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波测距
《行波测距技术》课件

A 智能电网
行波测距技术可用于智能电网的故 障定位和监测,提高电网的运行效
率和安全性。
B
C
D
物联网
在物联网领域,行波测距技术可为各种传 感器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的距离测量, 促进物联网的发展和应用。
输电线路
在输电线路中,行波测距技术可用于线路 故障的快速定位和监测,降低线路维护成 本。
行波测距技术的原理
总结词
行波测距技术的原理基于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和时间测量。
详细描述
行波测距技术的原理基于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和时间测量。它 通过发送行波信号,如超声波或电磁波,并测量该信号在目 标物体上的反射时间,然后根据电磁波的传播速度计算出目 标物体与测量点之间的距离。
行波测距技术的应用场景
总结词
行波测距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精确测量距离的领域。
详细描述
行波测距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精确测量距离的领域,如无损检测、智能交通 系统、机器人技术、航空航天等。它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和非接触测量的优点 ,因此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02
行波测距技术的分类
基于电力的行波测距技术
总结词
通过测量电力行波在传输线中的传播时间,计算出传输线长度。
详细描述
基于电力的行波测距技术利用电力行波在输电线路中的传播特性,通过测量行波的传播时间来计算输 电线路的长度。该技术具有精度高、测量速度快、不受地形限制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高压输电线路的 测量。
基于声音的行波测距技术
总结词
通过测量声音行波在介质中的传播时间,计算出距离。
详细描述
基于声音的行波测距技术利用声音行波在空气、水等介质中的传播特性,通过测量行波的传播时间来计算距离。 该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常用于短距离测量,如管道长度、水深等。
行波测距操作说明

行波测距操作说明行波测距原理分为单端测距和双端测距,单端为线路一端装有行波测距装置,双端为两端都装。
现本站可以实现双端测距,条件为与对端变电站董家变通讯正常,已实现互相调取数据进行分析,通讯采用东北调度数据网。
本装置分为GPS,XC21和工控机三大部分。
一.GPS装置正常情况下失步监视灯灭,时间正常。
二.Xc211. 装置的前面板装置的前面板包括数码显示器(LED)、控制按键、指示灯、EEPROM写保护。
数码显示器(LED)用于显示装置的时间、日期、定值输入菜单与键入值,装置运行状态与装置内部故障信息。
控制按键共有四个,从左到右分别是“Menu”、“→ ”、“+”、“ 回车”,可完成定值整定、波特率设置、时间修改等功能,具体使用详见第4节。
指示灯包括电源指示灯、GPS指示灯、DAU指示灯等。
上电后电源指示灯常亮;GPS指示灯正常时一秒钟闪烁一下,如不闪烁则表示装置的GPS时钟的1PPS未接入;DAU指示灯常亮。
2.装置的后面板装置的后面板包括电源开关、保险丝、PC机接口(COM2)、GPS接口(COM1)和接线端子排。
接线端子排包括电源输入、GPS秒脉冲输入、中央信号或保护出口信号输入、装置异常输出、装置启动输出、线路电流输入等端子。
具体接线及功能见下节。
后面板图见附录B。
3.装置的接线端子图1.接线说明1)模拟量输入端子:上方第一排端子从左至右的第1~48端子为8回线路A、B、C三相电流输入,按Ic8,Ib8,Ia8;Ic7,Ib7,Ia7;Ic6,Ib6,Ia6;Ic5,Ib5,Ia5;Ic4,Ib4,Ia4;Ic3,Ib3,Ia3;Ic2,Ib2,Ia2;Ic1,Ib1,Ia1顺序排列,见附录B。
2)TEST1、TEST2口:是两个测试口。
TEST2口用于测试第一~第四回线路的启动情况;TEST1口用于测试第五~第八回线路的启动情况。
见附录C。
3)串口COM1、COM2、COM3:COM1是GPS时钟接口,插座为九针插座,符合RS485标准,波特率从1200、2400、4800、9600可选,默认为2400bps,用配件中的RS232串口线将它与T-GPS时钟的RS485/422连接即可;COM2为PC机接口,插座为九针插座,标准232接口,波特率从1200、2400、4800、9600、19200可选,默认为19200bps;COM3为备用接口。
