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三维显示数据生成的方法
一种真三维显示数据生成的方法

一种真三维显示数据生成的方法夏果;吕国强;胡跃辉【期刊名称】《液晶与显示》【年(卷),期】2009(024)002【摘要】固态体积式真三维显示技术是目前最新的体数据显示技术.针对该技术存在的实时显示问题提出一种真三维显示数据生成的方法.该方法以Visual 为平台通过基于OpenGL格式的三维模型为例进行实验,对三维图像数据进行读取、压缩编码以及快速绘制进行了研究.程序已在VC++.NET环境下编译、调试通过,优化代码后,图像显示的刷新速度为24帧/s,在计算机上初步实现了实时显示.【总页数】5页(P273-277)【作者】夏果;吕国强;胡跃辉【作者单位】特种显示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09;合肥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特种显示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09;合肥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合肥工业大学,光电技术研究院,安徽,合肥,230009;特种显示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09;合肥工业大学,光电技术研究院,安徽,合肥,23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27;TN911.73【相关文献】1.基于 LandXML 数据可视化技术的道路交通仿真三维场景快速生成方法 [J], 高嵩;张晖;周欢;吴超仲2.一种基于空间散射元点阵的真三维显示方法 [J], 蔡亮;王彪3.LED大屏幕显示系统的一种汉字数据块生成方法 [J], 雷运发4.显示屏显示数据获取的一种方法 [J], 刘艳;黄守志;李丽娟5.一种用于固态体积式真三维显示的片源编码的改进方法 [J], 胡跃辉;丁小宇;代飘;任旖旎;马星宇;吕国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利用激光扫描技术进行三维建模的方法与流程

利用激光扫描技术进行三维建模的方法与流程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三维建模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利用激光扫描技术进行三维建模已成为一种相对快速和准确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利用激光扫描技术进行三维建模的方法和流程,以及其在真实世界问题中的应用。
一、激光扫描技术的原理激光扫描技术是一种通过使用激光束扫描目标物体表面来获取其几何信息的方法。
其原理是激光发射器发射出一束脉冲激光束,激光束通过反射或散射后由接收器接收并记录下激光的位置和时间信息。
根据激光的发射和接收时间以及光的速度,可以计算出激光束与物体表面之间的距离,从而形成点云数据。
二、激光扫描仪的选择和设置在进行激光扫描之前,我们需要选择适合的激光扫描仪,并进行相关设置。
首先,我们需要考虑扫描仪的精度和分辨率。
不同的应用场景对精度和分辨率的要求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扫描仪。
其次,我们还需要考虑扫描范围和扫描速度。
有些场合需要扫描较大的范围,而有些场合需要高速扫描。
最后,注意在设置过程中要考虑光照条件和环境因素,以确保扫描过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三、数据采集与处理激光扫描技术通过采集大量的点云数据来重建物体的几何形状。
通过扫描仪进行扫描,点云数据以XYZ坐标形式存储。
为了获取更加精确的点云数据,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避免数据采集过程中的误差。
首先,在进行扫描之前,我们需要对目标物体进行准备工作。
例如,去除不需要扫描的部分,以及调整物体的姿态和位置等。
其次,在扫描过程中,我们需要确保扫描仪与目标物体之间的距离和角度适当,并保持相对稳定。
此外,在扫描过程中也需要注意避免干扰物体,如反射物体或透明物体。
采集到的点云数据需要进行后期处理才能得到完整的三维模型。
主要包括数据滤波、数据配准和数据拼接等步骤。
数据滤波可以去除采集过程中的噪声和异常点,提高数据质量。
数据配准是将多个扫描数据进行对齐和融合,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模型。
数据拼接则是将配准后的数据进行拼接和填补空洞,以生成最终的三维模型。
一种DEM数据的三维地形渲染方法

