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网络的接地网故障诊断问题
牵引变电所接地网故障诊断研究

供变电电气化铁道2019年第2期DOI:10.19587/ki.l007-936x.2019.02.003牵引变电所接地网故障诊断研究董秀国摘要:牵引变电所接地网对电气化铁路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CDEGS软件建立电气化铁路牵引 供电系统仿真模型,结合模糊判据分析和贴近度计算提出了接地网故障诊断算法及故障点定位方法,并验证了 该算法的正确性,为牵引变电所内接地状态在线评估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牵引变电所接地网;CDEGS;模糊判据;故障定位Abstract:The earthing network for traction substation has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safety operation of electrified railway, the paper establishes the simulation model for electrified railway on the basis of CDEGS software, puts forward the calculation methods for earthing network faults and methods for fault location with connection fussy judgment analysis and proximity calculation, and the correctness of the calculation is verified, providing references for online assessment of earthing status inside the traction substation.Key words:Earthing network in traction substation; CDEGS; fUssy judgment; fault location中图分类号:U22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936X(2019)02-0008-040引言电气化铁路利用钢轨、大地作为主要回流通 路,在列车正常运行时,牵引变电所接地网流过较 大的负荷电流[1]。
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的瞬变电磁法接地网故障诊断仿真研究

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的瞬变电磁法接地网故障诊断仿真研究栾卉;徐畅;刘南南;刘锡洋;董冠良【摘要】为了实现在不停电,不开挖的情况下检测接地网断点及腐蚀状况,根据瞬变电磁法基本原理,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仿真阶跃波激励下接地网模型的瞬变电磁响应,经过Matlab软件编程计算接地网模型的视电阻率,并通过surfer 软件成图得到视电阻率断面图.对于日字形接地网,通过对比接地网完好、接地网中间变细1/2、接地网中间断开、接地网左边断开几种情况下的视电阻率断面图,说明该方法用于接地网故障诊断的可行性.【期刊名称】《实验室研究与探索》【年(卷),期】2017(036)001【总页数】4页(P108-111)【关键词】瞬变电磁法;视电阻率;接地网;故障诊断【作者】栾卉;徐畅;刘南南;刘锡洋;董冠良【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地球信息探测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长春130061;吉林大学地球信息探测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长春130061;吉林大学地球信息探测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长春130061;吉林大学地球信息探测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长春130061;吉林大学地球信息探测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长春130061;国网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长春1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3接地网是维护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保障运行人员和电气设备安全的重要设备[1-2]。
由于我国接地网导体材料主要是扁钢,常年埋于地下,易受腐蚀变细甚至断裂,从而危及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及工作人员的安全[3]。
因此研究一种可以在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条件下,检测接地网断点及腐蚀状况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两大类:①基于电路理论的电网络法[1-2,4],将接地网看作纯电阻网络,通过测量接地引线间电压或电阻值判断是否存在断点,但是即便存在断点或腐蚀其电压和电阻值也可能是正常的,所以这种方法往往失效。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检测技术(三篇)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检测技术1引言电力系统的接地处理方式主要有直接接地,电抗接地,低阻接地,高阻接地,谐振接地(又称消弧线圈接地)和不接地。
