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DNA分子的结构》说课课件(共29页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3章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共22张PPT)

的名称。
1. 胞嘧啶 2. 腺嘌呤
10
8
G
1
3. 鸟嘌呤
4. 胸腺嘧啶 5. 脱氧核糖
T
2
6. 磷酸
7.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C9 3
8. 碱基对
9. 氢键 10. 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
A
45
6
7
模型建构3.DNA的平面结构、空间结构
• DNA的平面结构中含几条脱氧核 苷酸链?链的排列方向有什么特点 ? DNA的空间结构又是怎样的呢 ?谁攻克了这些难题,取得最后的 胜利,摘取了桂冠?
• 请阅读课本47至48面的故事,从 中你就能得到满意的答案,并思考 它带给你的启示。
资料3: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的DNA的X射线衍射图
3,
G
C
原则:A=T G=C
,
小结:DNA的组成和结构可用五四三二一 表示
五种元素: C、H、O、N、P 四种碱基: A、G、C、T,组成四种脱氧核苷酸
三种物质: 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 两条长链: 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 一种结构: 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课堂反馈】
1.下面是DNA的分子的结构模式图,说出图中1-10
联想一下, 像什么?
1953年4月25日,英国 的《自然》杂志刊登了美国的 沃森和英国的克里克在英国剑 桥大学合作的成果, DNA 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这一 成就后来被誉为20世纪以来 生物学方面最伟大的发现,也 被认为是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 志.1962年,沃森、克里 克和威尔金斯三人共同获得了 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模型建构2.一条脱氧核苷酸链
A
CH2
4
1
H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2DNA的结构课件(37张)

mRNA 分子中(A+U)/(G+C) 仍为m (注:不同DNA 分子中m 值可不同,显示特异性)。
25
(3)非互补碱基之和的比例在两条互补链中互为倒数,在整个 DNA 分 子中为1,即若在DNA一条链 则在其互补链 而在整个DNA 分 子(注:不 同双链 DNA 分子中非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均为1,无特异性)涉及 DNA 单链碱基计算的3个解题步骤
水平二
2.科学思维——通过模型构建,理解DNA的化 学组成、平面结构以及立体结构。
水平二
3.科学探究——通过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领悟模型构建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水平三
第2节 DNA的结构
1
知识点I D N A 双 螺 旋 结 构 模 型 的 构 建 自主梳理一1.构建者 沃 森和 克 里 克
4
[对点练1](2019 · 中山期末)1962年,沃 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一或医学奖的研究成果是( )A.通过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转化因子的存在B.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遗传物质是DNAC. 提出DNA双螺旋结构D.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解析 证明转化因子存在的科学家是格里菲思,A 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是由 赫尔希和蔡斯完成的,B 错误;摩尔根等人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 错误。答案 C
2
重新构建模型:让A 与T 配 对 ,G 与 C 配对形成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
双螺旋三螺旋查哥夫提出DNA 分子中A=T,G=C
DNA 的结构单位:4种脱氧核苷酸, 分别含有A、T、C、Gl 四种碱基
沃森和克里克推算出DNA 分子呈螺旋结构
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 提供的DNA 衍射图谱
尝试建 立模型失败
4.DNA 的多样性
25
(3)非互补碱基之和的比例在两条互补链中互为倒数,在整个 DNA 分 子中为1,即若在DNA一条链 则在其互补链 而在整个DNA 分 子(注:不 同双链 DNA 分子中非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均为1,无特异性)涉及 DNA 单链碱基计算的3个解题步骤
水平二
2.科学思维——通过模型构建,理解DNA的化 学组成、平面结构以及立体结构。
水平二
3.科学探究——通过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领悟模型构建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水平三
第2节 DNA的结构
1
