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昆仑活动断裂的地质特征及地震事件

合集下载

青海东昆仑成矿带地质特征探讨

青海东昆仑成矿带地质特征探讨

青海东昆仑成矿带地质特征探讨摘要:本文通过查阅有关资料,结合自身研究,对青海东昆仑成矿带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浆岩、成矿特征、地质演化特征及地球物理特征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东昆仑;成矿带;地质特征1 区域构造青海东昆仑地区自北向南主要有三条深大断裂,分别为昆北断裂、昆中断裂和昆南断裂,东昆仑东部的哇洪山-温泉断裂将昆北断裂和昆中断裂截断。

由于研究程度、研究目的和认识的不同,对东昆仑区域构造划分有不同的方案。

在详细研究区域地质背景、地球物理、火山岩及区域构造特征等的基础之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本研究将东昆仑地区划分为五个构造带,分别为昆北构造带、昆中构造带、昆南构造带、阿尼玛卿构造带和鄂拉山构造带。

2 地层青海东昆仑成矿带出露地层具有时代跨度范围大、区域差异明显的特点。

主要集中在前寒武纪、早古生代寒武-奥陶纪、晚古生代石炭-二叠纪、中生代-三叠纪及新生代等时间段。

在区域分布上,昆北、昆中和昆南带出露地层较相近,但奥陶纪、泥盆纪及晚三叠纪地层在这三个构造带中的发育程度仍有一定区别,可统一归为东昆仑山南坡地层分区。

本文主要将与区域成矿和构造演化相关的部分地层做研究。

3 岩浆岩东昆仑区域岩浆活动十分强烈,时间上从元古代到新生代均有岩浆活动,既有地幔演化过程中的镁铁-超镁铁质岩和岩浆分异产生的火山岩,又有造山旋回过程中的花岗岩类和火山岩。

其中,中-酸性岩分布最广,规模最大,构成岩浆活动的主体。

这些不同的岩石类型记录了东昆仑不同时期的地质演化特征。

洋中脊扩张或洋盆演化过程中产生的超镁铁岩、基性侵入杂岩、基性熔岩以及海相沉积物构成的岩套,则构成了东昆仑地区南北两套显著的蛇绿岩套,它们是构造演化的重要标准。

4 成矿特征东昆仑成矿带属于秦-祁-昆Ⅰ级成矿带,昆仑-柴达木金、铅、锌、银、铜、镍、铬、硼、钾盐(铁、宝玉石)Ⅱ级成矿带,东昆仑前寒武纪-华力西期金、铜、铅、锌(铁)Ⅲ级成矿带。

2000年11月14日东昆仑8.1级地震的构造背景

2000年11月14日东昆仑8.1级地震的构造背景

2000年11月14日东昆仑8.1级地震的构造背景尹光华;沈军;蒋靖祥;穆桂金【期刊名称】《干旱区地理》【年(卷),期】2002(25)1【摘要】20 0 1年 11月 14日的 8.1级地震发生在东昆仑断裂带西段的一条北西西向走滑断裂上 ,从卫星影像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该断裂。

断裂沿北西西向的河谷北岸发育 ,是阿尔喀山的南缘断裂 ,断裂构造地貌非常清楚 ,是一条可以发生 8级以上地震的活动断裂。

从运动学背景看 ,本次地震的主动盘为断裂的南盘 ,且地震破裂自西向东发展 ,震源深度较浅 ,所以位于断裂北盘和西侧的新疆且末、若羌等距离震中较近的地区 ,地震的震感反映并不明显 ;而震中东侧的格尔木和南侧地区的震感反映较强。

从青藏高原活动构造、运动学背景和现有的地震参数分析 ,这次东昆仑 8.1级地震发生在巨大的东昆仑断裂西段 ,由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块体向东逃逸和旋转运动 ,造成断裂左旋扭动的结果。