前三种称为大电流接地系统,后三种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
我国3~66kV电力系统大多数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即为小电流接地系统,该系统最大的优点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并不破坏系统电压的对称性,且故障电流值较小,不影响对用户的连续供电,系统可运行1~2h。
但长期运行,由于非故障的两相对地电压升高1.732倍,可能引起绝缘的薄弱环节被击穿,发展成为相间短路,使事故扩大,影响用户的正常用电。
同时,弧光接地还会引起全系统过电压,进而损坏设备,破坏系统安全运行。
因此,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必须及时找到故障线路予以切除。
2目前的检测方法及存在的问题(1)绝缘监察装置利用接于公用母线的三相五柱式电压互感器,其一次线圈均接成星形,附加二次线圈接成开口三角形。
接成星形的二次线圈供给绝缘监察用的电压表、保护及测量仪表。
接成开口三角形的二次线圈供给绝缘监察继电器。
系统正常时,三相电压正常,三相电压之和为零,开口三角形的二次线圈电压为零,绝缘监察继电器不动作。
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开口三角形的二次端出现零序电压,电压继电器动作,发出系统接地故障的预告信号。
这是以前常规变电所使用最多、应用最广泛的绝缘监察装置,其优点是投资小,接线简单、操作及维护方便。
其缺点是只发出系统接地的无选择预告信号,不能准确判断发生接地的故障线路,运行人员需要通过推拉分割电网的试验方法才能进一步判定故障线路,影响了非故障线路的连续供电,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城乡经济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基于上述原因,我国从50年代末就开始研制小电流接地自动选线装置,提出了多种选线方法,并开发出了相应的各种装置。
(2)各种选线原理分析:①稳态分量法。
稳态分量法又分为零序电流比幅法,零序电流相对相位法,以及群体比幅比相法。
10kV中心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分析及处理

10kV中心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分析及处理文章结合宝钢冷轧薄板厂的相关经验,综述了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故障的原因、影响,从管理及技术两方面总结了预防、处理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故障的措施、步骤和办法。
标签: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小电流接地宝钢冷轧薄板厂10kV系统属于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也成为小电流接地的系统。
这种系统的最大的优点是: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三线”的供电方式,大大地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减少了线路损耗,降低了跳闸发生率,增强了线路的绝缘。
当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暂时不会影响用户的用电,电网可以带故障运行1-2小时。
然而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将抬升至接近线电压,对地电容电流亦将增大。
如此极易导致电网非故障相的绝缘的薄弱处发生对地绝缘的击穿,造成两相或者三相短路,事故范围扩大。
急剧增加的电容电流极容易造成接地弧光,而且难以自动熄灭,还会产生间隙弧光性过电压,损坏设备,破坏电网的稳定性。
因此,如果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查到故障点,并及时处理。
1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原理中性点不接地电网在正常运行时,三相对地电压呈对称性,中性点对地电压为零,无零序电压。
由于各相对地电容均相同,故各相电容电流相等,并超前于各相电压90度。
可得出下列结论[1]:(1)中性点不接地电网发生单相接地后,中性点电压UN上升为相压电(-EA),A、B、C三相对地电压:冷轧薄板厂发生此类故障后,读取各相相电压,故障相相电压平均在0.6kV,其余两相相电压平均在9.8kV。
各相相电压情况也是我厂单相接地故障报警是否真是的最终判断标准,即为电网线电压。
同时电网出现零序电压:(2)所有线路都出现零序电流,故障线路的接地电容电流等于所有其他线路的接地电容电流的总和。
根据历史统计,冷轧薄板厂单相接地电流一般在40至60安培之间。
(3)故障线路零序电流相位滞后零序电压90度,非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相位超前零序电压90度两者之间相差180度。
10kV 电力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分析与处理方法

