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后地下流体远场效应的研究

合集下载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地震活动性异常特征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地震活动性异常特征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地震活动性异常特征
陈玉华;张肇诚
【期刊名称】《地震工程学报》
【年(卷),期】2009(031)004
【摘要】利用地震活动图像演化动态跟踪、地震活动参数时间扫描及震群判定等目前较为成熟的地震预测方法,研究了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地震活动性异常.结果显示8.1级地震前地震活动性异常有序性明显,地震空区、地震条带、震群活动异常突出,且呈现配套特征.研究认为地震空区图像演化对揭示特大地震的孕育场有所帮助;大范围前兆震群活动是特大地震前多点应力积累、释放的前兆反应;结合地震活动参数扫描异常综合分析,特大地震前可能做出一定的中期-短期预测.【总页数】6页(P374-379)
【作者】陈玉华;张肇诚
【作者单位】青海省地震局,青海,西宁,810001;中国地震局预测研究所,北
京,10003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15.75
【相关文献】
1.汶川8.0级与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地震活动异常特征与启示 [J], 梅世蓉;薛艳;宋治平
2.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地震活动性异常及其思考 [J], 刘
蒲雄;郑大林;车时;潘怀文;刘桂萍;杨立明
3.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电磁前兆短期异常特征及时空演化 [J], 马玉虎;张永顺;马文静
4.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高台钻孔应变异常特征 [J], 尹亮;雷登学;李兴坚;陈兰新;武银;刘晓明;陈建军;刘鸿斌;许玉红;李东生
5.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地下流体异常特征 [J], 王培玲;马晓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后欧亚带和中国大陆及云南地震趋势研究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后欧亚带和中国大陆及云南地震趋势研究

l 昆 仑 山 口 西 8 1 巨 震 后 欧 亚 带 地 震 发 展 趋 势 .级
1 1 2 纪 欧 亚 地 震 带 曾 出 现 多 次 高 度 活 跃 和 高 度 平 静 的 周 期 性 特 征 . 0世
文献 C ] 2 曾定义欧 亚带 范围 即从 南亚 苏门达 腊 一 甸 一喜 马 拉 雅 一伊 朗 一土耳 其 一 缅
维普资讯
第 l 4卷
第 1 期
高 原 地 震
E R HQ AK E E RC I L ̄ E U A T U ER S A H N P . A T
v0 . 4 No. 11 1
Ma . 0 r 20 2
20 0 2年 3月
昆 仑 山 口 西 8 1级 地 震 后 欧 亚 带 和 . 中 国 大 陆 及 云 南 地 震 趋 势 研 究
表 1 2 0世 纪欧 亚地 震 带 巨震活 动 统 计
2 巨震 对 中 国大 陆 地震 趋 势 的影 响
2 1 昆 仑 山 口 西 8 I 巨震 是 中 国 大 陆 15 年 至今 5 . .级 91 0年 来 第 1 巨 震 个 从 14 90~15 年 的 5 3 91 2年 里 , 国 大 陆 先 后 发 生 过 7次 80—86级 巨 震 , 均 每 73 中 . . 平 . 年发 生 1次 巨 震 。 从 15 而 9 2—2O OO

02一 o 4
维普资讯
1 石 绍 先 等 : 仑 山 口西 8 1 地 震 后 欧 亚 带 扣 中 国 大 陆及 云 南 地震 趋 势研 究 3 期 昆 .级 3 1 2 2O . O O年 以 来 欧 亚 带 大 震 、 震 活 动 频 繁 巨 从 2O O O年 6月 以来 , 门 达 腊 一 带 先 后 发 生 过 6次 大 震 , 中 2次 是 7 8级 以 上 大 苏 其 震 ,0 1 1月 印 度 发 生 了 79级 大 震 , 1 20 年 . l 月我 国 昆 仑 山 口又 发 生 8 1 巨震 , 震 、 .级 大 巨震 频 度 已达 到 或 超 过 活 跃 期 的 年 平 均 频 度 ; 此 之 前 , 15 在 从 92~19 99年 的 4 8年 中 整 个 欧 亚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流体地球化学异常与远强震的关系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流体地球化学异常与远强震的关系