【总页数】6页(P24-29)【关键词】东昆仑断裂;地震;青藏高原;构造背景;2000年;11月;地震参数;震源深度【作者】尹光华;沈军;蒋靖祥;穆桂金【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2【相关文献】1.东昆仑祁漫塔格矿带典型矿田构造背景与岩浆-热力构造特征 [J], 杨兴科;韩珂;范阅;屈翠侠;刘渭;何虎军;江万2.东昆仑断裂带东端的构造转换与2017年九寨沟Ms7.0地震孕震机制 [J], 任俊杰;徐锡伟;张世民;罗毅;梁欧博;赵俊香3.东昆仑大地震的深部构造背景 [J], 李秋生;彭苏萍;高锐;管烨;范景义4.2001年11月14日新疆青海交界东昆仑山8.1级地震构造背景初探 [J], 沈军;尹光华;赵瑞斌5.基于地震与非地震联合约束下复杂冲断带构造建模:以西昆仑山前柯东构造带为例 [J], 吴鸿翔;邹乐君;张欲清;李春阳;杨少梅;程晓敢;章凤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东昆仑东段深大断裂的新认识

东昆仑东段深大断裂的新认识
b 布青山—积石山华力西褶带( Ⅱ5 1) 5 c 昌马河印支褶带( Ⅱ1 )
Ⅳ级构造单元名称
秦祁 昆 ( 东 昆 仑、 祁 连、 北 秦 岭) 晚加里 东造山系( Ⅰ) 东昆仑造山带( Ⅰ2)
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2 0 0 3 . ? 青海省第三轮成矿远景区区划研究及找矿靶区预测. 收稿日期: 2 0 0 7- 0 4- 2 7
晶基底起伏, 次之为康氏面起伏及变质岩内部密度 不均匀等因素引起的区域重力异常场( 图4 ) , 其异 常形态较为简单, 正、 负异常以密集的重力异常梯 级带为界相间排列。由这 2种重力异常场的分布 特征可知, 区内异常形态复杂多样, 以正异常展布 为主, 异常等值线走向总体表现为北西西向或北西 向。根据磁力异常梯级带, 划分出多个磁异常区, 辅以 1 ∶1 0 0万航磁 Δ T化极异常( 图5 ) 资料, 划定 了区内深大断裂, 并对其构造级别进行了判定。
图5 东昆仑东段航磁 Δ T化极异常平面
利用水平一次导数可确定断裂构造特征线? 的 ° 、 4 5 ° 、 9 0 ° 、 特点, 对区内布格重力异常分别作了 0 1 3 5 ° 等方向的水平一次导数试验。由于区内深大断 裂构造的走向主要为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 因此, 0 ° 和9 0 ° 方向的水平一次导数图( 图6 ) 上线性异常的 轴向或线性排列的同号异常轴的连线, 为更加准确 地确定区内所划分的深大断裂构造的展布位置提供 了依据。
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 青海省大地构造图说明书. 青海省地质调查院,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 青海省国土资源厅, 2 0 0 6 .
·4 1 0 ·
物 探 与 化 探
3 1卷
图4 东昆仑东段区域重力异常平面
1 —正等值线; 2 —零值线; 3 —负等值线; 4 —异常分区界线及编号; 5 —推断断裂

东昆仑断裂带强震构造条件研究

东昆仑断裂带强震构造条件研究

2 7
藏 南 部 向 北 推 进 了 150~2O0 m, 且 至 今 仍 以 5m a的速 度 向北 推 挤 - 在 这 种 强 大 0 0 k 而 e/ 。
动力作用 的驱 动下 , 青藏高 原逐渐 隆起 , 上新世 以来 隆起 加 速 , 而形 成 了现 今 这 一 巨大 从
的活动 的青藏地块 。
东 昆仑 断 裂 带 正是 上 述 构 造 块 体 的 重 要 边 界 之 一 , 其北 为 秦 祁 昆块 体 , 为 可 可 西 里 南

