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观环境规划浅谈
改善城市户外环境规划与建设方案

改善城市户外环境规划与建设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户外环境的规划与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个良好的户外环境可以提供人们休闲娱乐、交流互动的场所,也可以改善城市的形象和品质。
本文将探讨改善城市户外环境的规划与建设方案,从绿化、景观设计、公共设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1. 绿化绿化是改善城市户外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增加植被覆盖率,可以提供更多的氧气,净化空气,降低温度,并且增加城市的生态系统。
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应当充分考虑绿化的要求。
可以采用植树造林、种植花草等方式,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此外,还可以在建筑物上设置绿化屋顶、垂直绿化等,以增加城市的绿色空间。
2. 景观设计良好的景观设计可以提升城市的美感和文化氛围。
在城市规划中,应当注重景观设计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景观元素、布局合理的景观空间、合理的色彩搭配等方式,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
同时,还可以结合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点,将景观设计与城市的文化内涵相融合,使城市更具个性和魅力。
3. 公共设施良好的公共设施是城市户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共设施的完善可以提供人们休闲娱乐、交流互动的场所,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在城市规划中,应当合理布局公园、广场、运动场等公共场所,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
同时,还应当加强公共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保持设施的良好状态,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
4. 健康与安全改善城市户外环境还需要关注人们的健康与安全。
在城市规划中,应当注重人行道、自行车道、交通设施等的设置,保障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通行安全。
同时,还应当注重空气质量、噪音控制等方面的改善,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此外,还可以考虑设置健身设施、休息区域等,促进居民的健康生活方式。
5. 社区参与改善城市户外环境需要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在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应当充分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可以通过开展社区活动、征集意见等方式,鼓励居民参与到城市环境的改善中来。
浅谈城市河道两侧景观绿化设计--以九院沙河河道两侧景观绿化为例

浅谈城市河道两侧景观绿化设计———以九院沙河河道两侧景观绿化为例李俊文(太原市文瀛公园山西太原030000)摘要:本文从我国城市河道两侧景观绿化现状出发,以九院沙河为例分析了城市河道两侧绿化现状,阐述了景观设计的思路,为河道两侧景观绿化提供类似设计经验借鉴。
接着笔者又分析了河道两侧绿地工程竣工后的优势及劣势。
最后,笔者结合多年自身工作研究经验对完善城市河道生态环境的工作提出了改良性建议。
关键词:城市河道;景观绿化设计;改良性建议中图分类号:TU984.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0)10-0013-021城市河道两侧景观现状目前我国城市的河道主要以防洪、蓄水的功能为主,河道两侧多为生硬的混凝土河道护坡,对河道的生态环境以及两侧的景观绿化考虑较少,导致河道模式的僵硬化,生物物种的单一化,相应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改善生存环境质量的需求,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开始意识到将园林景观绿化融入到河道景观绿化中的重要性。