"E>=
%&"# ’!"()$)*+&# ,+-+&#! 岩石学报 =>>E , =" (E)
! ! 流体地球化学方法探索地震前兆始于一次大地震期间 ( "#$$ 年, %& ’ 级) ()*+,) 观察到 -. 的突变 ( /+012)31 !" #$& , "##4 ) , 此后在中国、 苏联、 日本、 美国等许多国家开展了大量 的水化学观察, 发表了大批数据, 结果表明地震前后流体存 在临震、 同震和震后效应 ( 51.0, "#%4 ;6789)2,"#%% ;陈辉, "##4 ;51.02:;<: !" #$& , =>>" ) 。近年来, 与远程强震相关的异 常研究较多, 但偏重于震时、 震后的水位、 水温和地球物理异 常 ( ?;; !" #$& , =>>=;@A8,23< !" #$& , =>>’;-8;:8BB2 !" #$& , =>>’) , 而前兆异常, 尤其是流体地球化学前兆异常研究较少。 CC/D 主孔流体对中小地震具有很好的映震能力 ( 孙青 等, =>>E ;李圣强等, =>>E ) 。本文研究了 CC/D 主孔流体异 常与两次远强震: 青藏高原北部昆仑山口以西的 F 2 %& " 级 地震和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的 F 2 %& G 级地震的关系, 发现 CC/D 主孔流体 ( (;、 H= 和 IA) 记录了此二次远强震的临震异 常信息。

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前地下流体的远场异常及其意义

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前地下流体的远场异常及其意义

有 明显 差 异 ,特 别 是 震 源 机 制 解 有 倾 滑 、左 旋 走 滑 、左 旋 走 滑 兼 逆 冲 型 等 差 异 很 大 ,这 些
情 况 说 明 了 地 震 类 型 与 震 源 破 裂 特 征 的复 杂 性 。
地 震 本 身 的 特 大 型 及 其 孕 育 与 发 生 过 程 的 复 杂 性 ,又 引 来 了 其 前 兆 的 复 杂 性 与 特 殊 性 。这 次 地 震 发 生 在 “ 人 区 ” 无 ,震 中外 围 约 3 0k 范 围 内没 有 地 震 前 兆 观 测 , 尚无有 关 0 m 故
维普资讯
第 2 2卷
第 4期


VoI .22,N O.4
20 0 2年 1 0月
EARTHQU AKE
Oc ., 2 t 002
昆仑 山 口西 Ms. 8 1地 震 前 地 下 流 体 的 远场 异常及 其意义 。
车 用太 , 元珠 , 谷 鱼金 子 , 五 洲 刘
倾 向 /。 () 倾 角 /。 ()
资料 利用 台站数 / 个 ) (
1 青 海某 油 田油井 产 量 的异 常
关 于 地 震 之 前 油 井 产 量 异 常 变 化 的 现 象 ,国 内 外 已有 较 多 的报 道 口 l ][ 。M s . 8 1特 大 地 震 前 ,在 青 海 某 油 田 也观 测 到 这 类 异 常 。 1 1 油 田及 其 生产 概 述 .
地 震 前 兆 异 常 的报 道 。但 在 远 离 震 中的 河 北 、陕 西 、四川 、青 海 、新 疆 等 地 记 录 到 了 十 分 典 型 的 地 下 流 体 的 震 前 异 常 。这 些 远 场 异 常 的 存 在 ,再 次 挑 战 现 有 地 震 孕 育 与 发 生 的 某 些 基

