2018/11/4
30
表2-2 能级的相对分布
(E/eV) 10 1 10-1 Ni/N 10–183 5×10–17 2.3×10–2 (E/eV) 10–3 10–4 10–5 Ni/N 0.49 0.50 0.50
仪器分析-光学分析导论

波长λ: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 间的直线距离。
c
1
波数: 每厘米长度内含有的波 长数目。
2、光的微粒性 电磁波的波动性不能解释辐射的发 射和吸收现象。对于光电效应及黑 体辐射的光谱能量分布等现象,需 要把辐射视为微粒(光子)才能满 意地解释。
3、电磁波谱图
复习思考:
1 通常将仪器分析分为哪几类?
第二章 光学分析法导论
一、光的二象性
1、 光的波动性 光是一种电磁波,电磁波具 有波动性和微粒性。
周期 T :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通过空 间某一固定点所需要的时间间隔称为 周期,单位为s(秒)。
频率 :单位时间内通过传播方向上 某一点的波峰或波谷的数目,即单位 时间内电磁场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 它等于周期的倒数1/T。
发射线是514.5 nm和488.0 nm。另外Kr+激 光器也是激光光谱仪的常备激光器。
(2) 固体激光器 光谱分析中常用的固体激光 器是红宝石(Al2O3掺Cr3+)激光器和Nd: YAG (掺钕的钇铝石榴石)激光器。前者的 激光波长为694.3 nm,后者使用的激光波长是 1064 nm。
二、 单色器
1、单道光子检测器 (1) 光电池 硒光电池是最常用的阻挡层光电 池。将一层半导体硒涂在铁或铝的金属底板 上,金属底板和硒之间是欧姆接触。在硒表 面再涂一层导电性和透光性良好的金属薄膜 如金、银等作为收集极,然后再在金属薄膜 表面涂一层保护层即成。 图10-17
(2) 光电管 光电管也称真空光电二极管。
光谱,这种光谱法有原子发射光
谱和火焰光度法等。
图10-6
光致发光 物质吸收光能后跃迁至
激发态,当回到低能态或基态时将
发射辐射,这种光谱法有原子荧光
《光学分析法导论全》PPT课件

精选PPT
15
精选PPT
16
2.吸收光谱
辐射通过气态、液态或透明的 固态物质时,物质的原子、离子 或分子将吸收与其内能变化相对 应的频率而由低能态或基态过渡 到较高能态。
这种由于物质对于辐射的选择 性吸收而得到的光谱称为吸收光 谱。(见表2-3)
精选PPT
17
吸收光谱分类
原子吸收光谱 ——暗线光谱 峰窄 0.x nm
2-3-2 光谱法
按辐射本质分类
1.原子光谱
2.分子光谱
按辐射获得方式的不同分类
1.发射光谱
2.吸收光谱
3.拉曼光谱
精选PPT
8
光学分析法
非光谱分析法
光谱分析法
比 浊 法
折 射 法
圆 二 色 性 法
X 射 线 衍 射 法
光 谱
原 子 发 射 光 谱
强度相等的两条谱线,一条谱 线的衍射极大正好落在另一条谱 线的衍射极小上。
精选PPT
29
2. 光栅
光栅也称衍射光栅。是利用多缝衍射原理使光发生色 散(分解为光谱)的光学元件。它是一块刻有大量平行 等宽、等距狭缝(刻线)的平面玻璃或金属片。光栅的 狭缝数量很大,一般每毫米几十至几千条。
平面光栅:
精选PPT
10
2. 分子光谱
——分子的外层电子在不同能级之间的跃迁而产生的光 谱。
分子总能量 E分子=E电+E振+E转 ( P 91) △ E分子= △ E电+ △ E振+ △ E转
△ E电——分子中外层电子能级跃迁引起的
能量改变 1-20ev
△ E振——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在平衡 位置上作相对振动引起的能量改变
光学分析方法导论

1
2
3
6
5
4