2河道两侧现状分析太原市九院沙河道路两侧景观绿化工程,全长约10km,规划红线宽15m,绿线宽30m。
项目启动前期,业主单位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了现场踏勘。
根据距离城市中心的距离以及附近建筑物的密度分为三段:城市段、半城市段及郊野段。
滨河西路以西至西中环大约5200m为城市段,该段河道两侧多为居住区和商业活动区,为人口集中段。
其中,滨河西路至新晋祠路段,河道两侧以高层住宅为主,南侧现状绿地种植杏树,长势良好;新晋祠路至千峰南路段,河道北侧有保利海德公园、万水装饰城、山西省博物馆,南侧有较多临时用地、建材城等;千峰南路至和平南路段,河道北侧临和平公园,南侧多为住宅小区;和平南路至西中环段,河道北岸临南内环西街林带,河道南侧有气源厂、十二院城住宅小区等。
西中环以西至红沟靶场大约3200m段为半城市段,此段商业活动区较少,居住区密度相对较小,人口密度也相对较小。
城市规划与城市园林绿化论文

浅谈城市规划与城市园林绿化【摘要】城市园林绿地建设是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时代风貌的直观反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显现出很多问题。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园林绿化设计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绿化;绿地建设城市园林作为城市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美化城市景观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它还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在保持整个城市的生态平衡方面有着积极作用,是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生态措施。
随着城市园林体制改革和相关配套措施的实施,城市园林绿化发展水平虽然得到不断提高,但是,综合全国一些城市分析,我国的一些城市园林绿化还未达到一些理想的效果,在城市规划中,亟待对园林绿化工作采取更有效的措施。
1 城市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规划中的重要作用1.1 园林绿化是创造城市人居环境的主要方式园林绿地不但贴近人们生活的空间,是人们户外活动的好去处,满足了当代城市居民返朴归真、向往大自然的愿望,而且可以满足人们游憩、锻炼、娱乐、社交活动的需求。
园林绿地已成为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
绿色的环境可以使人们产生安宁、祥和的感觉,进而促进身心健康。
1.2 园林绿化可以调节气候,监测、改善环境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是重要的外环境因素之一,植物不但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其自身构成的绿色空间还对烟尘和粉尘具有明显的阻挡、过滤和吸附的作用。
另外许多水生植物和沼生植物对净化城市污水有明显的作用。
园林绿化还可以通过植物地下根系吸收大量有害物质而起到净化土壤的作用。
城市的绿色通风走廊即道路绿化与滨江滨湖绿地等城市的带状绿地,可以将城市郊区的自然气流引入城市内部,为炎夏城市的通风创造良好条件;而在冬季则可使风速减低,起到防风的作用。
浅谈城市公园建设

浅谈城市公园建设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正在快速发展,合理加强都市群城市公园的建设,塑造集生态、休闲、娱乐和展示城市特色文化风貌于一体的公共景观空间是当前十二五规划创建民生工程的一项重大建设任务。
本文从建设城市公园的重要意义入手,阐述了在公园规划设计和建设中应明确的几大原则和把握要点,提出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和公众参与的规划理念,为城市公园及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发展建设提供参考。
人类对于环境的破坏程关键词:城市公园;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公众参与城市公园对于城市居民回归自然、进行户外活动而言非常重要。