一种DEM数据的三维地形渲染方法发布时间:2021-08-04T00:36:15.277Z 来源:《电力设备》2021年第5期作者:石晨方[导读] DEM数据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对其进行三维地形渲染,如何直观的完成DEM数据渲染是工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陕西长岭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宝鸡 721006)摘要:DEM数据在土地资源规划、防灾减灾、军事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很多方面需要对其进行三维地形渲染。
本文对DEM数据渲染时采用的颜色空间进行选择,并利用Qt和OpenGL图形库,采用晕渲法对DEM数据完成三维地形渲染,效果初步达到预期。
关键字:DEM、三维地形渲染、Qt、OpenGL、RGB、HSV1引言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字高程模型)是通过有限的地形高程数据对地面地形的数字化模拟,它是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中的核心数据组织形式,近年来随着测绘技术和航天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其精度不断提高,在土地资源规划、防灾减灾、军事等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DEM数据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对其进行三维地形渲染,如何直观的完成DEM数据渲染是工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利用Qt和OpenGL图形库,采用晕渲法将DEM数据进行三维地形渲染。
渲染时通过设置单一远距离平行光源模拟太阳光,采用HSV颜色空间,并根据地形起伏程度和与平行光源的夹角对HSV颜色空间的亮度进行调整着色。
2颜色空间和三维地形渲染2.1颜色空间在利用QT和OpenGL图形对DEM数据进行三维地形渲染时,首先要选择所要采用的颜色空间。
常用的颜色空间有RGB颜色空间、HSV 颜色空间、ESL颜色空间和CMYK颜色空间,本文主要介绍RGB颜色空间和HSV颜色空间。
RGB颜色空间,即Red红色、Green绿色、Blue红色三种颜色通道,其中每种颜色取值范围为0~255(也可归一化为0.0~1.0),占8bit 存储空间,共包含1677216(256×256×256)种像素颜色,几乎涵盖了人类视觉所能感知的全部颜色,是运用最广泛的颜色空间,也是OpenGL默认采用的颜色空间。
高分辨真三维显示中的体素化及均匀化方法

高分辨真三维显示中的体素化及均匀化方法高分辨真三维显示中的体素化及均匀化方法引言随着计算机科学和图形学的不断发展,三维图形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高分辨真三维显示作为图形学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对于三维图形的显示和处理具有很大的帮助。
在高分辨真三维显示中,体素化技术和均匀化方法是两个必不可少的技术,可以提高三维图形的显示效果和用户体验。
本文主要介绍高分辨真三维显示中的体素化技术和均匀化方法,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体素化技术体素化是指将三维物体转换成一系列体素(三维像素)的过程。
体素化技术可以将三维图形处理成一个个虚拟的立方体,这些立方体可以表示三维场景中的每一个物体。
其中,每一个立方体像素的颜色都可以用来描述场景中该立方体的物体的颜色或属性。
在高分辨真三维显示中,体素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体素数据结构体素数据结构是一种用于存储三维图形的数据结构。
通常情况下,体素数据结构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块状体素、栅格体素和自适应体素。
其中,块状体素和栅格体素是比较基本的体素数据结构,而自适应体素则是一种更加先进的体素数据结构。
块状体素和栅格体素都是由固定大小的立方体体素组成的,区别在于块状体素的立方体必须是相邻的,而栅格体素则可以是不相邻的。
2、体素模型重建体素模型重建是指根据输入的点云数据集建立起符合点云表面特征的三维模型。
体素模型重建技术可以使用各种算法进行,例如基于网格重建的方法、基于流形理论的方法、基于深度图像的方法等。
其中,基于深度图像的方法是一种常用的体素模型重建方法,可以使用深度相机采集场景深度图像,并使用基于解析法的体素模型重建算法,将二维图像转换成三维模型。
3、体素叶子节点的表示体素树(VoxTree)是将物体划分成立方体体素后所得到的一种层次结构。
在体素树中,每一个叶子节点都可以存储着一个立方体体素。
可以使用不同的叶子节点表示方法,如图片压缩技术、树状体素分割算法、分段算法等。
一种新的三维场景数据渲染方法

一种新的三维场景数据渲染方法
于雷易;邴丕敬;杨永明