xc2100行波测距软件操作说明

XC2000行波测距软件操作说明1.行波测距线路参数设置
打开行波测距软件XC2100点击系统设置口令
此口令已被取消,直接点击确定即可
点击运行模式,选择分站端
再点击系统设置参数设置线路参数设置
在参数配置表格中输入行波测距装置所接入的线路名称线路长度和对端站名保存配置后退出
2.双端线路故障查看
当线路发生故障后行波测距装置启动,并将数据发送到工控机软件内,如形成双端数据则会在界面自动出现线路故障距离。
如上两图所示在界面选择为息烽变时测距结果选项为故障点
距离息烽变的距离。
(在故障时间界面内微妙一项一般为六位)。
双击故障数据出现下图
此图显示双端故障波形,故障点距离双端的实际距离,点击图中打印项可将此图打印出。
2.将数据拷贝出
点击菜单键数据维护点击数据导出
选择站名,选择需要拷贝出的故障数据点击拷贝。
(数据导出必须导出到U盘选择盘符时许选择U盘所在的盘符)。
3.通讯故障时双端波形测距
当本站与对端行波测距装置发生通讯故障时无法正常形成双端数据,这时需要站内值守人员与对端站内联系得到行波测距软件内给出的故障时间
点击上图菜单键行波测距内的人工测距
输入具体本端记录时间和对端记录时间点击双端测距结果就可以得到具体测距结果。
电缆行波测距原理

电缆行波测距原理引言:电缆行波测距是一种常用的测距方法,通过利用电缆中的行波信号,可以准确地测量出电缆的长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缆行波测距的原理及其应用。
一、电缆行波测距的原理电缆行波测距是基于电磁波在电缆中的传播速度来进行测量的。
当在电缆中施加一个脉冲电压信号时,该信号会在电缆中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
根据电磁波在传输过程中的速度与传输介质的特性有关,因此可以通过测量行波信号的传播时间来计算电缆的长度。
二、电缆行波测距的步骤1. 信号发送:首先,在待测电缆的一端施加一个脉冲电压信号。
这个信号可以是一个矩形脉冲、正弦脉冲或其他形式的信号。
2. 信号传播:脉冲电压信号在电缆中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沿着电缆的导线向另一端传输。
3. 信号接收:在电缆的另一端设置接收器,用于接收传输过来的信号。
接收器可以是示波器、激光测距仪等设备。
4. 信号处理:接收到信号后,通过信号处理器对信号进行处理,例如滤波、放大等操作。
5. 测量距离:根据信号的传播时间和电磁波在电缆中的传播速度,可以计算出电缆的长度。
常用的计算公式为:电缆长度 = 传播速度× 传播时间。
三、电缆行波测距的应用1. 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电缆行波测距可用于电力系统中电缆的故障检测和定位。
通过测量行波信号的传播时间,可以确定故障点所在的电缆长度,从而提高故障定位的准确性和效率。
2. 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在通信系统中,电缆行波测距可用于测量光纤电缆的长度。
通过测量光信号的传播时间,可以准确地测量出光纤电缆的长度,从而为光纤通信系统的维护和管理提供便利。
3. 铁路信号系统中的应用:电缆行波测距可用于铁路信号系统中电缆的故障检测和定位。
通过测量行波信号的传播时间,可以确定故障点所在的电缆长度,从而提高故障定位的准确性和效率,保证铁路信号系统的正常运行。
4. 工业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电缆行波测距可用于工业自动化系统中电缆的故障检测和定位。
通过测量行波信号的传播时间,可以确定故障点所在的电缆长度,及时修复故障,保证工业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
D型现代行波故障测距基本原理

D型现代行波故障测距基本原理D型现代行波故障测距原理为利用故障暂态行波的双端测距原理,它利用线路内部故障产生的初始行波浪涌到达线路两端测量点时的绝对时间之差值计算故障点到两端测量点之间的距离。
设线路MN故障产生的初始行波浪涌以相同的传播速度v到达M端和N端母线的绝对时间分别为TM和TN,则M端和N端母线到故障点的距离可以表示为:式中:L为线路MN的长度。
为了准确标定故障初始行波浪涌到达两端母线的时刻,线路两端必须配备高精度和高稳定度的实时时钟,而且两端时钟必须保持精确同步。
另外,实时对线路两端的电气量进行同步高速采集,并且对故障暂态波形进行存储和处理也是十分必要的。