10kV 电力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分析与处理方法发表时间:2020-12-04T03:23:40.576Z 来源:《福光技术》2020年20期作者:宁昀刘文琦邱佳[导读]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另一方面也对城市供电网络的稳定运行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桐城市供电公司安徽桐城 231400摘要: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另一方面也对城市供电网络的稳定运行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特别是在发生单项接地事故时,易造成跳闸现象,影响正常用电。
因此,本文介绍了电力网络接地系统的具体分类,并以 10kV 单项接地系统中故障产生危害作为切入点,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寻找解决方式,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单项接地;10kV 电力系统;故障接地系统的分类电力系统采用星形连接的发电机或变压器的中性点 ( 一般认为发电机中性点不接地,通常指变压器的中性点 ) 按照接地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有效接地 ( 大电流接地 ) 和非有效接地 ( 小电流接地 )2 种,而我国电力系统中性点常见的接地方式有 6 种,其中,大电流接地系统主要可以分为中性点有效接地和中性点全接地,以及中性点经小阻抗接地;小电流接地系统主要可以分为中性点不接地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以及中性点经高阻抗接地。
大电流接地系统在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低阻抗接地的三相电力系统中,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短路电流很大,所以称为大电流接地系统。
在电力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电力系统,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可快速切除故障,安全性好,但可靠性较差,中性点不发生漂移,中性点电压不变,绝缘按相电压考虑,绝缘成本低。
一般在 110kV 及以上系统或 380/220v 的三相四线制系统,在大电流接地系统中则有 Xo/ X1≤ 4-5,其中,Xo 为系统零序电抗,X1 为系统正序电抗。
小电流接地系统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过消弧线圈或高阻抗接地的三相电力系统中,又可以称为中性点间接接地系统。
基于特勒根定理的接地网故障诊断方法

广 东 电 力
GUANGDONG LE RI E CT C POW E R
VO . 4 NO 1 12 . 0 Oc . 0 1 t 2 1
基 于特 勒 根 定 理 的接 地 网故 障诊 断 方 法
许磊 ,邹 园
( 华北 电力大学 电气工程 学院 ,河北 保 定 0 10 ) 7 0 3
Ab ta t n o d r t e e tt r u d g i a l t o te c v t g o o rc t a h ma ia d lo r u d g i s r c :I r e o d t c he g o n rd f u t wih u x a a i r p we u ,a m t e tc lmo e f g o n rd i s n s b it u l.By u i g me s r d d t fv l g e we n i o o o ia tu t r n r u d n o d co ,a q a i n f rd a n s sn a u e a a o o t e b t e t t p l g c l r c u e a d g o n i g c n u t r n e u t o i g o i a s s o s o r u d g i a lsi f r l t d i c o d n e t l g n’ t e r m .MATLAB e a i e o t z t n ag rt m sa o t fg o n rd f u t s o mu a e a c r a c o Te l e S h o e n e i r tv p i a i l o ih i d p - t mi o e o o u i n t t e tc l d f rs l t o ma h ma i a d l n e it n e v le o a h s b ic i a t r f i r s o cu e ,t u o r s n d g e o mo e d r s a c a u fe c u c r u t fe a l e i n l d d h sc r o i e r e a s u c o
10kV配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原因及防范措施分析

10kV 配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原因及防范措施分析摘要:10kV配电线路规模的扩大,使得单相接地故障发生的概率提高,导致社会各层面的稳定性受到影响。
电力企业应当重视对10kV配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进行排查,维持配电线路运行的稳定性。
本文针对10KV配电线路接地故障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前言:随着我国电力行业近年来的不断发展,对于电能供应质量的不断提高,直接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10kV配网应用十分广泛,一旦配网出现故障问题,就会对正常电力供应造成影响。