子吸收:红外光谱分析(IR)及拉曼光谱(Raman) ;
子吸收:紫外可见光度分析(UV-Vis);
2.2 电磁波谱
将电磁波按其波长(或频率、或能量)次序排列成谱,称为电磁波谱。
典型的光谱仪由5部分组成: 光源,样品容器,色散元件,检测器(光电转换器)、信号处理器或读出装置(电子读出、数据处理及记录)。
2.3 光谱仪器 光学光谱法是以吸收、荧光、磷光、散射、发射和化学发光六种现象为基础建立的。 虽然测定这些的仪器在构造上略有不同,但其基本部件大致相同。
光源或 炽热固体
样品容器
分光系统
光电转换
信号处理器
光源灯或 激光
样品容器
分光系统
光电转换
信号处理器
光源+样品
分光系统
光电转换
信号处理器
吸收
荧光、磷光、 散射光
光电转换器(Transducer) 定义:光电转换器是将光辐射转化为可以测量的电信号的器件。 S = kP + kd = kP K:校正灵敏度;P:辐射功率;kd: 暗电流(可通过线路补偿,视为0) 理想的光电转换器要求: 灵敏度高; S/N大; 暗电流小; 响应快且在宽的波段内响应恒定。
1
信号处理装置和读出装置
激发态
产生
化学发光
基态
原子、离子、分子
H2-O2火焰中海水的发射光谱图
#O1
#2022
光谱组成
线光谱(Line spectra): 由处于气相的单个原子发生电子能级跃迁所产生的锐线,线宽大约为10-4A。
带状光谱(Band spectra):
由气态自由基或小分子振动-转动能级跃迁所产生的光谱,由于这些振动能级叠加在分子的基态电子能级上,各能级间的能量差较小,因而产生的谱线不易分辨开而形成所谓的带状光谱,其带宽达几个至几十个nm);
2
3
6
5
4
子吸收:红外光谱分析(IR)及拉曼光谱(Raman) ;
子吸收:紫外可见光度分析(UV-Vis);
2.2 电磁波谱
将电磁波按其波长(或频率、或能量)次序排列成谱,称为电磁波谱。
典型的光谱仪由5部分组成: 光源,样品容器,色散元件,检测器(光电转换器)、信号处理器或读出装置(电子读出、数据处理及记录)。
2.3 光谱仪器 光学光谱法是以吸收、荧光、磷光、散射、发射和化学发光六种现象为基础建立的。 虽然测定这些的仪器在构造上略有不同,但其基本部件大致相同。
光源或 炽热固体
样品容器
分光系统
光电转换
信号处理器
光源灯或 激光
样品容器
分光系统
光电转换
信号处理器
光源+样品
分光系统
光电转换
信号处理器
吸收
荧光、磷光、 散射光
光电转换器(Transducer) 定义:光电转换器是将光辐射转化为可以测量的电信号的器件。 S = kP + kd = kP K:校正灵敏度;P:辐射功率;kd: 暗电流(可通过线路补偿,视为0) 理想的光电转换器要求: 灵敏度高; S/N大; 暗电流小; 响应快且在宽的波段内响应恒定。
1
信号处理装置和读出装置
激发态
产生
化学发光
基态
原子、离子、分子
H2-O2火焰中海水的发射光谱图
#O1
#2022
光谱组成
线光谱(Line spectra): 由处于气相的单个原子发生电子能级跃迁所产生的锐线,线宽大约为10-4A。
带状光谱(Band spectra):
由气态自由基或小分子振动-转动能级跃迁所产生的光谱,由于这些振动能级叠加在分子的基态电子能级上,各能级间的能量差较小,因而产生的谱线不易分辨开而形成所谓的带状光谱,其带宽达几个至几十个n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光学分析方法导论
4)电磁波的吸收
电磁辐射
光 能量
原子、离 子、分子
基态
激发 原子*、离 子*、分子*
激发态
吸收
原子、离 子、分子
基态
现象:当电磁辐射通过固体、液体或气体时,具一定
频率(能量)的辐射将能量转移给处于基态的原
子、分子或离子,并跃迁至高能态,从而使这
些辐射被选择性地吸收。
