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虫 概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线虫本科PPT课件

2019年4月17日1时53分
【形
形 大 原
态】
1. 线虫成虫形态特点:
小:雌雄异体,雌虫较大; 体 腔: 有
状:圆柱状或线状,不分节,两侧对称;
消化系统:消化道完全; 生殖系统:雄虫单管型,雌虫多为双管型。
2019年4月17日1时53分
蛔虫雌雄成虫
雌虫
雌虫
雄虫
鞭虫雌雄成虫
2019年4月17日1时53分
右心←←←←肝←←←←肠壁
小肠内 孵出幼虫
幼
虫(移行)
自感染至雌虫开始产卵需60-75d,寿命1年左右
生活史要点
生活史类型:直接型,土源性
宿主:人是唯一宿主 寄生部位:小肠 感染阶段:感染期卵 感染途径:经口
离体途径:粪便为主
特 殊:生活史中有幼虫移行现象但不是幼虫移行症 周期:吞入虫卵→ →成虫产卵,2-2.5个月 寿命:成虫寿命约1年
2019年4月17日1时53分
【致
病】
1. 幼虫致病作用:
幼虫侵入宿主;宿主体内移行所致损伤。 2. 成虫致病作用: 寄生部位摄取营养;机械性损害;化学刺激; 免疫病理损伤。
2019年4月17日1时53分
【分类】 小杆纲:钩口线虫属、蛔线虫属、 住肠线虫属、吴策线虫属、布鲁线 虫属 无尾感器纲:旋毛线虫属、鞭虫 属
生殖系统 雌虫
阴 阴 门 道
卵 巢
子 宫
受 输 精 卵 囊 管
泄殖腔 交合刺
雄虫
睾 丸
口
输 精 管
储 射 精 精 囊 管
消化系统
2019年4月17日1时53分
咽 管
中 肠
直 肛 肠 门
2.线虫虫卵形态特点:
形 状:多为卵圆形,光镜下无卵盖 颜 色:淡黄、棕黄或无色 内容物:可为一个或数个卵细胞,或胚胎 卵壳:分三层,由外向内:卵黄膜、壳质层(或 壳质蛋白层)和脂质(或蛔甙层)。蛋白质膜
【形
形 大 原
态】
1. 线虫成虫形态特点:
小:雌雄异体,雌虫较大; 体 腔: 有
状:圆柱状或线状,不分节,两侧对称;
消化系统:消化道完全; 生殖系统:雄虫单管型,雌虫多为双管型。
2019年4月17日1时53分
蛔虫雌雄成虫
雌虫
雌虫
雄虫
鞭虫雌雄成虫
2019年4月17日1时53分
右心←←←←肝←←←←肠壁
小肠内 孵出幼虫
幼
虫(移行)
自感染至雌虫开始产卵需60-75d,寿命1年左右
生活史要点
生活史类型:直接型,土源性
宿主:人是唯一宿主 寄生部位:小肠 感染阶段:感染期卵 感染途径:经口
离体途径:粪便为主
特 殊:生活史中有幼虫移行现象但不是幼虫移行症 周期:吞入虫卵→ →成虫产卵,2-2.5个月 寿命:成虫寿命约1年
2019年4月17日1时53分
【致
病】
1. 幼虫致病作用:
幼虫侵入宿主;宿主体内移行所致损伤。 2. 成虫致病作用: 寄生部位摄取营养;机械性损害;化学刺激; 免疫病理损伤。
2019年4月17日1时53分
【分类】 小杆纲:钩口线虫属、蛔线虫属、 住肠线虫属、吴策线虫属、布鲁线 虫属 无尾感器纲:旋毛线虫属、鞭虫 属
生殖系统 雌虫
阴 阴 门 道
卵 巢
子 宫
受 输 精 卵 囊 管
泄殖腔 交合刺
雄虫
睾 丸
口
输 精 管
储 射 精 精 囊 管
消化系统
2019年4月17日1时53分
咽 管
中 肠
直 肛 肠 门
2.线虫虫卵形态特点:
形 状:多为卵圆形,光镜下无卵盖 颜 色:淡黄、棕黄或无色 内容物:可为一个或数个卵细胞,或胚胎 卵壳:分三层,由外向内:卵黄膜、壳质层(或 壳质蛋白层)和脂质(或蛔甙层)。蛋白质膜
线虫概论ppt课件

2.内脏幼虫移行症: 出现内脏损害及全身症 状。如广州管圆线虫、犬弓首线虫、曼氏裂头 蚴、斯氏狸殖吸虫。
幼虫移行症:(larva migrans)
某些寄生于动物的蠕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 (人或动物)体内后,不能发育为成虫,在人 体内长期移行而导致局部或全身的病变。
根据幼虫在人体组织中引起的病变部位和症状 1.皮肤幼虫移行症: 出现皮肤移动性的结节
或包块。如犬钩口线虫、粪类圆线虫、斯氏狸 的生长发育
线虫生长发育过程:分为卵、幼虫和成虫三个 时期。
有些线虫的虫卵,需在外界适宜的条件下发育 为感染期幼虫后感染人,如钩虫;有些线虫的虫卵 在外界发育至感染期卵(内含幼虫),如蛔虫;一些 直接产幼虫的虫种,其幼虫需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 为感染期后,通过中间宿主再感染人,如丝虫。
线虫的幼虫在发育过程中有蜕皮(molting)现象。
2. 生活史类型
根据生活史中有无中间宿主,一般分为两种类型 1 简单型(直接发育型):这类线虫的生活史中无
需中间宿主,其过程较简单,寄生肠道的线虫多 属此型,如钩虫。此发育类型的线虫,又称为土 源性线虫。 2 复杂型(间接发育型):这类线虫的生活史中需 要中间宿主,其过程较复杂,寄生组织内的线虫 多属此型,如丝虫。属于此发育类型的线虫,也 可称为生物源性线虫。
线虫概论ppt课件
线虫属线形动物门线虫纲 (Class Nematoda)
种类繁多,约有近万种。多为自由生活。 一、形态特点:
1. 成虫
虫体圆柱形或线形,两端稍细,两侧对 称, 虫体不分节。均为雌雄异体,♀>♂。
线虫—肌型
内 部 结 构
2. 虫卵
刚排出的虫卵,卵内细胞发育程度因虫种 而异:有的只是一个卵细胞(蛔虫、鞭虫), 有的处于分裂初期(钩虫),有的已形成蝌蚪 期胚胎(蛲虫),有的胚胎在子宫内发育成熟, 排出时已是幼虫(如丝虫的微丝蚴)。
幼虫移行症:(larva migrans)
某些寄生于动物的蠕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 (人或动物)体内后,不能发育为成虫,在人 体内长期移行而导致局部或全身的病变。
根据幼虫在人体组织中引起的病变部位和症状 1.皮肤幼虫移行症: 出现皮肤移动性的结节
或包块。如犬钩口线虫、粪类圆线虫、斯氏狸 的生长发育
线虫生长发育过程:分为卵、幼虫和成虫三个 时期。
有些线虫的虫卵,需在外界适宜的条件下发育 为感染期幼虫后感染人,如钩虫;有些线虫的虫卵 在外界发育至感染期卵(内含幼虫),如蛔虫;一些 直接产幼虫的虫种,其幼虫需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 为感染期后,通过中间宿主再感染人,如丝虫。
线虫的幼虫在发育过程中有蜕皮(molting)现象。
2. 生活史类型
根据生活史中有无中间宿主,一般分为两种类型 1 简单型(直接发育型):这类线虫的生活史中无
需中间宿主,其过程较简单,寄生肠道的线虫多 属此型,如钩虫。此发育类型的线虫,又称为土 源性线虫。 2 复杂型(间接发育型):这类线虫的生活史中需 要中间宿主,其过程较复杂,寄生组织内的线虫 多属此型,如丝虫。属于此发育类型的线虫,也 可称为生物源性线虫。