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做好故障防范工作,加强对影响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接地故障原因进行研究,提出了有效的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从而为配电线路运行安全机制的建立提供参考。
1、10kV配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的原因10kV配电线路是我国电网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
作为电力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电力线路布置过程中经常会进行接地操作,一方面是为了线路更好地工作,另一方面则是出于保护为前提进行接地操作。
如果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接地故障,检修工作进行过程总一定要保障工作人员的环境相对安全,加强安全防护措施,为了保证线路的正常运行、应用装置、安全运行等就需要实现保护接地的操作。
一般来讲,在配电网系统中,配电线路与地面形成单相连接,不形成直接的回路,不会影响正常供电。
然而,当遭遇电压升高和恶劣的自然天气时往往出现线路单相接地的发生,单相接地很容易导致谐振过电压现象,引起供电不畅,给广大用户带来不好的用电体验。
最主要的单相接地事故故障主要由以下几种情况引起:(1)配电线路的接地导线断落或线路搭在横担上;(2)绝缘子中的导线绑扎固定不紧,掉在地面或横担;(3)配电线路的接地导线风偏过大,其与建筑物的直接距离过于接近;(4)配电变压器的高压引下线路断线;(5)配电变压器上的避雷器或者熔断器的绝缘被击穿;(6)配电变压器的高压绕组线路的单相绝缘体被击穿或接地;(7)配电线路绝缘体被击穿,绝缘子污闪、击穿,线路落雷。
基于网络化虚拟仪器的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选线

基于网络化虚拟仪器的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选线产品与应用皮志勇1孙伟红2孙秋鹏2王喜银2王振浩2(1.湖北荆门供电公司,湖北荆门448000;2.东北电力大学,吉林吉林132012)摘要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准确检出故障线路对快速排除故障、提高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现有的选线装置在技术和管理方面都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本文采用基于C/S模式的网络化虚拟仪器技术设计了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装置,装置采用Labvi ew编程实现,可以方便的实现复杂的选线算法,有可以缩短开发周期,并且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对选线装置的管理,可以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提高选线装置的性能.关键词: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选线;C/S模式;网络化虚拟仪器F a ul t L i ne D e t ec t i on B as ed on V i r t ual I nst r um ent on net w or k i nI ndi rect l y G r oundi ng P ow e r Sys t emP i Z hi yong’S un W ei ho n92Sun Q i upen92W a ng X i yi n2W ang Z henh a02(1.J i nm en P ow e r Suppl y B ur eaul,J i n gm en,H u bei448000;2.N ot he a st D i a nl i U ni ver si t y,J i l i n,Ji l i n132012)A bs t r act D et ect i ng t he f au l t l i n e corr ec t l y i s i m port ant t o cl ea r t he f au l t and i m pr ove pow ers up pl y r el i abi l i t y w hen si ngl e phas e f au l t oc c u r s i n ne ut ra l i ndi r ec t l y gr oun ded s ys t em.A i m ed at t hes hor t com i ngs of c ur re nt l y l i n e se l e ct i on devi ces f r o m t he a spec t s of t echno l ogy and m anagem ent,Si ngl e phas e f au l t l i n e se l e ct i on devi ce f or ne ut ra l i ndi r ec t l y gr ou nded s ys t em s bas ed on C I S m o denet w or ki ng vi r t ua l i nst r um ent t echn ol ogy is pr es ent ed.T he dev i ce has been r eal i zed w i t h L abvi ew,w hi ch can m ake com pl e x al gori t hm s r e al i z e ea si l y and s hor t en t he per i od of deve l opm ent.T hem ange m e nt of t he l i ne se l e ct i on devi ces can be i m pl em ent e d vi a net w