原子吸收:原子吸收光谱分析(AAS); 分子吸收:紫外可见光度分析(UV-Vis); 分子吸收:红外光谱分析(IR)及拉曼光谱(Raman) ; 核吸收:核磁共振光谱(NMR)。
丁达尔散射(Tyndall): 大分子(如胶体粒子和聚合物分子)尺寸与光的波长相近时所产生
的散射现象,此时散射光极强(与2成反比),可以肉眼观察到。
瑞利散射(Rayleigh):(弹性碰撞, 方向改变,但 不变) 当分子或分子集合体的尺寸远小于光的波长时所发生的散射现象。
散射光强与光的波长的4、散射粒子的大小和极化率成反比。
电场
y = A sin(t + ) = A sin(2vt + )
磁场
单光色平面偏振光的传播
第二章光学分析方法导论
传播方向
1)波的叠加(Superposition)
y t
频率相同的正弦波叠加得相同频率的合 成正弦波
1/1 1/1
1/()
频率不同的正弦波叠加得不同频率的非正弦波; 更多的正弦波叠加可形成方波
第二章光学分析方法导论
二、电磁波谱
31010 1021
3108 1019
3106 1017
3104 1015
3102 1013
3100 1011
310-2 109
310-4 波数,cm-1 107 频率,Hz
X 射线 射线
可见
微波
紫外
红外
无线电
10-4
10-2
100
102
104
106
108
109 波长,nm
历史上,此相互作用只是局限于电磁辐射与物质 的作用,这也是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方法。现在,光 谱方法已扩展到其它各种形式的能量与物质的相互作 用,如声波、粒子束(离子和电子)等与物质的作用 。
第二章光学分析方法导论
一. 电磁辐射的描述
1. 光的波动性 电磁辐射为正弦波(波长、频率、速度、振幅)。与
其它波,如声波不同,电磁波不需传播介质,可在真空中 传输。
AES
电弧,火花,火
焰, ICP
能量
原子,离子, 激发 分子
基态
原子*,离子*, UV,VIS,IR
分子*
发射
激发态
原子,离子, 分子
基态
电子或者其它
X-ray 基本粒子
轰击 能量
原子,离子, 激发 原子*, 离子 X 原子,离子,
分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分子*
发射 分子
基态
激发态
基态
AFS, MFS, XFS
电磁辐射或者 光(一次光) 原子,离子,
即能量是量子化的;处于不同能量状态粒子之间发生 能量跃迁时的能量差 E 可用 h 表示。
两个重要推论: 物质粒子存在不连续的能态,各能态具有特定的
能量。当粒子的状态发生变化时,该粒子将吸收或发 射完全等于两个能级之间的能量差;
反之亦是成立的,即 E =E1-E0=h
第二章光学分析方法导论
3)电磁波的发射—光谱图
电磁辐射波谱图
第二章光学分析方法导论
光谱类型
波长范围 波数范围 量子跃迁类
型
-射线发射光谱
0.005-1.4A
--
核
X-吸收、发射、荧 0.1-100A
由处于气相的单个原子发生电子能级跃迁所产生的 锐线,线宽大约为10-4A。 带状光谱(Band spectra):
由气态自由基或小分子振动-转动能级跃迁所产生的 光谱,由于各能级间的能量差较小,因而产生的谱线不 易分辨开而形成所谓的带状光谱,其带宽达几个至几十 个nm);
第二章光学分析方法导论
线光谱
第二章 光学分析方法导论
一、电磁辐射的描述 1. 光的波动性 2. 光的粒子性
二、电磁波谱 三、光谱仪器及其组成
1. 光源 2. 分光系统(棱镜和光栅、狭缝、光谱仪结构) 3. 吸收池 4. 光谱分析检测器
第二章光学分析方法导论
光学分析方法: 利用光电转换或其它电子器件测定“辐射与物质相
互作用”之后的辐射强度等光学特性,进行物质的定性 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天空为什么呈蓝色?