巴 颜 喀拉 块 体 。不 仅 如 此 , 其 大 地 构 造 演 化 、 部 构 造 特 征 及 其 地 质 近 期 的活 动 性 来 从 深
l 东 昆仑 断 裂 带 的强 震 构造 条 件
11 区域构 造环境 . 大 陆 强 震 活 动 往 往 与 一 定规 模 的 活 动 断 裂 带 密 切 相 关 , 这 不源自仅 是 与 断 裂 带 本 身 之 但
间的简 单或 单纯 的关 系 , 而且还 与活动 断裂带所 处的 区域 地壳运 动状况有关 。 东 昆仑 断 裂 带 处 于青 藏 高 原 隆 起 的 中部 , 的 活 动 与 整 个 隆起 的地 壳 运 动 息 息 相 关 。 它
② 青海 省地 震局 青 海 省 .00年度地 震 趋 势研 究报 告 1 9 l 20 9 1 9
③ 青 海 省 地 震 局 青 海 省 .O 1年 度 地 震 趋 势 研 究 报 告 2】0 1 2O ( .1 。
维普资讯
1 期
张瑞 斌 等 : 昆 仑 断 裂 带 强 震 构 造 条 件 研 究 东
张瑞 斌 , 晓梅 , 赞 军 , 丽 萍 张 王 杨
( 青海 省地 震局 , 海 西 宁 青 80 0 ) 10 1

东昆仑断裂带东段强震形势分析

东昆仑断裂带东段强震形势分析

1 0




第2 6卷
图1 1 9 9 7 12 0 1 4年 巴颜 喀 拉 块 体 7级 以上 地 震 分 布
图2 东 昆仑 断裂 带 4 0 0年 以 来 ≥7级 地 震 空 间 分 布
1 . 4 东 昆仑 断裂 带古地 震分 布
空 区镶 嵌 配套 的特 征 , 是 7级 以上 地震 孕 育 的典
1 9 0 0 年以来的地震资料显示, 青海省约有÷

的 地 震 能 量 是 在 东 昆仑 断 裂 带 上 释 放 的 ] , 如
1 9 0 2年 都 兰 西 7 . 0级 、 1 9 3 7年 阿 兰 克 湖 东 7 . 5
级、 1 9 6 3年 阿兰 克 湖 西 7 . 0级 和 2 0 0 1年 昆 仑 山 口西 8 . 1 级 地震 均发 生在 东 昆仑 断 裂带 西段一 中
关 键词 : 东昆仑断裂带; 巴颜喀拉断块; 强震危险性
中图分类 号 : P 3 1 5 .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5—5 8 6 X( 2 0 1 4 ) 0 3— 0 0 0 9— 0 5
0 引 言
东 昆仑 断裂 带是 中国大陆 内部 一条 巨 型左旋 走 滑为 主 的活动 性断 裂构 造 , 横 穿 于青海 省 中部 ,
西8 . 1 级 地震 ( 图1 ) , 巴颜 喀 拉断 块 已成 为近 1 0
多年 中国大陆 地震 活动 的 主体 地 区 。
1 . 2 东 昆仑 断裂 带地震 能量 释放

绵延千余公里。实地考察表 明, 该断裂带第 三纪
晚 期 以来 有 明显 的多 起 活 动 , 尤 其 是 全 新世 时期

青海东昆仑东段区域成矿地质特征分析

青海东昆仑东段区域成矿地质特征分析

青海东昆仑东段区域成矿地质特征分析东昆仑东段地处中国大陆中央造山带,该地区地质构造及其复杂,但同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本文就通过对区域地质特征和典型矿床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同时也从宏观上提出了进一步的找矿方向,旨在为该地区开展地质矿产勘查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标签:青海东昆仑东段区域地质特征东昆仑造山带复杂的地质演化历史,造就了该区丰富的矿产资源,有金边(柴达木盆地周边地区金矿)盐盆(柴达木盆地盐类矿产)金腰带(昆企山铜多金属矿)之称,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基地。

研究区地处秦祁昆成矿域东昆仓成矿省雪山峰-布尔汗布达山成矿带的东段,与青藏北特提斯成矿域布略达板-青海南山成矿省鄂拉山华力西-印支期成矿带智玉-峪沟成矿亚带的结合部位,区内矿产资源丰富.据现有资料统计,区内已发现矿床、矿点、矿化点30多处,矿种有磁铁矿、铬铁矿、黄铁矿、铜(钴)矿、铜铁矿、煤矿、石棉矿、大理岩矿及金矿等,尤其以果洛龙洋金矿床(大型)、阿斯哈金矿床(中型)、按纳格金矿床(中型)具有显著地位。

1东昆仑东段区域地质构造该研究区域位于青海省中西部、青藏高原东北部,其西与新疆交界,东以哇洪山-温泉断裂为界并与鄂拉山相接,北邻柴达木盆地,南接阿尼玛卿-巴颜嚷拉印支造山系。