D型早期行波故障测距装置采用载波方式实现线路两端测距装置的时间同步,因而难以获得较高的测距精度。
D型现代行波故障测距原理采用内置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模块的电力系统同步时钟实现精确秒同步,这使得线路两端的时间同步误差平均不超过1μs,而由此产生的绝对测距误差不超过150m。
2 D型现代行波故障测距原理的准确性分析D型现代行波故障测距原理利用线路长度、波速度和故障初始行波浪涌到达故障线路两端母线时的绝对时间之差值计算故障距离。
因此,能否获得准确的线路长度、波速度和故障初始行波浪涌到达时刻,将直接影响测距准确性。
严格来讲,无论是传统的故障测距原理,还是行波故障测距原理,其测距结果表示故障点到线路末端的实际导线长度。
但巡线时往往将测距结果当作地理上的水平距离并以此作为查找故障和计算测距误差的依据,而并不考虑线路弧垂的影响。
同样,线路全长也是以水平距离的形式预先给定。
当线路较长时,计及弧垂影响后的实际导线长度与导线水平长度相差较大。
D型行波故障测距原理需要利用线路全长,因而其测距误差往往比其它不需线路全长的行波故障测距原理(如A型原理)的测距误差要大。
比较理想的做法是利用线路设计数据计算出不同温度条件下沿线各档距内的实际导线长度,进而获得实际线路导线的总长度(用于D型测距),并最终将故障测距结果换算为故障所在档距或杆塔号。
山东科汇电力行波测距技术讲座.pdfx

等效线路全长是115.32km 实际故障距离是60km 等效故障距离是68.39km
41
41
行波信号的测量
42
行波测量要求
500m 测距精度要求行波检测延迟不大于3μs 行波信号3μs上升速度对应大致100kHz带宽 行波信号传感器带宽不小于100kHz
行波信号检测门槛值
43
传统行波测量方法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PT、CT不能传变行波信号。 早期行波装置采用电容分压器测量电压行波
9
行波测距技术的发展
行波测距原理:利用故障行 波在线路上的传播时间测距 早期行波装置:
上世纪50年代,美国、日本等 开展过行波测距的研究。 有A、B、C三种型式的方法 早期行波测距装置利用电压行 波测距法,原理有缺陷,技术 不成熟,成本高,可靠性达不 到实用化要求,60年代被逐步 放弃。
变电所
行波测距技术的发展(续)
21
反射和透射
行波在阻抗不连续点产生反射和透射
22
反射系数
u
Z 2 Z1 Z 2 Z1
电压、电流的反射系数相反
u i
23
开路与短路的反射系数
u 1
i 1
开路电压反射系数为1,电流反射系数为-1。 端点电压加倍,电流为零。
i 1
u 1
端点电压加零,电流加倍。
碧口电厂送出线曾连续发生四次树枝碰线故障 绝缘子滑闪 曾在湖北发现线路对地放电点
运行规程要求,线路出线跳闸必须找出故障原因 及故障点,误差在3%以内。
故障测距方法
故障分析法:根据故障时电压、电流录波图估算 故障距离。 阻抗法:通过测量阻抗来计算故障距离。 行波法:通过测量电压、电流行波在线路上传播 的时间,计算故障距离。 其他方法。
行波测距原理

行波测距原理
1关于行波测距
行波测距是一种运用行波的测距技术,是一种快速准确的测量距离的方法。
主要应用于运用激光或声波测量目标之间的距离,或者也可以用来进行四周环境的测评。
1.1基本原理
行波测距的原理是通过发射行波来测量距离,行波发射器会发出激光或声波,这些激光或声波源会受周围物体的反射而发出行波,由发射器检测反射回来的行波,可以得出行波与物体之间的距离。
即通过行波发出和接收的时间间隔来测量行波与测量对象之间的距离,并结合行波速度计算出距离。
1.2应用
行波测距技术在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可以用于检测各种对象的大小和距离,以及各种机械装置的运行,可以准确的测量出各种机械装置之间的位置和尺寸数据,从而更准确的控制机械装置的运行和整体机械装置的工作状态。
此外,行波测距还可以用于检测安全装置,避免机器失常,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行波测距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在导航中,它可以用于搭载卫星的飞行器的导航,它可以测量飞行器与地面或船舶的距离,以便更准确的计算飞行路径。
1.3总结
行波测距技术是一种快速准确的测量距离的方法,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
它可以用于检测各种机械装置、安全装置和导航系统,将对机械装置和导航系统的精准控制和操作质量提升带来极大的便利。
行波测距PPT课件

行波测距原理
❖ 如何消除噪声的影响
在数据采集中,难免会受到噪声的影响,如何减小噪 声将决定测距的精度。
