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饮食风俗礼仪
欧美主要国家的餐饮习俗和礼仪

欧美主要国家的餐饮习俗和礼仪各个国家、地区以及各民族的饮食都各有特色。
饮食礼仪不仅能展现筹办者和就餐者的教养(upbringing)、风度(bearing)和魅力(charm),还能体现对他人的尊重程度,是一个人学识修养、价值观(outlook on value)、人生观(outlook on life)的外在表现。
了解外国朋友的饮食礼仪可以积极推进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
这里介绍一些主要欧美国家的饮食习俗(custom)和礼仪(etiquette)。
快餐:典型的美国饮食美国人喜食“生”、“冷”、“淡”的食物。
在一般情况下,他们以食用肉类为主,牛肉是他们的最爱,鸡肉、鱼肉、火鸡肉亦受欢迎。
美国人忌食动物内脏(internal organs),大蒜和酸、辣食品一概不食。
受快节奏(fast-paced)的社会生活影响,快餐(fast food)在美国得以大行其道。
热狗、炸鸡、炸薯条(fried potatoes)、三明治、汉堡包、面包圈(donuts)、比萨饼、冰淇淋等,在美国可谓老少咸宜,是他们日常餐饮的主角。
当美国人请你去做客时,一定要给人以明确回复并记清时间、地点。
若突然有事不能赴约,一定要打电话说明原因,好让主人早做准备。
赴宴一般要准时到达,或者在约定时间的5分钟前后到达。
美国人不刻意讲究形式与排场(ostentation and extravagance),有时会请亲朋好友们上自己家里共进晚餐,请客时只准备两、三道菜也是极为正常的。
美国人虽不拘礼节,但赴宴时也应准备好一束花或一瓶酒。
在宴席上,最令主人高兴的礼物是充满友谊的祝酒词。
席间要处处女士优先;用餐完毕,应夸赞一番女主人的厨艺(culinary skill),并于次日寄去一封简短的感谢信(a brief letter of thanks)。
英国:轻食重饮在英国,赴宴时不宜早到,晚到10分钟最佳,一瓶葡萄酒、一束鲜花或巧克力都是赠与主人较好的礼物。
2024年美国人餐桌吃饭礼仪

坐在餐椅上,不可以没精打采、装聋作哑的样子,也不可把椅子向后倾斜,翘椅子坐。不可以玩弄食物或者餐具;更不能拿着餐具手舞足蹈地讲话,不能拿餐具指人。你可以把你手肘以下的部分放在餐桌上,但是不可把手肘放在餐桌上。
5、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人对客人的一个习惯说法。就是“到我家,就像到你自己家一样”和“你自己动手吧”,这两句话。这两句话可能对东方人不习惯,甚至感到不尊重客人。但是对美国人来说,对你说这两句话却是对你很看重的话。如果你到一家美国人家里做客,如果他们对你说,“你自己动手吧”,这表示他们已经把你看为他们自己家里的人了。这就是说,你可以随便进出他们的厨房,为你自己制作你喜欢的饮料,或者拿一点你喜欢的点心吃,诸如此类。当然,当你第一次到这个家里做客的时候,他们大概不会这样对你说,而是好好伺候你,因为对你还不是很熟,说话就留有余地。但是当你第二次到他们家的时候,你就很有可能会听到这样的话了。这样你就知道他们对你真是相见恨晚了。
2024年美国人餐桌吃饭礼仪
美国人餐桌吃饭礼仪 1