线虫概论ppt课件
线虫属线形动物门线虫纲 (Class Nematoda)
种类繁多,约有近万种。多为自由生活。 一、形态特点:
1. 成虫
虫体圆柱形或线形,两端稍细,两侧对 称, 虫体不分节。均为雌雄异体,♀>♂。
线虫—肌型
内 部 结 构
2. 虫卵
刚排出的虫卵,卵内细胞发育程度因虫种 而异:有的只是一个卵细胞(蛔虫、鞭虫), 有的处于分裂初期(钩虫),有的已形成蝌蚪 期胚胎(蛲虫),有的胚胎在子宫内发育成熟, 排出时已是幼虫(如丝虫的微丝蚴)。
寄生虫线虫PPT课件

寄生虫线虫的生活史
生活环境
寄生虫线虫通常生活在 宿主体内或与宿主接触
的环境中。
感染途径
寄生部位
生命周期
宿主通过摄入被寄生虫 污染的食物或水,或者
通过皮肤接触感染。
寄生虫线虫通常寄生于 宿主的消化系统、呼吸 系统、泌尿系统等部位。
寄生虫线虫的生命周期 通常包括孵化、感染、
繁殖和传播等阶段。
02 寄生虫线虫的传播途径
寄生虫线虫可以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传播,如接触被感染的土壤、水源或与 感染者的日常接触。
生物媒介传播
昆虫传播
某些寄生虫线虫可以通过昆虫媒介传播,如蚊子、苍蝇或其他昆虫叮咬感染者和 易感者之间的传播。
动物传播
某些寄生虫线虫可以通过动物媒介传播,如啮齿动物、家禽、宠物等携带线虫, 并通过与人类接触传播给人类。
寄生虫线虫的寄生会影响宿主 的生理机能,如影响宿主的消 化、呼吸、循环等系统。
寄生虫线虫的寄生会导致宿主 出现各种生理症状,如恶心、 呕吐、腹泻、发热等。
寄生虫线虫的寄生还会导致宿 主出现病理生理变化,如贫血、 低蛋白血症等。
寄生虫线虫对宿主的行为影响
寄生虫线虫的寄生会影响宿主的 行为,使宿主表现出异常的行为,
04
粪便检查
通过粪便检查可以检测到寄生 虫线虫的卵囊或幼虫,常用的 方法有直接涂片法和沉淀法。
血液检查
对于一些寄生于血液中的线虫 ,如非洲锥虫等,可以通过血
液检查来确诊。
组织检查
对于一些寄生于组织器官中的 线虫,如肺吸虫等,可以通过
组织活检来确诊。
其他检测方法
如免疫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 测等,也可以用于寄生虫线虫
疫苗免疫保护机制研究
深入研究疫苗免疫后机体的免疫应答机制,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 疫,以及免疫保护的持久性和免疫记忆。
线虫概论蛔虫及鞭虫课件

面呈环状卷曲。
鞭虫前端插入肠粘膜内
•2.虫卵 盖塞 •呈纺缍形;黄褐色;
卵壳
•比 蛔 虫 卵 略 小 , (50 ~ 54)×(22 ~
卵细胞 23)μm; •卵壳较厚,两端各具
一透明塞状突起(盖
塞)。
•虫卵自人体排出时, 卵内为一未分裂的卵 细胞。
二、生活史
(一)生活史过程:属土源性线虫。
虫卵在外界的发育与蛔虫卵相似,在土壤中 适宜的条件下约经3周发育成感染期卵。感 染期卵被人吞食后,在小肠内孵出幼虫,并 侵入肠粘膜,摄取营养;约10天后回到肠腔, 移行至回盲部,头部钻入肠粘膜下层,以血 液或组织液为食,逐渐发育成成虫。
鞭虫附着在大肠粘膜上
鞭虫寄生导致直肠脱垂
四、实验诊断
鞭虫病的诊断以检获虫卵为依据。 方法:粪便直接涂片法、 沉淀集卵法(自然沉淀法或离心沉淀法) 和饱和盐水浮聚法等可提高检出率。
五、流行与防治