知识点I D N A 双 螺 旋 结 构 模 型 的 构 建 自主梳理一1.构建者 沃 森和 克 里 克
4
[对点练1](2019 · 中山期末)1962年,沃 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一或医学奖的研究成果是( )A.通过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转化因子的存在B.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遗传物质是DNAC. 提出DNA双螺旋结构D.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解析 证明转化因子存在的科学家是格里菲思,A 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是由 赫尔希和蔡斯完成的,B 错误;摩尔根等人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 错误。答案 C
2
重新构建模型:让A 与T 配 对 ,G 与 C 配对形成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
双螺旋三螺旋查哥夫提出DNA 分子中A=T,G=C
DNA 的结构单位:4种脱氧核苷酸, 分别含有A、T、C、Gl 四种碱基
沃森和克里克推算出DNA 分子呈螺旋结构
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 提供的DNA 衍射图谱
尝试建 立模型失败
4.DNA 的多样性
DNA 分子的结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PPT优质课件(共27张)

A
T
C
G
A
T
A
T
C
G
G
C
A
T
G
C
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1)DNA分子是由两条 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 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DNA 分子的结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PPT优质课 件(共27 张) DNA 分子的结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PPT优质课 件(共27 张)
A
T
C
G
A
T
A
T
C
G
G
C
A
T
G
C
A
T
C
G
A
T
A
T
C
G
G
C
A
T
G
C
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1)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 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 成双螺旋结构。 (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 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 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 连结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 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NA 分子的结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PPT优质课 件(共27 张)
1.当时对DNA的认识:
化学元素组成:C H O N P
磷酸
5’ 4’
1’
脱氧
核糖
3’ 2’
含NGTAC碱基
脱氧核苷酸的种类(4种)
磷酸
脱氧
A
核糖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磷酸
脱氧
C
核糖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磷酸
脱氧
G
核糖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磷酸
脱氧
T
核糖
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DNA分子的结构 讲课文档

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DNA分子的结构 课件 PPT
第一页,共29页。
课题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德兴一中
章晓慧
第二页,共29页。
中关村DNA双螺旋结构
“生命”雕塑,如今已被 看作中关村的标志,受到 各界好评。
第三页,共29页。
第四页,共29页。
学习目标
✓1.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2.会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3.讨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历
10
8
P
G
1
P
T
2
P
C
9
3
P
A
4
5
6
7
1
胞嘧啶(C)
2
3
鸟嘌呤(G)
4
5
脱氧核糖
6
7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8
9
氢键
10
腺嘌呤(A)
胸腺嘧啶(T)
磷酸
碱基对
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
第二十六页,共29页。
DNA双螺旋结构的构建
①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 旋而成。
主要 ②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