or k,and t he per f or m ance ofdevi ces c an be i m p or v ed f r om t he a spe ct s of t echno l ogy and m anagem ent.K ey w or ds:neut r al i ndi r ect l y gr oun ded s ys t em;s i n gl e phas e f au l t l i n e de t e ct i on;c l i ent/s er ve rm ode;ne t w or ki ng vi r t ua l i ns t rum ent1引言我国大多数配电网均采用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系统,即小电流接地系统,包括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电网络的接地网故障诊断问题一、问题描述接地网对变电站安全运行至关重要,但土壤的腐蚀可能使接地引线和水平均压导体变细甚至断裂,当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可能造成事故扩大,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
以往对地网的检测,一般只能采用测量接地电阻值的大小变化间接判断地网的腐蚀情况,或者大面积开挖检查接地网的腐蚀情况。
这两种方法既不准确又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工作量也极大,并且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当前国内外尚没有系统实用的接地网电气连结故障点及腐蚀诊断方法。
为了判断接地网的运行状态,一般测量接地电阻,以判断整个接地网接地性能。
我国的接地规程要求,每2~3 年应对110kV 以上变电站的接地网进行一次试验。
用大电流法全面检查地网存在很多困难,一是要停电,二是要大电流源,三是测量工作十分复杂,因此一般很少采用。
另外这种方法只对存在断点的情况敏感,而无法反映腐蚀情况。
由上述可见,对于地网腐蚀及断点诊断的手段非常原始,工程上对地网接地性能好坏的检测一般通过接地电阻的大小来间接判断,但无法了解地网的腐蚀和断点情况。
即使地网导体出现腐蚀和断点,接地电阻仍可能正常。
所以一般都是在发现接地网出现故障或引起事故后,通过大面积开挖查找接地网断点和腐蚀程度。
这种方法带有盲目性、工作量大、速度慢等特点,并且受现场条件的限制,还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因此,对不停电和不对地网大面积开挖情况下的接地网腐蚀诊断方法研究就成为当前一个十分必要而且有意义的课题。
二、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三、四、接地网故障诊断基本原理(1).网络分析网络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在已知网络拓扑结构、元件参数和输入激励信号时求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解网络的输出响应。
应用的主要理论和方法是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以及由他们推导出来的节点电位法、支路电流法和回路电流法等。
所求的响应可能是解析解,也可能是数值解,但其结果一般都是唯一的。
如果利用计算机来求解,则只能求得数值解,通常称之为计算机辅助分析(CAA-ComputerAided Analysis)。
到目前为止,网络分析理论的发展最为完善,应用也最广泛。
(2).网络综合网络综合的主要任务是:在已知网络的输入激励和所需响应的条件下,求解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元件类型及参数。
因此经常也将网络综合称之为网络设计。
应用的主要理论和技术是数学中的逼近理论和优化设计方法。
网络综合的结果通常都不唯一,往往是因设计人员的素质和经验以及所采用的模块或器件而异。
由于微电子技术和工艺的迅速发展,集成电路的集成度越来越高,新的生产工艺和优质器件不断涌现,使网络综合日益简化。
如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omputer Aided Design),则设计和综合的工作量可进一步减少,导致网络综合的发展非常迅速。
(3).故障诊断故障诊断的主要任务是:在已知网络的拓扑结构、输入激励信号和故障下的响应时(有时可能还已知部分元器件的参数),求解故障元件的物理位置和参数。
要求求解的结果是唯一的,但有时却不能保证。
与网络分析和网络综合不同的是,它的输入信号不限于采用网络实际工作所施加的有限信号,而可根据故障诊断的需求“随意”确定。
故障诊断所涉及的有关理论和技术面较宽,如系统参数辨识、模式识别、优化技术等。
模拟电路的故障诊断一般需要用计算机来实现(CAT-ComputerAided Test)。
埋在地下的接地网的水平均压导体彼此相连构成电路网络,忽略土壤因素的影响,接地网可以看成纯电阻网络,因此接地网腐蚀故障诊断又属于模拟电路故障诊断。
模拟电路故障诊断的方法主要有:故障字典法,故障参数识别法,K 故障诊断,神经网络、专家系统、模糊理论等。
本文中主要运用故障参数识别法,下面主要对参数识别法做主要介绍。
之所以选择故障参数识别法,主要因为容差问题。
元件的容差将带来电压或电阻的容差,以致使各组值交叉;测量时有误差,测量值不会等于理论计算值。
在模拟电路故障诊断中,由于元件容差的影响,以及元件变化与输出增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使得实际的诊断过程非常复杂和困难。
因此元件容差问题是模拟电路故障诊断中的一个困难问题,而在各种故障诊断方法中,参数识别法可较好的解决元件容差问题,因为这一方法中,电路各元件参数均可计算出来,偏差超出容差范围者为故障元件。
