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一院对总体设计的指导书

中交一院对总体设计的指导书
中交一院对总体设计的指导书

中交一院对总体设计的指导书

总体设计工作大纲

1 总则

1.1项目概况

本项目以“立足长远、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注重成效”为建设原则,根据滇中产业新区交通规划形成“五纵五横六枢纽”骨架公路网的思路,构建昆明机场与滇中产业新区快速通道,便于昆明国际空港与产业新区之间便捷联系,充分发挥区域高速公路网便捷、快速和畅通的交通功能。本项目作为先行建设“一纵一横”(一纵:武定—易门,一横: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富民—广通)高速公路中的一横,是连接机场与滇中产业新区的快速通道。

本项目的建设,是加快将云南省打造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的需要;是推动滇中城市群快速发展、增强其核心竞争力的需要;是完善滇中产业新区路网布局、改善区域交通条件的需要。

本项目全长138.777公里(工可),起点至禄丰互通终点设计速度100km/h,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路基宽度33.5m,禄丰互通终点至项目终点设计速度80km/h,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路基宽度32m。

1.2项目名称

本项目名称为:滇中产业聚集区(新区)长水至广通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分段设计文件中项目名称以此名称统一,在项目名称后增加第1合同段、第2合同段。

1.3项目勘察设计及设计咨询中标单位及工作内容

根据本项目招标文件及合同谈判内容,各合同段详细划分及工作内容见下表。

勘察设计单位及合同段划分表

1.4勘察设计工期安排计划

根据招标文件及相关要求,勘察设计的设计周期(包括施工图阶段)为2013年9月10日至2014年4月30日。

具体安排如下:

1、初步设计阶段勘察设计:2013年9月10日~2013年11月30日。

(1)第2合同段的设计人应于2013年11月10日前向第1合同段的设计人提供路线平面图、路线纵断面图、桥型、隧道、互通布置图等设计文件资料(含电子版)以及第1合同段设计人所需的其它设计资料;第2合同段设计人应于2013年11月20日前向第1合同段的设计人提供各自合同段范围内的初步设计文件(含电子版),以满足第1合同段设计人初步设计文件汇总的需要;

(2)2013年11月30日之前应向招标人提交初步设计文件。

(3)初步设计文件的审查、修改及批复时间为: 2013年12月5日~2013年12月31日;

2、施工图设计阶段勘察设计:2013年11月1日~2014年4月30日。

(1)征地拆迁图:2013年12月31日之前完成;

(2)施工招标图纸和工程量清单根据发包人招标需要,分批提交;

3、施工现场配合服务:2年

4、咨询人的设计咨询(含勘察监理)服务与勘察设计同步开展。

各参加单位应考虑设计文件汇总所需时间,在安排工作时要有一定的提前量,以保证按计划同步完成。

1.5设计标准及主要技术指标

1.5.1 设计标准

根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按国家《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l—2003),本项目起点至禄丰互通终点采用完全控制出入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100km/h,路基宽度33.5m;禄丰互通终点至项目终点采用完全控制出入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80km/h,路基宽度32m。

1.5.2 主要技术指标

本项目主线采用的技术标准如下表。

主要技术指标表

1.6 测设依据

1.6.1 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规程及办法

在本项目测设中,应按照国家、行业有关标准、规范、规程、规定和本项目工可研究报告及批复意见、地方政府的意见等,对路线方案、构造物方案等进行全面分析、论

证比选、逐步优化。测设过程中主要遵循的行业标准、规范有: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l—2003);

2、《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 003—86);

3、《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

4、《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 B03—2006);

5、《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

6、《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JTG B06-2007);

7、《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

8、《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02);

9、《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1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11、《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 018—97);

1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

13、《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 D50—2006);

1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15、《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16、《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17、《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 B07-01—2006)

18、《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19、《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D D70—2004);

20、《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JTG D80—2006);

21、《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技术规范》(JTG D81—2006);

22、《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06)

23、《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24、《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

2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2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27、《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

28、《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

29、《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30、《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 F71-2006);

3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2000);

32、《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

33、《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 057—94);

3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35、《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2007年)及《公路工程基本建设目设计文件图表示例》(初步设计)(2007年版);