第二十二页,共29页。
A
T
C
G
A
T
A
T
C
G
G
C
A
T
G
C
三、 DNA分子空间结构特
征
❖ DNA分子是由 2条链组成,
按
反的向方平式盘行旋成
结构 双螺旋
❖ DNA分子中脱氧核糖和交磷酸 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
骨架;碱基对排列在内侧。
第二十三页,共29页。
第一页,共29页。
课题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德兴一中
章晓慧
第二页,共29页。
中关村DNA双螺旋结构
“生命”雕塑,如今已被 看作中关村的标志,受到 各界好评。
第三页,共29页。
第四页,共29页。
学习目标
✓1.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2.会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3.讨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历
10
8
P
G
1
P
T
2
P
C
9
3
P
A
4
5
6
7
1
胞嘧啶(C)
2
3
鸟嘌呤(G)
4
5
脱氧核糖
6
7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8
9
氢键
10
腺嘌呤(A)
胸腺嘧啶(T)
磷酸
碱基对
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
第二十六页,共29页。
DNA双螺旋结构的构建
①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 旋而成。
主要 ②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
第二十二页,共29页。
A
T
C
G
A
T
A
T
C
G
G
C
A
T
G
C
三、 DNA分子空间结构特
征
❖ DNA分子是由 2条链组成,
按
反的向方平式盘行旋成
结构 双螺旋
❖ DNA分子中脱氧核糖和交磷酸 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
骨架;碱基对排列在内侧。
第二十三页,共29页。
人教版高中必修二生物3.2 dna分子的结构 课件(共39张ppt)

胸腺嘧啶为_2_0_%__
2、一个DNA分子的碱基中,腺嘌呤占20%,那么在含有
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中,胞嘧啶 应是_6_0__个_
3、 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20%,T=22%,求整个
DNA分子中G= _2_9_%__
4、(2000上海)由120个碱基组成的DNA分子片段,
可因其碱基对组成和序列的不同而携 带不同
2020/5/29
7
一、DNA的化学组成
1.元素组成:C H O N P
P
8
1.DNA的化学组成
2.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
磷酸
2020/5/29
含氮ATGC碱基
脱氧
核糖
胸腺鸟胞腺嘌嘌嘧呤嘧呤 啶 啶
9
• 组成脱氧核苷酸的碱基:
腺嘌呤(A) 鸟嘌呤(G) 胞嘧啶(C)胸腺嘧啶(T) 因此,脱氧核苷酸也有4种
2020/5/29
36
3、 DNA的双螺旋结构是由 两条平行的 脱氧核糖核酸长链 盘旋 而成, 排在外侧的 脱氧核糖 和 磷酸 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通过 氢键连 接起来的碱基对 排列在内侧。碱基对的组成规律是 嘌呤 与 嘧啶配 对, 腺嘌呤 (A)一定与 胸腺嘧啶(T)配对, 鸟嘌呤 (G) 一定与 胞嘧啶 (C)配对,反之亦然,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 做 碱基互补配对 原则。 4、 DNA的碱基只有 4 种,碱基对只有 两 种,而分子结构具 有 多样 性,这完全是碱基对的 排列次序 千变万化的结果。
内侧是什么? 3.两条链之间碱基的连接有什么规律? 4. 两碱基之间靠什么连接?
2020/5/29
13
5’ 1’
4’ 3’ 2’
2020/5/29
5’
2、一个DNA分子的碱基中,腺嘌呤占20%,那么在含有
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中,胞嘧啶 应是_6_0__个_
3、 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20%,T=22%,求整个
DNA分子中G= _2_9_%__
4、(2000上海)由120个碱基组成的DNA分子片段,
可因其碱基对组成和序列的不同而携 带不同
2020/5/29
7
一、DNA的化学组成
1.元素组成:C H O N P
P
8
1.DNA的化学组成
2.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
磷酸
2020/5/29
含氮ATGC碱基
脱氧
核糖
胸腺鸟胞腺嘌嘌嘧呤嘧呤 啶 啶
9
• 组成脱氧核苷酸的碱基:
腺嘌呤(A) 鸟嘌呤(G) 胞嘧啶(C)胸腺嘧啶(T) 因此,脱氧核苷酸也有4种
2020/5/29
36
3、 DNA的双螺旋结构是由 两条平行的 脱氧核糖核酸长链 盘旋 而成, 排在外侧的 脱氧核糖 和 磷酸 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通过 氢键连 接起来的碱基对 排列在内侧。碱基对的组成规律是 嘌呤 与 嘧啶配 对, 腺嘌呤 (A)一定与 胸腺嘧啶(T)配对, 鸟嘌呤 (G) 一定与 胞嘧啶 (C)配对,反之亦然,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 做 碱基互补配对 原则。 4、 DNA的碱基只有 4 种,碱基对只有 两 种,而分子结构具 有 多样 性,这完全是碱基对的 排列次序 千变万化的结果。
内侧是什么? 3.两条链之间碱基的连接有什么规律? 4. 两碱基之间靠什么连接?