该虫的流行因素与蛔虫相似,且常与蛔虫感 染并存。2001年6月~2004年底在全国开展的 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鞭 虫的感染率为4.63% ,推算全国感染鞭虫的 人数约为2909万人。 防治原则与蛔虫相同。
胆道蛔虫患者肝脏 病理标本:图中显 示肝门胆管内可见 一条或多条蛔虫嵌 塞其中。
蛔虫性肠梗阻患者肠病理标本
蛔虫病人照片
四、实验诊断
1.粪便检查虫卵
①直接涂片法(生理盐水涂片法),连 查3张片检出率可达95%
②可采用沉淀集卵法和漂浮浓聚法以提 高检出率。
2.驱虫治疗性诊断:根据患者排出虫体 的形态进行鉴别。 3.检查痰中蛔虫幼虫:对疑为蛔虫性肺 炎或蛔虫幼虫引起的过敏性肺炎的患者 适用。
受精蛔虫卵
未受精卵
鞭虫前端插入肠粘膜内
•2.虫卵 盖塞 •呈纺缍形;黄褐色;
卵壳
•比 蛔 虫 卵 略 小 , (50 ~ 54)×(22 ~
卵细胞 23)μm; •卵壳较厚,两端各具
一透明塞状突起(盖
塞)。
•虫卵自人体排出时, 卵内为一未分裂的卵 细胞。
二、生活史
(一)生活史过程:属土源性线虫。
虫卵在外界的发育与蛔虫卵相似,在土壤中 适宜的条件下约经3周发育成感染期卵。感 染期卵被人吞食后,在小肠内孵出幼虫,并 侵入肠粘膜,摄取营养;约10天后回到肠腔, 移行至回盲部,头部钻入肠粘膜下层,以血 液或组织液为食,逐渐发育成成虫。
鞭虫附着在大肠粘膜上
鞭虫寄生导致直肠脱垂
四、实验诊断
鞭虫病的诊断以检获虫卵为依据。 方法:粪便直接涂片法、 沉淀集卵法(自然沉淀法或离心沉淀法) 和饱和盐水浮聚法等可提高检出率。
五、流行与防治
该虫的流行因素与蛔虫相似,且常与蛔虫感 染并存。2001年6月~2004年底在全国开展的 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鞭 虫的感染率为4.63% ,推算全国感染鞭虫的 人数约为2909万人。 防治原则与蛔虫相同。
胆道蛔虫患者肝脏 病理标本:图中显 示肝门胆管内可见 一条或多条蛔虫嵌 塞其中。
蛔虫性肠梗阻患者肠病理标本
蛔虫病人照片
四、实验诊断
1.粪便检查虫卵
①直接涂片法(生理盐水涂片法),连 查3张片检出率可达95%
②可采用沉淀集卵法和漂浮浓聚法以提 高检出率。
2.驱虫治疗性诊断:根据患者排出虫体 的形态进行鉴别。 3.检查痰中蛔虫幼虫:对疑为蛔虫性肺 炎或蛔虫幼虫引起的过敏性肺炎的患者 适用。
受精蛔虫卵
未受精卵
线虫PPT课件

诊断
临床症状与其他肠道线虫感染不易区别 粪便中找到虫卵(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 雌虫产卵数相当稳定 计算虫卵数(EPG) 可估计雌虫数目
流行病学
流行地区:温暖的热带地区为一普遍的寄生虫,落后贫穷卫生 条件差的环境下最盛行,全球约1/4人口感染
易感人群:所有年龄层均易感,以5~9岁小孩最多见 感染途径:经手--口途径,粪便施肥区多由生食半生食蔬菜引起 虫卵抵抗力:
学校教室、会议厅及家中灰尘检验中,约 92%含蛲虫卵, 以床上最多
08
致病
少有严重症状出现 食欲不佳、失眠、过动、情绪不稳、磨牙 雌虫在肛周、会阴周围产卵及阴道刺激引起瘙痒 局部剧痒,严重干扰正常睡眠,常被归为发育不良的主因 雌虫可误入女性阴道、子宫、输卵管引起炎症,甚至阻塞输卵管造成不孕 误入腹腔、膀胱或阑尾,偶尔造成阑尾炎
急腹症病人主要靠外科手术!