2001年昆仑山口西Ms 8.1地震最大位移讨论

2001年昆仑山口西Ms 8.1地震最大位移讨论

2001年昆仑山口西Ms 8.1地震最大位移讨论陈宇坤;陈杰【期刊名称】《中国地震》【年(卷),期】2004(020)004【摘要】最大位移是认识地震破裂机理和断层未来地震危险性的最重要参数之一.对2001年11月14日发生的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地表破裂带最大位移的调查有多种结果.通过野外调查发现,本次地震地表最大同震水平位移6.4±1.4 m,位于库赛湖东北(93.2266°E,35.7779°N),最大垂直位移5.2±0.2m,与水平位移分布基本一致.影响本次地震地表破裂带地表位移测量的因素很多,其中断裂带多期活动、地震地表破裂带构造形式复杂,以及特殊的冰川冻土区地貌位移标志是主要因素.【总页数】8页(P380-387)【作者】陈宇坤;陈杰【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德外祁家豁子,100029;天津市地震局,天津,300201;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德外祁家豁子,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相关文献】1.基于SRTM DEM的二路重轨DINSAR地震形变探测--以2001年昆仑山口西MS8.1大地震震中为例 [J], 张艳梅;程晓;李斐;廖明生2.2001年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震前宽频带信号的疲劳损伤分析 [J], 吴维青3.基于非均匀地壳模型的格林函数法反演2001年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的同震滑移 [J], 周宇;聂兆生;贾治革;陈正松;杨少敏4.运用SDM方法研究2001年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破裂分布:GPS和InSAR联合反演的结果 [J], 屠泓为;汪荣江;刁法启;张勇;万永革;金明培5.2001年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对周围断层的应力影响数值分析 [J], 任天翔;程惠红;张贝;石耀霖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后的强震趋势研讨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后的强震趋势研讨

另外,同样计算 了中国西部及邻区 (o ~ 0 , 4 一1 。 2。 5。 7。 0 )的地震能量释放时间分布 图,其形态 与 8 中国大陆及邻区的分布图类似,即地震能量的主释放段 的时间分布相同。仅在幅度上有差异 。主要表现 在上一 个强震 时期 中 的地 震 能 量 主 释放 段 ,即 17 93年 ~17 地 震 能量 释 放 量 偏 低 ,没 有 8级 地 震 。 99年
地震能量主释放段 7 年 8 年计算 ,目前仍处于地震能量的主释放时段 。若将每个强震时期 中地震能量 主释放段 前作 为为平 静期 或地 震能量 预释 放段 ,则第 1 至第 6个强 震 时期 中的平 静期 或地 震 能量 预 释放
段 分别 为 :19 85年 ~19 89年 ( 5年 ) 97年 ~11 ,10 98年 (O年 ) 97年 ~13 1 ,12 90年 ( ) 92年 一 4年 ,14 1 6年 ( 年 ) 9 1 9 4 5 ,16 年 17 年 (1 ) 93年 一19 91 1 年 ,18 96年 (4年 ) 1 。可见 ,各 强震 时期 中地震 能 量 主 释放段 的时 长稳定 ,为 7年 ~8年 ,而强震平 静期 时长 或能量 预释放 时段则 差异 大 。
画 和理解 。
将 历史 地震 能量按 4年 时窗 ,4年时 间滑动 计算 ,得 到中 国大陆及 邻 区 (o 一5。 4一15)历 史 2 。 o,7。 3o 地震 ( >6 肼 )的能量释 放 的时 间分 布 见图 2 自 19 85年 以来 中 国大陆 及邻 区地震 的能 量分 布 呈现 了明 显 的 5个强震 时期 ,第 1 个强 震时期 为 19 年 ~10 85 96年 ,其 中地 震 能量 的主释 放 时段 为 10 90年 一10 96 年 ( 年) 7 。第 2个强 震时期 为 10 97年 一12 ,其 中地震 能量 的主 释放 段 为 11 96年 99年 一12 95年 ( ) 7年 。 第 3个强震 时期 为 12 97年 ~14 年 ,其 中地 震能 量 的主释放段 为 13 年 一13 年 ( ) 91 91 98 8年 。第 4 强 震 个 时期 为 14 92年 一16 90年 ,其 中地震 能量 的主释 放段 为 14 97年 一15 93年 ( ) 7年 。第 5 个强 震 时期 为 16 91 年 ~18 ,其 中地 震能 量 的主释放段 为 1" 92年 92年 一1" 1 98年 ( 年 ) 因此 ,各 强震 时期 中地 震 能量 的主 1 7 。 释 放段 的时长 ,均为 7 ~8 年 年 目前 地震时期 为第 6强震 时期 ,从 18 年 至今 。 目前此 强震 时期,至 20 年 新 疆 若羌 8 1 地 震 已持续 5年 ,按 历 史 97年 . 01 .级

