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 GW102-2019《普速铁路线路修理规则》
铁路线路修理规则

线路工应知应会模块—基本规章—《铁路线路修理规则》—培训资料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适应铁路运输的发展,增强轨道结构强度,提高线路设备修理质量,实现科学管理,特制定本规则。
第1.0.2条线路设备修理分为线路设备大修和维修。
第1.0.3条线路设备大修的基本任务是根据运输需要及线路设备损耗规律,有计划、按周期地对线路设备进行更新和修理,恢复和提高线路设备强度,增强轨道承载能力。
线路设备维修的基本任务是保持线路设备完整和质量均衡,使列车能以规定速度安全、平稳和不间断地运行,并尽量延长线路设备使用寿命。
第1.0.4条线路设备大修应贯彻“运营条件匹配,轨道结构等强。
修理周期合理,线路质量均衡”的原则,坚持全面规划、适度超前、区段配套的方针,并应采用无缝线路。
线路设备维修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修养并重”的原则,按线路设备技术状态的变化规律和程度,相应地进行综合维修、经常保养和临时补修,有效地预防和整治线路病害,有计划地补偿线路设备损耗,以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第1.0.5条线路设备大修应由大修设计和施工专业队伍承担,采用必要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并安排与施工项目相适应的施工天窗。
线路设备维修应实行天窗修制度,并实行检修分开的管理体制。
第1.0.6条线路设备修理应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和先进的施工作业方法,优化劳动组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施工作业质量,降低成本;改进检测方法,推行信息化技术,健全并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和检查验收制度。
第1.0.7条线路设备修理工作应遵守本规则。
本规则未作规定的,铁路局可根据需要自行规定,并报铁道部备案。
采用新型线路设备时,其修理办法须经铁道部批准。
第1.0.8条本规则适用于1435mm标准轨距和线路允许速度为200km/h及以下的线路。
非标准轨距铁路线路修理办法由铁路局自行规定,并报铁道部备案。
第二章线路设备修理工作内容及工作组织第一节工作分类第2.1.1条线路设备大修分类:一、线路大修。
铁路线路修理规则

线路工应知应会模块—基本规章—《铁路线路修理规则》—培训资料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适应铁路运输的发展,增强轨道结构强度,提高线路设备修理质量,实现科学管理,特制定本规则。
第1.0.2条线路设备修理分为线路设备大修和维修。
第1.0.3条线路设备大修的基本任务是根据运输需要及线路设备损耗规律,有计划、按周期地对线路设备进行更新和修理,恢复和提高线路设备强度,增强轨道承载能力。
线路设备维修的基本任务是保持线路设备完整和质量均衡,使列车能以规定速度安全、平稳和不间断地运行,并尽量延长线路设备使用寿命。
第1.0.4条线路设备大修应贯彻“运营条件匹配,轨道结构等强。
修理周期合理,线路质量均衡”的原则,坚持全面规划、适度超前、区段配套的方针,并应采用无缝线路。
线路设备维修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修养并重”的原则,按线路设备技术状态的变化规律和程度,相应地进行综合维修、经常保养和临时补修,有效地预防和整治线路病害,有计划地补偿线路设备损耗,以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第1.0.5条线路设备大修应由大修设计和施工专业队伍承担,采用必要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并安排与施工项目相适应的施工天窗。
线路设备维修应实行天窗修制度,并实行检修分开的管理体制。