1、在用餐的时候,将餐巾放置在腿上是个合宜的做法。如果你不是双手都拿餐具的话,那个不拿餐具的手也应该放在自己的腿上。如果与你一起吃饭的人还不是你的哥儿们,不要把手肘放在桌子上。在各种场合,应该都不能把手肘放在桌子上。
2、大部分美国人会用刀和叉来切开食品。就是用他们惯用的手来切和把食品送入嘴里。就是说,如果我是习惯用右手的,当我吃牛排的时候,我就用右手来切牛排。当我把牛排切好了以后,我就会把刀从右手放下,换成拿叉子,然后开始吃牛排。在正式的宴席中,最好是一个手拿刀,一个手拿叉,切出一块就吃一块。不要把整块牛排全都切成小块,然后再吃。
国外待客吃饭习俗六例

国外待客吃饭习俗六例
1. 在美国,当你在餐厅用餐时,通常要等待主人或主持人坐下后才能开始吃饭。
在吃饭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用餐礼仪,不大声说话或发出声音。
2. 在法国,用餐时要注意如何使用餐具。
刀放在右手,叉放在左手,吃完菜肴要将刀叉并排放在盘子上,表示已经用餐结束。
3. 在日本,你需要弯着腰,同时说“itadakimasu”(意为“我要开始吃饭了”)来表示对食物的感谢。
在吃饭时,要小口吃饭,慢慢品尝每一道菜肴。
4. 在印度,用餐时通常是用右手进食。
左手被认为是不洁净的,所以不可用来触摸食物。
在宴会或家庭聚餐中,通常会有人为客人务应。
5. 在英国,用餐时要注意用餐礼仪。
在用餐开始前,要等待主人或主持人发号施令。
应该用刀和叉来吃饭,不用手直接拿食物。
6. 在中国,宴会通常以主人举杯为开始,之后大家依次敬酒。
当主人敬酒时,客人应该站起来,接过酒杯,然后回敬,尊重主人的邀请。
在宴会结束时,主人会送客人回家,表示热情款待。
不同国家的用餐礼仪

不同国家的用餐礼仪不同国家的用餐礼仪不同国家有不同国家的风俗,在餐桌礼仪上更是如此。
下面店铺为你整理了不同国家的用餐基本礼仪,快来跟店铺一起了解吧!墨西哥不要用刀叉吃鸡肉卷,直接用手。
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抓住鸡肉卷的头部,然后大快朵颐,这种吃法才地道。
格鲁吉亚在传统晚宴上,不能啜饮,而要一干而尽。
日本不要把筷子插在饭上面。
只有在佛事上,供奉给死者的米饭上才能插筷子,这被认为是很晦气的事。
韩国不要单手接菜,而要用双手接。
这是更尊重人的表现。
泰国不能用叉子将食物送到嘴里,只能用勺子来吃饭。
勺子才是主要的进餐用具,叉子只是用来把食物推到勺子里。
同样在泰国也不用筷子,除非是在吃碗装的中餐时。
法国吃饭的时候不要把手放在腿上,要把双手都放在桌面上。
尽管你的双手可能没有在使用餐具,但是要别人看到你的手是一个礼貌的行为。
德国不要用刀切土豆,而应该直接用叉子叉着吃。
如果你用刀切土豆,意味着你觉得土豆还不够熟,用叉子叉着吃你才能尝到鲜嫩多汁的土豆。
西班牙不要吃完饭就溜之大吉,而要享受“饭后闲聊时光”。
板鸭人民喜欢在饭后喝杯茶、消消食,慢条斯理才是板鸭的生活节奏。
英国吃莴苣的时候不要使用餐具,直接用手指蘸酱吃,那叫一个嘎嘣脆。
这是英国的传统吃法。
匈牙利不要边喝啤酒边干杯,甚至最好都不要喝啤酒。
因为在1848年匈牙利革命被奥地利镇压后,奥地利士兵喝啤酒庆祝,此后,匈牙利就禁止喝啤酒庆祝。
这一传统延续至今。
拓展:商务用餐礼仪商务礼仪之家居用餐礼仪1.如果和长辈一起用餐,应先让长辈先动碗筷用餐,或听到长辈说:“大家一块吃吧”,你再动筷,不能抢在长辈的前面。
2.用碗吃饭时,要用手端起碗,大拇指扣住碗口,食指、中指、无名指扣碗底,手心空着。