36、《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1999);

3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20-2011

38、现行相应专业技术规范(包括消防、供电、给排水、通风)。

1.6.2 地方规定

1、滇中产业聚集区(新区)管委会文件《关于确定长广高速公路设计方案的通知》(滇中管发[2013]4号);

2、《云南省高速公路勘察设计指导意见(试行)》。

1.6.3 本项目相关文件

1、《滇中产业聚集区(新区)长水至广通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勘察设计及设计招标文件》,各合同段勘察设计合同谈判备忘录;

2、本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 总体组工作纲要

2.1总体组机构和人员组成

2.1.1总体组机构

本项目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桥梁、隧道等工程艰巨,测设里程长,技术要求高。

根据招标文件,第1合同段中标设计单位(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为总体牵头单位,为了做好本项目勘察设计的总体工作,特成立滇中产业聚集区(新区)长水至广通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勘察设计总体协调组(组成人员名单附后),对本项目勘察设计进行技术指导和全过程的质量、进度协调,把握总体、把握方案的确定、技术指标运用和设计参数优选,以提高全线公路设计水平,按“又好又快”的原则完成本

项目勘察设计任务,把本项目做成“山区高速公路精品工程、示范工程”。

2.1.2总体组人员组成

为便于总体协调工作展开,总体单位和各合同段勘察设计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等组成总体组。总体组具体人员组成如下:

总体组人员组成表

2.2总体组工作指导思想

1、坚持贯彻交通部提出的“六个坚持、六个树立”的公路勘察设计理念,坚持安全经济至上的设计原则;还应贯彻“标准选线、安全选线、经济选线、地形选线、地质选线、生态环保选线”的设计理念,合理采用指标,做到平纵线形连续、均衡,横断面经济,与地形、景观、环境协调。

2、按照《公路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咨询示范要点》、《新理念公路设计指南》(2005版)、《降低造价公路设计指南》(2005版)和《关于在公路建设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若干意见》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充分吸收云南省已建和在建的高速公路勘察设计的成功经验和国内外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精髓,努力提高勘察设计水平。

3、坚持科技创新,立足精品工程,更新设计理念,拓宽设计思路,充分应用高科技手段,努力将本项目建设成精品工程、生态环保示范工程。

4、设计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强制性标准条文》要求,依据项目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全面分析解决上阶段中的遗留问题;重要及特殊工点、构造物等应进行多方案勘察和综合论证比选,确保设计技术可行,经济合理,走资源节约型、可持续发展道路。

5、合理运用技术指标,树立设计创作的理念,精心设计、精细设计、妥善处理技术与经济、局部与整体、近期与远期、公路建设与工业、农田基本建设、环境保护、旅游业的关系,将本项目建设成为技术标准掌握适当、工程投资合理、施工可行、与环境生态协调的高速公路。

6、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树立安全至上的理念,做好交通安全设计,为公路使用者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的行驶环境。重视相邻路段间指标的协调和运行速度的一致性,既考虑技术指标的合理运用,又通过交通安全评价、运行速度分析和现代公路运营管理等手段,有效地降低事故发生率,全面提高本项目的通行能力和交通安全水平。

7、在线位选择和技术指标选用中,应把山岭重丘区路线走廊带作为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充分研究工可方案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或优化的路线方案。

8、设计按照“强制性指标严格执行,一般性指标灵活运用,超限指标论证采用”原则实施。提交的设计文件内容齐全,数据翔实,论据充分,其深度满足部颁设计文件编制办法要求,经初审、补充完善和汇总(包括设计概算)后,文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2.3总体组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交通部关于基本建设项目测设管理的方针、政策、技术标准和规范;认真贯彻执行云南省交通厅和本项目建设单位批准和转发的为本工程专项制定的各项细则、规定和要求;听取和采纳专家和咨询单位的意见和要求。

2、统一本项目的测设标准、规范、规程、测设深度和精度,负责编制勘察、设计指导书;统一设计文件编制办法、图表示例和格式;统一协调本项目各项技术指标的应用;统一协调和分工本工程通用图的编制。

3、协助业主对全线的总体设计方案、路线等重大技术方案进行审查。

4、向业主汇报本项目勘测设计工作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5、负责敦促各参加勘察设计的单位应按时完成各自承担的测设任务。各勘察设计单位应接受总体组对本项目的管理。