第1.0.6条线路设备修理应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和先进的施工作业方法,优化劳动组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施工作业质量,降低成本;改进检测方法,推行信息化技术,健全并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和检查验收制度。
第1.0.7条线路设备修理工作应遵守本规则。
本规则未作规定的,铁路局可根据需要自行规定,并报铁道部备案。
采用新型线路设备时,其修理办法须经铁道部批准。
第1.0.8条本规则适用于1435mm标准轨距和线路允许速度为200km/h及以下的线路。
非标准轨距铁路线路修理办法由铁路局自行规定,并报铁道部备案。
第二章线路设备修理工作内容及工作组织第一节工作分类第2.1.1条线路设备大修分类:一、线路大修。
《铁路线路修理规则》PPT课件

检查监控车间(工区)应按规定的项目和周期进行设备检查分析,并及 时传递检查信息;线路车间负责安全生产的组织实施;线路工区主要 负责线路设备巡查、临时补修、故障处理;机械化维修车间(工区)主 要负责综合维修、配合大机维修作业和经常保养;综合机修车间负责 钢轨、道岔焊补,养路机械的维修保养,工具制作、修理及线路配件 修理等工作。
精选ppt
23
修理工作管理与组织
3、线路设备大修施工管理
线路设备大修施工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严格执行各项施工作业标准,科学组织施工,确保施工安全、质量和 进度。
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文件、有关技术标准和施工工艺流程组织施工, 合理控制施工和慢行长度。
施工负责人应深入现场,加强领导,落实安全责任制。
线路设备大修施工实行安全监督制度。负责设备管理的工务段,必须 派人常驻施工工地,加强与施工单位的联系,相互配合,密切协作, 协助检查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工务段应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督,发 现施工安全隐患及质量问题时应责令施工单位立即纠正,危及行车安 全时有权责令其停止施工。
精选ppt
24
修理工作管理与组织
起道、拨道、改道全面调整轨道几何尺寸。 整修和更换设备零部件,恢复设备技术状态。 采用打磨列车对钢轨、道岔进行预防性打磨。
精选ppt
19
修理工作内容
线路维修
二、经常保养
经常保养的重点工作要因时因地制宜,根据线路设备实际状态,有计 划、有重点的进行。
经常保养工作是对线路病害进行预防性的整治。 需要进行经常保养的项目,起作业周期不尽相同有的几项可配合进行,
精选ppt
7
铁路线路修理规则

线路工应知应会模块—基本规章—《铁路线路修理规则》—培训资料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适应铁路运输的发展,增强轨道结构强度,提高线路设备修理质量,实现科学管理,特制定本规则。
第1.0.2条线路设备修理分为线路设备大修和维修。
第1.0.3条线路设备大修的基本任务是根据运输需要及线路设备损耗规律,有计划、按周期地对线路设备进行更新和修理,恢复和提高线路设备强度,增强轨道承载能力。
线路设备维修的基本任务是保持线路设备完整和质量均衡,使列车能以规定速度安全、平稳和不间断地运行,并尽量延长线路设备使用寿命。
第1.0.4条线路设备大修应贯彻“运营条件匹配,轨道结构等强。
修理周期合理,线路质量均衡”的原则,坚持全面规划、适度超前、区段配套的方针,并应采用无缝线路。
线路设备维修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修养并重”的原则,按线路设备技术状态的变化规律和程度,相应地进行综合维修、经常保养和临时补修,有效地预防和整治线路病害,有计划地补偿线路设备损耗,以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第1.0.5条线路设备大修应由大修设计和施工专业队伍承担,采用必要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并安排与施工项目相适应的施工天窗。
线路设备维修应实行天窗修制度,并实行检修分开的管理体制。
第1.0.6条线路设备修理应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和先进的施工作业方法,优化劳动组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施工作业质量,降低成本;改进检测方法,推行信息化技术,健全并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和检查验收制度。