行波测距原理
❖ 如何确定波速
行波在电缆中传播的速度与电缆的几何形状、 导体材料等没有关系,只与电缆的绝缘介质有 关。实际测试表明,对于油浸纸电缆,行波的 传播速度为160m/us,对于交联聚乙烯电缆,行 波的传播速度为170m/us,对于塑料电缆,行波 的传播速度为184m/us 。
行波测距原理在电缆测量端向电缆注入一电压脉冲脉冲在电缆中传输时遇到阻抗不匹配的地方比如分接头故障点终端头等都会发生反射在测量端安装脉冲波形接收装置对接收到的波形进行分析找出发送脉冲和返回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便可以计算出故障距离
电力电缆的行波测距
南通供电公司 胡广
目录
1. 电缆故障原因 2. 行波测距基本原理 3. 电缆测距步骤
电缆故障原因分类
▪ 绝缘受潮。中间接头由于密封不严密或者安装质 量不好,可能会因绝缘受潮而导致电缆故障。另 外,在制造电缆包铅(铝)时留下的砂眼和裂纹等 缺陷也会使电缆受潮。
▪ 制造工艺不良。若电缆中间接头的设计不够周密, 或者机械强度和裕度不够,都有可能导致故障。
▪ 材料缺陷。由于绝缘材料未达到要求,出现了褶 皱、破口和裂损等缺陷,都有可能导致电缆故障。
行波测距原理
❖ 特性阻抗Z0是指行波电压与行波电流之比,即入 射波电压与入射波电流之比,或者反射波电压和 反射波电流之比 。
❖ 等效阻抗Ze为电缆线路上任意一点的总电压与总 电流之比。
入射波
透射波
反射波
接地电阻
行波测距原理
❖ 分接头反射示意图
图b所示为Ze=Z0,此时 阻抗匹配,Cf=0,在分接 头处无反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matlab来解决电力系统输电线路中的故障定位摘要:高压输电线路担负着传送电能的重要任务,其故障直接威胁到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因此,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的进行故障定位就显得非常重要。
行波测距法就是众多测距法中的一种。
本论文通过应用MATLAB仿真对行波测距进行研究。
进而,对行波测距法的精确性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输电线路;行波测距;故障定位The application of matlab to solve the power systemtransmission line fault locationAbstract:The HV transmission line is responsible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power energy and the fault of the transmission line influence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power system.Therefore,Power system failure can quickly show the fault location is very important.The traveling wave ranging method is one of the numerous ranging method.This paper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traveling wave ranging by MATLAB simulation.Of the accuracy of the traveling wave ranging method, which is studied and discussed.Keywords: transmission line; traveling wave location technology; fault location1 引言1.1 故障测距技术的发展电力行业一直都对输电线路故障点测距问题有着很高的重视。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超高压输电线路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线路故障点的准确测距更显得尤为重要。
为减少查找线路故障点的工作量,缩短故障修复时间,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停电带来的损失,提高电力系统系统的运行和管理水平,迫切需要在系统发生故障时能准确查找故障位置。