6、各测设单位与总体组之间如有意见分歧,总体组应及时向业主反映,请求业主协调解决。

7、加强与业主的沟通,根据工作进展及时汇报重大方案的选定情况,协助业主组织勘察设计验收、协调会议等。

2.4 组织接口及其他

1、总体组需要发布的勘察设计办法、规定等应提交业主审查,无异议后由业主统一向相关单位发文;

2、各勘察设计单位对各自承担的合同段勘察设计的设计进度、技术质量负责,并对安全生产等负责。

3 勘察设计界面规定及接口

3.1一般规定

1、为提高本项目测设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统一各项目、各专业之间的组织和技术接口,协调本项目各勘察设计合同段的设计深度和分工关系,特制订本规定。

2、本规定分别对管理养护设施、服务区和停车区的勘察设计界面、组织和技术接口、文件编制办法及勘察设计技术要点进行了具体规定,作为一个完整的文件,在具体工程实践中应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及时协调,不得断章取义或自行其事。

3、主体工程设计与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间,以及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各系统间设计界面的划分,应保证多专业交叉设计时不漏项、不重复。

3.2 主体工程与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界面

1、与主体工程密切相关的交通机电工程,其设计方案、位置、规模。由业主、总体设计专业会同其他主体工程设计专业及交通工程设计专业确定,相关征地、拆迁图表与数量由主体工程设计专业计列。

2、服务设施及养护设施的具体位置、间距及数量由主体设计专业会同房建设计专业、机电设计专业联合确定,机电设计专业在设计文件体现相应的设计说明。相关征地、拆迁图表与数量由主体工程设计专业计列;场区站点占地规模、形状由主体设计专业同房建设计专业确定。

3、根据工可提供的有关交通量数据,由交通工程收费专业负责计算车道数并提供给主体设计专业。收费广场路基、路面、排水等由主体设计专业负责设计。

4、机电工程管道在路基横断面内的位置及其管道设置位置,由交通工程及沿线设

施专业设计。主体工程专业在相关设计图中标示预留管道、人井、管箱等的尺寸、位置等。

5、桥梁、挡土墙及其特殊构造物上设置的监控、照明、管道、标志等的基础,由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专业事先与主体工程协商,并提供基础位置、受力条件、预埋件的安装方式等技术资料和设计图,主体工程在相关构造物设计中设计基础及预埋件的位置,并计列工程(材料)数量。

6、特大桥、大桥、中桥及分离式立交路侧及中央分隔带护栏为混凝土护栏,由主体单位设计并计量;

7、通道小桥路侧及中分带护栏为波形梁护栏,护栏、立柱及水泥砂浆由安全设施设计单位设计并计量,预埋套筒及钢板由主体单位设计并计量;

8、挡墙上护栏为混凝土护栏,由主体单位设计并计量;

9、路基段混凝土护栏由安全设施设计单位设计并计量,并向主体单位提供护栏形式及安装方式等;

10、防落物网由安全设施设计单位设计并计量,由主体单位预留立柱孔。

11、概算编制:交通机电工程及沿线设施专业按相关部委定额单独编制概(预)算,由交通机电工程及沿线设施工程经济专业汇总后,再汇入路线主体工程概(预)算中。

3.3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与房建设计界面

本项目机电工程与房建工程设计界面按照《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部分修订)中附录《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界面划分》执行。

一、设计界面

场区内通信、收费、监控、供电照明所使用管道分别由各专业提供使用管道的规格、数量及埋设要求,由房建专业进行场区内管道总体布设。

1、监控系统与房建专业界面

监控分中心监控室的房建,由监控专业提供房间布局、使用面积、室内装修、配电和接地等要求,由房建专业统一进行设计。

2、通信系统与房建专业界面

1)通信专业负责通信系统各种设备之间及音频配线架以内的设备电缆配线。通信站内各房间的电话配线、壁嵌式分线盒由房建专业负责。

2)通信专业提供通信机房的房间布局、使用面积以及室内装修、供配电和接地要

求等,由房建供电专业统一进行建筑及供配电设计。

3)通信设备在设备间的接地采用联合接地系统,联合接地的设计界面为进线室的接地引入线,即地网和接地引入线由房建负责,通信工程施工前,应予以确认,站房内通信设备、缆线的接地由通信系统负责。