第1.0.7条线路设备修理工作应遵守本规则。
本规则未作规定的,铁路局可根据需要自行规定,并报铁道部备案。
采用新型线路设备时,其修理办法须经铁道部批准。
第1.0.8条本规则适用于1435mm标准轨距和线路允许速度为200km/h及以下的线路。
非标准轨距铁路线路修理办法由铁路局自行规定,并报铁道部备案。
第二章线路设备修理工作内容及工作组织第一节工作分类第2.1.1条线路设备大修分类:一、线路大修。
铁路线路修理规则

线路工应知应会模块—基本规章—《铁路线路修理规则》—培训资料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适应铁路运输的发展,增强轨道结构强度,提高线路设备修理质量,实现科学管理,特制定本规则。
第1.0.2条线路设备修理分为线路设备大修和维修。
第1.0.3条线路设备大修的基本任务是根据运输需要及线路设备损耗规律,有计划、按周期地对线路设备进行更新和修理,恢复和提高线路设备强度,增强轨道承载能力。
线路设备维修的基本任务是保持线路设备完整和质量均衡,使列车能以规定速度安全、平稳和不间断地运行,并尽量延长线路设备使用寿命。
第1.0.4条线路设备大修应贯彻“运营条件匹配,轨道结构等强。
修理周期合理,线路质量均衡”的原则,坚持全面规划、适度超前、区段配套的方针,并应采用无缝线路。
线路设备维修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修养并重”的原则,按线路设备技术状态的变化规律和程度,相应地进行综合维修、经常保养和临时补修,有效地预防和整治线路病害,有计划地补偿线路设备损耗,以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第1.0.5条线路设备大修应由大修设计和施工专业队伍承担,采用必要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并安排与施工项目相适应的施工天窗。
线路设备维修应实行天窗修制度,并实行检修分开的管理体制。
第1.0.6条线路设备修理应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和先进的施工作业方法,优化劳动组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施工作业质量,降低成本;改进检测方法,推行信息化技术,健全并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和检查验收制度。
第1.0.7条线路设备修理工作应遵守本规则。
本规则未作规定的,铁路局可根据需要自行规定,并报铁道部备案。
采用新型线路设备时,其修理办法须经铁道部批准。
第1.0.8条本规则适用于1435mm标准轨距和线路允许速度为200km/h及以下的线路。
非标准轨距铁路线路修理办法由铁路局自行规定,并报铁道部备案。
第二章线路设备修理工作内容及工作组织第一节工作分类第2.1.1条线路设备大修分类:一、线路大修。
铁路线路修理规则

线路工应知应会模块—基本规章—《铁路线路修理规则》—培训资料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适应铁路运输的发展,增强轨道结构强度,提高线路设备修理质量,实现科学管理,特制定本规则。
第1.0.2条线路设备修理分为线路设备大修和维修。
第1.0.3条线路设备大修的基本任务是根据运输需要及线路设备损耗规律,有计划、按周期地对线路设备进行更新和修理,恢复和提高线路设备强度,增强轨道承载能力。
线路设备维修的基本任务是保持线路设备完整和质量均衡,使列车能以规定速度安全、平稳和不间断地运行,并尽量延长线路设备使用寿命。
第1.0.4条线路设备大修应贯彻“运营条件匹配,轨道结构等强。
修理周期合理,线路质量均衡”的原则,坚持全面规划、适度超前、区段配套的方针,并应采用无缝线路。
线路设备维修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修养并重”的原则,按线路设备技术状态的变化规律和程度,相应地进行综合维修、经常保养和临时补修,有效地预防和整治线路病害,有计划地补偿线路设备损耗,以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第1.0.5条线路设备大修应由大修设计和施工专业队伍承担,采用必要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并安排与施工项目相适应的施工天窗。
