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统计分析报告(2017 年)
重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就业人员需求预测及对策研究

8
.96% 。在未来,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稳步发展,
对就业人员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深化对战略性新
兴产业就业人员需求的研究,预测需求走势,以更好
以满足产业发展需要 [9]。 ③ 战略性新兴产业就业人
模型 [10]、组合预测模型 [11]、灰色系统 GM(
1,
1)预测
模型 [12-14]等方法对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就 业 人 员 需 求
先导性产业
卫星互联网、氢能与储能、生 物 育 种 与 生 物 制 造、
脑科学与类脑智能、量子信息
注:本表参照《重庆市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发 展 “十 四 五”
规划(
2021—2025 年)》整理而成。
近年来,重庆始 终 紧 跟 国 家 战 略 和 产 业 变 革 趋
势,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
进行预测。其中,灰色系统 GM(
1,
1)预测模型适用
于有效解决“小样本、贫 信 息、不 确 定”问 题,其 优 点
收稿日期:
2023-03-08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研究重点课题“重庆 市 就 业 人 员 供 给 与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需 求 匹 配 研 究”(项
目编号:
CQRKPCZB2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谢攀(
1993—),男,重庆人,助理研究员,硕士,就职于重 庆 社 会 科 学 院 财 政 与 金 融 研 究 所,研 究 方 向:金 融 理 论
与政策、数字经济。
·6·
谢攀 · 重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就业人员需求预测及对策研究
2023 年第 22 期
7% ,对 经 济 发 展
产业政策行业研究:产业政策行业分析报告 (17)

产业政策行业分析报告一、产业政策简述产业政策是国家为促进产业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计划和措施。
它是国家在经济领域中发挥指导、促进、引导和服务作用的重要手段,旨在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促进现代产业的发展,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和实力。
产业政策涉及众多方面,包括产业发展规划、财税政策、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市场准入、竞争政策等,每个方面都对促进产业的发展和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制定行之有效的产业政策,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已成为提高国家整体实力,保持经济竞争优势的不可或缺的战略举措。
二、行业分析1、纺织行业纺织产业是中国的传统产业之一,也是我国最大的制造业之一。
然而,近年来,众多人民币升值影响下来自国外的廉价、高质量的纺织品逐渐威胁着国内的纺织产业。
中国政府为了促进纺织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产业政策,比如:“新长征”纺织产业三年行动计划、“871计划”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有效地推进了纺织产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提高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2、汽车行业中国汽车行业是国民经济中规模大、产业链条长、就业人口多、资金投入巨大的重要产业。
然而,中国汽车行业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生产状况、环保要求没有实现普遍推进等。
为了进一步促进汽车行业的发展,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了对环保车的补贴,调整汽车发展思路,如“十三五”规划,调整工业结构,推动质量升级,促进创新发展等,深化了改革开放,实现了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互联网行业互联网作为新兴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也是世界各国智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政府在推进互联网的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网络安全法、信息技术与十二五规划纲要、加强大字库建设等,推动互联网行业的普及和应用。
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巨大改变使得中国在互联网行业的领先地位不断提升,同时也推动了更多的企业实现了品牌升级和转型升级。
4、医疗行业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逐渐提高,医疗保健领域的市场潜力开始凸显。
河南省专利发展现状分析与展望

河南科技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知识产权与专利导航总第818期第24期2023年12月收稿日期:2023-10-30作者简介:林璐(1968—),女,本科,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图书资料。
河南省专利发展现状分析与展望林璐(河南工业大学,河南郑州450000)摘要:【目的】以国家知识产权局和河南省统计局发布的河南统计年鉴为参考,从多个维度分析河南省专利发展现状。
【方法】统计分析河南省2010—2022年三种专利申请受理量、授权量及2022年河南省的详细数据,如申请专利类型、专利增长、专利占比、专利申请团体、专利运营情况等,来深入发掘河南省专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对策。
【结果】河南省专利发展存在高校专利转化率低、企业对专利申请后运营不当、专利层次不够丰富、核心专利占比不够理想等问题。
【结论】可以通过构建知识产权协同治理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建设、夯实专利保护体制机制建设、发展专利密集型产业等措施促进河南省专利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河南;专利;发展现状;展望中图分类号:G3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5168(2023)24-0131-04DOI :10.19968/ki.hnkj.1003-5168.2023.24.027Analysis and Prospect of Patent Development in Henan ProvinceLIN Lu(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engzhou 450000,China)Abstract:[Purposes ]Taking China National Intellectua Property Administration and the Henan Statisti⁃cal Yearbook issued by the Henan Provincial Bureau of Statistics as a referenc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atent development in Henan Province from multiple dimensions.