人们在享受飞速发展的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感受到远离大自然,污染严重,环境喧闹,住房拥挤所带来的一系列困扰。
在现代高楼大厦中紧张工作的人们渴望回到自然的怀抱,大自然的宁静、闲适与生趣对都市人来讲是难能可贵的。
而城市公园的建设正是契合了人类这一重返生态乐园需求,恰到好处的提供了供市民休闲娱乐和释放压力的公共场所。
城市居民在公园中或散步、或游戏、或躺或坐陶冶性情,在公园文化中充分展示了城市生活的闲适美好。
城市公园已成为提升城市文明、城市环境和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公园作为现代城市中最大的开放空间,正确把握其形态空间上的韵律节奏,将建筑与景观、自然风光与人类活动有机的结合到一起是城市公园设计中的最需把握的关键要点。
公园规划建设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但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人服务,空间的目的是人的活动,为人提供一个充满生机的界面。
在这个界面里人们可以暂时放下生活包袱、压力痛苦,充分享受自然和生态的美好。
一、城市公园公共绿地的建设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城市公园中最重要建设也是最广泛建设的是必然城市公共绿地部分,面向“绿色是生产力”、“绿地是地球之肾”的观念深入人心的新世纪,如何创造一个生机勃勃的、生态健康的城市公园,是城市景观规划师面临的重要问题。
我国《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中将城市绿地分为公园绿地(G1)、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五个大类。
浅谈城市街道空间景观的分类与设计研究

浅谈城市街道空间景观的分类与设计研究作者:刘诗萌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71期街道空间一般被看作城市的肌理,在城市景观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街道空间也是一种对于城市风貌的直观展现。
一般来说,被看成城市形象的承载,是城市景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街道空间相关概念在城市景观的范围中,广泛的使用型是街道景观最大的特色,它不仅是人们对于生活需求的一种展示,也是美学需求的一种表达。
究其组成元素来看,大致可将其区分为动态与静态景观两个方面。
动态景观主要指街道中较为动态的存在,譬如人与车辆,他们的活动让街道“动”了起来,让街道空间充满活力;静态景观主要是指街道中较为静态的存在,譬如两旁的建筑、小品、绿化、环境设施等,由于它们的加入才使得街道景观能更好地为人们服务、提供更好的美学享受等。
2.街道的现状2.1存在问题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给人们带来了便捷的生活,但是街道空间在不断的发展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
第一,现代商业发展打破了传统街道结构。
第二,开发的街道大同小异,没有城市特征。
第三,街道中的休憩空间被大大压缩。
3.街道空间分类与设计根据街道所处的位置、使用功能等将街道分为交通性街道、生活性街道、商业步行街、历史文化的街道以及滨水区街道5类。
3.1交通性街道顾名思义,主要是为车辆与人群提供通行,主要承担交通的功能。
通常交通性街道景观包括火车站、汽车站、机场、地铁站、城市主要干道等,因为通行的速度快并且流量较大,一般多用直线式的道路,在不得不转弯的地方,应按照一定的施工要求标准来施工;沿街的建筑可以结合绿化树木的高度与街道的宽度形成一定的比例关系。
同时将城市广场、绿地引入街道空间中来,使街道空间丰富多彩,增强街道的形象性;交通性街道的街道设施包括道路照明设施、标志广告牌等,这些设施的设计不仅是道路功能的补充与完善,还是美化街道的重要载体,在设计时可以通过提炼城市文化元素并反映到街道设施中,让人们即使在快速路上也能感受到城市的温情3.2生活性街道生活性街道是城市街道中最普遍的类型。
浅谈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一些理念

浅谈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一些理念现代城市滨水带景观设计在整个景观学各类设计中无疑是最综合、最复杂,也是最富有挑战性的一类,因为它涉及的容广泛,包括陆地上和水里的,还有水陆交接地带和濒河(湖)湿地类,这样与“景观场地规划”与“生态景观学”关系就非常密切,而这两门学问正是现代景观学容中的核心容。