不端碗伏在桌子上对着碗吃饭,不但吃相不雅,而且压迫胃部,影响消化。
3.夹菜的顺序与礼仪。
夹菜时,应从盘子靠近或面对自己的.盘边夹起,不要从盘子中间或靠别人的一边夹起,更不能用筷子在菜盘子里翻来倒去地“寻寻觅觅”,眼睛也不要老盯着菜盘子,一次夹菜也不宜太多。
西方的饮食文化礼仪

西方的饮食文化礼仪西方的饮食文化礼仪是指西方国家和地区在用餐过程中所遵循的一系列规则和习惯。
它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交流和社交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西方国家,饮食礼仪的重要性被广泛认可,并在社交场合和商务活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西方的饮食文化礼仪。
首先,在西方的饮食文化中,用餐场合通常被视为社交的一种方式。
人们会邀请亲朋好友或商业伙伴一起共进晚餐,以加强彼此之间的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主人通常会提前安排好座位,确保每个客人都坐在合适的位置上,并为他们准备好适当数量的座位。
其次,在用餐过程中,西方人对礼仪的要求也较为严格。
在用餐前,人们通常会洗手,并把餐巾放在膝盖上。
当食物端上桌子时,人们会等待主人首先开始吃饭,然后才会自己动筷。
在用餐过程中,人们通常会用刀和叉来吃肉类和鱼类,而使用叉子和勺子来吃主食。
在休息和结束用餐时,人们会将刀和叉放在盘子上,从左至右放置。
此外,在西方的饮食文化中,人们对酒精的使用也有一定的规范。
在正式的用餐场合,人们通常会以红酒为主,也会有白酒和麦酒等其他选择。
在敬酒的时候,人们通常会轻轻碰触酒杯,表示祝福或庆祝。
另外,在用餐过程中,人们通常会品尝不同种类的酒,但注意适量饮用,不过量地饮酒。
最后,在西方的饮食文化中,人们对礼貌和尊重也非常注重。
在用餐过程中,人们通常会遵守一定的规则,如不大声喧哗,不夸夸其谈,不咀嚼开怀地吃东西,不说话时闭上嘴等。
此外,人们通常会为他人让座或开门,以示尊重和礼貌。
在支付账单时,通常由主人来承担全部费用,或者分摊费用。
总结起来,西方的饮食文化礼仪是一系列规则和习惯的综合体现,它不仅体现了对食物和饮食的尊重,更体现了对他人和社交场合的尊重。
通过遵循这些规则和习俗,人们可以更好地融入西方社会,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并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融洽关系。
西方人的饮食礼仪须知

西方人的饮食礼仪须知1. 介绍西方国家的饮食礼仪一直以来都是非常重要的社交规范。
在西方文化中,餐桌礼仪被视为一种展示教养和社交技巧的方式。
本文将为您介绍西方人的饮食礼仪须知,以帮助您更好地适应西方社交场合。
2. 用餐前的准备在西方国家,用餐前的准备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用餐前准备事项:•穿着得体:在西方餐桌上,穿着得体是很重要的。
适当的着装将显示出您的尊重和重视。
•手部卫生:在进餐之前,务必洗净双手。
如果在桌上有湿纸巾或洗手间,则可以使用它们清洁双手。
•座位选择:在坐下之前,等待主人或主持人带领您入座。