【期刊名称】《自然资源信息化》
【年(卷),期】2022()5
【摘要】本文基于Cesium技术和osg Earth技术研发了面向三维场景数据的客户端与服务端混合渲染方法。
该方法包括分层细节级别(hierarchical level of detail,HLOD)层级瓦片筛选规则、三级缓存策略、多用户并发与分布式渲染任务分配等关键技术,既能减少客户端的数据压力和资源压力,又能通过服务端的渲染集群提高三维场景的显示效率。
本文在混合渲染方法基础上,设计和实现了远程地理信息系统(Tele-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TeleGIS)三维大数据万维网(Web)显示系统。
实验证明,该系统能够完成海量、高密度、高精度三维场景数据的在线可视化任务,可视化性能和数据量可扩展性达到设计目标,在当前同类技术中具有较大优势。
【总页数】7页(P39-45)
【作者】于雷易;邴丕敬;杨永明
【作者单位】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大数据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应用技术研发分中心;特力惠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208
【相关文献】
1.一种三维森林场景极化SAR数据的快速模拟方法
2.一种新的三维面部数据局部匹配方法
3.一种矢量数据三维渲染优化方法
4.一种矢量数据三维渲染优化方法
5.一种新的非接触式三维指纹采集与数据分析方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点云建模原理

点云建模原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点云建模是一种利用激光雷达或者其他传感器获取真实世界物体表面的三维点云数据,并根据这些点云数据生成三维模型的技术。
点云建模在建筑、制造、地质勘探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可以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更准确地理解和分析复杂的现实世界。
点云建模的原理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模型生成三个过程。
首先是数据采集阶段,利用激光雷达等传感器对目标物体进行扫描,获取大量的点云数据。
点云数据是由一系列三维坐标点组成的集合,每个点代表物体表面的一个离散点。
通过对点云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可以重建物体的表面形状和结构。
在数据处理阶段,需要对采集到的点云数据进行清洗、配准和拟合等操作,以去除噪声、填补缺失点和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清洗和配准是指对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消除由于设备误差和环境干扰引起的杂点和偏差。
拟合则是通过数学方法对点云数据进行曲线、曲面拟合,从而提取出物体的几何形状和表面特征。
最后是模型生成阶段,根据处理后的点云数据,利用三维重建算法和建模软件生成物体的三维模型。
三维重建算法包括点云重建、曲面重建和体素化等方法,可以根据点云数据复原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建模软件则提供了各种工具和功能,可以对点云数据进行编辑、修补和优化,生成高质量的三维模型。
最终生成的三维模型可以用于虚拟仿真、数值分析和可视化等应用。
点云建模的优点在于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物体的几何信息,并生成精细的三维模型。
与传统的建模方法相比,点云建模具有更高的自动化程度和更强的数据真实性,适用于复杂物体和大规模场景的建模。
点云建模还可以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结合,实现真实世界与虚拟环境的无缝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点云建模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测绘、文化遗产保护、地质勘探和工业设计等领域。
在建筑测绘中,可以利用激光扫描仪对建筑现状进行快速测量、生成精确的三维模型,为建筑改造和维护提供参考。
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可以利用点云建模技术对古迹和文物进行数字化保护,实现文物的永久保存和数字展示。
cesium 点云值 生成 三维等值面

在地球科学、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空间科学领域,点云数据是一种常见的三维地理信息数据类型,它由大量离散的点组成,可用于地形建模、城市规划、资源开发和环境监测等应用。