线路设备维修应实行天窗修制度,并实行检修分开的管理体制。
第1.0.6条线路设备修理应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和先进的施工作业方法,优化劳动组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施工作业质量,降低成本;改进检测方法,推行信息化技术,健全并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和检查验收制度。
第1.0.7条线路设备修理工作应遵守本规则。
本规则未作规定的,铁路局可根据需要自行规定,并报铁道部备案。
采用新型线路设备时,其修理办法须经铁道部批准。
第1.0.8条本规则适用于1435mm标准轨距和线路允许速度为200km/h及以下的线路。
非标准轨距铁路线路修理办法由铁路局自行规定,并报铁道部备案。
第二章线路设备修理工作内容及工作组织第一节工作分类第2.1.1条线路设备大修分类:一、线路大修。
普速铁路线路修理规则2021版和2019版区别

普速铁路线路修理规则2021版和2019版区别摘要:一、引言二、2021版与2019版普速铁路线路修理规则的主要区别1.修理范围的调整2.修理标准的提高3.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4.环境保护要求的加强三、具体修理规则的变化1.路基修理2.轨道修理3.桥梁修理4.隧道修理5.信号设备修理四、对铁路线路修理行业的影响1.行业标准的提升2.工作效率的提高3.安全性能的提升4.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推进五、结论正文: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普速铁路线路的维修工作日益受到重视。
2021版普速铁路线路修理规则已于近日出台,与2019版相比,新版本在多个方面进行了修订和完善。
本文将对比分析这两个版本之间的主要区别,以期为铁路线路修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引言普速铁路线路修理规则是我国铁路行业的重要技术规范,对保障铁路线路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铁路线路设备不断老化,维修工作愈发重要。
因此,及时了解和掌握修理规则的变化,对提高铁路线路修理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2021版与2019版普速铁路线路修理规则的主要区别1.修理范围的调整2021版修理规则在修理范围方面进行了调整,更加注重铁路线路设备的全面维修。
例如,对路基、轨道、桥梁、隧道等设备的修理要求进行了细化和补充,以适应铁路线路设备全面维修的需求。
2.修理标准的提高新版本对修理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保证铁路线路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前提下,2021版修理规则对各项修理指标进行了优化,提高了修理质量。
3.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材料和新技术不断涌现。
2021版修理规则鼓励在修理过程中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提高修理效果。
例如,推广使用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防水材料等,以提高铁路线路设备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4.环境保护要求的加强在2021版修理规则中,环境保护要求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规则要求在修理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环保规定进行操作,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铁路线路修理规则》课件