预防
粪便处理及卫生教育
菜园禁止使用水肥(或须经堆肥程序) 避免食物污染(如苍蝇、蟑螂等节肢动物的传播) 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饭前便后洗手) 避免生食根茎、块茎类植物(如地瓜)
鞭 虫 Whipworm
鞭虫病 Trichuriasis Whipworm infection
分布: 世界范围
SEM下的钩虫卵
幼虫正钻出的钩虫卵
钩虫卵的发育
09
幼虫
杆状蚴:体壁透明,前圆后细。口腔细长,有口孔。有两期
丝状蚴:口腔封闭,与咽管连接处背、腹面各有1个角质矛状 结构,称为口矛或咽管矛。既有助于虫体的穿刺作用,其形 状也有助于丝状蚴虫种的鉴定
丝状蚴特点 抵抗力强 有向温性 活跃的穿刺运动 分泌透明质酸酶和胶原纤维酶
成虫造成的贫血症状: 利用钩齿或板齿咬附肠粘膜吸血
人体寄生虫学课件线虫ppt课件

2019 2
全世界有9亿人受丝虫威胁
丝虫病人有9千万
我国建国初3千万病人,目前有病人约 200万。 丝虫病为世界六大热带病之一。
我国只有两种:
班氏吴策线虫——班氏丝虫
马来布鲁线虫——马来丝虫
2019 3
二. 形态
成虫:两种成虫的外形及内部结构相似, 虫体细长如线。雌雄一体,属卵胎生。 幼虫——微丝蚴,丝虫卵在子宫内发育 很快,最后虫卵拉长,卵壳形成鞘,幼 虫包于鞘内,称为微丝蚴。
2019 11
急性炎症期 1. 发热:成虫代谢产物、蜕皮引起。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逆行性淋巴管炎、淋巴结炎、
丹毒样毛细淋巴管炎:俗称“流
火”。
3.精索炎、附睾炎、睾丸炎
2019 12
慢性阻塞期
淋巴结炎 淋巴管炎 淋巴液肿 管壁纤维化
淋巴管扩张 瓣膜关闭不全
淋巴外渗
淋巴阻塞 淋巴管破裂
13
2019
-
1.象皮肿: 淋巴液外漏,刺激 局部组织
22
寄生于淋巴系统班氏吴策线虫wuchereriabancrofti热带亚热带流行马来布鲁线虫brugiamalayi东南亚流行帝汶布鲁线虫流行于印尼帝汶岛寄生于皮下组织盘旋尾丝虫流行非洲拉美引起河盲症链尾唇棘线虫罗阿丝虫寄生于体腔常线唇棘线虫流行于非洲
丝虫
Filaria
一. 概述
丝虫是一种细长的、由吸血节肢动
物传播的、寄生在陆生脊椎动物的循环
系统、淋巴系统、皮下组织或体腔的线
虫。寄生在人体的丝虫有8种。
2019 1
寄生于淋巴系统 班氏吴策线虫Wuchereria bancrofti 热带、亚 热带流行 马来布鲁线虫Brugia malayi 东南亚流行 帝汶布鲁线虫 流行于印尼、帝汶岛 寄生于皮下组织 盘旋尾丝虫 流行非洲、拉美,引起河盲症 链尾唇棘线虫 罗阿丝虫 寄生于体腔 常线唇棘线虫 流行于非洲。寄生胸腔、腹腔。 欧氏曼森线虫 流行于非洲、拉美,寄生腹腔。
全世界有9亿人受丝虫威胁
丝虫病人有9千万
我国建国初3千万病人,目前有病人约 200万。 丝虫病为世界六大热带病之一。
我国只有两种:
班氏吴策线虫——班氏丝虫
马来布鲁线虫——马来丝虫
2019 3
二. 形态
成虫:两种成虫的外形及内部结构相似, 虫体细长如线。雌雄一体,属卵胎生。 幼虫——微丝蚴,丝虫卵在子宫内发育 很快,最后虫卵拉长,卵壳形成鞘,幼 虫包于鞘内,称为微丝蚴。
2019 11
急性炎症期 1. 发热:成虫代谢产物、蜕皮引起。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逆行性淋巴管炎、淋巴结炎、
丹毒样毛细淋巴管炎:俗称“流
火”。
3.精索炎、附睾炎、睾丸炎
2019 12
慢性阻塞期
淋巴结炎 淋巴管炎 淋巴液肿 管壁纤维化
淋巴管扩张 瓣膜关闭不全
淋巴外渗
淋巴阻塞 淋巴管破裂
13
2019
-
1.象皮肿: 淋巴液外漏,刺激 局部组织
22
寄生于淋巴系统班氏吴策线虫wuchereriabancrofti热带亚热带流行马来布鲁线虫brugiamalayi东南亚流行帝汶布鲁线虫流行于印尼帝汶岛寄生于皮下组织盘旋尾丝虫流行非洲拉美引起河盲症链尾唇棘线虫罗阿丝虫寄生于体腔常线唇棘线虫流行于非洲
丝虫