而 cesium 是一款开源的地理信息可视化工具,具有强大的三维可视化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 cesium 生成点云值的三维等值面,实现对点云数据的直观展示和分析。
一、点云数据介绍点云数据是由大量离散的点组成的三维地理信息数据,每个点都包含有空间坐标和可能的属性信息,如高程、颜色、强度等。
点云数据通常来源于激光雷达、三角测量仪、成像雷达等遥感技术,其密度和精度决定了数据的质量和应用范围。
二、cesium 介绍cesium 是一款基于 WebGL 技术的地理信息可视化工具,能够实现高性能的三维地图显示和交互。
其支持多种地理信息数据的可视化,包括地形、地图、模型和实时数据等。
cesium 通过 JavaScript 编程接口,为开发者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定制化的扩展能力。
三、点云值生成在 cesium 中,点云数据可以通过 Cesium3DTileset 对象进行加载和显示。
Cesium3DTileset 是 cesium 对点云数据的一种优化格式,利用空间索引和层次划分,实现了对大规模点云数据的高效可视化。
开发者可以通过 Cesium 接口加载点云数据,设置渲染选项,调整显示效果。
四、三维等值面生成在地理信息分析中,等值面是一种常见的数据表达方式,用于展示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
在 cesium 中,可以通过使用 WebGL 技术和数学建模算法,实现对点云数据的等值面生成。
开发者可以利用 cesium 的着色器语言、着色器程序和着色器管线,对点云数据进行三维等值面的计算和渲染。
五、实现方法在 cesium 中实现点云数据的三维等值面生成,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加载点云数据:利用 Cesium3DTileset 对象加载点云数据,获取点云的空间坐标和属性信息。
三维显示的技术

• 第三,优秀的立体显示设备一定是容易安 装和使用的,而且与计算机、图像卡和软 件等的接口简单。使用三维显示技术来观 看复杂数据和图像的用户,应该将他们的 注意力集中在所观看的内容而不是观看的 手段。
二、三维立体显示技术的分类
• 现代的三维显示方式是希望通过一个3D显 示器来直接显示三维图像,从而使得表现 出的三维物体既有心理景深,更有物理景 深,而且,多个观察者不需要任何辅助设 备,就可以从多个角度直接观察三维物体, 就像人们观察金鱼缸里面的金鱼一样,这 是一门综合技术,而且是基于体素的,因 此,这种显示器称为真三维显示器。
• 在广告业方面:
可以显示需要演示的产品,既能提供真三维 效果,同时又减少了真实样品的损坏
结束
③ 另外一种产生立体视觉的方法是采用一 对儿叠在一起的液晶面板,第一块面板控 制像素密度,而另一块控制偏光方向。高 亮度的背光也需要校准以减少相邻像素的 漏光,而且一块漫散屏被放在显示器的前 面用于拓宽校准光源的视角。液晶板上显 示的每幅图像都根据接收到的立体图像对 来计算偏光方向,用户也需要佩戴偏光眼 镜来分离左右眼图像。
三维立体显示技术的分类
(一)现有技术——基于2D显示器的模拟
原理:采用二维的计算机屏幕来显示旋转的2D图 像,从而 产生3D的显示效果。3D效果=2D图像+旋转变换
特点:此种显示方式基于传统的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 术,是基于像素的。只产生心理景深,而不产生物理景深。
(二)双目视差立体显示
• 人具有立体视觉能力,这是由于人有两只 眼睛(成人眼睛瞳孔平均间距为65mm), 它们从不同的方位获取同一景物的信息, 各自得到关于景物的二维图像,这左右两 幅图像有着微小的区别,这种区别就叫做 视差。人的大脑通过对左右两幅图像以及 两幅图像的视差进行分析和处理后,可以 得到关于景物的光亮度、形状、色彩、空 间分布等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卷
式展开内部 函 数 $ 通 过 检 验 比 较 % 找到一组比较 合适 的 优 化 选 项 组 合 ! * * % * * % * " ? ,% Y Y !% Y 4 Y * + 可以提高程序代码的执行效率 $ 实验中经过编译 器优化 % 刷新速度提高了 F 帧* % 达到 ! $ 3 " 帧* 3 ! " 代码优化 ! 采用 7 在进行代 码 优 化 之 前 % 5 6 @ * : 10 : 6 0 Q工 具找出程序中的 + 热 点, 代 码% 针对这些代码进行 优化 ) 增加并行执行的指令数 % 充分利用 " 开循环 % T U ` 的指令缓存 # # 数据打包处理 %即对短字长的数据使用宽
刷新率 # 帧+ $ * ! A > > A
图 !!F ) ( h 2 人脸三维模型正面显示 8 U ' = !! U . , ( 6 ' * ' ) O ), 1D 7& G / (1 / O )G , 4 ) 0] / * ) 4 M 8 , (F ) ( h 2 8
! $ H !