一般而言,男性会让女性优先入座。
•餐具摆放:在用餐前,注意观察其他人如何摆放餐具。
通常,正餐开始时,将餐巾摆在膝上,将餐盘放在正中央。
3. 餐桌礼仪西方国家的餐桌礼仪通常遵循一定的规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餐桌礼仪规则:•显示礼貌:请保持文明和礼貌的态度,尊重他人。
避免说话时张大嘴巴或发出嘈杂的噪音。
•使用餐具:根据所提供的餐具种类,正确使用刀、叉和勺子。
一般而言,从外到内使用餐具,根据不同菜品进行切换。
•正确的姿势:保持直立的坐姿,不要靠在椅背上。
不要滑动或摇晃椅子,以免打扰他人。
•餐巾使用:用餐过程中,如果需要离开座位,将餐巾折叠并放在椅子上。
用餐结束后,将餐巾放在餐盘上的一侧。
4. 用餐期间的交流西方社交场合中,用餐期间的交流也需要一定的礼仪。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用餐期间的交流规范:•注意话题:避免谈论敏感或争议性的话题,如政治、宗教或个人问题。
尽量选择轻松、愉快的话题来保持轻松的氛围。
•轮流交流:避免一直占据对话时间。
尽量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交流,平衡各个人的发言权。
•约束饮酒:如果餐桌上提供酒类饮品,适度饮用。
切记不要过量,以免失去自控能力。
5. 结束与道别在用餐结束后,遵循适当的结束和道别礼仪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结束和道别礼仪:•餐具位置:用餐结束后,将餐具平放在餐盘上,以示您已经用完餐。
外国饮食风俗礼仪

外国饮食风俗礼仪中国:在中国,进餐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活动,通常有四个基本礼仪:坐姿、用餐顺序、用餐工具和交流方式。
中国人习惯坐下来吃饭,而不是站着吃。
在正式场合,主人和长辈会首先开始吃饭,其他人等待他们开饭之后才开始吃。
使用筷子是中国人的传统,但在正式场合,还必须掌握一些礼仪,比如不能叉起饭菜,不能指着别人,不能用筷子碰到嘴唇等。
在用餐过程中,人们会相互交流,但不会发出响亮的嚼食声或者独自吃饭。
日本:日本的饮食礼仪非常注重细节和规矩。
在餐桌上,日本人通常坐在地板上,使用低矮的桌子。
在正式场合,主人会独自吃完一切食物之后,其他人才能开始进餐。
使用筷子也是日本人的传统,他们有自己的筷子使用礼仪,比如不能将筷子垂直插入米饭中,不能将食物从一个筷子传到另一个筷子等。
此外,日本人还注重用餐时保持安静,避免发出嚼食声。
法国:法国人对于饮食有着严格的标准和礼仪。
在正式场合,用餐开始之前,法国人通常会用小刀和叉子先切开面包,然后用手拿起一小块面包,再夹上一些菜肴吃。
在正式餐桌上,主人会首先开饭,其他人等待他们就座之后才开始用餐。
法国人还非常注重堂皇的用餐礼仪,他们吃饭时会尽量保持安静,不会发出嚼食声和说话声。
印度:印度饮食风俗礼仪有其特殊之处。
在印度,人们通常是用右手进食,左手是不洁净的,不能接触食物。
正式用餐时,人们通常坐在地板上用餐。
在印度,人们通常使用手指进食,这是印度人的传统,他们认为使用手指能更好地感受食物的味道和口感。
此外,在印度,人们在用餐前会先用手洗净,以示尊重和洁净。
以上只是对于几个国家和地区的饮食风俗礼仪的简单介绍。