该地带由北向南依次展布着昆北、昆中、昆南及北巴颜略拉四条主要断裂,这些断裂带将东昆仑分为不同的构造单元。

由于不同的学者所持的构造演化观不同,对东昆仑地区的构造单元划分亦不相同。

本文就以东昆中断裂、东昆南断裂和布青山南缘断裂为界。

具体概述如下:主边界断裂带包括东昆中断裂带、东昆南断裂带和布青山南坡断裂。

其中东昆中断裂带是东昆仑地区的一条巨型断裂总长度达到1000km 以上,是分隔东昆北构造带与东昆南构造带的一条区域性巨型构造变形带。

2东昆仑东段区域地层特征区域内出露的地层具有时代跨度大的特点,具大量的研究表明,研究区的地质构造演化过程主要包括前寒武纪古陆形成。

该区域在寒武纪(局部可能为晚元古代晚期),稳定的陆台开始拉伸裂解从而形成一系列微陆块加上分别位于其北、南面两列不同时期的小洋盆或裂陷槽组成的多岛小洋盆/裂陷槽的构造格局。

东昆仑东段深大断裂的新认识

东昆仑东段深大断裂的新认识

维普资讯
5期
孙 王 勇 等 : 昆 仑 东 段 深 大 断 裂 的新 认 识 东
⑩、 昆仑 山口 一甘德⑩ 、 巴颜喀拉山中央断裂⑩等多 条 深大 断裂 o( 2 , 中 , 5条 属 于 秦祁 昆 断裂 图 )其 前
系 , 4条属 于 昆南一 羌北 断裂 系 , 后 除东 昆中及 东 昆 南 为 一级 断裂 、 字 口一 乌 兰 和柴 达 木北 缘 为二 级 丁 断裂外 , 其余 均 为三级 断裂 , 沿断裂 带 蛇绿 构造 混杂
1 区域地 质构造背景
区 内地 质 构造 复杂 , 是地 壳活 动性 极 强 、 应敏 反
感 的地 带之 一 。大地 构造 位置 上 处于 2个 一级 构造
[ 造 J 区 线 编 固 研 区 围 9 三 构 单分界及 号 究 范 2 ‰
图 1 东 昆仑东段构造 区划 略图
孙王 勇 , 军海 , 孟 王成 栋 , 长 安 , 生 林 , 昌 勇 范 王 王
( 海省地 质调 查 院 , 海 西 宁 青 青 80 1 ) 102
摘 要: 青海 东昆仑东段在地质上 已划定 有东 昆 中、 东昆南 、 昆北 、 东 布青 山南缘 、 温泉一 哇洪山 等多条 深大 断裂 构
维普资讯
第3 l卷第 5期
20 0 7年 l 0月





Vo . 1 No 5 13 . .
G EOP HYS C I AL & G EOC HE C XP OR I MI AL E L AT ON
O t 2 0 c .. 0 7
东 昆仑 东段 深 大 断 裂 的新认 识
造 。以东昆仑东 力异常 为基础 , 0个 :2 依据 窗 口平均法 、 水平

青海省东昆仑昆中断裂带哈图段地质特征及成矿预测

青海省东昆仑昆中断裂带哈图段地质特征及成矿预测

青海省东昆仑昆中断裂带哈图段地质特征及成矿预测王仁祥;刘冰;王红梅;张斌;刘书明;吕晓舟【摘要】The Kunzhong fault belt is one of the giant fault structure developed in eastern Kunlun ore-forming belt.It controlled and cut different geological bodies since Proterozoic age aong the belt.It has obvious controlling function to regional mineralization.Cross-sites of its secondary faults and main faults are often ore-forming channels and sections.A stream sediment survey with the scale of 1∶50000 and ground high-precision magnetic method survey work with the scale of 1∶50000 have been carried out by Shandong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Institue in the studying area.The studying area is located in two sides of KUnshan fault belt,and belongs to active orogenic belt.It has multi-mineralization ages,complex types and good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onditions.Deposits and many mineralization spots have been discovered in this area.It has good anomalies corresponding with many elements,such as Nb,Y,La,of Cu,Zn,Mo,Au,Ag,As and Pb.%昆中断裂带是东昆仑成矿带发育多条巨型断裂构造之一,控制并切割自元古宙以来的不同地质体,对区域成矿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其次级断裂或主断裂构造的交叉部位往往是成矿通道和容矿部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东昆仑活动断裂的地质特征及地震事件
东昆仑南部发育长达2000km的左旋走滑断裂,自西向东由库赛湖断裂断裂、西大滩断裂、阿拉克湖断裂、托索湖断裂、东倾沟断裂和玛曲断裂组成,统称为东昆仑活动断裂系(青海省地震局等,1999),构成可可西里—巴颜喀拉地块与柴达木—昆仑地块的重要边界和青藏高原北部强烈地震活动带(任金卫等,1993;Tapponnier et al., 2001;Van der Woerd et al., 1998)。