2020/5/29
13
5’ 1’
4’ 3’ 2’
2020/5/29
5’
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共26张PPT)

规律三:整个DNA分子与其包含的两条链:
整个双链中: 互补碱基之和所占全部碱基的比例 = 每 一单链中该互补的碱基之和 ( A α +T α )或( G α +C α )占该单链 的碱基数的比例。
例6、DNA中G+C=46%,又知该DNA分子的一条链 中A占28%,那么,另一条链中A占该链全部碱基 的( A) • A、26% B、24% C、14% D、11% 单链的Gα+Cα=46%,则Aα+Tα=1-46%=54%,因 Aα占28%,所以,Tα=54%-28%=26%。 A 例7、下列有关DNA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一生物个体各种体细胞核中的DNA,具有相同 的碱基组成。 • B、双链DNA分子的碱基含量是A+T=C+G或 T+A=T+C。 • C、细胞缺水和营养不足影响DNA的碱基组成。 D、 DNA只存在于细胞核中。
脱氧核糖
H3PO4
H3PO4
A G C T
A G C U
问题讨论:
1、构成 DNA 的 碱 基又几种? 2、构 成 RNA 的 碱基有几种?
(4) (4)
(5) (4) 4、构成DNA的核苷酸有几种? 5、构成RNA的核苷酸有几种? (4) 6、构成核 酸的核苷酸有几种? (8)
3、构 成核 酸 的 碱基有几种?
规律二:在DNA两条互补链之间:
DNA分子中的一条链中的(A+G)/(T+C)或 (A+C)/(T+G)(两碱基不互补)的比值是 另一条互补链的这个比值的倒数。
理由是一条链的 A+G的比率正好是另一互补链 的T+C的比率。 若(Aα+Tα)/(Gα+Cα)=k,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3章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共17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 3章第2节 DNA分子的
结构(共17张PPT)
2020/8/25
(1)DNA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2)脱氧核苷酸由哪些化学物质组成?
活动1:请画出“脱氧核苷酸” (3)DNA的形状是怎样的呢?
活动2:请连接一条“DNA单链” (4)DNA由几条长链组成?
活动3:请构建“DNA双链”
2. 比较各组的第一个碱基对,试分析第 一个碱基对的可能情况。
探究碱基对数量(n)和碱基对排列方 式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
4n (n代表碱基对数)
hnzyzx/subject/list/page.jspx
hnzyzx/subject/list/page.jspx
hnzyzx/subject/list/page.jspx
(2)_脱__氧__核__糖__和__磷__酸___交替连接, 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_碱__基__ 排列在内侧。
(3)碱基通过__氢__键____连接成碱基 对,并遵循_碱__基__互__补__配__对___原则。
【思 考】
1. 比较不同组的DNA模型有什么不同? 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碱基对的数目不同
时间:8分钟
AT CG
碱基对
另一碱基对 氢键
嘌呤和嘧啶之间通过氢键配对,形成 碱基对,且A只和T配对、C只和G配 对,这种碱基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就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NA的平面结构
DNA的空间结构
从图中可见, DNA具有规则 的双螺旋
归纳——DNA分子结构主要特点
(1)DNA分子是由__两___条链组成, _反__向__平__行__盘旋成__双__螺__旋___结构。
hnzyzx/subject/list/page.jspx
结构(共17张PPT)
2020/8/25
(1)DNA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2)脱氧核苷酸由哪些化学物质组成?
活动1:请画出“脱氧核苷酸” (3)DNA的形状是怎样的呢?
活动2:请连接一条“DNA单链” (4)DNA由几条长链组成?