随着全球化的进展,人们对于不同国家的食物和饮食习惯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尊重和理解不同国家的饮食风俗礼仪将有助于促进跨文化的交流和合作。
外国人的饮食风俗礼仪

外国人的饮食风俗礼仪外国人的饮食风俗礼仪中餐是中国的特色菜肴,而西餐是西方国家的餐食。
西餐和中餐双方的区别在于双方文化的不同造就的,美国人主要以西餐为主,那么美国人的吃饭礼仪有哪些呢?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外国人的饮食风俗礼仪在欧洲,英国人早餐一般为三明治、各种麦片、牛奶、黄油点心、煮蛋和各式果汁。
午餐、晚餐多为各类肉蛋及蔬菜。
英国人喜欢喝清淡的汤,每日三餐不离水果。
他们把调味品放在餐桌上让人自由使用。
另外,许多英国人还有早上喝红茶、午晚喝咖啡之习。
法国人饮食比较讲究,他们喜食各类大牲畜肉和鱼蛋之类的食物。
喜欢以葡萄酒、牛奶、红茶为饮料。
法国人十分重视晚餐,早餐则比较简单。
意大利人爱吃通心粉、馄饨、葱卷等,菜以煎、炒、炸、炯为主。
西班牙人口味偏重浓郁,以鸡、鱼、虾及水果蔬菜为主菜。
德国人喜食猪牛肉及鸡鸭和野味,偏重酸甜食。
他们以午餐为主,嗜好啤酒,忌食核桃。
独联体国家人以面类为主食,菜类较杂,他们习惯小吃,重视早、午餐,爱喝烈性酒。
保加利亚、南斯拉夫、捷克、荷兰、瑞典等国与独联体国家人人体相似。
匈牙利人则喜食油大味浓、甜而微辣的食物。
在匈牙利,人们除夕之夜忌食飞禽和鱼类,认为若吃了就会使幸福飞走。
在亚洲,日本人饮食是由传统和食、西方洋食及中国饭菜三人体系构成的。
主食、主菜同中国人相似。
只是在除夕夜要吃空心面,以示来年人口平安。
朝鲜人喜食泡菜和辣性食物,以爱吃狗肉及喝烈性酒而闻名。
印度的中层人士吃素者较多,忌喝酒。
新加坡人喜吃中国的闽粤风味菜肴。
泰国人则早上爱用西餐。
菲律宾人饮食风味与西班牙人体相同。
缅甸人用餐讲究少而精,讨厌食动物内脏。
在美洲,美国人饮食习惯同英国人相近。
喜吃牛肉、猪肉、鸡鱼虾及蔬菜和水果,善用煎、烤、炸法制作,于餐桌上自行调味。
他们喜清淡,厌吃蒜及酸辣味。
忌食动物内脏。
加拿大人、墨西哥人、巴西人与阿根廷人饮食与美国人相近。
非洲人饮食比较特殊。
埃及人以面饼为主食,忌食猪肉、海产品及形怪之动物,禁用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饮食风俗礼仪外国饮食风俗礼仪在涉外社交之中,必须了解外国人的饮食风俗礼仪。
在欧洲,英国人早餐一般为三明治、各种麦片、牛奶、黄油点心、煮蛋和各式果汁。
午餐、晚餐多为各类肉蛋及蔬菜。
英国人喜欢喝清淡的汤,每日三餐不离水果。
他们把调味品放在餐桌上让人自由使用。
另外,许多英国人还有早上喝红茶、午晚喝咖啡之习。
法国人饮食比较讲究,他们喜食各类大牲畜肉和鱼蛋之类的食物。
喜欢以葡萄酒、牛奶、红茶为饮料。
法国人十分重视晚餐,早餐则比较简单。
意大利人爱吃通心粉、馄饨、葱卷等,菜以煎、炒、炸、炯为主。
西班牙人口味偏重浓郁,以鸡、鱼、虾及水果蔬菜为主菜。
德国人喜食猪牛肉及鸡鸭和野味,偏重酸甜食。
他们以午餐为主,嗜好啤酒,忌食核桃。
独联体国家人以面类为主食,菜类较杂,他们习惯小吃,重视早、午餐,爱喝烈性酒。
保加利亚、南斯拉夫、捷克、荷兰、瑞典等国与独联体国家人人体相似。
匈牙利人则喜食油大味浓、甜而微辣的食物。