Filaria
一. 概述
丝虫是一种细长的、由吸血节肢动
物传播的、寄生在陆生脊椎动物的循环
系统、淋巴系统、皮下组织或体腔的线
虫。寄生在人体的丝虫有8种。
2019 1
寄生于淋巴系统 班氏吴策线虫Wuchereria bancrofti 热带、亚 热带流行 马来布鲁线虫Brugia malayi 东南亚流行 帝汶布鲁线虫 流行于印尼、帝汶岛 寄生于皮下组织 盘旋尾丝虫 流行非洲、拉美,引起河盲症 链尾唇棘线虫 罗阿丝虫 寄生于体腔 常线唇棘线虫 流行于非洲。寄生胸腔、腹腔。 欧氏曼森线虫 流行于非洲、拉美,寄生腹腔。
第五章-植物病原线虫及原生动物PPT课件

rostocheinsis),温暖地区的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等都引起严重的
植物线虫病害。东北和黄淮地区的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甘 薯 茎 线 虫 ( Ditylenchus dipsaci ) 、 粟 线 虫 和 水 稻 干 尖 线 虫 ( 均 为
2、不同线虫种类其发育最适温度不同,一般在15~30℃之间均
能发育。在45~50℃的热水中10分钟,即可杀死。
3、线虫在生活史中有一段时期生活或存活在土壤中;有些线 虫只是很短促的时间从植物上取食,而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土壤中, 即使一些固定寄生在植物体内的线虫,它们的卵、侵入前的幼虫和 成虫都有一个时期存活于土壤中,因此,土壤是线虫最重要的生态 环境。
-
11
花生根结线虫( Life cycle of M. arenaria)
1、线虫侵染寄主。2、线虫在寄主体内蜕化长 大(形成成虫)。3、长大后的雌、雄成虫进行 交配,交配后的雄虫死亡。4、交配后的雌虫产 卵。再由卵孵化为幼虫。这样即完成一个发育 循环。
-
12
二、植物病原线虫的生态
1、线虫基本上是一类水生动物,保持水生习性,除了休眠状 态的幼虫、卵和胞囊,线虫都需要在适当的水中或土壤颗粒表面有 水膜时才能正常活动和存活,或寄生在寄主植物的活细胞和组织内。 活动状态的线虫长时间暴露在干燥的空气中,将很快死亡。
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和我国的线虫学发展迅速、据统计,到1990年 全世界已报道发现植物寄生线虫207个属,共4832个种。
根据l994年的初步估计,全世界每年因线虫危害给粮食和纤维作物
造成的损失大约为12%。
历史上甜菜胞囊线虫(Heterodera schachtii)、马铃薯金线虫(Globodera
总论线虫概论课件

➢intermediate host (中间宿主) The hosts in which harbour the larval or asexual stage (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of
parasite
classification of host
➢reservoir host(保虫宿主 /储蓄宿主) the definitive host is a vertebrate(脊椎动物) other than human which harbors /
reservoir host
definitive host
The second intermediate host
The first intermediate host
Chapter 3 parasitic infection and pathogenesis
parasitic infection (寄生虫感染): Establishment of the parasite in its host
➢Blood nematode 丝虫
➢Tissue nematode 旋毛虫
复习思考题
1. 试述临床寄生虫检验学的学习范围及重要性,寄生虫感染最可靠的实验诊断方法是什么? 2.你准备采取如何措施来学习该门课程?
