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母祠导游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安市漂母祠导游词

现有的漂母祠景区位于码头镇泰山村,2008年由淮阴区人民政府投资700余万元,围绕漂母墓建设漂母祠墓景区,该景区当年建成对外开放。景区以漂母墓为核心,主要由漂母祠、报恩亭等建筑物组成,展示漂母与韩信的历史事迹,纪念漂母的伟大母爱。景区建设范围东西宽126米,南北长145米,占地面积18270平方米。漂母祠是景区的核心建筑,为恢复昔时旧貌而建。漂母祠始建年代无考,明初废圮。刚刚复建而成的漂母祠是一组由大殿、两侧厢房和门厅组成的院落,建筑总面积约621平方米。各建筑物之间有廊道相连,廊道内有历代诗人题咏漂母的诗词。为发扬淮阴母爱精神,展示码头深厚的文化底蕴,漂母祠景区自2008年建成以来一直免费对公众开放,年接待量7000多人。

来到漂母墓景区,入目是门额上“漂母祠”三字由我国政协副主席孙家正先生所题写,门额两旁的楹联“一饭助王孙德寄春风荣故里;千秋瞻漂母名随芳草到天涯”是景点建设过程中向全国征集的优秀作品。

进入景区,正对着的是景区的主殿“大爱无垠”,门前也有一幅楹联:仁义何关贵贱莫笑微身纵使豪奢应愧色;情怀勿论古今若能济爱岂愁尘世不盈春?进入大殿,正中是漂母帮助韩信的经典画面,旁边配有一幅对联:姓字隐同黄石远,英雄识在酂侯先。联中提到的隐士黄石即黄石公,赐天书育一代名相张良却自称无名无姓。漂母接济韩信不图回报亦有此风采,酂侯即箫何,慧眼识韩信却在漂母之后。

主殿后还有报恩亭,报恩亭底部东西长6.40米,南北宽5.20米,亭高6.24米,亭内《报恩亭记》颂扬了漂母仁慈善良的高尚品德和韩信有恩必报的道德情怀。

墓的四周有甬道,前有祭台,外围是芳草坡,植被茂密,还栽植大量松柏、银杏、国槐、垂柳等树木。漂母墓造型如金字塔,掩映在绿树丛中,如一位正襟危坐的慈祥老人,无声地向人们述说着一个流韵百世的真情故事。经过千年的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漂

母墓已经没有当年的高度,但是现在依然有12.8米,底部直径达到52米。墓旁两块碑见证了漂母墓的历史,一块是清朝光绪年间的,一块是民国时期的。

漂母出名源于韩信,《史记·淮阴侯列传》里记载着这样的故事:韩信少年时,父母早亡,家境十分贫寒。他吃东家,住西家,时间久了,人都讨厌他。无奈他只好到码头一旁的淮水边以钓鱼为生。有几天,他连一条小鱼也没钓着,饿昏在淮水岸边。此时,一位在河边漂洗衣服的老妇人看见了,十分可怜他,于是就将自己带来的饭分给韩信吃。一连数日,都是如此。韩信在饥饿中遇到这么好心的妇人,感激万分,对老妇人说:“我将来有出息了,一定重重报答你。”那老妇人听得此话,十分生气地说:“你长得个头比人高,身材比人粗,连吃饭的本事都没有,我是可怜你,难道是图你回报吗?”韩信离开故土,跟随刘邦打天下,屡建奇功,后被封为楚王。韩信没有忘了自己的救命恩人漂母,赠送千金报答漂母的一饭之恩。相传漂母去世时,韩信万分悲痛,他命令十万大军每人兜一兜土,将漂母的坟堆成一座大墓。此后,漂母墓名声远扬,历代文人墨客慕名凭吊,唐代诗人刘长卿吟诗云:“昔贤怀一饭,兹了已千秋,古墓樵人识,前朝楚水流,诸萍行客荐,山木杜鹃愁,春草年年绿,王孙此旧游。”

过去,淮阴有节孝祠,以正堂祀漂母。在码头镇上原还有漂母祠,当时的祠堂前临淮水,庙画母像,门额上横批写道:千金一饭。旁有对联:姓字隐同黄石远,英雄识在酂侯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