在匈牙利,人们除夕之夜忌食飞禽和鱼类,认为若吃了就会使幸福飞走。
在亚洲,日本人饮食是由传统和食、西方洋食及中国饭菜三人体系构成的。
主食、主菜同中国人相似。
只是在除夕夜要吃空心面,以示来年人口平安。
朝鲜人喜食泡菜和辣性食物,以爱吃狗肉及喝烈性酒而闻名。
印度的中层人士吃素者较多,忌喝酒。
新加坡人喜吃中国的闽粤风味菜肴。
泰国人则早上爱用西餐。
菲律宾人饮食风味与西班牙人体相同。
缅甸人用餐讲究少而精,讨厌食动物内脏。
在美洲,美国人饮食习惯同英国人相近。
喜吃牛肉、猪肉、鸡鱼虾及蔬菜和水果,善用煎、烤、炸法制作,于餐桌上自行调味。
他们喜清淡,厌吃蒜及酸辣味。
忌食动物内脏。
加拿大人、墨西哥人、巴西人与阿根廷人饮食与美国人相近。
非洲人饮食比较特殊。
埃及人以面饼为主食,忌食猪肉、海产品及形怪之动物,禁用酒。
苏丹人口味清淡,忌食猪肉。
摩洛哥人酷爱饮茶。
坦桑尼亚人大多以羊肉为主要副食。
加纳人爱吃英式西菜。
其它西非国家则多以人米、甜薯、玉米为食。
大洋洲各国饮食多同英国相近。
人们普遍认为早餐必须吃好,可是坦桑尼亚人早晨上班前是不吃东西的。
他们吃饭的时候不用餐具,而是用手抓。
在印度,人们把在餐桌上用左手递送食物看作是不礼貌,因为左手是用来洗澡和上而厕所的。
蟋蟀是非洲坦桑尼亚、津巴布韦及博茨瓦居民的佳肴;非洲还有些民族爱吃蚱蜢,新加坡唐尼岛及欧洲一些人很喜欢吃蜘蛛;印度有的人捉到蜈蚣就往嘴里送。
印尼巴厘岛的居民对油炸蝴蝶感兴趣;澳大利亚和巴基斯坦人喜欢吃飞蛾;有的阿拉伯人把蝎子视为佳肴,把蜣螂当作美食。
国外饮食的奇特习俗,土耳其的妇女专爱吃线形蠕虫;泰国某些居民爱把蟑螂拌进酱里面做成美味可口的食品;中美洲人常以蛾子饼为主食调剂;埃及人特别爱吃一种有花纹的甲虫。
非洲索马里人请客的时候,拿出十盘菜来,才认为是十全十美;如果主人拿不出十盘菜来那就要被人笑话。
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吃牛奶,但希腊、土耳其人却吃羊奶;芬兰和一些欧美国家则吃鹿奶;蒙古人则吃马奶;亚洲和非洲一些沙漠部落却吃骆驼奶。
肯尼亚,马赛族人喜欢喝鲜牛血。
宰牛时,他们用箭射入牛脖下部,血便淌入牛皮制成的小桶中。
他们认为,牛身上的东西是最洁净的。
如果你到保加利亚人的家里做客,主人给你喝饮料,你想喝的时候千万别点头,如果点头你就喝不成了,因为在他国家里,点头表示不,而摇头才表示是。
俄罗斯人爱用盐招待客人,常在面包里夹盐,以表示热情。
而埃塞俄比亚人常把盐粒含在嘴里,就像我们含糖粒一样,大人哄小孩也用盐粒。
法国巴黎的一些餐馆,用小金甲虫的幼虫作馅饼制糕点;黑西哥人吃的昆虫更是多种多样,有甲虫、苍蝇、蚊子、臭虫、黄峰、蜻蜓、蝴蝶等57种,一种名菜“墨西哥鱼子酱”是以苍蝇卵为原料烹制的。
黑西哥,妇女不能在自已丈夫面吃鸡蛋,否则被指责为破坏国俗。
苏丹,人们喜爱吃生羊肝。
羊刚刚杀死后,他们用小刀把羊肝切成片,撒上一些辣椒和香料,一家人围坐取食。
生羊肝还被用来敬献客人。
乌干达,人们把香蕉作为一种主要食物,他们喜欢做一种“马托基”的蕉饭,这种饭普通家庭天天食用,大小饭馆终年供应,成功的大国宴上也不可缺少。
用大吃大喝表示感谢这是阿富汗一些地区的习俗。
这表示主人招待客人十分诚恳。
如果你吃得差不多了,对主人说“够了,我不想再吃了”,主人会不理睬你,你必须继续吃下去,吃得越多,对方越高兴。
如果随便吃几口就停嘴,对方会不高兴,到这些地方去做客,需事先带点助消化药。
吃多吃少,随你便这是文莱人的待客习俗。