[Methods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acceptance and authorization of three kinds of patent applications in Henan Provincefrom 2010to 2022and detailed data of Henan Province in 2022.Such as the type of patent application,patent growth,patent proportion,patent application group,patent operation,etc.,to explore the problems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patents in Henan Province,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s.[Findings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patent development in Henan Prov⁃ince,such as low patent conversion rate in universities,improper operation of enterprises after patent ap⁃plication,insufficient patent level,and unsatisfactory proportion of core patents.[Conclusions ]By con⁃structing a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system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talents,consolid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atent protection system and mecha⁃nism,and developing patent-intensive industries,we will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pat⁃ents in Henan Province..Keywords:Henan province;patents;current situation;prospect引言2004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中部崛起”战略,并于2006年被正式确定为国家战略[1]。
科技统计分析报告

科技统计分析报告1、学科战略情报研究概述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随着网络化、知识化时代的到来,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以科技实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许多国家都把强化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把科技投资作为战略性投资,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实施重大科技计划,因此,世界各国对科学的战略决策依赖日益增强。
学科战略情报研究作为科技战略决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国及其科研机构制定发展战略、确定学科发展方向和学科发展规划中起着重要作用。
学科战略情报研究利用情报学方法,针对特定学科研究学科发展脉络,跟踪监测国内外战略研究对象的最新情报信息,分析研究得出某个学科的发展现状、发展态势、战略重点、前沿热点,预测判断未来发展趋势,为国家层面的政府部门、科研院所、组织机构的高层决策者在制定国家、机构学科发展规划,确定某个专项、重大项目的重点部署方向,评价国家、机构、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时提供科学、准确的事实依据、数据案例、经验借鉴和决策参考。
根据一定的主题,把收集、整理后的情报资料,经过分析研究,编写成满足用户需求的各种形式的快报、专报、专题报告,是学科战略情报研究工作的最后一个重要程序。
学科情报研究成果编写质量的好坏与编写形式,直接影响用户的使用效果,所以,本文拟阐述学科战略情报产品的分类、研究过程、分析方法,以及学科战略情报产品的质量特性及其保证。
2、学科战略情报产品分类目前,国内对学科情报产品分类的角度很多,尚未达成共识。
笔者根据多年的学科战略情报服务实践,结合学科战略情报研究产品的内容特点,将其划分为学科领域发展前沿与热点问题动态监测报道类产品和学科领域研究报告类产品,如图1所示:2.1 学科领域发展前沿与热点问题动态监测报道类产品学科领域发展前沿与热点问题动态监测报道类产品主要及时、准确地搜集、整理、报道世界科技强国重要领导人在科技方面的讲话,国家机构或国际重要组织针对某一学科领域的最新战略规划、计划、路线图,国际重要咨询机构的重要研究报告,某一学科领域出现的新进展、新动向、新成果、新生长点,某一学科领域最新的国际会议信息等。
江苏发布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报告

江苏发布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报告
佚名
【期刊名称】《统计科学与实践》
【年(卷),期】2017(000)011
【摘要】11月9日,《江苏省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统计报告2017》发布,统计报告显示,2016年,江苏省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增加值为2.4427万亿元,占当期江苏GDP的比重为32.1%,从业人员数为599.93万人,占当期江苏全部从业人员数比重12.61%。
江苏省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呈现对经济和就业的贡献度高等特点。
在江苏33个专利密集型产业中,28个属于全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吻合度为85%。
【总页数】1页(P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知识产权与美国经济:产业聚焦》报告简评 [J], 姜南;单晓光
2.基于H-O理论的江苏知识产权r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分析r——以专利密集型产业为例 [J], 张骏;洪世勤
3.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为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路径探索 [J], 张骏
4.从美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研究报告看江苏经济转型升级 [J], 孟云云
5.从美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研究报告看江苏经济转型升级 [J], 孟云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家统计局令第23号——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

国家统计局令第23号——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统计局•【公布日期】2018.11.07•【文号】国家统计局令第23号•【施行日期】2018.11.07•【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国家统计局令第23号《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已经2018年10月12日国家统计局第15次常务会议通过。
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局长宁吉喆2018年11月7日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一、分类目的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的要求,为准确反映“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情况,满足统计上测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结构和速度的需要,制定本分类。
二、分类范围和适用领域本分类规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相关服务业等9大领域。