4)通信专业机房内的预留壁槽(竖井)、装修和防静电地板由房建专业负责完成;电缆爬架以及通信机房之间缆连接所需要的管洞、穿管等由通信系统负责。

5)机电设备的供电电源采用三相五线制(或单相三线制),即零线、地线分别设置,房建专业和通信专业的界面在通信机房配电箱的主控开关处。

3、收费系统与房建专业界面

1)收费站建筑物内的电缆管道及场区内管道和配电要求,由收费专业提出技术要求,房建专业统一设计,收费系统供电与房建设施供配电的界面在房建设计的配电箱出线端。

2)房建专业应在收费站机房内提供一个不大于1欧姆的联合接地母线汇流排及接地端子;相应设备的接线由收费系统负责。

3)收费专业提供收费机房的房间布局、使用面积以及室内装修、供配电和接地要求等,由房建专业统一进行建筑及供配电设计。

4、供电照明系统与房建专业界面

供电、照明系统提交用电负荷,由房建专业进行配电的设计(包含发电机)。每处收费站提供一路交流电源用于收费广场照明使用(配电箱由房建专业负责计量,向机电专业提供配电箱位置)。

二、机电系统对房建的需求

1、机电专业机房内装修要求严格按照《高速公路通信技术要求》执行。

2、机电专业机房要求与生活区隔离,出入口互不干扰。机房设计要求按GB50174-93执行,其中温湿度按B级要求。

3、机电专业机房内均要求敷设防静电活动地板,活动地板下净空不小于25厘米。

4、机电专业的机房宜设置在上下层相近位置或同层相邻位置,便于各专业之间缆线连接和设计壁槽(电缆柜)。在相邻的机电专业设备机房之间的墙体的活动地板下适当位置预留一处走线孔,尺寸大约为20cm(H) 50cm(W)或预留6根Φ114×4.0的钢管。一楼室内手孔和壁槽由房建专业统一设计。

5、机电专业机房的门要向外开,考虑设备运输方便,机电专业机房均应设置一处双扇门。

6、机电专业机房内的设备采用联合接地方式(防雷接地、工作接地、保护接地联合设置),房建专业负责将接地干线从接地系统引入各机房,并留出3米接地干线甩头,由机电专业提供机房内的接地汇流排,接地干线采用铜芯等截面电缆,其截面积不小于35mm2。机电专业机房与房建接地系统的主避雷引下线应有一定距离间隔。

7、机电专业专用配电箱应由单独的回路来供电,且采用低压双回路主备电源自投方式供电,接地系统采用TN-S,各专业机房内预留暗式配电箱。

8、机房设置疏散照明和安全出口标志灯,其照度不应低于0.5Lx。

9、通信机房与监控室应尽量靠近,无人通信站机房面积约20㎡。

10、通信机房装修后净高:不小于3.2米;通信站机房采用抗静电活动地板,地板高25厘米;通信站机房地面的等效均布活荷载应不小于8kN/㎡。

11、通信站机房内设置空调,使设备处于最佳工作条件;机房温度:15℃~30℃,湿度:20%~80%;机房要求设双层窗;机房气压应不低于70kPa,且不高于106kPa;机房内尘(漂浮)洁净度要求:单位体积质量≤0.1mg/m3、直径大于0.5μm粒子浓度≤3500 粒/L、直径大于5μm粒子浓度≤30 粒/L。

12、通信站机房要满足国家二级防火标准,应设烟雾探测报警器;机房应设应急灯;机房墙涂浅色无挥发性无光漆;机房应防止有害物体侵入;机房内铺设防静电地板;电源插座距地面30厘米。