双语词汇
helminth(蠕虫); nematode(线虫); egg(虫卵); larva(幼虫); adult(成虫); Ascaris lumbricoides(蛔虫,似蚓蛔线虫); Trichuris trichiura /whipworm(毛首鞭形线虫/鞭虫) Enterobus vermicularis/ pinworm(蠕形住肠线虫/蛲虫)
life cycle
parasite
classification of host
➢reservoir host(保虫宿主 /储蓄宿主) the definitive host is a vertebrate(脊椎动物) other than human which harbors /
reservoir host
definitive host
The second intermediate host
The first intermediate host
Chapter 3 parasitic infection and pathogenesis
parasitic infection (寄生虫感染): Establishment of the parasite in its host
➢Blood nematode 丝虫
➢Tissue nematode 旋毛虫
复习思考题
1. 试述临床寄生虫检验学的学习范围及重要性,寄生虫感染最可靠的实验诊断方法是什么? 2.你准备采取如何措施来学习该门课程?
双语词汇
helminth(蠕虫); nematode(线虫); egg(虫卵); larva(幼虫); adult(成虫); Ascaris lumbricoides(蛔虫,似蚓蛔线虫); Trichuris trichiura /whipworm(毛首鞭形线虫/鞭虫) Enterobus vermicularis/ pinworm(蠕形住肠线虫/蛲虫)
life cycl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虫内部构造
1.体壁 体壁 线虫体壁 自外向内由角皮 层、皮下层及纵 肌层组成。
成虫内部构造
纵肌层:由纵向单行排列的无横纹梭形细胞构成, 被纵索分割为四区。按每区肌细胞的数量、大小以 及排列方式,可将纵肌层分为三种肌型,即肌细胞 少而大的为少肌型,如钩虫;肌细胞多而长的为多 肌型,如蛔虫;以及肌细胞细而密的细肌型,如鞭 虫。
肺蛔虫症,亦称Loffler’s syndrome: 这种由蛔虫幼虫引起的肺炎及哮喘也
称之为肺部的炎性浸润和血中嗜酸性细胞 增多通常称之为肺蛔虫症。
2.成虫
蛔虫对人体的致病作用主要由成虫 引起,可有以下几种表现: (1)损伤肠粘膜 蛔虫唇齿机械作用
和代谢产物化学刺激损伤肠粘膜。 临床称之为肠蛔虫病。 (2)夺取营养 蛔虫不但掠夺宿主营 养,损伤肠粘膜,造成食物的消 化和吸收障碍。 (3)引起变态反应 蛔虫亦可使宿 主出现-------------------------------------------------幼虫---------------
经门静脉系统到肝----经右心到肺---穿过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 约在感染后10d内
沿支气管、气管移行至咽部----被吞咽入食管---经胃到小肠---第四次蜕皮
四、实验诊断
常见并发症的诊断:
④肝蛔虫病,主要表现为蛔虫性肝脓肿 或肝破裂,临床特点为右上腹痛(初 为阵发性,后变为持续性)、持续高 热和肝肿大,要明确诊断靠剖腹探查。
五、流行
蛔虫感染十分普遍的主要原因是: ①在外界环境中无需中间宿主而直接发育为感染
期卵; ②蛔虫产卵量大; ③虫卵对外界不利因素的抵抗力强; ④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人粪施肥或随地大便,
(4)常见的并发症
胆道蛔虫症是最常见的并发症。 蛔虫性肠梗阻。 蛔虫性阑尾炎。 蛔虫性胰腺炎。
四、实验诊断
主要用于病原学诊断,查获虫 卵、成虫或幼虫是确诊的依据。
1.直接涂片法 2.浓聚法 3.虫体鉴定 4.试验驱虫
四、实验诊断
常见并发症的诊断:
①蛔虫性肠梗阻,有脐周阵发性腹痛伴呕 吐的现症表现及排虫史,X线检查可见成 团的虫体阴影;