活动3:请构建“DNA双链”
2. 比较各组的第一个碱基对,试分析第 一个碱基对的可能情况。
探究碱基对数量(n)和碱基对排列方 式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
4n (n代表碱基对数)
hnzyzx/subject/list/page.jspx
hnzyzx/subject/list/page.jspx
hnzyzx/subject/list/page.jspx
(2)_脱__氧__核__糖__和__磷__酸___交替连接, 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_碱__基__ 排列在内侧。
(3)碱基通过__氢__键____连接成碱基 对,并遵循_碱__基__互__补__配__对___原则。
【思 考】
1. 比较不同组的DNA模型有什么不同? 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碱基对的数目不同
时间:8分钟
AT CG
碱基对
另一碱基对 氢键
嘌呤和嘧啶之间通过氢键配对,形成 碱基对,且A只和T配对、C只和G配 对,这种碱基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就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NA的平面结构
DNA的空间结构
从图中可见, DNA具有规则 的双螺旋
归纳——DNA分子结构主要特点
(1)DNA分子是由__两___条链组成, _反__向__平__行__盘旋成__双__螺__旋___结构。
hnzyzx/subject/list/page.jspx
人教版DNA分子的结构ppt完美课件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DNA分子的结构
C
G
A
T
A
T
C
G
G
C
A
T
G
C
1、DNA分子是由__2___条脱氧 核苷酸链按_反__向_平__行____方式 盘旋成__双__螺_旋_____结构。 2、外侧:由_脱_氧__核_糖_和_磷_酸_交 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活动一:组装脱氧核苷酸
磷酸
脱氧
C
核糖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3章第2节 《 DNA分子的结构》课件(共31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3章第2节 《 DNA分子的结构》课件(共31张PPT)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DNA分子的结构
C
G
A
T
A
T
C
G
G
C
A
T
G
C
1、DNA分子是由__2___条脱氧 核苷酸链按_反__向_平__行____方式 盘旋成__双__螺_旋_____结构。 2、外侧:由_脱_氧__核_糖_和_磷_酸_交 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3章第2节 《 DNA分子的结构》课件(共31张PPT)
雅典奥运会开幕式经典场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纳总结 反馈应用
重难点突破设计思路
DNA分子由 几条链构成?
一条?二条 ?…
问题1
链的碱基排 在内侧还是
外侧?
问题2
问题3
已有 知识 储备
DNA分 子是螺 旋的链 状结构
DNA分 子是 双螺旋 结构
碱基在 内侧 形成
碱基对
碱基配对 规律: A-T、 G-C
1.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屏显“9.11事件”图片,展示问题: 1、怎么样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被掩埋在废 墟里上千具尸体(的身份)鉴定出来? 2、为什么检测DNA就可以确定他们的身份呢? 3、是检测DNA的化学组成?还是它的结构? 还是其他?
回顾DNA模型建构过程(科学家们的 探究过程),感悟科学发现过程的艰难。
(优点:本活动可以很好的培养 学生的观察分析及语言表达能力)
5.反馈应用
1.下面是DNA的分子结构模式图,说出图中1-10的名
称。
1. 胞嘧啶 2. 腺嘌呤
10
8
G
1
3. 鸟嘌呤 4. 胸腺嘧啶
T
2
5. 脱氧核糖
6. 磷酸 7.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 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 后的作用,它既是对前面已学习的孟德尔 遗传定律和减数分裂知识进一步的深化理 解,也是学习后面《DNA的复制》、《基因 的表达》等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理论的基础。 所以说《DNA分子结构》是高中生物重要内 容之一。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根据新课程的 基本概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3、教学重难点
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DNA分子结构 的主要特点
பைடு நூலகம்
难点
碱基互补配对原 则的理解和应用
二.学情分析
• 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 能力,而且好奇心强,善于探索新知。本 节课内容对学生而言是对核酸已经有一定 的知识基础来学习的,本节课内容相对来 说比较抽象,对DNA分子的结构不易理解, 对相关的计算也很难理解和应用。
我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抛开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了探究性教 学方式,注重新课改下的生物教学,主要表现在以下 两个方面:
1、让学生“重走探索之路”,通过对DNA分子模型 的构建,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学 习科学家的严谨态度和合作精神。
2、以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的能力为主线,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不同类型的处 理,例如有的问题可通过介绍背景知识来解答;有的 问题可作为开放性的讨论题讨论解答;有的问题可作 为以后知识的铺垫拓展。
(优点:由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吸引学生的 注意力,使学生一上课就融入学习和探究的氛围中。
2.温故知新
回顾DNA分子的化学元素组成和基本单位,主要 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引导学生分析DNA的五种基本 组成元素,三种基本组成物质,四种基本结构单位 及化学结构等。结合课本中的DNA分子,学生思考并 画出脱氧核苷酸三部分组成连接的结构图,从而牢 固掌握脱氧核苷酸单位。
(优点:本活动可以面向全体学生,充分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既 动脑又动手,既自主又合作,很好的培养学 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在介绍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时,要着重
强调,从碱基数量上看,双链的DNA分子的
一个突出的特点,即A=T,G=C 但(A+T)
/(G+C)的比值具有物种特异性,也就是说
问题2:两条链中的碱基是排在外侧,
还是在内侧?