青藏铁路自北向南横穿西大滩活动断裂(F6)和库赛湖活动断裂(F7)(图5)。

西大滩活动断裂发育于昆仑山南部西大滩与东大滩谷地(图5),沿西大滩活动断裂发育大量串珠状斜列分布的地震鼓包,与不同类型的地震破裂、地震楔、地震陡坎和地震凹陷伴生,在探槽剖面表现为全新世砂土层和晚更新世砾石层的背斜褶皱变形(图6)。

地震鼓包长轴走向290°-300°,与西大滩活动断裂呈10°-20°交角,锐角指示西大滩断裂左旋走滑运动方向。

对探槽剖面不同层位的沉积物、断层破碎带和地震崩积楔分别取样,进行热释光和光释光测年,发现西大滩断裂的地震鼓包主要形成于全新世早期,对应于10.2kaB.P.、8.6-8.7kaB.P.、7.0kaB.P.、6.10kaB.P.四期古地震事件。

估算西大滩断裂全新世早期强烈地震的复发周期为900-1700年,断裂左旋走滑速率为5.3-10.0mm/a,平均约7.7mm/a,与GPS 观测资料基本符合(张培震等,2002;Zhang et al., 2004)。

图5 昆仑山南部活动断裂分布图
I-库赛湖断裂,II-西大滩断裂(F6),III-阿拉克湖断裂,IV-托索湖断裂,V-东倾沟断裂,VI-玛曲断裂,F7-昆仑山口断裂;数字4、9、18、27等表示水系、冲沟和阶地的左旋位移(m);Q4-全新世砂土和冲洪积;Q2-3-中晚更新世冰碛和冰水沉积;Q1-早更新世湖相沉积;T-三叠系板岩;P-二叠系千枚岩和片岩;γ51-印支期花岗岩。

沿昆仑山活动断裂百余年来曾发生1971年3月24日托索湖6.8级地震、1963年4月19日阿拉克湖东7级地震、1937年1月7日花石峡7.5级地震和1902年11月4日阿拉克湖西7级地震(图5)。

2001年11月14日沿昆仑山走滑断裂西侧库赛湖活动断裂发生8.1级强烈地震,称为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宏观震中位于库赛湖附近(徐锡伟等,2003),仪器记录震中位于布喀达坂峰地区(Lin et al., 2002)(图4、6)。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在地表产生长达350-426km的地震破裂,穿切青藏公路、通讯光缆、青藏铁路施工便道等工程设施,导致昆仑山雪崩和西大滩房屋破坏,引起国内外地质学家的广泛关注。

地震破裂主要由北西西向左旋走滑主地震破裂、北东东向张扭性分支地震破裂、地震鼓包、张扭性裂陷规律性组合而成;地震鼓包长5-30m,宽1-15m,高0.2-2m。

地震裂陷宽30-50m、长25-40m,深0.5-6m(图6);在青藏公路西侧,河流高河漫滩、河床、山麓斜坡上的小型冲沟被地震断裂左旋错动2.6-4.8m,人工水坝被断层左旋错动3.2m(图6);在青藏公路东侧,光缆和铁路施工便道被地震断裂左旋错动3.5m,河流阶地和河漫滩各左旋错动4.3m和3m(吴中海等,2004)。

地震破裂的空间产状、破坏方式、工程危害与地表地质状况、岩土结构组成、工程设施力学性质存在密切关系(胡道功等,2005)。

图6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破裂及工程危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