同时,城市滨水景观带又是最能引起城市居民兴趣的地方,因为“滨(沿)水地带”对于人类有着一种在的、与生俱来的持久吸引力,例如:中国有水有湖的城市——、、等;有海的城市——、威海、等都成了中国居民最向往的旅游和生活的城市之一。
笔者有幸从1998年至今与美国著名景观公司——EDAW公司一起规划、设计工业园区金鸡湖景观工程,通过近4年的跟踪设计,参与了从概念设计到施工图设计、现场施工指导诸过程,对现代城市滨水带景观设计有了一些切身体会,现就简述这些体会,以供同行指正。
1 规划遵循原则——滨水景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进一步深化“金鸡湖景观综合整治工程”有它特定的前提,它是在市东区——工业园区的中心部位,其水域面积7.38km2,比著名的西子湖还大1.88km2,定位是开放的城市湖泊公园,因而它必须符合园区的总体规划,园区的总体规划是将中新合作的70km2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每个区域均遵循如下规划布局原则,即从北往南依次为工业区、居住区、中心商贸区、居住区、工业区,东西向以干将路的延伸线为中轴线,而金鸡湖正像串在这根轴线上的一颗明珠,根据此总体规划思路,考虑金鸡湖本身的旅游开发功能及土地开发收益平衡,最终确定将全湖及周边沿湖地区分为8个区(图1、2),具体功能见下表:图1 园区中轴线布局图2 金鸡湖分区图在确定了分区之后,才能进一步规划建筑群、绿化群落、生态群落、交通系统等,如“城市广场”区中的进一步商业建筑群景观规划(图3),更进一步确定了绿地、硬质地、建筑三者之间的边缘线及基本要求,为以后的单体设计提供了依据。
图3 城市广场区的景观规划2 环境优先原则——必须遵循“生态景观学”的概念1969年,克罗(D.S.Crowe)率先提出景观规划、设计应注重“创造性保护”工作,即既要最佳组织调配地域的有限资源,又要保护该地域美景和生态自然,这标志着“景观生态学”理论的诞生,它强调景观空间格局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与控制,并试图通过格局的改变来维持景观功能流的健康与安全。
浅谈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景观设计

土壤 、 被 和 其 它 自然 资源 ; 生 境 的 改 变 控 制 在 最 小 的 程 度 和 植 对 范 围 ; 重 湿 地 环 境 的完 整 性 保 护 、 物 多 样 性 的 保 护 与 建 立 : 注 生 注 重 材 料 的循 环 利 用 以 减 少 对 能 源 的 消 耗 。 学 设 计 . 少 维 护 科 减 的成 本 : 挥 自然 的 自身 能 动性 , 立 和 发 展 良性 循 环 的 生 态 系 发 建 统等 。 3 合 理 利 用 和 协 调建 设 原 则 、 规 划 应 充 分 考 虑 湿 地 系 统 中 动 植 物 的 经 济 价 值 和观 赏 价 值 的合 理 利 用 , 理 利 用 湿 地 开 展 休 闲 与 游 览 、 研 与 科 普 活 动 ; 合 科 同时 应 严 格 限定 湿地 公 园 中各 类 管 理 服 务 设 施 的数 量 、规 模 与 位 置 , 现 自然 元 素 和 自然 过 程 , 少 人 工 的 痕 迹 , 城 市 湿 地 体 减 使 公 园 的整 体 风 貌 与 湿 地 特 征相 协 调 . 现 自然野 趣 。 体 4 特 色 性 原 则 、 挖 掘 地 域 、 文 、 物 特 色 , 景 观 手 法 加 以表 达 。 提 高 城 人 植 利用 对 市 湿 地 公 园 的活 力 、 味 、 化 品味 等 均 有 十 分 重 要 的意 义 。 心 趣 文 圩 江 环 境 综 合 整 治 的景 观设 计 应 充 分 凸 显 岭 南 地 域 特 色 .体 现 7 3公 顷 。 广 西 的 民俗 地 方 特 色 。综 合 空 间 布 局 、 物 选 择 、 景 手 法 等 多 植 造 二 、 目规 划 理 念 及 目标 项 方 面 考 虑 , 过 道 路 规 划 、 间 景 观 划 分 与 植 物 造 景 巧 妙 而 有 机 通 空 城 市 湿地 公 园 规 划 应 以湿 地 的 自然 复 兴 、恢 复湿 地 的 领 土 地 融 合 , 造 出 一 个 环 境 优 雅 、 观 丰 富 、 宜 持 续 发 展 的 城 市 湿 创 景 适 特征 为 指 导 思 想 :以 恢 复 湿 地 的 自然 生 态 系 统 并 促 进 湿地 的 生 地 公 园 。 态 系 统 发 育 , 高 其 生 物 多 样 性 水 平 . 现 湿 地 景 观 的 自然 化 , 提 实 5 可 持 续 发 展原 则 、 为湿 地 群 落 动 植 物 创 造 适 宜 的群 落 生境 为 主 要 目 的 : 同 时 在 湿 湿 地 是 自然 界 最 富 生 物 多 样 性 的生 态 景 观 和 人 类 重 要 的 生 地 不 受 破 坏 的 前 提 下 . 当规 划 为 游 人 提 供 多样 性 的 游 憩 空 间 . 