问题3:模型构建中最大的问题是?——
两条链的连接——即碱基是如何配对的。
2001年 美国
“9.11” 事件图
片
2001年美 国“9.11”
事件图 片——大 楼倒塌后 的废墟
A
C
A
A
C
)
G
A
G
C T C G T T
T
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1)DNA分子是由两条 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 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 DNA分子中的脱氧 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 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碱基在内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 过氢键连结起来,形成碱 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 对原则。
C9 3
8. 碱基对 9. 氢键 10. 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
A
45
6
7
2.已知1个DNA分子中有1800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 有1000个,这个DNA分子中应含有的脱氧核苷酸的
数目和腺嘌呤的数目分别是 (C )
A.1800个和800个 B.1800个和l800个 C.3600个和800个 D.3600个和3600个
2、教学目标
知识
与
技能
①认识DNA分子的结构——双螺旋结构; ②总结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特点。
过程
和
方法
①体验模型构建在科学研究中的过程; ②解决模型构建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掌握 相应的知识点。
情感态度 价值观
①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②体验合作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③体会科学探索过程的艰辛和乐趣。
不同生物的DNA的分子及其比例式的比值是
可变的。这些内容的补充有助于加强学生
的应用能力,特别是有关碱基含量方面的
题目,若能熟练掌握一般规律,解题时也
就比较顺利了。
4.归纳总结: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让学生根据自己构建的DNA分子结构 图进行总结并把结论写下来,再与课本 上对DNA分子结构特点的描述进行对比。
DNA分子的结构
温馨提示:课件中所有视频、 动画、声音请在幻灯片下观看, 如不能观看,请更换设备或电 脑观看。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分析: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已经成为 分子生物学的象征。它不仅使我们清楚认 识DNA分子,而且是学习DNA分子的复制、 基因及其表达的基础;也是现代生物遗传 学的基础。
(优点:通过这些操作,学生自然而然地牢 固地掌握了DNA的基本单位,为后序的学习打下了坚 实的基础,也使得课堂生动活泼起来,更好的吸引 住了学生。)
3.步步设疑呈现探究过程
创设情景:如果你是当年的科学家们,你
很想弄清楚“DNA分子的结构”。你认为用什 么方法去找出问题的答案?
学生可能会提出的疑问:
怎样将复杂的DNA分子很好地、一目了然地 呈现出来?
3.步步设疑:
问题1:DNA分子的螺旋由几条链构成的呢?
一条?两条?三条?……
问题2:两条链中的碱基是排在外侧,还是
在内侧?
问题3:两条链的连接——即碱基是如何配
对的?
通过阅读分析教材资料,让学生体验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过程,同时引导 学生尝试构建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分子结 构模型,来发现其中问题,讨论解决问题,最 后借鉴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构建出正确的双螺旋 结构模型。
3、 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20%,
T=22%,求整个DNA分子中G= 2__9_%__
6、课下作业:
•
依据DNA分子的结构特点,思考讨论
DNA分子如何进行自我复制?