由于模拟电路一般都很复杂因而得出的识别方程的阶数很高,因此有必要采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分析。
五、求解方法1、数学模型实际变电站的接地网比较复杂,为方便数据的输入和数学方程的建立,本文对接地网做以下假设:①不考虑接地网的自然接地体,如自来水管,配电装置基础构架,引入到配电装置构架上的架空避雷线、电缆支架及电缆的金属外皮等;②接地引线与接地网的连接点都在接地网水平支路的节点上。
在上述假设基础上,对接地网建立故障诊断方程。
忽略土壤等因素的影响接地网可视为纯电阻网络,接地引线就是该网络的可及节点,可以看成一个多端口网络。
接地网等效图假设接地网有 n +1个节点(其中一个为参考节点),b 条支路, m +1个可及节点(其中一根为公共线,即参考节点处的上引线),为消除电容耦合及电感耦合的干扰,测量中针对图 2-2 地网中任意节点施加直流大电流激励。
规定地网各段电流方向后得到其有向图进而可以得到网络节点关联矩阵 A ,根据电网络理论可得:T b n n n n A Y A Y I U Y ⋅⋅==⋅,其中In 为节点的电流源列向量(非激励节点的电流值为 0);Yb 为支路导纳矩阵,对于纯电阻网络,支路导纳矩阵为一对角阵,且其对角元素上的值等于各段导体电阻的倒数;Un 为节点的电压列向量;Yn 为节点导纳矩阵。
当选择两节点在其之间施加直流激励源时,由上述方程就可计算出网络电阻为标称值时的节点电压值Un 。
由上述方程还可以推导出单个支路电阻Rj 的变化对节点电压值Un 的影响,即Un 对Rj 求偏导数:依次计算出Rj(j=1,2,….b)变化对 n 个节点电压的影响值,得到全灵敏度矩阵Unb 。
其中j b R Y ∂∂/在(j,j)位置上为-1/2j R ,其余各处都为 0。
给定接地网的原始值,可由此算出此激励下每条支路电阻变化时每个节点电压的变化量。
上述方法求得网络的全灵敏度矩阵为Unb ,Umb 是Unb 中取出的与 m 根可测引线有关行向量组成的新灵敏度矩阵,其元素u ij 的物理意义是第 j 根导体电阻Rj 增加 x 倍时对节点 i 电位的影响值。
2、建立故障诊断方程设m 个可及节点电压在地网支路电阻为标称值时的理论计算值为Um ,地网腐蚀后从m 根引线上所测值为'm U ,节点电压增量为m U ∆,则有:X U U U U mb m m m ⋅='=∆-便为故障诊断方程,其中Umb 为上节中从全灵敏度矩阵中取出与 m 个节点对应行所形成的灵敏度矩阵, X 是b 维列向量,xj(j=1,2…b)代表第j 段导体电阻增加的倍数。
因实际地网可测引线数m 总是小于接地网支路数b ,故诊断方程是欠定方程,无唯一解,要得到实际地网的准确诊断结果就必须求出唯一解,所以必须引入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来求解。
目标函数的引入是令整个地网电阻消耗的功率应最小。
当地网发生腐蚀或断裂时,待测地网每段电阻值为:)1(0j j j X R R +='其中,Rj0为标称值,又有ΔR j =X j R j0,I j0=U j0/R j0,忽略电流对电阻变化的二阶导,对腐蚀后地网电流进行泰勒展开:得到实际支路电阻变化后的电流值:)-1(0j j j X I I ='将其代入整个地网的功率损耗式可得目标函数:这是一非线性函数,所需约束条件便是前面的故障诊断方程和接地网各段导体在发生不同程度腐蚀后,电阻值只会增大,即电阻增量的非负性。
得到约束条件为至此便构建出了良好的数学模型。
利用合适的优化算法解数学模型就能得到各段导体电阻值的增大倍数xj,从而判断其是否发生腐蚀或断裂。
3、优化计算方法从上式可以看出,要解的是一个含有等式约束与不等式约束的非线性方程的最小值问题,由于实际中可及节点数远远少于支路数,所以等式约束方程的个数小于要求解的各个支路电阻增量个数,为一欠定方程,需要用优化方法对上式进行求解。
本文中所有计算程序,包括仿真计算、故障诊断和画图都是在MATLAB 运行的。
本文利用MA TLAB 中的优化工具包(fmincon),较好的解决了方程组的欠定问题,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符合较好。
fmincon 函数提供了大型优化算法和中型优化算法。
默认时,若在fun 函数中提供了梯度,并且只有上下界存在或只有等式约束,fmincon 函数将选择大型算法。
大型算法是基于内部映射牛顿法(interior-reflective Newton method)的子空间置信域法(subspace trust-region)。
当既有等式约束又有梯度约束时,使用中型算法。
fmincon 函数的中型算法使用的是序列二次规划法。
在每一步迭代中求解二次规划子问题,并用变度量法(BFGS)更新拉格朗日Hesse 矩阵。
求解二次规划子问题是通过解库恩-塔克条件(KT)获得一个解 d 作为迭代方向,对应的拉格朗日乘子λ作为迭代步长。
用BFGS 更新拉格朗日Hesse 矩阵是为保证矩阵正定,使规划为凸规划,KT 点为全局极小点。
本文使用的是中型算法,此算法的原理如下:二次逼近算法(SQP-Sequenc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也称为序列二次规划法。
对于一个非线性规划问题:其中x ∈E n表示x 为一个n 维向量(x1,x2,..xn)T,序列二次规划法的基本思路是将上述问题转化为一系列二次规划子问题QP(Quadratic Programming):其中f ∇为原目标函数的梯度向量;c ∇为约束条件的梯度矩阵(Jacob 矩阵);)(k B 为Lagrange 函数的二阶导数矩阵的一个近似矩阵,它近似于 Hesse 矩阵。
以这些子题的解构成各次迭代的搜索方向)(k d ,沿方向)(k d 进行不精确一维搜索,得到步长αk ,再由)()()1(k k k k d x x α+=+最终迭代得到)1(+k x 逼近优化问题的解。
二次逼近算法的思想最早由 Wilson 于 1963 年提出,70 年代得到快速发展。
二次规划问题是最简单的一类非线性规划问题,即约束条件为线性的而目标函数是二次函数的最优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