存 环 境 之 一 . 适 自然 状 态 下 的 河 岸 带 常表 现 为 物 种 丰 富 、 构 复 杂 结 最 大 限 度 发 挥 其 在 改 善 城 市 生 态 环 境 、 化 城 市 、 学 研 究 、 的 自然 群落 形 式 。 因此 植 物 种 植 设 计 是 湿 地保 持生 态 性 的根 本 。 美 科 科 普 教 育 和休 闲 娱 乐 等 方 面 所 具 有 的 生 态 、 境 和 社 会 效 益 , 而 许 多 湿 地 规 划 后 由于 长 期 的人 为 破 坏 、 理 难 度 和 管 理 疏 失 , 环 从 管 使 保 证 湿 地 资 源 的可 持 续 利 用 . 现 人 与 自然 的 和谐 发 展 。 实 得 植 物 生 态 系统 结 构 受 到 破 坏 。 地 失 去其 应 当发 挥 的 作 用 。 为 湿 本 次 心 圩 江综 合 整 治 生 态 恢 复 及 景 观设 计 工 程 是 建 立 在 促 避 免 此 类 问 题 的 发 生 . 规 划 初 期 . 应 当充 分 考 虑 依 据 景 观 生 在 就 进 南 宁市 内城 市湿 地保 护 . 除河 道 原 有 水 污 染 现 象 . 高 城 市 态 学 原 理 , 拟 自然 河 道 生 态 群 落 结 构 。 重 乡 土 植 物 的运 用 , 消 提 模 注 坚 生 态 环 境 和人 居 环 境 质 量 的 规 划 原 则 基 础 上 的 规 划 目标 是 将 持 “ 地 适 树 、 物 多 样 性 ” 原 则 , 造 稳 定 的 植 物 群 落。 强 城 适 生 的 营 增 心 圩 江 河 道 建 设 成 为有 丰 富 河 川 自然 景 观 .协 助 城 市 河 流 恢 复 市 湿 地 自然 生 态 恢 复 功 能 . 防止 外 来 物种 入 侵 造 成 灾 害 . 现 景 实 自然 生 态 和 环 境 功 能 的 城 市 湿地 公 园 。“ 通 水 系 、 态 优 先 、 观 的 可 持续 发 展 沟 生 合 理利用 、 持续发展”是心圩 江环境综合整治的“ , 总方针 ” 。 四 、 观 设 计 思 想 和 方 法 景 三 、 目规 划 设 计 原 则 项 1顺 应 地 形 。 势利 导 、 因 1 功 能性 、 学 性 与 景 观性 相结 合 、 科 “ 应 基址 的 自然 条 件 . 少 施工 能源 物 质 消 耗 ” 绿 地 规 划 顺 减 是 城 市 湿 地 系 统 作 为人 造 的 高 效 的污 水 处 理 系 统 .其 功 能性 的 重要 基 本 原 则 。本 案 由 于河 道 岸 线 较 长 , 间 跨 越 大 . 空 因此 设 与 科 学性 是 整 体规 划 的首 要 考 虑 原 则 。对 于人 工 湿 地 景 观 而 言 . 计规划 中根 据现状地形 、 高程特点 、 征地情况等划 分了不同的景 在 重 视 景 观 表 现 形 式 的 同 时 ,首 先 应 注 重 其 作 为 一 个 生 态 系统 观 功 能 区域 。在 局 部 位 置 采 用 微 地 形 处 理. 以增 加 竖 向视 觉 的节 的应 发挥 的功 能 。湿 地 是 个 运 动着 而 非 静 止 的 生 态 系 统 . 个 系 奏变化 。 这 利用蜿蜒 的游览步道 串联起一个个景观空间. 通过虚实 、 统 涵 盖 了 水 文 、 市 生 态 学 、 态 工 程 学 、 业 生 态 学 及 物 种 适 开 合 的 空 间 变 化 设 计 形 成 多 元 的游 览 空 间单 元 . 到 “ 移景 异 ” 城 生 产 达 步
环境为先 巧在立意——浅谈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

k_ 基 ,、 川 I - Ⅲ
^__M 善¨二垂 茎 _ m , 兰
关 键 词 :环 境 景 观 : H人 为 奉 ; 职 业 构 成 ; 阜龄 结 构 : 文化
所, 引起 人们的 ’ 共鸣 , 情感 避免枯燥 乏味 、 篇一律 千 环 境设 计 以 意立 景 , 以景 生’ , 发住 户 的“ 美快 隋 激 审
感 ” 并在 景观 这 - “ , 一 感应场 ” “ 景生 ’ 使 人与景 “ - 里 触 腈 . 交
融” 但 居住 区环境设 计 不同于一般 城市 公众性 的景观设 一
计, 它服 务 的对象 基本上 是居住 区的居 民 , 更接近 居民的
日常生活 。 因此 居住 区环境 设计 在考 虑住 区地理位 置和 所 处历 史文化背 景 的同时 , 做到 以 人为本 , 意 与 亦要 其立 主题 要紧扣住 区 的主人 = 意要表现 出对 居民 的尊重 , 立 重 视他们 真实 的本性 和需求 , 量满 足他 们身体 的 、 的 尽 思想 和精神 的需要 , 引起居 民的’感 共鸣 感是 对客观现 实 隋 情 的一种特 殊反 映形式 ,要 想设计 出情 意浓 浓 的居住区 环 境景观 .让住 户在 与景 的情 感 交流 中领略 精神 的愉悦 和 心理满 足 . 则要认 真洞察 住 区的主 人 . 了解 他们 的职 业 构 成、 年龄结 构 、 层次和价 值观 念等等 . 文化 .