六、板书提纲
DNA分子是螺旋的链状结构 DNA分子是双螺旋结构
两条链的碱基排在螺旋内侧
碱基配对规律:A-T、G-C DNA分子结构特点
三、教法
这节课的内容抽象,不易理解,根据教 材的这种特点,我主要借助多媒体展示DNA 的双螺旋模型进行教学,这样能使枯燥乏味 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起来,便于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主要采用了观 察法,引导法,分析法,讨论法和模型构建 等,优化课堂结构,开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 为主导的主动探究学习过程。
四.学法
俗话说“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 也”,在指导学生学习方面,侧重于让学 生通过观察、阅读、讨论等方式培养他们 的自学能力和参与意识,实现由学会到会 学过程的转变,以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基于以上对教法和学法的分析,我确 立了以下教学程序:
五、说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生动导入
温故知新
步步设疑 呈现探究过程
重难点突破设计思路
DNA分子由 几条链构成?
一条?二条 ?…
问题1
链的碱基排 在内侧还是
外侧?
问题2
问题3
已有 知识 储备
DNA分 子是螺 旋的链 状结构
DNA分 子是 双螺旋 结构
碱基在 内侧 形成
碱基对
碱基配对 规律: A-T、 G-C
1.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屏显“9.11事件”图片,展示问题: 1、怎么样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被掩埋在废 墟里上千具尸体(的身份)鉴定出来? 2、为什么检测DNA就可以确定他们的身份呢? 3、是检测DNA的化学组成?还是它的结构? 还是其他?
回顾DNA模型建构过程(科学家们的 探究过程),感悟科学发现过程的艰难。
(优点:本活动可以很好的培养 学生的观察分析及语言表达能力)
5.反馈应用
1.下面是DNA的分子结构模式图,说出图中1-10的名
称。
1. 胞嘧啶 2. 腺嘌呤
10
8
G
1
3. 鸟嘌呤 4. 胸腺嘧啶
T
2
5. 脱氧核糖
6. 磷酸 7.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 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 后的作用,它既是对前面已学习的孟德尔 遗传定律和减数分裂知识进一步的深化理 解,也是学习后面《DNA的复制》、《基因 的表达》等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理论的基础。 所以说《DNA分子结构》是高中生物重要内 容之一。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根据新课程的 基本概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3、教学重难点
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DNA分子结构 的主要特点
பைடு நூலகம்
难点
碱基互补配对原 则的理解和应用
二.学情分析
• 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 能力,而且好奇心强,善于探索新知。本 节课内容对学生而言是对核酸已经有一定 的知识基础来学习的,本节课内容相对来 说比较抽象,对DNA分子的结构不易理解, 对相关的计算也很难理解和应用。
我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抛开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了探究性教 学方式,注重新课改下的生物教学,主要表现在以下 两个方面:
1、让学生“重走探索之路”,通过对DNA分子模型 的构建,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学 习科学家的严谨态度和合作精神。
2、以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的能力为主线,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不同类型的处 理,例如有的问题可通过介绍背景知识来解答;有的 问题可作为开放性的讨论题讨论解答;有的问题可作 为以后知识的铺垫拓展。
(优点:由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吸引学生的 注意力,使学生一上课就融入学习和探究的氛围中。
2.温故知新
回顾DNA分子的化学元素组成和基本单位,主要 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引导学生分析DNA的五种基本 组成元素,三种基本组成物质,四种基本结构单位 及化学结构等。结合课本中的DNA分子,学生思考并 画出脱氧核苷酸三部分组成连接的结构图,从而牢 固掌握脱氧核苷酸单位。
(优点:本活动可以面向全体学生,充分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既 动脑又动手,既自主又合作,很好的培养学 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在介绍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时,要着重
强调,从碱基数量上看,双链的DNA分子的
一个突出的特点,即A=T,G=C 但(A+T)
/(G+C)的比值具有物种特异性,也就是说
问题2:两条链中的碱基是排在外侧,
还是在内侧?