昆仑山口西8.1级大地震震后库赛湖地区多时相InSAR地表形变遥感探测

昆仑山口西8.1级大地震震后库赛湖地区多时相InSAR地表形变遥感探测

整体 覆盖 , 文选 取 了断 裂带 东 部 的库 赛 湖地 区 , 本 也
就是 大地 震宏 观震 中所在 的位置 。
方法 得 到 了地 震 破裂 带西 侧 的布 喀达 坂 峰附 近 区域 的 同震形 变场 , 马超等 采 用 I S n AR给 出 了整 个 断
裂带 的形 变场 干 涉条 纹 图 , 清 晰 可 辨 的 主 要 集 中 但
1 引 言
20 0 1年 1 月 1 1 4日昆仑 山 口西 8 1级地 震 是 近 . 5 O年来 中国 大 陆最 大 的一 次 地震 [ , 震 发 生 于东 1该 ]
在宏 观震 中地 区 。研 究 表 明 , 震 所 引起 的地 表 破 地 裂极 大且 延 伸 特别远 。 如 此 强 烈 的一 次 地 震 后 , 震 断 裂 带 的形 变 衰 发
两 幅复 图像 ( 括强 度信 息 和相 位信 息 ) 包 经配 准后 生 成相 位差 图像 , 利用 相 位 差 图像 来 提 取 地 面 目标 的 三维 信 息 的技 术 , 技 术 能 够 提 供 高 精 度 的地 表 形 该
变测 量结 果[ 。张艳梅 等 [ 运 用二 路差 分 I S 3 ] 4 n AR
摘要 : 用 20 利 0 3年 ~ 2 0 0 7年 间 1 4景 欧 空 局 E VIA A 卫 星 数 据 , 合 S T D M 数据 , 用 多 时 N S T AS R 结 R M E 采 相 S R 协 同配 准 方 法进 行 二 路 干 涉处 理 , 2 0 年 1 月 昆仑 山 口 西 8 1级 大 地 震 宏观 震 中一 库 赛 湖 地 区 的 地 A 对 01 1 . 表 形 变场 进 行 了 多 时相 探 测 。结 果 表 明 : 多 时相 IS ① n AR 技 术 能 够 对 位 于 高 海 拔 山 区 的 东 昆仑 断 裂 带 库 赛 湖 段 的地 表 形 变 实 施连 续 监 测 ; 震 后 发 震 断 裂 带 的调 整 活 动经 历 了一 个 动 态 变化 的过 程 ,0 3年  ̄ 2 0 ② 20 0 4年 、0 5 20 年 9月 至 20 年 2月 相 对 活 跃 , 整 幅度 较 大 ,0 4年 1 月 至 2 0 06 调 20 1 0 5年 9月 间调 整 较 小 ; 2 0 ③ 0 6年  ̄ 20 年 发 震 断 07 裂 带地 区 活 动逐 渐减 弱 。 关键词 : 后形 变 ; S 震 I AR; 时相 遥 感 ; n 多 昆仑 山 口西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后山西及邻区速度场和应变场的变化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后山西及邻区速度场和应变场的变化
期 积累 与突然 快 速 释 放 的 结 果 。 因此 , 究 地 堑 带 研 及 其两 侧地壳 运 动 的差 异 性和 弹性 应变 能积 累是 分 析 山西地 震活 动趋 势 的主要 途径 之 一 。本 文试 图根 据 “ 国地壳运 动 观测 网络 ” 中 的观 测 结果分 析 山西及
图 1 山西 及 邻 区 的 地 质 构 造 与 单 元 划 分 图
在构 造上 , 山西 及其 邻 区可划 分 为鄂 尔多斯 地 台 , 大
同忻 州盆地 , 渭盆 地 , 台山和 太行 山 5个地 质单 汾 五
元 ( 图 1 。 山西 地震 活 动 强 烈 , 震 活 动 主要 分 见 ) 地 布在 中部地 堑带 及其 两侧 。山西 的地震 活动 主要 是
地 堑带 及其 两侧 地壳 运动 差异 引起 的弹性应 变 能长
维普资讯
第 2 第 4期 5卷
20 0 7年 1 2月






