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永安青水传统民居与水的关系初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永安青水传统民居与水的关系初探

发表时间:2019-06-25T16:11:46.7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作者:刘茜[导读] 摘要: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了福建省永安市青水传统民居与水的关系特点。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610000

摘要: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了福建省永安市青水传统民居与水的关系特点。

关键词:青水民居;水

自古以来,我国就十分重视人居环境中的水利建设。从大约四千年前的大禹治水到秦朝的都江堰以及新中国的南水北调工程,无不体现着人与水的这种共生关系。

1青水民居简介

福建民居是我国众多传统民居中的一种,因为自然条件的复杂多变以及多元文化的相互融合,而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除了闽西土楼、闽南红砖厝以及闽北的土墙木构天井屋以外,还有许多空间造型极富变化的传统住宅。本文介绍的闽中青水民居就是其中一类。

青水民居依山近水,散落在山脉之间,住宅布局也是因地制宜,后高前低,顺应山势。民居的基本形制为“合院+护拢型”,合院部分包括:正房、厢房、倒座,护拢部分包括:姑亭、护拢等。其中,正房用作祖堂和卧室,厢房作卧室,倒座可作卧室和门廊,姑亭作餐厅,护拢作厨房、储藏和养殖空间等。

2青水的水环境

福建省内雨量充沛,水系发达,主要有两大水系,一为闽江水系,发源于福建与江西交界处,从福州流入东海;二为九龙江水系,由干流北溪和支流西溪、南溪汇合而成,过漳州在厦门注入台湾海峡。永安正处于两大水系的上游,而青水则位于它们的分水岭处。在永安境内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有苏坑溪、南溪、九龙溪、沙溪四条水系。其中,苏坑溪从东向西穿过青水乡,而青水村内干流——澄溪则是苏坑溪的支流,从南向北流进苏坑溪。本文调研的范围是澄溪两岸的河谷,主要包括青水村、沧海村、光坑村和龙吴村,此地块南北长4.5公里,东西宽1.5公里,干流澄溪最上游标高675m,最下游标高725m,落差高达50m。

青水地区多雨,年平均降雨量高达1688毫米,并且雨水集中在春夏两季。由于青水村落整体地势南高北低,所以村落中各个聚落的水源各不相同。南边地势高,利用河流拦坝及水圳取水;中部溪流密布,从仓海村到光坑,大多利用小溪及水圳取水;而北边龙吴村一带,地势相对较低,则使用涌泉水。

2.1干流

青水村落水系发达,干流澄溪从南至北穿村而过,澄溪由山中流出的水汇聚而成,宽度约为8米,流速约为0.4m/s,流量约为1.5m3/s。旧时,由于风水理论的影响,这条河流“九曲十八弯”,后来,光坑村的流芳堂到龙进堂一段经过改造,河流从弯曲状改为一条直线。曾听当地村民把澄溪喻为“人的肠子”,说将其改曲为直是断财之举,在风水中,直上直下则不留财。这种说法初闻好似无科学道理,但细想可发现:曲折的河道虽对排洪不利,但每次洪涝过来都会为淹没过的农田覆盖上一层肥沃的土壤,这层土壤会为来年带来丰收。另外,弯曲的河道可以减缓流速,减小水流的冲击,保护下游。

青水村民很早就善于改造自然环境中的河流,这条干流的河床南高北低,落差高达45米左右,因此,在河流上游,通过修建水坝的办法来调节水位,从而控制水的流量和流速。

2.2水圳

水圳是指在河流上游通过筑坝等方式进行人工引水的沟渠,它是整个村落的给排水渠道。水圳具有显著的实际作用,而且在风水中,也能借助水圳的规划带来全村的“财气”。水圳的宽度大多在0.3~0.6米之间,深度在0.4~0.7米之间,水位深度一般保持在0.3~0.5米左右,用水桶打水可以一次打上半桶水,便于取水和洗涤物品;水流速度约为0.3m/s,可以冲走洗涤后的污物,不易淤积,保持水质的清洁。

2.3支流

青水畲族乡山水秀丽,村落中蜿蜒盘旋着不少支流小溪。民居临水而建,居民依水为生,每家每户都能便利地获得生活生产用水,同时,还解决了木构建筑防火、调节气候和美化环境等问题。支流中的水较干流中的水流速更快,前后落差也相对更高,宽度在1到4米之间。由于青水山多地少,所以民居的修建多取水畔的小块坡地为宅基,因此,紧靠支流便于居民的生活取水。

2.4涌泉

青水龙吴村一带海拔约为675m,比青水自然村低40~50m左右,大大小小的涌泉共有30多口,并且涌泉水的水量充足,经过地下沙土的过滤,水质极好,口感甘甜,而且,与自来水相比,涌泉水冬暖夏凉。

涌泉的形成主要取决于青水当地的地质结构、低洼的地形条件和较高的区域性地下水位等三个方面的因素。青水地区山脉的主要成分是石灰岩,这种结构一直延伸到地表以下,因此,雨水会沿山体下渗,然后在山脚周围渗出。涌泉一般修整为井状,直径1米左右,四壁用石头砌筑,底部使用大石块铺垫,往上是中石,然后是细砂,经过这样层层过滤,渗出的水干净、清澈。

2.5泮池

泮池是民居前面的半圆形水池,一般位于合院的中轴线上。它为建筑在自然环境中划出了一个特定领域,其环抱之态形成了一定的空间围合感。泮池既承接雨水,又是住宅排水的最终归宿。青水有“四水归塘”之说,水是财气的象征,不能轻易外排,因此,住宅的排水最终都要汇集到泮池中。泮池中的水蓄满后,从出水口溢出,流经农田或者水圳,最终汇入干流。

泮池有蓄水的作用,方便人们生活、洗涤、灌溉等,并且对防火具有重要意义。泮池也有改善微气候的功能,特别是在夏天,气流经过泮池后,从护拢天井的栅栏穿过住宅,有明显的降温通风作用。泮池汇集了住宅中的各种生活废水以及雨水,里面可养鱼虾,有利于泮池的自动净化,并且可在冬季清淤,用作农田肥料。 3结语

青水村落位于群山峻岭之中,水源丰富,青水民居与水的关系有以下特征:在澄溪上游利用水圳取水,中游利用支流,下游利用涌泉,这是青水这几个自然村取水的大致规律。这三种不同形式的给水方式的分布是适应自然的结果,因为上游水流急,且谷地较窄,建筑选址较高,因此多利用水圳取水;中游水流变缓,且谷地较宽,溪流丰富,则结合自然,利用支流取水;下游谷地宽广,地势最低,地下水通过泉眼涌出,自然利用涌泉取水为最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