本分类适用于对“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进行宏观监测和管理;适用于各地区、各部门依据本分类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监测。
三、编制原则(一)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为指导。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以落实《“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为目的,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和国家其他相关文件为主线,确定编制的总体思路、框架设计和范围,以确保本分类内容能够涵盖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规划的产品和服务。
(二)以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为基础,对其中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的有关活动进行再分类。
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报表制度

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报表制度(征求意见稿)深圳市统计局制订2018年7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本制度由深圳市统计局负责解释。
目录一、总说明 (1)二、报表目录 (4)三、调查表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情况综合表 (5)四、附录过录表式1.工业产销总值及主要产品产量(B204-1表) (6)2.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和库存(E204-1表) (7)3.财务状况(F203表) (8)4.建筑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C204-1表) (9)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 (10)六、指标解释 (43)一、总说明(一)为了解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情况,为各级政府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和计划、进行经济管理与调控提供依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规定,特制定本统计报表制度。
(二)本制度是市统计调查制度的一部分,是市统计局对各区统计局、各新区统计机构、深汕特别合作区统计机构的综合要求,以上各单位应按照本制度统一规定的统计范围、计算方法、统计口径和填报目录,认真组织实施,按时报送。
(三)统计范围为辖区内经认定的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营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规模以上服务业和有资质的建筑业的法人单位。
各行业的统计标准为:1.规模以上工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2.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法人单位。
3.规模以上服务业: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上,或年末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
统计单位个人工作总结范文(6篇)

统计单位个人工作总结范文年初以来,工业统计工作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省局工交处的科学指导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对,以优质服务为目标,努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改进统计服务方式,加强统计基础建设,强化统计分析研究,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工作回顾(一)求真务实,高质量完成日常报表及统计调查工作1、扎实做好日常报表工作。
按照国家、省局对工业统计报表工作的总体要求,认真研究报表制度,制定了全市工业统计工作方案,并对照以往工作中的不足,认真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方法,为高质量地完成各种统计报表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高质量完成成本费用调查工作。
加强了对成本费用调查单位统计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了统计人员对指标的理解和填报能力。
强化调查数据的审核,对本年与上年增加值率、生产法与收入法计算的增加值率进行比较和评估,发现异常数据及时向企业查询,确属填报错误的数据要求企业修改,确保了调查的增加值率能够真实的反映行业发展实际。
4、圆满完成交通运输能源消费统计年报工作。
我们积极与市公路管理部门协调,取得了所需要的相关资料。
为更高质量的完成调查任务,我们在省局布置的样本任务基础上,扩大了样本总量,同时对上报的数据进行科学的测算和评估,确保数据真实的反映我市交通运输车辆能源消费情况。
(二)多措并举,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始终把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作为工业统计工作的中心任务和努力方向,推进统计数据质量不断提高。
一是加强源头数据的审核和监控。
采取人工审核和机器审核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产值、收入、用电量、工资等相关指标间的趋势性和匹配性审核,对确实有问题的数据进行及时修改,使主要指标做到“数据协调、逻辑合理、事实支撑”。
二是加大查询力度。
对省局下发的查询单以及市局在审核中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通知县区或企业进行说明或修改,企业数据质量明显提高。
三是加大对综合数据的评估力度。
以平台数据质量为核心,对于指标不协调、逻辑不合理、事实依据不足的数据,进行认真评估,确保数据能够真实的反映各地工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利统计简报2017年第11期(总第219期)国家知识产权局规划发展司 2017年12月25日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统计分析报告(2017年)【摘要】本报告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1全球及中国专利数据库,对2012-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球发明专利申请、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以及2015年、2016年中国有效发明专利,从整体、产业、区域、创新主体等维度进行了统计分析。
总结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特点及工作建议。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指出,要“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分析及动向监测”。
自2011始,国家知识产权局规划发展司已连续7年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统计分析相关工作。
2017年,对2012-2016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的发展态势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成果如下: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整体情况(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球发明专利申请总体情况1、2012-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球发明专利申请总体情况1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由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大产业组成。