优 美的 环境 景观 不 仅 可 以美化 住 区环 境 , 可刨 造 还 出和谐融 冶 的邻里 交往 气氛 。住区 环境 景观 不仅要提 高 绿 地 率 , 应 具 有 园林 的 某 些特 性 , 生 活 在 其 中的 人 还 给 带 来一 种亲 和 力 . 满足 居 住 者生 理 、 双 重需 要 , 住 — 6 4 2 0 )2 0 I一 2 0 0 6 6 (0 2 0 — 0 】0 中 图 分 类 号 :1 96 u B 文 献 标 识 码 :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景观环境规划浅谈
1塞罕城环境规划的注意事项
1.1步道规划应因地制宜塞罕城的步道设计应地制宜,当曲则曲,当
窄则窄,不可一味追求美观,需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在满足功能的前
提下,力图做到有收有放、树影相荫、因坡而隐、遇水而现。
1.2规划要强调环境景观的文化性塞罕城的文化性主要体现在满蒙文
化及“木兰秋狝”狩猎文化上,塞罕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众多的人文
古迹,在实行规划时,应努力体现出其特有的文化,使其个性鲜明,
与众不同,底蕴丰富。
1.3规划要考虑四季景观采用常绿树和落叶树、乔木和灌木、速生树
和慢长树、重点与一般相结合,不同树形、色彩变化的树种相互配置。
种植花卉、草皮、使乔、灌、花、草相映成景,丰富美化环境。
2塞罕城环境规划的主要项目
2.1商业区塞罕城的商业区主要集中在原绿茵山庄和招待所所在位置,
规划建烧烤一条街和城镇商品街。烧烤是坝上旅游业的一大特色,建
设烧烤一条街能够把特色变成优势。计划占地面积2075m2,投资金额
200.0万元,南北走向长83m、宽25m,分室内、室外2部分。规划城
镇商品街,便于居民及游客购物,同时便于集中经营和管理。
2.2接待区兴建4个主要类型的接待设施,集中在塞罕城西侧,分别
为高档酒店、中档宾馆、公寓式酒店和私人别墅。
2.2.1高档酒店塞罕城缺少上档次的酒店,接待层次低,接待水平急
需提升,特别是会议接待,对酒店的星级要求高。占地面积为13334m2,
计划投资投资金额6000.3万元(3000.0元/平),投资回收期约16a
(当前旅游短季节现状分析结果)。
2.2.2中档宾馆中档宾馆合计占地面积是32383m2,计划累计投资是
8549.1万元。
2.2.3公寓式酒店公寓式酒店一般为5层的家庭旅馆,其建立即能够
提升塞罕城的住宿水平,又能够富民强场。公寓式酒店合计占地面积
是31033m2,公寓式酒店计划累计投资是6703.2万元(1800.0元/
平)。
2.2.4高档别墅高档别墅一般为2层,其建设使塞罕城的接待水平有
一个质的飞跃,打造休闲度假胜地。合计占地面积是70500m2,高档别
墅计划累计投资是7050.0万元(2500.0元/平)。
城市景观环境规划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