拉曼散射(Raman):(非弹性碰撞,方向及波长均改变) 光照导致的分子内振动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分子极化过程。分子极化
率越大,Raman散射越强。
第二章光学分析方法导论
2. 光的粒子性 当物质发射电磁辐射或者电磁辐射被物质吸收时,
就会发生能量跃迁。此时,电磁辐射不仅具有波的特 征,而且具有粒子性,最著名的例子是光电效应现象 的发现。
第二章光学分析方法导论
带光谱
连续光谱(Continuum spectra): 固体被加热到炽热状态时,无数原子和分子的
运动或振动所产生的热辐射,也称黑体辐射。通 常产生背景干扰。温度越高,辐射越强,而且短 波长的辐射强度增加得最快!
另一方面,炽热的固体所产生的连续辐射是红 外、可见及较长波长的重要辐射源(光源)。
1)光电效应(Photoelectric effect) 现象:1887,Heinrich Hetz(在光照时,两间隙间更
易发生火花放电现象)
解释:1905,Einstein理论,E=h
证明:1916,Millikan(真空光电管)
第二章光学分析方法导论
2) 能态(Energy state) 量子理论(Max Planck,1900): 物质粒子总是处于特定的不连续的能量状态,
第二章光学分析方法导论
2)光波的衍射(Diffraction)
平行光束
单缝衍射
双缝衍射
衍射:当一束平行光通过窄的开口如狭缝时发生弯曲的现象。
第二章光学分析方法导论
3) 光的干涉(Coherent interference) 4) 光的传输(Transmission) 5) 光的反射(Reflection) 6) 光的折射(Refraction) 7)光的偏振(Polarization) 8)光的散射(Scattering)
化学反应
能量 分子
基态
激发 原子*, 离子 *,分子*
激发态
产生的辐射通称为发射光谱,以辐 射能对辐射频率或波长作图可得到发射 光谱图:
发射 荧光(二次光)
原子、离 子、分子
基态
第二章光学分析方法导论
H2-O2火焰中海水的发射光谱图
第二章光学分析方法导论
光谱组成 线光谱(Line spectra):
4)电磁波的吸收
电磁辐射
光 能量
原子、离 子、分子
基态
激发 原子*、离 子*、分子*
激发态
吸收
原子、离 子、分子
基态
现象:当电磁辐射通过固体、液体或气体时,具一定
频率(能量)的辐射将能量转移给处于基态的原
子、分子或离子,并跃迁至高能态,从而使这
些辐射被选择性地吸收。
原子吸收:原子吸收光谱分析(AAS); 分子吸收:紫外可见光度分析(UV-Vis); 分子吸收:红外光谱分析(IR)及拉曼光谱(Raman) ; 核吸收:核磁共振光谱(NMR)。
丁达尔散射(Tyndall): 大分子(如胶体粒子和聚合物分子)尺寸与光的波长相近时所产生
的散射现象,此时散射光极强(与2成反比),可以肉眼观察到。
瑞利散射(Rayleigh):(弹性碰撞, 方向改变,但 不变) 当分子或分子集合体的尺寸远小于光的波长时所发生的散射现象。
散射光强与光的波长的4、散射粒子的大小和极化率成反比。
电场
y = A sin(t + ) = A sin(2vt + )
磁场
单光色平面偏振光的传播
第二章光学分析方法导论
传播方向
1)波的叠加(Superposition)
y t
频率相同的正弦波叠加得相同频率的合 成正弦波
1/1 1/1
1/()
频率不同的正弦波叠加得不同频率的非正弦波; 更多的正弦波叠加可形成方波
第二章光学分析方法导论
二、电磁波谱
31010 1021
3108 1019
3106 1017
3104 1015
3102 1013
3100 1011
310-2 109
310-4 波数,cm-1 107 频率,Hz
X 射线 射线
可见
微波
紫外
红外
无线电
10-4
10-2
100
102
104
106
108
109 波长,nm
历史上,此相互作用只是局限于电磁辐射与物质 的作用,这也是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方法。现在,光 谱方法已扩展到其它各种形式的能量与物质的相互作 用,如声波、粒子束(离子和电子)等与物质的作用 。
第二章光学分析方法导论
一. 电磁辐射的描述
1. 光的波动性 电磁辐射为正弦波(波长、频率、速度、振幅)。与