2012年-2016年,世界范围内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专利数量激增,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申请量2达到357万件,五年年均增长率为5.8%。
图1 2012-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球发明专利申请走势2012-2016年中国(含港澳台,下同)是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申请增长的主要动力,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申请量从2012年的16.7万件增加至2016年的34.4万件,在全球的占比由2012年的27.0%上升为2016年的44.3%。
图2 2012-2016年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申请的国家比较(单位:件)2、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球发明专利申请布局2016年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在中国申请的专利数量最多,申请量高达35.0万件,美国、日本、欧洲、韩国的申请量分别为13.8万件、2本报告所述的“发明专利申请”指在2012-2016年公开的发明专利申请,按照公开日统计。
6.5万件、6.4万件、5.4万件,以五国/地区为目标国/地区的申请量占全球申请量的85.6%。
图3 2016年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排名前十目标国/地区发明专利申请量(单位:件)从各产业目标国/地区分布来看,中国、日本、美国、韩国、欧洲是各产业的主要目标国/地区,在目标国排名中均居前五之列;中国在七大产业中均位居第一位。
美国在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六个产业排名第二。
图4 2016年全球各产业排名前十目标国/地区分布(单位:件)(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发明专利总体情况1、2012-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发明专利规模2012-2016年,在中国受理并公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申请总计138.4万件,占同期所有发明专利申请量的比重为35.0%。
2016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申请公开35.2万件,是2012年的1.7倍。
图5 2012-2016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申请走势2012-2016年国内(含港澳台,下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申请量由2012年的14.3万件、占比70.5%增至2016年29.8万件、占比84.9%,国内占比在五年期间增加了14.4个百分点。
图6 2012-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国内外比较(单位:件)2012年-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发明专利授权3量整体呈增长态势,2016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授权15.8万件,是2012年的1.7倍,五年期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申请累计授权量达56.3万件。
3本报告所述的“发明专利授权”指在2012-2016年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
图7 2012-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发明专利授权走势(单位:件)2012年-2016年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速度高于国外在华。
2012-2016年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授权量呈增长态势,从2012年的5.7万件增长到2016年的10.4万件;国外在华发明专利授权量则呈现先降后增,从2012年的3.5万件增长到2016年的5.4万件。
图8 2012-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内外在华发明专利授权量比较(单位:件)有效发明专利量,是指截至报告期末专利权处于维持有效状态的发明专利的数量。
截至2016年12月31日,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有效发明专利共71.9万件,其中国内有效发明专利达到42.9万件,占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发明专利的比重为59.6%。
图9 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有效发明专利国内外占比2、2012-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发明专利增速2012-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量从2012年的20.3万件增长至2016年的35.2万件,年均增速为14.8%。
图10 2012年-2016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增速2012年-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发明专利授权量从2012年的92.3万件增长至2016年的15.8万件,年均增速为14.3%, 2016年的同比增速达到23.8%。
图11 2012年-2016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授权增速截至2016年12月31日,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发明专利拥有量为71.9万件,同比增速为17.4%。
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内发明专利拥有量为42.9万件,同比增速为21.2%,高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水平。
图12 截至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有效发明专利增速3、2012-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来源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外来华发明专利申请公开量位列前五的国家为美日韩德法,美日位居第一梯队占据绝对优势地位,韩德法位居第二梯队。
图13 2012-2016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申请来源国趋势图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外来华发明专利授权量位列前五的国家为日美韩德法,日美具有绝对优势,韩德法位居第二梯队。
图14 2012-2016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授权发明专利来源国趋势图截至2016年12月31日,日美德韩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华发明专利拥有量为24.0万件,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外在华有效发明专利的比重达82.7%,其中,日本在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有效量为10.5万件,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外在华有效发明专利的近四成。