Vo . 5. o. 12 N 4 EARTHQUAKE CI NC S E ES
文章 编号 :0 3—1 7 ( 0 70 —0 3 —0 10 3 5 2 0 )4 0 1 6
震 后 的增 量 应变 场 减 弱 了 基 本 应 变 场 E—w 方 向压 应 变 的积 累 , 鄂 尔 多 斯 西 部 的增 量 应 变 场 增 加 了 E—w 方 向 而
压应 变 的 积 累 。
关 键 词 : 仑 山 ; 震 ; 度 场 ; 变 场 昆 地 速 应
中 图分 类号 : 3 5 7 P 1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0 引言
在 山西 中部 , 自新 生 代 以来 形 成 并 不 断 发育 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它 的西 段 有 较 强 的第 四纪 火 山活 动 , 别 是 玛 曲 、 沁 一花 石 峡 一库 赛 湖 一 段 现今 地 壳 构 特 玛 造 活 动 更 为 强 烈 口 , 有 强 地 震 活 动 的 地 质 构 造 背 景 。 13 ]具 97年 1月 7 日在 此 断 裂 东 部 (s 5N,80E) 生 的 75级 地 震 在 地 表 形 成 了 30 i 长 的 地 震 断 裂 带 , 次 20 3 .O 9 .o 发 . 0k n 这 01年 1 1 月 1 4日 8 1 地 震 发 生 在 断 裂 西 部 , .级 同样 在 地 表 形 成 了 近 40 m 的地 震 断 裂 带 。 0k
变化 , 特 征 主 要 表 现 为 : 下 流 体 地 球 化 学测 项 出现 高值 异 常 、 气 井 震 前 发 生 井 喷 、 其 地 油 地
下 流 体 水 动 态 则 出现 同震 振 动 效 应 和 震 后 阶 跃 变化 。 最后 , 比分 析 了新 疆 及 邻 区 7级 对 以上 地 震 和 6级 强震 群 对 北 天 山地 区地 下 流 体 的 影 响 , 认 为 强 震 的 地 下 流 体 远 场 效 应 并 与震 中距 离具 有 明 显 的 关 系 。
形 成 1 长 3 0 i ~4 0 m 的 地 震 断 裂 带 u 条 5k n 0k 。 。这 次 地 震 的发 生 必 将 对 我 国西 部 的地 震 活 动 形 势 产 生 强 烈 的影 响 。 因 此 , 集 、 理 和 分 析 这 次 地 震 前 后 北 天 山 地 区 地 下 流 体 资 料 收 整
9 .。 , 区为海拔490 0 9E 震 m以上 的高原和山 区 , 源深 度 1k 左右 0 震 0i n 引。主震后 , 区在 l 震 1 月 1 日 又 发 生 57级 地 震 , 1 2 9 . 1 月 0日发 生 5 7级 地 震 , 1 3 日发 生 了 5 1 地 震 。2 . 1月 0 .级 1 月 8日发生 了 54 . 级地震 。以后余震逐 渐衰减 。 12 地 震 构 造 环 境 . 本次昆仑 山 口西 8 1 . 级地 震发 生在青 藏高原 北部 的昆仑 山构造 断裂 带。此断裂位于
l 3