液 !! 晶 !! 与 !! 显 !! 示
* " 括J 还 包 括 垂 直 于 屏 幕 的 深 度 值) % h [ 颜色值 !
) >* $ 是目前最新的体 K . )D 79 , 0 G ) 6 . ' O7 ' * 0 / 8 5
数据显示技术之一 ! 它采用了一 种特 别的立 体显 示方式 " 利用 层 叠 屏 幕 的 方 式 显 示 三 维 物 体 % 与 其它三维显示方 式 不 同 ! 固态体积式真三维显示 技术具有如下特点 " 观察者不需要任何的辅 . 由于是空 间 成 像 ! D* 助设备就可以 从 多 个 角 度 直 接 观 察 物 体 ) ! 是真 正的三维立体显示 ' 又有物 / 显示中的 三 维 物 体 既 有 心 理 景 深 ! 理景深 ' 0 直线笛卡尔几何特性可以使三维图像不产 生变形 ' 抗环境干扰 & 体积 1 其系统结构具有抗震动 & 小便于携带 % 以上特点使得这种立体显示技术有望成为未 来立 体 显 示 技 术 的 主 流 ! 并 且 在 航 天& 军 事& 科学 研究 & 医学三维可视化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 目前 ! 这种立 体 显 示 技 术 仍 存 在 一 些 有 待 解 决的问题 ! 如三维物体的实时显示效果 & 海量信息 数据优化处理等 % 本文针对三维物体海量数据生
! ? " !
液 !! 晶 !! 与 !! 显 !! 示
第! "卷
占据每帧图像第一行体素 > #位' % 是控 制 信 息 ! 的最 后 ! 位 ! 其 余 位 置 零%按 照 上 述 数 据 生 成 方 以分 辨 率 A 测试其显 法! # #WC # # 为 例 进 行 实 验! ! 即人类肉眼可感 受到 示刷新率是否达到 ! " 帧+ * 稳定的三维图像 %
第! "卷!第!期 ! # # $年"月
液!晶!与!显!示
% & ' ( ) * )+ , . ( / 0 , 12 ' ' 4% . * 6 / 0 */ ( 47 ' * 0 / * 3 5 8 5
9 , 0 : ! "! ; , : ! ! < . = ! # # $ 8
文章编号 " # $ > # # ? @ ! ? A # ! # # $ # ! @ # ! ? D @ # B
,"*-%./ !"#$%& '"(%) *+ !"#$ ,!'0*-1"3%2 1".$%2 ./ !%&$ 4".%2
机# ! 显 卡 为 <K % X ^为% , . ) !K ! # B #>= C hP N \ 上 测 试! 如 图 ! 所 示! 分辨率为 J / 4 ) , (E > D # #$ 颜色值设置为 ! $ ! 深度值设 A # #WC # #! "位# [ ' 6 * 置为 > C位% '" #! 基于 = / , 9 ?G R O处理 M 即应用程序将 F ) ( h 2 提供了 双 缓 存 技 术 ! 8 $ 已经绘制好的图像直接 后台缓存 # [ / O _[ 1 1 ) . $ 中显示 ! 显示 的同时 送到前台缓存 # U . , ( 6[ 1 1 ) . 后台缓存已经开 始 下 一 帧 图 像 的 绘 制 ! 如此循环 首先从后 反复 可 以 提 高 系 统 效 率 % 如 图 D 所 示 ! 台缓 存 中 读 取 体 素 值 ! 包括无符号A位整型红 # & 绿# & 蓝# 颜色值以及> J$ h$ [$ C位浮点型深度 ! 然后按照传输编码协议对读取的体素数 值# I$ 据进行编码 ! 对于 J& h& [D 个无符号 A 位 整数可 采用位运算 ! 比如移位 ! 按 位 与! 按 位 或%对 于 > C 位深 度 值 ! 因 为 是 浮 点 型! 首先转换为整型再移 $写 位 % 最后 再 将 编 码 后 的 像 素 值 # % , 4 ) 47 / 6 / 入前台缓存显示即真三维显示数据的传输 %