对于绝大多数的瞬时性故障来说,如果可以准确地查出故障点的位置,就可以很好区分内部和外部故障,进而可以及时地察觉到事故隐患,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事故再一次地发生。
长时间以来,人们基本都是应用故障录波技术来计算故障点位置,80年代以后很多微机继电保护或故障录波设备都增加了应用阻抗测量原理而设计故障测距功能,但由于多种原因,测距的精度仍旧不是很高。
随着科技水平的一天天的提高,尤其进入21世纪以后,基于霍尔原理的新型电压、电流信号变换器的出现、GPS同步时钟信号的商业运用、高速数字信号处理芯片及其它新型技术的发展,为行波测距方法在电力系统故障测距中的应用提供了很多基本的手段,行波测距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可以说,目前行波测距已成为输电线路故障重要的精确测距方法[1]。
1.2 故障测距的基本要求在不同的情况下,电力系统对故障测距的要求也不完全相同。
但最基本的要求有以下几点:(1)可靠性当故障发生后能够可靠地进行测距,无论在何种故障类型和故障条件下,不能因为测距方法的缺陷而使测距结果出现出现较大的偏差。
而在没有故障的情况下,不能错误地启动故障测距装置。
(2)准确性在继电保护保护装置中,为了满足技术上的要求,除了故障测距的精度以外,更注重的则是如何缩短得到故障测距结果的时间。
然而在继电保护信息管理系统中,由于是离线系统,对时间没有严格要求,所以更注重的是故障测距的精度,没有足够的准确性就意味着测距失败。
(3)经济性便于实现,当转化成设备时对元件和材料的要求适当,成本低,生产的测距设备物美价廉,运行和维护的费用较低,能够推广使用。
(4)实用性要求故障测距算法不受故障类型、系统运行方式、过渡电阻及其故障距离等的影响,在各种情况下均能获得较高的精度。
在实际使用中,能减少人的工作量,方便易用。
1.3 阻抗测距法阻抗法的故障测距原理是假设输电线为均匀线,在不同的故障类型条件下计算出的故障回路阻抗与测量点到故障点的距离成正比,从而通过计算故障时测量点的阻抗值除以线路的单位阻抗值得到测量点到故障点的距离。
在现有的输电线故障测距装置中,虽然阻抗测距法存在测距精度问题,但是由于其简单可靠,并且其精度问题可以通过利用线路一侧电流的故障分量来减少过渡阻抗的影响,所以能够被广泛的应用。
故障测距精度在牵引网故障测距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直接影响到查找线路故障点的时间长短。
测距精度高可以缩短抢修时间,快速恢复通电,减少经济损失。
目前在牵引网故障测距中普遍根据阻抗法的电抗测距原理,以消除故障时过渡电阻的影响,但是这种方法只是在没有机车负荷下的单边供电下比较准确,但是在双边供电方式下将产生较大误差。
1.4 行波测距法行波测距法是根据行波传输的理论实现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的方法,输电线路发生故障后,在故障点将会产生向两端传播的行波,行波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不均匀介质时,将会发生折射和反射(例如在故障点和母线处),行波测距就是利用2个波头到达测量端之间的时间差来完成故障的测距。
由于过渡阻抗对行波法的影响很小,因此利用行波法测距可以达到很高的精确度[2]。
根据输电线路两端是否都安装监测设备,行波测距法可分为单端测距法和双端测距法.目前根据产生行波的种类和测量方式的不同,行波测距法分为A、B、C 型3 种方法。
A 型是根据故障点产生的行波在测量端至故障点间往返的时间与行波波速之积来确定故障位置;B 型是利用通信通道获得故障点行波到达两端的时间差与波速之积来确定故障点位置;C 型是在故障发生时于线路的一端施加高频或直流脉冲,根据其从发射装置到故障点的往返时间来实现故障测距[2]。
1.5 故障分析法故障分析法是在发生故障时记录下电压、电流值,通过分析计算,求出故障点的位置。
当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在系统运行方式和线路参数已知的条件下,测量点的电压、电流量是故障点距离的函数,因此完全可以用故障时记录下来的测量点电压和电流量来分析计算,得出故障点的位置。
早期的故障分析法要依靠人工的分析和计算,并且对工作人员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要求,测距结果的准确性不能得到保证。
现在随着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发展和微机式故障录波器的开发,故障分析法的测距过程可以自动完成,输电线路中双端测距法的应用也大大的提高了测距精度,因此,这种方法有着光明的前景[2]。