应用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铁路局应用《铁路线路修理规 则》,成功提高了线路维修效率
和质量。
案例二
某铁路段根据《铁路线路修理规则 》进行维修,有效降低了线路故障 率。
案例三
某车站通过实施《铁路线路修理规 则》,优化了维修流程,提高了运 营效率。
实施效果评估与改进建议
效果评估
通过对比实施前后的数据,评估《铁路线路修理规则》的实施效果,包括维修效 率、质量、成本等方面的指标。
保持铁路线路设备的技 术性能,确保列车运行
平稳、安全、舒适。
经济性原则
合理利用资源和资金, 提高修理效率,降低维
修成本。
环保性原则
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合理利用资源,保护
生态环境。
修理的基本要求
01
02
03
04
定期检查
对铁路线路设备进行定期检查 ,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预防性维修
根据设备磨损规律和检查结果 ,制定合理的维修计划,预防
规则的适用范围与对象
适用范围
适用于国家铁路和地方铁路的线路设备修理工作。
适用对象
包括线路工务段、工务机械段、工务大修段等负责线路设备修理的单位,以及 相关从业人员。
02
CATALOGUE
铁路线路修理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修理的基本原则
安全性原则
确保铁路线路设备安全 可靠,预防设备故障和
事故发生。
可靠性原则
设备故障。
快速响应
对突发故障和事故,应迅速组 织抢修,尽快恢复线路正常运
营。
质量保证
确保修理工作的质量,严格按 照技术标准和工艺要求进行维
修。
修理的分类与标准
日常维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G/GW102-2019中国铁路总公司普速铁路线路修理规则2019年3月前言2006年铁道部发布的《铁路线路修理规则》(铁运〔2006〕146号)对指导线路修理,保证线路质量,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
十多年来,铁路管理体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工务“线桥结构现代化、施工作业机械化、企业管理科学化”取得了长足进步,工务维修体制改革收到了显著成效,现行《铁路线路修理规则》已不适应铁路改革和运输发展的要求。
为贯彻落实“强基达标、提质增效”工作主题,不断提高普速铁路线路维护管理水平,提升线路设备质量和设备修理效率效益,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电部组织对《铁路线路修理规则》进行了修订,并更名为《普速铁路线路修理规则》。
本规则共分十一章和八个附录,主要规定了线路设备修理工作内容及工作组织、线路设备标准和修理要求、线路设备修理主要作业要求、线路设备大修设计及预算、线路设备修理标准、线路质量评定、线路设备检查、道口看守、平面和高程控制网、附则等内容。
本规则体现了进一步深化工务维修体制改革,实行检养修分开、车间组织生产、设备分级管理以及“集中修、专业修、机械修”的精神,吸收了近年工务维修体制改革和相关科研课题研究成果,吸纳了各铁路局集团公司线路维护管理经验,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按照设备分级管理以及周期修与状态修相结合的原则,对设备修程修制、维护标准、检查评价等进行优化调整,以提高线路修理的科学性、经济性。
请各单位在执行本规则过程中认真总结经验,及时将意见反馈给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电部(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0号,邮政编码:100844),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则技术总负责人:康高亮、王保国本规则主要起草人:赵文芳、曾宪海、郭战伟、吕关仁、吴细水、张晓阳、田新宇、杨飞、马战国、肖俊恒、王树国、蒋金洲、姜子清、田常海、胡玉堂。