其它波,如声波不同,电磁波不需传播介质,可在真空中 传输。
AES
电弧,火花,火
焰, ICP
能量
原子,离子, 激发 分子
基态
原子*,离子*, UV,VIS,IR
分子*
发射
激发态
原子,离子, 分子
基态
电子或者其它
X-ray 基本粒子
轰击 能量
原子,离子, 激发 原子*, 离子 X 原子,离子,
分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分子*
发射 分子
基态
激发态
基态
AFS, MFS, XFS
电磁辐射或者 光(一次光) 原子,离子,
即能量是量子化的;处于不同能量状态粒子之间发生 能量跃迁时的能量差 E 可用 h 表示。
两个重要推论: 物质粒子存在不连续的能态,各能态具有特定的
能量。当粒子的状态发生变化时,该粒子将吸收或发 射完全等于两个能级之间的能量差;
反之亦是成立的,即 E =E1-E0=h
第二章光学分析方法导论
3)电磁波的发射—光谱图
电磁辐射波谱图
第二章光学分析方法导论
光谱类型
波长范围 波数范围 量子跃迁类
型
-射线发射光谱
0.005-1.4A
--
核
X-吸收、发射、荧 0.1-100A
由处于气相的单个原子发生电子能级跃迁所产生的 锐线,线宽大约为10-4A。 带状光谱(Band spectra):
由气态自由基或小分子振动-转动能级跃迁所产生的 光谱,由于各能级间的能量差较小,因而产生的谱线不 易分辨开而形成所谓的带状光谱,其带宽达几个至几十 个nm);
第二章光学分析方法导论
线光谱
第二章 光学分析方法导论
一、电磁辐射的描述 1. 光的波动性 2. 光的粒子性
二、电磁波谱 三、光谱仪器及其组成
1. 光源 2. 分光系统(棱镜和光栅、狭缝、光谱仪结构) 3. 吸收池 4. 光谱分析检测器
第二章光学分析方法导论
光学分析方法: 利用光电转换或其它电子器件测定“辐射与物质相
互作用”之后的辐射强度等光学特性,进行物质的定性 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天空为什么呈蓝色?
拉曼散射(Raman):(非弹性碰撞,方向及波长均改变) 光照导致的分子内振动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分子极化过程。分子极化
率越大,Raman散射越强。
第二章光学分析方法导论
2. 光的粒子性 当物质发射电磁辐射或者电磁辐射被物质吸收时,
就会发生能量跃迁。此时,电磁辐射不仅具有波的特 征,而且具有粒子性,最著名的例子是光电效应现象 的发现。
第二章光学分析方法导论
带光谱
连续光谱(Continuum spectra): 固体被加热到炽热状态时,无数原子和分子的
运动或振动所产生的热辐射,也称黑体辐射。通 常产生背景干扰。温度越高,辐射越强,而且短 波长的辐射强度增加得最快!
另一方面,炽热的固体所产生的连续辐射是红 外、可见及较长波长的重要辐射源(光源)。
1)光电效应(Photoelectric effect) 现象:1887,Heinrich Hetz(在光照时,两间隙间更
易发生火花放电现象)
解释:1905,Einstein理论,E=h
证明:1916,Millikan(真空光电管)
第二章光学分析方法导论
2) 能态(Energy state) 量子理论(Max Planck,1900): 物质粒子总是处于特定的不连续的能量状态,
第二章光学分析方法导论
2)光波的衍射(Diffraction)
平行光束
单缝衍射
双缝衍射
衍射:当一束平行光通过窄的开口如狭缝时发生弯曲的现象。
第二章光学分析方法导论
3) 光的干涉(Coherent interference) 4) 光的传输(Transmission) 5) 光的反射(Reflection) 6) 光的折射(Refraction) 7)光的偏振(Polarization) 8)光的散射(Scattering)
化学反应
能量 分子
基态
激发 原子*, 离子 *,分子*
激发态
产生的辐射通称为发射光谱,以辐 射能对辐射频率或波长作图可得到发射 光谱图:
发射 荧光(二次光)
原子、离 子、分子
基态
第二章光学分析方法导论
H2-O2火焰中海水的发射光谱图
第二章光学分析方法导论
光谱组成 线光谱(Line spect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