可可西里 断裂带 以北 , 1 近 E 方 向延伸 的弧形 断裂带 , 的西端 与西 昆仑断裂带 相 是 条 W 它 接 , 东 自昆仑 山 口经 阿 兰诺 一托 索 湖 一花石 峡 至 玛 沁 长 达 上 千 公 里 , 往 东 经玛 曲 东 南 往 再 侧延至西秦 岭的陕西略 阳( 1 。此 断裂 为一 大 型活 动 断裂 , 有左 旋走 滑 逆 冲性 质 。 图 ) 具
自治 区地震 局 , 疆 鸟鲁 木 齐 新 新 801) 30 1
摘 要 : 析 了新 疆 北 天 山地 区 地 下 流 体 的 动 态 观 测 资 料 , 现 在 20 分 发 0 1年 l 1月 1 日 4
昆 仑 山 口西 8 1 地震 前后 , 疆 北 天 山地 区 多 个 流 体 监 测 点 的 测 项 出现 了 明 显 的 异 常 .级 新
维普资讯
第 1 4卷
第 3期
高 原 地 震
E R H U KE R S A C N P A E U A T Q A K E R H I L T A
Vo . 4 No. 11 3 S p. 0 e 2 02
20 0 2年 9月
昆 仑 山 口 西 8 1级 地 震 前 后 地 下 . 流 体 远 场 效 应 的 研 究
图 1 中 国西部块 体构 造及 8 1 震 中分布 .级
F g・ Dit b t n o lc tu t r8 a d te e ie tr0 e e n 岫k i s 1 i i ' r h n i 1 sr u i fbo k s c u e n h p c n e ft a l i o r h ew t M 8 n wne C ia h tn
的变 化 , 以促 进 地 震 成 因机 制 的研 究 以及 提 高 对 未 来 地 震 地 下 流 体 预 测 的水 平 。
l 地震 基 本参 数及 地震 构 造 环境
1 1 地 震 基 本 参 数 .
20 年 l 月 1 01 1 4日 , 疆 维 吾 尔 自治 区与 青 海 省 交 界 的 昆 仑 山 可 可 西 里 地 区 的布 喀 新 达 坂 峰 附近 发 生 了 8 1 地 震 。根 据 中 国地 震 台 网测 定 , 次 地 震 的震 中坐 标 为 3 .。 .级 这 62N,
收稿 日期 :02—0 20 7—0 8 作者 简介 : 高小 ̄-16 (9 7一) 男 。 , 山东人 , 副研 究员 。 主要从事 地下 流体 监测 、 预报 的研究 。
维普资讯
3 期
高小其 等 : 昆仑 山 口西 81 . 级地震前后 地下流体远 场效应的研 究
关键词 : 昆仑 山; 地下流体 ; 远场效应 ; 前兆异常
中 图 分 类 号 :3 57 3 P 1 .2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5—5 6 2o )3—0 1 10 8 X(0 2 0 o2一o 9
0 引 言
20 年 1 月 1 日, 疆 维 吾 尔 自治 区 与 青 海 省 交 界 的 昆仑 山地 区 发 生 了 2 世 纪 我 01 1 4 新 1 国第 1 8 以上 地 震 。青 海 、 J 、 肃 、 疆 的 部 分 地 区有 强 烈 震 感 , 海 震 区 部 分 房 次 级 四 l甘 I 新 青 屋 倒 塌 , 藏 公 路 19国 道 多 处 断 裂 , 藏 铁 路 格 一拉 段 受 到不 同程 度 破 坏 , 仑 山震 区 青 0 青 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