本规则主要审查人:李育宏、牛道安、万坚、杨忠吉、姚冬、杨桉、孙晓南、贾跃军、冯文波、邱金帅、罗国伟、刘丙强、涂文靖、刘维帧、刘秀波、唐文龙、孟亮、江广坤、马生、闵国石、李明、雷重振、代永波、奚绍良、詹文华、陈福宾、许圣强、赵英超、谭丙磊、康庆涛、支洋、张启峰、魏刚、贾桂良。
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线路设备修理工作内容及工作组织第一节基本要求第二节工作分类第三节工作内容第四节管理组织第五节工作计划第六节管理信息化第三章线路设备标准和修理要求第一节线路平面第二节线路纵断面第三节有砟道床第四节无砟道床第五节轨枕第六节钢轨第七节联结零件第八节轨道加强设备第九节道岔及钢轨伸缩调节器第十节无缝线路第十一节护轨第十二节道口、防护栅栏第十三节标志、标记第四章线路设备修理主要作业要求第一节线路清筛施工作业第二节更换道岔施工作业第三节大修列车换轨换枕施工作业第四节铺设无缝线路施工作业第五节换铺轨排施工作业第六节起道捣固、垫砟和垫板作业第七节拨道和改道作业第八节无缝线路维修作业第九节大型养路机械捣固维修作业第十节调整轨缝作业第十一节可动心轨辙叉道岔及钢轨伸缩调节器作业第十二节钢轨维护作业第十三节冻害垫板作业第十四节无砟轨道精调整理作业第十五节无砟道床维修作业第五章线路设备大修设计及预算第六章线路设备修理标准第一节线路设备修理周期第二节轨道静态几何不平顺容许偏差管理值第三节轨道动态几何不平顺容许偏差管理值第四节线路设备大修和维修验收标准第五节线路设备修理验收办法第七章线路质量评定第八章线路设备检查第一节基本要求第二节线路静态检查第三节线路动态检查第四节钢轨检查第五节计量器具检定第九章道口看守第一节基本制度第二节道口看守作业第十章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第十一章附则附录一线路修理总量计算方法附录二轨枕间距尺寸计算方法附录三普通线路常备材料数量参考标准及规定附录四无缝线路常备材料、工具数量参考标准附录五养路机械设备及交通工具配置参考标准附录六铁路桥梁道砟桥面护轨改造方案附录七线路设备状态评定统计报告附录八本规则用词说明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贯彻落实“强基达标、提质增效”工作主题,适应普速铁路运营要求,规范线路设备管理,提高线路设备修理和技术管理水平,特制定本规则。
第1.0.2条线路设备修理的基本任务是通过科学合理和经济的维修策略,保持和恢复线路设备安全性、可靠性。
第1.0.3条线路设备修理分为线路设备大修和维修。
线路设备大修是为全面恢复和提高线路设备固有可靠度而对线路进行的大规模修理。
线路设备维修是根据线路设备变化规律,维持列车以规定速度安全和不间断地运行而对线路进行的日常维护和小规模修理。
第1.0.4条线路设备修理采用周期修与状态修相结合。
线路设备大修以周期修为主,日常维修以状态修为主。
第1.0.5条线路设备修理应贯彻“修理标准与线路等级匹配、投入产出经济合理”理念,实行线路分级管理。
第1.0.6条优化劳动组织,实行检、养、修分开,大力推进检测、修理专业化建设;积极推行工务、电务、供电等专业日常维修一体化管理,促进专业管理和综合管理融合。
第1.0.7条线路设备修理实行天窗修制度,铁路局集团公司应安排足够数量的天窗,以满足线路设备修理的需要。
大力推广“集中修”。
第1.0.8条积极推行机械化,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改善劳动条件,提高作业效率,保证作业质量。
第1.0.9条积极利用现代检测监测技术加强线路检测,利用大数据提升智能化分析水平,实现对线路的智能分析,精准修理,完善生产信息管理系统,提升科学管理水平。
第1.0.10条线路设备修理工作应遵守本规则。
铁路局集团公司应根据本规则制定实施细则。
第1.0.11条本规则适用于1435mm标准轨距和线路允许速度200km/h以下铁路(仅运行动车组列车的铁路、重载铁路除外)。
重载铁路暂由铁路局集团公司规定,非标准轨距铁路线路修理办法由铁路局集团公司规定,并报中国铁路总公司备案。
本规则未涉及的内容按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线路设备修理工作内容及工作组织第一节基本要求第2.1.1条积极推进机械化、标准化、信息化,提高修理质量和作业效率,确保作业安全。
第2.1.2条线路设备大修应按照“运营条件匹配、轨道结构等强、修理周期合理、线路质量均衡”和“全面规划、适度超前、区段配套”原则,根据运输需要及线路设备变化规律,及时对线路设备进行更新和修理,恢复和提高线路设备强度。
线路设备大修项目原则上应按周期安排,并可根据设备状态评价结果合理调整。