在文莱,家里来了客人,不管认识不认识,只要向自己问好,主人就会热情接待,把家中吃的东西都拿出来供客人享用。
但是主人从不劝食,对方吃不吃,吃多吃少,好吃不好吃,从不过问。
主人认为这样问客人是不礼貌的。
“我吃饭,你付钱”在印度的一些地区,如果同商业谈判对象和朋友共进晚餐,他们会自自然然地说:“你的资本比我的多,所以这笔餐费应该由你付。
”不熟悉情况或初来乍到的客人,常常会被这种场面闹得啼笑皆非。
钱多的人或是受欢迎的人应该付钱———他们认为这是对你的尊重,与抠门和挨宰不能相提并论。
吃定量,多吃自费瑞士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但瑞士人精打细算,节约成风。
在这个国家承办的世界性高层活动,一日三餐固定供应每人一份套餐。
或是把这份餐费发给个人,让你自己找地方去吃。
除此之外,每人免费供应一碗茶。
谁要是多吃多喝,得自己另外付钱,国内客人一视同仁,先订“协议”后吃饭。
视浪费为“罪恶”德国人讨厌浪费的人,所以一般人都没有奢侈的习惯。
如与他们进餐,不能多要根本吃不了的东西,已要的饭菜必须吃光,用舌头舔光盘子的场面也司空见惯。
美国美国80%以上是欧洲移民的后裔,华裔约1 00万。
50%的居民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其他人信仰犹太教和东正教。
美国人一般性情开朗、乐于交际、不拘礼节。
第一次见面不一定行握手礼,有时只是笑一笑,说一声“Hi”或“Hello”就算有礼了。
握手的时候习惯握得紧,眼要正视对方,微弓身,认为这样才算是礼貌的举止。
一般同女人握手美国人都喜欢斯文。
在告别的时候,也只是向大家挥挥手或者说声“再见”“明天见”。
但如果别人向他们致礼,他们也用相应的礼节,比如握手、点头、拥抱、行注目礼等。
在美国如果有客人夜间来访,主人穿着睡衣接待客人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当被邀请去老朋友家做客时,应该预备小礼物;在朋友家做客时,打长途电话要经过主人同意,离开的时候,要留下电话费。
在美国,如果要登门拜访,必须先打电话约好;名片一般不送给别人,只是在双方想保持联系时才送;当着美国人的面想抽烟,必须问对方是否介意,不能随心所欲。
一般乐于在自己家里宴请客人,而不习惯在餐馆请客。
不喜欢清蒸和红烩菜肴。
不喜欢过烫的菜肴,喜欢少盐味,味道忌咸,稍以偏甜为好。
喜欢喝可口可乐、啤酒、冰水、矿泉水、威士忌、白兰地等。
不喜欢人在自己的餐碟里剩食物,认为这是不礼貌的。
喜爱中国的苏菜、川菜、粤菜。
偏爱白色,认为白色是纯洁的象征;偏爱黄色,认为是和谐的象征;喜欢蓝色和红色,认为是吉祥如意的象征。
他们喜欢白猫,认为白猫可以给人带来运气。
美国人对握手时目视其它地方很反感,认为这是傲慢和不礼貌的表示。
忌讳向妇女赠送香水、衣物和化妆用品。
美国妇女因有化妆的习惯,所以他们不欢迎服务人员送香巾擦脸。
在美国千万不要把黑人称作“Negro”,最好用“Black”一词,黑人对这个称呼会坦然接受。
因为Negro主要是指从非洲贩卖到美国为奴的黑人。
跟白人交谈如此,跟黑人交谈更要如此。
否则,黑人会感到你蔑视他。
忌讳别人冲他伸舌头。
认为这种举止是污辱人的动作。
他们讨厌蝙蝠,认为它是吸血鬼和凶神的象征。
忌讳数字“13”、“星期五”等日。
忌讳问个人收入和财产情况,忌讳问妇女婚否、年龄以及服饰价格等私事。