1.6 几种方法的比较结果阻抗法由于故障过渡阻抗、线路不完全对称等因素影响,测距误差较大,且在高阻故障和闪络故障时用阻抗法测距在精度方面很难满足实际运行的要求。
故障分析法由于简单易行,对设备要求较低,投资小,获得了广泛的运用。
早期的故障分析方法主要是利用单端电气量的测距算法,单端测距算法无法从原理上同时消除过渡阻抗和对侧系统阻抗的影响。
制约了该方法的发展。
行波测距法在输电线路故障定位中有着较高的精度,并且具有简单、可靠和适应性强等优点,特别是随着GPS时间同步技术的应用,行波测距法的适应性变的更强,相信行波测距法在今后的电力系统故障测距上发挥重要的作用[3]。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行波测距的优越性,接下来的几章我们将会对行波测距方法的原理进行论述,然后对行波测距进行仿真,并对其精度进行论述。
2 行波测距的原理2.1 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规模在一天天的扩大。
土地资源也变的越来越紧张,因此电力线路也由以往的架空线路改为埋于地下的电缆。
电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实际的运行中,电缆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
快速的找到故障地点并排除故障对电力系统供电的可靠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电缆故障测距上分析,阻抗法一般利用很少的故障后的工频量,所需要的设备较少,投资较少;行波测距法需要较高的采样频率,对设备有较高的要求,且所需要的设备较多,投资比较大。
就准确性而言,阻抗法受故障类型和过渡阻抗的影响较大,测量结果的精确性较差;行波法受故障类型的影响较小,测量结果的精确性较高。
就采样时间和采样结果的处理而言,行波法都要优于阻抗法。
更重要的是,由于电力电缆自身故障的特点,高阻故障和闪络故障用阻抗法根本无法实现,而行波法在此处就显示出优越性。
综上所述,目前选择行波法进行电力电缆的故障定位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2.2 行波测距方法原理及分类行波测距法就是通过测量故障时行波的传播时间来确定故障点的具体位置。
根据是否需要离线,行波法可以分为离线测距法和在线测距法。
根据行波的测量方式和产生的种类的不同,行波测距法可以分为A、B、C型3种,根据测量端的不同,可以分为单端测距法和双端测距法。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专家对行波法的研究,离线行波测距法可以分为脉冲法和闪络法。
2.2.1 A型测距法A型测距原理为:通过测量故障行波在测量点和故障点之间往返一次的时间,然后将测量结果和行波的波速相乘就可以得到故障距离。
该方法原理比较简单,所需要的设备较少,且不受过渡阻抗的影响,理论上可以达到较高的精度。
但是由于人们对故障行波的特性认识不足,且对信号的采样和时间的测量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并未获得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国内外的专家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
其中分为暂态电流行波法和暂态电压行波法,相比较而言,利用暂态电流行波测距法较多,原因是:(1)当母线上出线较多时,暂态电压信号较弱,而暂态电流信号却很强;(2)暂态电压信号不易获得;(3)波阻抗不易准确获得[6]。
目前,A型测距法的问题是如何区分所测到的行波究竟是故障点传播过来的还是从端母线反射过来的。
有的方法是通过比较故障线路的暂态电流和参考线路的暂态电流的行波浪涌的极性,来确定有用的行波。
有的方法是通过同一根线上的故障点的反射行波的极性来判别。
前者的前提是该母线上除了故障线路外还应有其他的线路。
不同的故障类型会在线路上产生不同的行波,因此,有效的区分故障类型对故障测距非常重要。
利用该方法也可以判别闪络位置。
2.2.2 B型测距法B型测距法是利用故障行波的第一个波头,利用通信通道实现故障测距。
其优点是:利用故障行波第一次到达两端的信息,不受故障点透射波的影响。
同A型测距法相同,该方法需要准确的确定行波到达线路两端的时间。
由于使用了GPS技术,因此对于重要的电缆可考虑采用这种测距方法。
2.2.3 C型测距法C型测距法是借助脉冲发射装置向离线的故障线路发射高压高频脉冲,根据高频脉冲由装置到故障点往返时间进行测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