第一节 似蚓蛔线虫
(Ascaris lumbricoides Linnaeus,1758)
简称蛔虫,是人体内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 成虫寄生于小肠,能引起蛔虫病 (Ascariasis)。 犬弓首线虫(Toxcocara canis,简称犬弓蛔 虫)和猫弓首线虫(Toxocara cati,简称猫 弓蛔虫)是犬、猫类消化道的常见寄生虫, 人感染后,可引起内脏幼虫移行症。
造成土壤广泛污染,扩大了蛔虫卵的散播; ⑤人们缺乏饭前洗手等良好卫生习惯也是导致广
成虫内部构造 2.原体腔
在体壁与消化道之间存
有一腔隙,无上皮细胞
覆盖,故称假体腔或原
体腔(protocoele)。假体腔内充满体液,它是 虫体的血淋巴,内含有葡萄糖、蛋白质和一些无 机盐类等物质,线虫的消化和生殖等组织器官悬 浸在此液中。
成虫内部构造
3.消化系统 4.生殖系统 5.神经系统 6.排泄系统
一、形态
1.成虫 (图-成虫和头端) 是寄生人体肠道线虫中体型最大者。
头端
成虫
成虫内部构造
生殖系统
2.虫卵
有蛋白膜卵
脱蛋白膜卵
受精卵 未受精卵 感染性卵
蛔虫生活史
二、生活史
雌虫每天排卵可多达24万个
随粪便排出体外 约经2w 卵内的细胞
成虫-----------------------------虫卵------------------------------------ -发育为幼虫
②蛔虫性阑尾炎,腹部突发阵发性剧烈绞 痛(由脐周转移至右下腹部)并伴频繁呕 吐,有吐蛔虫及排虫史,B超和X线钡灌 肠检查是主要辅助诊断方法;
四、实验诊断
常见并发症的诊断:
③胆道蛔虫病,以急性胆管炎、胆囊炎和胆 石症表现为常见,临床症状和体征以腹痛、 寒战高热及黄疸为特点,十二指肠导管引流 可查见蛔虫卵,B超可发现胆管或胆囊内有 卷曲状的强回音或结石影像,X线平片可见 总胆和胆囊内有结石,纤维肠镜逆行胆道造 影和C丁等有助于鉴别诊断。手术探查是可 靠的诊断方法。
线虫 概论
线虫(nematode)属线形动物门,种 类甚多,极大多数虫种自生生活在淡水、 海水、沙漠、土壤中仅少数寄生于植物、 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及脊椎动 物。寄生人体并危害人类较严重的线虫约 有10余种。重要的有蛔虫、钩虫、丝虫、 旋毛虫等。
一、形态
(一)成虫 多呈圆柱
形或线状,左右对称, 体表光滑或具有清晰 横纹,不分节,头部 较钝圆。雌雄异体, 雄小雌大。线虫大小 相差悬殊。
寄生于人体小肠中以肠内容物为食物 在潮湿、荫蔽、氧气充足和温度(21℃~30℃)
1w后,经第一次蜕皮
污染食物、蔬菜或水
分泌酶
-----------------------感染期卵-------------------感染期虫卵-------幼虫孵出----
被人经口吞食后
在小肠 活动性增大
侵入肠粘膜和粘膜下层---进入小静脉或淋巴管---
(二)虫卵
寄生线虫卵在光学显微镜下所见:一 般为椭圆形,黄色、黄棕色或无色,无卵 盖。
外层很薄,称卵黄膜或受精膜 卵壳 中层较厚,称壳质层
内层亦薄,称脂层或蛔甙层
二、生活史
线虫的基本发育过程分为卵、 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 根据发育方式,将其分为两大类:
土源性蠕虫(geohelminth): 生物源性蠕虫(biohelminth): 幼虫在发育中最显著的特征是蜕皮。
第四期幼虫--------------------------------------------------------------------成虫
三、致病性
蛔虫幼虫和成虫对人体均有致病作用,主要 表现为机械性损伤、夺取营养和超敏反应。 1.幼虫 侵入肠粘膜,经肝、肺移行的发育、蜕皮过程中, 可引起组织损伤。 释放免疫原性物质,引起宿主的局部和全身的超 敏反应。 其中以肺部病变更为明显,蛔虫性肺炎和蛔虫性 哮喘。 幼虫还可侵入脑、肝、脾、肾和甲状腺等 有幼虫经胎盘入胎儿体内寄生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