忌讳黑色。
认为黑色是肃穆的象征,是丧葬用的色彩。
特别忌讳赠送带有你公司标志的便宜礼物,因为这有义务做广告的嫌疑。
加拿大加拿大大部分是英法等国家移民的后裔。
土著人占5%、华裔占1.2%,大部分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
加拿大人因受欧洲移民的影响,他们的礼貌礼节和英法两国差不多。
在日常生活中,加拿大人着装以欧式为主。
上班的时间,他们一般要穿西服、套裙。
参加社交活动时往往要穿礼服或时装。
在休闲场合则讲究自由穿着,只要自我感觉良好即可。
握手被认为是一种友好的表示,一般在见面和临别时握一下就行,不必反复握手。
公务时间,加拿大人很注意个人仪表和卫生。
所以,他们希望客人也能这样。
他们有邀请亲朋好友到自己家中共进晚餐的习惯,受到这种邀请应当理解为是主人主动显示友好之意。
如果被邀到别人家做客,明智的选择是给主人送点鲜花。
不要送白色的百合花,它们是与葬礼联系在一起的。
加拿大人以自己的国家为自豪,反对和美国作言过其实的比较。
谈到肯定成绩的事例并对加拿大人民及其国家给予好评是最受欢迎的。
加拿大人对法式菜肴比较偏爱,并以面包、牛肉、鸡肉、土豆、西红柿等物为日常之食。
从总体上讲他们以肉食为主,特别爱吃奶酪和黄油。
加拿大人重视晚餐。
饮食上讲究菜肴的营养和质量,注重菜肴的鲜和嫩。
口味一般不喜在太咸,偏爱甜味。
一般以米饭为主食。
对煎、烤、炸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偏爱。
喜爱中国的苏菜、沪菜、鲁菜。
习惯饭后喝咖啡和吃水果。
忌讳吃各种动物内脏,不爱吃肥肉。
忌讳“13”、“星期五”,认为“13”是厄运的数字,“星期五”是灾难的象征。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95%的居民是英国和其它欧洲国家移民的后裔,华裔和华侨约20万,98%的居民信奉基督教,其余信奉犹太教、佛教和伊斯兰教。
澳大利亚人办事认真爽快,喜欢直截了当,待人诚恳,热情,见面时喜欢热烈握手,称呼名字。
乐于结交朋友,即使是陌生人,也一见如故。
他们崇尚友善,并谦逊礼让,重视公共道德,组织纪律强,时间观念强,赴约准时并珍惜时间。
女性比较保守,接触时要谨慎。
做客可以赠送葡萄酒和鲜花。
澳大利亚人的饮食习惯、口味和英国人差不多。
菜清淡、不吃辣。
家常菜有煎蛋、炒蛋、火腿、脆皮鸡、油爆虾、糖醋鱼、熏鱼、牛肉等。
当地的名菜是野牛排。
澳大利亚人食量比较大,啤酒是最受欢迎的饮料,其中达尔文城的居民以喝啤酒闻名。
往往邀请友人一同外出游玩,他们认为这是密切双关系的捷径之一。
所以如果拒绝的话,会被他们理解成不给面子。
澳大利亚的基督教徒有“周日作礼拜”的习惯。
他们的这种作法“雷打不动”,所以要避免在这天和他们邀约。
在澳大利亚人眼里,兔子是一种不吉利的动利。
他们认为,碰到了兔子,可能是厄运将临的预兆。
澳大利亚人喜欢体育活动,游泳和日光浴是人们的僻好,如果有谁不会游泳,还会成为众人嘲讽的对象。
和澳大利亚人谈论跑马,是非常受欢迎的话题。
英国英国英格兰人占80%以上。
其余是苏格兰人、威尔士人和爱尔兰人等。
居民绝大部分信奉基督教,只有少部分人信奉天主教。
英国是绅士之国,讲究文明礼貌,注重修养,同时也要求别人对自己有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