3.4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与隧道机电工程设计界面

本项目内隧道监控、通风、消防、供电、照明系统均由隧道轨道专业负责设计。道路监控、通信、收费、供配电照明等机电工程由交通工程专业负责设计。

1、照明设计界面

照明工程设计界面在隧道洞口处,隧道洞内及隧道引道照明灯具由隧道专业负责设计,收费广场照明灯具由道路照明专业负责设计。

2、供电设计界面

供电设计界面在隧道洞口引道照明灯具处,隧道内照明灯具及隧道洞口引道照明灯具的供电由隧道专业负责设计,其余灯具供电由道路供电专业负责设计。

3、监控设计界面

监控设计的界面在隧道洞口500米处,隧道洞口500米范围内及隧道洞内监控均由隧道专业负责设计。其余监控由道路监控专业负责设计。

隧道监控专业向道路监控专业提供需求,道路监控专业在监控分中心统一设置监视

墙及相应设备。

4、通信设计界面

隧道数据、图像通信传输的界面在隧道洞口变电站或管理所处,隧道内部数据、图像传输由隧道专业负责设计,隧道洞内或管理所至管理分中心的传输由隧道专业提出需求后,道路通信专业负责统一配置传输光缆等需求。

4 设计文件编制规定

4.1一般规定

1、初步设计文件编制及组成内容执行交通部颁2007年10月1日实施的《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图表格式参照《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图表示例》。

2、设计文件中常用的符号按“文件编制办法”附录A表中规定的汉语拼音符号,使用时应尽量统一。

3、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文件封面、扉页及图表格式另行通知。

4、互通式范围内主线工程均纳入互通式工程规模内计列。

5、分离式桥梁(主线特大、大桥兼除外)及引道计入交叉工程。

6、图幅规格原则上采用A3号图规格,其外框尺寸297cm×420cm。如果特殊图纸大于A3幅面,可适当加大幅面,再按A3号图折叠。

7、图号及页码编排

图号:C(S)A-B(D)

式中:C—代表初步设计

S-代表施工图设计

A—篇号(阿拉伯数字1、2、3)

B—图号(阿拉伯数字1、2、3……)

D—若有图纸图号相同时的序号(阿拉伯数字1、2、3……)

8、图纸比例尺

(1)路线平纵面缩图(彩色),比例:平面1:50000 纵面1:5000~10000 A3或A3加长。

(2)路线平面总体方案布置图(可与路线平纵面缩图合并绘制) 彩色,比例:平面1:10000,A3或A3加长。

(3)路线方案比较图比例:平面1:10000 A3

(4)总体设计图比例:平面1:2000 A3。

(5)路线平面图比例:平面1:2000 A3。

(6)路线纵断面图比例:水平1:2000 垂直1:200~500 A3。

(7)工程地质平面图比例:平面1:10000 A3。

(8)工程地质纵断面图比例:水平1:10000 垂直1:500-1000 A3。

(9)公路用地图比例:平面1:2000 A3。

(10)桥梁设计图桥型布置图采用A3加长幅面,比例:1:200-1000;细部结构及钢筋图一般采用A3幅面,比例:1:50-500

(11)隧道、互通式立交设计图一般采用A3加长幅面,比例:1:500-2000;如因幅面窄无法反映设计全貌,可采用A3加长幅面,比例:1:2000,折叠装订(12)其它设计图表,采用A3幅面,适当比例

(13)沿线水系分布示意图,比例为1:50000,可采用A3加长幅面

其他图纸按“文件编制办法”执行,以图面清晰为原则。

4.2文件编制分册

第1合同段总体单位编制汇总简本文件和概、预算汇总文件。

各测设合同段设计文件编制分册如下:

第一册:第一篇(总体设计)

第二册:第二篇(路线)

第三册:第三篇(路基、路面)

第四册:第四篇(桥梁、涵洞)

第五册:第五篇(隧道)

第六册:第六篇(路线交叉)

第七册:第七篇(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第八册:第八篇(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

第九篇(其他工程)

第十篇(筑路材料)

第十一篇(施工方案)

第九册:第十二篇(设计概算)

第十册:基础资料

4.3文件分册

滇中产业聚集区(新区)长水至广通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两阶段设计文件编制共分三大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汇总文件,由中交一院编制,江苏省院协助完成;第二部分为初步设计工程设计内容,第三部分为基础资料,分别由中交一院、江苏省院编制各自合同段相关内容。

第一部分:汇总文件

第一册:汇总简本(第1…X分册)

第二册:概算汇总(第1…X分册)