问题3:模型构建中最大的问题是?——
两条链的连接——即碱基是如何配对的。
2001年 美国
“9.11” 事件图
片
2001年美 国“9.11”
事件图 片——大 楼倒塌后 的废墟
A
C
A
A
C
)
G
A
G
C T C G T T
T
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1)DNA分子是由两条 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 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 DNA分子中的脱氧 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 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碱基在内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 过氢键连结起来,形成碱 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 对原则。
C9 3
8. 碱基对 9. 氢键 10. 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
A
45
6
7
2.已知1个DNA分子中有1800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 有1000个,这个DNA分子中应含有的脱氧核苷酸的
数目和腺嘌呤的数目分别是 (C )
A.1800个和800个 B.1800个和l800个 C.3600个和800个 D.3600个和3600个
2、教学目标
知识
与
技能
①认识DNA分子的结构——双螺旋结构; ②总结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特点。
过程
和
方法
①体验模型构建在科学研究中的过程; ②解决模型构建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掌握 相应的知识点。
情感态度 价值观
①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②体验合作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③体会科学探索过程的艰辛和乐趣。
不同生物的DNA的分子及其比例式的比值是
可变的。这些内容的补充有助于加强学生
的应用能力,特别是有关碱基含量方面的
题目,若能熟练掌握一般规律,解题时也
就比较顺利了。
4.归纳总结: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让学生根据自己构建的DNA分子结构 图进行总结并把结论写下来,再与课本 上对DNA分子结构特点的描述进行对比。
DNA分子的结构
温馨提示:课件中所有视频、 动画、声音请在幻灯片下观看, 如不能观看,请更换设备或电 脑观看。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分析: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已经成为 分子生物学的象征。它不仅使我们清楚认 识DNA分子,而且是学习DNA分子的复制、 基因及其表达的基础;也是现代生物遗传 学的基础。
(优点:通过这些操作,学生自然而然地牢 固地掌握了DNA的基本单位,为后序的学习打下了坚 实的基础,也使得课堂生动活泼起来,更好的吸引 住了学生。)
3.步步设疑呈现探究过程
创设情景:如果你是当年的科学家们,你
很想弄清楚“DNA分子的结构”。你认为用什 么方法去找出问题的答案?
学生可能会提出的疑问:
怎样将复杂的DNA分子很好地、一目了然地 呈现出来?
3.步步设疑:
问题1:DNA分子的螺旋由几条链构成的呢?
一条?两条?三条?……
问题2:两条链中的碱基是排在外侧,还是
在内侧?
问题3:两条链的连接——即碱基是如何配
对的?
通过阅读分析教材资料,让学生体验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过程,同时引导 学生尝试构建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分子结 构模型,来发现其中问题,讨论解决问题,最 后借鉴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构建出正确的双螺旋 结构模型。
3、 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20%,
T=22%,求整个DNA分子中G= 2__9_%__
6、课下作业:
•
依据DNA分子的结构特点,思考讨论
DNA分子如何进行自我复制?
六、板书提纲
DNA分子是螺旋的链状结构 DNA分子是双螺旋结构
两条链的碱基排在螺旋内侧
碱基配对规律:A-T、G-C DNA分子结构特点
三、教法
这节课的内容抽象,不易理解,根据教 材的这种特点,我主要借助多媒体展示DNA 的双螺旋模型进行教学,这样能使枯燥乏味 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起来,便于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主要采用了观 察法,引导法,分析法,讨论法和模型构建 等,优化课堂结构,开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 为主导的主动探究学习过程。
四.学法
俗话说“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 也”,在指导学生学习方面,侧重于让学 生通过观察、阅读、讨论等方式培养他们 的自学能力和参与意识,实现由学会到会 学过程的转变,以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基于以上对教法和学法的分析,我确 立了以下教学程序:
五、说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生动导入
温故知新
步步设疑 呈现探究过程