实验结果发 现 ! 显 示图 像的 刷 新 率 为 > 帧 + ! * 远远低于 ! + % 因 此对 程序 中 读 取 代 码 & 写屏 "帧 * 代码 & 编码等关键代码以及可能影响程序执行效率 的代码进行了速度测试 % 测试方法 是利用计 时函 数6 # $ ! 图像绘制一次 ! 画面帧数累计加 ' G ) h ) 6 K ' G ) % 当6 # $ 达到># 刷新率 U > ' G ) h ) 6 K ' G ) # #G *时 ! X c 等于此时帧数值 !所有值返回初始值 % 如 表 > 所
) C*
!"#$%&'()*" +,7*89 012*,4 342 =>? +,7*89 012*,4
012
*+ ,./ '$()
56
56' 78
:;<
图 D! 真三维显示数据生成流程图 U ' = D!U 0 , `O & / . 6, 1 6 & ) 6 . )D 74 ' * 0 / / 6 /M ) ( ) . / 6 ' , ( M 8 54
一种真三维显示数据生成的方法
! ! D D 夏 ! 果> 吕国强> 胡跃辉> # 特种显示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安徽 合肥 !! " >= D # # # $! L @ G / ' 0 & 1 6 = Z ' / , G / ' 0 = O , G' !M M 合肥工业大学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 安徽 合肥 !! 合肥工业大学 光电技术研究院 ! 安徽 合肥 !! $ != D # # # $' D= D # # # $
! # # A @ # $ @ # $'修订日期 ! # # A @ > # @ > D !! 收稿日期 . 计划资助项目 # $ A C D ; , = ! # # ? << # > I D # ! !! 基金项目 国家 -
所以 ! 必需对三维立体图像信息进行编码 ! 每个体 包 括 J& 其 中 J& 素由 ! "位 构 成! h& [& I& %! h& [ 分别是红 & 绿& 蓝 颜 色 分 量 依 次 占 据 ! 位& D 位& D 位! 共占据最高的 A 位 ' I 是 体素 垂直 于屏 幕方向 的相 对 于 屏 幕 外 表 面 的 距 离 ! 即 深 度 值! 占据
> ! 引 !! 言
三维立体显示是当前图像处理领域的研究热 点
) > @ D*
成及传输问题提出了一种固态体积式真三维显示 并给出实验结果 % 数据生成的方法 !
% 领域固 态 体 积 式 真 三 维 显 示 # c , 0 ' 4 @ c 6 / 6 )
! ! 真三维显示数据生成方法
生成真三维显示数据的目的是为了高速传输 这些数据 ! 为了 达 到 高 速 的 传 输 大 量 立 体 显 示 数 据 信 息 要 求! 本文通过采用一种数字视频接口 # ! $ 传输方式来传输 7 ' ' 6 / 09 ' * / 0 \ ( 6 ) . 1 / O ) 7 9 \ M 立体显示信息 %7 & 9 \标准 是由 c ' 0 ' ) , (\ G / ) \ ( @ M & 6 ) 0 \ [V 等 公 司 组 成 的 数 字 显 示 工 作 组 于 > $ $ " 年正式推出的 % 采用 7 9 \接 口主 要有 两大 优 点 " 一是 7 大幅 9 \接口能实现大数 据量 的快 速传 输 ! 节 省 了 时 间' 二 是 信 号 在 传 输 过 程 中 没 有 衰 减! 色彩 更 逼 真 %7 9 \支 持 单 像 素 J h [的! "位数 传 输 的 数 字 信 号 没 有 经 过 压 缩 !单 连 接 的 传 据! 输速率可 达 "= + !最 大 的 刷 新 率 能 支 持 到 $h ] * % >$ ! #W># A #WC #P N或 >C # #W>! # #WC #P N 如图 > 所示 ! 真三维显示的每个像素不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