线路设备大修应由专业大修设计、施工队伍承担。
因线路设备大修引起其他设备变动时,应由铁路局集团公司在相应的大修计划中统一安排。
第2.1.3条线路设备维修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修养并重、严检慎修”原则,根据线路设备变化规律,合理安排计划维修与临时补修,有效预防和整治线路病害,有计划地补偿线路设备损耗,保持线路设备完整和质量均衡,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以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线路设备维修项目原则上按状态评价结果安排修理。
第2.1.4条推进道岔统型化、钢轨和道岔无缝化,加快薄弱和老化设备改造,提高轨道结构强度和可靠性。
积极推广应用钢轨保护技术,改善轮轨关系,从源头上减少轮轨动力作用对轨道的影响,延长钢轨使用寿命和线路维修周期。
第二节工作分类第2.2.1条线路设备大修是恢复或提高轨道结构强度的修理作业,根据线路设备各部件状态变化规律的不同,线路设备大修可分为:一、钢轨大修。
二、道岔大修。
三、轨枕大修。
四、道床大修。
五、线路中修。
六、扣件大修。
七、道口大修。
八、其他大修(以上未涵盖的线路设备大修项目列其他大修)。
铺设无缝线路时,应做好无缝线路前期工程,道床、轨枕等应满足无缝线路铺设条件。
因线路设备大修引起其他设备变动时,应由铁路局集团公司在相应的大修计划中统一安排。
第2.2.2条线路设备维修分为:计划维修与临时补修。
一、计划维修指根据线路及其各部件的变化规律,依据维修周期、结合设备状态评价,以大型养路机械为主要作业手段,全面调整和改善轨道空间线形线位,消除轨道结构病害,恢复道床弹性,更换失效轨枕和联结零件,调整轨道几何尺寸,消除钢轨轨头病害,达到钢轨目标廓形,以及其他各结构部件的修理等为主要内容的单项或多项修理,以恢复线路完好技术状态。
二、临时补修指以小型养路机械为主要作业手段,对轨道几何不平顺超过临时补修容许偏差管理值及其他不良处所进行的临时性整修,以保证行车安全和平稳。
第三节工作内容第2.3.1条钢轨大修主要内容。
一、无缝线路或普通线路更换新轨、再用轨。
1.铺设新轨无缝线路:焊接、铺设新钢轨,全面更换新扣件、钢轨伸缩调节器(以下简称调节器)、胶接绝缘钢轨(接头),更换或改造不符合规定的护轨(不含钢梁明桥面护轨,下同),按设计锁定轨温锁定线路,埋设位移观测桩,设置观测标尺或标记。
2.铺设新轨普通线路:铺设新钢轨,全面更换新扣件、调节器、接头联结零件、绝缘接头(胶接绝缘接头)及钢轨接续线,更换或改造不符合规定的护轨。
3.铺设再用轨无缝线路:焊接、铺设再用轨,更换扣件、胶接绝缘钢轨(接头),更换或改造不符合规定的护轨,按设计锁定轨温锁定线路,埋设位移观测桩,设置观测标尺或标记。
4.铺设再用轨普通线路:铺设再用轨,更换扣件、接头联结零件、绝缘接头(胶接绝缘接头)及钢轨接续线,更换或改造不符合规定的护轨。
二、更换失效轨枕、严重伤损混凝土枕。
三、扣件涂油,混凝土枕螺旋道钉改锚。
四、补充道砟,整修线路,恢复、安装轨道加强设备。
五、整修道口。
六、抬高因线路换轨大修需要抬高的道岔、桥上线路,加高挡砟墙(块)。
七、补充、修理位移观测桩和观测标尺,刷新钢轨标记。
八、回收旧料,清理场地,配置常备材料。
第2.3.2条道岔大修主要内容。
一、成组更换新道岔和新岔枕(含道岔道床清筛、更换道砟),成组更换道岔钢轨及联结零件,道岔无缝化改造。
铺设无缝道岔时,含焊接或冻结钢轨、更换胶接绝缘钢轨(接头),按设计锁定轨温锁定道岔,埋设位移观测桩,设置观测标尺或标记。
二、同步更换道岔前后引轨(含岔后连接曲线、道岔前后夹直线钢轨)、过渡轨枕。
三、同步清筛道岔前后夹直线道床。
四、整修道岔及其前后线路。
五、补充、修理并刷新标志、标记。
六、回收旧料,清理场地,配置常备材料。
第2.3.3条轨枕大修主要内容。
一、成段更换轨枕及扣件,成段增加轨枕配置及扣件,成段更换再用轨枕及扣件。
二、清筛道床,补充道砟,整治道床翻浆冒泥和超过15 mm的冻害。
三、整修线路,安装轨道加强设备。
四、整修道口。
五、回收旧料,清理场地,配置常备材料。
第2.3.4条道床大修主要内容。
一、成段道床全断面清筛,补充道砟,改善道床断面,整治道床翻浆冒泥和超过15 mm的冻害,更换一级道砟。
二、校正、改善线路纵断面和平面。
三、更换失效轨枕和严重伤损混凝土枕。
四、整修或更换螺旋道钉和失效的联结零件。
五、整修道口及其排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