第二部分:初步设计文件

第一册:第一篇(总体设计)

第1分册

第X分册

第二册:第二篇(路线)

第1分册

第X分册

第三册:第三篇(路基、路面)

第1分册

第X分册

第四册:第四篇(桥梁、涵洞)

第1分册

第X分册

第五册:第五篇(隧道)

第1分册

第X分册

第六册:第六篇(路线交叉)

第1分册

第X分册

第七册:第七篇(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第1分册

第X分册

第八册:第八篇(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第九篇(其他工程)

第十篇(筑路材料)

第十一篇(施工方案)

第1分册

第X分册

第九册:第十二篇(设计概、预算)

第1分册

第X分册

第三部分:第十册:基础资料

1)初勘资料

第1分册路线地质(含比较线):按《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编制。

第2~X分册工点勘察报告:每一分册中可装入多个独立工点的资料,总页数宜按200页为一分册控制,按《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编制。

2)详勘资料

第1分册路线地质:按《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编制。

第2~X分册独立工点勘察报告:每一分册中可装入多个独立工点的资料,总页数宜按200页为一分册控制,按《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编制。

①为方便查阅,各设计单位都应在每册文件扉页后、说明书前附上编册目录和总目录。

②编册目录第一级采用一、二、三等汉字编号,第二级采用1、2、3等阿拉伯数字编号。

施工图设计文件参照文件编制办法及上述规定编制。

二、路线勘测

目录

1 内容要求与质量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内容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质量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2初测与调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导线测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放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高程测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地形测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工程地质选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 路基勘测调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2.7 路面勘测调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2.8 桥梁及涵洞的勘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9 隧道勘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0 路线交叉勘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 筑路材料调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 沿线设施勘测调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3 其它勘测与调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定测与调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一般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放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中桩测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高程测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 横断面测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 地形测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3.7 路基路面勘测与调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3.8 筑路材料调查与试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3.9 桥涵及涵洞的勘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0 隧道勘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 路线交叉勘测与调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1 初测验收成果资料主要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2 初测验收汇报资料主要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3 定测验收成果资料主要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内容要求与质量管理

1.1 内容要求

1.1.1初测应根据计划任务书确定的修建原则和工可研究的路线基本走向,通过现场对各个有价值的路线方案进行勘测,初步确定采用的路线方案、搜集提供编制初步设计文件所需的资料。初测主要任务是对工可提出的路线方案进行核查落实和提出可行的局部路线方案,同时进行导线、高程、地形、桥涵、路线交叉和其他资料的测量调查工作,并进行纸上定线和有关内业及地质勘探工作。

1.1.2为协调全线的线路测设,各参加本工程测设的单位,应根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路线走廊,利用1/2000地形图,初拟路线方案,在广泛征集沿线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根据现场核对,特别是地质情况的核对,以及城镇规划、文物保护等,对初拟的路线方案进行调整和补充,并经各自主管部门审查后进行初测。初测阶段应做到不遗漏任何一个有比较价值的方案。

1.1.3 工作开始前,应认真研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有关资料、文件,拟定工作计划,在业主的领导下,总体组对各参加测设单位在技术上做好指导工作,在管理上作好协调工作,优质完成本工程的测设。

1.1.4 测量、调查记录是勘察设计的原始资料之一,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应按规定的内容要求在现场记录清楚,不得事后补记。

2、现场观测记录应清晰,发现看错或记错须改正观测数字时,应用铅笔划去重记,不得使用橡皮涂擦。

3、记录本应分类编写,逐日填写日期、天气情况,记录、计算、复核均应签名;记录本应编写目录,注明上承下接的册序及页号。

4、调查记录应分类填写调查内容、时间、地点、单位及调查人员与被调查人,做好详细记录,并绘制必要的草图及说明;会议调查必要时应取得会议纪要等书面资料。

5、各项记录、计算未经复核不得使用;发现错误或疑问应及时查明原因并更正。

6、所有记录成果资料必须整理完整。

1.1.5初测桩志是将来定测的依据。凡导线点、水准点桩应采用水泥混凝土桩或凿刻在岩石上的永久性桩志,并绘制固定位置草图;凡桥位、隧道、交叉、高填、深挖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