图15截至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外在华有效发明专利占比图4、2012-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人才储备2016年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创造人才规模达32.0万人,是2012年的1.6倍,2012-2016年的年均增速为12.6%。
图16 2012-2016年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创造人才规模2016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申请人规模达8.5万户,是2012年的1.6倍,年均增速为12%,其中国内申请人7.3万户,占战略性新兴产业申请人数的比重为85.9%。
图17 2012-2016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申请人趋势图截至2016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拥有量前100名的专利权人4中,企业有69个,其中国外企业有50个;其余31个均为中国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
图18截至2016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拥有量前100名专利权人分布图二、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产业分布(一)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产业分布整体情况从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全球发明专利申请活动来看,生物产业近五年的发明专利申请总量居首位,五年申请总量为126.1万件,占各产业合计量的32.26%。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五年的申请累计量为85.7万件和81.3万件,分别占各产业合计量的21.91%和20.79%,三个产业的专利规模总量处于七大产业第一梯队。
高端装备制造、新能4按照我国各年公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发明专利的第一专利权人(做了去重处理)统计。
源、新材料产业专利规模处于第二梯队。
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对于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申请量最少,仅为1.53%,处于第三梯队。
中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明专利申请情况与全球类似。
图19 2012-2016年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球、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量(二)2012-2016年中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产业分布1、2012-2016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申请公开的产业分布情况2012-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七大产业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均呈现持续增长趋势,而同期国外在华发明专利申请量并没有明显增长,趋于平稳。
图20 2012-2016年各产业发明专利申请公开量比较2、2012-2016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授权的产业分布情况2012-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七大产业国内和国外在华发明专利授权量均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国外在华发明专利授权量高于国内。
图21 2012-2016年各产业发明专利授权量比较3、截至2016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发明专利的产业分布情况截至2016年,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发明专利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分别为10.4万件和0.6万件,分别低于国外在华有效发明专利数量0.5万件和0.3万件。
图22 截至2016年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内和国外在华发明专利规模(三)2012-2016年中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人才储备1、2012-2016年中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创造人才5储备2016年,在中国公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发明人中,国内节能环保和生物产业发明创造人才规模均在10万人以上,分别为12.1万人和11.5万人。
2012-2016年国内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发明人数量增幅最快,达到17.8%,2016年发明人数增至4.4万人;其次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幅为16.6%,排名第二,2016年发明人数增至0.9万人。
图23 2016年公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内发明专利发明人个数以及2012-2016年发明人数年均增速2、截至2016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发明专利的专利权人类型截至2016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发明专利中,国内新一代5按照我国各年公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内发明专利申请统计发明人个数,发明人之间做了去重处理。
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企业占比最高,达到79.3%,,其次依次为新材料(63.5%)、节能环保(60.2%)、新能源(59.7%)、高端装备制造(55.2%)和生物(47.2%)产业。
表1 截至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各产业国内有效发明专利的权利人类型比较情况三、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区域分布(一)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区域分布1、2016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区域规模和增速2016年,国内各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申请增长情况看,2016年中部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申请量为4.9万件,增幅明显高于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申请平均增幅(12.59%),东部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申请增长量为2.1万件,虽然占国内总增长量的61.76%,但该地区的年增长率(12.17%)略低于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申请平均增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